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节锂电供电的便携式单声道功放板蓝牙音箱,用什么功放IC可以实现最大8W的功率输出?

[关于便携式扬声器的选择与改进2012]
(1)使用目的:
便携扬声器的发展令人欣喜,中国人赋予这种产品更高的价值和更好的性价比,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便携式扬声器有什么价值呢?其实它的使用价值极高,功能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举例之一,对于老人,每日里外出散步;对于青年人,每日里外出锻炼,都需要一个随身音响。过去有全功能磁带录音机,可以放音,可以录音,也可以听广播,还有数字时钟功能,基本上足够使用了,但这种机器一般都是用耳机放音,如果带有扬声器那体积就过大了,不便携带。今天的便携扬声器不仅全面取代了磁带机的功能,而且体积更小,音质更好,都带有扬声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举例之二,学生和学习外语的人很适合把外语对话存到卡中,在散步时收听,对于提高听力会有很大帮助;举例之三,爱好音乐的人最适合使用这类机器,因为它简单,不需要繁琐的配置和连接,单机包括了全部功能,用多块存储卡来自己编辑喜爱的音乐专辑,对于外出,上下班,在家中,旅行中使用都特别方便,经常听名家的演奏可以大大提高音乐修养,提高演奏水平;举例之四,对于单车爱好者来说,这种音响特别适合,在漫漫长路上,有音乐伴随可以消除寂寞,改善心境,只要添加附件,就可以把便携扬声器固定在单车上,不仅用于播放音乐,听广播,而且还可以实现重要的录音功能,随时记录路况,环境和感受。虽然利用专业的数码录音机,录音笔更适合做录音记录,但是专业的设备十分昂贵,经常携带容易损坏或丢失,况且录音机还没有外放功能。
我购买这样的产品,想必利用率是很高的,平日在家里使用,在班上使用,旅游中使用,和骑单车使用都很合适。
(2)功能确定:
有一些早期的进口便携型扬声器都有比较优秀的素质,例如最早出现的Creative
Outlansing,JBL等大品牌的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扬声器单元的素质很高,中高频的解析力非常出色,整体失真度也比较低,特别适合用来播放弦乐作品。例如,著名的JBL
On Tour,眼镜盒一样的结构很有特点,虽然只有两支1&的金属钛膜单元,但高/中音的效果却格外出色。然而,这款产品不仅价格昂贵到850¥,而且没有插卡功能,更谈不上录音功能,也没有FM收音,它的特殊结构完全不可能用于单车,最后只好被淘汰;另一款Creative TravelSound
500扬声器的造型是一个细长条,内部也用两支1.25&钛膜单元构成了立体声系统,声音清晰透彻,中/高频响应出色,解析力很高,然而,它的价格也高达500¥,虽然造型优美,适合单车,但却因为功能单一而不得不被淘汰;Creative TravelSound
250是现在市场中最多的产品,价格也降低到了220¥左右,但其翻转式的结构却仅仅适合平时使用而不适合单车,而且功能一样单一。例如,在单车上使用时,如果给扬声器再配一个音源录音机,那就需要额外的支架或梁包,使系统更加复杂,即便是平日里使用也是一样,多出另一件设备,还需要连接,会给携带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这类进口的所谓高端扬声器就不得不都被淘汰了!
在这方面国产品的优势却分外突出,不仅功能多,而且价格低,至于音质方面和整体工艺水平方面,那肯定与进口产品有差距,但是对于要求不是过高的听音来说,两者的差异并不明显,仅仅是些微。在国内,最有名的企业要属[漫步者],他们过去也生产功能单一的便携扬声器,但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多功能化产品的时代,不过他们涉入这个领域较晚,产品也显得比较保守。其他的知名产品如[圣宝],[朗琴],[不见不散],等等也都推出了设计更加先进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一个特点,早期设计的多功能便携扬声器注重立体声,多功能,往往带有录音功能,但晚期的产品却趋向于更小的体积,单声道化,取消了录音,并逐步转向了扩音器型产品,究其原因,主要是出在消费群体的嗜好上。一般地说,立体声系统的设计必然要有较长的机体,而且在单元上的设计也不可能过分复杂,一般都是一对相同的全频带小单元。这样的设计必然会导致重放声音低频的缺失,只能做到高/中频响应良好,而低音效果却又是消费者特别看重的性能。这样,体积大,低音差就成了此类产品的通病。而与此不同的是,单声道的产品不仅可以缩小体积,而且经常采用一个单元加一个空盆的结构,这使低音效果明显提升,在体积缩小的情况下还提升了低音,两方面讨好消费者,因此出货量就提高了很多。而那种扩音器型的产品更是改进明显。它们普遍使用大直径的单元,使重放声音的低频部分提升明显,而高频部分显然会牺牲很多,不过一般的消费者却似乎根本不在意高频效果。在这种情势下,越来越多的厂商转向了开发单声道机和扩音机产品,这大有取代立体声产品的趋势。
我的个人喜好与一般的消费者大相径庭。我知道这种微小的扬声器不可能在低音方面有多好的表现,因此我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其高/中音的表现上了。对于我最常欣赏的器乐演奏,室内乐,歌唱等艺术作品,其实高/中音的效果特别重要,高频的延伸,解析力,明亮却不刺耳,中音的柔和,低失真都显得格外重要。另外,立体声对我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虽然立体声的结构必要付出机体较长的代价,但是,具有立体感的音乐形象却能够大大提高欣赏效果。例如作单车音响时,立体声听音位置可以非常理想,这时立体声设备就比单声设备的效果好得多,而把扬声器接在笔记本上使用时更是如此,单声道的设备毫无优势。
对于单车使用以及平常使用,具备录音功能其实非常重要,在路上通过口述来快速记录路况,环境,场所,感受等等,可以作为备忘,等回家以后参考录音来写骑行日记;在平时,为了加快键盘的录入速度,完全可以先用录音来记录一本书,一个表格,一套数据,资料,然后边听边输入;对于外出旅游,更可以利用录音功能来速记,包括现场录音,其价值非常重大。虽然我也有自己的专业数码录音机,但是我想,除了录制高水准的音乐演奏,一般的语言,音响录音,完全不需要用专业录音机,有个MP3录音机也就足够了。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没有录音功能的产品是都要被淘汰了!其实我也想过,那些不带录音功能的产品,是否可以被开发出录音功能呢?我认为十有八九都是可以的,但由于缺乏电子资料,或工艺上不允许,选择那样的产品会冒风险,一旦无法开发录音功能,那它就成了鸡肋!所以还是淘汰它们才明智。
(3)体积与造型:
先说说体积。对于便携扬声器来说,当然是体积越小越好。但是体积与性能是一对矛盾,那就要权衡两者,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完全能装入口袋的机体长度是不能超过180mm的。要我设计的话,我可以在160mm的机壳中安装立体声系统,但在产品中,小到180mm的立体声系统却比较罕见。对实际使用来说,200-240mm长度的机体都可以算作是便携的,装在裤兜里还是可能的,超过240mm的长度就过大了,携带比较困难,只能把它拿在手里或装入包中。好在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在240mm以内。在这方面单声道的产品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长度都小于200mm,而且因为增加了空盆而加强了低音。
再说说造型。这方面我对国产品是最不满意的,可以说有99%的产品都不能令我满意,有10%的产品还算过得去,有40%的产品就只能免强凑合了。第一个问题是线条不直。弧形的曲线给人的感觉是臃肿,笨拙,不精美,不雅至,特别是在加上较宽的边框就更是难看了。这些国内厂家总想要以奇特的曲线来吸引人,但往往弄巧成拙,实际上造成了一种低档粗俗的品相。例如,Creative
TravelSound 500的造型就非常美观,高贵典雅,但国人却更喜欢弧形,圆形,心形,枕形,桶形等等怪异的造型。我真感觉到这些产品的设计师们太缺乏艺术眼光了,在审美方面没有超脱普通百姓的眼光。
纯圆形的造型是可以被设计得很上档次的,前题是采用金属壳体,设计简洁,但这种结构只能把两只单元指向两侧而不是前方,因此高音效果会受到很大损失,这有些得不偿失了!还有一种擎天柱的造型,音箱竖立摆放,单元无论怎么布置都会大大影响音效,况且圆柱形的造型体积太大,携带起来相当不便。如果作为单车应用和笔记本台面应用,圆柱形的造型还是可取的,因为它的内部空间充沛,也能使用较大直径的单元,因此音质相对较好,低中音更丰满,但高音的损失可以肯定。
比较理想的造型还是厚度不大的长方体,最好是平直线条的或弧度很小的长方体,这样的东西装在衣袋里,放入背包中,固定在单车把横下都很方便,通用性最强,也比较美观。机壳的材料最好是铝合金,它比塑料更坚固,对声音的阻尼作用更大。
(4)音质与续航:
对于一个使用一节锂电池供电的小功放而言,我想,即便用BTL电路和4欧的单元,最高也只能得到540mW的音频功率!再大就会出现严重失真。那么这些产品都标注的1W*2,2W*2等等巨大的输出功率指标其实全是噱头,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小的功率下要得到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其实是不可能的。如果电池使用4节干电,或直接从外部接口输入5V直流电的话,那功率才有可能增加到1W。这样看来,锂电池产品在性能上不如4节干电池产品。
最早期的便携扬声器只用一对1”的金属膜微型全频带单元,音箱的结构也非常简单,属于倒相结构或密闭结构,这样的产品基本上没有低音,中音也因此变得薄弱,只有高音表现出色,那还要看是什么品牌,进口的高音和极高音都很优秀;国产的只有高音优秀,极高音会有一定的衰减;后期的便携扬声器开始采取复合单元的结构,用两支2&的低音加两支1&的高音,像罗技的某些产品,音质大为提高,高低音频响宽广,但体积却较大;现在的产品经常使用两支1.5”加一只空盆的结构,高低频效果介于2单元与4单元结构之间。现在的产品也有两支1.5”单元的简单结构,但扬声器稍大了一点儿,效果比过去稍有提升。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两支1.5”的结构,这种设计的机体长度最短,兼顾了便携和立体声,但带有空盆的结构低音下潜有了改善,但解析力与音场效果却受到损失。
一款产品的音质与它使用的单元素质,放大电路和供电电压都有很大的关系,在放大电路类同的情况下,使用4节干电池和高质量单元的产品在音质上会比其它产品提高不少。在这方面,也同样存在大品牌厂商音质更好的特点。
另一个电源的问题,也决定了便携扬声器的使用效果。锂电池优点是容易充电,体能比高,但几乎所有的厂商都不舍得给这类产品配备高容量的锂电池。一般的产品经常选用诺基亚手机的800-1000mAh锂电池,更有甚者厂商安装自己的360mAh锂电池,大概只能使用2小时,而我希望的电池容量却不应该小于1500mAh。使用4节AAA干电池的产品容量也不大,不会超过1000mAh,用NH电池时电压只有4.8V,但那还是比3.6V的锂电池好得多。过去曾经出现过使用4节AA干电池的产品,但因为体积的原因,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设计了。除了电池以外,如果能通过USB接口给机器供电和充电的设计,将非常适合笔记本的应用,而如果同时再有D.C输入插座的话,就可以指望用外接电原来给电池充电和在室内应用时节省电池,因此,三方供电是最理想的设计。我发现有不少产品号称自己是超省电设计,即便安装4节AAA电池,也会标注续航时间高达32小时,我看那存属无稽之谈!功放电路的转换效率都是确定的,即便是D类数字功放,效率也不会高于90%,这相对于一般的甲乙类模拟电路来说也没有提高多少,所以超长续航没有理论依据。
(5)其他方面:
便携型扬声器能支持一种存储卡直接播放音乐就已经足够了,而根本没有必要同时兼容多种存储卡和U盘,有了大容量的存储卡我不会再使用U盘来存放音乐专辑。而且对于这样的便携产品来说,本来音质就不太高,所以根本没必要设计无损格式,那只会大大增加存储卡的成本,播放APE
FLAC就已经离谱了,而播放WAV就更没必要了,这些都属于商家的噱头。读卡器功能是有必要的,而且兼容起来豪不费力,与电脑连接,就可以直接整理编排各个专辑,操作起来十分便捷。
机器的FM接收性能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无奈这类产品几乎全是采纳低中频单片集成电路的类型,如TEA5566之类,因此接收性能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不会太高,如果信号场强大还能良好接收,否则必会出现噪音和失真,在这方面,各品牌都有差异,应该注意评测文章。关于录音功能,在此类机器上更不是重点,所以一般的效果都比较差,如增益不足,噪音大,失真,无法调节录音电平,甚至没有电平动态显示等等,这还算正常的,关键是很多录音功能只能录制WAV文件,结果产生的文件体积庞大,消耗存储卡很快,实用性能大打折扣。比较理想的设计是录制MP3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码率支持,对于它的音质而言,我不指望320Kbps的顶级码率,但也起码应该有192Kbps的中等码率,或者有几级码率可以调整。
无论是放音功能,FM功能还是录音功能,具有一键操作是非常宝贵的。在繁忙的工作中,你根本没有时间去翻阅菜单,然后从中找到这两项功能,有了一键启动那才会易用。
带有LCD是必需的,因为放音用它来选择文件夹和文件非常重要;录音用它来显示电平,文件名等也非常重要,但是个别产品安装的2&以上大型视频彩色LCD屏就属于多余了,这种产品是以听为主的,增加视频会耗费很多成本,也没必要,但如果考虑到将来旅游的话,那情况就不同了,增加视频会提升价值。
(6)改造与升级:
这又是我的老毛病了,喜欢改造产品,提高其原有性能。
第一方面的改造是提高续航时间。对于使用4节AAA干电池的产品,最理想的改造方式是利用机体内部空间,安装4节AA
NH高容量电池,如2400mAh的三洋电池。这显然会缩小声频空间,使低频特性变坏,并废弃原来的电池舱,但我认为还是值得。而对于使用锂电池的产品,最好用高容量的2600mAh片状锂电池或2-3节AA锂电池并联,安装到机壳内部。这样改动以后,机器的续航可以延长到一倍或更多。
第二方面的改造是提高录音的质量。对于增益不足的机器,可以给MIC增加前置放大器和手动录音电平控制器,并使用大体积的驻极体MIC来替换原来的小型MIC芯子,并用橡胶套作一个缓冲固定,或者增加去除噪音的第二MIC和反相放大器。至于控制软件的设计,自己是无法改动的。给电路板增加屏蔽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噪音,此法值得一试。
第三方面的改造是提高FM接收性能。最简单的办法是增设天线放大器,把天线加长,例如,对于拉杆天线,可换成更长的型号;对于机内天线,可以把天线面积和长度增加,绕成线圈。在实际使用时,应该忽略那些无法稳定接收的电台。
第四个方面的改造是增加一个LED手电灯的功能,这非常简单,只要在合适的部位安装一片三芯高亮度LED或单芯超高亮度聚光LED,增加一个开关和稳流电路即可。
第五方面是提升放音素质。有绝大多数的音响产品都在通道上设计电容衰减器,故意把高音衰减掉一些来突出低音,我总是把这些电容去掉或换小,使它们减小对高音的衰减,使声音更解析。
(7)产品剖析:
*关于金属壳的问题:首先,金属机壳都不是专门为产品开发设计的,这些东西都是用铝合金型材改制的,所以,在造型上肯定是不适合机壳的。例如,利用管状铝型材,制作的圆柱形机壳,对于携带是很不方便的;而那些水滴型型材制作的机壳,厚度也很大,还不便于竖立放置,因此说,这样的机壳肯定不如专门开发的塑料机壳在结构上更贴切。其次,金属机壳因为或者是圆柱体,或者因厚度很大,而且还有材料的天然硬度,而容易得到较好的音质。例如圆柱体造型的机壳,内部空间会比塑料机壳大一倍以上,所以音响效果要好得很多,低音相对更丰富一些。金属机壳还有个优点,屏蔽作用,它可以提高电路的信噪比,不过有些机器的电路板是安装在塑料堵头里面的,无法利用金属壳的屏蔽效果;而那些也把电路板装入金属机壳的机器,一定存在FM接收信号被屏蔽的问题,结果只能以外接天线的办法来解决。
选择金属机壳的产品显然是有利有弊的,利在空间大,音质好,可方便扩展大容量的锂电池,坚固耐用,机壳不会震动,因此声音比较干净;弊在一般体积都比较大,对FM信号有屏蔽作用,不方便携带。那种水滴型的金属机壳是比较难看的,也很难摆放和固定,如果选择金属机壳产品,我还是推荐圆柱形的,尽管它体积更大,但比较容易把它固定在单车把横下面或车梁上面,扩展电池的空间也很大。这类产品一般是单独增加了一段塑料堵头,电路全在这个堵头里面,但如果不加外接天线,FM的灵敏度将会大受影响,因为没有内部空间可以安装较长的天线。从单车的使用来分析,这种圆柱形产品比较合适,但从日常使用来分析那就比较尴尬了。
*关于塑料壳的问题:可以说所有的塑料壳都是独立开发的,都适合特定的产品,所以花色品种十分丰富。塑料壳的机器一般厚度都比较薄,常在25-38mm,所以机器很容易装进衣袋,便携性增加了不少。金属机壳的产品在扬声器单元的配备上都比较前卫,一般是两个全频带单元加一个面积很大的空盆,结果低音效果比较出彩;而塑壳产品的样式就比较多了,有上述的三单元的设计,有仅仅两单元的立体声设计,有一个单元加一个空盆的单声道设计,还有仅仅一个单元的设计。随着单元结构的不同,机体的尺寸会有很大的变化。
首先我想谈谈关于单声/立体声的问题。从平时的使用来说,单声道的放音系统和立体声的放音系统在效果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如果说,立体声音响属于HiFi范畴,那么单声音响就只能属于收音机的概念。尽管目前大有单声取代立体声之势,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一个单元加一个空盆的产品,这种东西,听起来低音效果不错,又兼顾了小巧便携,但是实际的音乐效果会大打折扣!由于数码音响本身就具备HiFi素质,我想,适用立体声系统非常合理,当把音响摆放在桌面上或者固定在车把前时,立体声系统就会营造一个音场,使听者享受立体效果,而只有在散步中收听时,音响被装进衣袋,才只能体会到单声道效果,这样看来,立体声系统还是很有价值。
其次我来分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立体声系统。纯粹2.0的系统虽然在低频响应方面没有优势,低频几乎被切除了,但是,它却保证了立体声的特性,营造音场的能力强,具有定位感觉,并且声音十分干净,高音的透明度与解析力都比较好;而带有一个空盆的2.1系统表面上看低音被加强了不少,但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消弱了音场效果,定位变得模糊,声音的透明度和解析力有所下降。如果要我选择,我宁可要纯粹的2.0系统。其实2.0系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体积小,便于携带,它的体积可以做小到像单声道系统一样的大小,这时的优势就大大增加了。
有不少产品都没有采纳对称结构,把数码控制电路安装在了机体的右端而左侧安装单元,这样的结构虽然便于右手操作,但是音场却会因为两个单元太近而缩小。我会选择对称结构的产品,电路在机体中部,单元在两侧。
塑料机壳的产品对电池的扩展是个挑战,原配的1000mAh锂电池显然不够用,但机内空间拥挤,想升级大容量的电池非常困难,这只能尽其所能,增加一块容量尽可能大的电池。例如,在两侧的音箱里各加一枚AA锂电池把它们与原机的电池并联起来,得到2400mAh的总容量,或者在机体的中部后方增加一块1400mAh的片状锂电池,使总容量也达到2400mAh,这可以大大增加续航时间。
*关于体积的问题:各种便携音箱的尺寸差异很大,有长度达到265mm的,也有仅仅115mm的,厚度差异也很大,有56mm的,也有25mm的。那么是应该选择大型的产品,选择小型的产品,还是选择中型的产品呢?这要分析一下便携音箱的使用情况。可以说,在90%的情况下,便携音箱是在家里或单位里使用的,是在室内摆放在台面上使用的,但也有8%的时间是固定在单车上使用的,而只有2%的时间会装入衣袋,外出旅行或散步时使用。尽管如此,毕竟会有随身使用的可能。选择大型的2.1系统产品,优点是低音比较好,电池可以被扩得较大(例如3600mAh),但会失去便携的优势,外出时几乎无法携带,只能把它拿在手中或者装入单肩包,相当不方便。而小型产品的优势就在便携上,基本可以方便地把它装入裤袋或衣袋,散步和旅游时使用很方便。中型的产品在音效上和小型产品基本差不多,但体积增加了以后更适合扩展电池和安装辅加电路,扩展性更好。我希望能购买小型产品或者中型产品,以纯2.0系统为优。
*综合所有的条件,要想选择到一款我能中意的产品实在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造型理想,并有较高单元素质的产品。当不能满足所有时,我更倾向于高级的单元,甚至可以购买高端进口小音箱,拆下其单元来给产品升级,以此得到更优秀的音效。可叹进口货中还没有一款多功能的便携音箱产品。
*圣宝SV500:(149¥)造型:体积较大的圆柱体,在右侧安装了一个塑料堵一样的端头,所有的电路都安装在它之中;圆柱体的外壳是铝合金管,内部有两个1.5”单元和一个椭圆形的空盆;颜色有多种,银色加黑网罩;红色加白网罩,整体美观,但体积较长,有235*D50。对于这种结构的音箱,我总是感觉设计不理想。把扬声器置于结构左侧,操控键和LCD屏置于右端,虽然方便了操作,但是两只发音单元的距离过近了,立体声效果较差,没有能够利用较长的机体,总不如两侧单元,中间操控的设计合理,在同样的单元距离下,后者结构可以缩小机体的长度。该机使用SD卡,显然是早期产品,具有断点记忆,日历闹钟,定时开关机,一键录音,8段EQ,FM接收与内录,使用诺基亚手机的BL-5B电池,也可以接受USB供电,具有读卡器功能。后来我知道几乎所有的这类产品全都有这些功能,区别仅仅在于录音,该机的可贵之处就是一键录音,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实用,其他的就没有什么特别了,全都一样。该机的低音相对来说是比较出色的,别的产品可能把低音切除了,而这款具有空音盆的产品竟然有一定的低音效果;它的高音也不错,细节比较丰富,中音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我认为音质是相对上乘的。按说这款产品是不错的,但是我不满意的地方是它的非对称布局,因此造成的长度过大,也因为圆柱体的厚度太大而影响了便携性能,还有一个缺陷是,因为金属机壳的原因,FM接收天线只能用外插了,使用很不方便,也容易丢失。(83)
*圣宝SV-500S:
(228¥)在原来500型号上升级,外形基本一样,但右端的塑料堵变长了一些,多出来0-9几个键,可以直接选择收音机的台号和播放曲目的号码,增加了一键FM,使用更加方便,除了体积大以外在功能和低音上都达到了最好。然而这种带有空盆的音箱一般都会降低立体声的音场效果,声音素质有所下降,仅低音可以向下延伸。(85)
*雅兰仕AL-228:(99¥)造型是比较难看的,毫无特点,像一个铅笔盒。但是它却有理想的对称结构,LCD屏和键盘被安装在了机体中部,两侧是扬声器单元。它的体积不算太大,188*72*31,比较宽,有黄背黑网和灰背黑网两种,看上去都比较平庸。它的单元是两支1.75”的全频带,有一键录音,具有32/64/128/196Kbps四种码率,但遗憾的是,此类产品的录音文件都是体积很大的WAV,其实这类产品都是WAV录音。它使用SD卡,也属于早期产品。该机在音质上还算不错,一般偏上水平,外观上很难看,但却有着重要的一键录音和理想的对称结构,而且价格很低,让我担心它的单元素质。我感觉,缺点是外观太难看,宽度尺寸过大了。(83)
*乐果N930:这似乎属于乐果的另一个系列产品,但在我看来还是大同小异。它的造型是典型的长条腰子截面型,体积230*68*45,也是很大,右侧屏键,左侧单元,也像圣宝SV500一样,采取二单元加一个空盆的方案,单元D40mm,没有录音键,其他的完全一样。该机的低音比较饱满,其他没有什么特点。我感觉它的缺点在较大的体积,没有录音键,结构不对称。(70)
*圣宝SV505:该机的造型比较特殊,采取了对称方案,但是面板却如鞋底形状,两端大中间小,相当难看。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设计者总要独出心裁,搞出这么多怪异的难看的造型呢?该机体积很小,只有140*58*34,这是它的最大优点了。有红框白网和兰框白网两种颜色,还算比较美观。它不仅有对称的结构,而且还有一键录音,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缺点是没有定时开机,使用TF卡,属于新产品,音质很不错。除了造型以外,对这款产品我还是比较认可。(88)。
*不见不散LV520III:(128¥)长条腰子截面型,非对称结构,塑料壳体,227*68*41,SD卡,两支1.5”单元加空盆,虽有录音功能,但没有录音键。高低音效果明显,但中音却有内缩。基本说没有什么特点,缺少录音键和较大的体积没有优势。(75)
*海天地C5:(128¥)典型长条腰子截面型,铝壳,215*55*30,有蓝,红,灰,黑四种色彩,红色的比较漂靓一些。有一键录音,TF卡,两支1.5”单元加3&空盆,外接FM天线,有一个金属包装盒,很美观。该机虽然也采纳了经典造型,但比别的产品尺寸小一些,还算便携。有一键录音非常实用,带空盆也加强了低音,唯独外接FM天线非常不便使用。总体上说比一般的机器要强一些。(80)
*不见不散LV230:(129¥)外形是两端完全半圆的长条形,2.0结构,内部有两个1.5”单元,有录音功能没有录音键,TF卡,150*62*32,体积还不算大,中/高音细节丰富,低频量少。(78)
*圣宝SV902:(105¥)看来圣宝是一家专业的便携音箱厂家,他们的产品型号繁多。该产品也是两端半圆形的对称结构,但体积稍大,有203*85*75大小,有多种颜色,中间的屏幕四角撇向45方向,看上去十分别扭,而且它的背后还有一个很大的提手兼支架,我想如果我买它的话,是一定要把它卸掉的,就是因为这个支架,使其厚度达到了85mm,完全失去了便携性。该机上面安装了一根拉杆天线,这倒是不错,可以增强FM接收灵敏度,并且它也有一键录音,还有一个多余的遥控器。该机安装了一对2&单元,算是比较大的了。我认为该机的设计十分怪异,不太实用,有录音键很好,对称结构也理想,但尺寸有些大了。(78)
*先科LX-818:虽说是长方形的面孔,但又有些弧线,看上去比较老土。结构是对称的,而且机体很薄,面板尺寸还是比较大,功能上仅仅能录音,也没有录音键(70)。
*圣宝音索A10:钢琴盒式的造型,四角圆弧,6个键盘在下半身是控制键,整体造型也比较难看,有录音功能,但没有录音键,2.0结构,使用TF卡,制造工艺较好,机体较薄,调节音量也需要进菜单,使用不便,音质还不错。(75)
*现代H23:(148¥)很少见的纯长方体,尺寸不大,粉色的全金属机壳,比较美观,坚固,屏蔽性能良好,但不是对称结构。也有录音功能,但没有录音键,使用TF卡,装有两只D35mm单元。我不知到它的FM天线是怎么处理的,想必是外接。(82)
*奥尼L3:体积很小,造型设计比较奇特,外形很像肥皂盒,但却被网罩分隔了几个部分,像是军品那样的机械古板,扬声器窗很小,整体结构过于繁琐,缺乏美观,尺寸138*72*34,比较小巧。功能十分完善,有录音键,LED手电,装有两只D40mm的单元,使用TF卡,支持FM内录,外录,USB声卡,低音效果也凑合。(80)
*雅兰仕M3:(99¥)外形极其小巧,长度仅有125mm,整体是一个肥皂盒,但两只单元是安装在背面的,这也是无奈,外观比较漂靓。(75)
*酷道A2:(99¥)肥皂盒式的造型,单元安装在了反面,有红色,淡蓝色和深蓝色,外表美观小巧,便于携带。使用BL-5B(800mAh)锂电,功能与上述相同,可定时收音,菜单中有录音电平控制选项,115*68*25,厚度比较薄,TF支持到16GB,有USB声卡功能。价格低廉。(80)
*不见不散LV510:(138¥)也是肥皂盒,有白,红,蓝,橙,紫,绿,黑多色,四框用了网孔结构,两支1&单元在背面,90-20000HZ,110*67*33,170g,体积很紧凑,但厚度较大。
侧面有4个按键,但没有录音键,没有外录,但肯定有内录。(80)
*海天地Q8:(115¥)肥皂盒结构,有红,蓝,紫,黑4色,尺寸115*65*18(?),非常紧凑,厚度最薄,属于超薄型。奇特的是,它的外壳由金属制成,坚固耐用,屏蔽良好,档次较高。有一键录音,支持外录/内录。金属盒的屏蔽作用使它不得不使用外接FM天线。单元D33mm*2,安装在背面,频响80-20000HZ,这个指标我根本不信。电池是特殊的不可换单体,容量750mAh,还带有一个漂靓的金属包装盒。该机器是最有特色的,不仅超薄,而且是金属壳,有一键录音,尺寸很小,便于携带,缺点是电池容量较小,估计也无法扩展。(92)
*极速Q500:(118¥)肥皂盒,红,黄,蓝,橙,棕几色,背面银色网,110*68*34.5,160g,正面6键,却没有录音键,但有FM内录。两只D40单元频响90-20000HZ,有腕带。(82)
*清华紫光T886:(120¥)肥皂盒,灰,红,紫,绿,橙,篮,黑,117*63*30,115g,有5键,有一键录音,但未说明外录。两支1&单元,90-20000HZ。(83)
从以上这些选出的产品中,我比较中意的还是圣宝SV505。尽管它的鞋底型面板很难看,但毕竟结构对称合理,尺寸比较小,是2.0立体声系统,又带有一键录音,可以说比较全面。其次是雅兰仕AL-228,它的体积较大,功能理想;乐果Q9比较遗憾,有极其袖珍的尺寸和较好的FM性能,却缺少了录音键,造型不对称,实用性大大下降。奥尼L3也很有特色,体积极其袖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外观很难看。雅兰仕那样的典型袖珍肥皂盒实际上有很多,尺寸是最小的,但扬声器单元都在背面,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在单车上也不便使用。在此计算单元的直径对照如下:
1.25”=D31.75
1.5”=D38.1
1.75”=D44.45
D35mm=1.38”;
D40mm=1.57”;
D45mm=1.77”.
单元的直径也不是越大越好。由于箱体空间的局限,单元大了低频响应也不会延伸下去,而且单元大到一定程度时极高频的衰减就会明显起来,结果使音箱的高低频段都不理想,还不如较小的单元好。太小的单元也不好,不仅低音频响极差,而且连中音也受到了影响,声音十分单薄,只有高频和极高频出色。我认为比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载功放单声道电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