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鲁山段店窑遗珍汝窑吗?

汝窑买不起 可以买鲁山段店窑和清凉寺汝窑-第2页-陶瓷资讯-金投收藏-金投网
<em class="visited visited阅读
汝窑存世稀少,价值连城;宝丰清凉寺窑址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汝窑的其他遗址仍在探寻之中——如此背景之下,我们还有机会拥有一件“天青色”汝瓷吗?
另一方面,赵青云、王忠民、曹永智等人在《汝瓷探源》一文中也提及,“从初唐创烧的 鲁山花瓷 ,乃青瓷之源,而以铁的还原气氛烧成之青釉更是汝瓷之本,对汝窑有着直接的影响。”他们在段店窑考古发掘出有助于考究汝瓷源流的实物——大量晚唐五代时期的茶叶末釉和青釉器瓷片,其中,盘分为平底、内凹足和圈足三种,除圈足外,平底和内凹足均系支钉烧造,全部上满釉。胎质坚硬细密,呈香灰色,釉层匀净,光亮玉润,并有稀疏的开片和“芝麻花状”的珍珠砂眼,显然这与汝窑工艺的基本特点有着直接的溯源关系。
据文献记载,宋代清凉寺一带瓷业勃兴,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从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的民谣,可见清凉寺和段店渊源深厚。
“清凉寺汝官窑和北宋官窑同时烧制”
“清凉寺就是宋徽宗的官窑之一”,楼钢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他说,“我认为北宋晚期烧制官窑有两处,一处就是清凉寺汝官窑,一处是常说的北宋官窑。北宋官窑的窑址所在地目前学界仍有争议,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汝州城里的张公巷。”
他指出,清凉寺汝官窑和北宋官窑的烧制是同时进行的,这两者出品有明显差别,最主要是釉面的不同——汝窑采用乳浊釉,具有失透感,哑光含蓄;北宋官窑采用亮青釉,高光感强烈,能够很好地反射光线,表明青明透亮。这是迥异的两种美。
“前述已说,汝窑的 爸爸和爷爷 是段店窑,那么我认为张公巷的北宋官窑之 爷爷和爸爸 ,应该出自密县东沟窑。而且,在北宋官窑正式批量制作之前,应该还有一个过渡阶段,当时朝廷应该还在汝州城的文庙里设过 实验室 ,把高光的东西烧制成熟了,再拿去一公里远外的张公巷成规模烧造。汝州城的文庙里就有这个窑址,试制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文庙新窑器。”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编辑:山鬼
提及陶瓷行业,总是被人们贴上“传统行业”的标签。近日,江西黎川一位陶瓷企业创业者带来的“厨房神器”项目却成功吸引在场所有投资方的目光,麦腾创始人俞江虹和起点创投创始人查立争先恐后抛出优厚条件想要注入资本。
<font class="visited
“芝为华彩玉为肌,火气全无古气披,恰是白描吴道子,观音妙相手中持。”这是清代好古天子乾隆帝夸奖哥窑的一首诗。在他赞美瓷器的近200首诗中,描写哥窑的就近20首。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法国吉美博物馆实质上为卢浮宫的亚洲部。该馆收藏中国珍贵文物之多,全世界博物馆无出其右,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器1.2万余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瓷器收藏之首。
&#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是守护的使者,是忠诚的象征,狗的叫声‘汪’同‘旺’,寓意家人安康,福旺财旺,一旺百旺,万事兴旺。”昨天,拿着刚刚收到的方楚雄画瓷之戊戍狗生肖瓷年盘,深圳艺术爱好者何先生爱不释手地说。
&#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着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
&#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法国画家、雕塑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亨利·...[]
鉴定结果:已鉴定
鉴定结果:已鉴定
鉴定结果:已鉴定
鉴定结果:已鉴定
鉴定结果:已鉴定
鉴定结果:已鉴定
鉴定结果:已鉴定
鉴定结果:已鉴定
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投网下载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管理]鲁山段店古汝瓷揭秘&#40;图&#41;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管理]鲁山段店古汝瓷揭秘&#40;图&#41;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重磅|北宋官窑就是汝窑&#160;窑址就在段店
我的图书馆
重磅|北宋官窑就是汝窑&#160;窑址就在段店
原创征稿通知欢迎朋友们向元青花文化圈微信公众平台投稿,投稿要求:1.文章须个人原创且未在其它媒体公开发表;2.文章要突出推动祖国文物保护、促进民藏健康发展这个主题;3.坚持客观中性、实事求是的原则;4.文章要体现正能量,严禁涉及政治内容和反动言论。5.文章后面请提供作者的基本信息,文章如果选用,可为作者免费宣传。如要投稿,请在微信公众平台留言! & &北宋官窑就是汝窑&窑址就在段店文/冯保收& &【天林按语】这是一个民间藏家对于文物保护的重大贡献,这是一个足以改写中国陶瓷史的重要命题,这篇文章理应引起整个文博和收藏界高度重视,一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却用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但揭开了一个古窑址的神秘面纱,还还原了汝窑的真实历史,并用大量的史料和实物依据,无可辩驳地告诉人们:北宋官窑就是汝窑,窑址就在段店!古代中国,因瓷而名,如今却因瓷而乱。乱的根源,在于文保部门和文博系统没有跟上文物保护的形势,观念陈旧和固步自封。八十年代以来,大量古瓷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疯狂的文物盗掘中不断呈现,由于这些古瓷完全颠覆了专家的认知,与《中国陶瓷史》严重相背,于是被统统不认、一律喊假,致命大量的珍贵古瓷流失海外……关于汝瓷,八十年代以前,人们都是根据少量的馆藏品和古文献的只言片语,象背书一样去鉴定汝瓷,什么香灰胎、芝麻钉、蟹爪纹……,而清凉寺考古发掘之后,当事实摆在面前,而文博专家们固有的鉴定观仍然在可怕地延续着,很多专家仍在公开宣称汝窑只有67件半,同时,由于文物部门对清凉寺汝窑投入太大,专家的有些话都说绝了,而段店窑汝瓷一出来都不愿正视,生怕承认了段店汝瓷就打了自己的脸……我与保收先生多年前邂逅于某古瓷论坛,在那里,我们都是被围攻的对象,都是在“顶级专家”的讥笑和质疑声中一路相伴,而保收先生正是凭着不唯书、只唯实的求真精神,以民间收藏家的微弱力量,干了本应国家文物局和广大文博人应该干成的事,同时也郑重地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希望:请国家抓紧组织对段店古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还汝窑一个真相,还民间汝窑珍品一个公道,还祖国文物保护一片蓝天…… & & & & &一、北宋官窑的历史起因北宋官窑大约创建于我国北宋晚期,南宋学者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道:“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逐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段文字的记载是我们今天研究宋代官窑的珍贵资料,它简明扼要,把宋代官窑建立的原因、时代沿革和烧造地址作了明确的叙述,使我们对民窑“受命”烧造贡瓷至皇家“自置官窑”烧造的发展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坦斋笔衡》中对于汝瓷和官窑关系的记述很清晰,即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它是在讲述汝瓷烧制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初期即“令”民窑烧制官瓷,后来宫廷对官用瓷的需求增加后便于管理又自置窑烧造,并不是有人认为的汝窑和官窑是两个窑、两种瓷。南宋另一学者顾文荐在其《负暄杂录》中也有关于“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的记载。关于北宋官窑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但通过这有限的文献记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北宋徽宗时期的宣和、政和年间皇家建立了烧制官窑的场所即后人称谓的“北宋官窑”,就是说北宋官窑在历史上确实存在。由于多年未发现官窑窑址,已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对此业界有三种说法:一是有其窑,在古都开封城下还未发现;二是不存在所谓的北宋官窑;三是汝窑就是北宋官窑。三者应必居其一。根据宋人陆游关于北宋朝廷“惟用汝器”的记述,南宋朝廷“袭故京遗制”在凤凰山建立官窑,其器型、釉色、工艺均参照汝器。明曹昭的《格古要论》中曾提到:“官窑器....色好者与汝窑相类”,这一点从南宋官窑遗址出土大量的造型和釉色近似汝类器物也足可以证明。以上文献记述的北宋官窑实际就是汝窑,因汝窑有着皇家的色彩而被赋予了官窑的尊称。北宋朝廷所设的官窑窑址到底位于何处呢?因多年来一直找不到窑址,再加上一些学者的各自理解,观点不一,甚至南辕北辙,使其就更显得扑朔迷离、神秘莫测。二、北宋官窑的新发现笔者是一个河南古陶瓷爱好者,已从事古陶瓷收藏研究二十多年。河南古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厚重的河南古陶瓷文化,尤其是迷人的青瓷艺术深深地吸引着我。一个偶然机会我收集到了来自窑址的很罕见且又感到十分震撼的一些汝瓷残片,经过分析判断,感觉这些器物应与迷失千年的北宋官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说它可能就是北宋官窑,这个古窑址就是河南鲁山窑。鲁山窑位于河南鲁山县,宋时为汝州所辖,因窑址坐落于段店村而又称段店窑,其在盛唐时期以烧制花釉鼓瓷闻名于世。段店的地理位置该窑在唐、宋时期为中原地区著名制瓷窑场,其烧造规模宏大,制瓷技术精湛、质量上乘、品种丰富,为历代官府所重视。经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发现段店窑在东汉时期已经烧制出了很成熟的青瓷器物,并在以后的三国、西晋、北朝、隋唐时期都有青瓷器物的出现(笔者在《鲁山段店窑青瓷探源》一文中已有披露),这些青瓷器物应该是早期汝瓷的雏形。近些年来该窑又发现大量宋代汝瓷遗存,且器型丰富、釉色多样,且不少还带有铭文和纪年款识,其器型、釉色及烧造工艺大多与清凉寺出土的汝瓷类似,但其品种远多于清凉寺窑,烧制年限远大于清凉寺(该情况笔者已在《鲁山段店窑汝瓷揭秘》一文中予以披露)。尤其大量龙凤纹、青铜器造型和带“官”字款识的汝瓷出现,表明该窑绝非一般民窑。结合历史记载以及大量的实物证据,经推测该窑很可能为北宋时期皇家和官府用瓷的烧造中心,即北宋中、早期由地方官府管理的“受命”为皇家烧制贡瓷,在北宋后期由皇家直接管理的官窑瓷场。&最值得研究的是该窑出现了很多带年号和铭文的器物,这种现象在北宋同期的其它窑口中绝不经见。其中有从北宋初期太宗的太平兴国、至道年号【图1】,到真宗的大中祥符【图2】,仁宗的天圣、景祐【图3】、宝元、庆历、皇祐,神宗的熙宁、元丰【图4】,哲宗的元祐【图5】、绍圣,到北宋晚期徽宗的崇宁【图6】、大观、政和、宣和年号【图7】,前后时间跨度近150年,几乎贯穿了整个北宋时期。至道年号【图1】真宗的大中祥符【图2】仁宗的天圣、景祐【图3】宝元、庆历、皇祐,神宗的熙宁、元丰【图4】哲宗的元祐【图5】北宋晚期徽宗的崇宁【图6】大观、政和、宣和年号【图7】除年号外还出现有北宋官窑特征的“大宋官窑”【图8】、“大宋汝窑”【图9】,“官”字样的底款以及代表皇权的“大宋官印”【图10】款。“大宋官窑”【图8】“大宋汝窑”【图9】“官”字样的底款以及代表皇权的“大宋官印”【图10】& & &&还出现有“御用”【图11】、“皇后赏品”、“宫庭御品”【图12】、“宫庭御用”【图13】、“寿成殿皇后阁”【图14】、“御赐奉华宫”【图15】、“奉华”【图16】、“太后阁楼”【图17】、“尚药局”、“中书省”(皇家的管理中枢)【图18】、“翰林院”(皇家的秘书处)【图19】、“天章阁”(专奉真宗御集御书的藏书馆)【图20】、“龙图阁”(收藏宋太宗御书、各种典籍、图画、宝瑞的藏书馆)【图21】、“大庆殿”(北宋举行大典和皇帝办公之地)【图22】等与皇家内宫和政府机构有关的底款。“御用”【图11】“皇后赏品”、“宫庭御品”【图12】“宫庭御用”【图13】“寿成殿皇后阁”【图14】“御赐奉华宫”【图15】“奉华”【图16】“太后阁楼”【图17】“尚药局”、“中书省”(皇家的管理中枢)【图18】“翰林院”(皇家的秘书处)【图19】“天章阁”(专奉真宗御集御书的藏书馆)【图20】“龙图阁”(收藏宋太宗御书、各种典籍、图画、宝瑞的藏书馆)【图21】“大庆殿”(北宋举行大典和皇帝办公之地)【图22】还有“东京开封府”【图23】、“南京应天府”【图24】、“西京河南府”【图25】、“北京大名府”【图26】、“永兴军路河口府”【图27】、“永兴军路京兆府”、“京西北路淮宁府”等皇家直辖机构款识。“东京开封府”【图23】“南京应天府”【图24】“西京河南府”【图25】“北京大名府”【图26】“永兴军路河口府”【图27】& & & 还有“蔡府”、“蔡”【图28】、“柴府”【图29】、“包府”【图30】、“赵府”、“魏府”等府第款及“甲乙丙”干支款【31】。以及还有一些其他的款识。“蔡府”、“蔡”【图28】“柴府”【图29】“包府”【图30】“甲乙丙”干支款【31】陶瓷上的铭文及款识是研究当时历史、社会、文化、政治信息的极其重要的文字依据,历来被考古专家和学者们高度重视,其在宋之前有少许出现。但段店窑出现的这些款识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十分罕见。可见,段店窑汝瓷在北宋时期的历史地位非同小可,其性质的唯一指向就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北宋官窑”。尤其是还发现有类似后世称谓“官瓷、哥瓷”器物的残片和器物【图32、33、34】,大部为仿青铜器造型的礼器【图35、36】,有鼎、觚、簋、爵、鬲、觯、尊、炉、洗、瓶等,也有文房类:釉色有粉青、灰青、米黄、天蓝、月白等,釉面有大片纹、鱼鳞片、细纹片、黑红线网纹的“百圾碎”,有的呈“金丝铁线”和“鳝血纹”状,釉层普遍较厚,大部垫饼垫烧,个别小支钉支烧,底足露胎部分施黑色护胎釉,口沿釉浅处呈浅黑色,后称“紫口铁足”,釉层普遍较厚,少有积釉处,胎质有黑、灰、土等,制作工艺均为模制。这类似商周青铜器造型的器物在《宣和博古图》中均可找到,也印证了北宋皇家祭祀使用陶瓷礼器的记载。“官瓷、哥瓷”器物的残片和器物【图32】“官瓷、哥瓷”器物的残片和器物【图33】“官瓷、哥瓷”器物的残片和器物【图34】仿青铜器造型的礼器【图35】仿青铜器造型的礼器【图35】从以上可知,汝、官、哥出现在同一个窑口绝非偶然(哥也未找到窑口),这也足可以证明所谓官就是汝,哥也就是官,官、哥不分的历史之谜就此解开,汝、官之谜也即将大白于天下。从发现大量的实物分析,所谓官、哥其实是汝的分支和变种,是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哥”是一些地域对“官”称呼的篆音,这一点已经有学者发表相同看法,可见历史上有对哥弟窑的记载实际上与传世哥瓷并无关系。另外历史上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宋徽宗“弃汝用官”的事件,而官也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与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没有汝也就不会有官。历史上一些学者对汝和官的错误认识至今仍在误导着人们,也使得对于汝和官的研究误入了歧途。故宫古陶瓷专家李辉柄先生在《宋代官窑瓷器》一书中就有关于北宋官窑的正确推论,即北宋官窑就是汝窑,窑址就在汝州。随着段店窑逐渐被人们所了解,人们对官窑和官瓷的认识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大量的实物证据证明:所谓的官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瓷种,是官窑为皇家烧制多个瓷种的通称,如在段店窑发现相同时期都在为皇家烧制的汝、官、哥、钧瓷等。&&&&三、在段店设置北宋官窑的历史背景据有关资料记载,在盛唐时期鲁山段店的瓷窑已经生产出了很成熟的黑釉加彩蓝斑瓷器,史称花瓷,近代人称谓唐钧。据传唐玄宗和精通音乐的大臣宋王景谈论羯鼓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这段话记录在南卓的《羯鼓录》。可见,鲁山唐花釉拍鼓被当时皇家所青睐,这也使鲁山段店窑因此名扬于世。花釉的釉色从早期黑釉上的斑块状过渡到整器物大面积釉彩装饰,既有花瓷的特征,也有钧与汝的早期雏形,这就为五代时期著名的天青釉柴瓷及宋代汝瓷的成名和以窑变釉著称钧瓷的问世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也印证了赵青云先生提出的花釉是“汝钧之源”的学说。近些年,段店窑又陆续发现了疑似东汉及三国、两晋时期和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物,如带兽面辅首双耳青瓷瓿、神兽形青瓷尊、青瓷鸡头壶、青瓷印花胡人乐舞壶等。另外还发现有隋唐时期有西域风格的凤首龙柄壶、五代时期的葵口青釉碗和刻花青瓷瓶等,这些都为段店窑早期汝瓷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可见段店窑的青瓷自东汉至五代一直在连续烧造,其烧制时间之早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也可称为是北方青瓷的鼻祖,也无疑为中国陶瓷史填补了这一时期的空白。经多年的研究发现段店窑不仅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著名瓷窑场,上溯至东汉甚至更它早就是为皇家服务的重要窑场,其优越的烧造条件是当时任何窑场无可比拟,这从其发现的各类器物中可见一斑。该窑烧制的瓷种几乎涵盖国内一切重要窑口,且烧制历史也远早于这些窑口,鲁山段店窑不愧为中华母亲窑。古陶瓷鉴定专家丘小君先生了解了段店窑的情况后曾感叹的说:“段店窑是个伟大的窑”!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期三朝重臣欧阳修在其《归田集》中最早记述汝瓷:“柴氏窑色青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这是历史上关于柴窑和汝窑最早的文献记载,因种种原因并没有被引起重视。欧阳修的特殊身份和他的《归田集》是其任上所见所闻的随笔,应该比较可信。欧阳修记述的汝瓷应该是由段店窑所产,该窑所出现的这个时期一些带纪年款识的各类汝瓷可以充分佐证,据调查在这个时期汝州只有段店窑在烧制汝瓷。所以北宋后期的徽宗时期在鲁山段店窑设立官家窑场是有其先天的条件和雄厚的基础,也是有其前因后果的关系。四、段店汝窑的前景鲁山段店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曾进行过两次小规模发掘(但未触及中心烧造区域),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存,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些年又相继发现了大量的汝、官、钧瓷遗存,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6月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段店瓷窑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批复》,同年9月鲁山段店窑的官窑汝瓷复兴工程被国家列为《中国十大文化工程》之一。可以预见,鲁山段店窑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在文物工作者努力和广大收藏爱好者们期待下,不久的将来定会掀开其神秘的面纱,露出其高贵的尊容。人们心目中神秘的北宋官窑将要展现在世人面前,千年之谜终将破解,中国的陶瓷史将会因此而改写。鲁山段店窑以一千多年的烧造历程为中国的古陶瓷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定会在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完)&作者简介:冯保收, 郑州人,现年66岁,国企退休职员。现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广东古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高级古陶瓷鉴定评估师。从事古陶瓷研究20多年,重点收藏研究鲁山段店窑,在刊物发表一系列关于段店古陶瓷的文章,并引起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14年9月文化部把鲁山段店窑列为国家十大文化工程之一。【扫一扫】以下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媒体关注正文
鲁山段店古汝瓷揭密
摘要:
资料图
一、鲁山段店古瓷窑概况
鲁山窑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宋时属汝州所辖,现隶属于平顶山市。鲁山窑又称段店窑,因在段店村发现而得名。窑址北距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25公里,东距平顶山市30公里,当地瓷土、煤炭资源丰富,为陶瓷生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该窑遗址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窑炉众多,文化遗…
资料图  一、鲁山段店古瓷窑概况  鲁山窑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宋时属汝州所辖,现隶属于平顶山市。鲁山窑又称段店窑,因在段店村发现而得名。窑址北距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25公里,东距平顶山市30公里,当地瓷土、煤炭资源丰富,为陶瓷生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该窑遗址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窑炉众多,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经中央、省、地、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以及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两次小规模田野发掘,获得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窑具,证明该窑始烧于隋唐,延续至元明,其陶瓷烧制时间之长、遗物之丰富、品种之齐全、花色之多样,实属罕见。该窑瓷器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其中有花釉瓷、汝瓷、钧瓷、三彩、白瓷、青瓷、白地黑彩、黑瓷、绞胎、绞釉、酱釉、天目等;装饰手法有珍珠地、镶嵌等,器型几乎涵盖了一切日常使用器。唐代鲁山花釉腰鼓更使其产地段店名声远扬,产品受到了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及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均有收藏。该古窑址199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关键字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 14: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业务合作: 010-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段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