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战略主要涉及3方面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4101套总数:5736483套专访:3201部会员:341765位
当前位置:
&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提升练习: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十二题型 技法指导
2016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提升练习:第3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十二题型 技法指导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0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69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专题十二 题型技法指导
题型一 选择题型
一、选择题的解题步骤及技巧 
1.认真审读题意,细读试题的题干和选项
全面分析并充分挖掘题干提供的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特别要注意题干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出错的关键字眼,如“不正确”“上、下”“高、低”“大、小”等。
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示条件:题干给出的明确、具体的条件。
(2)暗示条件:题干给出的隐藏在材料或图表中的条件,有一定的隐蔽性。
(3)限制条件(或特定条件):题干给出的数量词、方位词、特定名词等。
4)多重条件:题干要求选项要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条件。
(5)多余条件:题干虚设的个别条件,对解题不起任何作用,反而增加迷惑性。
2.回忆联想,比较筛选
解题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通过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找出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
(1)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
(2)误为因果,如“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都”“一定”“全部”“必然”“肯定”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4)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
(5)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选择题提供的有些选项反映的内容或知识与题干的要求之间无内在联系,则这些选项可以排除。所以,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3.看清编码,准确选择
在填涂答案时,注意上下题及A、B、C、D的位置不要错位,如果有双选题,注意单选和双选不要混淆,尤其是双选题不要漏选和多选。
二、选择题的5个常用解题法
方法一 图解法 
1.方法概述
将解题的思考过程用简单图示表现出来的方法,就是图解法。图解法的突出特点是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降低思考的强度和难度,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答题思路,还能避免因思维不严密造成的失分。在解答地理事物时空分布规律、地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试题时,这种方法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2.增分策略
利用图解法解题主要有以下三种思维模板:
典题试做1 当北京时间为4月1日4时30分时,全球仍处于3月31日的地区占全球的(  )
A.1/2以上
B.1/2以下
解析 本题看似简单,但非常容易出错,如果将其转换为图像的形式,则直观得多,我们可借助下面的简图进行分析:
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4月1日4时30分时,向西的东七区、东六4月1日的3时30分、2时30分、1时30分、0时30分,东三区则为3月31日23时30分。图中箭头处为3月31日和4月1日的分界线,由该箭头向东至180°经线的区域都是4月1日,而箭头以西的范围都是3月31日。选A。
【方法归纳】 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无图考图题,绘图法是最好的解题方法。绘图法能将试题中一些抽象的文字叙述、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用简单的图显示出来,从而提高考生的解题效率。在解答选择题
(2)辅助线法
典题试做2 读某河流位置及其等高线图,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500
B.500、300
C.100、250
D.500、250
解析 如L1和L2两条辅助线,沿L1观察、分析,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应为谷地,其两侧地势较高,且等高线一般都是向高处弯曲的,因此L1与等高线a的交点数值应高于300,根据选项,应为500;再沿辅助线L2观察,辅助线L2与300米等高线、等高线a(500米)交点的高度分别为300米、500米,根据L2上越向b点附近高度越低的趋势,300米闭合等高线内的b点海拔较周围低,因此b点海拔应低于300米。D选项正确。
【方法归纳】 在解答读图选择题时,尤其是各种等值线图和日照图类试题,可以采用在原图上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图像的直观性,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3)图图转换法
典题试做3 下图中A、C、D、E四点均在赤道上,ABC为北半球晨昏线,B为AC中点;D点与E点经度相差180°,且DB>BE,D点位于昼半球。回答:当北京时间为15时44分时,B点纬度达________。
解析 据题意和题图,B是北半球晨昏线中点,应是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D、E应在同一经线圈上,D在昼半球且DB>BE,说明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作转换图如图:
B点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5时44分,可计算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答案 (64°E,23°26′N)
【方法归纳】 图图转换主要有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抽象图转换为直观图和生图转换为熟图等三种情况,其中,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是最常用的解题方法。在解答光照图类题目时,如果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图图转换,将很快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方法二 因果联系法 
1.方法概述
因果联系是地理联系中最常见的联系,这种联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和人文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因果联系法。因果联系法是地理选择题中最常用的综合判断方法。
2.增分策略
典题试做1 芬兰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工业历史悠久,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下图为芬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工业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2)题。
(1)芬兰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山地灌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针阔叶混交林
(2)影响芬兰森林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森林资源
B.交通运输
C.地形地势
D.科学技术
解析 本题组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等。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读取图例信息。第(1)题,以因求果,属于一因一果类选择题。植被类型受气候条件制约,而气候类型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由图可知,芬兰地处亚寒带大陆西岸,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C项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北纬35°~50°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区,A项错误;山地灌木林不是地带性植被,B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的过渡地带,D项错误。第(2)题,以果溯因,属于一果一因类选择题。森林工业是指从事木材生产和其他林产品加工利用的产业。作为林业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与交通运输、造纸、纺织、建筑等工业有着广泛的联系。由图可知,森林工业沿铁路线呈点状分布,说明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运输。
答案 (1)C (2)B
典题试做2 下面上图为中科院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安装的100面定日镜镜场景观图,下图为北京延庆县及其周边地理位置图。中科院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于2012年建成,是我国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它包括高约120米的吸热塔、1万平方米的定日镜(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大型反光镜,反射聚集阳光到吸热塔内,再转化成电力)、吸热和储热系统、全场控制和发电等单元。据图文材料完成(1)~(2)题。
(1)北京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定日镜镜身正午时最接近于直立的月份是(  )
(2)据图分析,选择在北京延庆县建立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自然原因有(  )
①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太阳辐射强 ②位于山区,空气质量好,大气透明度高 ③位于山间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④清洁能源的市场需求大
解析 第(1)题,本12月。第(2)题,本题属于以果溯因、一果多因类选择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属于东部季风区,①错误;市场属于社会经济因素,④错误。该地位于山区,空气质量好,大气透明度高;位于山间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②③正确。
答案 (1)C (2)B
【方法归纳】 利用因果联系法解决因果型选择题,要注意该类选择题主要有两种呈现一种是题干为因,选项为果,另一种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该类试题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一因多果,还可以是多因多果。
解答因果型选择题应注意两点:一是确定因果联系类型,是以因求果,还是以果溯因;是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还是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二是获取图文信息,并调用知识进行思维链接,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方法三 排除法 
1.方法概述
排除法是同学们在解答选择题时采用最频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就是在认真阅读、分析题干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对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错误选项。此即所谓的“去伪存真”。排除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选择题,如有的题目中列举的地理现象比较多,难以直接进行判断,这时可以运用排除法。此外,对于同学们感觉不太熟悉的题目,不太熟悉的选项,运用排除法可提高正确率。
2.增分策略
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错误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解题时要把每个选项与题干条件逐一对照,可先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选项开始,把一些较易判定、不合题意的选项排除,缩小选择的范围,再从其余的选项中找出正确的选项。通俗地讲,先捏软柿子(先判断容易的选项,再判断有难度的选项),拣出烂柿子(排除错误的选项),吃掉好柿子(选择正确的选项)。一般有三种情况:
典题试做1 下列现象在12月可能出现的是(  )
A.新加坡昼长夜短
B.新加坡昼短夜长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解析 该题A、B选项恰好相反。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均是昼夜平分,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其他时间均不可能昼夜平分。12月不是春秋分日,新加坡不在赤道(在北半球),那么答案取A、B之一。所以我们就排除C、D两选项。该月是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南B。如果不能马上确定答案是A、B两者之一,那么就只能逐步排除。拉普拉塔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所以夏季多雨,为汛期,冬季少雨,为枯水期,12月为南半球夏季,拉普拉塔河进入丰水期,同理推出D选项叙述也是错误的。
【方法归纳】 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或与题干意思不符的选项。
典题试做2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图示城市依次为(  )
A.①北京 ②广州 ③武汉 ④哈尔滨
B.①北京 ②武汉 ③哈尔滨 ④广州
C.①广州 ②武汉 ③哈尔滨 ④北京
D.①广州 ②北京 ③哈尔滨 ④武汉
解析 四个城市中广州由于纬度较低,没有冬季,故①为广州,排除A、B选项;武汉与北京相比,夏季较长,故④为武汉,排除C选项。
【方法归纳】 组合型选择题(又称复合型选择题)的选项由多个项目组成。这种类型的题目最适合运用排漏法,但要注意,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找出不符合题意的项目,然后排除有这个项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快速选出正确选项,这叫排错法。当然,如果肯定某个项目是对的,那么排除没有该项目的选项也可以,这叫排漏法。
典题试做3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城市的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b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c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d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就业比例
解析 a城市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故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b城市中20岁左右人口比重非常大,且男女比例一样,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到该城市求学所致,说明其文化教育占主要地位;d城市中青壮年男性人口比例c城市青少年儿童比重较大,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太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故不正确的是C。
【方法归纳】 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做好这类试题要仔细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类试题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
【小技巧】 运用排正法解题最容易粗心大意,因
方法四 代入法 
1.方法概述
所谓“代入法”,就是把选项内容分别代
2.增分策略
典题试做1 下图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读图回答(1)~(2)题
(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
(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解析 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运用尝试填图法确定ab为岩浆,c为侵入岩,d为变质岩,e为沉积岩。使用尝试填图法时,要先根据图中已知信息确定b为岩浆,e为沉积岩,再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判定其他内容。第(1)题,“天狗”为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对应图中c,相应的地质作用为①,即侵入作用。A选项正确。第(2)题,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D选项正确。
答案 (1)A (2)D
典题试做2 同一时期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Ⅰ→Ⅴ)形成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地质时期(Ⅰ→Ⅴ),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
A.Ⅰ→Ⅲ海退,Ⅲ→Ⅴ海进
B.Ⅰ→Ⅲ海进,Ⅲ→Ⅴ海退
C.Ⅰ→Ⅳ海退,Ⅳ→Ⅴ海进
D.Ⅰ→Ⅳ海进,Ⅳ→Ⅴ海退
(2)下列能体现石灰岩形成的旅游景(  )
A.华山悬崖峭壁
B.云南路南石林
C.黄山石猴观海
D.长白山天池
解析 第(1)题,由材料文字信息可知,砂岩形成条件是浅海,对应海退;石灰岩形成条件是深诲,对应海进。代入选项进行验证:Ⅰ→Ⅲ,即砂岩→石灰岩,即浅海→深海,为海进,A项错;Ⅰ→Ⅲ海进正确,Ⅲ→Ⅴ,即石灰岩→砂岩,即深海→浅海,为海退,B项正确。第(2)题,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把题干代入选项进行验证:华山悬崖峭壁是断层形成的,A项错;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溶蚀形成的,B项正确。
答案 (1)B (2)B
【方法归纳】 (1)代入验证法
代入验证法是解答地理选择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做题时,可以选择比较特殊、自身特点非常明显的选项代入题干,检验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如果不符合题干要求,则排除这个选项。依此类推,逐一进行排除,最 终确定正确选项。如一些计算类选择题有时直接解答比较麻烦,就可以采用代入验证法,即将四个选项代入题目逐一验证,最后得出答案。
(2)尝试填图法
有些选择题,尤其是关于地理关联图的选择题,常常提供几个选
具体做法:①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中的信息,把握关联图示意的主题;②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③分析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④将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⑤将难以确定的地理事物尝试代入框中,进行逻辑分析;⑥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理顺,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填图的正确性。
方法五 优选法 
1.方法概述
选择题有时所给选项有一个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题目要求,而试题又明确说明该题为单项选择题,这时,考生切不可怀疑试题出了问题(尤其是高考试题),而应采用优选法,即从这几个符合条件的选项中,找到
2.增分策略
(1)关键词突破法
典题试做1 将一批粗铜矿石由昆明运到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
A.成昆线—成渝线—长江航线
B.贵昆线—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
C.贵昆线—川黔线—长江航线
D.贵昆线—湘黔线—京广线—长江航线
解析 根据对中国主要交通方B项虽然经过的路程较短,顺着这几条铁路线可直抵上海,但是铁路运输的费用要高于水运,故这一方式并非最经济的。其他三项都利用了水运,在D项中,要把铜矿石运至京广线上的武汉后,才能利用水运,也非最经济。A、C项都是从重庆开C项的路线最佳。
【方法归纳】 在解答选择题时,有时会感觉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都符合题干要求。这类试题解答的基本思路是先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直接”“间接”“根本”等关键字眼,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将全部备选项进行深入浅出的综合分析、鉴别比较,排除其中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答案。
【小技巧】 ①20°W,那就在题旁边写上,有利于在解题过程中利用到这个知识点。常用到的如地球自转方向以及不是默认方向的经纬网中的东南西北方向等都可写出。
(2)优选熟项法
典题试做2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察梯田美景
解析 第(1)题,题中提到①②③④都是森林的功能,但在不同的地区,森林功能表现不同,森林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城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本题涉及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湿润地区,③④A。第(2)题,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地势较高,可以避免洪涝灾害,在梯田上方可以观赏梯田美景,但这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河谷地带气候湿热,山顶处海拔高,降水多,气候冷湿,均不适合人类居住,半山腰以上的森林对径流起到净化作用,本题最优选项为C。
答案 (1)A (2)C
【方法归纳】 有的试题涉及的知
题型二 综合题型
综合题型1 特征描述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描述型试题的设计一般是将地理事物要素以点、线、面的形式呈现于地理材料或叠加于相应地理图表中,让考生描述地理事物的形态或状态。此类题目按对
典题试做 (2014·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2)据图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 第一步:信息提取。
根据图中B城和Q城的经纬度和海拔等信息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可知B城位于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Q城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二步:细审题干。
明确“问什么”,看到“气候特点”应调动气候特征模板,看到“水
第三步:解读过程。
第(1)题,图中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为降水量(左)、气温(右);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柱的高度表示降水量,可比较两城市的气温高低和年较差、降水多少和季节变化。第(2)题,根据区域定位知B城位于欧洲西部,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高,由此可得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
答案 (1)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
(2)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
【答题模板】
1.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图:
【答题术语】
类型 描述角度
地形特征 某区域 ①地
某地形区 海拔高低、起伏变化、特殊地形地貌
天气 气温高低、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
气候 某区域 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哪种类型为主,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某种气候 ①气温:高低(最热月和最冷月),季节变化,日、年较差大小;②降水:年降水总量多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水文 流量、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含沙量、结冰期、流速及水能
水系 一般从流程、流向、注入的海洋,支流与湖泊的多少及分布状况,河道深浅、宽窄、曲直,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水系
地表环境特征 气候(湿热冷干)、植被情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
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
交通 主要运输方式,线路走向
区 域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高、中、低纬),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自然特征 地形、地质、气候、河湖、植被、资源等
人文特征 工农业生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结构和水平、主要农产品、工业生产结构和水平),居民(人种、语言、宗教信仰)等
综合题型2 地理事象判断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包括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属于什么。常见的判断型设问形式有:判断……的分布是否合理;指出……的类型等。例如,有的设问是“此时A城镇的风向是________”;“四个地区中,规模最大的是______”;“图中所示是________海区”等等,分别属于对地理事物形式、特点和分布的判断。此类题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判断某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是什么,属于什么,判断人类生产活动怎么样,是否合理。
典题试做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_______。
D.11、12月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②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性质暖湿,经过②时易形成海雾。第(3)题,P地冬季多降水的原因是因为地处风从海洋吹来的
答案 (1)② 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C 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
(3)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答题模板】
依据 实例列举
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 对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 基本规律和原理 判断图中高压控制地区的天气状况——高压(反气旋)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应为晴天
图中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 判断图中山脉的名称——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确定
基本方法 判断图中北半球等压线上某点的风向——按照“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30°~50°
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 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 社会效益 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生活的方面考虑,如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等
经济效益 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
环境效益 某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
某些站、点区位分布是否合理,要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考虑。自然条件要结合站、点的特点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社会条件主要从和人们衣食住行的联系角度来考虑;经济条件主要从是否节约建设成本等角度分析。
【答题术语】
地理事象 判断方
河流流向 地形地势: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河流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
海陆状况: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
河流流量变化:湖泊(水库)上游河流流量变化大;湖泊(水库)下游河流流量变化小
季节 光照图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出现的半球。
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现象的产生;气压中心的变化;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
河流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类型;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果,动物迁徙、繁殖等。
农业方面:作物播种、生长、成熟;鱼汛;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其他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
地形类型 等高线分布特征: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多1 000米以上,表面平坦,边缘陡峻,为高原;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海拔200~500米之间,多为丘陵;海拔200米以下,为平原。
板块位置:板块消亡边界多高大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河流水系特征:向心状水系为盆地,山脉则往往为分水岭
气候类型 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图表资料;某地的地理位置;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带性植被类型的指示作用;典型动物的指示作用
或城市 经纬网定位;主要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中的风向和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向和等压线斜交成一夹角);风向玫瑰图
是否合理 影响工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指向);环境因素(污染类工业区位是否合理);工业区和生活区距离是否适当;工业区和生活区是
是否合理 地价和单位面积产值;农业生产特征(需水量,对运输需求的迫切性);地势起伏状况
是否合理 连接两地的必要性,和整个交通运输网的关系;能否促进沿线城镇经济发展;对沿线环境的影响等
是否合理 自然因素:陆域条件,地形平坦;水域条件,港阔水深
社会因素:以城市为依托
经济因素:腹地是否广阔
合理 交通最优原则和市场最优原则
综合题型3 原因分析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典题试做 (2015·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年粮
解析 从图中不难看出,广东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造成该省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而人口持续增加(主要受人口迁移影响)使得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答案 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原因:(随着工业
【答题模板】
原因 分析要素 实 例
荒漠化 水资源短缺 黄河“地上河”
原因 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植被少,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沙质沉积物多 水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 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升高
原因 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过 人口多,经济发展快;人口素质偏低,环保意识、节水意识差 为了防止河水外溢,人们不断地加高堤坝,久而久之,河床高出两岸的地面,便形成“地上河”
【答题术语】
地理事象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量 纬度(同一纬度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天气和气候状况,地势高低和坡向(阴坡、阳坡)
线走向 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因素);与海岸线平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洋流的影响;等温线闭合,若数值中高周低为盆地,反之则为山地或高原
气温年变化 纬度(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下垫面(地形、洋流和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如风向变化)
气温日变化 某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少;地处内陆,热容量小
降水 海陆位置(内陆干旱少雨);大气环流(受低气压带、夏季风控制,降水较多);天气系统(锋面、气旋控制多雨,反气旋控制少雨);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洋流(暖流增温增湿);植被和水文状况(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及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人类活动(城市雨岛效应)
盐场 地势平坦的泥质海滩;气温高;风力大;晴天多
渔场分布 海水深度(大陆架海域,海水浅,阳光充足);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
山地垂直带谱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二是山地的海拔。另外,同一带谱的高度还应考虑是阳坡还是阴坡
雪线高度 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多少
人口迁移 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国家政策,交通通信的发展,政治中心的改变,战争。此外还有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文化差异,环境等因素
历史因素(城市早期的利用方式会对以后的功能分区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收入的高低、政策因素
区域环境、
灾害问题 自然原因(地形、地势、地质、气候、水文等),人为原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
题成因 自然原因:地形因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气候因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因素(土壤组成、肥力、质地);植被因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因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
人文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短缺 自然原因:淡水总量有限,季节变化大;人口和水资源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多,用水量大增;人类对水体的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降低
的成因 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海);地势低洼(
盐碱化 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势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
综合题型4 对比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比较是
典题试做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每格限填一项)
比较项目 甲“____” 乙“____” 丙“____”
所在地区的
地形类型 低山丘陵
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
发展种植业的
限制性因素
大规模生产带来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简述其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与②地相比,①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在气候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解析 本题是对我国“三大荒”区域特征的比较,应结合模板要求,先对“三大荒”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表格要求对分析内容进行比较。第(1)题,“南大荒”位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以低2)题,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为地形平坦开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等。第(3)题,把握住答题的关键是①②两地在气候方面的差异,包括气
比较项目 甲“南大荒” 乙“北大荒” 丙“西大荒”
所在地区的
地形类型 低山丘陵 平原 盆地
所在地区的
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性
发展种植业的
限制性因素 地形 热量 水源(或降水)
大规模生产带来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湿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受云贵高原阻挡,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冬季热量充足;距海洋远,不易受台风影响;高原地形,光照充足。
【答题模板】
1.“四步审题、三项联系、二定要点及格式”是正确解答对比型试题的秘诀所在
“四步审题”是关键: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它们是解决对比型问题最直接的依据;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考生实在想不起所学教材知识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
2.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模式
(1)名词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首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
(2)区域特征比较类。其基本思维模式是
【答题术语】
比较对象 比较要素或内容
河流 水文特征 水位、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
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
补给方式 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有明显的春汛,这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结果,融水量在气温回暖的春季最大;永久性冰川融水在气温最高的夏季融水量最大,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因此而出现夏汛
气候 气温 年均温大小、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差异
降水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资源 资源问题 多少(是否短缺)、开发情况(是否破坏)、发展趋势(是否面临枯竭)、治理措施
人口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负增长、人口老龄化
城市 城市区位 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地质、历史
城市化 城市区位、城
农业 春、冬小麦的地区分布 春小麦种在冬季很冷的地方,因为冬季太冷,小麦在冬季会被冻死,所以在开春后才播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则种在冬季稍暖的地方,秋末播种,夏季收获。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种植冬小麦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劳动力、市场
区域 区域特征 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地表特征 气候(湿、热、冷、干)、植被、土壤、河流
北冰洋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科学考察、特有动物等
德国鲁尔工
业区与我国
辽中南工业区 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加尔各答 气候类型、矿产资源、工农业特点
综合题型5 对策措施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措施型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
典题试做 (2014·海南地理,26,10分)下图示意的我国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并发挥想象,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应对措施:从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
【答题模板】 措施是针对某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措施类试题有一个答题模板,在复习过程中把握住这个模板,对解答这类试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措施类试题的答题模板如下:
答题步骤 分析思路 具体案例
瞄准设问,
分析原因 对于措施类试题,即使题目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例如: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巨大,对耕地、粮食、水源等污染明显,并最终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危害,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回答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必须从引起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切入。我国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是由采矿、废弃物排放、污水灌溉、回收利用不充分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类活动导致的
寻找原因,对症下药 ①侧重于调整人类活动: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②治理措施的全面性、综合性:回答治理措施时,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 积极采取措施,减轻重金属的危害,可从法规制度、科技水平、循环利用、河流上下游联动等方面考虑
【答题术语】
问题 表 现 措 施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人口所占比重过大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开发 ①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如秸秆还田;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②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③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湿地;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①优化产业结构,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
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状况,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
制约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 盐碱地的治理: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秸秆覆盖;营造防护林;间作套种等。防治风沙措施: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
水污染严重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污水达标排放
地质灾害 我国是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 加强监测预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健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水平
川、滇山地滑坡、泥石流频发 建立灾情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法律体系;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水库
气象灾害  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甚至绝产;可能造成森林火灾 加强旱灾的监测,以便指导抗旱;通过植树造林来改变当地的地理环境,使降水变率减小;修建水库等储水设施缓解旱情;修建引水工程;人工增雨作业;节约用水;改变当地种植的农作物类型,增强抗旱能力
2010年入汛以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突发多发,江南、华南、西南和江淮等地区先后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削减洪峰;修建防护堤,修建分洪、排水工程,整治河道;加强洪水预警预报,加强公众减灾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
咸潮 受其影响,珠江三角洲等地沿海城市供水频频告急,在咸潮频发的季节,中山、珠海等城市甚至有近20天不能正常抽取淡水 加强监测,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加强对咸潮的研究、监测与预报;调水以淡压咸;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综合题型6 辨析评价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概念 评价就是运用标准,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价值判断与评估的过程
设问词 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优势与不足”“优点与缺点”等
设问内容 评价大型工程(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优劣,评价工农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条件等
典题试做 (2014·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若图1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受________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
(3)简析图2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4)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解析 题图显示了北海及其周边国家,图中有油田分布、国家分布、海陆分布、海水深度以及荷兰的位置等信息。第(1)题,图2)题,石油泄漏后扩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响,石油污染直接影响渔业部门。第(3)题,围海造田的有利条件,主要考查难度大小、工程量多少、围海后排水工程等,海水浅则排水量少,海岸线曲折则“围”海更容易。第(4)题,围海造田实际上破坏了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沿海滩涂湿地,减少了生物多样性,退耕还海的意义在于缓解上述生态问题。
答案 (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2)向北(或东北) 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 海洋渔业(或海洋捕捞)
(3)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任答三点)
(4)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题模板】 评价型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1)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设问时
【答题术语】
评价类问题 评价要素 评价参考方向或指标
评价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
条件 地势落差大,则航运不便;径流量大,水位深,则通航能力强;结冰期长的河流航运价值较低
条件 河流流经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城市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河流航运的
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
条件 热量、光照、水分不足;多旱涝等灾害;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机械化水平低等
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且廉价;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
条件 地形崎岖;水源不足;能源短缺;劳动力不足;交通不便;环境污染严重等
影响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便于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综合题型7 意义作用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
概念 地理意义是指某事物所产生
设问形式 一般有“说明××在××方面的意义”“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对××的意义”等
命题预测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开放性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
典题试做 (2015·上海地理,40,6分)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二 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
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 从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内容来总结特点。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制成品,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主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一贸易特点可以部分满足我国人民对安全环保优质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增加贸
答案 特点: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制成品,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主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意义:这一贸易特点可以部分满足我国人民对安全环保优质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增加贸易收益;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答题模板】
(1)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类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答题术语】
意义类问题的答题要素
(1)修建交通线的意义
①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沿
②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
③增强民族团结;
④巩固国防;
⑤合理布局交通网等。
(2)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①拉动经济发展;②扩大就业;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等。
(3)地理界线的意义:如秦岭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是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等。
(4)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的水平衡;②调节不同地区间的热量;③海陆间联系的纽带;④塑造地表形态等。
综合题型8 开放类 
【题型解读】 地理开放性试题是与封闭性试题相对而言的、没有固定答案或唯一结论的一种试题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开放性试题具有以下特点:①试题的开放性,试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具有开放性;②答案的不确定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进行回答;③问题背
典题试做 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耕地等,其中属于公共事业用地的是文教区,而住宅区是城市用地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地价较低的地方,因此,城区边缘道路3)题,化工厂会造成空气污染,从风频图可以看出,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甲地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适宜布局化工厂: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会造成水污染,甲地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不易污染城市水源;同时,甲地位于铁路沿线,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题目,选择两处中任意一处均可。东北部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便于工人上下班:同时距工业区近,公共基础设施较好;西南部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且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环境较好,另外,此处为荒
答案 (1)文教 住宅
(2)① 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在城市外围,地价低。
(3)①交通便利;②位于河流下游;③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
(4)东北部方案,理由:①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便于工人上下班;②靠近工业区,公共基础设施较好。或西南部方案,理由:①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②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答题模板】
解答开放类试题先要表明观点,然后根据观点
(1)是否赞同类
回答该类试题应先表明“赞成”或“不赞成”,再阐释理由。具体如下:
常用肯定词:赞成、支持、同意、有利、正确、是、能够、可以等。
理由常用语句:该……优势区位条件……;有利于……的可持续发展;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合理利用和开发);有利于……的提高(保护);促进……的发展等。
常用否定词:反对、不支持、不同意、不利、错误、不是、不能够、不可以等。
理由常用语句:该……缺少……;不利于……的可持续发展;使……
回答该类试题先要明确是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还是针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具体思路如下:
①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找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措施。
②区域发展建议:分析区域开发中的特点和不足→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措施,针对特点提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措施。
该类试题一般要求依据布局原理对区域内的产业活动和交通线路以及城区扩展方向、商业网点等进行规划,解答时先要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再对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对试题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规
11+2+3选1仿真模拟试卷(一)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2015年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
材料二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全国吸引外资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 266家,同比增长31.8%;合同外资金额3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4%。
1.从中国大陆撤离迁往东南亚的外资企业大多属于(  )
A.原料导向型企业
B.市场导向型企业
C.技术导向型企业
D.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2.某些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大陆,主要是由于(  )
A.中国与某些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摩擦
B.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本上升
C.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D.中国大陆
解析 第1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与中国相比,东南亚国家劳动力价格较低,更具备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优势条件。第2题,我国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接受海外产业的转移,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土地价格的上涨等.制造业成本上升。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向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答案 1.D 2.B
下图为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B.全球变暖
C.人口增加
D.自然灾害
4.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
解析 第3题,图中信息显示,耕地和牧场这两类农业用地面积在不断扩大,而森4题,为了扩大农业用地面积,森林和草原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率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资源短缺加剧。
答案 3.C 4.D
下图示意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据此完成5~7题。
A.由北方地区流向南方地区
B.由南方地区流向北方地区
C.由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D.由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6.东北与长江中下游的虚拟水流动最不可能来自于(  )
7.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B.西北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东南、华南和西南等为虚拟水主要流入地区,而东北、黄淮海等为虚拟水主要流出地区,由此可知我国虚拟水的总体流向是由北方地区流向南方地区。第6题,由材料可知,产生虚拟水的主要农产品不包括大豆。第7题,随着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使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情况发生变化,故选C。
答案 5.A 6.A 7.C
读某区域示意图(左下图)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右下图),完成8~9题。
8.丙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左上图中甲、乙两地相同的是(  )
A.气候类型
B.大气环流
解析 第8题,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南30°N~40°N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第9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地位于40°N以北的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甲地位于同纬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二者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相同,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两地大气环流形式不同,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降水分配均匀,而乙地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答案 8.A 9.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1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
材料二 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10.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住人口的男女比例不平衡
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C.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
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11.(  )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外来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衡,男性多于女性,但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常住人口中男女比例是否失衡;外来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到来使得迁入地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常住人口由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两部分组成,外来人口占39%,则本地人口占61%,本地人口多于外来人口。第11
答案 10.B 11.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12~13题为必考题,14~16题,为选考题。)
12.(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
材料二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四省(市)区。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这一地区资源丰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代诗仙李白的这首《关山月》中的“天山”是指祁连山。因石油工业兴起,近年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玉门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了发展特色优质农业、努力发展以旅游为中心的第三产业.以及以“‘风’‘光’大道”为核心,积极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战略构想。
(1)简述材料一图中A河(在我国新疆境内)的主要特征。(8分)
(2)为了快速发(6分)
(3)请分析玉门人提出走“风”“光”大道,积极发展清洁技术产业的战略构想的原因。(10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河为塔里木河,该河的主要特征可从河流补给类型、径流量及变化、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政府部门从政策和法律、投资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还需要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3)题,可从石油资源开发带来的问题、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新能源的意义等方面分析。
答案 (1)A河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有夏汛,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2)加强政策沟通,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加强道路连通,尽快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保障贸易畅通,沿线各国应该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促进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
(3)石油工业的发展使当地出现石油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玉门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天数多,风力大,风向稳定;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南有祁连山脉,北有内蒙古高原,走廊地形与风向一致(形成地形上的狭管效应);玉门地处中纬度,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可再生,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清洁无污染,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政策扶持;市场需求量大。
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家,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年出口柑橘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品种更新速度快,全年都有鲜果供应市场。鲜果上市前需经过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果农、包装厂、销售商各自独立,分工明确。
材料二 下图为西班牙柑橘种植区分布图。
(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区的优势自然条件。(9分)
(2)西班牙与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市场竞争激烈,请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6分)
(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量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原有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
解析 第(1)题,从气候(热量、光照等)、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水果、花卉等具有季节性强、不易保鲜储存的特点。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从农3)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若答赞成扩大种植规模,理由从扩大种植规模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回答;若答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理由可从保护环境、提高品质、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或炎热干燥),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沿海平原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等。(土壤和水源方面任答1点也可)
(2)西班牙位于法国以南
(3)观点一:赞成扩大种植规模。理由:可以增加果农经济收入;便于开拓更大的国际市场;利于扩大就业机会等。
观点二:赞成保持原有种植规模。理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在适度种植规模的基础上提高柑橘的质量;利于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业。
请考生在第14、15、16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10分)【旅游地理】
张谷英村(见下图)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明初张氏始祖张谷英在此定居,子孙繁衍,聚族而居,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张谷英村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面积51 000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厅堂1 732间,天井206个。其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檐廊相接,楼阁参差,复道纵横,屋脊相连,长达1千米,就像一座迷宫。张谷英村建筑群规模之大,风格之奇,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村内古朴的民风,丰富而独特的土特产也赢得了众多游客的喜爱。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2003年被授予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被评定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简要评价张谷英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并说明张谷英村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答案 特色:张谷英村建筑规模宏大,风格奇特,且极富艺术魅力;村内民风古朴,土特产丰富而独特。
隐患:可能发生人为的火灾;夏秋季节可能会有洪水灾害;景区文物的破坏;景区开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3点即可)
1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北京时间日7时46分45秒(地震发生时为智利当地时间20时46分),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2级地震,引发的第一波海啸抵达智利沿岸时,海浪约高6.9英尺(约合2.1米)。此后,智利北部地区余震不断,平均每6分钟就发生一次余震,但是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非常少。
(1)分析智利沿海地震多发的原因。(4分)
(2)智利地震频(6分)
答案 (1)智利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2)在地震多发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较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人口稀少。
16.(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
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
材料二 下表示意我国四个监测点PM2.5月平均值、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的对比。
监测点 PM2.5月平均值(单位:μg/m3) 高空遥感影像数据分析(面积百分比)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S1 52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S2 47 47.7 11.81 9.33 5.43 25.73
S3 51 51.8 10.65 9.86 7.75 19.94
S4 64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根据材料,分析S2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可能原因。(4分)
(2)试分析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6分)
答案 (1)与其他三个监测点相比,S2监测点植被覆盖率较高,水体面积比重最大,生态环境较好;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比重最小,PM2.5的来源少。
(2)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加大对污染大气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控;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3点即可)
11+23选1仿真模拟试卷(二)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完成1~2题。
1.下列各组城市中,降雨侵蚀力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攀枝花、贵阳
B.雅安、昆明
C.成都、重庆 D.宜宾、巴中
2.图中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年降水量小
B.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C.山高谷深
D.植被覆盖率高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雅安的降雨侵蚀力为7 000,昆明的降雨侵蚀力为2 000~3 000,攀枝花的降雨侵蚀力为3 000~4 000,贵阳的降雨侵蚀力为4 000~5 000,成都的降雨侵蚀力为5 000,重庆的降雨侵蚀力为4 000~5 000,宜宾的降雨侵蚀力为4 000,巴中的降雨侵蚀力为6 000~7 000。比较各选项所列两个城市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出B正确。第2题,影响降雨侵蚀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降雨量、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等。图中西北部虽然山高谷深、降雨量大,但响较小,植被覆盖率高,所以降雨侵蚀力小。
答案 1.B 2.D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3~4题。
3.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4.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解析 第3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A、B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选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D选项正确。第4题,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等有很大关系,所以A、D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B错;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
答案 3.D 4.C
下图示意全球及南、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月平均气温的关系。据此完成5~6题。
5.与图中信息相符合的是(  )
A.甲表示北半球
B.乙表示全球
C.M表示南半球的1月
D.N表示北半球的1月
6.丙区域M月的冰雪覆盖面积大于甲区域7月的主要原因是(  )
A.M月年降水量大
B.甲区域7月气温高
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D.南半球海洋面积广
解析 第5题,温度越低,冰雪覆盖面积越大。甲7月份冰雪覆盖面积较大,说明甲7月份为冬季,甲表示南半球;乙的冰雪覆盖面积最大,是南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之和,所以乙表示全球,那么丙表示北半球。1月份是北半球的冬季,冰雪覆盖面积较大,所以M表示北半球的1月,N表示北半球的7月。第6题,丙区域的M月和甲区域的7月都处于所在半球的冬季,但冰雪覆盖面积差异较大。北半球由于陆地面积大,所以冰雪覆盖面积较大。
答案 5.B 6.C
读年我国部分土地利用动态区土地利用转换统计表(单位:104hm2),完成7~8题。
土地利用动态区 耕地—林草 林地—耕地 草地—耕地 其他—建设用地 其他—水域 水域—其他
东北大小兴安岭林草—耕地转换区 3.95 2.37 5.57 1.37 3.24 0.54
黄淮海、长江三角洲耕地—城镇转换区 11.01 1.97 4.53 188.29 31.72 21.10
7.东北大小兴安岭林草—耕地转换区产生的问题是(  )
A.粮食总产量减少
B.植被覆盖率提高
C.土壤肥力下降
D.湿地面积扩大
8.造成黄淮海、长江三角洲耕地—城镇转换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生态环境恶化
C.种植结构调整
D.粮食需求量增加
解析 第7题,表中信息显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草—耕地转换区有大量林草地转换成了耕地,B错、C正确;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单产会降低,但由于耕地面积扩大,故粮食总产量不一定减少,所以A错;湿地面积扩大,会改善生态环境,而不是产生问题,D错。第8题,由表可知,黄淮海、长江三角洲耕地—城镇转换区其他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的面积最大,这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大城市规模的结果,A正确。
答案 7.C 8.A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一直立杆的影长,当太20°时测得影长为OA(OA的朝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北京时间11:30时测得最短影长为OB(如图所示)。读图,完成9~11题。
9.该校最可能位于(  )
10.图示日期前后,该地(  )
A.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
B.昼短夜长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日出时间推迟
11.假如图中阴影区域的面积缩小为0,则α的值为(  )
解析 第9题,当北京时间为11:30时,该地影长最短,说明该地的地方时为12:00,从而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127.5°E,由此可知,该地一定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可能位于黑龙江。第10题,图中显示当太阳位于正东方向时,该地太阳高度为20°,说明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北,太阳落下的方向为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如果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日出时间提11题,由材料可知,OA的朝向会发生变化(OA的长度和20°的重合太阳高度不变)。当正午太阳高度α=20°时OA与OB重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0。
答案 9.B 10.A 11.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12~13题为必考题,14~16题为选考题。)
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在贝加尔湖周围,共有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贝加尔湖的湖底沉积物厚度超过了8 000米。下面的图甲为贝加尔湖流域局部示意图,图乙为贝加尔湖中某处的剖面图。
(1)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8分)
(2)分析贝加尔湖湖底巨厚沉积物的形成原因。(6分)
(3)20世纪60年代初,莫斯科政府在贝加尔湖湖畔(8分)
解析 第(1)题,结合安加拉河流域所在的位置及流域内的气候、地形特点分析即可。第(2)题,根据剖面图可知,受断层影响,贝加尔湖的湖床处于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不断接收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巨厚沉积物。第(3)题,该工业发展会对当地的森林植被造成破坏,同时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当地的环境保护。
答案 (1)径流量稳定;河流结冰期长;含沙
(2)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深度超过8 000米,)四周环绕着高山(或地势起伏大),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的堆积形成巨厚沉积物。
(3)造纸厂会产生污水,在贝加尔湖湖畔建巨型造纸厂,大量的污水排入贝加尔湖,造成污水排放口附近的水域遭受严重的水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巨型造纸厂需砍伐大量的木材,会造成贝加尔湖周围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
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所繁育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正常情况下种子能贮藏4年,发芽率保持在90%以上。
材料二 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的电厂。种植业中的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体型粗大,能为生物质电厂提供原料。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不仅成为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且近年来风能、太阳能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材料三 下图为河西走廊所在区域图。
(1)说明河西走廊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更有利于种子保存的自然原因。(6分)
(2)河西走廊地区冬季风能、夏季太阳能较丰富,分别说明其原因。(12分)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甘肃张掖市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4万吨的生物质电厂,此计划正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你赞同此方案吗?说明你的理由。(6分)
解析 第(1)题,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利于种子采收和自然干燥,也有利于种子的保存,病虫害较少等。第(2)题,冬季风能丰富主要是由该地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植被覆盖率低,加上地形的影响所致;夏季太阳能丰富主要是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该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较长。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能自圆其说即可。理由可以从原料、市场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答案 (1)河西走廊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气候干旱这有利于种子的采收、自然干燥,且不利于病虫害的滋生,故种子保存的时间较我国东部地区更久,成本更低。
(2)冬季风能丰富的原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植被覆盖率低,阻力小,风力大;河西走廊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势平坦、狭长,且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强劲。
夏季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冬季大,昼长较长;河西走廊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赞成。张掖农田集中成片,规模较大;农作物以植株体型粗大的玉米、棉花为主,盛产
或不赞成。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建生物质电厂需大量砍伐植被,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农作物的秸秆除作为生活用能外,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还可以加工成饲料,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故能提供给生物质电厂的秸秆很少。
请考生在第14、15、16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油菜花节”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面对扎堆的油菜花节,不少游客发出审美疲劳的感慨,而举办油菜花节的各个景区,也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下表为我国部分油菜花观赏地及其花期资料。
油菜花观赏地 油菜花花期
云南罗平 2月至3月
江西婺源 3月中旬至4月上旬
陕西汉中 3月20日至4月15日
江苏兴化 4月份前后
青海门源 7月5日至25
分析“油菜花节”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主要问题: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
建议:可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开展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等体验性活动,打破季节性限制;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1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下图为中国部分地区某年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示意图。
分析图中阴影地区灾害损失率较高的原因。
答案 原因: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抗灾能力弱;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16.(10分)【环境保护】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见下图)。
试分析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
答案 通过滞蓄减少雨水外排,削减地表径流;利用植物截留、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和地表水流;增强下渗,涵养地下水;对处理后的雨水加以收集利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洋强国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