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杜家香油厂杜皮和杜宝下载运的手机号

谈山论海话昌黎&陆&
·昌黎县城的古迹与遗址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昌黎县城历史悠久,城区内外曾经拥有不少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址。
昌黎县城背依千古神岳碣石山,地势较高,古人类活动的踪迹线索最早可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在昌黎镇渟泗涧村西北的响杨树沟一带(在昌黎县城东北2.1公里处)发现了一处藏量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物遗存地,先后发掘出
700多件刮削器、凹缺刮器、尖状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采用锤击法和压制法制成的石器及石核、细石核、石片、细石叶、碎屑等;依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地质和石制品的性质,以及与其他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出土地点的文化特征比较,可推测其地质时代当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晚,极可能为旧石器时代末期在昌黎县城附近进行狩猎等活动的原始人类的一个居住营地附近的石器制造或加工场地。
新中国成立不久,即在位于昌黎县城北关的昌黎师范学校邻近的药局山一带山坡上,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加工得很粗糙的梯形石斧和残石磨棒等,表明当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留存;时隔不久,昌黎师范学校后院在施工时又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或前后的瓮棺葬和汉代的瓦棺葬。据当时的有关报道称,瓮棺葬具的形制略如殷商时期的大口尊(陶釜),为夹砂红陶质,通高30厘米、口径25厘米,口沿较宽、外侈,口缘之下腹壁渐内收,底小微平,表面饰以规则的粗绳纹。整个瓮棺系二釜口沿相对合,南北向。瓦棺葬系由数十块板瓦如衣甲状重叠成球状,内藏人骨。其瓦为汉代大型板瓦。这无疑是当时在昌黎师范校园的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从那时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或前后的瓮棺和汉代的瓦棺葬具,其地当为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表明战国时期昌黎县城一带就有民众居住的聚落。1958年秋天,在修建昌黎县第二中学校园(今为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大量的皇家建筑使用的“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提供了其地为汉武帝,乃至秦始皇、秦二世到碣石山祭祀求仙、刻石纪功时驻跸的行宫遗址线索。如今,一块比较完整的“千秋万岁”瓦当和两块大型汉瓦仍保留在昌黎县文物保管所。
&在历史上,昌黎县城和当时的不少城池一样,修有许多楼、坛、亭、阁和寺、庙、祠、观等建筑。辽、金时修建楼、台、亭、阁和寺、庙、祠、观的情况如何,已难以追寻,但那时修建的源影寺塔作为昌黎县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的象征,却一直遗留至今。
&昌黎县城历经多朝多代修建的楼、坛、亭、阁和寺、庙、祠、观等建筑,在清末民初时保留得比较齐全。据民国版《昌黎县志》记载,当时昌黎县城的较大庙宇首推在县治之西建立的文庙。
&文庙的始建年代失考,仅知元朝大德年间曾经修葺,并在明、清时多次重修。文庙为一座坐北朝南的较大院落,门前设有照壁,并建有围墙,在东、西各开有一个便门,东曰“礼门”,西曰“义路”,照壁掩蔽的是牌坊式的高大的檽(ru?n)星门;檽星门内有一池泮,池泮之后为戟门,戟门之左建有名宦祠,之右建有乡贤祠。进入戟门是文庙的正院,正院的主要建筑为殿宇式的大成殿;大成殿原为三楹,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改建为五楹。大成殿前的东、西两侧建有东庑(w?)、西庑。在大成殿之后,设有崇圣祠(旧在文庙之左,清朝乾隆年间移建)。
&当时,昌黎县城除文庙之外,还建有社稷坛(在城西)、先农坛(在城东南隅)、历坛(在县城北关)、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城南)等祭坛,建有鼓楼、钟楼(原在东城之上,明朝万历年间修建,清朝康熙年间移至鼓楼之上)和迎恩楼(一名永泰楼,明朝万历年间修建,在西门外)、湘子楼(城西西山下)等楼阁,建有关帝庙(一在鼓楼南街,一在鼓楼东街,一在县城东关蚂蚁山上,民国年间曾为乡村师范学校所在地)、精忠庙(在城外东南庄)、城隍庙(鼓楼之西)、旗纛庙(在县治西北)、马神庙(一在县治西,一在鼓楼南街关帝庙左)、龙王庙(在城西南莲池畔)、八腊庙(在城西)、三皇庙(俗称药王庙,在县城东关,民国年间为初级小学校园)、碧霞宫(俗称娘娘庙,在三皇庙之西)、观音阁(在鼓楼北街与观音阁东街交接处,民国年间内设国民学校)、文昌宫(在观音阁之东)、拱真阁(在观音阁西街)、奎星楼(一在文庙东南隅,一在县城东南角)、农神庙(在县城东门外)、真武庙(在鼓楼北街)、玉皇庙(在县城西关)、三官庙(在城外西山上)、财神庙(在县城南关)、火神庙(在鼓楼北街)、二郎庙(在鼓楼北街)、天仙庙(在县城东关)、鲁般庙(在城东关帝庙内)、清圣庙(在城内东北隅)、山神庙(亦名三神庙,在城北三神山上)、天齐庙(又称东岳庙,在县城西南)等庙宇,建有源影寺(在源影寺塔所在处,俗呼古塔寺,清朝光绪年间曾改名万寿宫,民国年间改为古塔寺初级小学所在地)、崇兴寺(在观音阁东街,明朝万历年间始建)、地藏寺(在县城北关东侧)、观音庙(亦名观音祠,在城东北的东山上,民国年间已荒废)等寺院和白衣庵(一在南关,一在北关)、千佛庵(在鼓楼北街,民国年间已废)、古茶庵(在城西南)等庵堂,建有土地祠(在县署东南隅)、临淮王祠(在文昌宫后)、韩文公祠(在观音阁东街)、忠义祠(在县城北郭,为祭祀明朝崇祯年间守卫昌黎县城死难的烈士而建,清末民初荒圮)、拽梯郎君祠(原在东月城,后改祀于忠义祠,为祭祀明朝崇祯年间守卫昌黎县城死难的一位忠勇的无名烈士而建)、节孝祠(旧在鼓楼南街关帝庙右,清朝道光年间移至儒学右,民国年间改作渔会公所)、仓神祠(在鼓楼南街常平仓内,明朝万历年间修建,民国年间改作财务所)、吴公祠(在城北,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吴应选建)、杨公祠(在城东,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杨于陛建)、孟公祠(在县城西关,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孟秋建)、陈公祠(在城西,为祭祀明朝时的昌黎知县陈良辅建,坍塌后附祀于孟公祠、曾公祠(在孟公祠附祀,祭祀清朝知县曾世仪)等祠堂,并建有张氏宗祠(在鼓楼北街)、阎氏宗祠(在鼓楼北街)、宋氏家祠(在鼓楼南街)、齐氏享堂(在鼓楼东街)等家族祠堂。此外,当时还留有一些坊表,如兴贤育才坊(在学宫外,东、西各一)等。
&清朝末期,昌黎县城还建有天主堂(在观音阁东街)、福音堂(在鼓楼东街)等天主、基督教堂,延续到民国年间。此外,民国年间还设有卍字会等建筑。
&在民国年间,昌黎县城修建的庙宇和祠堂等大多废弃,有的改设为办事机构,有的改设为学校。时至新中国建立初期,不少庙宇和祠堂等建筑陆续拆除,逐渐失去了踪影,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到炮火严重毁坏的城池和鼓楼等也在十几年间基本拆除殆尽,仅在原来的城池西南角剩有些许残砖断垣,保留一点原来的城墙根部没有拆净的斑斑斓斓的砌砖。
&关于昌黎城的古迹与奇景,民间多年来还流传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冬流河,夏干井,没头狮子,湘子影。”
“冬流河”指县城西关外有一条小河,起像承德避暑山庄里面的热河一样,三九寒天照样哗哗流水。河的源头就在现在的昌黎一中大门东侧,那里原是四周圈有石墙的一片菜园子,里面有眼温泉常年涌出暖水,流向小西山南山脚下的莲花池。“夏干井”指县城北门外地藏寺一带的一眼大口石井,常常在伏天雨季把井底亮出。“没头狮子”指过去西关去田家窑的道旁的一尊没有脑袋的石狮子,传说是早先犁湾河一个赶工夫市的人,起早受惊用锄头砍的。“湘子影”指的就是“仙影沧浪”的所在地。
如今,随着县城面貌的改变,特别是城区建设的发展,这几个古迹与奇景,除“湘子影”还在,其他的均已消失。
&“雄表一邑”的源影寺塔
&在碣石古十景中被称为“霞晖窣堵”的源影寺塔,坐落在昌黎县城西北隅,以塔之所在地昔日建有源影寺得名。
&源影寺塔的始建年代失考,但从塔的建筑风格看,属于辽、金时期塔型,已被有关专家确定为金代佛塔。
&源影寺塔为八面十三层实心密檐砖塔,高36米,塔为砖木结构。塔基上有须弥座,其上端为用五铺作斗拱承托着的平座,平座上有栏板勾栏和望柱,栏板上雕刻着优美的几何图案花纹,平座之上有仰莲两层,托着砖雕的天宫楼阁。天宫楼阁的八面均设有假门,东、西、南、北方向的假门上各饰有四排门钉和两个门簪,其余方向的四门为直棂三抹头隔扇。天宫楼阁以上直至十三层檐下均施斗拱。平座的斗拱为五铺作双抄,系呈45度角的斜华拱;各单层补间为四铺作单抄斗拱(非斜拱),各层檐、飞均饰有明显卷刹。十三层顶上为砖筑,上有风磨铜顶。源影寺塔的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显示了辽、金时北方佛塔建筑比较高超的工艺水平。
源影寺塔曾为一座寺院所在地,异常奇妙的是,寺院的水井就开凿在源影寺塔的西侧,距塔极近。到明朝时,寺名年久失考,寺院被俗称为“古塔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昌黎知县杨于陛在主持重修寺院时,以塔下有井,而“水自有源,塔自有影”,定寺名为“源影寺”,塔遂称“源影寺塔”。到清朝光绪年间,源影寺曾被改称“万寿宫”。
上千年来,源影寺塔历经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一次重修工程始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春三月,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竣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保护文物古迹非常重视,源影寺塔于1956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至20世纪70年代,源影寺塔因年久失修,再加上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严重破坏,破损程度异常严重,顶部完全坍塌,塔身倾斜达85厘米,中上部裂出较大纹缝。年,河北省文物局先后拨款对源影寺塔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历经5个春秋的精心施工,这座千年古塔被重修一新。重新修复的源影寺塔,完全保存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如今已成为展示古碣石地区的悠久历史的昌黎县博物馆所在地。
&源影寺塔“巍然耸立,雄表一邑”,历来为昌黎古城的标志。昌黎城北的碣石群峰望之如图如画,源影寺塔在山前卓然而立,与青山辉映,乃一方之奇观。古人有诗赞“霞晖窣堵”之景云:“浮图如笔势巍巍,风动铃声送夕晖。万里云霞铺作雨,一行雁字写如飞。”
&日,源影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秦皇岛市范围内除山海关长城、北戴河秦代行宫遗址之外的又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黎韩文公祠史话
&在昌黎县城,以往曾有一座祠宇堪与“雄表一邑”的源影寺塔媲美,这就是为祭祀在宋朝时被追封为“昌黎伯”的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所建的韩文公祠。
生于唐朝大历三年(768年)的韩愈,字退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很大影响的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平生常以“昌黎人”自诩,世称之为“韩昌黎”。韩愈自称“昌黎人”,一说其祖籍昌黎,一说其以在北魏时以韩姓著称天下的昌黎郡为郡望。韩愈于唐朝长庆四年(824年)去世,得谥号“文”,被后人称作“韩文公”;宋朝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本其郡望,追封他为“昌黎伯”。在宋朝,韩愈曾担任刺史的潮州就修建了祭祀韩愈的祠宇——韩文公祠;昌黎县城开始修建韩文公祠,约在元朝后期。
据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孤藏的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刊本《永平府志》卷之五《祠庙》记载:“韩文公祠,在昌黎县治北二百步,洪武六年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这一记载表明,昌黎县城建立韩文公祠当始于明朝开国之前。
&据弘治版《永平府志》卷首《昌黎县图》标绘,“在昌黎县治北二百步,洪武六年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的韩文公祠——“韩庙”,坐落在县治西北的源影寺塔东南方向,在当时东邻县公署的儒学后面的鼓楼西街路北一个街角。从标“韩庙”和“韩庙”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在洪武六年(1373年)由是年出任昌黎县丞的李良主持重修的韩文公祠规模不算很大,也不怎么显眼。
&昌黎韩文公祠在县城占据比较适宜的位置,且有一定的规模、气势,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嘉靖三年(1524年),朝廷派出的副使江瑞态“以宪事至昌黎”,见昌黎“山水之胜,雄冠京东,有蜀之奇,有浙之丽”,“骇而问之,乃知韩子之先自晋历唐,咸居于是”,遂“谒子之祠”,然“子祠不称”,祠堂“卑隘浅陋,不足以展祀事肃人心”;于是,他慨然倡导重修韩文公祠。因原地比较狭窄,韩文公祠被移址到县城东北部辟地新建。到嘉靖五年(1526年),新修的韩文公祠在知县秦廷锐主持下建成;新祠建成后,江瑞态专门撰有《新修韩昌黎祠记》,他在记述新修昌黎韩文公祠的原委之后,特意提及新修的昌黎韩文公祠“为堂三间,门庑十间,皆宏伟閟侐”,“所费殆二百金”。为此,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重修的《永平府志》在卷之二《建置志》“坛庙”栏,记韩文公祠“旧在县治北,嘉靖五年知县秦廷锐迁于县治东北隅”。昌黎韩文公祠移址新建不久,又得以扩建。这从万历版《永平府志》卷之八《艺苑志》所载大学士翟銮《重修文公祠堂记》中可知。“嘉靖丁酉”(即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山西柱史”景溱到昌黎拜谒韩文公祠时,嫌新建的韩文公祠依然“规制卑隘,享祀弗称”,乃“属府守刘君隅、郡宪柯君乔,拓地易材,鼎新其制”,使韩文公祠在新修11年后又得扩建。从嘉靖初年起,昌黎韩文公祠开始备受涉足昌黎的朝廷命官青睐,来者必瞻韩文公祠;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提学阮鹗“受圣人命督畿辅之学政”,到昌黎后特意拜谒韩文公祠,并“偕昌黎士登仙台山之观海亭,将以求先生之所自来也”,临离开昌黎写出《韩昌黎庙碑文》。据万历版《永平府志》记载,万历十四年(1586年)出任昌黎知县的山东章邱举人石之峰又在就职期间对韩文公祠进行了修葺。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天,在山海关任山石道的河南虞城进士范志完到昌黎拜谒韩文公祠之后,又提议在“天成文笔峰”、“昌黎文气全萃于斯”的昌黎五峰山再建一座韩文公祠,从而使昌黎的韩文公祠由一变二;不仅如此,范志完还与山海督师朱国栋联名上奏崇祯皇帝,令传为韩愈28代孙的韩法祖得授昌黎韩文公祠的世袭“正祀儒士”,并使韩法祖一家由昌黎县城南的韩营村移居县城,入住韩文公祠,世代相守。
& 昌黎韩文公祠在清朝时又历经多次修缮,使之保留到新中国建立初期。
自明朝嘉靖年间移址重建的昌黎韩文公祠,到民国年间和解放之初,由正院和东、西两个跨院组成。正院有房15间,分前后三进。大门为红漆对开,依门建有门房3间,门楣上挂有一匾,上书“韩文公祠”4字,白底黑字,楷书,字写得极标致。进门后为前院,迎门立有一堵影壁,院内植满花草树木,东有一架紫藤,西为芍药花丛。中间建有3间客厅,客厅东面南壁悬有一匾,上书“鸢飞鱼跃”4字,黄底蓝字。客厅中门上挂有一匾,上书“百世宗师”4个大字。后院东西两侧各建有3间厢房,院中有芙蓉树、花椒树各植东西。最后为3间正殿。正殿台阶前各有一棵古柏分列东西,古柏树干极粗,三个人才能合抱。正殿中塑有韩愈彩色泥像,案桌上的牌位书写有“唐昌黎伯韩文公之位”字样。另外,在祠堂中挂有传说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木刻匾牌和郑板桥的竹画木刻匾牌。整个祠堂坐北朝南,房屋均为瓦房,门房、客厅、正殿等跨度较大,占据5间房的地方。正院东、西紧连两个跨院,东跨院建有两排房屋,靠南紧邻正院门房建有3小间房舍,中间靠客厅建有3间平房;西跨院基本没什么建筑,为养花养草和花草之地。整个祠堂庄重、典雅、清秀、幽静,为县城一个绝妙的去处。
&昌黎解放初期,韩文公祠成为冀东军区第16军分区文工团驻地;1952年,韩文公祠收归昌黎县政府管理。到20世纪60年代,年久失修的韩文公祠整个建筑被拆除。
&东山公园与乐寿山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昌黎县城东北出现了一座公园。这座公园因主要依东山而建,名“东山公园”。
&东山,在昌黎县城东北1.5公里处,是城区的一个美绝妙绝的去处。其地山不高,水不深,却充满了自然的情趣。
&东山,堪称大自然的奇妙造化。其山海拔92.5米,比起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和诸多山峰,显得实在是矮小一些,且又孤落在碣石山的群峰之外,故人们多称之为“小东山”。妙就妙在,山峰大有大的气势,小有小的韵彩,东山虽小,却也如屏似障,成为横遮城东的一方景观。其峰不高,但怪石嶙峋,山岩陡峭,登起来也趣味盎然。东山的顶峰巉岩凌空拔起,四壁兀立,颇有险峻之气势。立足其上,放眼四望,顿觉天高地阔,心旷神怡。往西南望去,整个昌黎老城区尽收眼底;回首北望,高高耸立的碣石山群峰又显得异常雄奇。倘若在有浓雾的早晨,登上这小小峰首,则恍如登上独立于雾海之上的小舟,雾云拂动,山顶之景,颇有黄山之概。
&更可称奇的是,东山虽微,却也有高峰低岭,在东山之南的坡岭有一丛岩石叠立,独成一峰。这座小山头有如东山的姊妹峰,颇受游人青睐。多年来,昌黎人多称其为“乐寿山”;旧时曾有人在其山顶南面的岩石镌有“乐寿山”3个大字,表明在不少年以前人们就认为登其上畅游乐趣横生,可延年益寿。
&乐寿山海拔41.7米,山顶南部大致呈平台状。1959年,设在附近山下的河北省果树研究所为设置观察建筑,在山坡栽植有不少蟠桃的其山顶平台修建了一座可俯视山南和山西的大片果园的二层楼阁式的亭子,因亭顶铺设的均是红瓦,人们都称其为“红亭”,并因此把乐寿山叫成了“红亭山”。1990年,这座“红亭”毁坏严重,被昌黎县有关部门拆除,在其地重新修建了一座造型别致,古朴而典雅的凉亭,名之为“乐寿亭”。这使得其地的山景显得更加别有风韵了。
&东山脚下,还散落有诸多奇石怪岩,如山北的骆驼石,山南的“朝阳丹石”等,这些石岩形态各异,都有妙不可言之处。此外,东山还遗有两级印痕明显的古海蚀平台,一在乐寿山之北的山坡上,一在小东山顶那块巉岩上。那些印痕,不知是多少万年以前被远古时的海浪花“咬”的了。
&东山又名“围山”。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别名,是因古代在东山之南的山半腰平台上曾修一座观音庙。观音庙所居的平台很高,由山下至庙台曾修有石磴70余级。观音庙建有装饰堂皇壮丽的正殿三楹,所祭奉的观音像就由庙后峭壁上的天然之石凿就,塑画精细、生动,实臻上乘艺术之佳品。神座之东有泉一眼,终日涌水不竭。殿宇的东、西两旁分别设有钟亭和鼓亭,使整个庙宇显得异常秀美。观音庙的庙会于每年农历元月初六和九月初九举行两次,次次都热闹非凡。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年的正月初三入夜,庙宇设置的围墙各个孔内都点燃蜡烛,远望之金影四射,犹如星宿。“围山”之名,由此而来。
&东山,自辽代便成了昌黎县城附近的游览胜地,古人称其“隐然有仙山之奥”。可惜,东山的石岩在几十年前遭到大面积开采,那时业已毁坏的观音庙仅遗下了一个庙台轮廓,峭壁上遗留的辽代刻石也了无痕迹,石磴亦被逐渐拆除一空,使古庙台完全失去了旧貌。但即便如此,东山仍颇有不少游览之妙,其地仍堪称一个天造地设的公园所在地,多年来,人们多喜到东山游玩,特别是一些恋人,常把那里作为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所。
&东山是一个山雄水美之地。数十年前,有关方面在乐寿山之东的山坡之下修建了一座小水库,水库不大,却能把东山的景色倒映其中。因水库中央修有一道堤坝,人们多称其为“眼镜湖”。
&1993年,昌黎县人民政府把东山正式改建为东山公园,当年在乐寿山南坡下靠近原来通过城区的205国道的“朝阳丹石”(一方孤立巉岩,旧时上镌有“朝阳丹石”4字)之上的山坡新修起一座雕梁画柱的牌坊式大门,上题“东山公园”4字。自那以后,有关部门不断加强东山公园的建设,增修道路,植树栽花,添置娱乐设施和体育器材,使了却不少昌黎人宿愿的东山公园,成为昌黎县城一个不可多得的乐园。
&十几年来,东山公园已经成为很多昌黎人的钟爱之地,每天到那里锻炼身体、休闲娱乐者大有人在。人们在乐寿山上下进行晨练,开展体育活动,唱歌跳舞。当然,在早晨和傍晚,乃至白日,到那里散步、登山,或到“眼镜湖”垂钓的人,亦络绎不绝。
&近些年,人群麇集的东山公园,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乐寿山”。
&私立昌黎汇文中学旧址
&在昌黎县城,如今依然保留着一个上百年的教会学校旧址,这就是私立昌黎汇文中学校园。
&私立昌黎汇文中学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于1910年在昌黎县城东关修建的成美学馆。成美学馆初办时为高等小学堂,后改办成“成美中学”;1922年,成美中学又改称“汇文中学”。与汇文中学在同一时期成立的,还有在其校址之北的贵贞学馆(后建成贵贞女子中学)和慕德学道院等。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了《宗教团体兴办教育事业办法》,规定“凡以宗教团体名义捐资设立学制系统之各级学校,应呈报教育机关立案和备案”,要求国外教会在中国开办的学校,必须改为社会办学。1931年,昌黎汇文中学到河北省教育厅立案,正式改建为河北省私立昌黎汇文中学(贵贞女子中学等也在同期改制为私立学校)。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私立昌黎汇文中学和贵贞女子中学、新光妇女学院(原慕德学道院)等美国教会创办的学校,均被日本侵略者强行接管,并被与昌黎县立中学在其校园合并为“昌黎县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汇文中学、贵贞女中和县立中学均在原校址恢复原学校建置。1947年,贵贞女中并入汇文中学。1952年12月,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命令,私立昌黎汇文中学被政府接管,改建为河北省昌黎中学,并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完全中学。1953年春天,昌黎县中学高中部并入河北省昌黎中学,初中部迁到县城西关新校址,更校名为“昌黎县初级中学”。1956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昌黎县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扩建成完全中学;为便于区分校名,河北省昌黎中学改名为“河北省昌黎县第一中学”,昌黎县初级中学改名为“昌黎县第二中学”。“文革”期间,昌黎一中于1969年与昌黎二中合并成“昌黎县中学”,校址设在昌黎二中校园。两校合并后,校园、学舍显得紧迫,教育部门于1970年又在原一中校园重新建立一所中学,这所中学初名“昌黎县城关镇中学”,1974年又改称“昌黎县城关中学”。1978年,昌黎县中学改称昌黎县第一中学,昌黎县城关中学改称昌黎县第二中学。1993年6月,昌黎县第二中学在私立昌黎汇文中学旧址恢复昌黎汇文中学校名,改建为“昌黎汇文中学”。如今,改办为完全高中的昌黎汇文中学改称“昌黎县汇文第二中学”,早已改办成完全高中的昌黎一中又名“昌黎县汇文第一中学”。
&昌黎汇文中学在建立之初,按照欧美建筑风格修建校园,陆续修建了一些尖顶铁瓦二层楼房,开辟花园,栽植树木,使校园呈现了浓郁的异国风光。昌黎汇文中学在发展过程中,令校园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是在民国年间长期担任昌黎汇文中学校长的徐维廉。
&徐维廉,本名万良,原字维亨。他于日出生在临榆县永安堡村(今属辽宁省绥中县境)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其父在山海关教会做工的关系,他自幼得以到美国基督教会在临榆县城办的小学就读。后来,他被保送到北京的教会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进燕京大学。1917年夏天,他由燕京大学毕业,先留校任教,后被保送到美国密西干大学深造。1925年,他在美国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回国后,他于1926年接受美国基督教会华北美以美会的委派,到昌黎汇文中学主持校政,从而把昌黎汇文中学建成了京东有名的教会学校和私立中学。
&徐维廉就任昌黎汇文中学校长之后,提出“大昌汇”设想,矢志把汇文中学办成天津以东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学校。1928年,他借到美国参加美以美会总会之机,在大洋彼岸为办好昌黎汇文中学广为呼吁,厚募基金,携带大量捐款归来。回国后,他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的《宗教团体兴办教育事业办法》的规定,开始着手改教会办学为社会办学,在呈报教育行政机关立案和备案之前,建立了改制的私立昌黎汇文中学董事会,聘请新中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杨扶青任董事长,聘请社会名流李连瀛、石志仁、史享五等任董事。之后,他通过学校董事会及各种渠道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募捐办学活动,并从1930年起陆续利用从国内外募捐来的资金进行学校的基础设施的扩建和改建工作。他于1930年购地7亩增设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同时增建教员住宅,并将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暖气设备;紧接,又于1931年修建了做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实验的科学楼。1934年,他主持了重建校门及西面院墙工程,并成立了幼稚园。1937年,他用劝募来的7000多元钱,建成了一座规模较大、设备可观的图书馆——者香图书馆。1938年,他主持购买了汇文中学在1921年增设的农科全部设施,其中包括平房30间、楼房2座、园地42亩。1939年,学校又利用他募集的资金建成医药室5间、盥洗室4间、招待室2间、女生浴室2间、新式厕所4间等。至此,经徐维廉多方努力,学校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变成津东地区设施比较完美的中学。
&本来,按照徐维廉开展“大昌汇运动”的想法,私立昌黎汇文中学到30年代末期或40年代初期,就会发展建设成一所囊括中等教育的高等学府;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他这一想法逐渐落空。“七七”事变爆发后,徐维廉深感不赶走日本法西斯,根本无法办学。1938年,他以“精神欠佳”为托词“告假休养”,离开昌黎,辗转到达南方抗日战场。他先在衡阳创办“伤兵之友社”,后来又到重庆继续从事为伤兵服务等工作。徐维廉离校后,私立昌黎汇文中学的广大师生为纪念他来校12年为学校建设所作的贡献,发起设立“维亨奖学金”,用募捐的1500元修建了“维亨院”,将其租给学校,用租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维廉于1945年12月由重庆飞返北平,受美国基督教会华北卫理公会(即原华北美以美会)委派,到昌黎办理复校工作,继续担任私立昌黎汇文中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徐维廉离开昌黎,到北京任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干事、外文版编辑,及《眼科》杂志编辑等职。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继而又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后来,他主要在北京或北戴河海滨的家中从事医学著作外文翻译工作,将《大英百科全书》、《营养学》等英文原著的有关部分译成中文。日下午,他与北大医学院毕华德教授等到颐和园昆明湖划船,为救船只不被水流冲走不幸溺水身亡。1979年3月,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党组依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为其彻底平反,恢复政治名誉,签发了革命干部死亡证明书。
徐维廉先后在昌黎汇文中学工作有20个春秋,为私立昌黎汇文中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昌黎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现为昌黎县汇文第二中学校园的私立昌黎汇文中学旧址,依然保留几十年前的大致风貌。保存较好的有近百年建筑历史的4号楼等。此外,校园里在建校初期栽植的一些树木,亦保存良好,其中有百年的五角枫树、枣树、银杏树和三角湖(亦名汇文湖)畔的老柳树群等。
& 詹天佑与滦河铁路大桥
在昌黎与滦县交界处巍然屹立着一座跨越滦河的陈旧的铁路桥梁。这座饱经风霜的旧桥,就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l10多年前主持修建的滦河铁路大桥。如今,这座被人称作“老桥”或“花梁桥”的大桥早已“退休”,却依然矗立在宽宽的滦河滩上,诉说着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历史。
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的詹天佑,从12岁就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成铁路工程专业归国。回国后,他被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继而派往旗舰“扬武”号任驾驶官,指挥操练;在参加马尾海战后,又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直到1888年,詹天佑才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开始了献身祖国铁路事业的生涯。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诞生于唐山。在詹天佑到美国留学,刚刚上小学和中学时,“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等人搞的“洋务”运动,就波及到了冀东一带。1876年,李鸿章着手经营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派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带人到滦州境内勘探,发现了比较丰富的矿藏资源;次年,开平矿务局在天津设立,筹资在开平镇一带建设采用西方技术采煤的煤矿,从而使开平镇西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唐山,逐渐发展成中国北方著名的工业重镇。1885年,为便于向天津海运煤炭,开平矿务局雇用英国技师金达在滦州西部筑成中国的——唐山至胥各庄间的10.2公里轻便铁路。不久,中国铁路公司的前身——开平铁路公司诞生,开始向西展修通往天津的铁路。詹天佑到中国铁路公司就职时,恰值唐津铁路即将建成通车。他一到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摸索铁路建设经验;80天后,他和工人们一起迎来了唐津铁路竣工通车的喜庆时刻。唐津铁路建成以后,詹天佑开始参加由唐山向东展修通向关外的铁路,但铁路仅修到开平东边的古冶,就因朝廷亲贵反对被迫停工。时至1891年,鉴于俄国侵略东北的野心越来越大,清朝政府才不得不同意续修这条铁路。“奉旨开办关西铁路”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下令在山海关设立北洋官办铁路局,组织人力、财力先修从古冶通往临榆县治所在地山海关的铁路,以与唐津铁路连接成津榆铁路。当时,李鸿章派记名提督周兰亭、候补道员李树棠总揽筑路事务,礼聘英国专家金达为总工程师,李吉士、狄连德、穆和德为副工程师。
要修建古冶至山海关之间的铁路,就必须修建一座穿越滦河的铁路大桥。据滦县政协唐向荣、董天佑等撰文介绍,当时金达为能够成功地修建滦河铁路大桥,特地请来英国的桥梁专家喀克斯承建。喀克斯把桥址选在了滦州的榆山与昌黎县境的武山之间的河道。由于滦河的河床泥沙较厚,又值洪峰季节,打桩遇到极大困难,桥墩屡筑屡塌。后来,喀克斯请一位日本工程师帮忙,打下的木桩照样被激流冲走。继而,喀克斯又把建桥工程转包给一位著名的德国工程专家。德国工程专家特意从山东胶州湾请来一批德国“机匠”,采用空气打桩法修筑桥墩。因滦河水势太猛,根本无法作业,德国工程专家在情急之下,不顾后果,炸掉了滦河西岸的独石山。高有十数丈的独石山是正对滦河主河道的一块巨石,从上游飞泻而下的急流撞在其上立即轰然激返,折向东南,从而使滦河下游的河道一直靠近昌黎县境一侧。它被炸毁,急流不再东折,而是在紧靠滦州城的西岸啃咬,导致数万亩良田陆续塌陷。炸毁独石山之后,德国人依然无法立桩。金达眼看工期逼近,数易人选而无功,在无奈之下授意喀克斯求助正在昌黎县石门镇(今属卢龙)任分段铁路工程师,督建滦河以东铁路的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詹天佑仔细研究了那几个工程师用过的各种施工方法,分析失败原因,对河床的地质条件做了缜密考察,决定改变原有的设计桥位,把桥墩架在西岸的横山与东岸的武山山脚的岩床上,筑墩施工采用了“压气沉箱法”,最终顺利地奠定了桩基;詹天佑还把两段桥台做深井基础,混凝土灌铸,在修建中墩时为节省那时必须从英国进口的价格昂贵的水泥,以片石填筑基础、块石垒砌墩身,使大桥工程如期完成。
据记载,当时詹天佑“置备下水器具汲水挖根,深至八丈四五尺,剔尽浮沙碎石,见实底。考验土性坚凝,用俄国长松木,密钉梅花桩。施长方大石,和三合土砌立。工程浩大,历三十二月始告成”。1894年4月,由詹天佑负责施工的滦河铁路大桥竣工,“大桥长二百一十七丈四尺六寸(实测长670.56米),宽二丈。共十七孔,用经费银七十八万二千四百九十五两九钱一分四厘”;其有上乘钣梁2孔,上乘梁桁10孔,下乘梁5孔,高出水面9.57米,沉箱最深基础21.3米,桥面净宽3.7米至4.1米,设单线铁轨。
&詹天佑在修造的滦河铁路大桥的过程中,有多项发明创造,一是将建桥基址由山口南移,尽管增加了大桥的长度,但因河面开阔,水势减低,使得打桩、立柱、运料、行船等工作得以进行;二是从大连借用俄国修建军港时留下的特大长松木,将长松木左右两侧锯成笔直平滑的光面,使长松木排成圆形,缝隙密不透水,得以淘净墩基,顺利立墩;三是桥墩浇铸就地取材,使用武山和榆山盛产的“桩子石”和“台阶石”,精心打制,使之严丝合缝,尺寸划一,节省了很多资金;四是从桥基西侧附近的偏凉汀行宫负责常年维修的专司水下作业的工役匠人中,获得一种俗名“万年牢”的用于水下垒石、和泥粘结的秘方,使砌筑巨型桥墩所用条石如胶粘合,铸为一体,水冲不散,结冻不碎。
&据说,滦河铁路大桥修成后,滦州举人张凤翔曾写信给詹天佑,云“近世往往尽中华之物力为外人所用,唯足下能用英国之铁、俄国之木、德国之人、美国之术,造中国之桥”,詹天佑回信说“集万国之精华为我所用,乃兴国之道也”。
&詹天佑在修建滦河铁路大桥的过程中,显示了非凡的才干。1894年,在津榆铁路即将全线贯通之际,他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为会员。从此,詹天佑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有才干的铁路工程师,后来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功绩。
&日,詹天佑在主持修筑粤汉铁路和汉粤川铁路等铁路之后,劳瘁成疾,逝世于汉口,享年59岁。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滦河铁路大桥使用40多年安然无恙。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其上游另修了一座铁路大桥,于1939年投入使用。自那以后,这座桥梁不再通行火车,变成铁路备用设施。解放战争后期,滦河新、老铁路大桥都被国民党军队炸毁,老桥第3号桥墩被毁,第3和第4孔钢梁塌落,新桥被炸坏六七个桥墩。1949年5月,新桥修通;1951年5月,老桥修复,在其上铺设面板,改成为单线放行的公路桥梁。1974年9月,35孔滦河公路大桥在老桥南面数百米处建成使用,老桥关闭。日发生唐山大地震时,老桥依然屹立如初,而修成不到两年的滦河公路大桥被当然傍晚发生的强烈余震震毁。之后,老桥被赶赴唐山的抗震救灾部队应急使用。次日,沈阳军区某舟桥团的工程兵在滦河上架起一座大型舟桥,使车辆可与老桥分道行驶。同年8月,河北省公路局工程队经过14个昼夜的艰苦奋战,对老桥实施了加固工程。1977年6月,滦河公路大桥修复,向东延长9孔,全桥变为44孔,长988.8米;1978年7月,又一座公路大桥在修复后的滦河公路大桥之北建成,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烈度10度,有24孔,长979.36米,高8米,宽7米,两侧各加人行道1米。
&如今,在昌黎与滦县交界处的滦河上并排立有铁路和公路桥梁各两座,而詹天佑在110多年前主持修建的滦河铁路大桥已经成为历史文物,闪烁着历史岁月的耀眼光彩。
&武山与阇黎洞
在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滦河铁路大桥东北方向,有一座紧傍滦河的山峦——武山。
武山,位于昌黎县城西偏北32公里处。其之所以用“武”字冠名,据传是因早时有一个传称“武王”的人(一说其人姓武)在其地占山为王。另据旧版县志记载,武山“一名五山”,疑据其山巅有五顶颠连之状而称,“五山”当为武山的原称或古名。
武山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昌黎县境,新中国成立前后成为跨越昌黎、卢龙两县境界的一座山峦。如今,其山南依然为昌黎县地,东面和北面则属卢龙县境。
武山隔滦河与滦州境内的横山、榆山等山峦对峙,多年间显得风光比较秀丽。其山海拔287米,占地约2.9平方公里,山势大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武山高高耸立的山顶狭而长,四面山坡则除南面平缓一些,东、北、西三面都很险峻。据清光绪版《永平府志》记载,登上武山“绝顶四望,边城在目,有古垒遗迹”;民国版《昌黎县志》云武山“绿水青山,尽归一览”,其“东接书院山,西临滦河,南为石门,北近钓鱼台,出青石最宜碑碣”。应当说,武山在近几十年没有大量开采山石之前,堪称是滦河沿岸的一方山雄水美的游览胜地。
&武山所出的“青石”为优质石灰岩。其山体的岩溶地貌也比较发育,山上多或隐或现的喀斯特溶洞。在诸多的溶洞中,一些洞穴堆积有含有大量地质年代比较久远的哺乳动物的化石。多年来,与旧石器文化考古研究有着比较密切关系的武山溶洞,曾先后吸引众多考古专家实地考察。据说,30多年前,曾有人在一洞中发现一个人头骨化石,却被有意无意弃之乱石碴中。近些年,考古工作者相继在武山的周边地区发现了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遗迹;而在武山西南麓的昌黎县小樊各庄一带,也曾多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
&武山自古多奇景妙观,但明、清以来最著名或者当属位于比较险陡的西坡峭壁高处的阇黎洞。
阇(sh&)黎洞,以其洞口下临滦河,古称“临河洞”或“临河岩”。阇黎洞由高达50米的峭壁上的上下两个溶洞构成。其洞口自然天成,豁然而开。在上下两洞之间,有一条约10米长的通道相连,但通道较窄,仅能容一人通过。阇黎洞的洞口在下洞,洞口用条石垒有墙壁和洞门,门额上镌有“阇黎洞”3字,为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中进士的昌黎学子魏可简主持修整溶洞时题留。洞内一些地方也多有垒砌,并建有佛龛和精美的莲花座等。此外,洞内石壁上遗有“别有洞天”等镌字。上洞有100多平方米,分有10余个形态各异的小洞,并设有北窗口;每个小洞的入口仅可容一人通过,里面能直立。
对于阇黎洞,历代地方志书多有记载,清初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亦记之,云临河岩“在县南八十里,一名阇黎洞。壁立千仞,顶分八字。山腰有洞,逼近深潭,有小径可入,容二百余人。旁又有小穴十余,皆幽胜。”(其中“县南”当为“县西”之误)清光绪版《永平府志》记阇黎洞:“一名临河岩。在武山西,壁立干仞,顶分八字,洞在其腰,前逼深潭。由小径匍匐入,颇昏黑,穿而直上丈余,四壁有隙如牖(yǒu),爽垲(kǎi)可容二百人。又有小者十余,皆幽胜。辽金以来,居民多避兵于此。”民国版《昌黎县志》的记载与《永平府志》大致相同,但认为阇黎洞“一名临河洞”,并云小洞分别名“金鳌洞”、“水洞”、“织罗洞”等,“世乱民多避兵于此”。从这些记载中不难得知,阇黎洞在古代主要为“避兵”之地;后来,又被改建为佛教活动场所。
在明朝后期主持整修阇黎洞的魏可简,从民国版《昌黎县志》记凤凰城“与魏松所修临河洞俱可避兵”和“魏尚宝卿可简墓在县西七十里阚各庄西”看,其表字当曰“松”,系武山北麓的阚各庄人。县志记其“官尚宝司卿卒,生平清介,未竟厥施”;其意当为官至朝廷掌管皇家宝玺、符牌、印章的官员“尚宝司卿”(属小九卿,正五品)而逝,平生清正耿直,其才未得尽用。
“龙山塔峙”与“鱼骨石成”
据民国版《昌黎县志》记载,在昌黎县城西的石门镇一带,旧时曾列有“石门十景”。这“石门十景”为“石城云集”、“书阁声清”
、“石峰拔地”、“龙山塔峙”、“鱼骨石成”、“窣堵留踪”、“卧牛蕴翠”、“撑石悬碑”、“笔矗凌云”、“温泉映雪”。如今,“石城云集”(指石门镇之北的六音山之一的城子山峰顶的“石城”之景)、“书阁声清”(指石门镇之北的六音山之一的书院山“夷齐读书处”之景)、“石峰拔地”(指石门镇的一处“平地陡起,高数尺”的无名石景)、“窣堵留踪”(指石门镇北部的庄坨村东山坡上的一柱石塔之景)、“卧牛蕴翠”(指庄坨附近的又名“卧牛山”,其山东坡有石色白带翠的拉虎山之景)、“撑石悬碑”(指卢龙县唱家石门之北、庄坨村西的长山东麓有石陡立,高丈余,相传有虎撑于其上,俗名“撑虎石”,而其石又似“悬碑”之景)、“笔矗凌云”(指石门镇西北方向的跪儿岭西的滦河沿岸有一石岩“高百余尺,下临滦水,罕有能登者”,“以其形似笔,每逢阴雨,恒有云气弥漫其上”之景)、“温泉映雪”(指庄坨西南旧有的温泉景色,其地以往“有泉数孔涌出,冬夏相同,虽严寒亦不结冻,旁映积雪,内长绿苹”)等景所在地已划属卢龙县境,而“龙山塔峙”和“鱼骨石成”之景依然在今昌黎县境。
“龙山塔峙”,指的是昌黎县朱各镇境内的龙山南端的龙翔寺院外的古塔之景。位于朱各庄镇孙庄村西龙山坡岗上的龙翔寺早已拆除,变成龙山小学所在地。龙翔寺塔“高百余尺,与滦河西岩山之塔对峙”,故称之为“龙山塔峙”。
对于龙翔寺塔,民国版《昌黎县志》在记“城西六十里龙山之上”的“龙翔寺”时云“寺西有古塔”。龙翔寺,又名“镇龙寺”,始建年代不详,曾经多次重修,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昌黎庠生李效武撰写的《重修镇龙寺碑记》曾云龙翔寺所在的昌黎境内,乃“神州故墟”,其地“西界滦江,东临碣石”,“分灵光于宝塔,钟秀气于龙山”。
时至20世纪50年代变成危塔,于1956年拆除。拆除时,因缺乏保护措施,地宫文物皆失。现其地仅存塔东一眼古井,堪可称奇。
“鱼骨石成”,指朱各庄镇朱各庄村的一眼古井之旁的石岩之景。据民国版《昌黎县志》记载,其井之旁,“石上形如鱼骨,其色青,鱼骨色白,骨纹节宛若天成,土人因名为‘鱼骨井’”。疑石上的“鱼骨”为古鱼骨化石。
靖安与古柳城
靖安位于昌黎县城西偏南25公里处,西临滦河,为昌黎县境内—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集镇。
靖安,一名“静安”,其地曾有城堡,村镇的南北有着明显的护城河遗迹。
靖安何时开始有城堡业已失考,但当地盛传靖安曾为古柳城地,靖安西庄的一方明朝万历年间的庙碑明确记载该村因位于“柳城”之西得名,地方志中对此也略有记述。对此,清初著名地理学家顾炎武在《日知录》的《柳城》一文中指出:“……《唐书》平州下云,又有柳城军,永泰元年置。盖唐时柳城之地,屡被陷没,移徒无常,此其在平州者或即今之静安社,亦未可知,然不可以永泰元年之柳城为古之柳城也。”
此外,清初的另一位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述昌黎县时也认为“唐时在今县界侨置柳城县”,并指出:“又旧《志》云:县西南六十里有静安社,即故柳城郡城,隋唐时亦为柳城治。误也。《新唐志》平州有柳城军,永泰元年置,或即此地。元曰静安社。嘉靖三十一年,置静安堡。”
古时的柳城县始建于西汉,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南,为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所;东汉废,十六国时前燕复置,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并入龙城县,为营州治所;隋朝开皇初年改龙城县为龙山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柳城县,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营州被契丹攻陷,于圣历二年(699年)被迫侨置于幽州渔阳(今蓟县),柳城县治亦随之迁往;开元五年,营州又还治柳城,天宝元年更名柳城郡。后来,营州(柳城郡)与柳城县又侨置于临渝关里,到这时州治与县治大约都设在了今昌黎界。永泰元年(765年),唐朝政府在平州北平郡设置柳城军,当设在侨置营州所在地,极可能就是设在了靖安一带。
  靖安一带地势较高,在海拔20米以上,又紧靠滦河,适宜军队驻防。这一带现有的地名也多与古代军防营盘有关,如靖安村北紧邻的一村名“鞑子营”(今写成“达子营”),“鞑子”为口语,即“鞑靼”,为内地人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其地遗下此名称,起码可说明这一带在元朝时曾为军队设营驻防之地。靖安村西还有紧邻的一村名“马芳营”,马芳是明朝戚继光手下的一员勇将,名见史册,《明史》中有其传;该地遗下此村名,说明马芳曾领兵在靖安一带驻防。
  “静安”一名,相传为“安史之乱”(这一地区为安禄山反唐的根据地之一)后,以“平定”、“安和”之义所取。明朝时,此地称为“靖安社”(当时本地土著所居村庄称“社”,以示同移民所建村庄区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立为“靖安堡”,成为一个区划的行政中心。大概在那前后,全县分为六堡,即:靖安堡、裴家堡、蛤泊堡、莫各堡、石各堡、套里堡。前三堡称“上三堡”,后三堡称“下三堡”,民间简称为“裴、蛤、靖”和“莫、石、套”。这六个堡都为农村中心集镇,其中以蛤泊、套里、靖安的集市为大,民间有“上数蛤泊下数套,提起靖安也不弱”之说。直至民国年间,全县仍以这六堡作为行政区划。如今,石各堡、套里堡被滦河冲毁,居民被迫分迁河的两岸重新建村,蛤泊堡划属卢龙县,莫各堡、裴家堡已失去一个区划中心的地位,唯有靖安堡还保持原来的作用,如今已经成为昌黎县西部的一个大镇。
封王台遗址
  在昌黎县城西偏南8.3公里的杨封台村小学院内,有一座大土台,土台上长着一棵高约10米,根部直径约0.5米的大酸枣树。土台南北长8.32米,东西宽6米,高有1.3米,四周垒有花岗石墙保护。这座大土台是个古迹,名“封王台”。据旧版县志记载,相传唐太宗东征高丽时曾在此筑台封王,留下这样一个“封王台”。这座土台,也是那—带的村庄名称多带“封台”的来由。
  有关“封王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手下的名将李靖率领大军东征高丽,北征突厥,立下战功。唐太宗下诏封他为王。当时,李靖还没有回到长安,正领大军往回走,走到昌黎城西十里的一个地方时接到了圣旨。可巧那个地方连个土堆也没有,士兵们为恭贺李靖获得王位,大家一商量,就每人从北边不远的地方用双手捧来一捧土,往李靖的帐蓬前堆。成千上万的土兵,捧来了成千上万捧土,眨眼间就堆成了一座高六尺、宽两丈、长三丈的椭圆土台,做为封王台,请李靖坐上去受封。后来,李靖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在这儿就留下了一个封王的土台子。
  这个土台子举行过封王仪式后,就扔在那儿没人管了。年深日久,上面长满了酸枣棵子。没想到,其中一棵酸枣棵子,竟长成了一棵大树。
李埝坨温泉
  昌黎县城西偏北11.2公里处的龙家店镇李埝坨村北,有一眼温泉。这眼温泉原为自流温泉,水温高达60℃,含有硫、碘、氯、氟、氢等20多种矿物元素。温泉是李埝坨村民于1975年在那里的农田打井时发现的,因位于李埝坨村北,得名“李埝坨温泉”。
  温泉被发现后,打出温泉井2眼。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部门曾在其地修建诸多温室,试种错季蔬菜等。1981年,当时的龙家店公社卫生院在当地修建了温泉浴池。后来,温泉浴池及所在院落交由龙家店镇敬老院使用。如今,其地已变成温泉浴池疗养院多年。
  1985年10月,在昌黎黄金海岸开发以后,有关部门曾请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环境卫生监测所对李埝坨村的温泉热水孔取样分析,认为其地的热水水化类型为CL-Na.Ca型,热水中偏硅酸、氯、氟达到了医疗矿泉水浓度,为硅水、氯水和氟水,适宜温室洗浴及医疗矿泉水方面的应用。
  在昌黎县城南偏西21.5公里处的荒佃庄镇陈青坨村南,有一座高约8米的七层八面实心密檐砖塔,名“双阳塔”。
  双阳塔原为两座,分列东、西,居东者为赵翁宝塔,居西者为郑翁宝塔。据考查,双阳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乾隆年间曾经重修。因两塔之间曾建有朝阳庵,故得名“双阳塔”。塔北原建有朝阳庵。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居西的郑翁宝塔倒塌;1949年夏天滦河发水,朝阳庵被洪水冲毁,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地仅剩下居东的赵翁宝塔(二层正面镶嵌的石牌镌有“赵翁宝塔”4字)。
  1985年,仅余赵翁宝塔的双阳塔被列入昌黎县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赵翁宝塔得到修葺与保护。
  &&&&&&
韩超故里——韩营
  在清朝晚期,昌黎县城南偏西24.5公里的荒佃庄镇韩营村,曾经出了一个膺任贵州巡抚的昌黎学子,他就是与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有着师生之谊的韩超。
  韩营的村址在明朝初年曾为布防营盘或是军垦所在地,移民迁入定居后,曾以姓氏先后得称“宋家营”、“田家营”;后来,传为唐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后裔的韩氏家族从其地西邻的齐军庄一带迁此居住,逐渐成为聚落大户,改村名为“韩家营”,简称“韩营”。这大致是清朝中期以后之事。
  落居韩营的韩氏家族在明、清时修有谱系传承有序的《韩氏家谱》(家族谱系自传为韩愈第二十三代孙、生活在明朝中叶的韩福才起)。近些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和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的《韩氏家谱》在村中相继被发现,为考查和研究韩愈后代的情况填补了难能可贵的空白,也为韩愈后裔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传为韩愈长孙韩绾(一说为次孙)嫡系后裔的韩营韩氏家族,是从明朝后期耕读起家的。在明、清时,这支韩氏家族陆续考中一些生员、举人等。韩超是以韩福才为始祖的韩营韩氏家族“二支三门”的后代,传为韩愈的三十三代孙。
  韩超生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19岁通过童试后屡应乡试不第,到35岁才中副榜第二名,考取副贡。43岁时,他到天津赴军投效,以在“天津治海防,诣军门献策,事平奖叙州判”,“寻以府经历拣发贵州,历署三角屯州同、独山知州”(《清史稿·韩超传》)。道光后期,他被选派到贵州都匀府后,先后任三角屯(属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副知州、独山(在三角屯西北)知州。韩超在任独山知州时,以募勇训练,解决当地“多盗”,深得相邻的黎平府知府胡林翼倚重。咸丰元年(1851年),他到胡林翼门下,训练出一支能以少击众的“韩家军”;之后,以屡立战功,“以知县用”、“加同知衔,赐花翎”、“擢知府”,先后升任镇远府清江厅(今贵州省剑河县)通判、石阡府(今贵州省石阡县一带)知府。咸丰九年(1860年),在记名道员后,得授贵州粮储道,继而又升任贵州按察使。到同治元年(1862年),他又被加布政使衔,获赐“武勇巴图鲁”称号,得授二品顶戴,升任贵州巡抚。据《清史稿》记载,韩超是在督办全黔军务的钦差大臣田兴恕“以教案获谴去官,黔军益单”之后,于同治二年(1963年)“乞病回籍”的。回乡后,曾主持团练。
  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韩超病死家乡。当时,已被外派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等官职的张之洞送挽联云:“文章增日月光是昌黎嫡派,功业震苗蛮地与定远齐名。”赞其“文章”可“增日月光”,不愧“是昌黎嫡派”(韩愈后裔),显然是指起“文”可与其先祖“昌黎”韩愈媲美;而在贵州建立的“功业震苗蛮地”,“与定远齐名”,即指其“武”堪比著籍安徽定远的明朝著名的“定远大将军”戚继光。韩超在贵州境内训练出一支能以少击众的“韩家军”,而戚继光在抗倭时练有著名的“戚家军”,不仅在东南沿海威震倭寇,在出任蓟镇总兵后又威震口外时来窜犯的“土蛮”之地。此均为以地名嵌人名之用。若理解上联以“昌黎”暗嵌“韩”姓,下联“定远”则应是暗嵌曾被封为“定远侯”的东汉名将班超之名。“定远”一词所用,极可能是有一石二鸟之妙。至于在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考中解元,自幼在贵州随其父母生活和求学的张之洞,是何时拜韩超为师的,一是韩超初到贵州时,可能曾为张之洞蒙师;二是张之洞考中解元后,可能曾在贵阳拜韩超为师。
  韩超去世后,被光绪皇帝追封谥号“果靖”,“生平战绩”被“宣付史馆”。其除被祭祀于胡文忠祠(即胡林翼祠)外,还在贵阳立有专祠。
  韩超的墓地在韩营村东南,下葬时殉有其生前最喜爱的一匹战马(传曾在战场救他一命)和战刀等。韩超墓没有保留至今,在“文革”期间遭到毁坏。
  团林是昌黎县较大的村镇之一。它位于县城南偏东14.3公里处,地处七里海畔。“团林”为片村名,由自东北至西南走向的一溜村庄组成。这些村庄分别名“团林东村”(原分为郭庄、岗子上、刘庄、张庄等4个小村)、“李村”(原名“李家村”)、“小庄子”(原分为前小庄子、后小庄子)、“团林中村”(原分为郭庄、费庄,又称“团林中街”)和“团林西村”(又名“杨家佃子”)。
  团林的历史比较悠久,现在的居民的祖先大多为山西、山东等地的移民,系明朝时迁徒而来,但建村的年代可追溯到明朝以前,大约在元朝或金、辽时,这里就有了村落,为海防团练(政区名)所在地,村名亦由“团练”演变而来。
  由于团林位于古溟海(后名“七里海”、“七里滩”)畔,居民以捕鱼、采菱、植苇为生,村庄逐渐兴旺起来,变成了七里海畔的一个较大集镇,名“团林镇”。
  团林镇在清朝时被分为五排,一排为现在的西村,二排为中村,三排为小庄子,四排为李村,五排为东村,还有个“二厘五”,即现在的聂庄,故有“团林为五排二厘五”之说。团林的排与排之间都有桥,一排、二排之间的桥梁名“沿海桥”,二排、三排之间的桥梁名“兴隆桥”,三、四排之间的桥梁名“太平桥”。
  旧时,团林西村龙王庙前大墙上书有八个如斗红字:“南瞻七里,北映五峰。”一语道出了团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地的风采。
  自七里海连通渤海后,停靠在七里海的渔船都移至新开口去了,但人们仍习惯把团林视为沿海渔村。
虹桥的趣闻与传说
  在昌黎县城南4公里的片村虹桥的邢庄与吴庄之间,曾有一座跨越贾河南北两岸的古老石拱桥,名“虹桥”;其造型的美丽、建筑的坚固,堪与有名的赵州桥媲美。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昌黎县志》记载,虹桥为“金明昌中建”,即始建于810多年前的金朝明昌年间,也就是在今昌黎地刚刚定名“昌黎”几年之后修建的。另据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版《永平府志》记载,虹桥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实施了一次较大的重修工程,整个工程是由当时的昌黎知县、山东营州举人楚孔生主持的。《昌黎县志》云其“工程坚固,为一邑之冠”。
  虹桥在历史上多年为昌黎县城通往乐亭县城的主要道路必经的桥梁。虹桥之所以得名“虹桥”,主要是因其为造型优美、飞跨似虹的一座石拱桥。
  虹桥为三孔石拱结构,桥长有四五丈,宽有一丈半,高不到两丈。桥的拱顶用花岗岩块石砌成,桥面铺设的均为长方体条石。两个桥墩都用大型块石砌成,俗称“石炕”。建桥所用的大块石料,均加工精细,对缝严紧,用白灰浆弥合;桥面的条石之间有楔形铸铁牵锁,相当坚固、结实。桥上两侧均设有石栏相护,石栏的雕饰精美、大方;桥栏的居中部位向外雕有两尺半长的伸出的龙头、摇摆的龙尾,含着定水珠的龙头伸向西面河流的上方,龙尾朝向东面河流的下方,雕刻得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桥的两侧石栏顶端,分别镌刻有4个显得异常威严的石狮雕像。此外,在两个桥墩的石炕上,向西分别镌有两尾硕大的鲇鱼石雕像,胡须分明,大体作吸水状。据说,虹桥自修成以后,从未被水淹没,水再大也漫不过石雕的龙头;桥下的深水中鲇鱼极多,并有白鳝鱼出没。桥的南头长有一棵大槐树,上面时常盘有不少长虫(蛇),相传到那里旱天求雨很灵。另外,在虹桥东边的河边曾经建有一座雹神庙,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雹神庙会,祭祀为民御灾的雹神(传为西汉之初的赵将李左车)。
  关于虹桥,民间有着动人的神话传说。20年代60年代初期,当时在昌黎县文化馆工作的资深文化工作者马英俊搜集整理了《虹桥一夜起》的传说。《虹桥一夜起》是说鲁班带着石匠、木匠、泥水匠三个徒弟,到渤海湾边要拜给龙王修了一辈子宫殿的能工巧匠洪山为师,在走到昌黎城南一条河边时,连夜给这条河修了一座石拱桥。在鸡叫时分,正要给桥四角的四个石狮子狗戴帽子时,远处来了一位穿红裤子的人,鲁班怕妇道人家看到,带着徒弟急忙离开石桥向海边走去。而这个穿红裤子的不是女人,是东村李小二起早担菜准备上市去卖,因为天黑看不清,把他老婆的裤子给穿上了。他这一穿不要紧,四个石狮子狗的帽子一直没有戴上。这个传说的另一个版本,或曰原始版本是鲁班的妹妹跟鲁班比赛,鲁班修赵州桥,她妹妹也要在渤海边上一夜之间修一座同样的营州桥。没想到,桥要造好时,叫一个穿错媳妇来红染污的裤子的起早进城卖柴的男人给冲走了仙气。开始,人们把这座桥叫为“红桥”,后来改称为“虹桥”(ji&ngqi&o)。
  到新中国建立后,虹桥依然保存得良好,仍旧使用。1956年,虹桥被定为昌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抚(宁)昌(黎)乐(亭)公路经过这里,在其东另修了一座公路桥梁,将此桥基本闲置起来。1971年,有关方面在治理贾河时将挡在拓宽的河道中央的虹桥拆除,使得今人再也无缘见到这座古老、美丽而神奇的虹桥了。
辽代古槐与文冠果、明开夜合
  在昌黎县境内,曾经有不少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树龄的古树名木。如今,还有一些古树名木存留,其中存留最多的,是一些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树龄的古槐。在诸多现在仍在的被视为一方土地图腾的古槐中,首推昌黎县城南4公里的中卓庄村的一株千年古槐。
  中卓庄村千年古槐屹立在中卓庄小学校园的教学楼南面,不算很高(约高11米),却很粗壮。据前些年在修建小学教学楼时从地下挖出一块重修三官庙的石碑记载,在金朝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重修三官庙时,这棵槐树就已有200多年的树龄。已经是金朝末年的金宣宗完颜珣称帝的贞祐三年,距今已有792年,而其前200多年正值辽代。为此,这棵老槐树堪称千年辽代古槐。
  中卓庄的千年辽代古槐,高有3米许的主干粗壮遒劲,其中间早已淘空,变成开裂半漏的躯壳;而那斑驳有如山石般嶙峋的苍老树皮,显然是千载历史沧桑岁月的累累斑痕与瘢记。主干之上的两根树杈瘦瘦长长,伸向天空,依然在展示生命新的音响和光华。
  多年来,中卓庄村名对这棵古槐非常珍惜,已经特意将它围了起来,并年年给它浇水、打药,并准备把它已经埋住的粗壮根干重新露出地面。
  此外,在昌黎县境依然存留的古树名木中,比较奇特的,还有龙山脚下的朱各庄镇孙庄一户农家院里的有600多年树龄的文冠果树(主干埋地下3米多,地上分南北二枝,依然少量结果),在村外孙家祖坟生长的一株有四五百年的合欢树(丝棉木)——明开夜合。
  其中文冠果树并不罕见,而明开夜合却极难一观。明开夜合(拉丁名Euonymus
bungeanus),学名为丝棉木,别名白杜、桃叶卫矛,又称翅卫矛、黄瓤子等,卫矛科,卫矛属,豆科合欢属植物,窄叶,白花,红果;初夏开小白花,昼开夜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比较可惜的是,孙家祖坟生长的这株有如盆景,相当珍贵的明开夜合,在20多年前被火烧毁,中空的主干仅剩有高1.5米的枯桩;略可欣慰的是,其周围在近些年又萌生出十几棵小树,其中最大一株已有七八年的树龄。
  孙庄农家宅院存留的老文冠果树,特别是孙家祖坟遗存的明开夜合,均堪称一方奇观。
·昌黎的地方特产
饺子大师“赵老二”与赵家馆饺子
  在昌黎县城有一个著名的传统老店——赵家饺子馆。赵家饺子馆包的圆笼蒸饺,皮薄馅大,香而不腻,水灵可口,是昌黎闻名遐迩的地方传统食品。
  赵家饺子馆的创始人、人称“赵老二”的赵福元,是远近有名的一代饺子大师。
  赵福元生于日。在他尚未来到人世间时,他的父亲就带领家人从昌黎县城西的后封台村来到了昌黎城关。他的父亲先在西关王家店当了几年杂工,后来在西门外支起一个小饭摊。赵福元稍稍长大,就成了饭摊的一个小伙计,与哥哥一起跟着父亲维持生意。不料,没过几年,哥哥撒手而去,嫂子被迫改嫁出走,家中的生活担子过早地落在他的肩上。在苦难中长大的赵福元,发誓要让一家人过上半温半饱的日子。在他30多岁时,县城南关盖起戏园子,他决定不再到处赶庙会、追集市卖烧饼,在群仙茶园附近支起布篷,建立了个固定营业点。又过几年,他在戏院街租了间半房子,夏卖冷食,冬卖煮饺,&&&&&&&&&&&&&&&&
正式把店名叫为“赵家馆”。当时,昌黎城里饺子馆众多,同行业间竞争激烈,赵福元为使自家的小饺子馆立脚存生,用尽心思钻研做饺子的手艺,终于做出了与众不同&&&&&&&&&&
的饺子。一些饭店的煮饺一&&&&&&&&&&&
▲赵福元师傅生前工作照
两面包四五个,他将皮擀得薄又透明,包到七八个;不少饭店包的饺子馅以肉多油大取胜,他力求水灵味鲜。他坚持精选用料,即使是白菜,也力求帮薄菜甜,采取榨压菜馅,去掉水气,加进海味,和进肉汤等工艺,想法使馅鲜美而不腥不腻。同时,他备的下酒菜也坚持简单、实惠,只是一些煎鱼、炸虾、煮花生等,并坚持饭后给顾客添加一碗味道鲜美的清汤。为了降低成本,又使饺子风味上乘,他在配科与拌馅上练出了许多绝招儿。如在馅中加进适量的卤虾油,配以辣椒等,使之不腥不辣,分外水灵有味,等等。再者,他坚持薄利多销,热情服务。一来二去,赵家馆的饺子以物美价廉在昌黎城关出了名,并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经营风格。
  新中国成立以后,昌黎县城成为唐山专署驻地,城里的饮食业出现了空前兴旺的景象。赵福元心情舒畅,在解放初期又琢磨起改进饺子制作方法的技艺。他博采众家之长,废寝忘食地试验,终于把皮薄、馅散的煮饺变成了有着同样特色的圆笼蒸饺。由煮变蒸,饺子原有特色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了。赵福元平中求奇,圆笼蒸饺一问世就深受顾客青睐,使赵家馆的名声大振,远播京东各地,引得许多外地人前来慕名就餐。
  赵家馆的饺子脱颖而出,赵福元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创意求新,四处取经,力求使圆笼蒸饺这一地方传统食品更有特色。到20世纪50年代,赵家馆的饺子成了关内外有名的地方风味食品,赵福元也成了远近有名的厨师。然而,在“文革”开始以后,曾带头参加公私合营,一直遵纪守法、克己奉公,身为县政协委员的赵福元却被打成了所谓的“技求权威”,赵家馆的饺子也被当成“四旧”遭到“横扫”。“文革”寿终正寝以后,赵家饺子馆才得以“春风吹又生”。重新回到案板旁的赵福元尽管已经年逾古稀,但他却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从1978年赵家饺子馆恢复之日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赵老二”的赵福元师傅就每天醉心操劳在店铺内外。身子太胖,体重230多斤,行动不便,他就摇着特制的三轮自行车天天去市场上采购蔬菜;归来又拖着沉重的身躯下厨房配科、拌馅,还不时向顾客询问饺子的成色,征求意见。赵福元一脸福相,待人和善,给人的感觉,他和那饺子一样令人心醉,一样富有文化。
  日,“善治扁食”的赵福元在自己即将年满89岁高寿时去世。
  如今,赵家饺子馆由赵福元的孙子、赵家饺子馆饺子的新一代传人赵志强经营。
  赵家饺子馆的饺子在近些年屡获殊荣,1991年获河北省食品博览会金项奖,1998年获河北省消费者协会第五届信得过产品奖,2000年被评为秦皇岛市十佳风味名吃,2005年获秦皇岛市首届地方特色旅游名吃称号。赵家饺子馆于1995年荣获河北省优秀商业企业称号,1999年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2002年荣获秦皇岛市餐饮名店称号。
昌黎地方名产——杜家香油
  昌黎为祖国北方著名的香油产地,县城和城南的虹桥邢庄一带建有不少制作香油的作坊。在昌黎出产的香油中,以设在城东的杜家香油坊制作的“杜家香油”最出名,目前杜家香油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香油产品。
  香油,又称芝麻油,系用芝麻磨制出的食用油。纯正的香油呈淡红色,闻之有一股淡淡的芝麻炒熟后散发出的固有的糊香味。而昌黎的地方名产——杜家香油充分体现了香油的这些特色,以色正、味纯为主要特征。杜家香油用传统的香油制作工艺制成。多年来,作为一个老字号食品企业,杜家香油坊始终坚持祖传的“德、诚、信”经营宗旨,在进行每一道加工程序时都严格把守质量关,精心选料,精心加工,精工制作。在用传统的石磨磨制芝麻香油时,所用原料都炒到恰当火候;出油时,不加任何添加剂,保持其原汁原味。其产品呈淡红色,味浓香,长期存放亦清晰透明,不变色,不跑味,无沉淀,无任何“五脱”现象,食用时有“点一滴,香满屋”的美誉。
  杜家香油在昌黎诞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杜家香油坊的创始人,是清朝光绪年间,在铁路修到昌黎以后,到昌黎县城谋生的河南省内黄县农民杜文田。杜文田来到昌黎县城以后,以替人家卖些馒头、烧饼等食品糊口。后来,他又跟别人学拉小磨香油,日久天长攒了点小本钱,开始在南城墙根儿苦心经营一个简陋的小香油作坊。杜文田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拉出的小磨香油物美价廉,在昌黎县城内外口碑极佳,并逐渐传名到北京、天津等地。到民国六年(1917年),他把家小接到昌黎,并接纳了从老家来投奔他的侄子们,一同扩大杜家香油的经销范围。时至上世纪30年代,杜家香油坊发展到一定规模,在火车站附近的永兴街(旧称东南庄子)购地建房,变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粮油加工企业。当时,杜家人在大批生产生产小磨香油的基础上,又搞起了磨米磨面、糕点制作和酿造酱油、米醋等生产项目。新中国建立之初,杜家香油坊作为在昌黎县有一定影响的民族工商业,曾经异常兴旺;只是,待国家实行粮油统购统销政策以后,杜家香油坊难以再进行粮油加工,在杜文田于1955年以78岁高龄去世之际,最终歇业。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杜家香油的主要传人,杜文田的长子杜洪春先后在国营糕点厂、小车运输站等单位工作,一直无法再施展制作香油的祖传手艺。杜洪春到晚年时,总想再重操旧业,使杜家香油再放异彩,但他的这个心愿直至1978年辞世时也没有变成现实。进入80年代,是他的小儿子杜宝运实现了他的遗愿,使他经心存留的石磨、木斗、架子等制作杜家香油的工具得以重见天日,也使杜家香油在时隔近30年后又重新飘香小城。
  杜宝运出生于1958年,中学毕业后开始生产队劳动。在他的父亲杜洪春去世前后,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的窘境,他曾冒险到东北一些地方倒卖旧木料等物品。1981年,他在与妻子铁淑英结婚后,又凑钱买了两辆小拖车,跑起了运输。在此期间,党的农村经济政策逐渐放开,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人搞粮油加工再也不算犯禁。到1983年,杜宝运积攒有上万元钱,年迈的母亲力主他用这些钱作资本,把杜家香油坊再开起来,用祖传手艺去谋求新的发家致富之路。他没有辜负老一辈人的厚望,在母亲的亲自指点下,一下购进一万斤芝麻,启用酿制杜家香油的旧工具,使家里的老宅似乎又回到了30年前的样子。是年立冬时节,杜家香油坊再度开张营业,醒目的招牌一亮,立刻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人争相品尝,四处传告。
  杜家香油坊这个老字号一恢复,立刻重新显示了独占鳌头的魅力。传统的香油制作工艺,使用的工具比较原始,劳动强度很大,一锅油拉出来,把人往往搞得疲惫不堪。杜宝运在熟练掌握了家传手艺后,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改革制造工艺。他先找人一起研究,变老辈子传下来的手工炒芝麻为半机械化操作,提高了有几倍的工效。紧接,他又到处拜师学艺,购置新的设备,使杜家香油坊基本上完全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而杜家香油产品的独特风味丝毫没有改变,并在质量上有所提高。与此同时,杜宝运的品牌意识日益增强,他找人设计、印制了“杜家香油”标贴。在各种仿制标贴出现后,他没有消极对待,而是密切关注商标法的实施情况,主动要求给“杜家香油”注册商标。1992年,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助下,杜家香油在国家商标局正式登记注册为“杜家”牌香油,成为当时全国几乎唯一的香油独家产品注册商标。也是在那一年,杜家香油坊改称杜家香油厂,因旧城改造的缘故,由老宅迁至西关一个小巷继续经营。到90年代后期,杜宝运在使杜家香油达到国家一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杜家香油这个名牌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和广度,开始向大中城市进军,开拓新的市场。他先把杜家香油摆上了秦皇岛和唐山的大型商场的专卖柜,又在秦皇岛市区建立了杜家香油专卖店。
  前几年,杜宝运为了进一步扩大杜家香油的生产和经营规模,在昌黎县城东外环路新修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1850平方米的厂房和经销门市部,并将企业名称又改回为杜家香油坊。如今,杜家香油坊出产的“杜家”牌香油除在秦皇岛、唐山、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销售外,还出口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些年,杜家香油先后被评为秦皇岛市知名商标、河北省第五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秦皇岛市十五种地方知名产品、秦皇岛市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秦皇岛市优质地方产品等;杜家香油坊也荣获了“河北省无假冒商品单位”、“河北省著名商标企业”等称号。
传统风味食品——齐家元宵
  元宵是一种流传很广、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每年一到元宵节,昌黎县城也和其他地方一样,有大量元宵上市。多年来,在昌黎县城热销的诸多品种的元宵中,最出名的当属东关三街的齐家元宵。
  齐家元宵,又称齐家笨碾元宵。其用黏米磨制的面粉摇成,皮薄馅大,光滑爽口,味美而香,吃着比较筋斗。
  齐家元宵为居住在昌黎县城东关原三街范围的一户齐姓人家的祖传手艺。
  据说,齐家人的先祖是清朝后期从滦州齐家市(今属滦南县)来到昌黎县城的一个会做切糕的农民。当时,齐家先祖没有住处,就栖身东关的关帝庙,凭着会做切糕,安身立命,娶妻生子。那时,齐家先祖除平常卖切糕外,一到中秋节就出售粽子,一到元宵节就出售元宵,在做“粘”活儿上特别有门道。后来,齐家人做“粘”活儿的手艺传相几代,传到齐振忠一代,齐家人依然主要靠耍“粘”活儿,做小生意为生。靠祖传技艺做得一手好切糕,也做得一手好粽子、元宵的齐振忠,在新中国成立后,带着手艺参加公私合营,成为位于戏院街东口的饭店——大众食堂的面板师傅。当时,齐振忠是市民户口,而家里其他人都加入了农业社,生活一直不怎么富裕。粉碎“四人帮”后,县城的集市重新开放,允许人们做点小买卖,上了年纪的齐振忠就鼓励自己的孩子捡起祖传的“粘”活儿,做点切糕卖,再做些应时的粽子、元宵,挣点钱,以把日子过活。二儿子齐志平最先听从父亲的话,不辞辛苦,做起了切糕、粽子、元宵买卖;后来,他的大儿子和女儿见这买卖有做头,也纷纷继承祖传的“粘”活儿手艺,做了起来。齐氏兄妹的“粘”活儿手艺,最终在农历正月十五热销的元宵上出了名。当时,齐家人把摇元宵的摊子摆在街头,打出了“三街齐家笨碾元宵”的牌号。
  20多年前,元宵馅不像如今这样丰富多彩,主要是红糖、白糖,加些青丝玫瑰,而用的黏面多用磨面机加工,不如用石碾轧的,齐家人就在用面上把特色突出出来了。后来,齐家兄弟姐妹不断改进元宵制作技艺,在用馅上精益求精,逐渐使齐家元宵越做越好,越做越有特色,在昌黎城乡和邻近县、市赢得极好的口碑,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如今,齐家元宵的用面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黏高粱等,主要改用黑龙江省五常县出产的上等黏大米磨的面,在制作工艺上也有了新的改进。
  多年来,齐志平一直在他父亲工作过的戏院街东口摆摊儿,他的大哥和侄子们在城东的农贸市场设摊,妹妹们也各有自己的“地盘”,大家共同打的旗号是“三街齐家元宵”。近年,齐志平打算再闯出一个新的天地,在春节期间挂起“三街齐老二元宵”的牌号;而在平时,他主要出售油炸糕、切糕和粽子等食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宝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