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涵洞设计细则费用占桥涵设计费用多少

桥梁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桥梁涵洞施工图设计说明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关于对桥涵设计的全线调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对桥涵设计的全线调查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般3米涵洞造价多少
一般3米涵洞造价多少
一般3米涵洞造价多少
一般3米涵洞造价多少
一般3米涵洞造价多少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
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一般3米涵洞造价多少最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日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印发一则关于开展建设工程实名制和分账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深建设〔2018〕20号),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立即开展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用砂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即日起开展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用砂专项检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为积极响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市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方便企业办理相关事项,我处自日起对在南京市办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跨地区单项业务备案实行网上办理服务。
&&&&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正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紧抓大数据产业这一“富矿”,开创发展新局面,亦是“数字福建”建设面临的全新时代课题。
&&&&提起设计费问题,恐怕每位建筑师都有很多话想说,个中的酸甜苦辣非外行人所能理解和体会。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设计费不仅是建筑师群体颇为关注的问题,对于成本人而言也是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日前,郑州市造价办召开了2018年度工作部署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定额站2018年度标准定额管理工作安排和市建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分析形势,部署今年任务,把握方向、狠抓落实,努力开启郑州市造价管理事业新征程。
&&&&据记者获悉,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日联合发布了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
&&&&辽宁省大连市审计局主动适应投资审计新形势,积极探索审计方式、方法,聚焦“三个转变”,努力推动投资审计工作新发展。
&&&&日前,由贵州省贵阳市工信委、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大数据+混凝土”产业深度融合项目推介会在贵阳召开,会上发布了“砼智造—高性能混凝土信息化产业平台”,将有效打通整个行业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根据《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9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晋升甲级资质审核工作的通知》(建办标[2011]29号)的有关规定,我部标准定额司对近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晋升甲级资质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现将审核结果予以公示。
一般3米涵洞造价多少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
(C) 2006- WWW.ZJTCN.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图文】小桥涵设计指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桥涵设计指导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下载费用:20 元 &
桥涵设计一般规定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 -桥梁、涵洞1 桥梁设计原则 1.1 桥梁设计的一般规定1. 桥梁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特大桥、大桥桥位应选择在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中桥桥位的选择原则上应服从路线的总方向,路桥应综合考虑。一方面从整个路线或路线网的观点上看,要避免或减少因车辆绕道而增加的运输费用;另一方面从桥梁本身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选择在河道顺直、水流稳定、河面较窄、地质良好、冲刷较少的河段上,以降低造价和养护费用,并防止因冲刷过大而发生桥梁倒塌的危险。此外,一般应尽量避免桥梁与河流斜交,以避免增加桥梁长度而提高造价。小桥涵的桥位的选择原则上应服从路线走向,当遇到不利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不应因此而改变线路。桥位不宜选择在河汊、沙洲、古河道、急弯、汇合口、港口作业区及易形成流冰、流木阻塞的河段以及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的河段。2. 桥梁纵轴线宜与洪水位主流流向正交。对通航河流上的桥梁,其墩台沿水流方向的轴线应与最高通航水位时的水流方向一致。当斜交不可避免时,交角不宜大于5°;当交角大于 5°时,宜增加通航孔净宽。3. 为保证桥位附近水流顺畅,河槽、河岸不发生严重变形,必要时可在桥梁上下游修建调治构造物。调治构造物形式及其布置应根据河流性质、地形、地质、河滩水流情况以及通航要求、桥头引道、水利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非淹没式调治构造物的顶面,应高出桥涵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至少 0.25m,必要时尚应考虑雍水高度、波浪爬高、斜水流局部冲高、河床淤积等影响。允许淹没的调治构造物的顶面应高出常水位。单边河滩流量不超过总流量的 15%或双边河滩流量不超过 25%时,可不设导流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2 -堤。二级公路的特大桥及三四级公路的大桥在水势猛急、河床一遇冲刷的情况下,可提高一级洪水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2 桥梁总体设计2.1 桥梁平面设计桥梁平面设计包括平面线形布置及桥面宽度确定。2.1.1 平面线形二级及以下公路小桥涵平面布置应服从路线整体线形设计要求,桥梁平面线形必须与桥头引道平面线形相配合。通航河流上桥梁平面线形宜采用大半径曲线(一般宜采用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的 4~8 倍) ,以便于桥上平纵组合,降低桥头引道的高度。且要求桥墩(台)沿水流方向的轴线与通航水位水流方向一致,必须斜交时,交角不宜大于 5°。山区公路桥涵平面布置服从路线整体线形设计要求,可以减少展线长度、大大节省工程量。平原地区二级及以下公路特大桥、大桥、中桥平面线形原则上应服从路线走向,桥路综合考虑,尽量将桥轴线保持为直线。2.1.2 桥面宽度桥面净空:桥梁人行道、行车道上符合公路建筑限界,保证行车安全的最小空间。桥面净宽:是指桥梁建筑限界的横向宽度,它包括行车道宽度和侧向宽度(二级及以下公路为土路肩宽度减去 0.25m)之和。上承式桥梁桥面净空的净高没有限制,故桥面净空即指桥面净宽。桥面宽度:是指桥面宽度与护栏(栏杆、缘石、安全带等)宽度及护栏外侧宽度之和平微区二级路上的特大桥及大桥等造价较高的桥梁,其侧向宽度可适当减小。城镇附件桥梁桥面宽度可适当加宽,必须设置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时,应计入建筑限界范围内。人行道宽度一般为 0.75m 或 1.0m,大于 1.0m 时按 0.5m 的倍数递增。非机动车道宽度为 1~2.5m。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3 -2.2 桥梁纵断面设计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桥梁长度和孔径的确定、桥梁配跨、桥下净空及桥面中心线标高的确定、桥梁及引道纵坡设计等内容。2.2.1 桥梁长度和孔径的确定1. 桥梁长度和孔径的影响因素很多,需要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经过多方面协商后确定。现将各影响因素影响情况简述列于表 2.1。表 2.1 桥梁长度和孔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情况设计洪水频率 二级路特大、大中桥 1/100,小桥涵 1/50三级路特大桥 1/100、大中桥 1/100,小桥涵 1/50水文计算 墩台稳定总冲刷深度包括:1.河床自然演变冲刷(调查分析)2.一般冲刷(分粘性土、非粘性土;河滩、河槽)3.局部冲刷(分确定、桥台……通航或漂浮物1.通航河流梁底高程应保证桥下净空符合通航标准;2.不通航河流梁底高程应保证漂浮物顺畅通过桥孔峡谷平原 山区河流一般不宜压缩河床,平原区宽浅河流一般 允许压缩河床地形地物 障碍物桥梁所跨越公路、铁路、管道等构造物应满足其建筑限界的要求;跨越双车道公路,不得在行车道中间设置桥墩水利部门意见 应特别注意水利、河道管理部门意见,充分协商, 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水流化及雍水 雍水对村镇、农田及堤防等安全的影响;水流变更 对河岸的不利作用堤防堤内排洪 堤防防洪标准低于设计频率洪水漫堤后的排洪措施基础形式 深基础允许较大冲刷、可压缩桥上泄洪面积。浅基 则反之最大填土高度 软土地基上桥头路堤高度的限制。地基处理与延长 桥梁造价比较经济地质条件 地质不良地段设置的代价注:① 基础冲刷深度验算设计洪水频率提高:对于二级公路特大桥采用 1/300;三、四级公路工程艰巨、修复困难的大桥采用 1/100。② 岩性河床桥梁墩、台基底最小安全值如表 1-2。③提高设计洪水频率,验算基础冲刷深度不超过基底埋深即可。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4 -表 2.2 埋深最小安全值 总冲刷深度(m)桥梁类型 0 5 10 15 20一般桥梁 1.5 2.0 2.5 3.0 3.5特大桥 2.0 2.5 3.0 3.5 4.02. 桥梁配跨在已定桥长和满足上述确定孔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桥孔划分和布置,其影响因素简述列于表 2.3。表 2.3 桥孔划分和布置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造价 当地建桥习惯 施工条件 综合技术经济比 较 美观影响情况上下部结构总造价最低当地多年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形成的选择桥梁结构形式和跨径的习惯思想工期和施工地物的水平与设备条件几种不同跨径布置的概略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桥梁的一般经济跨径尽量满足桥梁美学要求2.2.2 桥梁纵断面线形、桥下净空及桥面最低高程1. 纵断面线形小桥和涵洞处的纵坡应按路线规定进行设计。大中桥桥上纵坡宜不大于 4%,桥头引道纵坡宜不大于 5%, ;位于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应不大于 3%,桥头两端引道纵断面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配合。如果桥梁平面线形为曲线,则宜采用大半径曲线(表 2.4) ,处理好桥上平纵组合,以利于降低桥头引道填土高度,其基本要求是:平曲线与竖曲线相重合,且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表 2.4 桥上竖曲线(凸、凹)最小半径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设计速度(Km/h) 80 40 60 30凸形竖曲线半径(m) ≥4500 ≥700 ≥2000 ≥400凹形竖曲线半径(m) ≥3000 ≥700 ≥1500 ≥4002. 桥下净空及桥面最低高程桥下净空是在设计水位及设计通航水位的基础上保证漂浮物及航船顺畅通过的最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5 -小空间。桥面最低高程是指全桥满足桥下净空要求的最低处桥面的高程。(1) 不通航河流桥下最小净空:梁底—0.5m;支座垫石顶面—0.25m;无铰拱—拱顶底不小于 1.0m,可淹没拱矢高的 2/3;(2) 不通航河流梁底最低高程:H1=设计水位+桥下最小净空+雍水、浪高等影响水位的诸多因素(m) 。(3) 不通航河流桥面最低高程:HP =H1+ 桥梁上部结构建筑高度(包括桥面铺装厚度) (m) 。(4) 通航河流梁底最低高程:H2=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通航净空高度(m) 。(5) 通航河流桥面最低高程:Ht=H2+ 桥梁上部结构建筑高度(包括桥面铺装厚度) (m) 。(6) 大、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水泛滥范围内)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应高于该设计水位(包括雍水和浪高)至少 0.5m;小桥涵附近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于桥涵前雍水位至少 0.5m(不计浪高) 。2.3 桥梁横断面设计在桥梁宽度和梁底最低高程基本情况确定的情况下,上部结构高度以便根据其计算跨度和路线纵断面设计高程限制情况来确定。桥梁横断面设计还要初步选定栏杆形式,确定弯桥实现超高、加宽的方式等。1. 超高与加宽平曲线设置超高与加宽的条件:(1) 加宽: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 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2) 各级公路设置超高的条件如表 2.5表 2.5 各级公路设置超高的条件 公路等级 二级 三级计算行车速度( Km/h) 80 40 60 30设置超高的圆曲线半径(m)<2500 <600 <1500 <3502. 超高和加宽值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6 -(1) 加宽:一般采用第三类加宽值,按平曲线半径大小选用,其值在 0.8~2.5m之间。(2) 超高:根据各级公路等级、计算行车速度,按平曲线半径大小确定超高值,其值在 2%~10%之间。3. 超高设置的方式所谓设置超高就是调整路面横坡,逐渐使其外侧高于内侧一定值,路面横坡有三种状态:(1) 直线段断面为单向横坡;(2) 圆曲线段断面为单向横坡;(3) 超高加宽缓和段为由双向横坡逐渐变成单向横坡的过渡段,其设置方式如表2.6表 2.6 超高加宽缓和段设置 超高缓和段长度计算 LC=ss△I/P (应凑成 5m 的倍数:不小于 10m);直线与半径小于上表 1-5 值的圆曲线半径,相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回旋线)其长度应大于超高缓和段。超高过渡在回旋线全长进行,也可在其某一区段范围内(采用小渐变率时,如1.5%~2%过渡到 0%的渐变率小于 1/330)长度(取其长者)加宽缓和段有回旋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与其相同;不设回旋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按渐变率 1:15,且长度不小于 10m)超高横坡等于路拱横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中线旋转,直到超高横坡值新建工程采用:绕内侧边缘旋转改建工程采用:绕中线旋转超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大于路拱横坡度时 特殊设计采用:绕外侧边缘旋转二、三、四级公路:加宽值在回旋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全长按长度成比例增加超高加宽缓和段设置超高加宽方式加宽缓和段 二级公路的桥梁、高架桥、挡土墙、大城市近郊:插入回旋线方 法注: 表中 LC---超高缓和段长度(m)ss---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I--- 超高坡度与路拱横坡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之间的相对坡度(其数值据计算行车速度变化,超高旋转轴为中心线时:1/100~1/250;,超高旋转轴为边线时:1/50~1/200) 4. 桥梁实现加宽、超高的方法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7 -(1) 加宽:加宽设置如表 2.7表 2.7 加宽设置 施工方法 两跨以上长桥 单跨短桥上部结构现浇 桥面宽度按加宽变化值设置 桥面宽度按加宽变化值设置上部结构预制 桥面宽度按加宽最大值设置 桥面宽度按加宽最大值设置(2) 超高:桥面在由双向坡变为单向坡的缓和段是复杂的几何形状,若再有竖曲线的影响,将更加复杂,常需结合采用以下措施,方可使桥面成为光滑曲面。并注意每孔桥两端外侧超高抬高值不能过大,且要保证桥面铺装层最小厚度不小于 5cm,必要时注意相应调整缘石高度和泄水孔位置。3 桥型选择及上部结构3.1 桥梁结构形式选择目前一般公路常用上部结构形式有梁式体系——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T 梁、连续箱梁、钢筋混凝土连续整体板等;拱式体系——主要为石拱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等圬工结构;刚架桥——主要为斜腿刚构及门式刚架;悬索桥——即传统意义上的吊桥;组合体系——主要为钢—混凝土组合连续箱梁,梁拱组合的桁架拱,多孔拱梁结构等。3.2 方案比选过程1. 拟定桥梁图式编制设计方案,通常是从桥梁分孔和拟定桥梁图式开始。在作出分孔规划后,就可对所设计的桥梁拟出一系列各具特点而可能实现的桥梁图式。在拟定图式时,思路要宽广,宁可多画几个图式,也不要遗漏可能的桥型与布置方式。每一图式可在跨度、高度、矢度等方面大致按比例在同样大小的桥址断面图上。下一步工作就是经过综合分析和判断,剔除一些在技术经济上有明显不足的图式,并从中筛选出 2~4 个构思好,各具优点,但是一时还难以判断孰优孰劣的图式,以此进行下一步的比较。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8 -2. 编制方案编制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各个中选图式的技术经济指标,以便经过相互比较,科学地从中选定最佳方案。这些指标包括:主要材料用量、劳动力(包括专业技术工种)数量、全桥总造价(分上、下部结构列出) 、工期、养护费用、运营条件、有无困难工程、是否特种机具、是否美观等。为了获得上述的前三项指标,通常可充分利用已有资料或通过一些简便的近似验算,对每一方案拟定结构主要尺寸。并计算主要工程量。有了工程数量,乘以相应的材料和劳动定额以及扩大单价,就不难得出每个方案的所需材料和劳动力数量,并进而估算全桥造价。其他的一些问题,虽难以得到数量指标,也应进行适当的概略评价。每一方案应绘出总体布置图。3. 经济技术比较和最优方案的选定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是要全面考虑上述各项指标,综合分析每一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一个符合当前条件的最佳推荐方案。有时,占优势的方案还可吸取其他方案的优点进一步加以改善,如果改动较多时,甚至最后中选的方案可能是集聚各方案长处的另一个新方案。一般来说,造价低、材料省、劳动力少的应是优秀方案,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有时但其他技术因素或使用要求上升成为设计的主要矛盾时,就不得不放弃较为经济的方案。所以在比较时必须从任务书提出的要求、所绘的原始资料以及施工等条件中,找出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清主次,才能探索出适合于各具体情况的最佳方案。3.3 公路桥梁常用上部结构形式比较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9 -3.3.1 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板桥1. 常用跨径: 钢筋混凝土板桥一般用于跨径小于等于 8m 以下的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板则多用于跨径为 8~20m 的桥梁中,一般情况下,简支板桥跨径不超过25m。2.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一般为跨径的 1/20~1/25。3. 特点: 构造简单,建筑高度小,施工方便。能有效地降低路基平均高度;容易适应路线各种线形要求‘与 T 梁相比,材料更经济。4. 适用范围: 最常用的桥型,可广泛地用于城市立交、高架桥,软土地基桥梁;在建筑高度受到严格限制时为首选桥型。5. 有部颁标准图: 根据经验,先张法预制 1000 块以上才具有经济优势。3.3.2 预应力混凝土 T 梁1. 常用跨径: 20~40m。2.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一般为跨径的 1/15。3. 特点: 外形简单,制造方便。4. 适用范围: 在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采用该形式比较经济,标准图最大跨径40m。5. 应用情况: 有部颁标准图3.3.3 预应力混凝土矮箱1. 常用跨径: 20~40m。2.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一般为跨径的 1/20。3. 特点: 建筑高度相对较低,横向整体性好,为部分预应力,反拱度小,较 T经济性好。4. 适用范围: 路线桥梁可与空心板、T 梁比较选用。3.3.4 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 常用跨径: 40~160m,世界上最大跨径为 160m。2. 建筑高度 : 建筑高度一般跨径较小时可采用等截面,梁高为跨径的1/18~1/20。跨径较大时采用变截面,支点高跨比为 1/16~1/20。跨中高跨比为 1/30~1/503. 特点: 挖空率高,用量省,自重小;截面抗扭刚度大,动力特性好,应力分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0 -布合理。4.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中大桥梁及弯桥、斜梁桥;通常要求基础较为良好。5. 应用情况: 立交桥、高架桥、跨河桥应用十分普遍;支架现浇、悬浇、顶推、纵向移动模架等施工方法。 3.3.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1. 常用跨径: 大于 60m,中国目前上最大跨径为 270m,世界最大跨径为301m。2.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一般跨径较小时可采用等截面,梁高为跨径的1/18~1/20。跨径较大时采用变截面,支点高跨比为 1/16~1/20。跨中高跨比为 1/30~1/503. 特点: 墩梁固结,保持了连续梁的优点;节省了支座;减少下部工程数量;改善水平荷载受力性能。4. 适用范围: 大跨径高墩比较适用。5. 应用情况: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上高墩及大跨径桥中应用较多。3.3.6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1. 常用跨径: 大于 60m。2.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一般为跨径的 1/55~1/100。3. 特点: 梁高仅有同等跨径连续梁的一半,混凝土及钢筋用量也优于连续梁,但施工复杂。4. 适用范围: 建筑高度有严格限制或要求曲线形优美的桥梁。3.3.7 钢管混凝土拱桥1. 常用跨径: 大于 60m,世界最大跨径已超过 460m。2.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一般为跨径的 1/55~1/60。3. 特点: 采用钢—混凝土复合材料,有高强度、支架、模板三大作用,自架能力强,具有经济、省料、安装方便、后期承载力高的特点。4. 适用范围: 大跨径桥中应用较多。5. 应用情况: 该桥型在我国发展较快,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已建成跨径大于120m 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80 余座,跨径大于 200m 的有 20 余座。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1 -4 桥梁墩台桥梁墩台主要由墩台帽、墩台身和基础三部分组成。墩台除了要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外,还要承受流水压力、水面以上的风力及可能出现的船只或漂流物的撞击力,对于桥台还需承受土压力,因此一般来说受力相对复杂;同时由于经常需要水下施工,墩台的施工也是桥梁施工的难点。桥梁不仅上部结构形式多样,下部结构的形式也不断的发展,目前主要向美观及轻型合理的方向发展。桥梁墩台的类型复杂多样,本章主要介绍最基本、最常用的墩台形式。公路上使用的桥梁墩台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力式墩台,其主要特点是依靠自身重力来平衡外力保持其稳定,此类墩、台身比较厚实。第二类是轻型墩台,这类墩台形式较多,而且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条件。4.1 桥墩台设置桥墩台设置见表 4.1表 4.1 桥墩台设置以及考虑的因素 定义 、作用 设计时考虑的因素桥墩桥墩是支承上部桥跨和传递桥梁荷载的结构物决定桥墩形式的因素除与桥台有关的因素外,还决定于河水流速、墩旁水深、水流斜交角度、流水、通航等条件桥台桥台支承上部桥跨和传递桥梁荷载的结构物,还起到连接桥梁与路堤及挡土作用桥台的形式决定于路堤填土高度、桥跨结构类型、基底地质、水文条件及河岸地形等因素表 4.2 桥墩类型及特点、使用范围 项目标准类型 特点及使用范围矩形圬工量少、施工方便,被广泛地用于无水或流量较小的旱桥、立交桥和不受水流方向影响且靠近岸边的桥墩,以及基础建在岩石层上、桥孔无压缩和不通航的有水河流上的跨河桥圆形 圆形桥墩适用于河流急弯、流向不固定和与水流斜交角度等 于或大于 15°时的桥梁上圆端形 圆端形桥墩适用于与水流斜交角度小于 15°时的桥梁上,但施工稍麻烦尖端形 尖端形适用于与水流斜交角度小于 5°及河流不允许有严重冲刷的小跨径桥梁上,但施工稍麻烦矩形圆角 与矩形相似,较矩形墩阻水小按截面形状工字形 主要用于墩身高度较大及通航河道的一些大跨径桥梁,它比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2 -空心桥墩 一般桥墩节省圬工,但施工较困难,需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 择优选用重力式主要是依靠自身重力(包括桥跨结构重力)平衡外力来保证桥墩稳定。适用于荷载较大的大、中型桥梁或流水、漂流物较多的河流中、在砂石料方便的地区、小桥也往往采用此形式。其缺点是数量大、自重大,因而要求地基土的承载力较高。此外,阻水面积也较大,因此宜配置钢筋混凝土悬臂式墩帽以减小墩身长宽刚构式 为加大桥梁跨径、减轻墩身自重和减小阻水面积,可采用各 式刚构墩,如“ V”型、“Y”、斜腿式等桩(柱)式桥墩桩(柱)式桥墩常为配合钻孔灌注桩而采用,一般用于桥梁跨径不大于 40m、墩身不高于 50m 的情况、桥墩桩基排数及每排根数由计算确定柔性排架墩它是一种依靠支座摩阻力使桥梁上下部构成一个共同承受外力(主要指制动力、温度影响力等)和变形的整体,多用于桥墩桥墩高于 6~7m 的多孔和跨径小于 16m 的梁式桥。当全桥孔数较多时,可设置几个刚性较大的墩,将全桥分成若干联桥墩构造分类轻型实体圆墩型桥墩适用于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板桥,一般可采用石砌或混凝土浇筑表 4.3 桥台类型及特点、使用范围 项目标准 类型 特点及使用范围重力式主要是依靠自身来平衡台后土压力,桥台本身多数由石砌、片石混凝土等圬工材料建造,并用就地浇筑的方法施工 。重力式桥台依据桥梁跨径、桥台高度及地形条件的不同有多种形式,常用的类型有 U 型桥台、埋置式桥台、一字式和八字式桥台埋置式桥台埋置式桥台将台身埋置于台前溜坡内,不需要另设翼墙,仅由台帽两端耳墙与路堤连接。根据地质地形等条件,埋置式桥台台身由圬工材料修筑的重力式或将圬工台身挖成空心形式以节省圬工、减轻自重外,尚有由钢筋混凝土肋板或柱组成的框架桥台,该类桥台台帽和耳墙采用后劲混凝土、台前溜坡伸入桥孔应有适当保护措施、以防冲毁,一般在台后填土高度小于 10m 的中等跨径的多跨桥梁中使用。当跨径大且台后填土高度超过 10m 以上时,常采用钢筋混凝土肋式台或箱型台。组合式桥台由直接承受来自桥跨结构的垂直力和水平力的前部台身及承受台后土压力的后部构造两部分组成,一般用于中等跨径的梁桥或拱桥中。其常用类型有锚碇板式桥台,过梁式、框架式组合桥台以及桥台与挡土墙组合的桥台桥台构造分类薄壁轻型桥台常用的形式有悬臂式、扶壁式及箱式等。在一般情况下,悬臂式桥台的混凝土数量和用钢量较高,撑墙式与箱式桥台模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3 -板用量较高。薄壁轻型桥台的优点与薄壁墩类同。另外尚有一种支承梁轻型桥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单跨或少跨的小跨径桥,可在轻型桥台之间或台与墩之间设置几根支撑梁,梁与桥台设置锚固锚栓钉,使上部结构与支承梁共同支承桥台以承受台后土压力。此时桥台与支承梁及上部结构形成四铰框架4.2 桥梁墩台选择原则桥梁墩台形式选择应注意以下问题:1. 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工、养护的原则,达到适用、安全、经济、与周围环境协调、造型美观的目的:2. 注意结构受力;3. 注意土质构造、地质条件;4. 注意水文、水利及河床性质桥梁上下部结构共同作用、互相影响。故应重视上下部结构的合理组合。桥梁上下部结构在某种情况下很难截然分开,特别是墩梁固结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这就要求下部结构造型与上部构造与周围环境密切配合,使桥梁构造达到和谐、匀称。墩台的施工方法与构造形式有关,高桥墩、薄壁直墩和无横隔板的空心墩采用滑动模板连续浇筑、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装配式桥墩常在带有横隔板的空心墩、V 型吨、Y 型墩等形式中采用。因此,选择墩台形式时还应从实际出发,尽量采用标准化、自动化的施工工艺,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节约投资。4.3 墩台一般规定1. 墩台帽尺寸设置(1) 墩台帽: 梁式桥的实体墩台帽厚度一般不小于 40cm,中小桥也不应小于30cm,并应有 5~10cm 的檐口。(2) 墩台帽平面尺寸: 墩台帽平面尺寸应根据上部结构形式、支座布置情况,架设上部结构施工方法的要求决定。表 4.4 支座边缘到台、墩身边缘的最小距离(cm)横桥向桥向桥型 顺桥向 圆弧形端头(自支座边角量起) 矩形端头大桥 25 25 40中桥 20 20 30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4 -小桥 15 15 20注:① 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墩台帽时,上述最小距离为支座至墩台帽边缘的距离;② 跨径 100m 以上的桥梁,应按实际桥跨决定。2. 实体墩台顶帽在支座下面应设置钢筋网实体墩台顶帽在支座下面应设置钢筋网,顶帽的其余部分,大中桥应设构造钢筋。不设支座的桥梁顶帽厚度适当增加后可不设构造钢筋网。但在地震地区及冬季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地区的小跨径桥梁,墩台顶帽也应设置钢筋网。大跨径墩台帽厚度不小于 40cm,小跨径墩台帽厚度不小于 30cm,墩台帽出檐宽度一般为 5~10cm。悬臂(挑臂)式墩台及桩、柱、排架式墩台帽(盖梁)有关尺寸的拟定及钢筋的布置,除按上述原则外,还应按设计的悬臂长度,桩、柱、排架与盖梁连系的结构方法,桥跨结构的布置,施工和使用阶段的情况,通过结构计算决定。4.4 支承垫石设有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梁式小桥墩台,除按按前述原则设置构造钢筋外,在支座板下还应设置钢筋网,宽度约与墩帽同,长度约为支座板的两倍左右。而在钢筋混凝土梁式大中桥墩台顶帽上可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承垫石,其上安装支座(一般垫石用C25~ C30 以上混凝土,个别的也有用石料制成) ,已更好分布压力。活动支座的支承垫石通常埋入桥梁墩、台顶帽内,固定支座的支承垫石可以埋入墩、台顶帽或露在外面。当墩台上要按照不同高度支座时,也需由不同高度的支承垫石调整高度,4.5 其他构造要求4.5.1 砖石及混凝土墩台1. 实体式墩台基础的扩散角(刚性角):对于砖、片石、块石、料石砌体,当用 M5 及以下砂浆砌筑时,不大于 30°;当用 M5 及以上砂浆砌筑时,不大于 35°;当用混凝土砌筑时,不大于 40°。2. 建在非岩石类地基上的带八字形翼墙的桥台,台身与翼墙之间宜设变形缝,以保证稳定和安全。各种墩台除满足构造和施工要求外,还应满足确定和稳定性要求,但对于高度小于 20m 的实体墩和 U 台,可不考虑稳定问题。3. 对于等跨拱桥实体式桥墩的顶宽(单向推力墩除外) 。混凝土墩可按拱跨的1/15~1/30。石砌墩可按拱跨的 1/10~1/25(其比值随跨径增大而减小)估算;墩身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5 -两侧边坡可为 20:1~30:1。软土地基修建拱桥时,可扩大桥台的台底面积和台背面积,以减小基底压力,并利用基底与地基的摩阻力和适当利用台背后土侧压力以平衡共的水平推力。台背填土长度应为台高的 3~4 倍以减少土的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填土要求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要求进行。4. 梁板式桥上部构造的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的伸缩缝宽度,中、小跨径桥梁一般为 2~5cm ;大跨径桥梁则按温度变化、弹性变形以及施工放样、预制和安装构件的容许误差等因素确定。5. 实体式墩侧坡一般采用 20:1~30:1,小跨径桥的桥墩也可采用直坡。墩身顶宽:小桥不宜小于 80cm(轻型桥台不宜小于 60cm) ;中桥不宜小于 100cm;大桥视上部构造类型及需要而定。U 型桥台的前墙:其任一水平截面的宽度不宜小于该截面至墙顶高度的 0.4 倍,对于块石、料石砌体或混凝土则不小于 0.35 倍,如桥台内填料为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或砂砾,则上述两项可分别相应减为 0.35 和 0.3 倍。另外,U 型桥台两侧墙顶宽不小于同一水平截面前墙全长的 0.4 时,可按 U 型整体截面验算截面强度。4.5.2 钢筋混凝土墩台1. 钢筋混凝土肋式桥台,其板和肋的厚度不宜小于 20cm。钢筋应按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钢筋至外表面的净距不小于 3cm。扶壁(肋)与墙板的连接处应设置箍筋,以防止前墙趾扶壁(肋)裂开,箍筋应按其相应的受力情况计算。桥台设计时应要求施工单位于土基达到基本稳定之后再进行桥台施工,以确保其安全。对于设有橡胶支座的墩台,设计时宜预留更换支座的位置及空间。2. 配有纵向受力钢筋与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钢筋截面积应不小于混凝土计算截面的 0.4%;当大于 3%时箍筋间距应不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 10 倍;同一箍筋所箍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在构件每边上应不多于 3 根,箍筋间距应不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 15 倍或构件横截面的较小尺寸,并不大于 40cm。配有纵向受力钢筋和螺旋箍筋或焊接环形箍筋时的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截面积应不小于螺旋或环形箍筋圈内核心面积的 0.4%;构件核心截面积应不小于构件整个面积的 2/3;螺旋或环形箍筋距或间隔应不大于核心直径的 1/5,亦不大于8cm。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6 -4.6 桥墩台设计计算4.6.1 桥墩台设计荷载桥墩台设计时,荷载应根据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邢。B01—2003)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I)60—2004)的荷载级别、组合方法进行计算,确定墩台承受最不利的荷载。由于桥梁墩台所受荷载种类较多,荷载组合时应尤其注意其组合原则。4.6.2 墩台沉降及位移1.简支梁桥的墩台沉降和位移容许极限值简支梁桥的墩台沉降和位移的容许极限值,不宜超过下列规定:(1) 墩台均匀总沉降值 (不包括施工的沉降) :2.0 1/,J ;(2) 相邻墩台均匀总沉降差值(不包括施工中的沉降):1.o/三;(3) 墩台顶面水平位移值:0.5√L。2.拱桥墩台的沉降和位移容许值拱桥墩台的沉降和位移的容许值由计算确定。3.水平位移4.桥墩台抗震设计地震是偶然荷载,属桥涵没计时荷载组合 VI(结构重力、顸应力、土重及士侧压力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地震力的组合)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地震力计算与结构设计应符合《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规定。桥梁墩台没计考虑地震影响,通常比较复杂,以反应谱法计算结构的地震效应。设计准则按桥梁的重要性呵定为“小震不坏,中震町修,大震不倒”的原则。为了桥梁墩台抗震设计应选取的合理抗震措施及相应结构尺寸。故《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把抗震设计的重点放在常见并大量使用的结构如梁式桥墩台和一般跨径的拱桥等桥型上。下列构造物不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但应采取如下抗震措施:(1) 简支粱的上部构造;(2) 基本烈度低于 9 度,基础位于 I、II 类场地上的跨径不大于 30m 的单孔板拱拱圈;(3) 基本烈度低于 8 度,二、三、四级公路上位于非液化土和非软弱粘性土地基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7 -上的实体墩台。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物是抗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计算解决不了的抗震问题,可用抗震措施加以解决。桥墩台抗震设计应达到基本烈度影响时,经整修即可正常使用;抗震危险地段,软弱土层或液化土层上的重要结构应不发生严重破坏。1) 一般原则a) 地震区桥梁力求采用形式简单、材质匀称、重心低的结构,也可考虑降低结构刚度,使其具有较大变形性能,减少地震力及其影响。b) 加强桥梁各部件之间的联结,提高结构整体性,从而提高抗震能力。c) 墩台不宜设计成带孔状,尽量避免带有突出部分,还应尽量采用对称结构;托盘式墩台在托盘与墩身连接处应设置竖向防震钢筋;重力式桥台相对于耳墙式桥台而言,地震时抗震效果较好,因为耳墙与台身连接处较易破坏。d) 深基础比浅基础抗震好,桩基础比明挖基础抗震好。2) 桥梁抗震措施设防起点a) 一般宜从基本烈度 7 度开始设防。基本烈度大于 9 度的地区,抗震设计要专门研究;基本烈度等于 6 度的地区,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采用简易设防。b)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抗震重点工程 (如特大桥、大桥等 )可采取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的抗震措施。基本烈度已是 9 度的地区提高一度设防的措施要专门研究。c) 四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可不设防或采取简易抗震措施。d) 主体交叉的跨线工程,其设防标准不低于下限工程。3) 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物a) 基本烈度 7 度区① 墩台帽或盖梁宽度要满足梁端至边缘的距离大于 50+L(cm),L 为梁的计算跨径,以米为单位取值。墩台帽或盖梁长度要满足设置抗震设施的需要。② 应加强桥台背墙,并在梁与梁之间及梁与桥台背墙之间安装抗震缓冲装置。③ 桥面不连续简支梁(板)应设置纵、横向防止落梁的措施;桥面连续简支梁(板 )应设置防止横向产生较大位移的措施。④ 在软弱土层、液化土层或不稳定的河岩建桥时,可增加桥长,避开不良地段;或加大基础埋深,穿过液化层;或采用桩基础。对于小桥,可在台基之间设置支 桥梁设计一般规定- 18 -承梁,或做浆砌片石河床;或换土;或采用砂桩。b) 基本烈度 8 度区除上述烈度 7 度区的规定外,尚应采取以下措施:① 大跨拱桥应采用整体性较好的断面形式。墩台高超过 3m 的多跨连拱,不宜采用双柱式或排架式墩;连拱不宜超过 5 孔或总长不宜超过 200m,要设制动墩。② 连续梁或桥面连续结构宜采取使地震荷载由各墩台共同承担的措施,防止固定支座受力过大。连续曲梁边墩与上部构造之间宜采用锚栓连接,防止边墩与梁脱离。③ 高度大于 7m 的柱式墩或排架式墩应设置横系梁(应包括冲刷深);墩高小于 3m,可不设横系梁。④ 柱式墩和排架式墩的柱(桩) 与盖梁承台连接处的配筋不少于柱(桩)身的最大配筋。在截面变化处,宜作成 2:1~3:1 的喇叭形变截面;或在截面变化处适当增加配筋,在陔加密段有如下要求:-1. 钢筋加密区段的箍筋配置及接头: a)圆形截面采用螺旋筋,间距不大于10cm,直径不小于 8mm。矩形截面最小含箍率纵横向均为 0.3%.b)螺旋筋接头必须焊接,矩形箍筋应有 135°弯钩,并深入混凝土核心内。-2.加密区段的位置和高度:a) 扩大基础的柱式和排架式墩应布置在柱(桩)顶部和底部,布置高度为柱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元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1821916"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桥涵 设计 一般 规定 设计方案 范文 模版 范本 免费 下载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论文
& 天天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桥涵设计一般规定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X
大小: 1.08MB
上传时间:
&& 广告或垃圾信息
&& 色情、淫秽、低俗信息
&& 反政府、反人类、反社会等反动信息
&& 散布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等信息
&& 侮辱、诽谤等人身攻击信息
&& 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纬地涵洞设计视频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