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东方 新概念二 文本统计的信息政策文本计算与实证”是研究什么的?

您好, []|
& 研报 & 正文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金融工程-基于深层次文本挖掘的策略研究:概念板块事件驱动套利策略
&&&&概念板块套利:基于文本挖掘的事件驱动策略&&&&众所周知,财经新闻、股票论坛、股票等媒介信息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情绪以及投资策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文本信息中蕴含了大量未被利用的信息,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这些信息,将为我们理解市场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基于这些文本信息,我们开发了光大关注度因子、普通投资者情绪指标、光大机构多空指标、经济担忧指标等系列产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如何更深层次地应用这些信息,以及如何进一步地去量化这些文本信息,生成有效的投资策略,将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量化研究方向。在此系列报告中,我们将依托于光大金工强大的中文处理平台和丰富准确的历史数据积累,针对这些本文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尝试性研究,并希望从中获取一定的信息回报。&&&&在此报告中,我们开发基于概念热度的事件驱动套利策略。具体我们以周为单位,回测时间为至,在此期间内,所有概念板块的平均收益率为-30%,而我们针对于各概念板块的择时策略按不同数据源考虑做空后平均收益为38%-40%。在此基础上构造的概念板块事件驱动套利策略在同期收益率仅为-20%的情况下取得了近80%的绝对收益率,最大回撤则为约15%。&&&&概念板块轮动的基本统计规律:关注冲激与股价位臵的双重信号&&&&在概念轮动中,概念经历产生,活跃,静寂再活跃再寂静如此反复,而一个概念无论是明显上升还是下跌均需要足够的关注量。通过光大中文云文本挖掘系统,我们为每个概念板块建立关键词列表,通过这些关键词列表则可以时刻关注着这些概念板块在财经新闻、股票论坛、股票研究报告等中出现的热度,并以此构造了光大概念热度指数。&&&&统计表明,当概念热度指数出现(表明此时该概念板块受到大量的关注)后,概念板块会有中短期趋势改变,方向以概念板块指数所在高低位进行判断。具体的,如果以周为单位,当概念热度指数出现短期高峰,如果该指数价格处于短期低位,则产生做多信号,处于高位则产生做空信号,无论做多还是做空,产生后的前一周收益率均为负,此后转为正并逐渐上升,做多信号至第七周达到最大,做空信号则至第九周达到峰值,综合来看,在第八周达到峰值。&&&&套利组合:两年累积收益80%:&&&&我们通过如下方法构造套利策略:每周对各概念指数进行过滤,触发做多信号的概念在一周后进入多头持仓名单,触发做空信号则进入空头持仓名单,每个概念指数在没有产生反向信号之前持仓六周后自动平仓,如六周内产生反向信号则同样于一周后反向。多数情况下,投资组合同时持有多头与空头仓位,对冲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回溯测试结果也表明这是一个收益较好,风险中低的策略:近两年累积收益80%,最大回撤1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彭小兵 教授Email: pxbmx@cqu.edu.cn 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 主 要 内 容? 课程简介 ? 第一讲: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 ? 第二讲: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 课程简介:公共政策分析的起源: ? 政策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政策分析却是一个全 新的领域。 ?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一些政治学家把微观经 济学多年来对效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运用于 社会政治领域,建立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并在 此基础上创立了政策科学。 ?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这样一个假设前提:即 固定的资源或投入,经由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能 够获得最大的产出;政治学家以此为据,先设定明 确的目标或者产出,然后寻求如何可以增加效率, 即以最低的投入或最少的资源达到事先确立的目标。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策分析最初实际上只 是一种效率研究。 ?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很难把政策 分析仅限于政策方案的选择过程,而不考虑 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 因此,随着政策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政策分析 一词的解释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课程简介为什么要学习《公共政策分析》本课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政策的世界 ? 我们为什么需要政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人类社会面临很多、很复杂的难题:环境、人口、健康、能源、 交通等等 ?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分析这些问题?如何形成有效对策? 如何优化政策过程?如何提高政策质量? ? 我们的政策都是合理的吗? ?限制养犬、限制购房、禁放鞭炮、禁摩、计划生育、《劳动合 同法》…… ?不合理的政策为什么会出台? ? 到处都是政策问题,政策为什么会导致这些问题? ? 有很多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受到政策的关注 ? 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我们应该怎样制定政策?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问题?科学 角度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 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 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研究公共 政策的缘 由专业 角度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 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 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政治 角度
自备教材:威廉?N ?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William N. Dunn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第四版)威廉?N ? 邓恩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著名教授,长期从事政策分析的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国际机构、本国政府和 地方政府有关政策分析的研究项目,在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书被誉为公共政策分析专业的经典教材。全书的结构始 终由一条主线贯穿,作者称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 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 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年 ?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4 ?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 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美]詹姆斯? M? 布坎南. 戈登? 塔洛克著. 同意的计算――立宪 民主的逻辑基础. 陈光金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 [美]约翰? 罗尔斯著.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 政治的经济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00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网站、学术期刊?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期刊:? ? ? ? 《公共管理学报》 《中国行政管理》 《开放时代》 《社会学研究》http://www.wiapp.org/ 关于读书――郑渊洁的童话世界? “书是无需考试、名师云集的学校,阅读是 真正意义上的择校”。真的,无需在孩子的 择校问题上过多的动脑筋、找关系、送钱财。 ? “贝塔告诉我,你爱思考,说明你大脑的产 权属于自己。有的人由于不会独立思考,大 脑的产权属于别人。” 本课程的基本规范? 见:《公共政策分析》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目标? 掌握三大基本问题:? 公共政策是什么? ? 公共政策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 其政策过程究竟如何?? 如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 其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第一讲:公共政策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 案例导入: ? 1、A家庭夫妇俩只有一个女儿。让女儿在国内读大学,花钱 少,但大学的实验条件和师资比不上欧美的大学;到国外读书, 可学到更多知识,但花钱多。夫妇两商量后决定拿出多年积蓄, 让女儿出国深造。 ? 2、某企业是生产儿童玩具的,再市场调研中发现,现在独生 女孩越来越多,于是该公司的董事长说服公司其他董事,决定 重点生产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适合女孩玩的高级洋娃娃。? 3、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带来了巨 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应对 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面对大量的失业农民工,中国 政府决定拨出专款用来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提高 他们再就业的技能。 ? 思考:? 案例1中家庭解决问题的手段属于公共政策吗? ? 案例2中企业决策的过程中并不是董事长一个人或 董事会中的几个人拍脑袋就完成的。企业的决策 的也带有公共性,那么它是公共政策吗? ? 案例3中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失业农民工就业的问题, 划拨专款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是否属于公共政策? 一、政策与公共政策? 政策往往是和人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人问题企业、社会集团问题 国家、政府问题人类活动的“问题链”公共政策的研究领域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 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 我们的政策定义,需掌握的三个要点:? (1)谁来制定公共政策(主体); ? (2)对什么领域来进行规制(客体); ? (3)目的何为(价值取向); ? 1.公共政策活动: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 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通过论辩、竞争、合作等途径,以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合的工 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的活动过程。客体主体价值取向 ? 理解公共政策的内涵:? ? ? ? ? (1)公共政策活动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取向的。 (2)公共政策活动是以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主导。 (3)公共政策活动是以公共权力为依托的。 (4)公共政策活动是以科学民主决策为生命的。 (5)公共政策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 公共政策的表达形式: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指示、政 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思考:(1)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2)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 理解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2.公共政策的本质:利益?“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 利益。”(英国首相 帕麦尔顿)?“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利益)进 行权威性的分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公共政策的本质:利益? 公共政策的两种基本功能:?增进利益?分配利益? 公共政策分析的两个基本标准:? 效率? 公平? 利益的选择 利益的整合 利益的分配 利益的落实 利益的增进 ? 公共政策社会效果: ?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 ? 因此,公众利益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 一项公共政策的社会效果如何,要看一个时期的公共政策是 否惠顾了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 ? 问题:利益纷争,怎么办? ? 几个量化的标准: ? 政策过程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 ? 绩效 ? 效率 ? 充分性――有效程度 ? 公平性 ? 适当性――政策目标及其价值偏好、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 ? 执行力 公共政策的本质:利益? 增进利益――权衡得失 一项政策的实施,既会带来利益,也需要 支付成本,因此,在制定政策时需要 权衡 利弊得失。如:? 三峡工程决策:成本/收益=156.7/288亿元 ? 我国加入WTO 公共政策的本质:利益 ? 分配利益――均衡各方 “人民”分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制定 公共政策必须把握均衡原则。如:? 军车改革 ? 征收燃油税 政策制定的模型? 集团均衡模型政策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均衡,政策总是有利于 影响力大的集团。图示如下:外部环境影响 B 新的均衡 均衡 A 公共政策的本质:利益? 权衡、均衡的保障――制衡为实现均衡,需要建立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体 制。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所有政策相关方都 参与,特别是利益受损者的参与十分重要。如:? 美国国会体制? 我国人大的改革 ? 3.公共政策的功能 ? (1)常态社会下的公共政策的功能? 其一,导向功能: ? 主要是指公共政策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 资源在时间或空间上的配置,进而影响社会的 发展方向、速度,这些又反过来决定了个人、 群体的利益。 ? 导向功能的两种途径:? (1)借助于目标要素,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 ? (2)借助于价值要素,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 ? 公共政策一般都包含了一定的价值系统、规范 系统和行为系统。?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可以分为直接导向和间 接导向。 ? 导向的结果 也可以是正导向,也可以是负 导向。 ? 其二,调控功能? 调控功能的基础:?一是这种调控的必要性; ?二是这种调控的可能性;? 调控作用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 ? 调控的方式可以是平衡调控,也可以是非平衡 调控。 ? 调控的结果可以是积极的调控,也可以是消极 调控。 ? 其三,分配功能? 政府公共政策所体现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三种:?一是为追求效率而鼓励扩大差别; ?二是为消灭差别而牺牲效率; ?三是效率与公平相统一。? 能够从公共政策中获利的社会公众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与政府主观偏好相一致的公众; ? 一类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公众; ? 一类是社会中成为大多数的社会公众; ? (2)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 其一、公共政策的稳定功能社会矛盾社会冲突 化 解 公共政策 缓 改 保持 社会混乱社会稳定 ? 其二、公共政策的公平正义功能效率与公 平的矛盾导 致新的社 会矛盾公共政策社会公平 ? 其三、公共政策促进社会革新功能公共政策创设新的利 益和行为确立新 的体制破旧立新 4、公共政策的类型? 公共政策的立体网络结构 公共政策的分类 (1)根据层次划分? 其一,元政策? 元政策的含义: ? 元政策是“关于政策的政策”, ? 是“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 其基本用途在于“如何正确地制定公共政策和有 效地执行公共政策”。排序价值功能; ? 元政策的功能: 选择方向功能; 规定程序功能。 ? 类别:(1)元政策的第一种类型是价值性的元政策 “民主”、“自由”、“公正” 、效率、宽容; 《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 “以人为本”。 (2)元政策的第二种类型是方向性的元政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 (3)元政策的第三种类型是程序性的元政策 《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 集中制的原则。 其二,基本政策? 基本政策通常是高层次的、大型的、长远的、 带有战略性、主导性的政策方案,即基本国策。 ? 元政策侧重于价值陈述,它为所有的政策提供 价值评判的标准; ? 基本政策则侧重于目标陈述,为相关范畴内的 所有的具体政策规定总目标。 ? 列举:计划生育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 基本政策的特征: (1)权威性。通常只有中央政策及其授权机关才能制定和 发布。是一种高级政策,它有指导和约束具体政策 的权威。 (2)广泛性。多数情况下,基本政策的适用范围覆盖整个 国家。 (3)稳定性。基本政策具相当大的稳定性,是长时期起作 用。 (4)系统性。基本政策是一种大型的总体性政策,必然会 衍生出一整套具体政策、具体执行步骤和行动方案, 彼此之间形成有内在联系相互关联的政策系统。 其三,具体政策? 具体政策是实现基本政策的手段或具体规定。 ? 具体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具体政策是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 出的政策规定。 ? (2)具体政策表现为一系列的行动步骤和行动方案。 ? (3)具体政策必然要求有对应的部门或机构来具体 实施。 ? (4)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在经验基础上可以直接 观察到并可以评价的。 ? 举例:? 元政策:《宪法》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基本政策: ?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 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 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三条 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 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 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 ? 具体政策: ? 厦门市2003年教育收费标准:借读为非本市户口在厦读书, 其中小学借读费每学期330元,而民办小学学费每学期2000 元,初中借读费每学期650元,民办初中学费3000元。择校 费为6年6000元,一次性收取。 ? 国务院办公厅 《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第六条 流入地政府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案例:近年有关违宪审查的案件违宪审查第一波: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违宪审查? 2003年6月,国务院决定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代之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导火索:孙志刚事件(2003)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建议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 宪审查。“上书”指出人身自由是由《宪法》所固定的根本权利,是神圣不 可侵犯的。 5月23日:著名法学专家贺卫方、盛洪、沈岿、萧瀚、何海波联合上书全国人大 常委会,提请就孙志刚案及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依照《宪法》启动特别调 查程序。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 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自日起施行。1982年5 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一大学毕业生因无暂住证被收容并遭毒打致死》。 5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俞江与腾彪、许志永以中国公民的名义, 违宪审查第二波: 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第三波: 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审查 (2)根据政策的具体功能划分:1)分配型政策? 政府将服务和利益分配给人口中特定部分的个人、 团体、公司和社区的政策,如交通政策。2)再分配型政策:? 政府将某一标的人口的利益或成本转移给另一标 的人口享受或承担的政策,如福利政策。3)规制型政策:? 政府机关设立某些特殊原则或规范,以指导政府 机关从事某项活动,或处理不同利益政策。 ? 如刑事政策、环境保护政策: (3)依据所调整的社会内容划分:? 一切需要由政府处理的问题,都可以列入公共政策 的范畴。可分为以下类别: (1)政治政策 (2)经济政策 (3)科技政策 (4)社会政策 (5)文化教育政策 (5)外交政策 (6)民族政策 … (4)依据内容的性质:? 1.实质性政策:指处理实质问题的政府行动, 如修桥铺路、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 ? 2.程序性政策:指有关事情该如何做,或由谁 来做的政策。 二、公共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分析: ? 应用一切可能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 以及直觉、判断力、创造力等能力,制定 公共政策和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 邓恩关于“政策分析”的界定:是针对政策制 定过程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创造知识的活动; 也就是指政策过程和政策过程中的知识提供。 ? 2、政策分析的方法论:? 是指一整套关于创造、批判、评价和交流政策相关知识 的标准、规则和程序――政策咨询指导原则。 ? 邓肯主张:批判性复合主义――分析结论是可信的,但 不是确定的。通过逻辑归纳得出的可信性(合理性)不 是建立在那些能够支持和确认结论的案例的基础上,而 是来自于识别、评价、排除或综合那些具有对立性的观 点和假设。 ? 政策分析过程是一个多元观点的批判综合和探索过程 ? 多维定位:多种视角、方法、指标、数据资源和交流媒介 ? 批判性复合主义的方法论原则(P7): ? 多元操作主义:两种以上方法对同一对象定性与定量考察,文 献查阅、问卷调查、访谈等 ? 多重方法研究 ? 多重分析综合:材料综合、回顾与批判,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公共利益、群体、个人 ? 多变量分析 ? 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分析: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来源、参与政策制 定与执行的个人、群体,焦点是公共利益(不但为官员、而且 为公众、为处于政治边缘的社会弱势群体服务) ? 多角度分析(多元领域考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 理、技术、伦理等 ? 分析结果多媒介交流:专家与决策者分析报告、学术文章、面 对面互动 ? 批判性复合主义方法论的意义 多角度地全面考虑政策推行的相关因素, 避免政策失误。 参照:P.9的案例(政策分析中可避免的 错误) 3.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P.10-13) ? 不同阶段的分析(广义)程序: 政策议程阶段:问题构建 政策形成阶段:预测 政策采纳阶段:决策建议 政策执行阶段:监测反馈 政策评估阶段:估算与评价 政策变动与终结:连带的影响 ? “问题为中心”的理解: (1)政策分析的目的是解决构建的问题 (2)每一个分析程序(环节)中,都要联系需要解 决的问题 (3)每一个分析程序(环节)中,都要构建本环节 需要面对的问题 (4)通过分析程序(环节),实现相关信息的转换 ? 因此,政策分析是一个知识信息转换过程(P1516):? 问题构建提供有关政策问题的相关信息,如何从一系列(不确 定的)问题情势中,整合出所要解决的(确定的)问题 ? 预测提供有关各种可选方案可能的相关结果的信息,包括作为 和不作为的不同结果 ? 建议提出采取如何政策行动,同时提供有关解决或缓解问题 (可选方案)的未来结果的价值方面(评估风险或不确定性的程 度、外部性和溢出量、确定选择的标准、指出政策执行的行政责任) 的信息 ? 监控政策行动,同时提供政策行动过去与现在在有关结果方面 的信息 ? 评估政策行动结果,同时提供有关解决或缓解问题的实际结果 的价值方面的信息(预想与实际偏差的程度、问题缓解程度、对驱 动政策的价值观进行评价、批判) ? 因此,政策分析的过程由一系列知识行为组成,同时也显示 出政策动态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 ? 因此,从政策议题的建立,问题认定、方案形成、政策采纳、 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变动与终结等各个环节说来,政 策分析人员能够根据分析委托人所面临的问题类型,出示政 策过程中一个、几个或全部阶段的相关信息。 ? 知识信息转换说明:政策分析就是要寻求创造性、批判性的 与政策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 ? 政策分析某一阶段形成的知识信息是上一阶段知识信息的扩 展,并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假设、判断和行动。 ? 从时间上来看,政策分析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非线性的或环 形的行动周期。 ? 案例:没有办法就等于不存在问题(P2-3) 政策分析的创造力就在于发现问题并且找出面对 问题应该和能够做的事情。解决问题的办法部分地 来源于问题的界定。问题一旦被界定就必然有方法。 在新西兰,一位士兵在没有足够人力和物力的情 况下,想要建造一座跨河大桥。他在河边发呆,情 绪看上去很低落。一位毛利族妇女走进士兵:“士 兵,为何这样忧郁?”士兵解释了他所面临的这个 无法解决的问题。妇女回答到:“振作起来吧!没 有解决办法就等于根本不存在问题。” 政策分析就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 政策分析中的知识信息交流 政策分析是努力改善政策制定过程及政策制定执 行结果的开始。因此,政策分析被定义为政策相关 知识的交流、创新和批判性检索的过程。 政策分析的质量对政策制定及其结果的改善具有 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政策要想得到好的效果, 还必须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 现实中,现实中政策制定和政策的实际执行之间 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及 消除差异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知识信息的互动交流。 ? 案例(P17)政策分析的一个任务就是知识加工与交流。一群学者(研究者)进入知识森林,伐到一棵大 树,作为成果展示。一些运输工人(知识传播者)将 伐到的原木拖到河里,是原木顺流而下(知识扩 散)。河的下游,一些建筑公司(实践者)正在利 用漂流而下的原木来进行房屋建筑(知识用于实践)。问题是,建筑工人找不到可用于建筑工作的不同 尺寸的各种木料(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缺少木 料加工者。原木在系统的一边堆积,建筑公司在系 统的另一边为找不到合适的建筑木料而着急……(通过交流,指导下游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政策交流过程:相关知识信息加工交流过程(P18): ? 思考题: ?如何理解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模式? ?如何理解政策分析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交流、 转换过程? 4.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途径? 公共政策分析要经历两种基本的分析途径,即事实 判断与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主要指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拘泥于通则 或定律的原则,对实际的、具体的、已经发生的相关事 实进行客观的、公正的、不带任何偏见的认定。 ? 事实判断主要回答“ 是什么”的问题,“实然”而非 “应然”构成了事实判断的基本理念。 ? 价值判断指对前期事实判断业已确认的各种客观事实进 行价值意义(是否有价值)和价值涵义(有什么样的价 值)的判断 ? 依据判断的结论,制定或修正公共政策 当前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导致公共政策的有效性降低? 人们对传统政策理念、政策规范、政策原则、政策假设、 政策习惯、政策方法的怀疑,进而导致公众对政府公共 政策的不满 ? ――为党说话还是为百姓说话? ? 政治制度基础受到侵蚀: ? 合法性危机、负荷过重、统治能力限制、民心涣散; ? 政治统治超验正当性(如宗教)的缺失: ? 无神论; ? 政府公信力下降: ? 公众对政府履行政策宣言进而提供利益的诚意和能 力表示怀疑,政府及官员正变得不那么受人尊重; ? 政治资源分裂: ? 政治分歧越来越多、政治浪漫主义的色彩加强、非难性政治发展趋势加强、参与政治的民众大量减少? 缺乏正确的政策指南 ? 即一些重大公共政策问题,如滞胀、政治参与问题、 公平问题,目前缺乏占据主流地位的系统理论。 ? 社会价值标准在实际的政策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分歧: ? 韩寒代笔事件、厕所广告 ? 两难抉择(表现在对外政策上): ? 钓鱼岛、南海问题,台湾问题 公共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的区别:? 主体不同。 ?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体可以是:享有公权力的法权机关或个人、 专业分析单位或人员、社会公众; ? 而公共政策决策(定)的主体,只能是享有公权力的法权机 关或法权职位(个人)。 ? 责任不同。 ? 公共政策分析主体一般不承担法律、政治、公共管理责任, 只承担道义的或专业的责任。 ? 公共政策主体与公权力、公共责任相联系,必须承担既定政 策的法定后果,包括司法审查、行政惩处、引咎辞职,或公 众谴责、媒体批评。 ? 选择不同。 ?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责任在于“论证”和“提出”公共政策, 成果形式通常是多种“备择”政策方案。 ? 公共政策的主要责任则在于“决定”,具有唯一性:一项公 共政策议题只能有一项公共政策决定,否则会出现政策紊乱, 引发新的政策问题。 三、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 政策方案的设计是政策分析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关键 性的选择:? ?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 政策干预手段的选择? 干预领域的选择确定政策在矛盾或问题的哪个方面着手。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之一) ? 供给管理?需求管理?“很多公共政策都是要解决“供”与“需”的 矛盾。”如: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 两种选择:? 供给管理――提高道路供给量 ? 需求管理――减少道路需求量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政策干预领域选择的例子:城市交通管理需 求 管 理 机动车拥有量控制机动车使用量控制 北京市与上海市政策的对比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供给管理?需求管理??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管理空间有多大); ? 管理成本; ? 与其他政策目标的协调性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之二)? 末端治理?根源治理(治标还是治本)?很多政策问题是由复杂、深层的原因引起的,需要对其 实质、原因作出正确的“诊断”。 问题诊断正确了等于解决了一半。如:公车问题 两种选择:? 治标――取消公车 ? 治本――改革公车体制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 末端治理?根源治理(治标还是治本)?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 三种选择:?末端治理(“镇痛”)――减少课程、作业量 等 ? 根源治理(“根”)――降低就业竞争 ? 因果链干预(“介入疗法”)――改革高考制 度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末端治理?根源治理??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表面问题的急迫性 ? 消除深层根源的可行性 ? 切断因果链的可能性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之三)? 观念调节?行为调节?有些政策问题是由有关主体的行为造成的,但 这种行为总是受特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北京闯红灯罚款20元 两种选择:? 观念调节――转变生育观念 ? 行为调节――干预生育行为 政策干预领域的选择观念调节?行为调节??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 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 观念的普遍性 四、政策手段的选择? 政策手段是政策方案中引导或促使政策对象采取期 望行为的具体措施,是使政策意图和目标得以实现 的关键机制。 ? 政策手段的分类:? 法制手段 ? 行政手段 ? 经济手段 ? 公众参与手段规制手段 政策手段的选择? 规制手段主要包括:? 规定行为、颁布禁令(天然林禁伐) ? 制定和实施特定标准(达标排放) ? 审批、发放许可证(网吧经营)、限额?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 拨款、补贴、优惠 ? 收费、征税、罚款 ? 创建交易市场(上海车牌拍卖,水权交易)? 公众参与手段主要包括:? 宣传教育、公众直接参与、信息公开 不同政策手段的比较政策手段 规制手段 相对优点 1.结果确定 2.见效快 相对局限 1.不够灵活 2.管理成本较高 3.一次性刺激 条件要求 1.主管部门权威强 2.政策合理 3.执行机构能力强 4.监督机制完善 1.市场机制健全 2.市场主体成熟 3.管理行为规范 适用情形 1.问题后果十分严重 2.问题紧迫 3.政策相对人数量少经济手段1.管理成本低; 2.比较灵活; 3.持续刺激; 4.有经济收益1.结果不确定 2.见效较慢1.政策相对人数量较多 2.问题不紧迫; 3.后果不严重公众参与手 段1. 管理成本低 2. 1.结果更不确定 易于操作 2.见效更慢1.信息源信誉较高; 2.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体 系比较完善 3.公众参与意识强、组 织化程度高1.问题与人们的思想观念 相关; 2.政策相对人数量多、分 布广 3.所针对的行为微观 选择政策手段时,请记住:? 滑轮原理:定滑轮――动滑轮 ? 越是紧迫,越是需要用规制手段; ? 很多时候,可以多种手段并用。 五、政策方案分析和评估公共政策方案分析和评估的维度和标准:? 1.效果? 有效性:实现目标的程度 ? 效率:收益与成本的对比 ? 公平性:空间上的公平性(不同地区、不同阶层) 时间上的公平性(代内、代际) ? 2.可行性? 政治可接受性? ? ? 经济(财政)可承受性 社会可接受性(公平、合理) 执行可行性? 3.外部影响 ? 4.风险与不确定性 六、公共政策分析的结构框架? 公共政策分析涉及到以下诸方面,涉及到多学科研究成果: ? 政策问题――客观事实或问题情境、问题的察觉、现实与利益 期望冲突、团体或组织活动、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 行动 ? 政策目标――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 政策方案――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手段或措施 ? 政策模型――政策研究者的分析方法及其理论 ? 政策评估标准――事实判断、技术判断、价值判断的过程 ? 政策效果――政策结果、政策效益和政策效力:实现了预定政 策目标?实现了预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政策环境――制约或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一切事物 ? 政策信息――决策对象规律、性能及所处环境等知识、消息 (1)邓恩:政策分析的三种基础性方法(P73-74)? 方法 ? 经验的方法? 实证的方法 ? 规范的方法 ? 主要问题 ? 它现在和将来会存在 吗(描述事实) ? 它有何价值(价值判断) ? 应该干什么(未来行动) (2)公共政策分析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重点讲两个: ? 其一,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分析公共政策, 或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 ? 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 经济市场上活动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 ? 政治市场上活动主体: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 ? 但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 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 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 ? 没有理由认为,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 化,而在政治市场上则是利他主义的,自觉追求公 共利益的最大化 ? 其二,制度分析方法 ? 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 维系系统” ? 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做为变量,把集体主义和整体 主义引入到了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建立了更为接近 现实经济活动的方法论。? 把制度因素置于政策研究的中心位置,把制度看作公共 政策过程的场所 ? 公共政策的形成不是无数选民偏好的简单集合,而是通 过一定规则制定出来的 (3)政策分析形式(邓恩,二版P84-88,四版P10-15)? 前瞻性分析(会发生什么?该干什么)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和执行之前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回溯性分析(发生了什么?它有何作用?)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之后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三种分析群: ? (1)规律分析:发展并验证一规律性为基础的理论,描 述政策的原因和结果,一般不确认政策目标和目的的,也 不涉及政策的影响变量。 ? (2)问题分析:注重描述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注重政策 影响变量分析,但不发展和验证相关理论。 ? (3)应用分析:注重描述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注重政策 影响变量分析,注重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的确 定。根据政策分析信息和政策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三种类 型(形式)的政策分析: ? 综合性分析? 包含前瞻性与回溯性分析。? 是一种全面的分析形式,它综合了致力于政 策行动采取之前和之后的信息的提供与转换, 它具有前瞻性和回溯性分析的所有优点,但 没有他们的任何缺点 七、政策论证的功能? 政策论证:将政策信息转化为政策主张? 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政策分析观点,就必须要进行政策论证。从方 法论上说来,政策相关信息是政策论证和讨论过程的起点,是创 造、批判地评价和传递关于公共政策的似然真实的观点的催化剂。? 政策论证模式:就是把政策相关信息转化为政策主张的工具 ? 权威模式:假设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已获得信息或被认同? 统计模式:对样本成员真实的东西对样本外的成员同样真实? 如:科学家的证明? 分类模式:一个类群中某成员拥有某特征特征,该 类群其他大多数成员也被假定拥有这个特征。 ? 直觉模式:基于对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的心理因素的假定? 如:政策主张以来自于个人洞察力的论证为基础。 ? 分析中心模式:分析人员运用的方法或规则是合理性的? 如:政策分析者运用来自数学、系统分析和经济学的 “普遍选择原则”? 解释模式: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原因的论证为基础的,这个原 因可以是普遍定理和规律。 ? 价值评价模式:政策主张是以道德方面的论证为基础,信息被 转化为政策是根据对政策及其结果的 对与错、好与坏的假设。 ? 实用模式:政策主张以来自于动机、类似案例或类似的论证为 基础。? 如排污标准的政策主张,或者人们渴望洁净的环境(动机)、 或者“国际通行的标准”(惯例、类似案例) ? 知识信息转换为政策观点的逻辑过程 例如:“实施政策x,将导致结果y ”的观点 1、政策 x 在时间上必须早于政策结果y。 2、x 的发生是 y 发生的必要条件,即没有x发生 的情况下,y 绝对不能发生,但有x时,y不一定发生。 3、 x 的发生是y 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即x 发生 后,y 必定发生。 满足了以上条件,才能提出以上政策观点。而在 复杂的政策环境中,以上条件很难得到满足。因此, 政策主张的提出,大部分是似然的。似然的主张在 论证、交流和讨论中创造出来。 ? 政策论证的结构1、政策论证结构要素 I : 政策相关信息 C:政策主张 W :提出主张的根据 R:反驳 B :支持 Q:限定词(确信程度) 2、一般情况下,同样的政策信息 I 可以产生不同 的性质的政策主张 C : (1)指示性主张:可能性指示 (2)评价性主张:定性的评价 (3)建议性主张:应采取的对策 ? 论证模型:政策相关信息 (I) 核能发电的效率 是传统发电方式 的2―3倍 由于 因此 (Q) 可能 政策主张 (C) 政府应投资 建设核电站 除非(W)根据确保经济增长的唯一 方式是生产核能 因为(R)反证太阳能可以被大规模 地开发 因为(B)支持阿拉伯国家可能 继续禁运石油, 而其它能源有限(B)支持这是专家组的结论 ? 政策主张类型1、指示性主张(I)在黑人占多数 的学校中的黑 人学生比白人 占多数的学校 中黑人学生的 成绩低因此(C)由于有些城市中黑人占多数, 黑人获得更高教育成就的希望 不可能实现(指示性)(W)由于 黑人学生集中 在大城市(R )除非 为提高成绩,并不需要 与白人接触 2、评价性主张(I)在黑人占多数 的学校中的黑 人学生比白人 占多数的学校 中黑人学生的 成绩低因此(C )这一结论是在白人优秀论 基础上的种族主义宣言 (评价性)(W)由于 成绩是由制定学校 考试规则的白人确 定(R)除非 成绩测试无种族偏见 3、建议性主张(I )在黑人占多数 的学校中的黑 人学生比白人 占多数的学校 中黑人学生的 成绩低因此(C)应尽快采取国家强制性 的校车政策 (建议性)(W)由于 校车政策会促进 黑人与白人融合(R )除非 校车政策导致扰乱 学校政策的冲突 ? 论证类型 从得出论证结果的不同依据(W)出发,可将政 策论证分成多种类型: 1、权威模式 政策主张基于权威意见。I 向C的转变的根据是: 假设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已获得基本信息或者已被 认同。例如:专家的观点可以作为接受一种政策建 议论证的一部分根据。 ? 因此(I)若尔说:俄罗斯 领导推测在北约 国家建设少量核 电站,只会稍微 增加美国的威胁(Q)很可能(C)北约国家核电站的建设 区域性威胁力有限 (指示性)(W)由于 若尔的话一贯可信(R )除非 更资深的权威或现实 否定了诺尔的可信性(B)因为 诺尔是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中心教授,没有偏见 通常可信,等等 2、统计分析与规则模式 政策主张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或普遍适用的规则。 其假设为:对于统计样本成员真实的东西,对于样 本外的成员也同样真实;普遍规则适应所有情况。 例如: (1) 通常随机抽取30个或者更多的个体来代表 (未被观察的,也常不可观察的)被抽取样本的总 体,以样本状况来推断总体状况,从而得出结论。 (2)理性传递的逻辑规则适应于一切选择情况。 (3)帕雷托改进、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可以 说明分配状况。 因此一个有50个食物储存库的 顾客的随机抽样中,钙的 额外摄入量是755mg, 这一数量发生的 概率为9%,国 家建议量为800mg(I )(Q)很可能P=0.09(C)居民的钙摄入量少于国家 国家建议的指标, (指示性) 推广含钙高的食品或保健品 (建议性)(W)由于 30人的随机样本情况 足以推广到总体中未 观察的个体(R )除非 9%的概率为可能性留下太多空间 另外的抽样结果得出另外的结论(B)因为 统计分析中的中心极限定里认为, 等于或大于30的抽样,有一个均值, 样本均值是以总体均值为中心的正态分布里的一个值。 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等于总体标准差除以样本量的平方根。 样本均值对总体均值的误差有一个既定边界,样本均值在 边界内有一个概率,形成中心极限。 因此(I)一元的电能产出,核电 占比水电站高,水电站 又比太阳能电站高。 (W) 由于 如果A优于B,且B优于C, 则A优于C。(Q )很可能(C) 政府应该投资于核能 而不是太阳能。 (建议性)(R ) 除非 A优于B,且B优于C C优于A。(B) 因为 传递是普遍的理性选择规律, 他保证选择的合理性,并被 人们认同。(B) 因为 循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 帕雷托最优理论(Pareto Optimality), 1: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描述理论 2:帕雷托最优: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资源配置 达到如果不降低一方的资源配置就不能提高其它方 面的资源配置状况,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 3:帕雷托改进:在不损失他方利益或境遇的情况 下,使一方得到改进 ,或同时都得到改进。当一项 政策不能达到帕雷托改进时,多项政策的组合可以 达到帕雷托改进,趋近最优。 4、如果存在帕雷托改进的可能,资源配置就没有 达到帕雷托最优状态。 因此 1975年,美国20%的高收入家庭 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1% ,而20% 的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仅占5.4% 。 1989年, 20%的高收入家庭 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6.7% ,而 20% 的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仅占3.8% 。(I)(Q)很可能(C)美国现在的收入分配不合理。 (指示性)(W)由于 帕累托改进理论(未达最优) “个人不必以失去其它为代价而获得利益”(B)因为 帕累托改进是保证所有人都将 取得通过能力和工作而被赋予 的收入的原理。(R )除非 帕累托理论没有反映由于各种扭曲 所产生的不合理的收入待遇。 ?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衡量社会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假设:按收入高低把社会人口分为5个等级,各占人口 20%,列出下表: 等级 占人口比例 (%) 累计 (%) 占收入比例 (%) 累计 (%)1 2 3 4 520 20 20 20 2020 40 60 80 1006 12 17 24 416 18 35 59 100 ? 根据上表作图:I(%) 100 80 60 40 20 0 YA B P(%)20406080100 ? 在上图中:0P:人口比例 0I: 收入比例 0Y直线:450线。在这一线上,每20%的人口得20%的国民收入,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等,为收入平均曲线。这是理想状态 0PY: 表示收入绝对不平等,这一情况基本不存在。 0Y曲线:实际分配曲线,称洛伦茨曲线。与OY直线越近,收入分配越 平等;与OPY越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基尼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 标 0 < 基尼系数 < 1 ,越高越不平等 若:0Y曲线与0Y直线之间的面积为A, 0Y曲线与0PY直线之间的面积为B,则:基尼系数=A/(A+B) 当A=0时,基尼系数=0,收入绝对平均; 当B=0时,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 3、特征分类模式 提出政策主张的根据来自各类信息内容的不同性 质,即同类信息内容具有相同的信息特征。 例如:不同国家、组织、群体、个人具有不同的 特征,一定特征的信息适用具有此相同特征的所有 事务。 因此(I )多数权力主义政权 对其境内的恐怖主 义实行强硬控制(Q)可能(C)中东国家伊朗、叙利亚 利比亚对源于其境内的 恐怖活动会强硬控制 (指示性)(W)由于 中东权力主义政权的 特征符合多数权力主 义政权特征 因为(R )除非 这三个国家缺少 思想凝聚力、集中的政治控制、 高效的军事情报人员(B)权力主义政权有共同特征: 思想凝聚力、集中的政治控制、 高效的军事情报人员等 4、直觉模式 提出政策主张的根据是非理性的直觉、洞察力、 判断力、理解力、意志、灵感、情感、信仰等。例如:1334年,蒂罗尔(Tyrol)女公爵玛格丽特? 马乌尔特施 (Margareta Maultasch)率军包围了卡林西亚王国的荷克斯特兹 城堡。城堡耸立在陡峭的岩层上,易守难攻。蒂罗尔决定长期围困 迫使城堡弹尽粮绝,最后投降。在这一过程中,城堡内外的形势越 来越严峻。城内最后只剩下一头牛和两袋大麦粒,城外的军心也开 始动摇。城内的指挥官凭着直觉决定孤注一掷。他命令杀死牛,将 麦粒装入牛腹内,扔出城外。受到对方这一轻蔑的侮辱,蒂罗尔认 为城内军粮充足,便下令撤军。 诸葛亮的空城计决策,也是没有办法的直觉决策。 因此(I)城堡内的指挥官认为: 敌军看到死牛和大麦 之后,会放弃围困(Q)可能(C)最后一头牛和大麦不 能再吃,要扔到城外 以迷惑敌人,导致其 判断错误(建议性)(W)由于 指挥官都具有直觉力、 判断力、创造力,既能 准确判断,也会做出错 误判断 因为(R )除非 敌人判断准确,不出现错误 自己判断错误,敌人不上当(B)城内指挥官凭直觉知道: 敌人只要接受错误信息 做出错误判断是可能的 5、因果模式 提出政策建议的基础是原因,而根据来源于原生 力量(动因)及其导致的行动结果(组织行为理论 中的一般观点与规律,给一个动因,必定产生相应 的行动结果)。 在政策相关信息转化为政策主张的过程中,因果 关系论证是重要的手段。 因此1962年10月,苏联在(I)(Q)可能(C)美国应该封锁古巴。 (建议性)古巴部署了针对美国 的攻击性导弹。(W)由于 美国人通过封锁向苏联 表示决定动用武力,可 能迫使苏联撤回部署的 导弹。(R )除非 苏联领导者不能迫使自己 组织系统改变既定的任务 和工作路线。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为因为(B)苏联人选择成本的增加, 会减小选择部署导弹的 可能性。(B)组织行为的主要轨迹是 直的,但是可能有略微 的改变 6、实用模式 政策主张的根据来自于动机、相似案例和类似的论证。 信息可以包括事实表述或在先前论证中已确立为主张的 事实与意见的陈述。 来自于动机的论证中的根据,依照政策利益相关者的 意图、目标或价值观的激励力量,来解释这些表述。 来自于相似案例或类似案例的论证中的依据,肯定信 息中所说的政策事例与同类中的另一个例子或被认为表 现出相似关系的另一个例子有基本相似点。 政策主张也认为,由于目标、价值的激励力量或由于 相同或类似的政策在过去已取得成功,所以应该采用这 一政策主张。 因此(I)需要用平等权利法 阻止对妇女的歧视(Q)很可能(C)政府应尽快通过性别 平等权利法案 (建议性)由于( W1 )大多数民众受到社 会平等价值观需要 的激励。(W 2)平等权利法案(立法) 在类似情况下已被证 明有效。(W3)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与 阻止种族歧视的关系在 反对性别歧视上相同(B1)社会平等被认为是 获得物质保证、自 尊、人性尊严的前 提条件。(B2)这些情况表现在积极的 妇女压力团体、家庭结 构的变化和教育机会等(B3)两种法律表明了法律和 阻止歧视间的一般关系 ? 政策分析中的价值基础 价值是人们基于愿望、理想、信念、利益而建立的评 价标准、品味和偏好,是决策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个人 价值经过整合形成公共价值成为公共政策决策的基础。 动机论证解释了价值问题,但没有论证它,不能提出 产生价值的依据。 道德规范论证,可以提供证实价值的依据。思考题:公共价值(社会主导价值)是如何形成的?多元 价值能否排序?如何排序? 因此(I)有必要制定为穷人提供 社会服务的政策方案。(Q)很可能 由于(C)政府应制定为穷人提供 社会服务的政策方案 (建议性)( W 1)大多数民众受到获得社会 平等价值愿望的激励。 因为(W 2)社会平等是一个普遍的人性 价值。 因为(B1) 社会平等被认为是政治稳定的一个先决条件 (实用性依据 动机)(B2) 所有人生来就被赋予平等的权利 (价值依据 伦理) ? 思考题: 1. 政策论证的不同类型 2. 仿照教材中的政策论证模式,在以下政策问题 中任选三个,分别建立关于公共政策的指示性、评 价性、倡议性主张。共建立九个政策论证: 住房价格 教育收费 医疗保健 环境污染 学生就业 民族团结 财政危机 人权保障 农民工权益 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八、公共政策系统(P79-80)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任何政策,它不仅是一个文本, 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和体系。 第二,没有一个良好的公共政策系统作 为支撑,好的政策只能是一种偶然。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相关者关系 政策环境公共政策――从系统的角度看,公共政策是一个由:(1)公共政策、 (2)政策相关者和(3)政策环境组成、包括(4)三 者之间以及三者内部各种相互关系的整体。 其一,公共政策――文本、过程和体系1、作为文本的公共政策( 1 )作为文本的公共政策通常是各种 社会利益需求相互作用的产物。 (2)作为文本的政策在对社会价值 (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同时,也对公共 代价进行权威性分配。 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的横向分布类型:A、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宽 B、利益范围宽、代价范围窄 C、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代价范围窄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纵向分布基本类型:当前利益大、代价小;长远利益小、代价大; 经常性利益大、经常性代价小;或者反之; …… (1)既不能完全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分配利益 和代价;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利益和代价的交换。(2)应该努力寻求为相关利益各方在特定时间 段内所接受,至少是容忍。 2、作为过程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过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1)政策流程的角度:政策问题认定、政策规 划、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评估。 (2)结构的角度:信息子系统、咨询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控子系统、评估子系 统、反馈子系统。 从结构角度看―― (1)信息子系统关于问题的信息――问题的发现――需要解决什 么问题? 关于方法的信息 ――问题的解决 ―― 解决的方法 是什么? 关于过去的信息 ―― 回溯:发生了什么?已制 定的政策有何作用? 关于未来的信息――前瞻:会发生什么?该怎么 做?没有达到包括“全面”在内的“真实”。 (2)咨询子系统咨询子系统主要是由一些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组成,运用 其专业知识和才能对政策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制定各种供决策者 选择的政策方案。基本功能:提供预测性研究;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的关键、确定正确的政策目标;设计各种政策文本。作用:(1)问题分析;(2 )方案确定;(3)执行参谋;(4)结果评估;衍生功能:舆论动员、政策执行评估、人才培养、次层次利益表达和综合等。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可供决策者选择的政策 方案。 (3)决策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占据着主导 性地位:(1)认定政策问题; (2)确定政策目标; (3)组织政策规划; (4)负责选择和最终确定政策方案。政策理念、体制安排或知识结构等存在重大缺陷。 (4)执行子系统 执行子系统在组织结构(即分工)、对政策 价值认同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5)监控子系统。 (6)评估子系统。 (7)反馈子系统 3、作为体系的公共政策――具有整体性、 相关性特征。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一座金字塔的组成部分,而 非单独的一块或一堆石头。政策的体系特征来自公共政策的相关性 政策体系的相关性提醒我们注意――(1)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2)政策功能之间的协调;(3)主要政策和次要政策之间的协调;(4)政策时差的协调。 其二,公共政策相关者(1)公共政策主体――参与政策的制定、执 行、评估、监控等过程的个人、组织、机构。 (2)公共政策客体――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 问题以及与问题的处理相关的人、组织和机 构。 公共政策主体直接主体―― 公共政策的直接生产 者,获得法律授权, 享有公共权威和公共 资源,能够对社会价 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充当政策产品法定生 产、执行、监督、评 估、终结者的机关或 者职位。间接主体――虽然不直接参与政策 产品的生产、执行、 监督等过程,但是可 以合法地通过施加压 力、动员舆论等的方 式积极参与公共政策 制定,并产生一定影 响的组织和个人。 公共政策主体执政者(直接主 体)―― 政治家和执政党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非执政者(间接主 体)―― 选民 利益集团 在野党 大众传媒思想库 公共政策主体官方决策者立 法 机 关 行 政 机 关 司 法 机 关 中国 共 产 党 利 益 集 团非官方参与者大 众 传 媒 公 民 个 人政 党思 想 库 以法权序列为标准划分主体――? 国家公共法权主体 ? 社会政治法权主体 ? 社会非法权主体 以直接主体构成数量来划分――? 个人主体(政治领袖、公务员、公民) ? 团体主体(政党、利益集团、政府部门等) 以在政策过程中的功能划分主体――? ? ? ? ? 政策问题认定主体 政策制定主体 政策执行主体 政策监控主体 政策评估主体 直接主体举例――(1)政治家和政党――政治家和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中的中坚力量。 政治家通常指的是议员或者议员的竞选者。其主 要职能在于:将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需求 转换为社会公共权威意志。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策 转换能力,政治家通常结成政党进行活动。 政党参与政策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的方式――间接的方式―― ( 2 ) 立法机关 ―― 立法机关在公共政策 过程中主要承当以下功能:利益协调与交换;利益表达;政策 文本的合法化。 (3)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其原因主要有四个:A、行政机关在公共政策领域具有的天然优势(貌似 中立的地位、更加全面的信息、专业知识); B 、公共政策课题技术化趋势的发展和行政机关话 语霸权的扩大; C 、对公共政策效能需求的提高和行政机关自由裁 量权的扩大; D、行政官僚自身利益的膨胀。 间接主体――虽然不直接参与政策产品的生产、 执行、监督等过程,但是可以合法地通 过施加压力、动员舆论等的方式积极参 与公共政策制定,并产生一定影响的组 织和个人(在野党、利益团体、选民 等)。 我国政策直接主体的改革与公共政策效能保障――1、意识改革――树立5种意识 A:民主意识? 认清权力的来源,权力行使的目的。民主――政治权力和真理的终极依据在于人民的意志。其表现形 式有:宪政、普选、可以选择、多数决定、表达自由、说明的责 任、责任政府等。 专制――非人民主权且权力在法律上不受制约。政治权力和真理 终极依据在于君主或者少数人的判断,他们假托神或真理的名义 作为政治统治的终极依据。其表现形式有:君主政治、寡头政治、 神权政治、没有普选、竞选、多数决定、表达自由、责任政府。 公共政策中的民主意识――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按照人民的意愿、实现人民的需求。 B:科学意识? 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控制、评估、终结 过程必须努力遵循理性的原则,尽可能地全面掌握 各种信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政策行动(不 能凭借情感、信仰、冲动);依靠科学的知识和手 段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理性――基于利益的算计,是信仰、情感、冲动的对立物。科学评价――按照事物或对象的本来面目所进行的认识活动。 C:责任意识? 政府对于人民负有责任。在政策过程中政策 主体对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负有说明 的责任,并在一般情况下对其全部后果负责。提高责任意识的操作关键在于确定责任抵押物、 形成责任抵押机制。 D:妥协意识。? 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只有通过妥协才可 能有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妥协离不开交 换。问题:遇到个别政策对象顽固地拒绝交易怎么办? E:参与意识? 在政策需求来源多元化,数量呈爆炸性增长 以及技术性特征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只有开 展有广泛的参与,才可能有好的政策和政策 执行,而政策的有效制定和执行对各自的切 身利益息息相关。 2、体制改革? A :建立民主的体制。必须有一个符合民主价值 准则的问题认定、方案规划、政策决定、政策执 行、政策评估的法定程序并加以遵守。具体包括:表达程序制度;参与程序制度;咨询 程序制度;评估程序制度;表决程序制度;责任 追究制度,等。 ? B:建立科学的体制? 科学的分工和完善的配套。完善组织体制、财税体制、公务员管理体制, 人大、政府和政府部门的政策听政和政策审议会制 度等。 3、提高公务员的政策能力? 形成公务员主动进行政策学习和研究机制。 4、建立和健全为政府政策过程服务的政策研 究、咨询网络? 建立政、官、财、学、传媒等各界的经常性 沟通机制。 关于发挥中间组织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1)是适应我国社会利益分布格局变化、提 高利益表达效能的需要。 (2)有助于极大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效能。 (3)关键在于形成和提高组织的政策能力。 (4)强化其自主地位,完善其组织体系。 (5)破除在利益集团问题上的认识误区。 详解1: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媒:指在传播路线上用机器做媒介以 传达信息的报纸、书籍、杂志、电影、广播、 电视、网络等诸形式。? 决策中的信息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体才能传播。 ? 大众媒体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信息传播载体。? 大众传媒对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越来越 大的影响,是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 列的“第四种权力”,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 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与作用? 1.公开信息,及时反映社会所发生的公共问题; ? 2.大众传媒的“焦点效应”可以形成强烈的政策压力促 使决策者接受公众的愿望和要求 ? 3.通过对政策信息和政策问题的选择、整理、淘汰、处 理再提供给公众,它建构“第二现实”影响受众对问题 的认识程度和态度,从而影响着政策议程的建立 详解2: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现代政策研究组织又叫“思想库”(think tank)、“脑库”(brain tank)。是由各种专 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综合性政策研究、政策 规划和政策咨询的组织。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 ? ? ? 官方思想库 半官方思想库 民间思想库 跨国思想库 特征: 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例如,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中,配备了工程技术、物理学、计算机、 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医学、教育、法律、社会学、心理学和政 策分析学家 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的相对独立性;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先进手段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 如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提出估计世界各国实力的 “战略发展趋势理论”, 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的“趋势估计与监视计划”借以跟踪不断发 展的形势。 兰德公司创造的系统分析、德尔斐法等 美国非官方思想库举例? 兰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Rand):规模最??? ??大、人数最多 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 巴特尔纪念研究所(the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 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案例:美对华应采取“遏制接触政策”―美国兰德公司建 议△继续奉行接触政策,但是其程度应该有所减轻,华盛顿应该保持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寻求加强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互 惠原则。但是,美国不应太多地顾及中国人在人权问题上的敏感态度, 应该对出口关键军事物资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避免任何直接帮助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事情,尤其是尖端的武器和技术。 我们将敦促美国的朋友和盟国也如法炮制,最为明显的一个手段就是通 过加强出口控制,限制最为危险的系统的出口。 △加强美国同其他东亚国家的关系、努力改善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军事合作。 具体说来包括努力拓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军事关系,加强东盟国家之间 以及它们与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合作,鼓励日本和俄罗斯之间重建支 好关系。 △既不鼓励也不逼迫台湾与大陆实行统一。根据“遏制接触政策”,“只要 中国将来的道路仍然前途不明,维持现状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中国 成为一个友好的民主国家,美国的政策可能会更加赞同实现统一。“另 一方面,如果中国变成一个敌对国家,美国可能采取一种支持台湾事实 上独立的政策。”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日) 日本非官方思想库举例? 野村综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Ltd. ) ? 三菱综合研究所(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Inc.) ? 富士综合研究所(FUJI Research Institute Corporation) ? 三和综合研究所(SRIC Corparation) ? 日本综合研究所(the Japan Research Institute,Limited) 中国思想库中国目前共有智库约2500个,研究人员3.5万 人,其中民间机构不到3%。? ? ? ? ? ? ? 中央政策研究室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各高校中的研究机构 各部委下属研究机构 民间政策研究机构 中国民间主要脑库名称 天则经济研究所 时间 1993 主要负责人 工作方向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应用 茅于轼、盛洪、 张曙光 李凡 基层民主选举、市民社会、改革 开放研究世界与中国研究所 1993北京视野咨询中心 1993零点研究集团 1993钟朋荣袁岳 仲大军为企业和政府制订发展战略民意调查 制度、人文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研究北京大军经济观察 2001 研究中心 上海法律与经济研 2002 究所吴敬琏、江平、 法治环境和市场经济变革的交互 梁治平 作用 ? 还有两家是官方整合民间资源后创办起来的,目前 以民间身份活动。他们自己的解释是:始终坚持官 方背景、民间机构 ; ?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 1989年 马洪 以研究为依托进行广泛深入的咨询服 务 ?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由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研究会发起) 1991年 迟福林 转轨经济理论和 政策研究,提出政策和立法建议报告。 中国超级智库成立?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上引退一年后,71 岁的曾培炎再度“出山”,这次,他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国国际经 济交流中心 (以下简称国经中心)理事长。 ? 在日的第一届理事会上,曾培炎当选为理事长。执 行副理事长8人,包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王春正、 经济学家厉以宁、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晓强、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钱颖一、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魏礼群。 ? “这个新智库是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成立的。”参与国经中心筹 建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说。不寻常的“豪华”阵容,使得新智库 备受海内外瞩目,一时有“中国最高级别智库”之称。 ? 中心一成立,便列出了今年要重点研究的19个课题,包括金融危 机第二次冲击波的可能性、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美战略经济 合作、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中俄中亚能源资源合作研究等。 公共政策的客体? 公共政策客体:指公共政策解决的社会问题 (“事”)和政策发生作用的对象(“人”, 目标群体)---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针对哪些 人制定政策? ? 绝大数公共政策都是基于要解决特定的公共 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产生。 ? 此外,与这些特定问题又着紧密联系的群体, 必然会再政策规定中受到利益的减损或增加。 ? (1)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社会问题――公共 问题――公共政策问题。 ? 公共问题的特性:价值性、社会性、系统性和 变动性的特征。 ? 社会问题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 面的问题。 ※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需要得不到满足)? 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证实与证伪 ? 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发明与发现,居里夫 人发现放射性元素 ? 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 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 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 ? 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 举例:? 艾滋病问题(价值观)? 过去:个人问题(卖淫者、嫖娼者、吸毒者、同性恋者) ? 现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婴儿、小孩、名流,艾滋 病开始成为社会问题? 非典问题? ? ? ? ? 个人问题 医院防护问题:感染医护人员 政治稳定问题:政治交接班、两会 国际问题:香港、越南、加拿大、美国等 外交问题与内政问题 (2)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目标群体? 目标群体(政策对象):指受公共政策影响和制 约(分配利益、规范行为)的社会成员。例如:? 助学贷款政策(大学本科生); ?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非少数民族已婚夫妇); ? 农村孩子免费上中小学(城乡二元体制中农业户口的孩 子); ?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三无”人员); ? 带薪休假(根据征求意见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 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 ? 目标群体是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共政 策是否产生成效的重要决定变量,目标群体的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政策实施的成败。? 目标群体为什么认同或抗拒政策?? ? ? ? ? ? ?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程序 对成本收益的权衡:谁出钱? 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经济人“与“利他主义” 避免受到惩罚: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强制性) 环境条件的变化:社会变迁 ? ? ? ? ?影响目标群体的因素: (1)目标群体的规模; (2)目标群体的结构; (3)目标群体的要素特性; (4)目标群体的认知态度; 公共政策客体的分类? 问题的角度――? (1)按照问题的内容划分: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 ? (2)按照问题在社会经济中的功能划分:? 初次分配问题 ? 再分配问题? (3)按照问题的质量划分? 结构良好的问题 ? 结构一般的问题 ? 结构不良的问题 三种不同结构的政策问题: 要素 决策者 方案价值、目标结构优良 一个或少数 数量有限 达成共识确定或有风险结构适度 一个或少 数 数量有限 达成共识 不确定结构不良 许多 无限未知或冲突后果不确定概率可以计算不可计算不可计算 其三,公共政策的环境公共政策环境指的是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各种 因素的总和。其一般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 环境两大方面,在社会环境中又可以划分为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 1、自然环境――比较其他环境因素而言,更加长期、宏观和难 以改变。 基本教训: 一般说,宜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自然的力量, 因势利导,“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不是硬靠工 程措施去“改造自然”。――钱正英 2、政治环境( 1 )政治体制 ―― 制度所规定的社会公共权 力分配关系。包括有关国家结构、国家意志 和权力的形成(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议会 制度);国家意志和权力的执行(国家整体 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立法、司法、行政之间 的关系)等方面。 (2)政治过程――个别意志上升为社 会公共权威意志的过程。(政策过程― ―利益需求转换为政府政策的过程)? 案例(利益需求的政策表达过程): 从事政府服务生产业的职员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 比例人口(1994年): 是年日本每千人中的行政职员(包括国家公务员、地 方公务员以及政府企业职员,不包括军人)人数为37人, 美国为71人,法国为93人,英国为77人。此外,直接在国 家政权参与利益表达的自民党党员(国会议员、内阁成员 及政府部门负责人)通常只有4、5百人。 考虑到在泡沫经济产生和崩溃之前,日本自民党和日 本政府依靠上述资源领导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取 得的快速和巨大的进步,可以说,其统治效率是相当高的。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是日本经济界最重要的 中间组织,由“财界总司令部”之称。根据2002 年7月16日的统计,该组织由1233家大企业、127 家主要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组织以及54家地方 经济团体构成。一个中间组织能够短短一个月内提出如此数 量众多、范围广泛的政策建议,显示了该组织所 具有的强大的政策能力。 1、关于妥善处理《美国企业改革法》运用中涉及日本企业问题的要求2、关于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基本考虑 3、关于稳定金融体系和尽快实施通货紧缩对策的要求4、对于2003年度毕业大学生录用中注意事项的要求5、2002年度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关于政府管制改革的要求 6、关于政府公正交易委员会有关方案的评论7、关于政府公正交易委员会向各方征求有关问题意见的评论8、环境自主行动计划――温室效应对策编 9、关于就业问题的紧急对策计划10、关于产业振兴的建议11、强烈希望日本和墨西哥缔结自由贸易协定 (3)国家结构――国家结构规定公共事 务和公共政策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公共事务的结构划分 国家事务地方事务性( 政国 策家 )制 定 的 整 体中 央 机 关 自 任 事 务授 ( 的权 地 整和 方 体监 在 性督 国 政下 家 策制 法 )定 律法 定 受 托 事 务性( 政地 策方 )制 定 的 地 方地 方 自 治 事 务 (4)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不仅指的是 国家通过政府依法承担的社会管理种类 和范围,同时包括国家职能的特点、行 使职能的手段和方法。国家职能的范围 决定了公共政策的范围。 ( 5 )政府体制 ―― 广义的政府体制主要 是指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之间的权力分 配。狭义的政府体制指的是行政体制。政 府体制主要涉及公共政策决策权分布。 公共政策的制定权应该按照职能分 划分还是按照职权大小划分? 3、经济环境? ? ? ? ? 经济形态―― 经济体制―― 经济能力―― 经济利益―― ……? 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无论什么性质的国家和地区,其政府决策体制、 目标、职能、行为等都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 4、社会环境――重点社会的组织化程度? 如果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比较高,同时社会组织与国 家、政府组织的关系比较正常和良好,则组织化程 度越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就越高,公共政策执 行就越顺利。 ? 如果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比较高,其与国家和政府的 关系比较紧张,则会大大增加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 的难度。不过,在这时候,应该首先注意辨析组织 化的社会所表达的需求是否是公共需求。 5、文化环境? ? ? ? 政治文化的类型 公民主体意识的成熟程度 公民的政府价值观和政策价值观 公共政策主体的价值观 其四、公共政策工具【案例导入】 ? 从日开始,源源不断的清水从浙江的东阳市的横绵水库 流出,经过刚刚完工的渠道奔向毗邻的另外一个县级市义乌。至此备 受关注的中国首例水权交易宣告正式“交货”。东阳和义乌虽都处于 金华江的下游,但东阳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义乌水资源却非常缺乏,不 论是在工业上还是生活用水上都非常困难。 ? 为此,义乌多次召集水利专家进行论证。当时提出了方案有:一是扩 建原来水库;二是新建水库向义乌市区供水;三是以投资的方式从外 引水。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只有第三种方案可行。 ? 日,东阳和义乌经过多次协商,签署了用水权转让协 议:义乌一次出资2亿元购买东阳横绵水库每年4999.9万立方米水的 使用权;转让后所有权不变,由东阳负责工厂维修等,而义乌按当年 实际供水每立方米0.1元标准支付管理费。 ? 思考题: ? (1)义乌市成功解决用水难问题的诀窍在 哪? ? (2)该案例中涉及哪些政策工具? ? (3)哪些因素影响了政策工具的选择? ? ? ? ?1、政策工具的含义 (1)政策工具是实现政府行为的机制。 (2)将政策工具视为政府推行政策的手段。 (3)将政策工具理解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活 动。 ? 2、公共政策工具的分类? (1)自愿性政策工具自愿性政策工具自 家庭和社区 愿 自愿性组织 性 私人市场低混合型政策工具信息和劝戒 补贴、产权拍卖 税收和使用费强制性政策工具管制 公共事业 直接提供国家干预高 ? 1)家庭和社区? 将家庭和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最大好处是, 除了政府选择家庭和社区的这些行动进行授权 和补贴外,一般不需要政府太多的支出。 ? 缺点:一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的经济问题时会显 得比较乏力;二是家庭和社区提供的服务缺乏 规模效应;三是单纯的社会和家庭解决公共问 题可能存在不公平; ? 2)自愿性组织(志愿者组织)? 自愿性政治是指不再政府的强迫下成立,也不 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既可以免受 国家的强制力,又能排除经济利益分配的干扰。 ? 优点:一是可以节约公共服务的成本;二是志 愿者组织服务具有灵活性和反应迅速的特点; 三是自愿者组织的服务能够推动社会团结和平 等有序的扩大政治参与; ? 3)市场? 市场可以提供公开、公平、自由竞争的方式让 公共服务管理达成最大的收益。 ? 缺点:一是不能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二是市 场会造成不公平,拉大贫富差距;三是市场不 能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 (2)强制性工具 ? 1)管制? 管制是政府利用公共权威和权力来对个人或组 织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活动。 ? 它是以国家权力作为基础,特定机构来运用和 实施的。 ? 2)公共企业? 公共企业的三大特征:一是企业具有一定程度 的公共所有权。二是公共企业受到政府不同程 度的控制和管理。三是公共企业生产的产品是 用来销售的公共物品。 ? 优点:一是满足公众更多的公共需求;二是建 立公共企业所需的信息成本比使用自愿性工具 和规制低得多;三是公共企业创造的公共资金 可以充实公共基金,用来公共支出; ? 3)直接提供? 就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满足社会需要, 直接运用政府的公共权力,由政府机构及雇员 直接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 优缺点:自行总结。 ? (3)混合工具 ? 1)信息和规劝 ? 2)补贴? 补贴形式:一是赠款。主要是对政府所鼓励的 行为给予的奖励。二是税收激励。三是票证 (消费券或代购券)。 ? 优点:一是再政府愿望与民众一致时,补贴工 具易于建立和实施;二是对管理者而言,补贴 具有灵活性,能够引导人们作出决定;三是有 助于鼓励创新;四是补贴政策易于被社会接受; ? 缺点:一是需要资金支持;二是确定适当的补 贴标准难度大,所需信息多,成本较高;三是 补贴一旦实施难以撤销;四是不适用于危机处 理; ? 3)产权拍卖? 在污染防治领域经常使用的工具。 ? 优点:一是容易操作;二是比较灵活;三是引 入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缺点:一是有助于助长投机行为和心理;二是 容易遭到一部分民众的抵制; ? 4)税收和使用者付费? 优点:比较容易建立;可以积累财政资金,具 有一定灵活性;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 ? 缺点:制定正确的税率和征税水平需要大量的 信息;在快速处理危机方面效果不好,而且不 适合进行实现的计划安排;执行起来不方便, 会导致成本过高。 (3)影响工具选择的因素 a) 政策目标 b) 工具的特征 c) 工具应用的背景 d) 以前的工具选择 e) 意识形态思考:政策实践中如何进行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 阶段性结论――? 任何政策,它不仅是一个文本,同时也是一 个过程和体系。 ? 没有一个良好的公共政策系统作为支撑,好 的政策只能是一种偶然。 第3章:构建政策问题3.1 政策问题的本质? 政策问题是没有实现的需要、价值,或者是改进的机会 ? 有一种片面的观点:政策问题是一些客观条件,它的存在仅仅只需通过决定在特定的情形下有什么样的 “事实” 而得以建立。? 但是,事实上同一个与政策相关的信息可能、甚至常常导致 对问题定义和解释的冲突。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事实不同,而 是与政策相关的各方对人性的假设、社会理念不一致,受政 府角色的影响、受知识本身的性质的影响 ? ――政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主观认定。 ? 因此,构建政策问题是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分歧意见中连续 地、反复地探究问题的阶段。 ? ――分析的失误,更多地来自于对错误问题的解决,而 不是对正确问题规划了错误的方案。 政策分析中问题构建的重要性(第四版,P51) 政策问题的特征:? 1、政策问题的相互依存性某一领域的问题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问题――问题很少能独立于 其他问题被单独界定和解决。? 2、政策问题的主观性(纠正P53 ? 3、政策问题的人为性的错误)政策问题是“思想作用于环境的产物”――问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 促使问题产生的外部条件是被有选择地进行界定、分类、解释和评价政策问题是主观判断的产物――是社会客观条件的合理性界定, 政策问题在社会上被构建、保留和改变? 4、政策问题的动态性问题和解决方案都在经常变动,因此问题并不等在那儿等候解决, 即使问题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会过时 ? 从系统的观点理解政策问题(P53) ? 问题是有明确目标的系统 ? 不能把问题系统(如犯罪、失业、通胀、贫困等) 分解成独立的部分去加以解决,否则会冒 “为错误的问题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的风 险 ? 问题系统的特征:1+1&2 ? 一堆石头:单个石头总和,或金字塔 ? 全球变暖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政策问题的三种类型:问题的结构要素 结构优良 结构适度 一位或数位 有限 一致 不确定 不可计算 结构不良 许多 无限 不一致 未知 不可计算决策者 一位 备选方案 有限 效用(价值) 一致 结果 确定性或风险性 效率 可计算 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政策问题的区别? 问题――问题意识者主观意识中的现实状态与 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 ? 社会问题――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个体主观意识 中的共同的问题。(影响较大、共同) ? 公共问题――社会问题中,社会公众希望由政 府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 公共政策问题――从效能和法律角度属于政府 职责范围内的公共问题。 ? 社会问题的定义 ? “问题”其实就是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的距 离或差别,从而出现的一种令人不满的状态。 个体:个人问题或私人问题 问题 群体:社会问题或社会问题 ? 社会问题: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或至少令一部 分人感到不满的状态。 ? 社会问题的认定? 主要两个方面:? 一是搞清楚与该社会问题相关的各种事实。如 造成的原因、自身的特征等; ? 二是搞清楚与该社会问题相关联的各种价值标 准并使用这些价值标准对问题进行评论。(纳 入公共政策问题界定) ? 社会问题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 (1)社会福利? 福利本质来说就是一种“收益”,是个体从物品或服务 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幸福感。 ? 两种社会福利标准(加总):一是所有个体的福利的简 单相加;二是个体福利按照不同权数进行相加; ? 两种不同的社会福利标准对社会问题认定时,将产生不 同的影响。 ? (2)效率? 物理学上的“效率”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 系; ? 经济学上的“效率”就是指社会福利状态改变 的可能性的大小。? 如果可以改变这种状态,就说明没有效率; ? 如果以及没有改变这种状态的可能,那就是达到效 率最大化或最优状态。 ? 补充知识:?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 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 变好。 ? 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 坏的情况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余地的状 态; ? 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 (3)公平? 公平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时也有着复杂的内涵。 ? “不平等”三个层次:一般意义上不平等、经 济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 ? 三个层次的不平等中,前两个在实践中往往具 有抽象性,不易于衡量;而第三个则具有可操 作性和可比性。 ?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 尽管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是 这些途径之间也会进行合理的“分工”才更 有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 1、社区(非正式部门)? 社区特点:非正式性 ? 社区的功能:能够较好的解决社会基层问题。 ? 2、三个正式部门? (1)政府 ? (2)市场 ? (3)社会组织(NGO、NPO,其他一些志 愿性的组织) ? 从法律角度而言――一个问题要成为政策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属于政府管辖权范围之内的事务。? 从效率角度而言――一个问题要成为政策问题,必须是存在着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 市场失灵――在市场机制下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效率的状态。? 市场失灵原因举例: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不完善市场;信息 不对称;经济周期性;收入分配不公正;非优效品。? 社会失灵――不能通过社会自主协调或者协作的方式予以满足或者实现。? 社会失灵原因举例:相关利益冲突的不可调和性;社会自组织程度低 下;社会组织回应能力的低下;与主流社会价值取向冲突,等。 3.2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构建? 政策工作开始于表达 清晰和显而易见的问 题? 出现可识别的问题 ? 可以猜测可能的行动过 程 ? 可清楚地表达问题的目 标? 问题构建中的创造性? 分析结果是全新的 ? 分析过程是非常规性的 ? 分析过程要有足够强的 动力、毅力 ? 分析成果被认为有价值 ? 阐述问题本身任务艰巨? 政治压力群体变得异 常活跃 问题构建的步骤(四版,P58) ? 问题感知:问题建构的前提条件 ? 问题搜索:找出问题相关人的形形色色的问 题,找出元问题――问题的问题。 ? 问题界定:从元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 ? 问题陈述:即对实质问题形成规范的表达式。 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 政策问题构建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前提条件, 即认识或“感知”到问题情境的存在。? 此阶段的目标不是发现单独的政策问题,而是 企图发现政策问题利害关系人所共同感受到的 问题情境形态。 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此阶段中是以公共政策概念诠释问题情境,使之 成为政策分析所能够处理的元问题。 ? 政策分析家通常面对的是一个由各种不同意见纠 集而成的问题之网,他们是动态的,具有社会性, 贯穿政策制定过程始终。? 事实上,这是一个“元问题”――一个问题的问题,它 是结构不良的,因为各个利益相关人对问题的陈述差异 很大,好像大得范围难以控制。 ? (元问题可以界定为所有一级问题构成的二级问题―― 问题集合) 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从“元问题”向实质问题转化的过程中,分析人员要 从最基本或最一般的方面确定问题。 ? 例如,分析人员可能需要决定是经济学、政治学或 是社会学的问题。 ? 若是经济学的范畴,则从供需法则的角度加以分析 ? 若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则要按照利益集团、精英人 士或其他社会等级中的权力和影响的分布加以分析。 ? 不论是选择哪种概念架构,这个阶段都反映出政策分 析家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 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一旦界定了实质问题,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更 详细、更具体的正式问题。? 从实质问题到正式问题这个问题称为“问题陈 述”,即对实质问题形成一个正式的表达。 第一、第二、第三类错误? ? 第一类错误: 第三类错误 ? 解决错误的问题――本应选择正确的却选择 ? 原假设真 了错误的对实际问题的正式表达(模型) 时拒绝它 ? 在搜索问题阶段,分析人员如果不能完成搜索或 第二类错误: 者过早停止搜索,就有可能为元问题选定错误边 界。元问题的某些重大方面――如那些执行或将 ? 原假设错 执行政策的人进行的问题陈述――可能被简单地 时接受它 遗留在元问题的范围之外。 ? 界定问题阶段,分析人员在为问题情势形成概念 时,其面临的风险主要在于应当选择正确的概念 体系时,却选择了错误的。这种错误有可能严重 歪曲实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政 策分析可能只是一种伪装的意识形态。 ? 问题陈述阶段,风险主要来自当应该选择正确的 实质问题的规范模型时,却选择了错误的模型。? 3.3 政策模型与问题构建? 所谓“政策模型”? ? ? ? 对一个问题情势简化了的表达(说明) 对现实的构建和重构 表现为:概念、图表或数学公式 但政策模型 不是问题情势的本义描述 ? 是对问题情势进行排序和解释的人为手段 ? 两种分类: ? 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 ? 口头的、符号的、过程的 ? 描述性模型:? 解释和/或预测政策选 择的原因和结果 ? 用于监测政策行动的结 果 ? 用于预测经济绩效? 规范性模型? 解释、预测和提出建议 ? 如复利模型 Sn=(1+r)nS0 ? 特征:不仅能估计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结果变量, 而且也能最有效地实现 一些价值 ? 口头模型:? 用日常语言,而不是符 号逻辑的语言或数学的 语言 ? 如专家和门外汉的口头 交流 ? 古巴导弹危机: ? 撤退(丢脸)? ? 核战争(人类悲剧)? ? 封锁!? 符号模型? 用数学符号来描述被认 为能描述问题的特征的 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 简单线性方程: Y=a+bX X:政策变量 Y:政策结果变量 ? 过程模型:? 描绘了被认为能描述问题 及解决方案的特征的变量 之间的能动关系 ? 它试图通过阶段性的描述, 对政策进行程式化的分析。 ? 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 一个简单形式:决策树 ? 请描述一个关于控制北 京雾霾天气的过程模型? 过程模型与符号模型? 过程模型中会用到符号模 型进行说明 ? 主要区别:? 符号模型用真实的数据 来估计政策和结果变量 之间的关系 ? 过程模型是假设或模拟 这些关系 ? 替代模型与透视图模型―认识政策模型的缺陷:问题的错误表达方式 ? 替代模型是问题现象的替代物(假设正式问题真实地表现了实际问题)? 透视图模型是对于实质问题进行构建的一种方式 ? 二者不能混淆;否则会增加出现第三类错误,即解决错误问题 的概率。 ? 举例: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概念英语文本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