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住房备案查询农村住房撤迁都有那些村

农村住房市场:如何玩转这片“潜力大”的“蓝海”?农村住房市场:如何玩转这片“潜力大”的“蓝海”?聚焦楼市百家号当下,一提及城市,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诸如污染的空气、拥堵的交通、食品安全危机,高得惊人的房价等一幅幅画面......不可否认,中国的城市在经过几十年高速的扩张发展期后,因规划、治理等跟不上,终于迎来了逃不开的“大城市病”,在城市生活的种种弊端愈发凸显出来。与此同时,或政府主动的,像北京、上海、深圳都开始明晰城市功能定位,疏散非城市功能,以求缓解人口压力,不少“准城里人”就此离开这些城市;当然也有个人主动者,譬如越来越多城里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环境更好的乡村。“也是各种因素凑在一起,农村住宅市场是一个大家都看好的一片蓝海,潜力很大,但同时又是个典型的低频消费市场,短期内很难像城市房地产市场一样能快速发展起来。”专注农村住宅市场,致力于乡村私人住宅别墅原创设计的江西澜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坦言他们所面对的领域:农村住房市场。无独有偶,5月8日,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也明确表示,目前为止,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扭曲的,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某种程度上讲还只是一个城市的市场,没有把农村纳入进去,难道农村有这么多人住在那里就不应该有房地产市场吗?一言以蔽之,农村住房市场这片“蓝海”到底如何玩转?市场受制于政策、法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早已从1978年的17.92%上升至2016年的57.35%,这标志着我国一贯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大环境无论从内,还是从外,都开始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是逐渐升级的城镇化合工业化引起城市住房需求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是城乡住房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也将迎来巨变风口;表现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租房交易活跃、农房闲置(“空心村”)现象普遍、农房抵押需求旺盛,农房非农经营增加。然而当下,受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地产市场中农村房地产这一领域一直缺席,从而导致住房资源的城乡错配。“一方面是城市居高不下的高房价,一方面又是广大农村大量的闲置房资源浪费。”致力于打造农村闲置房产交易平台的乡居网,其市场部负责人直言不讳讲出“住房资源的城乡错配”表现情况,并认为最大因素在“政策、法规的制约”。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形象描述为“在农村盖房给老鼠住,在城市住的像老鼠”。众所周知,市场是由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买者和卖者组成的群体,商品、供给和需求是构成市场的三大基本要素。然而受政策和法规的制约,当前农村住房是不能像城市商品房一般自由流通;然而一个健全、成熟的市场却并非如此。不过令人值得期待的是,我国目前已经在政策、法规层面对农村房地产的“房地不可分”等弊端进行改革研究,想来农村宅基地流转、房产抵押以及房屋转让、买卖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逐一展开实现。市场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正是因为农村住房市场的最大制约因素已经出现松动、改革迹象,故而不少业内人士纷纷看好农村住房市场这片蓝海。回家盖房注意到,目前已涌现出不少专注该领域的新生代企业创业,譬如“住宅公园”、“建房说”、“易盖房”、“盖盖住宅”等,无不都是看中这个潜在的千亿规模的市场交易需求。在乡居网CEO郑高照看来,包括民宿在内的农村住房市场发展正是迎合了大城市人的乡村情节,那些人士渴望自然、原生态的乡村体验,同时要极尽舒适。“我们的平台主要是为了实现农村空房出租、出售,也可以为城里人提供找到宜居农村老房子的渠道。”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农村住房市场无论是前期的规划、设计,还是后面的盖房、装修甚至衍生的建材等领域都处于一个起步、摸索阶段,大多数创业公司,无论是采取“一条龙服务”模式,还是“领域细分服务”,都正在寻找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营运模式。事实上,对中国人来说,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故乡的那栋房子更是维系了安全感、居家观念、落叶归根等众多复杂感情于一体的综合物,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老家农村地区盖自建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现有行政村数量73.65万,370万个自然村,平均每年每4个村落有一户自建房落地,这是个每年644亿规模的市场。然而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城镇化加速,中国乡村数量正在锐减,保守估计目前中国的村落依然在以平均每天减少80个的速度消失。面对如此不可逆转的大势,如何盘活农村住房市场,当然需要更多人,更长时间的摸索、创新。“关注农村住房市场,致力农村住房市场,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平台的力量能够实现乡村的复兴,”也许郑高照的这种初衷,在只要将目光投放在农村住房市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创新企业者身上,都或多或少会体现出来。毕竟激活农村住房市场,除了能获得自己的行业利益收益外,同时也让想要回归乡村的城里人重新给村子带来活力,扭转“空心村”、“老龄村”等乡村的衰败,城乡思维的结合、碰撞势必会给中国广大乡村带去新的发展可能,直接间接地带动村子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从而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窘境,让城乡关系更为和谐。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聚焦楼市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第一时间送上楼市资讯消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关于印发《海阳市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印发《海阳市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25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海阳范围内有想了解各村的历史的那里迁来的我有资料_海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9,623贴子:
海阳范围内有想了解各村的历史的那里迁来的我有资料收藏
东村街道主题: 方圆街道主题 凤城街道主题: 辛安镇主题: 行村镇主题:
大阎家镇主题:朱吴镇主题: 郭城镇主题: 发城镇主题: 徐家店镇主题:
小纪镇主题: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刘姓由彭城(今徐州)迁来定居。因村南有海滩港沟和羊角泮埠头,故命村名卤沟埠。明正德年间(年),刘和又从彭城迁来,初在迟家庄落脚,当其知道与卤沟埠村刘姓是彭城的同宗,故也移居卤沟埠村。后来本村在北京经商的人来往通信,嫌故乡村名太俗,便以古代鲁国之“鲁”字代“卤”,并取其谐音改为鲁古埠村。原住户刘姓后代繁衍不旺,迁往后店村,民国年间(20世纪40年代刘姓十三世)断后绝支。今鲁古埠村刘姓,系刘和后裔,属汉族,其它有祁、宋、王、张、李、苏等姓。
鲁古埠村位于海阳市南部,地处东经121°09′,北纬36°41′。南临黄海,海岸线东以沙岭(原娘娘庙古址)为界,与旅游度假区相邻,西与海丰村海岸相接,全长约3公里,南靠羊角泮海口港湾,北与台子上村接壤。辖区内有烟台山,古为军事要冲,山顶有明戚继光平倭所建烽火台遗址,村西有兵寨遗址。隶属大阎家镇。全村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4.7公顷,滩涂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渔盐业次之。2002年,全村有800户,222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084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5%、20%、30%,人均纯收入3300元。大事记
明崇祯十年(1637年)马快都头洪雁带十余名马快到羊角泮捕缉海盗,发现五六十名倭寇从羊角泮登陆。洪雁一面派人到鲁古埠烟台山烽火台,与守墩军联系速发狼烟报警,一面率马快与之搏斗。危急时援军赶到,合力歼敌,战斗中洪雁阵亡。
清顺治年间(年)刘云章在花园内整地,挖掘出银子七瓷缸,因此得绰号“刘七缸”。
1939年5月日军飞机轰炸羊角泮渔场两天,投下重型炸弹十余枚,炸死村民刘曰鸿和前辛治村宋欣。
日(农历十月初一日)夜国民党姜黎川部队袭击盘踞本村南庙(石佛庵)和村中祠堂的日军据点。战斗激烈,日军死伤惨重,姜黎川部阵亡一名连长。
1942年9月国民党顽固派秦毓堂率残部逃离海阳城里,本村解放。
同年10月10日县抗日民主政府为防止日伪军再次来本村建立据点,组织民众拆除石佛庵。此日,日军1架飞机轰炸了本村,投炸弹4枚,燃烧弹4枚,并用重机关枪扫射,打死村民4人,炸毁房屋18间。
1943年村党支部发动职工、佃农开展减租减息斗争。1944年,地租由每亩100斤粮减为50斤;高利贷利息由月息0.033元,减为0.015元;扛活职工工资由每年280斤粮,增至600斤。
1945年日本汽船一艘,乘有日本人、朝鲜人各一名,中国人两名,由青岛来羊角泮解放区投诚。由于对港口生疏,搁浅在沙滩上,县抗日民主政府调来了在乳山投诚的铁壳军船拖拉,也搁浅在沙滩上。日军发觉后,派飞机炸毁了两舰艇。
1946年实行土地改革,1947年土改复查。2年中斗争地主6户,富农8户,没收土地59公顷,房屋118间,大牲畜14头,元宝、金镏子各2个,银元2800元,其它家具财物一大宗;另有富裕中农22户,献出土地10.8公顷。所有财物全部分给了贫下中农。土改后,除地主富农外,每人平均土地3.7亩。
1953年成立互助组,变工组。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处,54户入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386户全部入社,刘丰腾为首任社长。
1957年10月全村出动男女社员400多人,修筑“西南嘴”海坝500米,动用土石3.75万立方米。当年冬季又兴修了小水库2座,库容1.4万立方米。
1963年在中共潮外公社党委副书记高春旭指导下,盐碱地改稻田试验成功。1965年组织100人,大规模改造盐碱地。到1969年,扩大稻田12公顷,年产水稻达5万公斤。
1974年村南羊角泮水产站扩建。职工刘少惠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古铜刀币5公斤多,其中园型方孔大币1枚,凸型铜币2枚。
1975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对山水路田进行综合治理,使全村土地改变了原始面貌。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投资210万元,修建养虾池96.3公顷。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110元。1982年,粮食亩产452公斤,总产149.4万公斤。1989年,粮食亩产585公斤,比1982年增长了133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74公斤,总产123万公斤。年,全村有大小渔船65只。1990年以后,逐渐由捕捞转向养殖。1992年,对虾养殖实行承包,村支部鼓励群众自建虾池24.7公顷。2000年,全村有虾池120公顷,渔塘10公顷。
1988年,发展桑园5.3公顷。2000年,农业总产值319万元,滩涂养殖和其它经济作物总收入1472.3万元。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49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51万元,渔业收入590万元,畜牧业收入325万元,其它收入224万元。
第二产业1930年,刘明生设立明生鞋铺,资本400元,从业人员2人;全村有盐滩20副,盐民20人。还有从事季节性手工业者约30人,收入甚微。建国后,仅有集体办的磨坊和季节性的油坊、粉坊。1975年,将盐业生产上交大阎家公社管理,1984年后变为乡镇办企业。村集体先后建砖瓦厂、红炉、草制艺品厂、木器厂等,从业人员约60余人。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建起综合修配厂和形式多样的家庭羊毛衫加工作坊等。2002年,第二产业有从业人员330人,收入34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55万元,建筑业收入88万元。
第三产业1958年,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海产品贩运、百货商店、磨坊、茶炉、浴池、维修部、理发店及车辆运输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230多人,收入251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8万元,商饮业收入95万元,服务业收入98万元。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民国时期,成立了鲁古埠小学,教师1人。1942年9月解放后,鲁古埠小学设1-4年级,教师5人,学生150余人。1969年新盖校舍24间,设立初中班,教师17人,在校中、小学生达300余人。1979年,重建新校舍30间,学校设施逐步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入学率达到100%。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80人,其中清华大学1人,研究生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夕,全村292户,其中地主6户,27人,占土地39.6公顷,人均1.5公顷;富农8户,35人,占地45.6公顷,人均1.3公顷;中农169户,761人,占地220公顷,人均0.3公顷;贫农109户,只有土地7.5公顷;无地农民13户,佃农29户,全村长年讨饭户12户,雇农26人。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合作化时期,常年人均口粮180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生活温饱才有了保障。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206辆,摩托车215辆,80马力机动船2只,小马力机动船15只,共200马力,彩电音响400余台,冰箱95台,电话290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房屋参差不齐,村民住房以草屋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仅5平方米。1970年,村统一规划街道、住房建设。至2002年,全村形成房屋排列有序、街道整齐的新农村格局,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也逐步提高。1980年,村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同年用上电网供电。年,村投资25万元,两次修建、改造自来水工程,常年免费供应村民生活用水。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3年农历六月,刘维新经李家村李洪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被捕入狱,1937年获释后自行脱党。1940年,李忠厚、张元庚来村发展刘泽生、刘春芝、刘春发、刘立忠、刘积香等入党。1943年8月,建立了第一届党支部,书记刘立忠,组织委员刘春芝,宣传委员刘仲生。1944年3月,第二届党支部成立,书记刘春芝,组织委员刘立忠,宣传委员刘涵海。1947年,清除了佛教会副总领刘仲生出党,建立了第三届党支部,书记刘树国。1948年9月,刘树国随军南下后,有刘守欣、刘立忠、刘凤腾、刘立忠、刘进文、刘凤腾、刘进文、刘梁海、刘维早、刘占国、刘日早、刘庆绪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9个,党员85名。党支部多次荣获县、镇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设立村政府。当时本村的新政权被地主分子所窃取,大地主刘凤池当上了村长。1943年4月,在龙山区工作组曲臣支持下,以共产党员刘立忠为首,组织贫下中农清算了刘凤池的帐目,建立了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新政权,共产党员刘春发当上了村长。新政权发动群众,组织职工、佃农进行了减租减息斗争,发动青年参军支前。1944年11月趁选举之机,新政权被佛教会颠覆,村长换上佛教会员刘志道,佛教会头目刘学功当上了公安员,国民党员刘涵海当上了民兵指导员。1945年佛教会龙山暴动平息后,刘涵海被清除出党。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先后有刘凤池、刘春发、刘志道、刘树国、刘立忠、刘凤腾、刘成海、刘春江、刘本远、刘庆绪、刘振亮、刘庆绪、刘维早担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1999年,刘庆绪当选首任直选村民委员会主任。2002年5月,刘维早当选村委主任。人物
人物简介刘庆福()八卦门第三代弟子,民国期间著名拳师。解放前,曾在烟台挂牌开设教场。1953年,其子刘学海出席华东区武术表演赛,荣获第三名。1988年,91岁时去世。
刘义先1920年生。1944年参加革命。曾任南京军区某师师长。
刘进读1927年10月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防化学院副政委,正师级。
刘建春1930年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47年6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副指导员、助理员、股长、副处长、处长、师政治部主任、纪检委副书记、政治部党委书记等职。1993年2月,被选为厦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立四等功1次、三等功6次。
刘鹏先1936年3月生,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曲阜师院,分配到青岛二十中学,先后任教员、教导主任,二十三中学校长等职。1991年,被青岛市政府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刘涌海1943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北海舰队青岛水警区司令员,正师级。
烈士名录刘玉芝刘宝立刘树格刘凤西刘立宽刘尊道刘积盛刘嘉奖刘东升刘兰芳刘春发刘占文刘世华刘筑海刘训成刘青生刘步坤刘志先刘进先刘振江刘春礼刘宝田刘正业
我说的就是他
很准。特别说到最后我都经历过。感觉不糙。一觉睡到小时候
有方里村的么?
这种百度有的是,百度海阳县志,不过都是00年的东西更新太慢
为什么毕竟吧务能力有限,如果全部把海阳的最新各村的最新动态更新完那是多大的一个工程
郭城1村唐武德初年,在此设廓定县。“廓”、“郭”音近,沿用中将“廓”字的“广”去掉,演变为郭城。另一说,明永乐九年(1411年),在建设新城郭的施工中,发现城中有旧城墙基,故改名郭城。原有候、梁、佐、纪、杨、刘姓等在此居住。明洪武四年(1371年),于江从文登县大水泊村迁到黄草场村,后又迁到此地落户。第三说为,于江从文登县赤山村迁来。明朝中期,董姓八世祖由莱阳县西观村迁来定居。后有宋、黄、姜、刘、孙、张、王等姓自外地来此定居。1948年,郭城分为五个行政村,分别命名为郭城一村、郭城二村、郭城三村、郭城四村、郭城五村,本村为郭城一村。
本村地处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6′,北纬37°03′。东与土堆村接壤,南与郭城五村为邻,西与郭城二村相连,北与北申家村接壤。为郭城镇政府驻地。
全村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等。
2002年,全村有125户,330人。有于、张、孙、王4姓,皆为汉族。
195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5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1%、25%、54%。大事记
日郭城村解放。
1948年郭城村分为五个行政村,本村为郭城一村。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全村劳力出动,参加修建桂山水库。
1963年开挖1200米渠道,并整修了成片的土地。
1969年村投资购买磨面机,建起面粉厂,结束了推磨压碾的历史。
1970年村投资购买第一台拖拉机。
1982年用上照明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村投资2万元,安装自来水。
1998年安装闭路电视。
1999年实行电网改造。
同年建成电话村。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只有120公斤,总产6万公斤。1963年,建新水库(原名月牙水库)渠道开通后,粮食产量连年增加。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又上新台阶。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475公斤,总产达到11.8万公斤。第一产业总收入75万元,其中农业15万元,畜牧养殖业60万元。
第二产业1915年,于贵珍开设贵珍花边庄,注册资本2000元,从业人员6人,1947年停业。1930年后,于保凯经营的于记花边庄、刘元州经营的元记网扣庄相继开业,共有资本1600元,从业人员12人,分别于1945年、1941年停业。改革开放后,先后发展起纸管厂和饲料加工厂等。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90人,收入90万元,其中工业62万元,建筑业28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党支部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了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6人,总收入190万元,其中运输业80万元,商饮业60万元,服务业50万元。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清末,本村设毓英书房。1942年建立小学,时有学生1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20%。改革开放后,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5人,其中博士生1人。
人民生活建国前,常年人均粮食不足百公斤,吃不饱穿不暖。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达到715公斤,解决了温饱。2002年,全村人均粮食达到850公斤,共有机动车70辆,摩托车30辆,电话70部,彩电100台,电冰箱40个,洗衣机3台,VCD80余台,手机20余部。
村庄建设建国初期,街道不整齐,居民住房条件很差,全是草房,拥挤不堪。建国后,对街道进行了整修,居住条件获得改善,旧房逐年翻新为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初期的不足10平方米,扩大到30平方米。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7年,中共胶东特委派人来村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42年,发展于允恕为中共党员,后于允恕介绍于允胜等人入党。1948年1月,本村成立党支部,于允胜任党支部书记。之后,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刘淑娥、于云贞、于允利、于文杰、于兴邦。2002年,全村有2个党小组,21名党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8年1月,设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宋德旭、于顺亭、于顺基、于文杰、于修德、于云利、于兴邦、于作人、于秀斌、于秀全。2002年4月起,于秀斌再任村委会主任。人物
人物简介于善民()绰号于小瞎,著名京胡演奏家。3岁时双目失明,十几岁时爱上民间音乐,尤擅长京胡演奏,记忆力超人。1948年,参加胶东文化协会胜利剧团,与马少波、江新蓉等知名戏剧工作者活跃在胶东解放区。1949年随军入京,在戏曲改进局工作。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任中国戏曲研究院试验学校(后改为中国戏曲学校)音乐科主任。他热爱教学工作,苦心培养了大批京戏音乐人才,赢得广泛称赞。
孙珍宝()字怀忱。曾留学美国,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中国著名合金钢专家,钢材物理检验的奠基人,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931年齐鲁大学毕业,获物理学士学位。1946年毕业于美国理海大学研究院,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后任齐鲁大学物理系助教,清华大学物理系及金属学研究所助教、教员,美国伯利恒钢公司总厂中心试验室工程师,纽约世界贸易公司驻厂冶金工程师,天津北津大学冶金系教授,资源委员会上海材料供应事务所技术处工程师,重工业部综合工业试验所上海分所试验室物理组负责人,上海同济大学工学院兼职教授,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钢铁结构协会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及北京市金属学会理事,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先后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均产生强烈影响。1959年,领导制定了中国第一套合金钢类技术标准。其主编的《合金钢手册》(上、下集)、《机械工程手册》中的《钢》,分别由冶金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两部著述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舒适()原名于允杰,大学文化,中共党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副军职干部。1941年1月参加革命。曾任政治指导员,报社记者,团参谋长,师作训科长、师副参谋长、副师长,工程兵冶金指挥部副主任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
孙维刚()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数学教师,中共党员。从教40年,自1980年,进行六年一循环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从初中一年级跟班,直到高中三年级,共完成三轮循环。年的第三轮班,全班40人全部升入大学,其中有38人超全国重点大学分数线,22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他是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学会理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批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曾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北京市模范班主任、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全国十名师德标兵之一。
鲁特1918年生,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胶东文化协会,先后编辑《胶东大众》、《胶东文化》、《胶东文艺》等月刊。1949年冬,调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筹建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辑《前哨》月刊。年,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指导员、文艺处长,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等职。十年浩劫中,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年,曾任山东省文化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山东省文管会副主任兼文物局局长。1983年10月离休后,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长。其书法作品多次作为出国代表团赠送外国政府机关及友好人士之礼品,并参加出国展览。文章、诗词作品颇丰。主要著述有《冤枉》、《李风阁》、《血帐》、《在风雨中前进》、《英雄的村》、《漫谈描写》、《怎样写通讯》、《关于取材》、《提高文学艺术的战斗力》等。
江波又名于修文。1927年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1年参加革命,曾任小学教师和大众日报社记者。1947年调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从事新闻工作,曾参加孟良崮、南麻、临朐、胶河、周村、潍县、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斗和战役,写出了许多有影响的通讯报道。1950年后,先后在新华社华东军区总分社,人民前线报社,解放军总政治部新闻处、报刊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同志办公室工作。1970年下放到山东省滨县武装部,1975年调至解放军报社总编辑室任职。1977年在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办公室工作。其业余作品主要有《涛声集》、《半岛集》。
于修义1929年生,高中毕业,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革命,曾在青岛武工队工作过。同年9月,调辽南军区,曾任侦察参谋、连长、作战参谋等职。1950年入朝作战,回国后曾任步兵一二九师副参谋长兼作战科长、四十二军军事研究科长、军官教导大队副大队长、南京军事学院军事资料室副主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报社编辑科长、南京高级陆军学校研究部军事研究员及百科研究员。1984年,任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百科编审室主任。
孙维约女,1933年生,中国民盟成员,北京钢铁学院教授。毕业于苏联矿业学院。1959年被分配到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选矿教研室工作,1970年调北京钢铁学院教研室工作。1986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奖章。名列《华夏妇女名人辞典》。
张维国1945年6月生,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工作,1969年任江西日报社记者。其作品多次在省、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并获奖。所著《张海迪与老共青》、《军民鱼水情》,分别获江西省好新闻奖及纪实展览优秀奖;《船头小景》获江西省首届新闻摄影三等奖。
烈士名录于学文张贤普于永顺
发城镇珠旺村
留格下河头
辛安镇海头村
方圆街道秋林头村
凤城街道先锋村
凤城街道先锋村
请问一下,有小纪前沙埠前村的资料么
行村镇孙家夼就没有记载!
高家乡前寨山村
后店村。谢谢楼主
小纪镇刘家庄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阳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