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目前有那个地方有在拆迁中

您好, []|
福州近期将有16个项目土地出让 拆迁2.1万多户
线路一:博仕后官邸―群升江山城―融侨小院
线路二:凤翔湖滨世纪―中铁城
线路三:泰禾金尊府―香开新城――保利香槟国际
线路四:中庚香江万里―闽江世纪城
记者19日随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我市旧屋区改造工作时获悉,今年计划旧改项目120个,已全面开展房屋征收的项目有70个,占年计划数的58.3%,近期城区还将推出16个项目进行土地出让。今年计划旧改项目占地约1.49万亩,征收旧房面积1077.88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5.87万户。为妥善解决安置房源不足问题,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已将梳理清查出的6803套市级安置房现房交由四城区统筹使用,3.3万套期房和拟建房也将在近期交由四城区统筹使用。我市还将在仓山区和晋安区再规划选址一些安置地块,或在旧改项目中适当增加选址面积、扩大安置房建设比例,多建设一些安置房,不仅用于本地块安置,也可调剂给周边项目安置。记者还了解到,我市今年10月份前计划推出16个土地出让项目,占地约2838.26亩,征收旧房面积约321.6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2.1万多户。其中,鼓楼区有华大村下后营旧改地块、洪山园周边旧改地块、鼓西路互爱巷地块、加洋路34号改造项目、长冠城周边地块项目、斗池路黎明永辉周边地块6个项目。台江区有排尾红星周边地块、五一路沿线地块、苍霞地块、太平汀洲地块4个项目。仓山区有共和路旧改地块、学生街周边旧改地块、奥体周边台屿旧村庄改造地块3个项目。马尾区有福光公寓、进步里片一期(马尾旧镇)、沿山1~7弄片3个项目。这些项目中,将先予推出土地出让的有鼓楼区华大村下后营旧改地块、鼓西路互爱巷地块,台江区苍霞地块、太平汀洲地块,仓山区共和路旧改地块这5个项目。(福州日报)
相关阅读:·····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功能障碍对男子的影响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男人心中永远的痛……[
让宝宝多接触阳光对维生素D 的合成有很大的好处,能使宝宝……[
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
您是否因鼻炎困扰影响生活?您是否因鼻炎反复发作而绞尽脑汁?您是否…[
网友关注图片网评福建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欢迎您来到读客网福州通!
东快网热线:
福州建中百花场即将拆迁 50年前年收入曾有一两亿
花农们盼延续花都辉煌
&& 来源:东南快报
凡东南快报、东快网原创的新闻稿,未经明确授权,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福建谨而信律师事务所、福建吴浩沛律师事务所。东快网热线:。
建中百花场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1/7234567
  东快记者陈慧娟/文吕诚/图
&&&&近段时间以来,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卢滨路上的一处拆迁地,不时有附近居民进去捡些花种拿回家种。你可能不知道,这里是一个曾以花香名扬世界的建中百花场。
&&&&建中百花场建于1958年,曾培育出名贵盆景花卉远销国内外,先后接待过中央领导习仲勋、陈毅、邓颖超等,还有知名人士李宗仁。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是百花场最兴盛繁荣的时期,年收入有一两亿元。
&&&&如今,这一方曾养育了世世代代花农的土地,没有了花香,垃圾遍地,无处安放的盆景花卉锁在铁门里,不再郁郁葱葱、花团锦簇。外人已望不见它兴盛的历史。仅剩一两户村民还在那坚持种花卖花,不久后也要搬迁。
&&&&东南快报记者三次探访建中百花场,为市民挖掘它那快被人们遗忘的“前世今生”。建新镇花农们有一个心声:城市化建设在所难免,目前花田种植转移到郊县,但希望能在市区找块二三十亩的地,作为销售场地,延续花都辉煌。
&&&&上雁村人带动花农创立互助组 
  1958年命名为“建中百花场”
&&&&盛唐时期建新人就开始栽花,清朝后期福州掀起香花茗茶风时,这里的白兰花、茉莉花就已销往全国各地,是全国重点的香花基地之一。
&&&&“每个建新人都是闻着花香出生的,一睁眼望过去,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茉莉花,美极了。”建新镇卢滨村的一位花农老卢回忆起儿时的花乡盛景。
&&&&当时,“庭院经济”盛行。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种上花,五分田一亩地,就能养活一家人。比起种水稻的人家,家庭收入要好得多。
&&&&“十几岁的孩子,一到周末,我们便结伴挑着一担子花走到市区叫卖。”福州市园艺学会花卉联合会、福州市仓山区建新花卉协会会长叶在尧便出生在建中百花场的创始村上雁村,70岁的他回忆,那时一早上卖花就能赚八九块钱,一钱黄金当时才卖十八九元。
&&&&建中百花场的创始人,是上雁村村民林宏棻,他也是第一任场长。在百花场当过几年员工的上雁村65岁村民林振钦,为帮即将编写出版的《福州花志》一书收集资料,曾向上雁村的高龄老人深入了解了百花场的“前世今生”。
&&&&1955年春,上雁村花农林宏棻带动了林长煊、林长航、林宏华等几位老花农,组织了互助组,出力、出地、出花苗,开荒种花,当时村民们称其为“公园”。后来,又有一批花农加入到办“公园”的队伍,以林氏家族人居多,也有陈氏、丁氏族人加入。从互助组、合作化、初级社、高级社进入到公社化时期,“公园”的规模扩大了,花农们将自家的花卉、盆景无私献给集体的花场。1958年,正式命名为“建中百花场”,面积已有几十亩,花卉盆景、兰花等品种已发展到数百种。
&&&&上雁村将军庙的周围场地便属于百花场。“当时选址这里也是有原因的。”叶会长介绍,花卉多喜阴,将军庙旁有三棵百年古树围绕,还有一条河,方便花田排水和灌溉。走近将军庙,门前还有“建中百花场”几个大字,一座楼的外墙上写着标语“东西南北中好花在建中”。
&&&&1960年后,建中百花场已闻名全国,土地也不断扩张。除了上雁村的四五十亩地,石边村、后槽村等也加入,总花卉种植面积有两三百亩,由建新公社管辖。
&&&&建中百花场的花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花农也从苏州、扬州等地引进花种。
&&&&50年前年收入有一两亿元
  花艺师被请去人民大会堂管花
&&&&将军庙前1994年立的碑文上记载,建中百花场三十多年来接待过中央领导习仲勋、陈毅、邓颖超、彭仲、王任重,党外知名人士李宗仁,还有日、美、英、德、意等国家贵宾。
&&&&陈毅是1965年秋天来建中百花场视察的,参观了盆景园、兰花圃等。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是建中百花场最兴盛的时期,固定工加临时工就有几百人,花卉盆景品种达到几千种,年收入有一两亿元。百花场又开办了香精厂,种植白兰花提炼香精油创收经济。当时,百花场还成为旅游观光地,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那时以各种盆景最为出名,福州的榕树盆景,经过花农们精心地雕琢,大受欢迎。”叶会长说,美洲松、澳洲松、南洋衫、珍珠梅以及各种兰花,数不胜数。
&&&&当时,建中百花场的一大批花卉盆景摆放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花艺师陈明震被请去协助栽培管理。
&&&&遇上“文革”,百花场遭到严重破坏,直接损失达数千万元。将军庙周边土地都改种了水稻,人们耕作两三年后发现,百花场不适合栽培水稻,一亩地一年只产两三百斤稻谷,又恢复了种树种花,百花场的名声逐渐恢复。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盆景作品还被选送到比利时、西德参加国际盆景大奖赛,荣获银奖。
&&&&不过,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于管理经营不善,百花场经济效益陷入困境。此时,百花场已划入建中管理区管辖,此后开始实行自主栽培经营。白兰花基地、果树基地消失了,高楼建起来了。花农们也逐渐出去自己办厂、开园林盆景公司等。
&&&&种花养活世代建新人
  花农盼延续花都辉煌
&&&&种花养花,建新人祖祖辈辈靠此为生。建中百花场成立后,上雁村到处都有大金桂、大山茶花、木兰、丹桂等,每年中秋节前后,村民们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剪下一些花枝,捆一把就能卖上几块钱,挑出去几担就能赚回几百元。
&&&&每年的春节前,大山茶花红得像荔枝,生产队里派村民剪下,天还没亮就挑着进城贩卖,天一亮就已卖光了。还有鹰爪兰,香气袭人,开“透”的花朵像鹰爪,女孩子最喜欢摘下一两朵戴在头上。而到了清明节,村民开始采收玳玳花和柚子花,小伙、姑娘、老大娘都忙个不停,整片花地里笑声不断。
&&&&林振钦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当时建新还有一种特殊的栽种布局,在白兰花大树下种上木兰,再在木兰花树下种上朱兰,形成了高、中、低的三层花木。花农们将此称为“花木三重天”。花农们上午在地上采收白兰花,采完白兰花后,爬上人字梯采摘木兰花,最后再采收朱兰。
&&&&“建新镇的村民们,个个天生是园丁,从儿时起就跟着父辈种花养花”。叶会长说,目前,建新镇从事盆景花卉种植的人数有2万人,位于郊县的种植基地面积也能达2万亩。现在,为福州各大单位、企业摆放盆栽、管理花卉的,95%以上的工人都是建新人。用自行车拉着小盆栽,穿梭大街小巷叫卖的小摊贩,95%以上也是建新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建中百花场原址即将被建为高楼。花农们转移郊县种花养花。不过正如叶会长所说的,花农们有个心声:希望在市区找块二三十亩地,作为销售场地,延续花都辉煌。(网络编辑:蒋成斌)
未找到相关新闻
评论加载中...
我来说几句
·每日排行
·论坛热帖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 (C) Copyright by .cn东快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福州观风亭路拆迁紧张进行中 年底有望交地建设
09:01:05  来源:海峡都市报  【字号
  观风亭路沿线,拆迁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福州观风亭路拆迁紧张进行中 年底有望交地建设
  海峡都市报12月15日讯 福州观风亭路北段拓宽改造,因为“卡”在房屋征迁上,一拖就是5年,成了著名的“半拉子”项目,本报曾多次对此进行监督报道。记者昨日了解到,征迁范围内的省二建两座宿舍楼现已完成拆除,现待原省食品公司招待所门口的变压房拆除后,即基本具备了交地建设的条件。
  目前仅有5户未签约
  据有关人士介绍,观风亭路北段拓宽,拆迁之所以拖延多年,主要是“卡”在安置房源这个问题上。前期征迁摸底时,许多市民提出要就地安置,但由于是市政道路建设,这一要求无法实现,拆迁阻力大,该项目被搁置。
  在确认了市区内明望新城(期房)、盛世星城(期房)、凤湖二A地块(现房)、兴桥公寓(期房)等多处安置房源后,今年5月,征迁工作才正式启动,涉及近100户。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列入征迁范围的省二建两座宿舍楼已被拆除,施工人员正忙着对现场的建设垃圾进行清理。征迁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征迁范围内仅余5户未签约,原因则是条件与官方补偿差距甚远。首页上一页1【责任编辑:胡巧灵】
】【】【】
123热点推荐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好玩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