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是要创业前期准备,不只是为了吃饭.他问我准备创什么业

热门推荐:
  针对大学生是否应该创业,当下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争论不休。有的人鼓励大学生创业;有的人认为大学生就应该老老实实地专心读书;有的人则持观望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日晚,标榜为90后的跟谁学CEO陈向东应邀来到清华西阶论坛,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分享了其独特的想法。以下是分享实录。
  今天,我来不是和你们谈论如何找份工作;怎么能够快速成功;也不是说你们进入职场,做了一个团队的头儿,怎么能够成功。其实我更想和你们谈论的是,关于创业的故事。
  创业不外乎有三种形式来进行创业:第一种方式就是,你先进入一家大公司,然后去聚集你的人脉和资源、去锻炼你的领导力,来寻找某一天你的创业机会;第二种方式,你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和这家公司一块成长,来感受,最后和别人一块成功,打造一个大的共同创业成功;第三种方式,你自己创业或者你和几个人联合创业,然后大家一块来发展、一块来成长,最终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如果你们让我说这三种创业方式,究竟是我先到大公司工作之后再创业,还是我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更好,还是说我自己单打独斗去创业,我想说的是,这三种方式其实没有对错,有的是什么,有的是你自己的内心的对话,内心的冲动和内心的真我选择。
  我特别恳求大家做一件事,晚上回去躺在床上的时候,你开始自我对话。对话一:如果我找了一家大公司,我会不会后悔可能错过的创业机会;对话二:我如果今天出去创业的话,万一我失败了,我能不能经受失败的挫折风险和带来的屈辱或者带来的财富的大幅降低。我始终认为,你与你自己的内心对话比任何东西都好,人活一辈子,活到最后不就是想让自己不后悔吗?而让自己不后悔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听从你的内心的召唤,然后你做出一个决定。
  谈到创业,我倒是想给大家提三个建议。
  第一是创业不应该是一时的冲动,而应该是长久的准备。
  如果大家决定说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创业,或者大家说我可能要先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我给大家的最大建议是:永远记住,创业不是一时的冲动,创业是一个长久的准备。今天的创业时代,让每个人的创业都成为可能,而你所要做的事是,你要提前几年来琢磨。如果做一个创业者,他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如果做一个创业者,他该选一些什么样的市场;如果做一个创业者,他该组建什么样的团队;如果做一名创业者,他该如何和资本对话;如果做一个创业者,面临重组和危机的时候,他该如何驾驭;如果做一名创业者,你该让谁做你的人生导师;如果做一名创业者,如果你能够与一些先行创业的人,作为你的圈子好友和他们对话;如果你做一名创业者,你还会想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能够更大更快地,能够把自己尽快地营销出去。我想掏心窝子和大家讲,如果你要决定创业,一定记住,创业绝对不是一时冲动,你要创业了,百分之百会失败。而大凡的真正想创业的人是因为他思考一年两年了,他想的比较明白了,特别是想自身的缺点,把这件事想的比较明白了,优点自然在,你的缺点在哪儿。
  我回想我自己,我会自我对话,陈向东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比方我的优点是我非常有激情,缺点是我不能那么柔和,亲和度比较差;我的优点是我比较能说,缺点是我很可能不怎么会聆听,可能在不经意当中会伤害别人的情感;我的优点是我做过管理3万多人的执行总裁,缺点是快速灵活的小体验的果敢可能会丧失;我做教育做了20多年,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候,我对移动互联方面,我尽管有很多思考,但是毕竟那些泡在移动互联泡了十几年的大腕们,我和他们相比是小学生。我想说的是,我有这些缺点,我得补我的短版,所以我在创办跟谁学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我要找我的互补者。我不懂互联网,我找最牛的互联网人;我可能相对比较偏激情,相对理性感性也好,那我就找可能更加理性和我互补的人,这件事上,我其实最后的得失成败要比别的重要得多得多。后来你们会问说,你们知道跟谁学最初有六位联合创始人,三位是技术特牛的人,三位是传统教育的人。不止一个朋友说,你怎么找到那三位互联网的人。然后说,你今天的六个联合创始人,你们是不是认识好多年了。
  我向大家揭秘爆料一下,我们的六个联合创始人当中,四个人是我去年4月份以后才认识的。我以前从来不认识他们,我也不知道他们在那儿。其中只有一个人2002年的时候和我一块在武汉创业,在新东方工作了十几年。后来,他的老父亲快90岁,他觉得在他那个阶段希望停下来,希望回去陪陪老人,所以他离开了新东方。换句话说,我出来创业的时候,没有带走新东方任何一个人,并且其他的四个人我都不认识。换句话说,不认识的这些人,怎么快速能把他们揉到一块儿?是因为我毕竟工作那么多年了,我不认识他们,但我认识比他们不差的人。我就问朋友,我想做一件事,有没有你觉得特别牛的人给我推荐。你们知道吗?牛人往往和牛人打交道,当然,我也算是被别人认为的牛人。因此,我坚信我身边有很多牛人朋友会有牛人推荐。我给他们打电话,我说,哥们儿有件事,我想找个特牛的搞技术的人,有没有推荐?我相信这些很牛的人,他们应该认识很牛的人,推荐很牛的人,作为他们继续在我面前牛下去的资本。明白吗?所以他推荐的肯定是靠谱的,朋友的朋友肯定是和你一样差不多的人。后来就迅速有了这个团队。
  还有人说,你们跟谁学为什么能够是6个月的时候,就被资本估值定价在2.5亿美金。很多人都在说,为什么资本愿意投你们这么贵的一个教育公司,或者说互联网公司,或者说移动平台公司?投我们的叫高榕资本,你们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那些别的名字很知名的,但是我坚信,有一天你会发现,高榕资本它在中国很多行业里边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高榕资本的背后的LP很多都是几百亿美金的LP。我们挑选高榕是因为不仅是它的三个合伙人他们是不拿钱的,和跟谁学的团队一模一样,最重要的是他们背后的做事风格很快速、果敢,非常的感动我。高榕资本的团队里边,有一个在老牌基金里边做DD调查的,就是简称尽职调查的,是美国著名商学院的一个学生,读了一年商学院还不到,就被高榕资本挖回来了。挖回来之后,当时高融资本的一个说法是,坚决不让你再做DD调查了,让你做点儿不同的事情,但是你必须把跟谁学的DD调查做完,看看跟谁学值不值得投。后来他们去跟谁学做了调查,最后得出结论说,跟谁学团队是她见过的最好的团队,没有之一。她做过70多家很大公司的DD调查。
  后来我们讲,为什么人家说跟谁学团队是她见过的最好的团队,还没有之一。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注意,我们最初六个人当中的四个人,我压根就不认识,为什么他们说是最好的团队。你们知道吗?一个团队到最后是不是很牛,取决于这个团队最后相互的信任,背靠背的信任。而团队的信任一般构建需要12到18个月。你们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在大公司往往会失败吗?是因为他还没有赢得核心团队的信任的时候,他出了一些招儿,这些招儿被核心团队所反对,最后他自己就败了。所以,12到18个月是国际认为一个团队最快融入的时间。所以我来组建这个团队,我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我首先要让六人团队迅速地相互信任。我怎么样能够让这六个人相互信任呢?我想第一件事,我要经常把他们拉到一块开会,所以中秋节的时候我是把他们拉到一块开会了,我老婆就骂我说,你有病啊,中秋节都陪家人吃饭,你把人拉去开会?我说时间真的是这么着急,没办法,必须开会。我以请他们吃饭的名义,一大帮人拉出去开会,准备了20个问题讨论;&十一&的时候,也是拉出去开会,开会的时候说这不行啊,不能七天都开会啊,我就先布置任务,任务布置完以后,后面几天开会讨论。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按照他们互联网公司的做法,互联网公司是十点上班,我要求九点开会,九点开会开到十点,刚好工作。后来我们发现九点开会开到十点,真的开不完,如果开到十一点,很多初级团队说影响效率,最后就说改到晚上开会,因为我们是晚上九点下班,晚上九点开会一般会开到夜里两三点,这种情况多的是。开到夜里两三点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去吃个烧烤,继续开会。像我这种年龄也没办法,也会发现创业真是太难了。
  各位同学,如果你做的是个小的应用场景,创业相对会容易一些;如果你做个大场景的话,真是会遇到很多的不容易。有人问我说,你过去这几个月做的最多的事是什么?我说我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我在找最牛的人;第二点事,我得让最牛的人相互信任:第三件事我和这些最牛的人一块做最好的产品,打造最好的品牌。后来有人批评我说,有人说做CEO做老大就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找人;第二件事找钱;第三件事找什么我忘了。我也见过不少创业者,他们失败了来找我,我说你最重要的时间在做什么?他说我过去的半年见了60家投资人,后来没拿到投资失败了。我一听就懵掉了,你作为一把手,你天天在见资本,你没有一定时间投入来做产品,产品怎么会好啊?投资人怎么会投你啊?
  我发自内心地想跟你们分享的是,我始终认为一家公司要想真正做的长远,首先取决于一把手和你最初的格局,你要找很牛的人,找A+人才;第二你要迅速让A+人才相互信任;第三件事做最棒的产品,做最好的品牌。这三件事我认为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今天你说我没有品牌,我也没有很多人才,我怎么办?我说至少在你做这个领域里面,你尽量找到你认为最牛的人,你让最牛的人信任你,你能做出尽量好的产品,再拿融资。但是很多人往往是没有找到最牛的人,也没有去让最牛的人信任他,也没有把产品做的别人说产品真不错,最后能拿到融资吗?资本那么好骗吗?超牛的人,后来这个人找我跟我要钱。我说你给我说说你的团队成员,他说我的团队成员很多都在大的公司还没出来呢,我要拿到资本他们就出来了。我说那你的产品给我看看,他说我现在还是原型。后来我说那你再过一个月找我,把产品做的差不多了我再看看有无合作机会。一个月之后他来找我,我试用产品发现全部是闪退和BUG,连打开都不顺畅,他找投资能找来吗?
  在创业这件事上,你要做的其实是你要先做准备。你得做什么准备呢?你看我当时我决定创业的时候,我的准备是我在新东方呆了十四五年,我在新东方200多人时候进去,3万多人的时候离开,我做到了执行总裁的位置。我在新东方工作那么多年,从来没有想过创业,但是恰恰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我的专注使我赢得了职场当中的声望,而这种声望让我有了巨大的朋友圈和人脉,而这种人脉本身让我在任何时候决定出发,我都能找到最好的A+人才。你们知道现在每天往我信箱写邮件的人有多少吗?有的专程从外地飞来,说一定要加入我们。我说不不,你得小心,有很多风险啊。他说那我就要这个风险,我跟着你一块冒风险。这叫什么?这叫信任。有人说你有人脉,我们大学生有什么人脉。我说你错了,用心的大学生的人脉更庞大,像今天来的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是因为梦想,你搞定几个就可以了,他们都是你可能的人脉。
  所以,大学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做让别人看得起的人,如果你第一名还能让别人看得起,别人说这人真好,你才牛,而不是说你考了第一。
  报道说清华大学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被她同宿舍的同学下了毒,我还是认真翻看了所有的资料,发现那个女孩太优秀了,真的太优秀了,他妈妈和爸爸也非常厉害,那个女孩没大错,如果有错,或者要我给她提建议的话,如果再多一点点同理心,多一点点同情心,不仅是自己很优秀而且成为让别人很喜欢的人,可能就会不是今天这个结局。
  我是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到了城里面最大的痛苦是普通话说不准,今天我普通话还比较差,有人就会嘲笑我。但是我内心很强大,你爱嘲笑就嘲笑。像在农村小的时候,我们那时候没学过乐谱,唱歌肯定跑调,别人就会起哄,陈向东来一个,你说我是唱还是不唱呢?最后我就唱呗,唱的再差反正难受的是他们。最后你发现我的普通话是很差,我唱歌是跑调,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在很多朋友心中的地位。因为不装,就是实在,就是真实。因此我跟很多大学生讲,大学里面做一件事,让别人看得起你,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人,你不是神。比如马云,大学的时候有人称他为男神吗?后来人家创办了阿里巴巴;像俞敏洪长成那样,最后不也做了上市公司嘛;李彦宏长的帅气一些,据说当年在北大的时候,也没有今天的自信。后来的自信怎么练出来的?是因为他打赢了若干胜仗。因此,你们看有时候双胞胎姐妹、双胞胎兄弟,小时候长的都差不多,到了中年40多岁、50多岁的时候,你会发现双胞胎兄弟和姐妹看上去两个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反正我见过的双胞胎兄妹到了40多岁的时候,我一看他们是兄妹吗?为什么?是因为后来有的人刚好踩对点,打赢了若干胜仗,不断的构建内心的自信,不断构建内心的强大,后来就开始承担压力,最后获得成功。
  所以,如果你决定创业,记住绝对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你做了很多的准备,而这个准备从大学开始来构建。你懂技术,那个人懂营销,那个人特别懂得人力,那个人特别会写文章,这不就互补了嘛,最后就是一个团队的形成。你在大学的时候看看会不会分分合合,即使吵吵分分也是在锻炼你的领导力。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就是服务于他人的榜样力,当你的团队里面的人越牛,你想服务于这些人,你的这种榜样作用就要越大。而越能服务这些越牛的人,你想想应该是一个多少自信的人啊。所以我说如果你想创业,请记住,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你做了很久的准备。而在大学时代做这种准备,我觉得是最有可能的,因为今天就可以看你的优势是什么,什么最牛,然后你的短肋是什么,什么不牛,你就找一个你不牛的那个地方找牛最牛的人。都最后凭什么你当老大?是因为你比他们付出更多,你比他们操心更多,你比他们忧虑更多,你比他们责任更大。
  第二是创业不要是为了赚大钱,而是为了追寻美好。
  我见过很多团队,一块合伙创业的时候,说我要赚大钱、发大财,大多这样做的最后都发不了财。但是毫无疑问你创业是要能够发财的,但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就是为了赚大钱,如果你就是不择手段赚钱,迟早有一天你肯定会被淘汰出局,要么犯法,要么就是你被后来的人完全超越。如果你说我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最重要的是我想能够创造美好,能够用梦想改变人的生活,这该是多酷的一件事。当年比尔?盖茨梦想说每个人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这不就是预测未来的美好嘛。所以,我们想一件事,如果跟谁学能够把所有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成为老师,而让所有需要知识、技能、才华的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找到他们学习的榜样,让跟谁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用户或者学生和家长想到找老师这件事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跟谁学,这是一种美好,让人觉得找老师更努力,学习变得更努力,让这些有才华的人为社会做贡献。有人说我想做慈善做公益,让农村偏远的地方找到老师更容易,让教育更平等高高校,这是美好。所以我特别的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你要决定创业,你要和你的小伙伴讲使命和愿景,想什么样的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在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这件事当中,我们要做出什么伟大的产品,这项伟大的产品最后怎么能更快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快速叠代,超预期超口碑,而最终能够使得你用的同时也能够赚到钱。
  钱是一个副产品,这个世界上其实最有钱的机构往往是宗教机构,其实像宗教机构从来都不说他要赚钱的,他就说基督教我想帮助人,让你学会爱,让你学会感恩,最后让你学会能够和别人融合地相处,最后就通过人们的捐献行为盖了那么多大楼。你说如果把基督教所有的教堂、所有的不动产加起来,财富资金超过任何一家公司,超过任何一个个人。任何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首先是精神力量,所以后来我自己在创办公司的时候,我们的团队第一件事就是我们怎么创建美好。我说如果你们纯粹为了赚钱,对不起,这个地方不是你该在的地方。当然我希望大家赚到更多的钱,但是首先是这事你值得做,这事就是失败了,你在诚实探讨当中,你也给了别人美好了。
  第三是创业不要一定去在乎输赢,其实更是一种人生体验。
  创业真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创业一定就能够赢吗?不一定,我们见过很多连环创业,第一次没赢,第二次没赢,当然最后还是没赢。但是他的创业过程当中,他体会到了那种生活方式,但是也有第一次没赢,第二次没赢,第三次赢了,他提出那种创业方式。所以,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不失落、不郁闷、不尴尬、不痛苦,还能够乐观地面对他人,就是你把创业这件事放到一个生活方式上,把创业这件事上放归到平常心,把创业这件事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的这件事上来推动,你会发现你会很坦然。
  所以,我来决定创业的时候,我记得好多朋友问我,陈向东你做得那么成功了,你创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说,凭什么我就不能失败,我失败了很正常啊,我失败了我也是成功的啊,因为我体验那种成功,尽管最后没成功,但是我体验了。而相反,我如果从来不敢体验这种创业,不敢放下所有的一切,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创业,那我觉得我人生才是最大的失败呢。但是换过来说,当你不怕失败,不以输赢来作为你创业的目标的时候,最后你可能会赢。为什么?因为你把心放下了,但是话说回来,我也必须坦诚地告诉你们,我在创业的最初期,我是没有什么压力的,我觉得创业就创业了,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后来当那么多的优秀人才都进入你的公司,和你一块追梦的时候,你的压力自然就来了。
  你们知道跟谁学创造了一个记录,就是我们136位员工认购了公司900万美金的股份,是以A轮投资人的价格。虽然900万不是记录,但是六七个月136位员工认购,这应该是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被媒体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后来有人分析说,136人认购公司股票900万美元这件事,表明了跟谁学的文化的成功。为什么会有员工认购呢?是跟谁学的A轮融资成功以后,我们的核心骨干找到我们,希望能够和投资人一样的价格认购公司的股票。我们就劝这些核心骨干说,现在这些股票价格太高了,风险太多,太早期,所以你们最好不要认购。同时形象的告诉他们说,今天的风险多大呢?相当于你拿一套房子的时候首付进来,将来可能光着身子出去。但是核心骨干说,很有可能拿着房子的首付进来,将来会别墅出去。与此同时,反正你能够不拿钱,反正你这么辛苦我们要跟,我们说太贵了,他们说未来会更贵。后来真的没办法了,我想个招能够阻止员工购买股票,我就写封邮件,要求大家在3天之内做出决定,你认购还是不认购,并且10天之内要把钱打到公司帐户。我认为很多人可能想认购但是可能眼下没有钱,你认购可以但是10天之内必须把钱拿到公司,但是没想到马上136人要求认购公司股票。那天晚上我失眠啊,当天晚上我就给几位伙伴说,明天召集全员工会议,告诉大家中间的风险,同时动员大家最好别买。于是,第二天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我告诉大家说我很感动感谢,导致我昨天晚上没睡着觉,我必须告诉你们今天是太早期,风险很大。我陈向东从来没保证过这件事能成功,我只保证过我会全力以赴,我身边的几位小伙伴们他们会全力以赴。所以,我建议你们不要有任何压力,最好别买。没想到这个讲话起到“负面”作用,很多员工找我说还想买,多买。我们说多买不行,因为毕竟过期限了,不能多买,只能少买。在不能多买只能少买的情况下,我们3天时间900万美金,如果说稍微放一下,我相信数额更高。
  我想说,今天是个人时代,但是为什么员工那么多人愿意买公司的股票,那么早期、那么高的价格、那么大的风险,我想说是因为我们共同坚信,其实创业本身不要在乎输赢,而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我跟所有的小伙伴们讲,你们来投这个钱,做的准备一定是这个钱最后没了。来做这事的时候,你的动作不变形、脑子不变形、心态不变形,跟家人说清楚中间巨大风险。所以,我想坦诚很重要。但是话说回来了,你想想136人认购这么多股票的时候,我等于多了136个老板,你们想想我的压力肯定比原来更大。所以某种意义上讲,你似乎被这些好员工“绑架”,但是后面说你和这些好员工灵魂对接在一块,或者大家共同的在做人生的体验,体验这种美好。有人问我,陈老师给我们一个好的说法,你认为我们毕业之后到底是创业还是不创业呢?我说其实创业不创业这件事不需要去抛个硬币看看是正面还是反面,创业还是不创业这件事其实不需要问别人的答案。创业不创业在于你的内心,只要有一天你突然要创业,不要听别人的阻挠,最后你走出去可能就成功。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教学是情怀,教育走进商场仍然需要信仰,拨开乱象,探索、实践...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创新天富—创业是时候开始了-爱稀奇创新天富—创业是时候开始了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是美好的,我们会拥有年轻的优势,我们可以无限的犯错误,不是别人会从容你的错误,是因为你年轻,你可以改变!你可以凭着年轻的冲劲自己创业!    过了几年,当你在工作时感觉痛苦凄惨时你可以创业,因为许多成功的创业者是被前老板“逼”走的,如IBM的托马斯&沃森。  当你失业的时候你可以创业,一时的失业无疑是对过往生活的总结、重新开始的催化剂。  当你有追求的时候,你会对某领域痴迷你可以创业,因为如果你痴迷某个领域,就会茶饭不思,那就不如把握机会做出点成绩;  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更要最出成绩来给所有人看!  那么,现在的你,做好了自我创业的准备了吗?创新天富—创业是时候开始了!我给大家讲述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今天地你!  职高毕业后,我没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又不想回到家乡继续“养羊生孩子盖房”的故事,于是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城里的同学时,他就像听到一个幽默故事那样开心地笑了:“创业?你的意思是混口饭吃是吗?”  我说是要创业,不只是为了吃饭。他问我准备创什么业?我告诉他,我看到了微信上面创新天富的广告,每月最少可以赚到—万五。同学听完了我的创业计划露出了不屑一顾的表情:这还不就是混饭吃吗?  他的话让我的脸红了,可是我并不服气,因为我明白:我是在创业,绝不是那种随遇而安地讨饭。那个时候,微信里面的朋友特别少,我拼命的去给人讲解,创新天富是一个新兴的微信投资项目,它的代理等级有三个:市级署理(一级会员35元),省级署理(二级会员120元),全国总代(三级会员260元)。最低的投资返回给您的是最大的回报。最低只有35元的投资,你抓住了机遇,可是相信你的人太少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项目是合法的的,都以为是传销,其实分销是有商品的流通的,分销商推广商品信息,将商品信息传达给最终用户,通过促进交易来赚取佣金的。分销商是不需要交钱给上家的。如果有商品交易大家就佣金拿,没有交易就没有钱拿。传销是靠拉人头,不断发展下线而且下线需要交钱给上家,所有的上家都是依靠下线交钱而活。没有商品的流通,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分销和传销都是需要发展下线,只是发展下线的目的不一样,分销发展下线是为了推广促进商品交易,传销发展下线是想从下线中获得钱财。是有本质不同的。  机关如此的艰难,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在心里还不住地默默祈祷:我可以的!最终,我坚持了46天,我点了—下钱,赚了三万六千元,除去电费、货款、生活费,我净落了两万七千元钱。现在的我,不想之前那么忙了,因为每个人都想赚钱,都会积极的去推广产品。我很高兴,这是我有生以来赚到的第一笔钱,我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吃了顿饭,把我成功的喜悦和他们一起分享。在这里我也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创新天富—欢迎你的加入!  扫描二维码即可加入!相关文章名称(*)邮箱网址正文(*)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是创业还是混饭吃
是创业还是混饭吃
  职高毕业后,我没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又不想回到家乡继续“养羊生孩子盖房”的故事,于是下定决心,自己创业!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城里的同学时,他就像听到一个幽默故事那样开心地笑了:“创业?你的意思是混口饭吃是吗?”我说是要创业,不只是为了吃饭。他问我准备创什么业?我告诉他,我姨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商店,我准备在她商店门口借一个角落批发雪糕。冷饮厂可以免费提供冰柜,雪糕可以赊卖,我要付的,就是2000元的冰柜押金,然后就可以开业了。以每根雪糕平均一毛五分钱的利润计算,我一个夏季做得好的话,可以赚到—万五。同学听完了我的创业计划露出了不屑一顾的表情:这还不就是混饭吃吗?他的话让我的脸红了,可是我并不服气,因为我明白:我是在创业,绝不是那种随遇而安地讨饭。那个夏天,太阳出奇地毒,我在烈日下被蒸得汗流浃背,可我在心里还不住地默默祈祷:老天爷你热些吧,再热些吧!让我的雪糕多卖一些吧。整整一个夏天,我在最热最渴时都舍不得动冰箱里的一根雪糕,卖雪糕的季节过去后,我点了—下钱,赚了—万六千元,除去电费、货款、生活费,我净落了七千元钱。我很高兴,这是我有生以来赚到的第一笔钱,我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吃了顿饭,把我成功的喜悦和他们一起分享。几杯酒下肚,朋友们都说我还挺能混的,会养活自己了。一个混字让我听得十分刺耳,我告诉他们,我这不是混,是创业。他们报之以哂笑:偶尔卖卖冰棍也算创业呀。我无语了,我知道“毕业三日、人分九等”的道理,这几个同学有的成了公务员,拿着旱涝保收的高薪;有的靠家里的关系正儿八经地做起了生意,买车买房。在他们眼里,我把这种摆地摊的工作称作创业,简直是个笑话。这充其量也就只算是个小买卖!可是苍天作证,在那大汗淋漓的110天里,我每天都在认真地计算成本、控制支出、想方设法地多卖雪糕,我是真心真意地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的呀。后来我又干了许多别的事情,每做一件事,我都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投入其中,希望从此打开成功之门。虽然我做得很辛苦,内心也一直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神圣憧憬,可我收获的,似乎总是别人的轻视和讽刺。也许是我的起点太低吧,那些小打小闹的投资和收益,在习惯以百万、千万论事的都市人眼里,简直就是乡下人在城里挣工分。这也不能怪他们势利,那些小钱确实太微薄,微薄得和民工们的血汗钱看起来没什么两样,只够维持吃饭睡觉。但我知道,意义是不同的,我坚信,我是在创业,不仅仅是在城里找吃喝。有一次,我上了一个创业者联盟网,其中有一个栏目,是介绍致富经验的。那天我正好从乡里收槐花卖到城市的酒店,一天赚了500元。这是我单日收益最高的一天,所以我一时高兴,在那里也发了个帖子,介绍了自己的这条创业方法。可没想到,在其后的12条跟帖留言中,有11条是骂我的。一个网友的留言很难听:创业网什么时候让菜贩子混进来了?卖槐花也叫创业连猪都笑了,强烈建议版主将此帖删除。还有个网友留言:500元也值得在这儿显摆?只是我女友的一条内裤钱。说实话,看到那些留言后我难过了很久,难道我的行为亵渎了“创业”二字吗?难道非要开公司、开宝马才是创业,才配享受人们的喝彩和掌声吗?我原本觉得,只要是自食其力,凭本事挣钱,都可以算做是创业,可我的这种观念,在城市的淘金生活中却屡受打击,虽然我一直努力尊重自己的劳动,可在夜深人静时,一种莫名的自卑感会时不时地涌上心头,让我觉得创业也许真的与自己无关,自己本来就是个在城市里混饭吃的乡下孩子,一个月几百上千的收入,就是我所谓奋斗的价值。在别人一次次的取笑声中,我开始迷失自己,开始分不清创业和混饭吃,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了。然而一次从天而降的商机,却给了我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让我对“创业”二字的理解,再也不会模糊和偏差了。那事发生在一个春节前,一个偶然相识的同乡突然找到我,说看我平时努力折腾却赚不到钱,怪可怜的,他有一笔大生意,看在同乡的份上,分一部分给我做,保证能利用春节十五赚个七八万的。这个同乡事业做得很大,平时都是出入大酒店,开高档车,在我眼里他一直算得上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现在他主动找到我共同发展,我当然是求之不得。可当我知道了他的“生意”真相后,立刻愣住了,原来他要我和他一起,收地沟油造假“金龙鱼”。我犹豫了,经过认真考虑之后,拒绝了他。同乡很吃惊,说我送上门的钱都不敢赚,胆子也太小了,这样一辈子也不会有自己的事业的!我回答他说我承认,我这人胆小,但既然生了颗胆小的心,还是规规矩矩地做事吧。拒绝了他后,我心里豁亮了许多。我以前总觉得,这个同乡是个事业上的强者,可今天看来,他不过是造假的坏蛋,他那些代表成就的东西,在我的眼里也一瞬间变得一钱不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我自己的创业准则。我继续着我的事业,很努力很投入地干着别人不以为然的事业。终于有一天,我得到了一个机会:买下一个工厂所有的煤渣,这是个既脏又累的活,一年做下来,只能赚个辛苦钱,前任的承包者就是觉得它不足以混饭吃,而放弃了它。可我把它接下了,很认真地去做,因为那时我突然想到,要是这个厂我做得下来,那么这个厂所属的集团里,就有20个厂的煤渣可以接过来。如果在一个地方年赚一万只是混饭的辛苦钱,那么在20个地方年赚一万,就是一种很盈利的事业了。几经周折,我的计划得以实现。我从一个厂的煤渣开始做起,渐渐地越做越大,现在我控制着上百家的煤渣处理权,年收入足以让起初最看不起我的同学承认:这是一种事业了。创业是创业,混饭吃是混饭吃,两种不同心态下的工作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很庆幸,把煤渣当成事业来做,并且真地做成了事业。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不是请客吃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