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玩家香港服务器租用abcdeerg,我早上进的是两倍场,我是七百八十万分,进场

  我妈今年58岁,有时候胸闷,血压低,心跳速度很快。平均每个月出现一次症状。不出现症状的时候,能打乒乓球,能踢毽球。出现症状就很难受了,只能卧床休息一阵,严重了还会眩晕。每次都是吃速效救心来缓解。去医院做彩超给出这个结论:    心脏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做心电图得出结论:预激症候群,也叫预激综合症。    有的医生说要做手术,有的医生说不用做。    其实我妈从45岁左右就有这种心脏病,不过犯病不频繁,有时候半年才发作一次。往往吃过速效救心的药后,过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就缓解了。现在年纪大了,犯的频繁了。    大家给点建议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贴在这里。    这是一个医生说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急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以上各位对它的治疗已经谈了很多,我也想说说:    1、急性发作的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为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慢-快型房室交界区折返的心动过速,这些患者一般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射频消溶是有效的根治方法。终止发作可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手法、经食道快速心房起博及同步电复律法外,药物治疗可选用:  1)维拉帕米静脉注入,我们一般是用5%GS10ml+维拉帕米70mg,在心电监护下静脉注入,心动过速停止时药物也停用。  2)普罗帕酮缓慢静脉注入,室上速终止立即停止用药。以上两种药物都有负性肌力作用,也都有抑制传导系统功能的副作用,故对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基本心律有缓慢的心律失常的患者慎用。  3)腺苷和三磷酸腺苷静脉快速推入,往往10-40s内能终止心动过速,但常见死亡病例报道,我科很少用。  4)升压药物:一般用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  5)洋地黄药物:对伴心衰的患者效果较好,但伴预激综合症的患者禁用。6)其他药物。    2、防止发作:    发作频繁者,应首选经导管射频消溶术根治。药物有口服普罗帕酮或莫雷西嗪,必要时伴阿替洛尔或美托洛尔。发作不频繁者不必长年服药。    目前阜外和安贞成功率最高。
  心导管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一种高频电磁波)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异常病灶而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可以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发展和现状如何?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诞生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此项技术,目前在全国各大医院均已开展此项技术,已累计完成手术例数数以万计。成千上万的原来深受心动过速之苦的患者彻底摆脱疾病之苦,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可以说射频消融术是迄今发展最迅速,最广泛为医患双方接受的新技术。目前射频消融术技术上已相当成熟,适应症已从当初的单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是房室旁路,房室结双径路),发展到特发性室速,频发的室性早搏,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对于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术后复发率1-3%。  心导管射频消融是如何进行的?  首先经过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和双侧股静脉送入心导管电极行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所需消融的病灶所在的部位。然后选用特制的大头消融导管到达病灶部位,短时间内发射射频电流,电流功率一般为20-30瓦,射频电流接触到心肌组织后产生局部的相对高温,从而使局部心肌组织干燥坏死,坏死的心肌组织不再起到传导电信号作用,因而心律失常得以根治。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局限,约3-4毫米直径范围及深度,不会影响心脏功能。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消融成功即结束手术。手术是在局麻状态下进行,病人在整个手术中都是清醒的,随时可将自已的感受告诉医生。手术完成后,大部分病人在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动,一般两到三天就可以出院。      ——————————————————————————    以预激综合症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室上速为例,发作时激动由心房经房室结下传心室,并又从旁路逆传至心房,构成了一个激动不断循环的环路。同理,房室结双径路室上速发作时,冲动由慢径路下传至下端,再由快径路折返至慢径路上端,形成一个折返环路。在此过程中分别激动心房和心室。这很像儿童玩具火车的环形铁轨,火车跑一圈,灯就会亮一下,火车不断地环形运动,灯就会无休止地一亮又一亮。    要切断这个折返环,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或药物治疗的方法改变折返环路中传导纤维传导速度的方法来终止室上速,但过后仍可反复发作。因此目前最有效且能根治的方法为心脏射频消融术。    射频是一种频率为150KHz~1.5MHz交流电能。目前临床上应用于心脏射频消融的是500KHz的高频电磁波。经心导管引入到心脏特定的部位,利用高频电流在心肌局部产生的阻抗性热效应,使折返环路的局部心肌组织坏死,阻断折返环,消除病灶,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由于射频电流一般不电解细胞膜,也不明显激惹心肌,故病人术中无明显不适,亦无须麻醉。行射频消融术时先行心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确定病灶所在部位。通过X线透视、心内电图、希氏束电图、冠状窦电图等精确判定射频消融的大头导管是否达到病灶所在位置。确定导管电极到位后,即行试放电,获得成功后,再适时放电,达满意效果。
  如何治疗预激症候群 ?          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完全无自觉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反复发作心动过速者:    ①忌用洋地黄,因它可减慢房室结内正常传导,而促使旁道传导。    ②发作时应用胺碘酮300毫克静脉注射。    ③发作时可进行食道调搏,当脉冲刺激落在“中止窗口”夺获心房后,可使心动过速终止。    ④电复律:用100-150焦耳的功率,大部分可立即见效。    ⑤采用射频消融术,多可终身治愈,目前已作为首选方法。        ---------------------------    好像只有用射频消融手术才能彻底根治,我妈又担心会戴上心脏起博器。 大家说说,我妈的症状,去做手术的话,戴起博器的可能性大吗。 一次手术就能根治吗?        一般做这样的手术要花费多少?        谢了,看贴的各位。    
  莫名心悸与心脏射频消融术        在门诊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诉在无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常莫名其妙地心悸,自摸脉搏常达160次/分以上,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又突然恢复正常心律。发作期间常伴有头晕、胸闷、冷汗,个别严重者可晕厥或休克。      患者发作若进行心电图检查,报告常写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所谓室上速其实是一组心电图窄QRS波,节律规则心动过速的总称。其中最常见是由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导致的折返机制所引起,它们占了室上速的90%以上。      正常的心脏能保持有节奏地跳动,除了有强有力的心肌外,就是由于心脏具有特殊的兴奋——传导系统,它的指挥中心位于右心房上部的窦房结,大多数情况下心脏跳动的次数是以窦房结发出的激动次数为依据,发出的激动次数多,心跳快;反之心跳就慢。如果在房室结附近的房室环内多了一条由胎儿期残留其中的心肌传导纤维,即所谓“房室旁道”,使心房的电激动在尚未经房室结传到心室之前就通过它走了捷径,提早兴奋部分心室肌,这种现象称为预激综合征;如果房室结传导纤维因解剖上的变异纵行分离为两条传导速度不同的纤维,即快反应纤维(快径)和慢反应纤维(慢径),称为“房室结双径路”,由此构成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      以预激综合症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室上速为例,发作时激动由心房经房室结下传心室,并又从旁路逆传至心房,构成了一个激动不断循环的环路。同理,房室结双径路室上速发作时,冲动由慢径路下传至下端,再由快径路折返至慢径路上端,形成一个折返环路。在此过程中分别激动心房和心室。这很像儿童玩具火车的环形铁轨,火车跑一圈,灯就会亮一下,火车不断地环形运动,灯就会无休止地一亮又一亮。      要切断这个折返环,可以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或药物治疗的方法改变折返环路中传导纤维传导速度的方法来终止室上速,但过后仍可反复发作。因此目前最有效且能根治的方法为心脏射频消融术。      射频是一种频率为150KHz~1.5MHz交流电能。目前临床上应用于心脏射频消融的是500KHz的高频电磁波。经心导管引入到心脏特定的部位,利用高频电流在心肌局部产生的阻抗性热效应,使折返环路的局部心肌组织坏死,阻断折返环,消除病灶,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由于射频电流一般不电解细胞膜,也不明显激惹心肌,故病人术中无明显不适,亦无须麻醉。行射频消融术时先行心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确定病灶所在部位。通过X线透视、心内电图、希氏束电图、冠状窦电图等精确判定射频消融的大头导管是否达到病灶所在位置。确定导管电极到位后,即行试放电,获得成功后,再适时放电,达满意效果。      射频消融术除用于治疗房室旁道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外,还可用于治疗房颤、房扑、室性行动过速和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随着心脏射频消融术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相信获益的患者将不断增多。
  以下摘自《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及远期随防    卢才义 马长生* 魏璇 黄丛春 王文清 高月琴 毛树森        摘要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阻断房室旁道治疗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AF)病人的远期疗效,对连续58例WPW合并AF进行射频消融阻断旁道并随访观察,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17岁,AF病史23±11年,发作频度为11±9 次/年,AF时心室率178±27 bpm,心电图上最短RR间期为221±38 ms。合并器质性心脏病9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58例中右侧旁道占90%(52/58)、左侧旁道占10%(6/58);单旁道55例、双旁道3例(均为右侧旁道)。右房室环游离壁旁道37条(61%)、右前间隔9条(15%)、右后间隔7条(11%)、右中间隔2条(3%)、左游离壁4条 (7%)、左后间隔2条(3%)。首次消融成功率94%,两次消融成功率100%,3个月内心电图上预激复发3例(5%),经再次消融成功。随访2.0± 1.8年,57例不再发作AF(98%),1例AF复发者(2%)合并Ebstein畸形和心功能不全,消融后AF发作次数比消融前明显减少,洋地黄容易控制心室率。4例心功能不全者在旁道阻断6个月后心功能恢复正常3例、改善1例。结论:短不应期房室旁道是导致WPW病人发作AF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导管射频消融阻断旁道传导对于治疗WPW合并的AF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远期疗效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in Patients of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Lu Caiyi,Ma Changsheng,Wei Xuan,et al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Center of Air Force,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Beijing,100036)    Abstract The 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was observed in the patients (pts) with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 complic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ft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for their atrioventricular accessory pathways (AP).Consecutive 58 pts with WPW and AF (male 32,female 22,age 42±17 years old) were studied.They had mean AF history 23±11 years,the frequency of AF was 11±9 times per year,ventricular rate during AF 178±27 bpm and the shortest ECG RR interval 221±38ms.Nine pts complicated with organic heart disease and four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In all 58 pts,fifty-two (90%) had right APs,six(10%) had left APs,fifty-five had single AP and three had double right APs.In all 61 APs,thirty-seven(61%) were located at right free wall of the tricuspid ring,others were right anterioseptum 9 (15%),right posteriosepum 7 (11%),right mid-septum 2 (3%) ,left free wall 4 (7%) and left posterioseptum 2 (3%).The success rate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ablation procedure were 90% (55/58) and 100% respectively.The recurrent rate of WPW within 3 months was 5%(3/58).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of 2.0±1.8 years,no AF recurred in 57 pts.Only one patient complicated with both Ebstein abnormality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ecurred AF after ablation,but his ventricular rate during AF could be controlled easily by digitalis.The cardiac functions of the four p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before ablati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6 months after ablation.Conclusions: The preexcitation AP with short antegrade refractory period is an important AF provoking factor in WPW pts.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for AP is benefit for the long-term control of the AF complicated with WPW.  Key words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radiofrequency current Long-term effect
  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AF)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1],目的是通过阻断旁道前传达到[2]:①恢复心脏的正常收缩顺序和构型,减少AF发作。②防止AF时心房激动从旁道前传心室,减慢AF时的心室率。③预防心动过速介导的心肌病。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本院共对58例WPW合并AF进行了射频消融及远期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58例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17(16~64)岁,体表心电图均提示显性预激。单纯合并AF者23例,合并AF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者35例,所有病例均能准确感觉AF和(或)AVRT的发作。AF病史23±11(2~37) 年,发作频度为11±9(2~25) 次/年,AF时心室率178±27(154~247) bpm,最短RR间期221±38 ms。合并器质性心脏病9例(Ebstein畸形3例、房间隔缺损2例、轻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例、心过速介导的心肌病3例)。4例合并心功能不全(NYHA 2级3例、3级1例),其余病例心功能正常。常年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19例、间断服药者24例、不服药者15例,服用药物有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塞利科、乙吗塞嗪和胺碘酮等。消融治疗前未发现栓塞病例。  1.2 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方法  见文献[3]。  1.3 随访方法 对全部病例在消融术后3个月随访体表心电图,判断消融效果。对AF发作的随访分为门诊随访和信访两种方法,两种随访方法的内容相同,主要包括:①心动过速发作情况(频率、节律、持续时间、距消融时间、用药情况、伴随症状和发作频度);②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时心电图;③栓塞症状和体征。    2  结果  2.1 旁道分布及电生理特征 58例中右侧旁道52例(占90%),左侧旁道6例(占10%);单条旁道55例(占 95%),双旁道3例(占5%,均为右侧旁道)。旁道分布为右房室环游离壁37条(61%)、右前间隔9条(15%)、右后间隔7条(11%)、右中间隔 2条(3%)、左游离壁4条(7%)、左后间隔2条(3%)。58例AF发作时心电图上最短的RR间期为221±38 ms,52例右侧旁道为217±21 ms,6例左侧旁道为248±35 ms。对27例右侧旁道者在射频消融前测定了前向有效不应期,其为271±24 ms。  2.2 旁道消融情况 58例中有56例在窦性心律伴预激下消融,2例右侧游离壁旁道在持续性AF下消融。首次消融成功率94%(55/58),两次消融成功率100%。  2.3  随访结果 消融术后3个月内心电图上预激复发3例(5%),均经再次消融成功,不再复发。全部病例随访2.0±1.8(1~4)年,57例没再发作AF和 AVRT(98%),继续发作AF的1例(2%)伴有Ebstein畸形和心功能不全,消融治疗后AF的发作次数由消融前的每年10~15次减少为每年 5~7次,采用洋地黄制剂很容易控制经房室结下传的心室率。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9例除上述1例外,其余8例随访期间均未再发作AF。3例AVRT介导的心肌病引起心功能不全者在旁道阻断6个月后,心功能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WPW合并AF的发生率  AF在全部WPW病人中的准确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在所有因心律失常性症状而就诊的WPW病人中,合并AF者约占10%~35%[4,5]。此外,WPW合并AF与年龄有关,60岁以上者其AF发生率可达27%[6]。    1985年,Sharma等[5]报道对19例WPW合并AF者通过手术切断旁道可有效防止AF复发,术后平均随访1.9年,除1例(5%)伴有心肌病者于术后3个月复发AF外,余无1例复发,作者认为对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WPW合并AF者,可通过彻底阻断旁道来预防AF发作。1992年,Haissaguerre等[7]报道采用直流电消融阻断54例WPW合并AF者的旁道前传后,随访35±12个月,AF复发率9%。1997年Roseqvist等[8]报道44例WPW合并AF者采用射频消融阻断旁道后,随访30±14个月,AF复发率为14%。本组随访2.0±1.8年,术后AF复发率为1.7%。上述AF复发率的差别可能主要与各组病例都较少有关。  3.2 旁道部位与AF的关系  Wellens等[6]报道,右前间隔旁道合并AF者最多(63%),其次为左游离壁(38%),此后分别为后间隔(29%)和右游离壁(12%)。本组结果提示右侧旁道比左侧旁道者容易发生AF(90% vs 10%),但在各部位旁道中,以右侧游离壁旁道合并AF的发生率最高(61%),右前间隔仅占15%。此外,左游离壁和左后间隔合并AF的发生率也较低(分别为7%和3%)。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与对旁道部位划分上的差别和本组病例数较少有关。  3.3 旁道特性与AF的关系 有学者报道,旁道前向不应期较短者容易发作AF,并认为这种旁道纤维的心房端与心房肌纤维之间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各向异性传导,由此可影响心房组织的易损性,从而使得有些房性或室性早搏容易诱发AF[6]。本组病人射频消融术前发作AF时,心电图上最短的RR间期为221±38 ms,并大都伴有较快的旁道前传心室率(178±27 bpm),提示这些病人的旁道前向不应期较短,符合上述分析结果。此外,本文中有27例右侧旁道者在消融术前于窦性心律下测得的前向有效不应期为271±24 ms,明显长于平均最短RR间期,这可能与取得这两个参数时病人的病情不同有关,当发作快速AF时,机体内环境的改变能明显影响旁道的前向传导特性。  3.4 房室旁道在AF发作中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WPW病人发生AF的机理是由于在旁道附近发生微折返所致,旁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参与了这些微折返环的形成[9]。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WPW者发作AF的原因是由于其心房发生激动传导异常所致,旁道本身与AF的发作关系不大[10]。分析本文结果发现:①具有较强前传功能的房室旁道容易诱发AF。②旁道位于右侧游离壁者容易诱发AF。③长时间阻断旁道后,AF发作明显减少或消失。④合并轻度器质性心脏病不是WPW发作AF的重要因素。由此我们推测,WPW合并AF的机理可能是:①旁道前传预激使房室收缩顺序发生改变,后者导致心房的结构和形态发生改变。②心房构型的变化引起其电生理特性(如心房易损性、各向异性和AF阈值等)发生改变。③有些诱因如早搏、神经功能变化等可促进诱发 AF。    本文结果表明,对WPW合并AF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阻断房室旁道对治疗其合并的AF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空军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空军总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6)  * 中日友好医院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王乐信,丁燕生.射频消融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起搏与心脏,):83   2 Brugada P,Andries E.“Tachycardiomyopathy“,the most frequently unrecognized cause of heart failure? Acta Cardiologia,   3 王乐信,胡大一,丁燕生,等.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81例报告.起搏与心脏,):14   4 Robinson K,Rowland E,Krikler DM,et al.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atrial fibrillation as the presenting arrhythmia.Br Heart J,   5 Sharma AD,Klean GJ,Guirardon GM,et al.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incidence after surgical ablation of the accessory pathway.Circulation,   6 Wellens HJ,Smeets JLRM,Rodriguez LM,et al.Atrial fibrillation in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In: Fallk RH,Podrid PJ eds.Atrial fibrillation: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Philadelphia: Lippincott,   7 Haissaguerre M,Fisher B,Labbe T,et al.Frequency of re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overt accessory pathways.Am J Cardiol,   8 Roseqvist M,Scheinman MM.Catheter abl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In: Falk RH,Podrid PJ eds.Atrial fibrillation: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2th ed.Philadelphia: Lippincott Raven Press,6   9 Ong JJC,Kriett JM,Feld GK,et al.Prevalence of retrograde accessory pathway conduction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J Cardiovasc Electriophysiol,  10 Jackman W,Friday K,Yeung LWJ,et al.Accessory pathways: branching networks and tachycardia (Abst).Circulation,1995,72(suppl Ⅲ):270    (收稿)    (向晋涛编辑)
  成功治疗13个月婴幼儿左侧旁道的报道
  如果一个成人被诊断患有“预激综合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该患者发病时心率可增快到200次/分左右,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黑蒙、甚至晕厥、急性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等危重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如果此种疾病发生在一个年仅一岁零一个月的婴幼儿身上又意味着什么呢?近日我院心内科与儿科、麻醉科大力协作成功救治了这样一个患儿。    该患儿为男性,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最快可达325次/分,患儿表现为意识丧失、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青紫,被外院确诊为 “预激综合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需尽快行射频消融治疗,否则一旦发作随时有生命危险,并且频繁发作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对患儿今后的生存质量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但年龄过小的患儿行介入治疗的难度和风险较成人成倍增高,主要包括:血管细小穿刺技术要求高;心脏血管薄弱,损伤几率大,甚至会发生心脏破裂、心包填塞、血管破裂或闭塞,及各种麻醉意外;尤其该患儿的旁道可能存在于左房和左室之间,手术中还有可能行股动脉穿刺或经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并且患儿年龄越小,手术难度就越高,就要求手术医生具备过人的胆识和精湛的技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年仅一岁的患儿的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术在国内尚无报道。患者家属虽然辗转北京多家大型医院就诊,但均未被接纳。但该患儿仍有间断发作,危险随时存在。    航天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斌教授从事射频消融治疗及电生理学研究多年,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进行了上千例病例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他救治过的病人中虽然也不乏婴幼儿,但象如此之小的患儿也是没有先例的,所以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详细分析研究了该患儿的病情后,王斌主任毅然决定为其进行手术,挑战这一学术难题。这种决心一方面来自于对自身专业技术的自信,同时也来自与对患儿及其家庭的深切关怀--希望使患儿彻底摆脱病魔的纠缠,还其家庭一个健康的生命,还患儿一个快乐无忧的人生。为此王斌主任在术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手术方案,参阅相关病例文献,多次与儿科、麻醉科沟通,务求将手术风险降到最小、将手术安排得最为稳妥。    于日在儿科、麻醉科的大力协助下,由王斌主任引领对该患儿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手术。术中经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左侧旁道,证实了术前的诊断。王斌主任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准确,技术精湛,手术前半程完成的流畅顺利,但在消融导管置入时,遇到了术前预计的问题,因患儿血管过于纤细,穿刺动脉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王主任经谨慎考虑后改变手术方案,经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后送入消融导管,标测靶点放电3秒后消融了旁道,成功完成了手术。彻底根治了患儿的预激综合症。    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心率及节律正常。患儿父母对医院及医务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对王斌主任的高尚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表示由衷的佩服,称他为患儿的救命恩人。  迄今为止,此患儿可能为国内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治疗病人中年龄最小的婴幼儿,这例手术的成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欣喜,更给我们带来了更高的希望。
  射频消融术根治小儿心律失常  发布时间:  
心内科推来了一位小朋友,大大的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我们:“阿姨,我晕在了学校,现在心里好难受。”望着坐在轮椅上的可爱孩子,妈妈在旁边拉着孩子的手抹着眼泪,爸爸焦急的和大夫说话。原来,孩子在学校和大家玩耍时,突然晕厥倒在地不省人事了,吓坏了老师和赶来的父母。后经心电图诊断,孩子得的是典型的 “室上性心动过速”。  
为此,专家借助先进医疗设备为他做了微创导管介入手术---射频消融术。  
术中,主诊专家董平栓主任通过心内电生理的方法,寻找到患儿心脏异常传导路径或异位起搏点的位置;然后用消融电极导管精细标测,确定靶点部位,进行放电消融治疗。由于X射线的辐射会使患儿受到伤害,护士们又用铅衣对孩子的甲状腺和性腺遮挡。  手术前后仅用了2个小时,术中孩子没有痛苦,术后24小时就已起床活动,三天后出院了。  
据心内科主任董平栓医生介绍,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根治性手术。在不需要开胸和全麻的清醒状态下进行。其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  
他说,在人的心脏内有一个总指挥部──窦房结,在它的指挥下,心脏有规律有节律地跳动 。它是人这个庞大复杂机器正常运转的基础。如果心脏内出现了其他部位的兴奋灶或异常传导途径 ,就会造成心跳过速──即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  
心动过速最常见的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征。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0.3%~0.5%。也就是说 ,约 400万国人患有此病。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的原因在于:心脏内多出了一条传导系统 ,形成了类似于电路中的“短路”现象。正常人心跳一次 ,患者可能会跳两次甚至更多。小儿患了快速型心律失常时 ,心跳每分钟高达 200~300次 ,如果持续发作 ,会导致患儿心脏扩大 ,心功能下降 ,造成生命危险。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而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则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  
目前,治疗该疾病的理想方法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该手术是在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局限,约3-4毫米直径范围及深度,不会影响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故患者术中一般无明显不适。手术大多于1小时左右完成,患者一般两到三天即可出院。  
一般来说,以下心律失常可用心导管射频消融来进行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慌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心电图可明确诊断;  
预激综合症 大部分平时普通心电图就可明确诊断,如伴有心慌或房颤则应行射频消融;  
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
心慌为主要表现、发作时心电图可明确诊断;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心慌时常伴有头昏,有时有晕厥;  
心房纤颤 包括阵发性和持续性,反复心慌,易产生血栓而使脑卒中发生率明显增加。目前房颤射频消融成功率没有其他类型心动过速成功率高,但仍是房颤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室性早搏 症状明显频发室性早搏,经药物控制不佳者;  
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不是暂时性预防或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而是一次性彻底治疗;与外科手术比,它不需要开胸,不需要全麻,病人无痛苦,操作方法简便。重医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现已累计完成1000余例,让患者彻底摆脱心动过速之苦,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继续努力,不断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为了我妈妈,也为了其他得了这个病的人。
  预激综合征可有显性预激综合征和隐匿性旁道两种情况,后者如无室上速发作常常不易发现。预激综合征如无室上速发作无需治疗,如有频繁发作心动过速可通过射频消融术得到根治,该手术非常安全,有效率可达95%以上,属微创介入手术,局麻下进行,患者基本无痛苦,一般需住院不超过1周,花费在2-3万之间。该病发作心动过速无明显规律,平时不好预防,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发作心动过速时无特殊注意事项,发作心动过速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终止心动过速:1.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反射;2.深吸气-憋气-再用力呼吸;3.把面部没于水中;4.压迫眼球;5按摩单侧颈动脉窦;后两种方法最好由医务人员实施。鉴于室上速发作一般会越来越频繁,发作时间越来越长,故建议尽快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祝早日康复!
  预激综合症    确诊为预激综合症,但是临床没有太明显表现(只是大运动量以后孩子有点脸色发白、少动,一会就好了)。请问,需要治疗吗?  应采取哪些预防和治疗手段。  敬候您的回答。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17:16:00  
如果已确诊为预激综合症,对以后的日常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如果经常感到心慌,胸闷,有时难以控制时该怎么办?需要做手术么?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17:04:22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17:44:25  
回复作者:
oscar,oscar
发表时间: 22:58:52  
您好:    近期我公司体验,发现了我的心电图显示:预激综合症(B型),请问需不需要治疗,我经常会失眠及睡不够,请问是不是跟这个病有关,有时也会心跳得特别利害(比较少出现),请问如果不理它,会不会更架严重.谢  
回复作者:
zhangli1977
发表时间: 11:15:51  
我在论坛上发过帖子咨询,结果我的贴子被删了  2004年体检,做心电图时诊断我患预激综合症,但是没说是什么型。去医院咨询,医生说因为我没有症状表现,不用治疗。  最近晚上我出现了以下情况:睡觉中突然清醒,而且出现特烦的感觉,没有明显的心跳异常感觉,就是烦,都不能继续躺在床上那样的烦。有时白天也出现烦的感觉,并不是来源于事情难解决的烦,而是心里的烦,并且同时感到身体乏力。  我的这些症状和预激综合症有关吗?如果做进一步检查,需要检查哪个方面?  谢谢您的解答。  
回复作者:
565ach2622249
发表时间: 15:49:55  
请问预激综合症是否影响人的正常睡眠?  如果不根治,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有多大的影响?  
预激综合症
  确诊为预激综合症,但是临床没有太明显表现(只是大运动量以后孩子有点脸色发白、少动,一会就好了)。请问,需要治疗吗?  应采取哪些预防和治疗手段。  敬候您的回答。  
回复作者:
565ach2622249
发表时间: 15:49:45  
请问预激综合症是否影响人的正常睡眠?  如果不根治,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寿命有多大的影响?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14:16:24  
我想请问为什么有的人有预激综合症从来没有发作过,而有的人却在一年之内要发作好几次呢?请问专家:怎样才能减少或预防阵发性室上速的发作呢?如果发作了可以有什么方法可以在不用药的情况下让心率恢复正常呢?请你告诉我好吗?万分感谢!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9:32:44  
我是预激综合病患者,我时常发病,并有房兆,心律失常,请问医生该怎么办?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19:23:32  
体检心电图为窦性心率不齐,预激C型,偶发室早。经常胸闷。是否需要治疗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21:21:04  
有需要治疗的患者可以和我联系。  
回复作者:
发表时间: 21:19:40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的疾病,它是在心脏正常传导系统的基础上又多出一条或多条传导束,在医学上称为旁道,如果“旁道”和正常的传导系统形成环行激动,就会发作心动过速,患者会感到心悸、头晕、出汗、甚至晕厥,目前这种病可以通过射频消融的方法根治,不用开刀,术后5-7天即可出院,费用3到 5万元。
  突然发作心慌心跳究竟是怎么回事     来源:《新健康》2006年第1期  时间:日    采访专家:姚焰(阜外心血管医院心率失常中心
副教授)      一天,王女士和女儿在小区里散步,一只突然跑过来的小狗冲着她们一吐舌头还 汪汪…… 叫了两声,这滑稽的情景逗得母女俩哈哈地笑起来。      突然,王女士感觉心里一阵发慌,胸口像有只小兔子似地跳个不停。王女士赶紧让女儿搀扶着坐到了花园的长椅上。守在一旁的女儿既担心又奇怪,她帮妈妈把脉,心跳竟然达到一分钟200多下。将近过了三五分钟的样子,王女士的心跳一下子又平缓了下来。      王女士以前从来没有过心脏方面的病,她想也许是这段时间工作太忙,太累了,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可是,事情并没有像王女士想得那么简单,时隔不久,王女士在没有做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又突然出现了这种情况。      她怀疑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便到医院检查,可是心电图结果显示完全正常。后来,王女士也咨询过一些医生,有的医生说怀疑是心脏预激综合症,又有人说预激综合症即使在没发病的时候从心电图中也能检测出来,可是王女士的检测结果是很正常的啊?王女士这突然发作的心动过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生活中像王女士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在不经意间会出现心动过速的现象,发作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条件或者根本顾不上到医院做心电图,而在不发病的时候又无法查出病究竟出在哪里?有没有生命危险?      为了解除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的患者的疑虑,帮助他们寻找到了解自己、更好地调整及治疗的方法,本刊记者采访了阜外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姚焰副教授,我们请姚教授来帮我们解释一下。  
       心动过速病根在哪?      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有很多,而且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其表现的症状都非常类似,即心脏突然间剧烈跳动。一般来讲,心动过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心室以上,心房部位出现的心动过速);一类是室性心动过速。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人体心脏的结构:      人的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心房位于心室的上端,因此,一般讲室上指的也就是心房。      在心房上有一个窦房结,这是心脏起搏的地方。心跳由窦房结传出来,心跳的电流顺着通路经过房室结,一直通向心室,这是心跳传递的正道。在正常情况下,心房与心室之间除了这一条正道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绝缘的。      可是有些人在正道之外会多长出一条旁路,破坏了绝缘,这种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旁路就叫做房室旁路。      对于正常人来讲,心跳的电流从正道上传导完就可以了,而多出一条旁路的话,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造成电流在心脏中打圈,引起心动过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快、心慌”。这个旁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行线,一种是双行线。不管是单行还是双行,如果它能够象房室结那样从心房向心室传导,,它周围的肌肉会在正道上还没有激动的情况下预先激动,因此叫做预激综合症。绝大多数预激综合症即使在不发病的情况下通过心电图也能检测出来。      事实上,预激综合症的病人在临床上是很少的,更多的病人的旁路实际上并不是与正路的方向相同,而是逆向传导,也就是从心室向心房传导,这在平时做心电图是看不出来的,也叫隐匿性旁路。不管是正着走还是反着走,只要是有旁路存在,那就有可能出现临床上心跳快的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是在正道的房室结部位存在传导速度不一致的2条甚至多条径路,这种情况叫做房室结双径路。       所以我们说一般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结旁路和房室结双径路两种情况。房室结旁路又分为正向(也叫显性)旁路与逆向(也叫隐匿性)旁路。显性旁路就会表现出预激综合症。      此外,室上性的心动过速还包括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等等。其中,房颤是最多见的心律失常,特别是老年人的发生率比较高,它可能会引起中风等并发症,近年在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相当多的患者可以被治好。房扑和房速的治疗效果也比较满意。一般来讲这些室上性心动过速都属于良性的,如果患者本身没有其他的心脏病便不会有生命危险。      还有一个比较警惕的是,心跳快还不单单只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问题,还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是所有心律失常中最大的,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心动过速的自我判断及应及措施      如果心动过速发生在心房部位,病人在发病的时候只是单纯的心跳加快或心慌,不会出现晕厥或眼前发黑的情况。一般来讲都属于良性的,不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即使有症状出现也不必害怕。这种症状的特点是发病可能是几分钟或一瞬间,或是几天几夜,它的恢复并不是缓缓地恢复,而是突然一下子就好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最好能够在发病过程中捕捉到心电图,比如有条件的话可拨打120或999,他们会带来心电图仪器帮助测量;如果附近有医院的话,最好能够马上到医院做心电图;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可以在医院租一个远距离遥测心电图,它像一个盒子一样,价格比较便宜,平时不用带在身上,放在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就可以,发作时再戴,然后通过手机、电话等传到医院。一个星期200元左右,比较方便、划算。      如果在心动过速的同时出现眼前发黑,突然晕厥等情况的话,很有可能是室性心动过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想办法赶紧就近找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如果病人希望在没有发作的情况下进行检查,那就必须要做一些特殊的检查,这样的话一方面是费用比较昂贵,另外一方面往往需要住院。所以最简便的方法是发作时采取各种手段捕捉心电图。  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来讲,如果确实感到非常难受的话,也可采取一些应及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抠嗓子眼,一般有恶心要吐的感觉,很有可能终止这种心动过速;      二是深呼吸憋一口气;      三是跳两下有可能能终止;      还有一种可能比较危险的就是按压眼球或按摩压脖子上的颈动脉或。不过这种方法由于可能导致视网膜剥脱或者是晕厥、甚至死亡,一般我们是不提倡的。      心动过速的治疗前景乐观      目前,大多数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我们采用的治疗手段为射频消融术,就是从大腿血管里扎针,把大约两毫米左右直径的管子送到心脏的不同部位,在病灶的部位轻轻地烙一下。这是个高科技的手术,对人体基本上没有创伤,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不管是房室旁路还是房室结双径路的治愈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最难的就是室速,室速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恶性室速是很危险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种就是用一个很昂贵的机器叫做心律转复除颤器,简称ICD, 就是在病人快不行的时候用电击的方式击打心脏。这种东西实际上很小,因为病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病,所以就将它埋在身体里。它自己有识别的功能,如果发现是恶性的室速或者心室颤动的话,它就会自动电击心脏,但是它不治病,只是保命而已。还有一种方法就叫做射频,对于恶性室速来说,这种手术的难度比较大,目前能够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也很少,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做为国际上最大的心律失常中心之一,能够开展各种复杂疑难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治疗,成功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网友花飞烂漫:谁告诉我心脏预激综合症是怎么回事?      版主影子:预激综合征是心脏多长出了一条或多条旁道,通俗的说,就是多长了一条道,它可以使心室或心房提前激动,在没有心动过速发作时,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作心电图可以看出来,但是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发生心动过速,这时会感到心慌,可以去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根治,没有什么大碍的,但若心动过速是房颤时就危险了,必须去医院。    此版主系心血管内科专科医生
  我贴了上面的帖子,好像都很有针对性,主要是关于“预激综合征”  以及“射频消融” 手术的。    但是我不是医生,其实也对这方面的医学知识不懂。 从各个网站上抄了很多文章过来。心理还是没有底。    请问有没有人做过这个手术的啊? 手术后效果怎吗样?  有没有这方面医生给提一点建议。 做这个手术把握性到底有多大。  风险真的像很多网站上面说的那样小吗?    谢谢回帖。
  心脏预激综合症, 看来懂这个病的人真的不多呀.
  我妈妈已经被我说得有点动心了,准备做“射频消融”手术。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相同的手术呀。  
  自己顶一下。
  预激综合症    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称为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或WPW(Wolf-Parkinson-White)综合征,常合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预激是一种较少见的心律失常,诊断主要靠心电图。    病因    是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以外的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简称旁路)存在。患者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也见于某些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下移、梗阻型心肌病等。 电生理研究证明,旁路的传导速度快,心房冲动部分经旁路快速下传,提前到达旁路的心室端,激动邻近心肌,从而造成心室提前激动和改变心室肌正常兴奋顺序,其结果是心电图上QRS波群畸形,起始部分有预激波(δ波)。心房冲动的其余部分可沿正常途径下传,与旁路引起的心室激动合并形成心室融合波。心室融合波的形态由正常与旁路的不应期长短决定。正常通路不应期长,或冲动大部沿旁路传导,则QRS畸形明显;旁路不应期长,则心室融合波接近正常。 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间存在两条传导通路,容易发生折返和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大多经旁路逆传而沿正常通道下传,因而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形态正常;偶见冲动经旁路下传而沿正常通道逆传、造成心动过速时QRS波群呈预激状。预激患者也可有房颤或房扑发作,这种发作大多由冲动逆传、在心房易损期抵达心房所致。房扑和房颤时,冲动在交接处组织内的隐匿传导,促使冲动大部或全部经旁路传至心室。心室率极快、QRS波群畸形的房扑或房颤,有时可发展为室颤。 旁路的单向阻滞(大多为下传阻滞)可使心电图无预激表现,但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电生理研究可证实旁路参与心动过速的折返。旁路的Ⅱ度传导阻滞可导致心电图上预激表现间歇出现。 已知的旁路有下列几种,同一患者可有多种旁路:①房室旁道(Kent束)。大多位于左、右两侧房室沟或间隔旁,连接心房肌和心室肌;②房结旁道(James通路)。为心房与房室结下部或房室束的通道,可能为后结间束部分纤维所形成;③结室、束室连接(Mahaim纤维)。为连接房室结远端或房室束或束支近端与室间隔的通路。三者中以房室旁道最常见。    临床表现    单纯预激并无症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并发房扑或房颤者,心室率多在200次/min左右,除心悸等不适外尚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心室率极快如300次/min时,听诊心音可仅为心电图上心室率的一半,提示半数心室激动不能产生有效的机械收缩。    诊断    除上述心电图特征外,心电向量图可作为诊断依据,其特征是各个面上QRS环起始部分运行缓慢成一直线,持续可达0.08秒,以后突然转向并以正常速度继续运行。QRS环运行时间可超过0.12秒。希司束电图和体表或心外膜标测(mapping)有助于鉴别各型预激和进行旁路的定位,在确诊旁道是否参与心动过速折返环方面起重要作用。 心电图上预激图形应与束支传导阻滞,心室肥大或心肌梗塞鉴别,PR间期缩短和预激波的存在可确诊为预激。加速的心室自主心律与窦性心律呈干扰性房室分离时(尤其当心室率与窦性的心率相似时),可有短阵PR间期缩短、QRS波群宽大畸形的心电图表现,酷似间歇性预激;但长记录常可显示PR间期不固定和房室分离,不难与预激鉴别。 预激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QRS波群常不增宽,但发作中止后除隐匿性预激外均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预激并发房颤或房扑时,QRS波群常增宽,应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参见“异位性心动过速“段。    治疗    预激本身不需特殊治疗。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治疗同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房颤或房扑时,如心室率快且伴循环障碍者,宜尽快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减慢旁路的传导,可使心室率减慢或使房颤和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洋地黄加速旁路传导,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减慢房室结内传导,都可能使心室率明显增快,甚至发展成室颤,因而不宜使用。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房扑发作频繁,宜应用上述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口服预防发作。  药物不能控制、电生理检查确定旁路不应期短或旁路不应期于快速心房调搏时缩短、或房颤发作时心室率达200次/min左右者,有定位后用电、射频、激光或冷冻法消融,或手术切断旁路,预防发作的适应证。   
  摘要:【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31例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采用起搏方法进行标测,以心室起搏下12导心电图与室性早搏时图形完全一致作为消融靶点。结果 31例病人中有29例获得即刻成功。...    全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31例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采用起搏方法进行标测,以心室起搏下12导心电图与室性早搏时图形完全一致作为消融靶点。结果 31例病人中有29例获得即刻成功;术后较术前室性早搏总数及每小时室性早搏数均显著减少(21对940±124次,P&0.001,126±46次/h对5±3次/h,P&0.001);术后随访19.6±8.9月(1~31月),28例症状消失;所有病例无任何心脏事件发生,无新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1例病人在术后5个月复发;1例病人消融过程中发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结论 对顽固性室性早搏,经过严格的病例选择,实施射频消融,其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见,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射频导管消融 心电图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数病人无器质性心脏病,属于良性过程。对于这类病人,多  主张心理治疗,必要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但临床上仍有少数病人存在长期频繁的室性早搏,合并显著的临床症状,且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能长期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对此类病人,射频消融可作为最后一种选择 [1,2]
。本文总结了31例频发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我院2001年8月~2004年2月住院行射频消融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1.51±8.63)岁。所有病人在射频消融前,均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证实为频发室性早搏,且心电图定位起源于右心室(室性早搏时V 1 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2)室性早搏持续存在1年以上;(3)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长期药物治疗;(4)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可除外器质性心脏病;(5)病人请求根治心律失常。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单导管消融,仅穿刺股静脉,置入一根大头电极至右心室。全部采用起搏标测,即选择起搏下12导心电图与室性早搏形态完全相同的图形作为靶点图。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ˉ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值&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即刻成功率 消融后观察30min,期间无室性早搏发生,且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后不能诱发室性早搏,心室程序刺激不能诱发与原室性早搏形态相同的早搏。按此标准判断为即刻成功,结果31例中有29例成功(93.5%)。      
2.2 术后动态心电图与术前比较 术前与术后动态心电图比较,见表1。术后在1~7天内复查动态心电图,术前及术后均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有29例动态心电图为偶发室性早搏或完全正常(16例无室性早搏),2例仍有频发室性早搏,与术后即刻结果相吻合。其中有1例病人即刻成功,术后1h发生一过性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呈二联律,观察约2h后早搏消失,术后第3天复查动态心电图无室性早搏。      
表1 术前与术后1周内动态心电图比较略  
2.3 临床症状改善 31例病人中,29例即刻成功病人中28例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31个月平均(19.6±8.9)个月,症状无复发,1例病人仍有心悸,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复查动态心电图正常,考虑与室性早搏无关,经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2例未成功的病人中,1例症状减轻,1例无变化。      
2.4 术后随访 所有病人均在术后1~3月接受一次正式随访,复查内容包括症状、查体、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然后在6、12、18、24、30个月分别接受电话随访,了解病人有无症状复发。所有病人均完成了第一次随访,有3例病人分别在术后12、18、18个月失访。随访病例中,无一例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其它新的心律失常,无猝死发生。1例病人在术后5个月症状复发,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其12导心电图形态与术前完全一致,经再次消融后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2.5 并发症 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临床上无症状。其原因是消融过程中导管移位至右束支附近,导致误消融右束支。      
3 讨论        关于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一直存在争议。2003年我国射频消融治疗指南将部分病例列为Ⅱ类消融指征 [2]
,提示严格选择合适病例仍不失为一种治疗上的选择。关于适应证的选择,已有文献报道 [3~5]
,我们认为最好选择室性早搏持续存在且呈联律的病人,因为此类病人在消融过程中容易判断消融效果及消融终点。对于初次出现的室性早搏,不论其是否频发及有否症状,均暂不作为适应证。      
室性早搏的消融过程及方法与室性心动过速大致相同,本组病人的室性早搏全部起源于右心室,故均采用起搏标测方法,选择心室起搏下12导心电图与室性早搏时心电图完全相同的图形作为靶点图。其消融终点为室性早搏完全消失,对消融过程中室性早搏较少的病例,可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诱发。有效靶点的消融过程中可以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应:(1)出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次更多的室性早搏,继而室性早搏消失,若在30s内仍有室性早搏出现,多提示消融无效;(2)在消融数秒钟后原呈联律的早搏突然消失,且在继续放电过程中无室性早搏出现。由于室性早搏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在消融结束后应至少观察30min以上,若再次出现形态与原早搏完全相同的室性早搏,则说明消融不成功,须再次消融。对术前早搏不成联律的病例,术后可以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作诱发试验,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复发率。      
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是判断消融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本组病人复查结果与术中的即刻结果一致,说明采取早搏完全消失并观察30min的消融终点是比较可靠的。对术后很快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的病例,多提示消融不成功,但偶有例外。本组有1例病人术后1h出现频发室性早搏,但经观察很快消失,且复查动态心电图完全正常,随访3个月无症状复发,说明可能与旁道消融类似,短暂的复发可能随 着局部消融部位的水肿加重而再次恢复正常。      
室性早搏消融后的远期预后缺乏大量的临床研究,是否会出现新的恶性程度更高的心律失常也是对室性早搏消融持反对意见的理由。本组有限的观察资料结果显示,消融的远期预后良好,无新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右心室室性早搏的消融,采用单导管消融,其操作过程简单,可减少并发症并节省费用。本组有1例病人在消融过程中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其原因是导管在放电过程中移位至右束支区域,术后右束支阻滞持续存在。提示在消融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导管位置,一旦发生导管移位,应及时终止消融。      
笔者对31例病人的初步观察,发现对严格选择的室性早搏的病例实施射频消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少见,且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症状,随访未见到不良事件发生,提示射频消融可作为顽固性室性早搏的一种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马长生,王建安,董建增,等.室性早搏的经导管射频消融评价.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指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3 杨延宗,高连军,张树龙,等.顽固性室性早搏的导管标测与射频消融治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4 Seidl K,Schumacher B,Hauer B,et al.Radiofrenqu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frequent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ectopic activity.J Cardiovasc Elecˉtrophysiol,.      
5 Lauck G,Burkhardt D,ManzM,et al.Radiofrequ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symptomatic ventricular ectopic beats originating in the right outflow tract.J PACE,.
        作者单位:518020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收稿日期:) (编辑李 阳)
     请问窦性心率和预激综合症对人有影响吗?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25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请问得了窦性心率和预激综合症对人有影响吗?我是昨天做心电图的时候查出来的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从来没有不适的感觉。 ●目前一般情况:没有任何感觉 ●病史:没有。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医生说是先天性的,不需要治疗。 ●辅助检查:没有    回答者:李学军 医苑职称:主任医师 查看医生信息 ( 11:46:12)  你好:窦性心率是属于正常现象。预激综合症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病,就是在心脏的正常传导路径上额外多出了一条旁路。容易引起快速性的心律失常。如果你有紧张的感觉时摸一下自己的脉搏,如果脉率在160以下,就不必担心。也可通过射频消融术切断旁路,但也不是都需要做的。因为有的人终生都不会发生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降低预激是一种房室传导的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有预激现象者称为预激综合症或W.P.W综合症,常合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诊断主要*心电图。预激的病因是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以外的先天性房室附加通道(简称旁路)存在。患者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单纯预激并无症状,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与一般室上速相似。预激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并发室上速时治疗同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室上速或房颤,房扑发作频繁,应该到有条件医院做射频消融治疗,破坏旁道达到根治。您若无器质性心脏病也未发过心律失常则不必多虑。
  心律失常  郭卜乐 CPO生理健康网 http://www.zgxl.net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激动起源于窦房结,按一定顺序,及时依次下传至心房、房室连接处、房室束、左右束支及蒲金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全心肌激动。当激动的产生或传导发生异常时,就使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称为心律失常。?                参考资料:    由心脏本身疾患或全身性因素及其它器官障碍等原因引起的心脏搏动发生速率变化及节律不规则,统称为心律失常。其临床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心慌、头晕、胸闷、疲乏等。严重时可产生晕厥、心原性休克,甚至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        养生指南:    一.控制原发疾病:心律失常可以是心脏或其它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应加以重视。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应定期检查,及时处理。    二.保持精神乐观:心脏的搏动除依靠心脏本身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外,也可受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精神不安、紧张激动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心律失常。要注意自我情绪调节,遇事勿怒,不看恐怖、紧张、悲伤或惊喜过度的影视书刊,多听悦耳动听的音乐,平时多养花种草以怡情养性。    三.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常。工作量要同自己的体质与疾病相适应,切不可做力不从心的工作。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选择适合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活动量应以活动后不感到气急、心慌、头晕、胸闷等为度。应节制房事,性兴奋会诱发心律失常。    四.合理饮食调摄: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吸烟饮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应戒烟忌酒。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五.对危及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应绝对住院治疗及卧床休息。严禁用力排便,自行翻身和活动,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凡安装起搏器的病人与家属都应学会使用与调节起搏器。病人外出时应随带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急用。并应按照医嘱,坚持服药。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正常的心脏激动起源于心脏的窦房结,窦房结是心脏起搏的最高“司令部”。由“司令部”发出的“指令”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依次下传到心房和心室,激发心脏相应的部位产生激动。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自律性、传导顺序或传导速度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可以引起心脏正常节律的改变,形成心律失常。?一个人从胎儿开始到生命的结束,每一时每一刻都有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据报道,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0.7%。其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室上速、房扑、房颤、早搏、传导阻滞,这就说明心律失常不仅发生在成人,新生儿、婴幼儿也同样会发生。因此,作为孩子的爸爸和妈妈们应当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心律失常在中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有人曾对3494例中年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男性有790人有心律失常,女性有335人发生心律失常。平均年龄为47.5岁,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32.2%。心律失常的类型有早搏、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交界性心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等等。?由于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已经衰退,容易受到各种损害,尤其是心脏疾病的损害。因此,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非常高,据报道: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44.48%。防治老年人的心脏病及其它疾病的发生,对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构成心脏最基本的单位是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另一类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心肌细胞,它具有产生和传导电激动的性能,这类特殊的心肌细胞称为起搏细胞。心脏的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冲动的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以及浦氏纤维网等几个部分。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或两者兼而有之。?    (1)冲动起源异常?    冲动起源异常可分为自律性机制和触发活动。    ①自律性机制:自律性是指心肌细胞自发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其电生理基础是四期自发性去极化活动。通常在较负的静息电位水平(-80~- 90mv)开始自发去极化。窦房结、心房传导束、房室交界区和希氏、浦氏系统细胞均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控制着整个心脏跳动的节律,其他部位为潜在起搏点,均被抑制,并不能发挥起搏作用。当窦房结细胞的频率降低或者潜在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时,窦房结对其他起搏点的抑制作用被解除,潜在起搏点发挥起搏功能,产生异位心律。正常的心肌细胞在舒张期不具有自动除极的功能,但是,当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由原来的-90mv升高到 -65mv时,开始出现四期自发性去极化并反复发生激动,称为异常自律性。在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或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心肌膜电位降低引起异常自律性。当窦房结的频率降低到病变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以下时,异常自律性就以异常节律的方式表现出来。?    冲动起源异常如发生在窦房结,可产生窦性心律失常,发生于窦房结以外的节律点,则产生异位节律。当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冲动产生过缓或传导遇到障碍时,房室交界区或其他部位节律点便取代了窦房结的起搏功能,其发出的冲动完全或部分地控制心脏的活动,形成了被动性异位搏动(称为逸搏)或异位心律(又称为逸搏心律)。当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超过窦房结时,便可控制整个心脏的搏动,形成主动性异位节律。若异位节律只有一个或两个,则称为过早搏动;若连续出现一系列自发性异位搏动,则称为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②触发活动:触发活动是指心脏的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低血钾、高血钙与洋地黄中毒时,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浦氏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称为后除极。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达阈值,便可引起反复激动。其可分为早期后除极和延迟后除极。?    早期后除极发生于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中,通常产生较高的膜电位水平(-75mv~-90mv),发生于期前基础动作电位频率缓慢时,系“慢频率依赖性”后去极化活动。早期后除极引起的第二次超射可产生与前一激动联律间期相对固定的早搏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延迟后除极是在动作电位复极完成后发生的短暂、振荡性除极活动。洋地黄中毒,儿茶酚胺、高血钙等均能使延迟后除极增强,从而诱发快速心律失常。?    (2)冲动传导异常?    ①传导障碍    心脏传导系统本身的病变或外来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些药物、神经、体液、电解质等均可引起传导障碍。其中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递减性传导、单向阻滞、单向传导和不均匀传导。冲动传导异常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各种传导阻滞,分为窦房结性、房性、房室性及室内性阻滞。其中以房室和室内阻滞较为多见。 ?    传导减慢是指局部的心肌轻度抑制,使窦房结的冲动在下传过程中传导速度减慢,但激动仍能下传。最常见的类型有心动过缓。?    当冲动传至处于生理不应期的传导组织或心肌时,表现为应激性差和传导障碍(传导延缓或传导中断),形成生理传导阻滞或干扰现象。生理性传导阻滞主要发生在房室交界区和心室内,常为暂时性,有时能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使心室免于过度频繁无效的收缩。当传导组织或心肌固有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或传导途径损害甚至中断时,传导能力降低或丧失,激动下传受阻,为病理性传导阻滞。另外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除极速度减慢或频率减低,可引起传导延缓和阻滞。?    递减性传导是指在激动的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不断减小,传导速度不断减慢,直至小到不能引起附近细胞除极而使传导中断。在正常情况下,仅见于房室交界区;但在病理情况下,可发生于心脏的任何部位。?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肌可呈双向传导,但在病理情况下,激动只能沿一个方向传导,相反方向的激动不能通过,称为单向传导或阻滞。?    ②折返激动?    折返激动是所有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正常心脏,一次窦性激动经心房、房室结和心室传导后消失。当心脏在解剖或功能上存在双重的传导途径时,激动可沿一条途径下传,又从另一途径返回,使在心脏内传导的激动持续存在,并在心脏组织不应期结束后再次兴奋心房或心室,这种现象称为折返激动。单向阻滞和传导减慢是折返形成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环形运动和纵向分离是折返形成的方式。根据环形运动发生的部位可表现为各种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及颤动。?    另外,心脏的传导还有一些特殊的现象,如干扰现象与干扰性脱节、隐匿性传导、超常传导和魏登斯基现象,室内差异性传导等。
  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有哪些??    心脏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前三者与心律失常关系密切,当某种因素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时,心脏搏动就会失去正常规律,即发生心律失常。自律性以窦房结为最高,正常为60~100次/分;房室交界次之,为40~60次/分;房室束以下更低,仅为25~40次/分。因此,窦房结节律为正常心脏的主导节律,凡是外来因素或自身因素影响窦房结功能时都可以引起异位节律、过快或过慢。这些因素是相当多的。神经因素是众所周知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影响都很大,强烈刺激交感神经,可使心房率加快,甚至出现心房颤动,而迷走神经的兴奋却使心率减慢或窦性停搏。心肌细胞对受到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因此,凡是能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外来或自身的因素均可引起心律失常。一处心肌激动自动地向周围扩布称为心肌的传导性,因此,影响心肌细胞传导性的因素均可引起完全性传导阻滞、单向阻滞、隐匿性传导、传导延迟及折返激动等。?    有许多药物能影响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例如洋地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苯妥英钠等。在这些药物中,有的兴奋心肌,有的抑制心肌。由于离子活动对心肌细胞的膜电位起决定的作用,因此,血液中的一些电解质的浓度异常也是产生心律失常的常见因素。如血钾、血钠、血镁、血钙的不正常均可以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在进行心导管检查、各类手术(尤其是心脏手术、安装人工起搏器、全身麻醉或低温麻醉时等,都会引起心律失常的发作。        心律失常对脑、肾脏及冠状动脉供血有什么影响?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对脑部位血液循环的影响并不相同。在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时,脑血流量降低约8%~12%,其中室性期前收缩使脑血流量降低的程度较房性期前收缩更大;偶发的期前收缩对脑循环血量影响较小,而频发的期前收缩对脑血液循环影响更大。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使脑血流量下降约14%;快速心房颤动时,脑血流量降低约23%;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时影响还要加大,脑血流量下降约40%~75%。如果患者平时健康,心律失常所引起的脑血流量减少可使病人出现一过性脑缺血,有的不发生症状。但在老年患者,如果原有脑动脉硬化,本来脑血流量已经减少,当心律失常发生后,脑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更加重了脑缺血的症状,病人往往出现晕厥、抽搐、昏迷,甚至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脑损害征象,如失语、失明、瘫痪等。?    当心律失常发生时,肾血流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多发性房性或室性早搏,肾血流量减少约8%~10%;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时肾血流量减少约 18%;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时肾血流量减少约60%;快速房颤时,肾血流量减少约20%;如果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肾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这样有利于保护其他重要器官。由于肾血流量的减少,病人可出现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经测定:房性早搏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约5%;室性早搏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约12%;频发室性早搏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约25%;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约35%;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达60%;冠状动脉正常的人,可以耐受快速的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降低,而不发生心肌缺血。如果冠状动脉原来有硬化、狭窄时,即使轻度的心律失常也会发生心肌缺血,甚至心力衰竭。因此,这类患者常出现心绞痛、气短、肺水肿、心力衰竭的症状。        如何利用听诊器检查心律失常?    我们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听诊器,它是法国巴黎医学院雷内克教授在1818年发明的。到目前为止,听诊器仍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主要工具之一,医生们利用听诊器可以对下列心律失常做出诊断:(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2)过早搏动。有经验的医生,根据病人早搏的心音强弱及其后的间歇时间的长短,来判定早搏是房性早搏或是室性早搏。(3)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根据心音强弱不一,节律不齐可以诊断房颤,即使心率较快,医生也会听出是心房颤动而不是心动过速。另外,医生还可以利用听诊器听出心脏的杂音,并且可以判断杂音产生的部位、性质以及杂音的级别,还可以判断杂音是收缩期的,还是舒张期的,结合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来判断是风湿性心脏病还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等。但是,利用听诊器判断心律失常仍有它的局限性,在临床上有些心律失常是无法用听诊器发现的,如预激综合征、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对于早搏,用听诊器也很难诊断早搏起源何处,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还是房室交界性早搏。尽管如此,听诊器仍是医生诊断心律失常较常用的手段之一。        什么是干扰与脱节??    当窦房结兴奋性减低或异位节律点兴奋性稍高时,心脏内同时形成了两个节律点的活动,且两个节律点的频率相近,异位节律点的频率则略高于窦房结,而控制心室活动。当窦房结下传的激动(P波)达房室结(或心室)时,该处正处于前一个兴奋后的不应期,因此激动被干扰而不能下传,这种现象称为干扰。干扰的结果使窦房结的激动只能支配心房形成P波,而房室交界部(或心室)的激动支配心室形成QRS波,使心房与心室活动彼此分离,这种现象称为脱节(或分离)。但这并不是发生了房室传导阻滞,若窦性激动下传恰逢房室交界部(或心室)的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则激动仍可以下传到心室引起心室活动,这种现象称为心室被夺获,简称心室夺获。由干扰所引起的心电图的变化,常与传导阻滞相似,但干扰是一种生理现象,是巧合的结果,应与真正的传导阻滞区别开来。
  心房、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对人体有何影响?    心脏主要是由心房、心室、房室瓣、半月瓣和传导系统组成,其外面有心包膜包绕。正是由于心脏这种特殊的结构,才能保证全身的血液通过腔静脉流入右心房,通过房室瓣进入右心室,血液由右心室送入肺动脉进入肺循环,在肺内进行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含氧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由左心房经房室瓣进入左心室,心室的收缩通过主动脉瓣把含氧的动脉血压进主动脉,完成全身的循环。因此,要使全身的血液昼夜“奔流”不息,心脏必须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正常心房的收缩是在心室舒张末期收缩,只有心房在舒张末期充分收缩才能保证心室充盈。心房的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律不齐,一方面由于联律间期不等引起每搏心排血量多少不一,心房的每次收缩排入心室血量多少不同,即心室的充盈程度不一,造成每次心室排出的血量多少不一;另一方面由于心房的收缩能力差,造成心室功能的浪费。病人在休息时影响小,表现出来的症状不明显,当剧烈活动或情绪变化急剧时,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有心室肥厚的病人,由于心室的顺应性差,心房的有效收缩对心室的充盈更为重要。心房的收缩功能障碍,尤其是心房颤动可以成为心力衰竭的促发因素。同时,心房颤动使心耳内的血液处于郁滞状态,容易造成心房内血栓,一旦栓子脱落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栓塞现象。?    正常的心室收缩是从心尖部开始的,由心尖部向流出道方向发展。室性早搏及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由于心房收缩与心室的收缩不一致,心室的舒张期血液充盈量与心室的收缩不相适应,造成心室功能的浪费,心室血液充盈不足,再加上心室除极及收缩顺序异常,从心底向心尖收缩势必增加心室流出道的阻力及产生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所搏出的血量减少,脉搏变弱甚至发生绌脉,可引起头昏、心跳连击感。早搏或漏跳后的间歇过长,可使病人感到心跳暂停一下;有时心室过度充盈,心脏极力收缩,病人自觉心脏突然有猛击感,有的病人有颅内冲击感。        利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应注意哪些问题?    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简便易行,目前尚无其他方法与之相比,但应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利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①观察P波的激动性:寻找P波(F波或f波)明显的导联,一般来讲,肢体Ⅱ导联P波较明显,从中可以了解心房激动的情况,测定心房激动的频率。观察P波的形态,确定其是属于正常传导的P波,还是逆向传导的P波、异位P波;是属于锯齿状的扑动波;还是不规则的颤动波;其形态是否恒定,如不恒定是属于渐变(游走心律),还是突变(从窦性突转为异位P波)。另外应注意P波是否规整,发现不规整的P波,应注意观察其与呼吸有否关系。?    ②观察心室激动的情况:测定心室激动的频率,观察QRS波群的形态,并测量QRS间期。如正常的QRS波群的形态为室上性的激动(窦性或结性);如宽大畸形,则可能是室上性激动伴束支传导阻滞,或迷走性室内传导,或心室自身性心律。如果发现在同一个导联中如有几种形态的QRS出现,应确定是多源性的室性异位激动,还是室性融合波,是否有迷走性室内传导。注意测量QRS波之间的距离,观察QRS波群是否规整,有无期前的激动及期后的逸搏。    ③观察P波与QRS波的关系,注意每个P波后面是否都有QRS波激动,有几个P波后才出现一个QRS波,两者有无规律性的关系。?    ④测定P-R间期,看一看P-R间期是否固定,有什么规律性的改变,还是无固定P-R间期。    (2)在心电图操作过程中,须注意由于技术误差引起的假性“心律失常”。如肌肉颤动引起的基线出现一系列快速、不规律的细小芒刺样波动,使心电图图形失常甚至无法辨认,容易误认为心房颤动波,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被检查者精神过分紧张,或因寒冷肌肉未能松弛,或电极板与皮肤接触太紧,产生肌肉颤动所致。在描记心电图的过程中,由于病人的手脚或身体移动,可造成基线不稳,甚至波形异常,易误诊为异位心室搏动,实际是由于肢体移动造成的伪差。如果病人呼吸幅度过于深大,可造成基线随呼吸而上下移动,形成假的“P波”或假的“QRS波”。停机伪差,纸速不匀所造成P波、QRS波群形态的变化、P-R间期的变化、QRS波群时间长短改变,易造成判断失误。        心律失常如何分类??    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起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1)冲动起源异常    ①窦性心律失常:A、窦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动过缓;C、窦性心律不齐;D、窦性停搏;E、窦房阻滞。    ②异位心律    被动性异位心律:A、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B、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主动性异位心律:A、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B、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C、心房扑动、心房颤动;D、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2 )冲动传导异常    ①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②心脏传导阻滞:A、窦房传导阻滞;B、心房内传导阻滞;C、房室传导阻滞;D、心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③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3)激动起源失常伴传导失常:异位心律、反复心律、并行心律    临床上,心律失常可按其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大类        何谓心脏激动起源异常,包括哪些心律失常?    心脏激动起源异常,指窦房结发出频率过快、过慢或有明显不规则的异常激动,形成各种不正常的窦性心律,或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起搏点的异常冲动,可控制整个或部分心脏活动,形成异位激动的。    心脏激动起源异常所致心律失常包括:    (1) 窦性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速;②窦性心动过缓;③窦性心律不齐;④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2)异位心律:①被动性异位心律:A、逸搏(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B、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②主动性异位心律:A、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B、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C、心房扑动、心房颤动;D、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何谓心脏激动传导异常,包括哪些心律失常?    心脏激动传导异常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脏传导阻滞,即传导功能减弱。当激动传导的顺序或达到时间发生异常时称传导障碍。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传导阻滞。    心脏激动传导异常所致心律失常包括: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A、窦房传导阻滞;B、心房内传导阻滞;C、房室传导阻滞;D、心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若心脏激动起源异常同时出现传导异常时,称为心脏激动起源失常伴传导失常。
  何谓游走性心律,有哪几种??    游走性心律是指控制心脏起搏点的位置不固定,而是在不断地改变部位。它可以来回游走于窦房结内不同部位,或游走于房室结内的不同部位,也可游走于窦房结、心房与房室结之间。故临床上常分为(1)窦房结内游走心律。(2)房室结内游走心律。(3)窦房结至房室结连接区游走心律。        何谓心脏异常传导经路??    正常的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按一定的频率发出激动,并按一定的传导速度和顺序下传到心房、房室结、房室束、房室束支、蒲金野氏纤维,最后传到心室肌而使之除极。    除了上述正常传导之外,如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着附加的传导经路,该经路的传导速度较正常的房室传导快。当通过正常房室传导的心房激动尚未到达心室之前,该激动已通过附加的房室经路迅速到达心室,因而使部分心室提前开始激动,故称之为异常传导经路。    目前在组织学上已经证实的异常传导经路有肯氏(Kent)束,詹氏(James)束及马氏(Mahaim)纤维。        何谓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仅通过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到心室,而且也通过一条异常的附加旁路,绕过正常房室传导通道以短路方式较早地传到一部分心室所造成的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本身常无任何临床征象,但预激综合征有引起多种快速心律失常发作的倾向,约占40—80% ,有时难以控制,甚至导致死亡。        异位心律伴传出阻滞包括哪几种? ?    异位心律伴传出阻滞包括异位—心房传出阻滞、异位—心室传出阻滞两种。    异位心房传出阻滞是异位心房起搏点与周围心房肌之间(异位—心房交界区)发生的传出阻滞。其心电图表现类似窦房阻滞,只是以异位心室P波代替窦性P波。    异位—心室传出阻滞是异位心室起搏点与其周围心室肌之间(异位—心室交界区)发生的传出阻滞。高度的异位—心室传出阻滞可导致极度心动过缓,并易诱发心室纤颤和心室停搏,因此,异位心室传出阻滞是一种严重疾病征象。        何谓反复心律??    当心脏的某一部位(心房、房室连接区或心室)发出的激动,经过房室连接区的一个通道传到心室或心房时,这个激动又可以从连接区的另一通道返回到原来发出激动的部位,引起一个早期产生的心房或心室收缩,称为反复心律(或反复心搏)。        何谓并行心律??    并行心律是指窦性心律之外同时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异位起搏点与主节律点共同竞争控制心脏活动,邻近该起搏点的心肌伴有单向传导阻滞。当该异位起搏点以自己的规律连续向外发出冲动并激动心肌时所产生的心律称之为并行心律。        何谓紊乱性心律??    连续或短阵地出现以频发多源性期前收缩为主的、极不规律的快速异常心律称为紊乱性心律。    紊乱性心律包括心房紊乱心律和心室紊乱心律两种。    心房紊乱心律又称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是由心房内多个异位起搏点交替发放激动形成的房性心动过速。根据电生理研究证明,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内掺杂有许多自律性强和传导缓慢的心肌纤维,提示舒张期自动除极或折返活动都可能在心房多个部位发生,形成心房紊乱心律。听诊时心律常不规则,有时被误认为心房颤动。    心室紊乱心律是指一系列多变的多源性室性异位心搏。常由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自主心律以及心室停搏等所组成,是临终前的一种心律失常。        何谓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亦称自主节律点心动过速、加速自身节律快速自主心律等。是因某些因素影响心房、房室交界区或心室内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当其频率超过窦性频率时发生的。常见的有非阵发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心动过速。此心律失常多表示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存在。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有何影响??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取决于心搏频率、心搏节律、心室收缩的顺序、心房和心室收缩之间的关系及有无心脏病,这就是说心律失常虽然发生率很高,但不是每个患者都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1)心率:正常情况下,心率为65~85次/分,心排血量为5升,每搏心排血量约为60~80毫升。当心跳加快不超过160~180次/ 分,减慢不低于40次/分时,常不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如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血压和冠状动脉流量亦减低。当心率极度减慢,低于40次/分时,心搏量就会减少,心排血量即显著减少。    (2)节律:不规则的心室率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取决于平均心室率。当心律不齐而平均心室率达120 次/分时,心室舒张充盈期缩短使心排血量减少。如慢而不规则的心律,对血液动力学则无重要影响。    (3)心室收缩的顺序:如果心室不能同步收缩,则心室内压力将缓慢上升,动脉压降低,心脏功能减退。左室起搏时,心排血量较右室起搏者高。由房室结下传的激动,若心室收缩顺序异常,亦可降低心排血量。    (4)心房和心室收缩之间的关系:正常心房收缩可起到泵的作用,可使舒张末期的心室容量增加,心搏血量增多。若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则房室瓣不能开放,心房辅助心室充盈的作用消失,心搏血量将降低。心房的另一功能是对房室瓣的开关起重要作用。若房、室收缩不协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云主机abcd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