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决定撤销延边州延边兜底鞋批发

您当前位置:
海南省省民政厅:以低保兜底 精准扶贫助农致富
08:46:10海南日报
“海南脱贫攻坚战,民政部门要打起精神,精心组织,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利用好民政现有的扶贫政策和资源,争分夺秒,打赢脱贫攻坚战。”10月4日下午,省民政厅召开厅机关处级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会议要求,海南各级民政部门要从低保兜底保障、定点精准扶贫着手,做好扶贫工作。
9月30日,海南省民政厅召开厅机关处级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全省脱贫攻坚推进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精神;10月1日,省民政厅到对口扶贫点东方市天安乡光益村调研,和村民拉家常、谈愿望、话发展。省民政厅厅长苗延红叮嘱在场的民政扶贫工作组干部,要详细了解村民发展意愿,多帮助、多支持,帮助他们早日找到脱贫致富门路。
海南省民政厅近日还将同东方市民政局、光益村干部一同对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情况进行走访摸底,提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使该村扶贫工作在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省委规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全面完成好各项扶贫任务。
10月4日下午,结合前期在光益村的调研情况,省民政厅要求厅机关相关处室切实认真抓好扶贫调研,积极帮助村民谋划项目、发展产业;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针对全省的脱贫攻坚战,会议提出,要根据民政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抓紧出台《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实施意见》,制定脱贫攻坚的配套政策,用政策为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驾护航,让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能够充分惠及扶贫对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发挥民政的贡献和作用。(记者 刘操 通讯员 王剑)
(责任编辑:李素)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 ...
深秋的甘肃敦煌胡杨林
提升质量安全促进蜜柚出口
故乡的标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当前所在位置:>>>>>>>>
珲春市“低保兜底”确保贫困人口脱贫发布时间:日&作者:相恒波& 来源:延边日报 &&& 2016年以来,珲春市围绕“城乡低保标准不低于扶贫标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通过‘低保兜底’,实现全市贫困人口于年底前脱贫”的工作目标,精准发力。目前,与民政相关的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
&&& 年初,该市落实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镇低保标准每人每月从450元提高到50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从3000元提高到3600元,分别达到2015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8%和32.7%,超过农村每人每年3050元的国定脱贫标准。
&&& 该市利用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将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保证低保对象基本医疗需求,减轻低保对象就医负担,让低保对象“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截至目前,共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11.5万元,救助11588人次;利用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加大对非低保户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救助力度。截至目前,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8.2万元,救助141户、279人;利用低保专项结余资金,加大对低保户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救助力度。共发放45.77万元,救助327户、653人;利用五保供养资金,将全市25户29名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每人每年由4200元调整为4400元,并发放生活补助和电价补贴每人3047元,共计8.84万元。
&&& 该市对尚未纳入低保范围的扶贫对象家庭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并根据其贫困类型、贫困程度和救助需要,实施分类分层救助。截至目前,新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24户、147人。全面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做到低保兜底脱贫,建立低保和扶贫数据互通、信息共享、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符合条件的应保尽保、稳定脱贫的有序退出。截至目前,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467.2万元,其中城镇6022.9万元,农村1444.3万元。 &『』『』
&nbsp&nbsp&&
&&&&&&&&&&&&&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网站制作者: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备案号:吉ICP备号&&&&&&&&最佳浏览模式: 分辨率&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是:>>
省民政厅来宁陕调研指导兜底脱贫工作
来源:民政局 作者:廖珊 更新日期:日 浏览
& & 11月14日至15日,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郭军、市民政局副局长胡洪斌一行来宁陕调研指导兜底脱贫工作。
& & 检查组一行先后到城关镇镇政府、中心敬老院、失能托养中心、城关镇八亩村和筒车湾镇海棠园村进行调研。在城关镇,郭军实地查看民政办公室挂牌、专职人员落实等情况,要求镇政府高度重视民政工作,要保证民政办公室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切实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
& & 在县城中心敬老院和失能五保托养中心,检查组详细了解敬老院设施配套、床位设置、入住人数、饮食起居、制度建设和院务管理等情况。检查过程中,郭军对敬老院井然有序的管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高度赞扬,特别是看到失能五保老人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下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晚年生活保障到位,检查组表示宁陕兜底脱贫工作成效显著,真正做到了兜底对象不漏一人,民政形象有力彰显。
& & 随后,检查组在城关镇八亩村和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查看低保、五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工作的受理审核阶段资料是否齐全、公示是否符合要求、救助政策一览通是否宣传张贴到位,进一步强调了县镇两级在社会救助受理审批过程中的责任主体和&三环节十步骤&管理审批程序,要求做到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和动态管理。
& & 副县长胡学军参加调研。
文章录入:民政局 责任编辑:姜娟
宁陕县人民政府主办
宁陕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承办
地址:陕西省宁陕县长安东街1号 邮编:711699
信息办电话:
网站标识码:
备案编号:陕ICP备号
最佳使用效果: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7.0或以上&&江西省织牢民生“兜底”网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黄继妍)帮助34.3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五”期间,我省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加快解决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编织了一张牢固的民生“兜底”网。
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作为欠发达省份,我省将财政增量优先用于民生增长。从2007年起,坚持每年实施民生工程,为群众集中办实事,其中有三分之一用在了就业和社保等方面。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5年,江西财政收入翻了4.5倍,而民生投入翻了20倍。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期间,我省先后出台并完善了“兜底”就业的多项措施,开展就业援助系列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就业扶贫专项行动等,优先对困难群体进行就业帮扶。“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转移新增农村劳动力286.1万人,帮助34.3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
“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推动社保体系建设,各种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由“十二五”期初的每人每月1170元提高到期末的2046元,增长74.8%;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80元,增幅达45.5%;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3%和73.4%,较“十一五”期末分别提高8.2和11个百分点;失业保险金月平均发放标准由322元提高到925元,年均增长37.5%。“十二五”期间,先后四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域)由720元提高到1530元,年均增长16.3%。
为使困难群众“老有所养”,我省出台城镇小集体企业职工等未参保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完善城镇大集体企业职工和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险政策,实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解决困难群众中断缴费的问题,我省率先出台了助保贷款实施办法。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办理助保贷款2200多人次,放贷金额4600多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实施“八大扶贫工程”
浏览次数:
吉林省民委
  近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召开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延边州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决定&的实施方案》,再次将&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内容,提出了&实施八大扶贫工程&的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扶贫工作新要求,到2018年,实现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是产业增收工程。大力培育具有延边特色的木耳、烟叶、绿色有机稻米、中草药、黄牛、蜜蜂、森林猪、棚膜经济等优势扶贫产业项目,积极开展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其他非农产业。对未纳入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到2018年,确保有脱贫能力的贫困农户每户有一项增收致富项目。
  二是社会保障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逐步实现扶贫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到2018年,全州农村低保线超过扶贫线,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5.4万余名农村低保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三是医疗保障工程。加快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提高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进一步降低个人承担比例,实施医疗救助,逐步解决3.1万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是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农田灌溉水平。加强小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实施&千公里农村公路攻坚&工程,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实现屯屯通,着手建设联户路和入户路。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村容村貌。
  五是教育救助工程。提高中小学住宿生的补助标准,实现中专免费教育。到2018年,贫困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坚决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六是住房改造工程。以国家和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为主,加大县(市)财政配套力度,积极吸纳帮扶部门等社会资金。积极探索修建农民公寓,对农村空巢老人、五保户等实行集中居住和供养。到2018年,完成贫困地区2.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贫困地区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七是扶贫搬迁工程。坚持自愿原则,对居住分散、生存条件恶劣,受到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威胁及其他原因导致不宜居住的36个自然屯、1732户、3799人,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导向城镇、中心村、工业园区移民,确保贫困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八是巩固提高工程。计划到2018年全州提前实现全部脱贫,但大部分人收入水平刚刚越过贫困线,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极易返贫。为此,还需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帮扶,确保这部分人稳定脱贫。
  《实施方案》中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采取&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定点扶贫,驻村帮扶;开展试点,拓宽渠道;夯实基层,强化组织&八项保障措施,保证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延边旅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