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网招标采购部门有机械类专业的吗?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身陷三无困境 |药品|招标|采购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身陷三无困境
  老百姓看病费用由药品采购政策、价格政策、支付政策等多方面决定,单方面寻求通过任何一项政策来降药价,对解决“看病贵”问题都不会有明显效果
  《t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武 | 北京报道
  《t望东方周刊》: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废除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有些地方已经做出实质的改变。你是怎么看的?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废之争”由来已久,到目前为止至少经历了三轮。
  最早一轮发生在政府部门之间,后来国务院统一了意见要求全国推行。2001年全国推行之时,医药行业几大协会联合上书反对,但也没有提出更好的方案。
  这些年来,企业反对声此起彼伏,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也都会有交锋,但这些争论意义不大。
  除了“存废之争”,还有“量价挂钩”、“款价挂钩”、“两票制”“双信封”、“单一货源承诺”等至少十几个方面,都是持续有争论无结论。这是造成行业一直混战、内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一直在围绕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权力、利益调配在争论在折腾,但对其本身却缺乏探索和研究。
  看上去这是企业和政府间的博弈,实则是政府各部门间的利益博弈。
  我认为,这么多年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太成功的原因就是:“有方向无路径、有概念无细节、有争论无结论”。
  《t望东方周刊》:现在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路径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通俗地说不就是团购吗,团购肯定是有好处的,问题在于我们有了方向却没有找到路径。
  这些年来,政府成为药品供应链的一个节点,有人认为只有政府干预,甚至政府包办才能做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政府的介入似乎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约束甚至打破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医生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但是多年事实证明,流通是市场行为,政府介入就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只会增加寻租机会,而不可能修正供应链的模式缺陷。
  事实也证明,政府的职责就是管理,直接上阵总是会出错,不是此错就是彼错。只不过现在的错误表现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被异化,它已被异化成地方政府的准入和限价。这不是市场之间的博弈,而是权力和市场的博弈。
  《t望东方周刊》:既然政府不宜介入过深,为什么要求政府规定一些细节?这样会不会束缚了市场各方的手脚?
  李宪法:我个人认为卫生部门十几年前的工作比现在做得细。
  比如最初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时候,卫生部是积极倡导的,先后发布了招标采购的规范文件和范本,将药品招标采购的流程、规则、要求说得非常清楚。地方想作修改需要得到卫生部批准、备案。整体工作很细致。
  当时一些细致的具体做法,企业界大致也是支持的。可是后来卫生部把自己颁发的文件废止了,背后原因很复杂。
  比如,网络技术发展很快,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开始推行。可是网上操作和手工操作又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意味着要重新订立规范、范本,必然需要更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当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已经推动起来,很多人不愿再去做这件吃力可能还不讨好的事。
  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其他原因。再比如,2007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地方政府需要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现准入和限价,导致其被异化。
  《t望东方周刊》:有哪些方面存在“有概念没细节”的问题?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需要处理大量操作方面的问题。但没有更细致的要求,各地自行其是,一件好事做得不漂亮,甚至办坏了。
  比如“量价挂钩”,其实就是“批量作价”,这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基本要求。这个“量价挂钩”是国务院文件提出的,但没有具体说明这个概念怎样落实。
  “量价挂钩”的细节策划非常复杂、专业,在欧美国家这可能诞生出一个新的服务行业。美国大量存在的第三方性质的“药品集中采购组织”,其使命就是按照“量价挂钩”的原则作出标准的“量价挂钩”合同,通过市场化的纽带将各市场主体(包括医院)联系起来。
  可是在中国,很多人反对“量价挂钩”。我仔细观察和思考过,在目前这种被异化的情形下,我觉得反对者说的也有道理。
  这件事现在成了一群精明人做的一件粗活,导致各地政府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怎么招就怎么招。今天集中招标,明天交易所,后天不知道怎么玩儿。
  《t望东方周刊》:那药品交易所这种创新形式究竟好不好?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探索了这么多年,可能药交所是最后的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但是,它也有可能导致另外的结局。
  我不是反对建立药交所,只是觉得应该统筹考虑全国市场,避免各地盲目攀比、重复建设。重复建设不仅会再一次造成巨大浪费,还会将艰难建立的全国统一市场又割裂开来。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跟一些部委沟通这个事情,2000年我就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药品交易所的建议。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组织了一次调研,当时我就向他提交了建立全国性药品交易所的建议。
  以前可能还是觉得条件不具备,现在我觉得机会来了,建立药交所应该成为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改革方向。
  药交所能生成一种价格发现和形成机制,它也是组织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药品流通方式。有了药品交易所之后,以前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争论和问题,就可以找到一种市场化的解决办法。另外,它也将会促使采购政策和价格政策的融合。
  《t望东方周刊》:一些地方还想着通过集中招标采购、药交所等为抓手来降药价。你怎么看?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决定的是医院药品的购入价格,但是决定医疗总费用的是零售价格。
  至于购入价格、零售价格、医疗总费用之间的关系就更复杂了。购入价格低并不意味着老百姓看病费用就会更便宜。采购政策的确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政策。
  总之,老百姓的医疗费用是由药品的采购政策、价格政策、支付政策等方面综合决定的,单方面强调任何一项政策,或者寄希望于任何一项政策来降药价,对解决“看病贵”问题都不会有明显效果。
  现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之后,医疗机构的收入并没有减少,有的医务人员回扣照拿不误,企业商业贿赂依然盛行,利益各方皆大欢喜。可是老百姓“看病贵”有本质的改变吗?
  此外,国外医院成本支出的大头往往是人力资源,国内医院支出的至少2/3往往是物化支出,包括大量浪费、药品回扣等都包括在物化支出里面。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 不同药品招标方向不同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zhanhanming
精准招标引入谈判机制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政司司长郑宏认为,此次改革的特点是“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分类采购、公开透明”。
以往的公立药品采购采取的办法是集中入围、分散采购,而且生产企业这个环节上没有采取双信封制度的招标,量价不挂钩,招采脱离,使以往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平台上的价格按社会普遍反映存在着虚高的现象,也带来一些廉政的问题。
以往,所有的药品都纳入招标范围,而此次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措施里针对不同药品的属性采取谈判机制,比如一些专利药和独家品种,市场上不可或缺,但这些药品在市场上竞争少,价格比较贵,不适合全部纳入招标范围。
郑宏说,“经过测算,目前我国进口专利西药有60多种,已经过专利期的药品但国内没有仿制生产的有一百五六十种。这些药品的销售额约有600—700多亿元。药品品种太多,今年不可能把这些药品全部引入谈判机制,所以目前我们从试点起步,选择若干品种,取得经验,再全面推开。对没有时间采取谈判机制、公立医院临使用必须的药品,暂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这样下来,这六七百亿的药品能减少支出100多亿。”
记者注意到,从文件上看,此次纳入招标采购的药品范围有所缩小,强调按照上一年度采购金额排序,不低于80%纳入招标采购。这被郑宏称作“精准招标”,就是真正把价格高、用量大的药品、多家生产的药品、社会又反映价格虚高的药品,通过市场的办法、通过招标的办法,使这些药品回到合理价格区间。
不同药品招标方向不同
实行招标采购政策十几年,我国药厂的普药的价格已经比较低,甚至有些药企认为价格低于成本价,退出了招标,停止生产,一些老药比如甲状腺病人用的“他巴唑”市场上断货。从去年开始,“他巴唑”已经纳入国家定点生产,这家位于北京的企业既生产原料也生产成品。目前已经议定了采购价格,面向公立医院和社会销售,现在这个药品在各地供应情况比较稳定。
去年,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个常用低价药品保障的文件,发展改革委拟定了常用低价药品清单,包括西药和。现在药品采购这个环节上,常用低价药品国家给了一个最高的标准,纳入常用低价药清单的西药的日均费用不超过3块钱,不超过5块钱,在这个范围里,企业在省级平台上直接挂网,由医院和企业议定成交,这也是发挥采购主体的作用,在平台上与企业通过议价、谈判的方式,形成一个合理的价格来进行销售。
郑宏强调,新的招标政策不是让药企间充分竞争,而是首先保证供应,保证老百姓的基本用药需求,包括妇科专科用药、急救药。这些药品直接挂网,由机构跟企业直接议价成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记者了解到,政策思路上,分类采购体现了放管结合、抓大放小,该放就放原则。执行了十几年药品采购政策,很多药品不是体现在价格竞争上,而是要保障供应,包括定点生产的一些药品,以及国家药品价格放开以后对一些特殊药品,比如一类精神药、麻醉药品,国家还是要对出厂有一个最高限价。通过综合的政策措施,使分类采购落到实处。
郑宏介绍,新一轮药品采购启动以后,省级平台上会出现通过招标形成的中标价格,通过谈判形成的谈判采购价,通过定点生产议定的全国统一采购价格,一些药品由医院和企业直接议定成交的交易价格。出现这样一种新的采购方式,也促进医保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通过三医联动,形成政策合力,保障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机制能够更加规范。卫生计生委提出要构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的新机制,新在分类采购,上下联动。
此次文件要求,药品招标不仅是药品价格与质量的竞争,同时企业应保证供应,保证配送。大医院用药规模大、配送成本低,很多配送企业愿意给大医院配送。但是此次改革要保证基层用药,特别是边远地区老百姓的用药,政府一方面是加强引导和监督,同时要使配送企业不但能够给大医院配送,也要能够兼顾基层。此次招标采购提出政策要求,要求配送企业在选择配送机构的时候,既要保证大医院的药品配送,也要兼顾基层的配送,把它们两个捆绑式地结合在一起,配送企业要配送的时候,两个都要送,这方面将通过政策引导。
坚持双信封招标制度
此次药品招标采购将坚持双信封招标制度。由生产企业直接投标,按照标书报价,由低到高选择中标企业和候选中标企业,根据仿及质量一致性评价要求,科学设定竞价分组,促进有效竞争。“我们为了营造全国统一市场,促进企业理智投标,把招标采购这部分药品的开标时间集中统一,使企业在投标的时候就面向全国的统一市场,这样投标的时候能投出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郑宏说。
以往,有些药企对双信封制度有置疑,认为在招标过程中“唯低价取”不可取,应该加入综合评分,对此,郑宏表示,此次文件在双信封制度上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双信封制度也是国际上很多国家的通例。双信封,第一个信封是企业的综合评价,包括生产、销售、企业规模和药品的生产质量等都做了综合评价。第二个信封,就是通过综合评价以后,这些企业既然通过了第一个综合评价,在下一个信封里才进入到价格竞争,低价中标实际上也符合市场规律。现在国内产能过剩,存在生产企业多小散乱的现象,因此在药品采购上一直存在很多争论,包括某个药品与另一个药品存在质量差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加大了对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力度,当有这些数据参考以后,作为采购部门,特别是作为采购主体的各级医疗机构,会根据质量评价作出自己的选择。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大家都爱看
巨丰投顾:大盘再次开启杀跌模式
今日在银行存贷......
巨丰投顾:此处为何惊现“大屠杀”
【今日小结】
......
中商情报网讯,证监会6月24日下发2015年7月第一批28只新股......
巨丰投顾:大盘再次开启杀跌模式
今日在银行存贷......
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从北京市交通运输委了解到,截止到日24时,普通......
股权众筹终于要来了,而且是先公募、后私募,众筹不再是少......
6月26日,创业邦独家获悉,有住网获1亿元A轮融资,由宜华......
今天(6月25日)海贼王漫画791话即将更新。在海贼王791话......
海上孟府第29集剧情介绍
马奎见石原来了,觉得有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工作规范》第四条规定:“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应当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 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是《招标投标法》第五条规定的招标投标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招标投标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活动就背离了招标采购的本质要求。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也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应该遵循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根据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特殊性提出的。药品是特殊商品,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活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强调质量优先不是不讲价格。为了用比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弱化药品收入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集中招标采购必须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使药品价格逐步趋向合理。
&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原则贯穿于工作规范和文件范本的始终,体现在所有条款之中。集中议价采购也必须遵循这些原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