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金胜固态硬盘怎么样么?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现在主要是指基于 NAND FLASH(与非闪存)的半导体存储驱动器,由于被认为可以替代传统机械硬盘,我们又将其翻译为固态硬盘。其主要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几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与普通的2.5英寸硬盘一致。 固态硬盘具有传统机械硬盘不具备的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同时其劣势也较为明显,目前来说,尽管IDC认为SSD已经进入存储市场的主流行列,但其价格仍较为昂贵,容量较低,一旦硬件损坏,数据较难恢复等;并且亦有人认为固态硬盘的耐用性(寿命)相对较短。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几个因素主要是:主控芯片、NADN闪存介质和固件。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接口也可能会影响SSD的性能。目前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两种)接口,亦有PCIe 3.0接口的SSD问世。 固态硬盘的好处:重量更轻 从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固态硬盘(SSD)的重量仅为73.63克,与同样的2.5英寸的普通机械硬盘相比,在重量方面占据明显优势。目前,固态硬盘大多采用2.5英寸尺寸,并且影响SSD容量的因素为制程工艺和颗粒数两个方面。本次测试使用的为25nm工艺制程,颗粒相同的情况下,其容量越大。不管是制程还是颗粒数对固态硬盘的重量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可以说,100G容量的SSD与480G容量的SSD在重量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推荐阅读】
不管是2.5英寸的机械硬盘还是3.5英寸的机械硬盘,其都是采用的同样的设计原理,内容含有包括磁头与步进电机等金属部件,主要存储介质为盘片。金属部件是影响机械硬盘重量的主要因素。目前机械硬盘在尺寸上主要有两种,即2.5英寸盘和3.5英寸盘,不同尺寸外形的机械硬盘在重量上有明显的差别。如视频中的3.5英寸(第一个)磁盘重量接近700克,之后的都是2.5英寸盘,重量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推荐阅读】固态硬盘的好处:开机速度更快 在开机速度测试中,固态硬盘(SSD)以接近29秒的速度完胜普通硬盘的47秒,节省月38%的开机时间。本次测试所用SSD为英特尔320系列SSD,采用与主流普通硬盘相同的3Gb/s接口,并未做任何优化,以尽可能地模拟普通消费者的行为。从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几乎同时闪现笔记本品牌logo的。然后开始从硬盘加载系统,固态硬盘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经过多个过程的优势积累,最终固态硬盘在开机速度方面比普通硬盘快了将近20秒。【推荐阅读】性能比拼之开机速度pk 启动较慢 普通硬盘数据读取硬伤其实普通硬盘上安装win 7操作系统,未采用任何优化措施的情况下,47秒的开机速度并不算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普通机械硬盘的速度呢?我们可以从机械硬盘的数据读取原理着手。开机,加电,盘片高速旋转,磁头从“启动区”启动,然后步进电机开始工作将磁头移动到盘片的外圈,接受到数据读取命令,寻址、换道,开始读取数据。在响应下一个数据读取命令时,重复寻址、换道。换道是影响机械硬盘速度的关键因素。【推荐阅读】 固态硬盘的好处:数据读取速度更快 SSD数据读取速度秒杀普通硬盘数据读取速度快几乎是固态硬盘的最大优势,从测试视频来看,采用SATA 2.0接口的SSD数据读取速度超过了180 MB/s,这一数值已经很接近SATA 2.0的最佳数值。从最新发布的一系列SSD产品来看,如采用SATA 3.0接口的英特尔520系列SSD,其数据读取速度最大可达到550MB/s,这也接近了SATA 3.0技术的最佳值,从这些看来,目前SSD的数据读取瓶颈应该在于接口方面。【推荐阅读】 普通机械硬盘速度难以撼动固态硬盘采用SATA 2.0的机械硬盘读取速度大概在50MB/s-100MB/s之间,何种数据类型对机械硬盘的读取速度影响较大,一般而言,随机读取速度要远远小于顺序读取速度。并且由于磁盘的工作原理,不同转速和不同尺寸的机械硬盘飞数据读取速度亦有较大差距。如5400转的磁盘与15000转的磁盘数据读取速度有着明显差异。如前面所说,普通硬盘的速度瓶颈在于磁盘本身,即寻址和换道所用的时间。【推荐阅读】固态硬盘的好处:游戏加载速度更快 SSD:极速游戏体验 让你快人一步如视频中所看到的那样,在进入同一款游戏《魔兽世界》时,使用SSD的电脑进入游戏的速度明显要快于使用机械硬盘的电脑,相比于固态硬盘的16秒,机械硬盘的52秒实在是毫无优势可言。并且在今年2月14日发布的英特尔520系列SSD中,我们同样对游戏引导时间进行了对比,相比于320系列SSD,520系列SSD进入游戏的时间相差不大。与机械硬盘相比的话,那确实真的没有可比性,差距太大。【推荐阅读】 数据读取慢是普通硬盘的一大硬伤在进入同一款游戏时,普通硬盘加载游戏的时间是固态硬盘的三倍以上,究其原因,数据读取缓慢导致CPU等待时间较长是其主要因素。因为磁盘在接收到CPU的数据读取命令后,然后开始寻址并换道,将磁头移动到盘片相应的数据区域过程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在导入游戏过程之中可能会涉及到随机读取,那么磁头在完成本次命令后,进行下次命令又要将磁头移动到相应的盘片区域,多次操作,必然导致时间缓慢。而固态硬盘之所以快的原因在于,其可将所有的读取操作看作是顺序读取。固态硬盘的劣势:价格相对较贵 固态硬盘成本价格仍稍显昂贵尽管SSD价格正不断降低,但与普通硬盘相比,仍稍显昂贵。目前SSD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在企业级市场,单块SSD就能提供之前需要多个机械硬盘所能提供的IOPS(每秒读写操作次数而大受欢迎,如惠普最新发布的P4900全闪存阵列,2节点存储服务器就能提供20节点磁盘阵列所能提供的IOPS。而在大众消费级市场,由于其更轻、更薄、速度更快,但价格较贵,所以还是主要应用于高端商务产品,如平板电脑、超级本等。【推荐阅读】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价格比拼
机械磁盘:仍是成本与容量的最佳选择与SSD相比,传统的机械磁盘确实不具备太多优势,但从容量和成本方面考量的话,普通的机械磁盘仍将是存储大容量数据的最佳选择。尽管由于去年“泰国洪水”的原因,机械磁盘的整体价格有一定上扬(这使得SSD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但与SSD相比,其仍具备相当大的价格优势。从容量方面看,目前机械磁盘的单碟最大容量已经达到了1TB,。并且希捷最新的HAMR(热辅助磁记录)技术,未来的磁盘容量极有可能达到30-60TB。【推荐阅读】 固态硬盘的劣势:数据恢复较难 SSD数据恢复遭遇新的挑战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硬盘遭遇损坏的几率是相对较高的,数据恢复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然而因为追求高速度体验而使用SSD的用户可能要注意了,SSD在数据恢复方面的缺失可能会让你的数据再也回不来,这一点在引入了TRIM指令的Win 7系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旦有删除文件、格式化或者忽略文件之类的磁盘读写,系统就会向SSD硬盘发出命令清空区块中数据。一旦清空,那就意味着你的数据就真的消失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找不回来了,除非你有备份。损坏后数据恢复:SSD vs HDD
机械硬盘:数据恢复并不是问题相对于SSD,机械硬盘在数据恢复方面可谓有这丰富的经验。传统的机械硬盘在进行同样的删除操作时,其只是将索引删除,这就如撕掉了一本书的目录页,但其内容仍存在,尽管目录删除了,但仍可以通过一些应用程序将其找回。并且即使在遭遇诸如火烧、撞击等破坏性操作时,存储在盘片上的数据仍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恢复,只是信息可能不完整而已,这种镜头在科幻、动作电影中屡见不鲜,并非没有可能。固态硬盘的劣势:寿命问题无法彻底解决 固态硬盘寿命存在不确定因素由于固态硬盘的设计原理使得其寿命与写入的次数息息相关。当对同一个数据存储单元的写入次数超过一定数量之后,这个存储单元可能就很难再写入数据,如果SSD中的大部分存储单元都处于这种状态,那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更换新的SSD了。尽管现在有很多技术来延长SSD的寿命,如英特尔公司的写入放大技术、SSD优化等,来尽可能地减少SSD的写入次数,使SSD中每个存储单元的写入次数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但这无法彻底解决SSD的耐用性问题。【推荐阅读】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寿命比拼
寿命!机械硬盘的有一大优势尽管现在SSD的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IDC也认为SSD已经步入存储市场主流的行列,但其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寿命问题。尽管现在市面上的SSD厂商都保证能够满足普通大众的耐用性(寿命)需求,但其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硬盘,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几乎没有人会去质疑机械硬盘的耐用性。而且作为廉价的大容量存储介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机械硬盘仍将成为诸多企业、个人最佳的大容量存储选择。【推荐阅读】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有什么区别――SSD内部拆卸分析由于SSD与普通磁盘的设计及数据读写原理的不同,使得其内部的构造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固态硬盘(SSD)的构造较为简单,并且也可拆开;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有关SSD性能评测的文章之中大多附有SSD的内部拆卸图。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磁盘,其数据读写是靠盘片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气流来托起磁头,使得磁头无限接近盘片,而又不接触,并由步进电机来推动磁头进行换道数据读取。所以其内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也较为精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拆卸。一旦人为拆卸,极有可能造成损害,磁盘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为何在对磁盘进行评测时,我们基本看不到关于磁盘拆卸图的原因。主控与固态硬盘的作用,相当于心脏对于人的作用,其是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间接影响硬盘的接口类型。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市面上SSD品牌林林总总,但拥有自主主控的厂商却很少,拥有主控技术的厂商大致有Jmicron公司、Marvell公司、Indilinx公司、三星公司、SandForce公司等。【】 固态硬盘固件固件,说得简单一些,可以理解为一般的PC硬件“驱动”,就如你在电脑上接入一个新的硬件(如摄像头)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一样。固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固态硬盘的质量。如前段时间英特尔公司的“砖头门”,应该就是固件的BUG导致PC对SSD的容量认识出现偏差。 固态硬盘内部拆卸NAND闪存是固态硬盘的主要存储介质。NAND闪存的工艺制程是影响固态硬盘的整体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工艺制程越小,其越能给SSD提供更大的容量。目前主流的工艺制程为25nm和32nm,但已经开始向20nm以下发展。NAND闪存制造技术主要分为MLC和SLC两种,不同的制造技术对SSD的性能和数据安全有一定影响。【】 接口是影响SSD性能的一大因素。目前,SSD主要采用的是SATA 2.0技术和SATA 3.0技术。企业级SSD也大多采用上述两种接口,因此就目前而言,企业级SSD与大众消费级SSD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SSD分水岭出现,如主要用于企业级的PCIe SSD。【】 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有什么区别――普通硬盘内部拆卸分析在看完SSD(固态硬盘)的内部拆卸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普通的磁盘内部是怎样的情况?磁头,是机械磁盘对盘片进行数据读写的唯一部件。随着磁盘技术的不断演变,读写磁头的设计也在不断发展,从最早的绕着线圈的铁芯发展到铁氧体磁头、隙含金属磁头(MIG)、 薄膜式磁头 (TF)、磁阻式磁头 (MR)、巨磁阻磁头 (GMR)和现在的垂直磁记录 (PMR)。2005年,基于PMR的硬盘技术被应用于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笔记本电脑中,2006年应用到台式机上。【】 硬盘盘片硬盘内部结构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磁盘盘片,其是硬盘存储数据的载体。现在的硬盘盘片大多采用金属薄膜材料,这种金属薄膜较软盘的不连续颗粒载体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高剩磁及高矫顽力等优点。一般硬盘的盘片是由多个重叠在一起并由垫圈隔开的盘片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该硬盘是几碟装。 磁盘内部拆卸图
硬盘的寻道是靠移动磁头,而移动磁头则需要靠该机构驱动才能实现。磁头驱动机构有电磁线圈电机、磁头驱动小车、防震动装置构成,高精度的轻型磁头驱动机构能够对磁头进行正确的驱动和定位,并在很短时间内精确定位系统指令指定的磁道。磁头驱动机构驱动磁头进行寻道所占用的时间是磁盘性能发展瓶颈的最大因素。【】 硬盘接口磁盘接口是磁盘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目前广泛用于PC端的接口为SATA 2.0接口;而应用于企业级的接口技术就显得种类繁多,目前主流的有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SAS接口(目前主流为SAS 2.0)和SATA接口等,根据企业应用对存储性能的不同需求衍生而来。目前这三种接口技术均在企业级市场拥有较为广泛的市场。 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的区别将本页内容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 主流SSD品牌一览(部分)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固态硬盘和普通磁盘的知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现在都有哪些SSD品牌。以下为目前市场上部分较为主流的SSD品牌。仅供大家参考!
固态硬盘容量:240GB安装方式:内置传输接口:SATA III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
固态硬盘容量:480GB适用类型:台式机/笔记本传输接口:SATA3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
固态硬盘容量:200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企业级传输接口:SATA2闪存架构:单层单元(SLC)最大读取速度:240MB/s
固态硬盘容量:512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台式机/笔记本传输接口:SATA III持续读取速度:415MB/S持续写入速度:260MB/s固态硬盘容量:256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笔记本传输接口:SATA II闪存架构:多层单元(MLC)持续读取速度:230MB/s固态硬盘容量:200GB安装方式:内置适用类型:企业级传输接口:SATA II闪存架构:单层单元(SLC)最大读取速度:240MB/s关于固态硬盘更多资料查看: 7892|回复: 4
请问这个固态硬盘是什么接口??能不能插在我的主板上啊?
140.jpg (164.78 KB, 下载次数: 2)
10:27 上传
cee5ng26jklHw.jpg (198.21 KB, 下载次数: 0)
10:28 上传
air ssd 转接卡
什么意思??楼上说相信点好吗?不胜感谢
貌似俺的主板 p45这个M.2 SSD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_网易手机
这个M.2 SSD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这个M.2 SSD跟外面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直接切入正题,先科普一下M.2&SSDM.2接口是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一种替代MSATA接口的新接口规范标准,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接口,即Next&Generation&Form&Factor。对于桌面台式机用户来讲,SATA接口已经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了,不过考虑到超极本用户的存储需求,和笔记本的轻薄型走向,Intel开始推出了这种新的接口标准。主要有两种规格类型:Socket&2和Socket&3,其中Socket&2类型支持SATA和PCI-E&2.0双通道接口,最大读取速度为700M/S,最大写入速度550M/S;Socket&3接口则支持PCI-E&3.0四通道接口,理论速度可以达到4GB/S。在体积方面。虽然,MSATA的固态硬盘体积已经足够小了,但相比M.2接口的固态硬盘,MSATA仍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M.2标准的SSD同mSATA一样可以进行单面NAND闪存颗粒的布置,也可以进行双面布置,其中单面布置的总厚度仅有2.75mm,而双面布置的厚度也仅为3.85mm。而mSATA在体积上的劣势就明显的多,51mm×30mm的尺寸让mSATA在面积上不占优势,而4.85mm的单面布置厚度跟M.2比起来也显得厚了太多。另外,即使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M.2也可以提供更高的存储容量。那么我们通常所指的和2280,其实三种规格对应的是三种不同长度的产品,方便厂家扩充存储容量。其次,为什么我们去区分M.2走PCI-E还是SATA通道呢?关键在于固态硬盘的PCI-E原生/桥接主控,这决定它是否能走PCI-E总线。大家都知道M.2接口提供PCI-E总线通道,同样的有的采用PCI-E总线的固态硬盘也可能以M.2接口形式出现。前面也说过了走PCI-E通道的M.2&SSD性能将会是走SATA通道M.2&SSD的数倍。Socket&3专为高性能存储设计,优势就很明显了。最后,为什么PCI-E接口的M.2&SSD&达不到官方标称的速度?上面已经讲到,不是所有M.2&SSD都走PCI-E通道,同理主板提供的M.2接口所支持的通道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主板仅支持PCI-E和SATA通道中的一种,有的主板则同时兼容这两种通道,后者的主板既可以支持PCI-E通道的固态硬盘,也可以支持SATA&3.0通道的固态硬盘。只有当固态硬盘走PCI-E通道,并且被安装到了支持PCI-E总线的M.2接口的主板上,SSD才能发挥出最大性能。所以如果您在购买&M.2&SSD,要弄清楚自己的主板上的M.2接口是支持哪种通道的,并且M.2&SSD是走的哪个通道。(影驰铁甲战将240性能实测)
目前在市面上涌现了一大批M.2&SSD,也包括了行业新兴巨头——影驰科技。性能测试已经被各大媒体曝光,铁甲战将M.2&240GB连续读取和写入轻松破2400MB/S的和1200MB/S,位居同行之首。影驰粉丝都知道,铁甲战将系列一直以性价比著称,相信铁甲战将M.2&SSD的问世,将会标志着新一代甜品级SSD的降临。敬请期待吧。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怎么分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