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情景体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 情景体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情景体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 要:本文运用教学实验法,通过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运用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即以训练方式为自变量,实验组为采用系列化的情景体育游戏训练方式;对照组采用幼儿体操、拍球等非情景体育游戏训练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对提高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有效的。情景体育游戏训练作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方式在提高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效果是显著的。
  关键词:幼儿;情景体育游戏;社会学发展
  1、幼儿园情景体育游戏简述
  在我国,对于幼儿教学概念的理解,最初主要受原苏联学前教育学的影响,幼儿的教学被当作对幼儿实施智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儿教学就被定义为:为了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用系统的基本知识武装他们,按《幼儿园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培养他们的技能和技巧的有系统、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过程。受这种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学前教学观的影响,我国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长期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幼儿体育教学过程就相应的被认为,是以关于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由外向内的&内化&过程,这种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被视为是由老师讲解示范、幼儿进行练习的直接教学产物。
  虽然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强调幼儿的&主动性&,当这种&主动性&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教案本里,同时,对它的理解更多地是从受动性的角度加以考量与运用。因此,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对游戏引入常常是仅仅出于调动幼儿体育练习积极性为目的,而&沦为&幼儿园体育教学过程的&装饰&。忘却了游戏的内涵,使得体育游戏仅仅被视为是教师传授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手段,被当作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
  情景体育游戏创设情景并改造一般的体育游戏,以求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这类游戏极强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极富特色,深得幼儿们的喜爱。这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由教师语言指导、学生角色扮演、情绪体验、规则强化等成分构成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训练方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的操作性上,情景体育游戏训练都能够成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训练方法之一。
  2、情景体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1)社会性发展与情景体育游戏的关系。
  有资料显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游戏水平,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幼儿的社会性与游戏水平的发展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根据本研究的实验设计,研究的实验结果需要从社会性发展得分和游戏水平得分这二个因变量来考察情景体育游戏对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从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变化、游戏水平发展变化及其与情景体育游戏的相关分析等三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行 t 检验。前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总分及各项得分,经统计学差异性检验,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程度上具有同质性。从实验结果验证的角度来看,如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在实验后测时出现了差异,就可以认为是实验自变量DD情景体育游戏所产生的训练效应。
  实验显示,实验组游戏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游戏水平得分,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这验证了情景体育游戏训练效果的有效。因为豪威斯游戏量表主要考察的是幼儿社会性游戏行为,该量表划分幼儿游戏水平的根据是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水平,因此在本研究中的游戏水平的高低代表的是游戏中社会性水平的高低,它与社会性发展在本质上考察的是同一方面,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只不过它是从游戏的角度来考察,因此在本研究中用来作为社会性发展的效标。同时作为一种游戏量表,它还可以用于检测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效果。
  (2)情景体育游戏训练能提高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方差分析和独立组 t 检验显示:幼儿经过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实验组在社会性发展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显现出显著性差异。再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幅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可认为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对提高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效果上是显著的。情景体育游戏之所以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如此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情景体育游戏在趣味性和娱乐功能上独具特色,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就使得幼儿乐于参加情景体育游戏,在实验进行中,我们对被试幼儿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都非常喜欢情景体育游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们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甚至会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玩法,会一物多玩;另一方面,从交往的视角看,情景体育游戏所特有的自然伙伴关系,使得幼儿同伴间的交往非常丰富,一些社会性发展程度差、内向、游戏水平低的幼儿也能够被带动到情景体育游戏活动中,还有一些社会性发展程度较好、游戏水平也较高的幼儿自愿甘当小老师,指导、帮助游戏水平不高的幼儿。因此情景体育游戏活动在充分满足幼儿内在需要的同时,在客观上实现提高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目的。最终使游戏的内、外在价值得以实现统一。
  (3)情景体育游戏训练能提高 幼儿的游戏水平
  实验前对幼儿游戏水平测得的数据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幼儿的游戏水平的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可以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游戏水平整体上是等质的。实验后,测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游戏水平的数据并进行 t 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前后测的 t 检验,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对照组的前后测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在提高 幼儿的游戏水平上是有效的,游戏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3、情景体育游戏训练与幼儿原有游戏水平和社交类型的影响
  (1) 原有游戏水平对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影响。
  游戏水平和社交类型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前测时,幼儿游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游戏水平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由于社会性发展与游戏水平两者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而前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游戏水平和社会性发展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游戏水平的主效应显著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由于豪威斯游戏量表测量的是个体游戏中的社会性水平的高低,个体间的游戏水平高低说明了个体游戏中的社会性水平不同,以及个体间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不同。后测时,实验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游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游戏水平前测、后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游戏水平前测、后测结果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视为,这是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带来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原有的游戏水平整体上并没有影响游戏训练效果。因此情景体育游戏训练整体上并不受原有游戏水平高低的影响。
  (2)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主效应受社交类型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表明,幼儿社交类型与游戏水平的交互效应均不具显著性,但社交类型的主效应均具有显著性(p&0. 05)。通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实验前所测数据,社交类型的主效应显著主要来源于被拒绝型幼儿与一般型幼儿及一般型幼儿与受欢迎型幼儿间的显著性差异(p&0. 05),其中一般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差异最大,受欢迎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差异最小。实验后测得的数据表明,社交类型的主效应显著主要是由受欢迎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差异显著(p&0. 05)带来的,其中受欢迎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差异最大,受欢迎型幼儿与一般型幼儿差异最小。这种不同类型幼儿社会性发展间差异的变化也是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带来的效应,情景体育游戏训练消除了受欢迎型幼儿与一般型幼儿及一般型幼儿与被拒绝型幼儿的差异。这种效果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同社交类型的幼儿,能够形成他们不同的同伴关系,这样,在训练中与同伴间的互动也会不同,而且幼儿的同伴关系还处于一个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同伴关系的不断重组和变化,同伴关系不稳定,这会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对于幼儿来说,受欢迎型幼儿比被拒绝型幼儿受情景体育游戏训练的影响更大。此外,在进行多重比较时,由于有的社交类型的样本数太小,会影响统计效果,故把社交类型的样本数小于 5 的作为异常值剔除,这样,研究对象中的矛盾型幼儿与被忽视型幼儿就不参与多重比较。
  理论上讲,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完全符合社会性发展训练的原理,从实践上看,情景体育游戏训练在提高幼儿社会技能上是有效的。因此,作为社会性发展训练的一种方式,情景体育游戏值得在幼儿园普遍推广,同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虽然情景体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能够根据创设情景所赋予的角色,坚持和巩固角色意识,并且使幼儿在游戏交往中懂得并能够使用角色身份完成游戏,但在游戏活动中应当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要放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去发展游戏的情景内容。游戏中要让所有的幼儿都动起来,游戏要实现以强带弱、相互影响,社会性的学习离不开群体意识的增强。
  本研究应考虑情景体育游戏要从幼儿的经验出发,是幼儿经验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经验和幼儿个体经验相联结的过程。这种游戏应当注重幼儿个体生活与人类文
  化在课程中的同构过程,即幼儿在成为游戏主体的同时,也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反思、创造性实践从而建构人生的意义,帮助幼儿更好地实现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1]周宗奎.幼儿社会化[M].湖北:湖北少年幼儿出版社,8.
  [2]P. H 墨森,J.凯根等著.缪小春等译.幼儿发展和个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6.
  [3]张文新.幼儿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下页更精彩:1
情景体育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相关推荐技巧: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价值体现和作用可以通过小故事联想记忆:老师组织小朋友在幼儿园操场学习投篮的基本动作和技能,这样可以增加儿童对户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可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这可给孩子带来愉快满足的心情。
5、简述关于儿童游戏智力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答:(1)游戏与创造性。心理学家科琳?亨特在年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儿童好奇心和探究的研究,发现儿童好游戏(好球)与创造性能力存在正相关。
(2)游戏与发散性思维。心理学家邓斯克与席尔曼在1973年首次就游戏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发展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是:与物品是否在游戏玩过无关,游戏有助于引发出多样性联想的态度及在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3)游戏与问题解决。心理学家西尔瓦等人,在1976年就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作用进行了研究。西尔瓦指出:游戏经验具有有利于学习自发行为、下位行为向整体行为的顺序化的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减轻来自解决问题成败的压力等功能。
(4)不同的游戏与不同的问题解决。心理学家佩皮洛和罗斯具体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儿童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指出:使用集中性材料进行游戏,教会幼儿的是在此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并促使幼儿去寻找这一答案。而使用松散性材料进行游戏,教会幼儿的却是无论什么问题都有许多可能的解决策略,因此,可以充分地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技巧:儿童游戏智力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可以通过顺口溜串联来记忆: 科琳亨特有发现,游戏与创造性正相关; 邓斯克与席尔曼,研究发散性思维发展; 西尔瓦苦心钻研,解决问题靠游戏经验; 佩皮洛罗斯研究,游戏问题解决会多变。
6、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的作用主要有:
(1)游戏扩大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游戏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技巧: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串联关键词来记忆: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中,扩展和加深儿童的认识,才能促进其语言、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7、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有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的意志
总之,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
技巧: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联想记忆:幼儿园的班长小菊组织小朋友学跳交际舞(提供交往机会,发展交往能力),她主动耐心教不会跳的小朋友跳(克服自我中心化,理解他人),成为了小老师(学习社会角色,增强角色扮演能力)。她自己觉得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掌握行为规范,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她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增强自制力,锻炼意志)。
8、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它不仅能够给儿童以快乐,而且也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从而陶冶儿童性情。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
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技巧: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利用小故事串联来记忆:小星表演小白兔智头大灰狼游戏时知道小白兔很聪明的(丰富情感体验),觉得小白兔很漂亮(发展美感),最终成功演绎了这个角色并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发展成就感和自信心),很快就忘记了课间跟小朋友的不愉快(消除消极情感)。
1、简述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物理环境因素是游戏游戏活动中物的要素或条件,它包括玩具、游戏场地、游戏时间等因素。 (1)玩具及材料。玩具是游戏的工具,是游戏的物质条件。玩具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促进幼儿教育的有效教育工具。
(2)场地。场地是儿童游戏的空间。场地的空间密度、地点、结构特征及设备的位置对儿童游戏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3)游戏的时间。无论是哪种游戏,儿童都需要有充裕的时间去探索和尝试。游戏的时间直接影响着儿童游戏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幼儿而言,每天用于自由游戏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技巧:影响学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可以根据一个生活小场景联想记忆:早晨妈妈用鸡蛋和油(玩具及材料)在厨房(场地)花五分钟(时间)给小琴煎了一个荷包蛋。
2、玩具按其功能特点分类有哪些?
答:(1)形象玩具。主要包括: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如碗、杯子、衣服)等。
(2)智力玩具:主要有拼图、拼版、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 (3)结构造型玩具:主要指积木、积塑、橡皮泥、粘土、沙、雪等各种结构造型材料。 (4)体育玩具: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器械、材料等。
(5)音乐玩具: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小喇叭、口琴、粘铃鼓、花嘟棒等。 (6)娱乐玩具:主要是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小鸭游水、小猴打鼓、小鸡吃米等。
(7)某些日常用品或天然材料及其自制玩具:如小椅子、纸张、小木块、纸盒子、小瓶子、旧轮胎、树枝、树叶等,本身就可以成为儿童游戏的玩物。
技巧:按玩具的功能和特点分玩具的类型可以通过打油诗来记忆:形象智力很重要,结构造型最巧妙,体育音乐发展好,自制娱乐省钞票。
3、专门化玩具和非专门化玩具的概念是什么?
答:(1)在各种各样的玩具世界里,有的是模拟实物的玩具,其构型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游戏的主题也比较固定,在性质上具有专门化的特点。此类玩具大都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可称为专门化玩具。
(2)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或一些天然材料,以及某些结构造型材料,则无固定的用途,其玩法的确定性不强。即称之为非专门化玩具。
技巧1:专门化玩具的概念可以根据一个小故事联想记忆:妈妈在小晨生日时送给她一个非常漂亮(构型精美逼真)或以遥控(功能确定性强)在空中飞行(主题固定)的飞机模型(性质专门化)。
技巧2:非专门化玩具的概念也可以根据一个小故事联想记忆:小飞用易拉罐(废旧物品、天然材料)制作了一个小花篮,可以用来装零钱或是糖果(无固定用途),玩过后还可以改选成一个笔筒(玩法确定性不强)。
4、运用专门化玩具与非专门化玩具进行游戏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答(1)内容主题不同。儿童象征性游戏中,专门化的玩具由于其功能固定,用法较确定,
游戏的内容(主题和情节)就较为单一,而非专门化的玩具,由于其用法的不确定,为儿童想象力的发挥留有更大的余地,游戏的情节就更丰富,其主题更加多样化。
(2)心理活动不同。这两种玩具不仅对象征性游戏本身的影响不同,而且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也不一样,主要表现为儿童游戏时的心理活动存在着差异。运用非专门化玩具比模拟实物的专门化玩具,多经过一个以“它像什么”作为反应标志的建构象征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更大一些,而运用精美逼真的玩具进行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幼儿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创造。
(3)智力活动难度不同。运用这两种材料进行游戏,对儿童智力活动要求的难度有所不同。那些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玩具更容易引起小儿童的注意和游戏的行为。而对于一般废旧物品或配料,尽管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价值,且来源上广泛,经济上节约,但需要儿童用自己更丰富的知识经验来组织和驾驭游戏材料,因素,它有一定的年龄适用范围,更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使用。
技巧:运用专门化玩具与非专门化玩具进行游戏的不同之处可以利用关键词串联记忆:儿童玩内容主题不同的玩具时,因为玩具的智力活动难度不同,所以心理活动存在差异。
5、场地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场地是儿童游戏的空间。场地的空间密度、地点、结构特征及设备的位置对儿童游戏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个方面。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获得的游戏材料(或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具体的游戏行为及及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
(2)游戏场地的地点(户外或户内)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游戏场地既可以是户外,也可以是户内,一般而言,年长儿童比年幼儿童更适合户外游戏,他们在户外的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均较多。
(3)户外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突出表现为各种设备(或玩具)及其构成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特征上看,户外游戏场地可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和创造性游戏场地。
(4)游戏设备在游戏场地中的位置的影响。游戏设备在场地中的安排位置影响到游戏行为的发生及设备的游戏使用频率。
技巧:场地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可以根据小故事联想记忆:幼儿园活动室空间小(空间密度),跷跷板比较长很占地方(结构特征),所以只能把跷跷板放在室外的操场(地点),摆放在不妨碍行走的操场右边(游戏设备的位置)。
6、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母亲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及相互关系、儿童的伙伴、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教育因素等。
(1)母子早期关系对学前游戏的产生及发展的影响。母亲(也可以是看护人)与婴儿结成的早期的社会性关系对学前儿童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家庭结构和气氛对学前游戏的影响。父亲和母亲以及儿童作为成员组成了家庭的基本结构。父亲和母亲共同承担着对儿童教养的义务和职责。完整家庭结构和家庭间的和谐关系所构制的良好气氛是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儿童游戏发展的根本保障。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决定着家庭气氛的状况如何。
(3)儿童伙伴对学前游戏的影响。儿童与儿童所结成的伙伴关系,构成了儿童世界的人际关系。孩子有无伙伴,以及伙伴的熟悉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不同的影响。
(4)电视对学前游戏的影响。电视是普及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大众媒体之一。看电视节
目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看了什么电视,就会在游戏中反映出什么电视内容,扮演电视中的角色。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电视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是否适宜。
(5)课程对学前游戏的影响。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结构特点的课程展示出教师组织儿童活动的方式、教师的态度(鼓励什么、提倡什么)、教育目标以及内容等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儿童的游戏产生不同影响。课程集中地反映了教育因素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目前在这方面作进一步深入全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技巧:影响学前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可以通过顺口溜来记忆:母子关系要抓牢,家庭气氛和谐好,儿童伙伴很重要,电视课程都不少。
7、影响学前游戏的个体因素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游戏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个体的性别、年龄、兴趣、能力等使儿童的游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个性差异
(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
总之,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等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
技巧: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可以通过小例子联想来记忆:在琳琅满目百货商场,不论男孩女孩(性别差异),不论三岁五岁(年龄差异),不论内向外向(个性差异),都能找到孩子喜欢的玩具,哪怕他有喜欢昆虫怪兽的僻好(个体偶因素),在这里也能得到满足
简述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答: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教学和游戏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相互区别的概念。
(1)教学和游戏是有内在联系的,表明这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而存在; (2)教学与游戏又是各自独立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亦不能混为一谈。
①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而教师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大纲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如知识、技能等通过一定教学手段,有效地传授给幼儿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外部,是外部知识内化到幼儿的认知结构体系中的过程。游戏是幼儿主体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表现出来,是一个以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享受已知的过程,是一个将已知外化的过程。
②教学更多地强调目的、计划、效果,强调的是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而后者更多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强调的是幼儿自主的活动。
(3)两者的规范不一样,本质规定性方面也不一样。但二者有着统一的教育目标,即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教学与游戏既是密不可分,又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技巧: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可以通过串联关键词来记忆:教学和游戏都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存在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有不同是分别采用不同教育方式和途径。
2、教学的游戏化概念是什么?
答:所谓教学的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年轻结果,重视过程。
技巧:教学的游戏化的概念简洁概括为一句话,考试时适当扩展:人们常说: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就是强调过程重于结果(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看轻结果,重视过程)。
3、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更多公众号:gh_e8a32bc8d929特殊儿童发展评估、干预与康复训练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游戏与儿童发展(原书第4版)
满额减满&100减&30,满&200减&60,满&300减&100
加价换购以下任意一件商品
请选择配送地址
钻石会员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其他会员自营订单满5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商品问答(%s条)
当当价:&27.80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丛书名:培生书系.学前教育精品译丛国际标准书号ISBN:1所属分类:&&&&&&
丛书特色:
  ★内容全面,经典性和前沿性相结合
  ★适用面广,读者对象更加多样化
  ★实用性强,提供大量以研究为基础的实用建议
  ★便于评估,提供大量与一线教学对应的评价标准
  美国实行的是包括幼儿园在内的K12教育,其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本套译丛是从美国培生教育集团众多学前教育领域书籍中遴选出来的精品。首批出版的8本图书中,既包括多次再版的经典著作,也包括反映美国近期研究热点的新品力作。可以说,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这套译丛不仅可以带领我们在了解美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探知一二,还能为我们在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底蕴、接轨时代精神的学前教育事业上开启一片新的视野。
本套丛书共八本,适合教育类科研院所、培训机构、早教机构、幼儿园的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以及幼儿家长阅读。同系列其他分册可点击以下书名查看详情:
  《游戏与儿童发展(原书第4版)》一直围绕四大部题展开讨论。一章通过各种有关游戏的理论、观点和定义,试图回答什么是游戏这个复杂的问题。第二章则围绕什么是好的游戏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论章引用相关的研究理论探讨了游戏与各种行为以及与儿童各个发展领域的关系。本书前半部分的其他章节则分别讨论了游戏的发展(第三章)、个体差异(第四章)、文化与社会阶层因素(第五章),以及在治疗、住院和特殊教育情形下的游戏干预(第六章)。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它是儿童世道的通用语言,好的游戏是儿童未来发展的前奏。约翰逊博士试图将有关游戏和发展的研究和理论与早期教育实践和原则联系,告诉你:什么是游戏?什么是好的游戏?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启蒙教育,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
主编简介:
  霍力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研究所学术带头人,中外教育比较研究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蒙台梭利中国化研究”子课题顾问,北京市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培训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比较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等。出版或翻译《学前比较教育学》《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蒙台梭利教育法》《童年的秘密》等著作。其独立编著的高校文科教材《学前教育评价》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参与编著的高校文科教材《比较教育》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参加并主持教育部“九五”专项课题“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提高幼儿素质课题”,以及教育部“十五”专项课题“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育改革”。
第一章 游戏的历史:思想、信条与活动/001
一、 历史上的哲学和思想/004
古人与游戏/004
启蒙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游戏思想/006
游戏的性质:科学的方法/011
儿童游戏的现代阶段/014
二、新出现的问题/020
三、小结/021
四、关键词/022
五、研究的问题/023
第二章 透视儿童游戏的理论视角/024
一、 为什么要研究理论/026
第一章 游戏的历史:思想、信条与活动/001
一、 历史上的哲学和思想/004
古人与游戏/004
启蒙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游戏思想/006
游戏的性质:科学的方法/011
儿童游戏的现代阶段/014
二、新出现的问题/020
三、小结/021
四、关键词/022
五、研究的问题/023
第二章 透视儿童游戏的理论视角/024
一、 为什么要研究理论/026
二、当代游戏理论/026
三、当代主要的游戏理论/027
精神分析:游戏的情感动机/028
交流与游戏/030
认知学派的观点/034
社会性游戏/039
游戏中的创造力/044
四、游戏的新理论/045
五、不同理论视角中的游戏/046
六、信条与哲学/048
课堂游戏的观点/048
七、形塑未来游戏理论的若干问题/051
跨学科的视角/051
教师对于游戏的思考/051
八、小结/052
九、关键词/053
十、研究的问题/053
第三章 脑科学与游戏剥夺/054
一、脑科学、游戏与儿童发展/056
脑科学的兴起/056
高科技大脑成像技术/058
大脑的结构/058
剥夺对大脑发育的影响/060
脑科学与游戏:二者的联系/061
脑科学与认知发展/063
脑科学与语言发展/063
脑科学与社会性发展/064
脑科学与情感发展/064
脑科学与身体动作发展/065
二、脑科学与教育实践:填补空白/066
三、大脑研究与儿童发展/068
四、游戏剥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071
五、传统自发性游戏的替代方法/073
游戏与有组织的体育运动/074
游戏与休闲活动/074
游戏与娱乐活动/075
游戏与工作/075
六、自发性游戏的障碍/076
七、小结/078
八、关键词/079
九、研究的问题/079
第四章 婴儿和学步儿(0~2岁)的游戏/081
一、简介:发展与游戏的互动本质/082
二、身体发育与动作发展/083
身体发育的特点/083
动作发展的特点/083
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的差异/084
游戏与动作发展/085
探索还是游戏?/086
成人在动作游戏中的作用/087
三、认知发展/087
认知发展的特点/087
认知发展的差异/089
游戏与认知发展/090
成人在认知游戏中的作用/092
亲子间假想游戏的文化差异/093
四、语言发展/094
语言发展的特点/094
语言发展的差异/095
成人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096
游戏与语言发展/096
成人在语言游戏中的作用/097
五、读写能力发展的开始/097
六、社会性发展/098
社会性发展的特点/098
社会性与情感发展的差异/099
成人在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中的作用/099
游戏与社会性发展/100
同伴游戏/100
成人和兄弟姐妹在社会性游戏中的作用/102
七、婴儿和学步儿游戏的特点/102
动作游戏/102
物体游戏/103
社会性游戏/103
象征性游戏/104
游戏中的性别差异/104
创造力与游戏/104
游戏的综合特点/105
八、成人在婴儿和学步儿游戏中的作用/106
九、婴儿和学步儿游戏中的玩具和材料/108
十、小结/112
十一、关键词/112
十二、研究的问题/113
第五章 学前儿童(2~6岁)的游戏/114
一、身体发展/115
动作发展的特点/116
游戏与身体发展/117
成人在身体动作游戏中的作用/118
二、认知发展/119
认知发展的特点/119
游戏与认知发展/121
认知游戏的特点/122
成人在认知游戏中的作用/123
三、语言与读写能力的发展/124
语言发展的特点/124
读写能力发展的特点/125
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的差异/126
游戏、语言与读写能力的发展/127
成人在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中的作用/128
四、社会性发展/129
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129
游戏与社会性 - 情感的发展/131
社会性游戏的特点/132
社交能力的差异与游戏/137
社会性表演游戏的差异/137
成人在社会性游戏中的作用/138
五、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139
游戏的综合特征/139
发展的差异与游戏/139
创造力与游戏/144
六、成人在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作用/145
七、学前儿童游戏中的玩具和材料/146
八、小结/146
九、关键词/149
十、研究的问题/149
第六章 学龄儿童的游戏/151
一、21世纪的游戏:阻碍的因素/152
二、身体动作的发展/152
动作发展的特点/153
游戏与身体动作发展/154
成人在身体动作游戏中的作用/157
三、认知发展/158
认知发展的特点/158
认知发展的差异/159
游戏与认知发展/160
认知游戏的特点/160
成人在认知游戏中的作用/161
四、语言与读写能力的发展/162
语言发展的特点/162
读写能力发展的特点/163
语言、读写能力的发展与游戏/163
成人在语言游戏和读写游戏中的作用/164
五、社会性与情感发展/165
社会性 - 情感发展的特点/165
游戏与社会性 - 情感发展/167
社会性游戏的特点/168
社交能力的差异与游戏/168
从社会性表演游戏到结构化的戏剧表演/170
成人在社会性游戏与社会性表演游戏中的
六、学龄儿童游戏的特点/172
游戏的综合特点/172
游戏中的性别差异/172
打斗游戏/173
追赶游戏/174
战争玩具/174
创造力与游戏/174
七、成人在学龄儿童游戏中的作用/175
学龄儿童游戏中的问题/176
八、学龄儿童的玩具与游戏材料/177
九、小结/179
十、关键词/180
十一、研究的问题/180
第七章 游戏中的文化与性别/182
一、文化性游戏研究的根源/185
海伦?施瓦茨曼的研究/185
斯劳特和东布罗斯基的研究/190
背景:发展性观点的扩展/193
二、文化对儿童游戏的影响/193
家庭对游戏的影响/194
群体游戏中的差异/197
性别与游戏/200
三、小结/203
四、关键词/204
五、研究的问题/204
第八章 游戏与课程/206
一、游戏课程中的共同要素/207
教室内的游戏区域及其布置/207
每日活动安排/214
游戏的观察与评估/214
成人与儿童在游戏中的互动/216
二、游戏课程模式的差异/216
信任的游戏方法/217
支持游戏的方法/218
学与教的游戏方法/219
三、信任的游戏方法课程模式/220
四、支持的游戏方法课程模式/221
斯密兰斯基的社会性表演游戏的干预/222
凯米和狄福利斯的小组游戏/224
思维课程的工具/226
五、通过游戏学与教的方法/228
银行街模式/228
创造性课程/230
高瞻课程/231
罗斯克斯和诺伊曼的读写游戏模式/232
受瑞吉欧?埃米利亚启发的教育项目/234
博采众家之长/235
六、小结/236
七、关键词/237
八、研究的问题/237
第九章 创设游戏环境/238
一、彼时此刻/239
二、美国游戏场地的历史/240
三、整合室内与户外/244
四、游戏环境与儿童发展/246
婴儿与学步儿的室内与户外游戏环境/246
学前儿童的游戏环境/247
学龄儿童的游戏环境/247
创设游戏环境/248
得克萨斯大学游戏与游戏环境研究项目/251
五、创设特别的游戏场所:自然和神奇的特质/258
让游戏环境变得神奇/259
六、游戏与学习的目标/262
主题公园、儿童博物馆、野外营地和
大自然/262
有组织的儿童露营/264
七、小结/265
八、关键词/266
九、研究的问题/266
第十章 游戏与残疾儿童/268
一、残疾与障碍的本质/269
运动性残疾与障碍/270
沟通残疾与障碍 /272
社会情感残疾或障碍/272
感知觉障碍/273
多重残疾儿童/273
二、超常儿童/274
天才儿童与游戏/274
三、残疾与游戏/274
视觉障碍儿童/275
听觉障碍儿童/277
动作障碍儿童/278
四、发展迟缓或者出现残疾危机的儿童/279
认知发展迟缓与智力迟钝儿童/280
语言发展迟缓和交流障碍儿童/281
自闭症儿童/283
受虐待儿童与被忽视儿童/284
五、环境的作用/285
融合教育班级中儿童游戏的影响 /286
改良的游戏环境/287
六、科技的作用/292
辅助技术/292
改装的玩具/293
互动式视频/294
电脑技术/294
可利用的电子和信息技术/295
七、创造力与游戏/295
八、游戏评估/295
为什么使用游戏评估/296
如何实施游戏评估/296
研究与游戏评估/297
九、小结/297
十、关键词/298
十一、研究的问题/298
第十一章 作为新兴玩具的电脑与技术/299
一、发展中的游戏科技定义:鼠标,用鼠标,用鼠标,用 /300
从用真实物品玩游戏到批量生产的玩具/300
媒体技术影响游戏/302
个人电脑扩展了家内外的游戏世界 /304
二、因特网与新科技平台:虚拟游戏世界/307
在虚拟的环境里玩游戏:协同作用与
商业化/309
通过科技手段创造游戏/311
三、儿童媒体游戏的有效性视角/313
四、小结/316
五、关键词/316
六、研究的问题/317
第十二章 游戏治疗/318
一、游戏治疗的历史与理论/320
精神分析:游戏治疗的起源/320
心理分析中的游戏治疗/321
非指导性疗法/324
关系和儿童中心游戏疗法/325
二、游戏治疗的实施/327
创建游戏室/327
开始游戏治疗/328
建立融洽的关系/328
组织游戏室的经验/329
游戏室里的关系/329
设定限制/330
进行游戏治疗/330
三、环境与应用/331
团体游戏治疗/331
跨学科小组/332
亲子疗法/333
医院游戏治疗/334
学前和小学阶段/336
与创造力的关系/337
四、游戏治疗的效果/337
五、小结/339
六、关键词/340
七、研究的问题/340
第十三章 公共场所的儿童安全:室内和
一、为健康、身材和安全而游戏/345
二、公共场所的危险/346
三、儿童发展与安全/348
学步儿/348
学前儿童与学龄初期儿童/349
四、安全指南/标准/349
游戏场地设备标准的历史/351
五、促进儿童游戏场地的安全/353
游戏场地的安全/354
涉水安全/355
噪声 /356
玩具安全/356
其他危险/358
郊游与安全:动物园/359
六、儿童伤害与诉讼/361
标准与诉讼:美国VS欧盟 /363
七、小结/364
八、关键词/364
九、研究的问题/365
第十四章 欧美游戏场地上的游戏领导者/366
一、美国游戏工作的兴起/368
公园及游戏场地中的游戏领导历史/368
学前阶段的游戏领导/369
公私立小学阶段的游戏领导/369
二、成人干预儿童游戏的理论基础/371
皮亚杰与建构主义/373
维果茨基与社会建构主义/373
混沌理论/374
三、成人干预儿童游戏的研究基础/375
四、游戏领导的实践/377
太平洋奥克斯学院实践的视角/378
维果茨基关于实践的视角/378
欧洲的冒险游戏与游戏领导/380
五、结论与建议/382
六、关键词/388
七、研究的问题/388
附录:游戏场地清单/389
  一、新版中增加的内容
  ● 增加了全新的一章:技术与游戏(第十一章)。从历史的视角看目前关于儿童使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现象对于养护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以及关于技术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新标准与研究的影响。
  ● 增加了教室中游戏的观察与评估,以及作为工具的思维课程与创造性课程。
  ● 与理解游戏价值有关的脑神经科学的新研究,游戏剥夺的不良后果,游戏对于大脑发展的影响。大脑发展、运动、睡眠、节食、创伤、情感混乱与适宜的幼儿行为之间的联系(见第三章)。
  ● 讨论关于成人如何理解游戏的新文献,以及关于游戏理论的新材料。
  ● 关于不同年龄阶段游戏价值的最新信息,以及开发游戏的新资源。
  ● 指出积木游戏的特点,成人/儿童在游戏中互动的指导原则,以及其他话题。
  ●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不同种类的残疾,以及如何理解各类残疾。进一步探讨技术在辅助残疾儿童中的作用。
  一、新版中增加的内容
  ● 增加了全新的一章:技术与游戏(第十一章)。从历史的视角看目前关于儿童使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现象对于养护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以及关于技术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新标准与研究的影响。
  ● 增加了教室中游戏的观察与评估,以及作为工具的思维课程与创造性课程。
  ● 与理解游戏价值有关的脑神经科学的新研究,游戏剥夺的不良后果,游戏对于大脑发展的影响。大脑发展、运动、睡眠、节食、创伤、情感混乱与适宜的幼儿行为之间的联系(见第三章)。
  ● 讨论关于成人如何理解游戏的新文献,以及关于游戏理论的新材料。
  ● 关于不同年龄阶段游戏价值的最新信息,以及开发游戏的新资源。
  ● 指出积木游戏的特点,成人/儿童在游戏中互动的指导原则,以及其他话题。
  ●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不同种类的残疾,以及如何理解各类残疾。进一步探讨技术在辅助残疾儿童中的作用。
  ● 增加了游戏的治疗价值,教师可以获得的使用游戏治疗的技术培训,以及团体治疗的使用。
  ● 补充了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环境、花园作为传统的游戏场地的补充手段,强调大自然对游戏的价值。
  ● 强调解放儿童,让他们在具有挑战的环境中玩耍。
  ● 对于美国儿童养护中心和学校来说,游戏/工作的项目及其意义。
  二、内容架构  为了理解任何人类活动,例如游戏,都有必要探索该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如何演进的。第一章,按照不同时期的哲学、实践以及儿童活动之中潜藏的价值展示了游戏的历史。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关于儿童游戏的研究促进了游戏理论及其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章提出了许多作为工具的不同游戏理论,以便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方面,包括交流、言语、认知、学习、社会关系以及创造力。关于成人如何理解游戏的新文献应该能够提高学生个人对于游戏的理解,包括课堂上的游戏实践。本章介绍20世纪在游戏研究界占主导地位的许多理论,还有许多把我们引入21世纪的新理论。第二章还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判断哪个理论对于支持游戏的专业人士来说最有用。
  在20世纪,许多学科从研究中形成了一些工具。第三章详细阐述了行为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他们引进了人类大脑,特别是幼儿大脑可塑性的概念。这为从国家层面关注游戏环境中儿童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版明确了大脑发展、运动、睡眠、节食、创伤、情感混乱以及适宜的儿童行为之间的联系。还明确了与儿童密切接触的教师以及其他成人的恰当作用。
  接下来的三章强调在不同的时期游戏与儿童发展的价值,呈现了最新信息以及成长性游戏的新资料。首先,第四章探讨在儿童发展的第一个三年里如何跟婴儿和学步儿玩游戏,以及玩具作用的变化。第五章探讨学前儿童的发展,拓展了积木游戏的内容和独立游戏作用的新理念。这几章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团体游戏把游戏与认知学习结合起来。第六章根据日益提高的学业期待以及与之截然相反的强调课间休息重要性的观点,提出了学龄儿童游戏的重要性。
  第七章探讨的是文化与性别问题。由于当前时代的许多社会都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因此往往都会产生因不同人群而异的传统、价值、关系和交流的问题。游戏中的性别差异是普适性的,在许多研究中都显而易见。关于性别发展理论的讨论还介绍了长久以来一直持续着的游戏中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争论。尽管研究本身不能解决这个争论,但却生动地阐述了男孩/女孩在游戏中的社会模式、玩具使用和表演文本上的差异。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形成了许多把游戏与课程及教师的作用整合起来的方法。第八章从不干预的方法到广义及狭义的游戏干预方法,对其中主要的方法进行了探究。游戏并非儿童所需的全部,并且,通过敏锐的成人的干预,游戏和工作变成补充性的活动。本章中还增加了如何创设教室游戏环境以及保障室内安全的内容。本章的新特点是用文本框的形式呈现内容,指出积木游戏的益处,成人和儿童在游戏互动中的指导原则,棋盘游戏的价值以及识字游戏的注意事项。
  由于游戏是室内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九章重点阐述特殊的、神奇的、创造性的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及利用。本章强调自然因素,如沙、水、工具、建构材料、自然区域及特殊场地构成的综合环境的作用,批判美国日益增加的、如出一辙的标准化游戏场地、儿童养护中心、学校、公园。讨论的话题包括在学校、公园、家庭或学校附近以及特殊的地点(如动物园、博物馆、夏令营和自然中心)建造自然的游戏与学习环境。
  第十章关注的是残疾儿童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如何参与游戏的问题,以及为了增加这些儿童的游戏机会应该对成人的角色和环境进行哪些改变和调整。本版中对本章进行了改写,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残疾类型是如何命名的,人们是如何理解这些残疾类型的,包括一个综合的残疾种类列表以及技术在帮助残疾人方面的作用等信息。
  第十一章关于技术与游戏的内容是本版中全新的一章。现在关于儿童使用电脑及其他形式的技术的研究被置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关于技术与游戏的研究正在不断与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我们所了解的技术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多数是针对较大儿童的游戏和游戏活动的,但是对年幼儿童的研究范围正在扩大,其对教师及养护者的意义正在逐步显现。读者被引导去关注新标准和新研究,并被警告要严肃地关注许多人都担心的技术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
  游戏的自然疗效使人们更加重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正如第十二章所阐述的,游戏疗法来源于心理分析,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改变了这一传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开发出一些新的方法。儿童中心的游戏基本原理源于一些信念,即儿童通过游戏表现出自己的恐惧、情绪和情感,游戏具有自然治疗的作用。本版经过修改将大量研究纳入其中,表明游戏本身具有治疗作用,教师经过培训可以使用游戏治疗技术。在许多儿童经历创伤性的混乱及调整的学校中,使用团体治疗的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中分析的公共场所儿童安全的问题在关于游戏研究的论述中尚不多见,这可能与现在流行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事故和伤害事件发生的观点有关。安全专家以及不断增加的安全研究得出结论,事故会普遍存在,特别是在那些将儿童置于会导致永久伤害或死亡的危险环境之中的情况下。在这一版中,我们探讨了国家和各州游戏场地安全指南、安全规定和安全标准彼此不一致现象持续扩大的问题,并且讨论了导致课间休息和自发性游戏减少的其他相关因素。
  最后在第十四章,在欧洲,反映游戏工作中成功程度的游戏领导能力(play leadership)与游戏工作(playwork)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两个词。本章推崇这样的概念,即全体监督儿童游戏的成人――家长、辅助者、教师、青年工作者――都需要特定的技能。好的游戏领导者尊重儿童和游戏。为了提高美国儿童养护中心和学校的教育实践,本版介绍了近期关于游戏/工作的文献。因游戏剥夺引起的日渐增多的健康和发展问题导致人们更加重视对学校之外的环境,如邻里或者市内公园及自然中心中,与儿童互动的游戏工作者或者领导者的培训。
  致谢  本书作者希望对为本书的顺利完成提供帮助的各位人士表达感谢和感激之情。感谢为各章提供材料的米亚?基姆(Miai Kim),陈宜静(音)( Yi-Jeng Chen),霍利?凯洛?莫尔(Holly Carrell Moore),莫西亚?莫来娜(Marcia Molinar),雪莉?尼克尔森(Shelley Nicholson),约翰?萨特比(John Sutterby),以及巴克提?潘迪亚(Bhakti Pandya);大卫?库什纳(David Kushner)以及X. 克里斯汀?王(X. Christine Wang)提供明智的指导;拉斯提?基乐(Rusty Keeler)提供了本书的照片;阿丽塔?基辅(Alita Zaepfel)和斯蒂芬?福林(Stephen Flynn)为手稿的准备、解决电脑故障以及其他各种事情提供的帮助;还有其他许多学生也在很多方面提供了帮助。我们还要感谢其他大学的同行们,他们为文章手稿的修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广泛的分析和建议:明尼苏达大学的拉封?卡尔森(LaVonne Carlson),密歇根大学弗林特校区的阿威娃?多夫曼(Aviva Dorfman),克雷文大学的雪莉 L. 弗罗斯特(Sherry L. Forrest),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维基 E. 雷克(Vickie E.Lake),北亚利桑那大学的桑德拉 J. 斯通(Sandra J.Stone)。我们还要感谢培生和西特拉尼山(Pearson and Chitra Ganesan)出版公司的资深编辑朱莉?比德斯(Julie Peters)以及玛丽?欧文(Mary Irvin),他们自始至终地指导我们写作并完成编辑过程。
书摘与插画
店铺收藏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和儿童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