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养青蛙赚钱吗养殖赚钱吗?

退休阿姨回老家养青蛙,每亩能赚一万五,当年就收回成本了
虽然已是秋天,但在江苏泰州兴化市沈埨镇的一处农田里,仍可听见阵阵蛙声。一位面容黑瘦的短发妇人正在往食台上撒蛙食。她就是养殖基地的负责人丁巧香。53岁的她原本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可她不甘平淡,半百之龄重新创业,回到家乡养殖黑斑蛙,并在第一年就取得不错的成绩。她的理想是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五旬农妇的另类养殖
近日,记者在丁巧香的特种养殖场看到,在一张巨大的白色拦网下,农田被分成多个长方形的格子,每个格子都用网圈了起来,在格子中间有一个小水渠,水渠上覆盖着黑色遮阳网,在网下,“藏着”养殖场的“主角”——黑斑蛙。
“扑通,扑通……”看到有人靠近,一只只身披绿衣或黑色斑点衣、头大眼圆、活泼机警的黑斑蛙呱呱叫着,纷纷警觉地跳入水中。这些蛙跟水乡的黑斑蛙长得一样,不过它们是经过驯化后的养殖蛙,不像野生的蛙吃活物,它们吃饲料。
“蛙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一旦听见声响便立刻躲避起来。而搭建这些网,是为了驱除蛙的鸟类天敌。”丁巧香说,而小池里的遮阳网,除了给蛙制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外,还可以防止下雨给蛙造成伤害。
丁巧香和她的“宝贝”黑斑蛙。
丁巧香一共养殖了20多亩的黑斑蛙,按理说每个养殖池里应该有几千只,可记者在养殖场转了一圈后发现,池子里的黑斑蛙并没有想象中的多,有的池里只能看到三三两两的黑斑蛙蹦跶。看到记者正疑惑,丁巧香说,今年的黑斑蛙都已经卖完了,田里剩下的是种蛙。
“黑斑蛙比牛蛙口感好,肉质鲜美,在餐桌上越来越受欢迎,价格也高。”丁巧香说,黑斑蛙价格低的时候可卖23元/斤,高的时候达28元/斤。虽然是第一年养殖,但经过努力,她已经成功将投入的30多万元收回,还留有20多万元的种蛙。
退休后回乡创业
丁巧香告诉记者,退休前,她在常州一家电子厂上班,做的是仓库发货员的工作。退休后回家,生活从忙碌一下变得清闲,也让她无所适从。她不喜欢跳广场舞,不喜欢打牌,每天吃吃玩玩,时间久了,心里特别不舒坦,想找点事做。
说来也巧,有一天,她看央视农业频道的《致富经》栏目,里面介绍了一个农民养殖黑斑蛙的故事,她一下被吸引住了。丁巧香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从小就在田间地头看到青蛙,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些曾经在她看来不起眼、随处可见的蛙倒成了如今致富的法宝。
丁巧香一下来了精神,她把回乡创业的想法告诉家人,家人知道她说一不二的性格,没有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希望她能考察好了再做决定。
有了目标的丁巧香立即行动起来,她上网搜寻有关黑斑蛙的信息,到有黑斑蛙养殖基地的山东、湖南、溧阳考察,为了学习更多的黑斑蛙养殖技术,她还在溧阳的一个养殖基地帮人家免费做帮工40多天。白天在养殖场干活,晚上回来听师傅讲解养殖黑斑蛙的技术要领。丁巧香听得认真,笔头也快,把师傅讲的知识都记录下来回去再慢慢消化。
学成归来后,丁巧香到家乡沈 镇流转了近21亩地养殖黑斑蛙,成立了兴化市巧香黑斑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拿到江苏省重点保护和国家保护的“三有”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
第一年就收回成本
都说创业是艰辛的,丁巧香也不例外。虽然丁巧香从小在农村长大,干农活是把好手,不过由于多年没下过地,一下子干起农活有些吃力,每天除草、喂食、打扫食台,累得浑身疼,人也从之前的白白净净变得又黑又瘦。有一次,她回常州家里还闹了个笑话,平时熟悉的邻居们看到她都不跟她打招呼了,她很奇怪,走过去问怎么不跟她讲话?邻居们听到她的声音才恍然大悟,大家都说她又黑又瘦变化太大了,一下子都没认出来。
搞养殖比单纯种粮食要辛苦,每天吃住都在田里与黑斑蛙为伴。黑斑蛙在初期很容易生病,丁巧香的养殖场也出现了状况,还好前期的学习调研比较充分,当蛙苗一有情况时,她总能拿出对策。有一次,丁巧香喂食时发现,有好多只小蝌蚪漂浮在水面上不吃食,肚皮印血。根据前期学到的知识,她判断小蝌蚪是得了出血病。她立即用药物全池泼洒,并在食物中添加药物,逐渐控制了病情。
丁巧香说,黑斑蛙还容易患烂腿、烂腮、肠炎等病,不过只要提前预防,每隔十天半个月为池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一般就不会有意外了。当然平时还需要注意每天观察蛙的情况。“它们就跟小孩子一样,只要不活跃、不吃食、漂浮在水面上,那肯定就是生病了,这就需要对症下药。”
“除了防范黑斑蛙得病外,还要想办法对付它的天敌。”丁巧香说,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蛇鼠、黄鳝等都是黑斑蛙的天敌,整个养殖场都用网布牢牢网住。晚上还要出来巡查,逮蛇逮老鼠。自从踏上养殖之路后,她从来没睡过整夜觉。
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丁巧香的黑斑蛙终于可以出售了。供不应求的市场让丁巧香心里美滋滋的。黑斑蛙销售完毕,她特地进行了一番盘点:基地租金1000元、购蛙苗饲料8000元、养殖围网600元……平均每亩需投入1.5万元左右。亩产最低1500斤,每斤保底价20元,每亩可以赚1.5万元左右。也就是说,丁巧香在创业的第一年就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将前期投入的成本全部收回,还预留了价值20万元的种蛙。丁巧香也成为当地创业“名人”,成为村民们的创业榜样。
“现在不仅成品蛙可以产生效益,蛙苗的效益也很可观。”丁巧香告诉记者,明年她准备再流转70亩地,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并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殖。目前邻村有2个农户已经与她签订意向合同了,准备明年养殖,本村也有3个农户准备流转30亩地养殖黑斑蛙。
“一个人发展成不了‘气候’,只要有想一起发展黑斑蛙养殖的,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养殖户,让养殖户们少走弯路。”丁巧香说。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这一眼看过去就是裕华村的农民小哥的养殖基地,总共有十多亩。这是他的养殖元年,希望通过青蛙养殖,一年赚到二十万。
张华今年三十多岁,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外面打工,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走上了管理岗位,在一家电子厂做上了品质部经理,每个月有一万多块的收入。
在很多人的眼中,张华是一个成功者,但是他不安的心总是希望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一直关注农业的他,认准了青蛙的养殖。
2017年的9月,张华回到了村里,找村级领导,找村民,最终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十几亩的水田。只到十二月份,十多亩的青蛙养殖田全部建设完成。
为了养好青蛙,在旁边建起了临时房,还种上了一些蔬菜,做好长久战准备。他告诉我们,上个月,所有的青蛙种全部到位,直到现在,投资了十多万。四个月以后,他的第一批就可以上市,希望一年可以赚到二十多万。大伙觉得可以吗? 最新评论相关新闻相关项目:2017年养青蛙赚钱吗?贫困户靠养殖青蛙走上致富路_养殖致富网
2017年养青蛙赚钱吗?贫困户靠养殖青蛙走上致富路
31岁的程峰是赵南村农民,不种田改成养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记者听到声接连不断。“养了一年青蛙,今年就指望靠它甩掉‘贫困户’帽子呢!”在程峰的场,他一脸自豪地对记者说。  多年前一场车祸夺去了母亲的生命,初中还没毕业的他因家境贫困不得不外出打工,将求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  2013年,放心不下日渐年迈的父亲,程峰回到村里帮父亲种田。2015年,赵南村入列贫困村,程峰家与80户农户被确定为贫困户。  顶着贫困户的帽子,年轻力壮的程峰心里极不舒服,但没学历、没资金的他一时也找不到好的路子。精准扶贫工作组进村之后,去年,在天门市畜牧兽医局驻村工作组帮扶下,村里部分贫困户开始青蛙。  程峰开始养殖青蛙,村委会帮他流转23亩,从银行贷款5万元。  一片蓝色防鸟网笼罩的蛙池里,蛙声此起彼伏。眼下正值青蛙繁殖季节,程峰每天主要任务就是照看好孵化池,等待出来。  4月中下旬,第一批青蛙繁殖结束后,程峰就将进入收获季。“一亩田可收获青蛙1000多公斤,按照市价每公斤40多元计算,亩均收入4万多元。扣除一亩3万元的成本,一亩青蛙净赚万把块呢!”程峰盘算着,卖了青蛙后,先还一部分钱,其余的全部购买,争取抓住小销售旺季再赚一笔。“只要市场不出现大问题,今年脱贫不是问题。”程峰对记者说道。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视自己的健康。青蛙蛋白质含量多,脂肪少,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成为人们平时喜爱的佳肴。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们滥杀的原因,导致青蛙的数量减少。人工养殖不仅成为保护、发展和繁衍青蛙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成为农合市场的需求,农民创收的新项目。养殖青蛙投资少,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属于常年消费品种。因此,养殖青蛙也是一种致富之路。  湖北众创生态养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专业从事生态养殖的现代化企业,天创8号是公司旗下的品牌, 公司拥有GAP规范化,标准化,青蛙养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00余亩,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先后成立种苗培育中心、商品蛙养殖中心、研发部、蛙产品研发部及招商服务等部门,与省农科院、中国研究所、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院校进行战略合作,在生产上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健康增收的现代农业标准。同时在发展人工培育、这一技术领域,创建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与技术发明专利成果,为促进我国农业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重要贡献。希望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行青蛙怎么快速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