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商品混凝土头皮养护的重要性性

混凝土养护温度要求
,内容来自筑龙网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帖子、行业资讯等。筑龙网为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建筑工程学习。交流平台,超过1000万设计师、工程师和造价师在筑龙网交流、学习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日更新500篇的!(发布于:日)
此时有人在和您一起浏览筑龙优搜库
混凝土养护温度要求相关专题推荐混凝土施工养护的重要性有那几个方面
我的图书馆
混凝土施工养护的重要性有那几个方面
【摘要】本文对以欧盟为主编制的标准中涉及混凝土施工养护方面的规定作了综述,重点介绍施工中常遇的质量问题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理论分析等,以期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混凝土& 养护& 开裂& 龄期& 强度  1.概述  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国家标准或业主提出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在上述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应确保结构混凝土的质量,期望达到结构不必进行大修的目标。为达到预定的结构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重视结构的设计及混凝土的施工、养护;交付后还应关注使用维护。  避免复杂形状结构和密集的配筋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为易于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就易于得到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好;在相同断面的结构构件中,应避免过多的纵向钢筋突变性截断,以防在该断面处形成过宽裂缝;建筑平面布置有突变处的混凝土楼盖,常是裂缝发生的薄弱环节。显然,这些与设计是紧密相关的。  对浇筑完的结构混凝土进行精心养护,是确保刚浇筑的混凝土以最佳的方式,朝高强度、抗渗、抗裂且耐久的硬化混凝土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混凝土养护期内,避免混凝土表层过早干透而开裂,确保早期不受冻或不受热应力的危害等不利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是对CEB/FIP《模式规范》MC90和CEB《耐久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第二版(1989)以及2000年后欧洲规范等标准、文献中有关内容的学习体会,重点介绍标准、文献中关于混凝土施工养护中实际经验和理论阐述。  2 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  2.1混凝土浇筑  对于土建结构中常规混凝土的浇筑,应努力做到下列诸点:  (1)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导至离析。浇筑高柱或高墙时,不应采用高抛散落方法,而应采用溜槽或其它有效的措施。  (2)较厚的混凝土可分层均匀地浇筑,每层厚度取决于浇筑方法及其效果。  (3)严禁倾倒大堆混凝土、然后靠振捣器来振平的施工方法。  (4)分层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表层过度泛浆。  (5)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器能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而又不致引起离析;同时振捣器不应伤及已初凝的混凝土层,或者导致钢筋位移或碰坏。  (6)当混凝土在初凝前仍具有和易性时,允许再振捣或压实抹平,用以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缩或早期塑性裂缝,并使水平钢筋处可能产生的空腔闭合。  (7)施工缝的留置应得到设计方的许可。通常,设置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施工缝有可能成为抗渗的薄弱环节,除非采取专门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  (8)超过初凝时间后的混凝土“冷缝”,应进行专门的表面处理和清洗。  2.2混凝土养护和保护的宗旨  对混凝土养护和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开始,其目标是:  (1)混凝土养护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产生早期开裂;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中水泥有足够的水进行水化,以获得设计期望的混凝土潜在性能所采取的措施。混凝土表面快速干燥将会使水化难于继续。因为混凝土表层的硬化,有时还需要外界的温、湿度提供。  (2)混凝土保护是为了抵抗各种外来作用对初期混凝土造成损害所采取的措施。外来作用是指:雨水的冲淋、冰冻、温度(含水化热和环境温度)、振动、冲击等。  2.3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应包括养护方法、养护时间等。实践证明,养护措施可得益于好的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但是养护不好则会损害混凝土拌合物;同时,养护充分不能补救不好的混凝土拌合物。  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的正常发展。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可采用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手段。主动控制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厂,例如,采用蒸汽、红外线等方法以增加热量来进行控制;被动控制通常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它仅能用选择浇筑温度和模板温度等手段有限地控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的热量。  这里仅讨论被动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措施。被动控制的控制参数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的种类,包括水泥种类及其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它可由施工者通过调整来控制热平衡。  (2)浇筑温度、模板类型、保温程度、拆模时间等。它是施工者通过浇筑计划,主动实施的有关参数控制,显然,这涉及到经济、工期进度及相关设备等因素。  (3)结构尺寸、环境气候。它们是客观条件,施工者难于改变它,而要顺应地采取恰当的措施。  在正式进入养护阶段前,应注意对刚浇筑完的混凝土采取降低蒸发速度的预防措施,避免因混凝土表面蒸发速度大于混凝土内部水上升到表面的速度,特别是在气温高、大风、低湿度或在它们的组合下,从而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  在高温天气施工中,应采取包括润湿模板,选择一天中最低温度时浇筑混凝土,设置挡风、遮阳设施、喷雾等,缩短从混凝土浇捣到开始养护之间的时间。在冬季施工中,对刚浇筑的混凝土,应采取排除表层多余的水,以避免受冻;在混凝土受冻前,其抗压强度至少达到5Mpa后,方可认为它具有抵抗早期冻害的能力。  混凝土的养护就是为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早期干燥,便结构混凝土周边具有高湿度的小环境。必须指出,如果混凝土在第一次干燥后,再采取养护措施是难于补救的,因为混凝土硬化一经中断,就难于补偿其渗透性的损失。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利用模板(隔热、封闭)、铺盖暴露表面的复盖物(包括塑料薄膜等)并喷洒水(适用于冰冻温度以上,并应注意水化热表面上喷洒冷水导致表面开裂)或使用养护剂形成保护膜等。上述方法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2.4混凝土的养护期  科学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期是一困难的问题。较合理的方法是,规定在混凝土养护终止前,混凝土表面层的渗透率达到规定的某一限值,它主要取决于结构所处的暴露环境和水泥品种。  通俗地讲,混凝土养护期是指:养护的混凝土表面层具有足够的不透水能力(与渗透限值相关)和达到要求的强度所决定的持续时间。由于混凝土表面渗透率限值难于为工程界接受,需要有一个替代的实用方法来近似地估计养护期。  在前述CEB《设计指南》中指出,耐久的混凝土取决于高质量的养护措施,混凝土表面渗透率取决于混凝土表层(也与钢筋的保护层有关)的质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振捣和完美的养护,设计人员的努力几乎是白费。  基于混凝土表层不出现早期干燥作为条件,混凝土养护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参数:使用期间环境的侵蚀性、养护期间的环境、混凝土拌合物对养护的敏感性(水泥品种及其含量、水灰比等)。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敏感性可通过减小水灰比来调整,使其对养护不太敏感或不敏感。因为,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渗透性、透气性有重大影响,当水灰比超过0.6时,混凝土中毛细孔增加而导致渗透明显增加。  《模式规范》MC90根据上述概念对混凝土养护的估计采用列表方式(表达1、表2)作出具体的规定。在表1中根据环境条件和混凝土不渗透度的发展速率,给出了最短的养护持续时间;在表2中根据水泥品种和水灰比来确定不渗透度的发展速率。      注:①除暴露等级XO(无腐蚀或破坏危险性)、XCI(干燥或持续潮湿)、XM(磨损导致混凝土破坏)外,其它暴露环境中的混凝土的持续养护时间必须使混凝土表层抗压强度达到的fcu,k的50%;②对初凝时间超过5h的混凝土,其持续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③表面温度低于5℃的混凝土,其在温度低于5℃期间的持续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④比值可由先行的试验确定,或根据已有类似组成(即相同水泥、相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确定;    ⑤表面温度是指空气温度而非混凝土表面温度。  在按表1取用养护持续时间时,应注意下列情况:  (1)表1是以波兰特(硅酸盐)水泥(熟料含量不少于95%)配制的混凝土和养护的基准温度为20℃而给出的;同时,它也是考虑结构构件的使用(例如,打算做饰面)为依据而给出的最短养护时间。  (2)对含有大量掺合料的波兰特复合水泥、高炉水泥和火山灰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养护将比用波兰特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敏感。对为样的混凝土如处在表1的暴露条件Ⅱ和Ⅲ时,其养护时间应比表1中的规定增加1~2d;对暴露条件Ⅰ未作补充规定,因为对养护后干燥率低的混凝土,即使在养护终了后,混凝土表层仍将会继续水化。  (3)对养护的环境温度低于10℃时,应延长养护时间。延长的时间理应以混凝土成熟度为依据来确定。作为一个粗略的估计,对10℃温度下的混凝土,要求其养护期为20℃时的2倍;对30℃温度下的混凝土,要求其养护期为20℃时的一半。  2.5养护期前后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处于不同温度下会得到不同的硬化效果,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对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在养护中和养护后的温度有必要作出控制。常规的经验作法是:  (1)在冬期施工中,为避免冰冻使混凝土毛细孔中的水结冰而导致混凝土破坏,要不混凝土浇筑时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对薄形截面构件的混凝土,其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0℃。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温度应予提高,用于考虑补偿混凝土拌和至浇筑时间内的热量损失,但不得高于30℃。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可由加热至100℃的拌和水以及平均温度不超过65℃的骨料来实现。应先对水和骨料拌合,使拌合物温度降低到小于40℃后,再加入水泥拌合。  (2)在高温、低湿度、高风速及其任何的组合下,浇筑混凝土会带来损害新拌的和硬化的混凝土质量。对通常的结构,浇筑时的温度不宜高于35℃;对大体积混凝土则宜低于15℃。  为控制高温的影响,对拌和水、骨料应采取冷却措施,水泥也要保持低温;对运输和浇筑的设备可采取遮挡或洒水等措施。  高温下的润湿养护特别重要,且养护时间至少为7d。对平板型结构,应采用防风板、遮阳板,并对周围空气采用冷却和润湿或喷雾。  (3)避免在正常条件下由于混凝土表面受热产生开裂,拆模后的结构构件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宜控制在不大于20℃;大体积混凝土和施工缝处的温度差,宜控制在10℃~15℃。  显然,上述要求比我国相关标准的规定要严。  综是所述,要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先要科学地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期和持续养护的最短时间,再选择必要的养护措施,并注重养护期前后的温度控制,以达到混凝土养护和保护的宗旨。  参考文献:《混凝土施工技术》& & & & & & & & &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503 Service Unavailable
Service Unavailable
Error Times: Sun, 22 Apr :58 GMT
IP: 121.235.201.108
Node information:PShnlydx2hc73:5,
PSjstzdx2gm204:2
URL: https://www.ppkao.com/tiku/shiti/2147543.html
Please contact our support:
Service Unavailable
出错时间: Sun, 22 Apr :58 GMT
用户IP: 121.235.201.108
节点信息:PShnlydx2hc73:5,
PSjstzdx2gm204:2
URL: https://www.ppkao.com/tiku/shiti/2147543.html
如需支持请联系我们:
查看报错详情:
您所请求的网址(URL)无法获取
当尝试读取下面的网址(URL)时:
https://www.ppkao.com/tiku/shiti/2147543.html
发生了下列错误:
系统返回以下内容:
&&&&(111) Connection refused
您要连接的网络服务器或网络可能发生故障。请稍后再试。
The requested URL could not be retrieved
While trying to retrieve the URL:
https://www.ppkao.com/tiku/shiti/2147543.html
The following error was encountered:
Connection Failed
The system returned:
&&&&(111) Connection refused
The remote host or network may be down.
Please try the request again.混凝土的养护及其重要性探讨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混凝土的养护及其重要性探讨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水泥加水后反应生成新的水化物使混凝土凝结、硬化、增加强度,在充分潮湿养护的情况下,水泥可以迭到最大程度的水化反应.由于表层混凝土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耐磨性和外观相当重要,因此表层混凝土的养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混凝土机械行业领导者!
& 对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几点看法
对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几点看法
核心提示:中国混凝土网是混凝土行业门户网站,为您提供全面的混凝土公司目录,混凝土供求,混凝土行业资讯信息,是企业寻求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信息的首选"摘 要:简叙了目前商品养护的现状,早期商品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及时充分的对商品商品混凝土进行湿养护和二次抹压的重要性。
关键词:商品商品混凝土 养护 二次抹压 湿养护
商品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使用,
大大提高了建筑质量,促进了商品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商品混凝土早期开裂问题却闹得沸沸扬扬,是近年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的焦点,也引起业内和社会的极大关注。造成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对商品商品混凝土使用认识的不足及养护的不当是造成商品商品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现就商品商品混凝土的养护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2目前商品商品混凝土养护的现状
商品商品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传统观念阻碍了对商品混凝土水化硬化初期裂缝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存在一种这样的思想,即使用了的商品商品混凝土,则所有与商品混凝土有关的质量问题都由商砼站来负责,与己无关,因此,对商品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经常是既不按规范施工,也不按规范进行养护。几乎没有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对商品商品混凝土进行养护,也不配备相关的人员、材料和设施,这是造成目前商品商品混凝土开裂多、投诉多、争议多的主要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3起始养护时间对控制商品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的重要性
对不掺用减水剂的的普通商品混凝土而言,早期收缩很小,早期的洒水养护主要是使充分水化,保证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因此,我国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商品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浇筑后12小时以内。但对大量掺用减水剂的现代商品商品混凝土,经相关试验证明,初凝后8小时内的收缩急剧增加,而在实际工程中最大量的楼板裂缝也主要出现在商品混凝土初凝后几小时以内,因此,掌握好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商品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如果继续按照浇筑后等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最佳时间,从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来讲,将失去了任何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没能根据现在商品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在商品混凝土刚初凝(失表面水前)就采取合理养护措施,有效降低收缩,减少开裂。
4商品商品混凝土需要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
所谓及时养护主要是在商品混凝土的表面没有失水前就进行养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及时养护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根据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气候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在商品混凝土刚初凝就要进行湿养护),如果在养护时表面已出现失水现象,则需要在养护前对表面因失水造成的缺陷先行进行处理再养护,以保证养护的效果。所谓充分养护主要是要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商品混凝土都不失水,不失水则养护是充分的,否则就是不充分的,养护越充分则商品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少,不充分则存在的缺陷就多。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养护都是在浇筑后第二天开始洒水,每天2&5次,既不及时也不充分,造成裂缝众多。
5湿养护7天期间内各阶段对商品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影响
根据试验资料和生产资料, 商品商品混凝土的7d强度约为28d强度的65%~85%,
因此规范要求湿养护7天是合理的,最好能保持7天都不失水。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这7天中, 时间越靠前, 商品混凝土越容易失水, 越容易形成缺陷,
防止失水也越重要。3d强度约为28d强度的45%~60%, 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尤为关键。前3天若不失水, 之后继续浇水保湿至7天, 从工程实际来看,
效果都不错。而第一天则尤为关键,如果第一天失水过多, 所造成的缺陷可能以后都很难弥补。我们发现有的工程第一天不注意保养, 第二天才开始蓄水养护, 养护结束以后,
板面还是有很多的裂缝,分析其原因, 是因为第一天已经有了裂缝的产生,这说明第一天的不养护致使粗大的毛细孔已经形成,难于愈合。所以,我个人认为:湿养护7天,
关键前3天, 最关键是第1天,因此,我们不管用什么方式保养, 都要保证第1天达到不出现失水的问题。
6 商品混凝土二次抹压的重要性
商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 为了表面的平整度, 必须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 称为&一次抹平&。一次抹平后, 如果不立即养护, 至商品混凝土初凝前,
必须至少再抹一次, 这次不只是抹平,还要&压&, 将商品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
称为&二次抹压&。二次抹压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消除商品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早期的塑性裂缝, 二提高商品混凝土表层的密实度, 三是表层密实度提高后,
减缓了商品混凝土内水分迁移蒸发的速度, 提高了商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从一次抹平至二次抹压, 是商品混凝土逐渐初凝的过程, 有较长一段时间,只要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 商品混凝土就会失水,
形成缺陷。这些缺陷不消除,在商品混凝土继续失水的情况下, 孔道进一步加深, 裂缝进一步扩展, 出现开裂。我们发现,
在湿养护不够及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例如传统湿养护), 只有一次抹平而没有二次抹压, 商品混凝土的开裂将很严重,实施二次抹压后, 开裂程度大大减轻。因此,
除非实施即时养护, 使商品混凝土表面不能生成失水缺陷, 否则二次抹压工艺是必须的。
在二次抹压工艺中, 现在往往习惯于抹刀手工抹压, 不仅效率低, 力度也不够,当缺陷由表及里发展较深时, 将很难消除。二次抹压最好采用圆盘式抹光机,
消除表面缺陷与密实表层的作用比抹刀好,效率也高,二次抹压后,必须立即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以避免商品混凝土再次失水,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 提高硬化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为商品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打下早期质量基础。
因此,只要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施工,对商品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工艺,实施及时而充分的保湿养护,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使商品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周富荣.2006.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郭保林,王宝民; 再生水及海水作为商品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探讨 [J];低温建筑技术; 2005年01期摘
要:简叙了目前商品商品混凝土养护的现状,早期商品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及时充分的对商品商品混凝土进行湿养护和二次抹压的重要性。
关键词:商品商品混凝土 养护 二次抹压 湿养护
商品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使用,
大大提高了建筑质量,促进了商品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商品混凝土早期开裂问题却闹得沸沸扬扬,是近年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的焦点,也引起业内和社会的极大关注。造成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对商品商品混凝土使用认识的不足及养护的不当是造成商品商品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现就商品商品混凝土的养护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2目前商品商品混凝土养护的现状
商品商品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传统观念阻碍了对商品混凝土水化硬化初期裂缝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存在一种这样的思想,即使用了商砼站的商品商品混凝土,则所有与商品混凝土有关的质量问题都由商砼站来负责,与己无关,因此,对商品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经常是既不按规范施工,也不按规范进行养护。几乎没有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对商品商品混凝土进行养护,也不配备相关的人员、材料和设施,这是造成目前商品商品混凝土开裂多、投诉多、争议多的主要因素,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3起始养护时间对控制商品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的重要性
对不掺用减水剂的的普通商品混凝土而言,早期收缩很小,早期的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因此,我国商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商品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浇筑后12小时以内。但对大量掺用减水剂的现代商品商品混凝土,经相关试验证明,初凝后8小时内的收缩急剧增加,而在实际工程中最大量的楼板裂缝也主要出现在商品混凝土初凝后几小时以内,因此,掌握好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商品商品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如果继续按照浇筑后等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最佳时间,从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来讲,将失去了任何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没能根据现在商品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在商品混凝土刚初凝(失表面水前)就采取合理养护措施,有效降低收缩,减少开裂。
4商品商品混凝土需要及时而充分的湿养护
所谓及时养护主要是在商品混凝土的表面没有失水前就进行养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及时养护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根据商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气候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在商品混凝土刚初凝就要进行湿养护),如果在养护时表面已出现失水现象,则需要在养护前对表面因失水造成的缺陷先行进行处理再养护,以保证养护的效果。所谓充分养护主要是要保证在整个规定的养护期间商品混凝土都不失水,不失水则养护是充分的,否则就是不充分的,养护越充分则商品混凝土存在的缺陷就少,不充分则存在的缺陷就多。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养护都是在浇筑后第二天开始洒水,每天2&5次,既不及时也不充分,造成裂缝众多。
5湿养护7天期间内各阶段对商品商品混凝土养护的影响
根据试验资料和生产资料, 商品商品混凝土的7d强度约为28d强度的65%~85%,
因此规范要求湿养护7天是合理的,最好能保持7天都不失水。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这7天中, 时间越靠前, 商品混凝土越容易失水, 越容易形成缺陷,
防止失水也越重要。3d强度约为28d强度的45%~60%, 所以前3天防止失水尤为关键。前3天若不失水, 之后继续浇水保湿至7天, 从工程实际来看,
效果都不错。而第一天则尤为关键,如果第一天失水过多, 所造成的缺陷可能以后都很难弥补。我们发现有的工程第一天不注意保养, 第二天才开始蓄水养护, 养护结束以后,
板面还是有很多的裂缝,分析其原因, 是因为第一天已经有了裂缝的产生,这说明第一天的不养护致使粗大的毛细孔已经形成,难于愈合。所以,我个人认为:湿养护7天,
关键前3天, 最关键是第1天,因此,我们不管用什么方式保养, 都要保证第1天达到不出现失水的问题。
6 商品混凝土二次抹压的重要性
商品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 为了表面的平整度, 必须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 称为&一次抹平&。一次抹平后, 如果不立即养护, 至商品混凝土初凝前,
必须至少再抹一次, 这次不只是抹平,还要&压&, 将商品混凝土表面抹压密实,
称为&二次抹压&。二次抹压的主要作用有三:一是消除商品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早期的塑性裂缝, 二提高商品混凝土表层的密实度, 三是表层密实度提高后,
减缓了商品混凝土内水分迁移蒸发的速度, 提高了商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从一次抹平至二次抹压, 是商品混凝土逐渐初凝的过程, 有较长一段时间,只要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 商品混凝土就会失水,
形成缺陷。这些缺陷不消除,在商品混凝土继续失水的情况下, 孔道进一步加深, 裂缝进一步扩展, 出现开裂。我们发现,
在湿养护不够及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例如传统湿养护), 只有一次抹平而没有二次抹压, 商品混凝土的开裂将很严重,实施二次抹压后, 开裂程度大大减轻。因此,
除非实施即时养护, 使商品混凝土表面不能生成失水缺陷, 否则二次抹压工艺是必须的。
在二次抹压工艺中, 现在往往习惯于抹刀手工抹压, 不仅效率低, 力度也不够,当缺陷由表及里发展较深时, 将很难消除。二次抹压最好采用圆盘式抹光机,
消除表面缺陷与密实表层的作用比抹刀好,效率也高,二次抹压后,必须立即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湿养护,以避免商品混凝土再次失水,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早期水化良好, 提高硬化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为商品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打下早期质量基础。
因此,只要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施工,对商品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工艺,实施及时而充分的保湿养护,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商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使商品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周富荣.2006.浙江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郭保林,王宝民; 再生水及海水作为商品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探讨 [J];低温建筑技术; 2005年01期
微信“扫一扫”资讯全知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路养护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