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册的p2p平台注册地址找不到怎么办了怎么办

小心血本无归的P2P网贷 真的会让你倾家荡产
  【高收益、高回报、高息诱惑,P2P网贷诱惑多多,但与此同时一些P2P公司跑路的消息时有发生,广州曾先生9万元投资基本打了水漂。】
  看上高达20-30%的投资回报 曾先生落入P2P网贷骗局
  72岁的曾先生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名退休干部,2000年开始,退休赋闲的他就开始热衷于各种投资,但是经过几次实践之后,曾先生感到无论是哪种投资项目,都没有理想的回报。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先生了解到一个新兴的投资项目――P2P网贷平台。
  投资人 曾先生:号称利润都是20%以上,有的就是30%左右,而且宣称随便任何时候提款。
  面对高额回报诱惑,曾先生专门参加了2014年广州投资理财金融博览会,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名叫“中大财富”的网贷平台。在展会现场,他决定现场开户投资,令他心动的原因,是中大财富的宣传和各种荣誉证书。
  投资人 曾先生:总之在各个展位,能够跟它相比的,比它更好的也是寥寥无几,
  广州金博会现场上中大财富的参展商位
  这是2014年6月,广州金博会现场上中大财富的参展展位,通过现场资料不难看出,中大财富的展位门庭若市,前来咨询的投资者络绎不绝,无论是工作人员的穿着还是企业宣传展示,都做得有模有样。而且不单单是展位宣传效果好,就连中大财富的网站也制作得让人十分青睐。
  投资人
曾先生:(它的网站)你譬如说像他们最重要的,大家最关心的,已撮合者融资多少,你比如三亿五千多万,那你这些数字,为投资者赚取的收益,一千多万!
  中大财富网页上显示的为投资者赚取的收益数据
  随着信任的加深,中大财富成为了曾先生心目中网贷圈的“高大上”,他信心满满地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从2014年6月第一笔投资的1000元钱,逐渐增加到11月份的50000万元。历经5个月的时间,先后投资了89000多元,而这些投资也很快就有了回报。
  投资人
曾先生:累计提现我提了9000多块钱,原来钱前前后后提过。你比如说日,就有一单在回收这个利益,这是利息,这一单这个也是利息。
  本以为这样的回报可以稳定持续,然而令曾先生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好景不长,从2015年年初开始,中大财富就陆续以“延迟提现、限制日提现金额度”等各种理由拖延支付本金和利息,最后不仅连公司承诺的20%多的利息没有了,甚至连本金也不能返还。
  商铺资料被盗 店主莫名其妙欠下巨额债务
  中大财富网贷平台所承诺的投资年化收益率高达22.4%,这个数字在众多p2p网贷平台中可以说是非常吸引人。然而令曾先生和很多投资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获得几千元的利息之后,网站就突然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还款。那么众多的投资者是不是被中大财富骗了呢?他们的钱能追回来吗?广州市警方也开始关注到了这一事件。
  天河区作为广州市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P2P网贷等网络金融企业的注册数量不断增加。为了防范新型经济犯罪,天河区警方提前掌握了辖区内31家P2P网贷企业的名单和注册信息。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 副大队长 禹超:我们对他这个人员信息研判以后,发现他存在着一些担保公司和平台公司实际的控制人是一伙人。
  发现这个线索后,警方开始在中大财富的网站上继续搜寻企业的蛛丝马迹。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 副大队长 禹超:我们从这个平台上看,这里,上面这些你看看,它这个呢,表面上设计的都是很好的,包括部门机构,合作担保机构,合作银行,这个合作银行就是所谓的监管帐户,正常的话,标全部要经过银行机构的帐户,那这个我们通过这些银行都可以发现到,根本没有和这些银行合作。
  警方根据种种迹象怀疑,这个名叫中大财富的网贷平台很有可能进行了非法集资和诈骗活动,
  中大财富网站上显示的“借款人”抵押的A048号商铺 实际并无抵押借款
  按照中大财富网站上公开的标的显示,这个华蓥纺织品市场的A048号商铺在2014年2月申请过一笔60万元的贷款,借款时间为一个月,借贷的抵押物是该店的60万元布匹和40万元的存货,拿着这份合同,警方找到了该店铺的店主黄泽明。但黄泽明说自己根本没有进行抵押贷款,而且根据合同显示,该店铺的店主叫张诚,不仅人名对不上,就连营业执照也是假的,可以断定这份借款合同明显是人为造假。而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仅这家布匹市场里,警方发现竟然就有60多个店铺资料被盗改冒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欠下了不少债务。
  警方在实体商铺进行调查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单位非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可定为集资诈骗罪。通过摸底调查,中大财富涉嫌虚假投标的金额已经达到2000万元,可以断定,中大财富确实存在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经过一系列缜密侦查,警方决定对中大财富实际控制人甘宇兵和其他主要管理者实施抓捕,同时封锁了中大财富网络后台数据库。在甘宇兵的办公室里,警方发现了五六十份虚假合同。
  中大财富网站办公室内发现的虚假合同
  收网行动中的发现也印证了警方摸排时的推测,中大财富制作虚标假标罪证最终得到落实。由于对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实行了一网打尽,让犯罪嫌疑人没有机会关闭公司后台网络数据,因此记录着所有受害人资金流向的资料证据得以完整保存,在看到这份记录之后,警方更加惊讶的发现,这起案件涉及的人员之多、地域之广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预想。中大财富网络平台上注册的用户,已经达到了10003个。
  中大财富平台上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0003个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 副中队长
刘超:他对整个社会面造成一个很大的影响,第一个就是涉案的人比较多,第二个就是人员的层次结构也各方面都有,有老有少,有其他少数民族,还有我们港澳同胞,涉及的面比较广。
  P2P网贷平台存法律和监管 投资者应理性对待
  2007年国外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引入中国以来,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蓬勃发展,从2013年开始,风险逐步显现,到2014年,网贷平台倒闭或跑路风潮比以往来得更加猛烈。很多公司从成立到倒闭甚至不到半年。那么这些网贷公司究竟是怎样成立的呢?
  甘宇兵,1956年出生,湖北人,中大财富P2P集资诈骗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2013年他看重广州布业生意,不惜以高额利息融资收购了一家纺织城布匹市场,也正因如此,他掌握了纺织城200多家商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工商营业执照等资料。
  犯罪嫌疑人
甘宇兵:我是做这个商业物业管理的,也同时开发了一些项目,包括娱乐,休闲和这个(布匹)商铺的招商这一块的东西的投资,也同时前期设置了金融投资,就是做民间的一种借贷公司。
  2015年,甘宇兵运营成立中大财富网贷平台,初衷是为布匹市场的经营者解决融资难问题。起初,平台运营还算正规,投资人往往能按期得到本息还款,但是在中大财富发展壮大的同时,甘宇兵在另外一些投资上却欠下了天文数字,他本人也早就因债台高筑而四处借债。
  犯罪嫌疑人 甘宇兵:由于投资某个项目,需要几个亿的资金,我自己只有一两个亿,同时我又向民间借贷了六千万左右。
  一方面高额借款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上的资金利益逐渐丰厚,面对严重倾斜的利益天平,甘宇兵想到了利用假标的借款,借出的资金全部用来偿还自己欠下的6000万元欠款。
  中大财富网络信贷平台伪造的虚假标的
  警方调查显示,自2014年5月起,中大财富P2P网络信贷平台通过发布虚假“标的”向社会公开“约标”3.56亿元,实际吸收约6000名投资人共1.8亿元投资款。至案发,近5000名投资人约6800万元资金未能还本付息。
  据统计近两年网贷平台数量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4年8月已有1600多家。其中不乏一些不良P2P网贷平台以高息为诱饵,对外发布含有虚假借款人及借款用途的贷款信息。
  警方提醒;其一P2P公司如果说是有实有资金注册的,而且注册金额比较大,基本上还是可靠的;其二如果利息10%―15%的回报尚属正常,利息高达20%以上,就要考虑是否是个陷阱;另外由于目前尚未出台针对p2p网贷的相关法律和监管政策,所以很多网贷平台不会把资金寄托给正规机构和银行监管。因此,投资者不要一味追求高息回报,应当理性投资,规避风险。
  【半小时观察】P2P网管 监管政策存空白
  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手段,p2p网贷与传统的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相比有独特的优势,出现问题也是最多的。不少网贷平台不仅没有第三方资金管理平台,还可以随意动用投资人的资金。一些网贷平台出现平台的老总自己从平台借款几千万,用于企业经营,达到自借自用,风险无人控制也无人承担,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资金风险只能落在投资人的头上,这也是不少平台出现跑路的原因。目前,社会对这样的创新金融在有全新认识的同时,也要求相关部门对p2p行业进行严格监管,以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安全,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凌辰 HN05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让问题P2P平台无路可跑|征信|p2p|平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让问题P2P平台无路可跑
  近期P2P平台跑路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在11月23日,一家名为鑫利源的P2P平台跑路却高调发公告,此举实属罕见。
  鑫利源平台跑路高调发出公告,被有关人士戏称为“业界良心”。不过,这种发“跑路公告”的做法,明显是对监管者的挑衅与蔑视,甚至可以视为是向监管者下达的战书。尤其是该平台的上线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想上线就上线,想跑路就跑路,这完全就没把监管者放在眼里。
  鑫利源平台的高调跑路所暴露出来的正是目前P2P行业所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是监管者缺位的问题。尽管今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P2P平台划归银监会监管,但实际上对P2P平台的监管不到位现象却是普遍存在。如鑫利源平台高调跑路后,当地银监局和金融办均称“不负责监管”。监管者缺位,这就难怪鑫利源平台压根就没把监管者放在眼里。
  二是P2P监管的具体细则尚未出台,平台仍然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实际上,如果有行业规范出台,对P2P平台的门槛加以控制,比如规定P2P平台的注册资金不低于1亿元。如此一来,P2P平台都是有实力作后盾的,这样P2P平台出现跑路现象就会大为减少了。
  三是征信制度建设不完善,更没有将征信制度建设与P2P平台的建设结合起来。比如,这次跑路的鑫利源,早在9月10日该平台便进入大公信用数据有限公司黑名单,但大公的信用数据并没有得到国内的认同,也没有受到重视。如果征信制度健全,不仅可以提前发现问题,而且即便是有关当事人跑路了,由于存在征信污点,该当事人未来也只能四处碰壁。
  正是基于上述三大问题的存在,P2P平台问题倍出,跑路一个接一个。实际上,只要能有效解决上述三大问题,P2P平台走向规范也就为期不远了。届时,即便P2P平台想跑路,那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虽然有关当事人可以跑掉,但当事人的征信记录是永远跑不掉的。
  □皮海洲
既然最重要的就是到达目标消费者,那么靠谱的身份识别应该就是精...
一种新经济模式想要改变生产制造协同方式,实现劳动者的自由,需...
这两家公司的火箭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非要在土豆和西红柿里挑出...
众多网友反映饿了么网上订餐系统崩溃,在App上订餐支付后,商家无法接单。
目前已有超500人报名,我们也在陆续与通过筛选的报名者联系,请小伙伴们注意查收邮件!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那些曾经存在和消失P2P的平台
那些曾经存在和消失P2P的平台
董毅智 | 来源:创业邦
2007年8月,拍拍贷国内首家P2P平台正式成立。P2P网络借贷平台在短短几年里,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成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现有P2P平台数量已超过2000个,2013年该行业国内总交易量达1058亿元,比2012年翻了近五番。然而,东边日出西边雨,P2P平台井喷式增加的同时也迎来了一股倒闭浪潮。一边是仍旧不断涌入的P2P平台,一边是接二连三发生的倒闭现象,繁荣与险象并存的P2P正在上演着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
网贷之家曾发布数据,2013年全年共75家跑路或倒闭的P2P平台,2014年初的一个月里有10家。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P2P各企业都上演一个个红楼梦中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们不禁要问P2P网络借贷是玩多米诺骨牌还是行业大洗牌?那些年夭折的P2P到底发生了什么?追忆往昔,思考今天,展望未来。我们就一起来追忆一下倒下去的P2P们的似水年华。
贝尔创投,首个被调查的P2P
“您是投资者的话,请到南通来一趟报案吧。”这是2011年9月,银监会发布P2P风险提示后三周的某天,一个公安民警对一个P2P平台负责人的电话内容。
在此通电话之后,一个名为贝尔创投的P2P平台走进全国的视野,只不过是以负能量、反面教材的身份。
贝尔创投网站号称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开发和运营P2P金融电子商务平台为主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拥有一群资深的管理及操作人员,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敦促其会员的信息发布和使用过程,打造网站投资者联盟、政府部门多方监管的管理模式”,还打着穷人银行创始人尤努斯的招牌,和小额贷款的招牌。从网站上看,平台的风控程序、垫付规则都比较完善完备。
事实却是,犯罪嫌疑人在多家网站借款恶意逾期后,在南通开设了这家名为贝尔创投的网络借贷网站,用各种优惠条件诱惑投资者充值。投资者充值后,贝尔创投又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限制提现,用户的充值是取不出来的。
日晚,业内规模较大的红岭创投逾期人员信息收集负责人获悉,南通贝尔创投经营者为红岭创投网站逾期会员“疯狂的牛牛”。红岭创投即提出通报。随后就有了开篇那通电话。9月15日,警方在红岭创投催收人员的配合下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贝尔创投事件”。
贝尔创投发生在P2P行业萌芽期。在这一时期,不管是投资人还是经营人对P2P本身是既好奇又怀疑,既担心风险又渴望机遇。此时的P2P门槛几乎还未建立,没有什么约束措施,你只要做个网站,弄些秒标,就能磁铁吸铁般的筹到钱,何乐而不为?再加上,相应的监管更是空白。对客户资金的把控完全靠高管自律。如同面对一个没有人看护的新庄园,总有那么一个胆大妄为又利欲熏心的过路人,想要钻空子,谋私利。贝尔创投虽然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也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事件让人们走上P2P的规范化发展推了一大步。至少,贝尔之后再无贝尔。
速生速死的“淘金贷”
众多关门大吉的P2P平台中,淘金贷的“昙花一现”是最让人心惊肉跳的,历时虽然最短,但是影响绝对深远。一度让业内外对P2P的整个行业发展都产生质疑。淘金贷事件后,其他P2P平台也被波及到业务发展。我们来看看这个速生速死的淘金贷是如何速生速死的。
日,淘金贷正式上线。像其他P2P网站一样,淘金贷一度推出“秒标”等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起初虽有投资者对淘金贷的交易细节提出质疑,但“秒客”们并没有发觉异常。3天内淘金贷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集资”上百万元。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5天后的6月8日,淘金贷网站突然显示数据库链接失败,无法打开,淘金贷官方QQ群解散、客服无法联系,其负责人陈锦磊的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并且,淘金贷在环讯托管的账户资金已经全部被划走。随后,淘金贷受害人成立了维权QQ群并向警方报案。6月12日,该网站嫌疑人在甘肃落网。
彼时P2P行业目前鱼龙混杂,“三无”状态——无准入门槛、无监管机制、无行业标准。期间,一些不法分子趁此监管不明的机会,借P2P平台实施经济诈骗。这种平台一般通过良好的包装和宣传虚假信息等方式搭建看起来很完善的网贷平台,同时辅之以以“高息”、“短期标”吸引投资者。甚至可能在前期举办一些发布会,或者请一些有名望的企业家或者名人做宣传,增加投资人的信任感。然后虚假发标,一般等1—3个月后就会卷款跑路。
自导自演,看盛融上演“我审我”的好戏
和上面提到的贝尔创投、优易贷不同。盛融在线在2012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并且已经开始盈利,而且并不是采用诈骗等危险手段。盛融在线显然比上两家高明不少,不过作为网络P2P贷款平台的三甲之一,盛融在线却一直在政策的灰色地带游走。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据有关媒体称,自盛融在线成立以来,其负责人刘志军就是最大的借款人。据公司公布的数据,刘志军从日至今已经发布了72笔借款,累计借入本金1.19亿元人民币,尚有992.46万元未还。如果算上其他一些属于tonyliu的未知账号,还不止这个数字。
盛融在线是一个第三方网贷平台,顾名思义,就是盛融在线作为公正中立方,给借款人和借款人提供一个平台,同时分别对借款需求和借款资质进行审核。盛融在线这种自卖自夸,自导自演,自己给自己借钱,中立还能不能做到,相信这已经不言而喻了。
按照盛融在线的规定,新用户注册后,系统默认初始借款额度为1500元。首次交易成功后,还可以递交提额申请。不过用户在收到额度申请审批意见后,三个月内不能再次申请提额。但是,盛融在线创始人tonyliu的第一笔借款就是3000元,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累计贷款金额已经超过1亿元,按照严格的规定,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额度的。
盛融在线的这种自己审核自己贷款的模式,在P2P网贷圈子里是独一家,这里存在风险隐患也是巨大的。一般而言,P2P网贷公司的个人借款规模都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个人借款额度的提升也都有严格的规定。盛融在线的行径再次验证:不做死就不会死。
团队不给力的众贷网
拍拍贷CEO张俊曾在媒体面前说:“现在外界看互联网金融行业很热闹,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有钱赚,而且这个行业门槛很低,所以都进来了,但其实这个行业的门槛是非常高的。”
目前我国P2P平台背后的创业团队有很多类型,有计算机技术背景的,有金融行业背景的,也有对网络技术和金融一窍不通单纯想创业。我们不能说哪种股东是哪种背景的平台更容易成功,但是P2P网络借贷行业与其他已经发展成熟的行业不同,没有经营经验可借鉴,没有明朗的法律政策可遵守。
从出现至今不过七年的发展史,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开展业务,如何控制风险,如何不踩法律红线,而且在目前大部分平台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很多股东既是创业者也是经营者,因此需要有扎实的知识结构作支撑。
在“优易网”卷款跑路事件中,诈骗嫌疑人缪某、王某被警方证实是近缘亲属关系,优易网主要股东与运营人员之间几乎都是亲戚关系,很明显带有着有家族企业的性质,这样不合理的单一团队结构很容易发生经营问题或者携款逃跑的行为。
众贷网上线不到一个月便声称倒闭,其股东就在公告里表示:“由于经营管理团队经验不足……”在P2P网络借贷野蛮生长的浪潮中,创业者缺乏能力经验匆匆上马,其面临的结果也只能是被拍在沙滩上。
有不少P2P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倒下去,又有更多的后起之秀重新成为风投们的盘中餐。倒下去的似乎已经没有起死回生可能,但是活下来的正在或即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淘汰浪潮。继点融网、融360、有利网获得大笔融资后,人人贷、拍拍贷也于今年获得新一轮融资,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在进入这个行业。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然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用在P2P的发展轨迹上也是适用的。能够蓬勃发展,站稳脚跟的,大都经历了类似的风浪,但是倒下去的却各有各的说道。谨就将此文献给在P2P的行业大洗牌中的已经身先士卒的前仆人,还有跃跃欲试的后继者。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按日期检索
2017年二月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账号
Copyrights. (C) 2013 by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210年来P2P用户赚的没有赔的多?|界面新闻oJMediaP2P落地中国已有近10年的历史,10年间,P2P行业逐年发展壮大。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P2P行业的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突破3万亿元大关。
众所周知,在P2P平台上发生的交易,借款方可以将借来的资金用于救济眼前的困局,而出借方则可通过放贷换来一定的收益。借款方的融资规模超过了3万亿元,那么出借方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不过,一直以来,包括第三方数据机构以及众多媒体在内,对此话题的关注却很是寥寥。
网贷舆情综合业界影响、历史交易、数据披露等因素,选择了业内29家平台作为对象,考察了其投资人收益情况。
发放收益哪家多?
注:数据来自平台官网
投资人从29家平台总共获得548.60亿元的投资回报,其中,从陆金所得到的收益最多,达到259.5亿元,其次为红岭创投、网信理财、人人贷以及翼龙贷,分别从中得到50.63亿元、26.88亿元、22.15亿元、17.14亿元。
值得一说的是,29家平台兑付的548.60亿元的收益固然相当诱人,但P2P投资人在其它平台上损失要比这个数字多的多。虽然没有具体的损失数字,但从e租宝一案便可窥豹一斑。
e租宝给投资人造成接近370亿元的损失(此为官方披露的e租宝未兑付金额,后期若能按比例兑付,则投资人的损失会相对降低一点),该损失数目比29家平台中任何一家平台创造的收益都要多,即便和29家平台已有的收益之和相比,这个数目亦接近后者的67%,而这还是一家平台带来的损失。
可见,&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并非一句虚话,网贷投资人还需牢记,投资时不要偏信宣传、为高利所惑,而要学会辨别,选择安全、靠谱的平台。
人均收益哪家多?
29家平台,可统计注册人数的有23家,那么这23家平台的用户人均收益如何呢?
注:数据均来自平台官网;&累计投资人数(/万人)&一栏的数据,来自平台官网公布的投资人数或注册人数。理论上讲,平台注册用户包括了借款人和投资人,获得收益的主体是投资人而非整体注册用户。但部分平台仅有披露注册用户数,而没有公布投资人人数,对此,统计会将注册用户视为收益的主体。以此方法得到的人均收益和实际情况存在误差是肯定的,这一点还请读者了解。
23家平台的人均投资收益,从数十元元到数千元不等。其中人均收益较多的几家平台&&红岭创投、宜贷网、鹏金所、陆金所、网信理财,人均收益分别有3992.3元、1532.0元、1030.9元、948.1元、867.9元。
为用户赚钱哪家强?
人均收益只能反映用户在平台的收益状况,并不能考量平台为用户赚钱的能力,因为它没有将平台的运营时长纳入统计。
如果统计兼顾平台为用户带来的收益总值、平台用户数、平台运营时长,那么就可以得出每个用户每年从这家平台赚取了多少钱,这个数值越大,越能代表平台为用户赚钱的能力。
计算得知,23家平台中,为用户赚钱最给力的10家平台分别为鹏金所、宜贷网、红岭创投、冠e通、链家理财、小赢理财、网信理财、陆金所、金信网和小牛在线。这些平台的用户平均每人每年在平台上赚取的收益分别为542.6元、528.3元、518.5元、418.2元、401.9元、260.9元、355.3元、197.3元、168.9元、90.6元。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网贷舆情(微信公众号ID:wangdaiyuqing)是研究行业政策,监测行业动向,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第三方研究院。致力于挖掘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P2P网贷行业舆情动态,披露信息,提升行业透明度;通过事件舆论发酵,洞悉市场影响及行业用户行为,以全景式角度记录行业发展。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p平台注册人推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