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兵团主导产业和产品的质量技术监督局管什么整体素质达到什么水平

热门关键词:
主题分类:
发文机关: 兵团办公厅
成文日期:
标  题: 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新兵办发〔2016〕61号
发布日期:
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师(市)、院(校),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十三五”时期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已经兵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兵团办公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 &&(此件公开发布)“十三五”时期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兵团紧紧抓住国家对新疆及兵团差别化产业政策机遇,积极发展金属冶炼加工、建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化工等重点行业,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3.4亿元,占兵团生产总值的30.2%,五年年均增长24.9%。重工业比重由2010年的49%提高到2015年的64%,成为兵团工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一、&“十二五”工业发展总体情况兵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中央对新疆差别化产业政策及对口援疆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稳步发展,煤电、氯碱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新型建材等优势矿产资源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有效培育,物流、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有了一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工业对兵团经济增长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总量、固定资产投资、产业聚集和技术进步等指标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工业经济增长显著。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24.9%,比“十一五”年均增速提高了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兵团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2%,比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3%,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3100亿元,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工业投资的目标,工业累计投资占全社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的45.7%。“十二五”时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27.4%,最高年份2011年增长高达59.3%。(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十二五”时期,兵团工业经历了重工业大发展期,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轻重工业比由2010年的51∶49调整到,5年间重工业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兵团工业进入以重工业为特征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兵团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6∶34∶30调整到2015年的22∶46∶32,二产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由2010年的0.49∶1调整到2015年的0.85∶1,5年提高了0.36个百分点,农产品资源优势转换初见成效,但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1.2∶1还有一定差距,在“十三五”时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三)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围绕兵团城镇化建设,按照产城融合发展要求,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布局。兵团级以上园区由2010年的14个增加至2015年的31个,其中国家级园区由1个增至6个,即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阿拉尔、五家渠、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建设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兵团管理的城市从4个增加到9个,建制镇从1个增至10个,围绕城镇化建设打造园区平台,通过“产城融合”,集聚、集群发展,园区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整合和优化布局,化工、金属冶炼、水泥、纺织、白酒等行业8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重点龙头企业和产业城,产业集聚度大幅提高。(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十二五”时期,兵团工业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要求,打造了一批在新疆乃至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工业企业,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兵团已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8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科技服务机构2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兵团级创新型企业47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5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兵团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兵团在煤化工、煤电及建材等领域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环保措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一师青松集团建成投产的2×7500吨/日熟料水泥生产线是西北、西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熟料水泥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六师煤电公司2×1100兆瓦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是国内技术水平最高、单机容量最大的空冷机组,可有效降低煤耗,减少排放。八师天业集团大型热电机组烟气脱硫国产化技术,打破了我国大型燃煤电站脱硫技术依赖进口的局面。通过积极推进企业智能化水平,金属冶炼、煤化工等行业自动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纺织行业“一精三无”(精梳纱、无卷喂棉、无结头纱、无梭织布)分别达到60%、80%、95%、90%,整体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五)节能减排取得成效。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能源消耗呈刚性增长,“十二五”时期,兵团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了约2.3倍,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兵团高度重视“两高一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发展,严格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实施以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在化工、电力、建材、金属冶炼、纺织、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方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建立企业内部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鼓励产业园区企业的固、液、气废弃物合理利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完成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85万吨、印染328万米、45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目标任务。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大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多晶硅及平板玻璃产能过剩行业重点调控。目前,兵团火电脱硫脱硝设施建成机组1100万千瓦,占兵团火电总装机容量的98%,火电综合脱硫效率80%以上,综合脱硝率60%以上。通过在水泥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节能降耗。通过认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三废”综合利用积极性不断提高,5年累计利用固体废弃物约5000万吨。(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时期,兵团工业增加值占新疆工业比重由2010年的8.6%提高到20.8%,23类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0类占新疆总量比重达30%以上,其中布占91%、番茄酱占63%、电解铝占52.3%、纱占47.8%、塑料制品占38.1%、水泥占35.5%,其它还有发电量、机制糖、机制纸、化肥等产品占比在33-30%之间。年末就业人员由2010年的14.6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6万人,新增就业11.4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2010年的27715元提高到2015年的56393元,增长了2倍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0年的13.7万元/人提高到2014年的27万元/人,年均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2010年的54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140亿元,年均增长21%。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截止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的企业3家,10亿元以上的13家,打造了一批金属冶炼、化工、煤电、食品加工、建材、纺织领域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品牌战略,兵团已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目前兵团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新疆名牌产品64个,中国驰名商标有8件,新疆著名商标75件。“十二五”时期,兵团工业增加值翻了1.5番,为“十三五”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环境资源约束等因素影响,兵团工业存在着发展模式落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转化,重工业多集中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工业转型升级任务重等问题。一是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工业增速持续下滑。“十二五”时期,兵团工业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能源消耗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初显弊端。从2013年开始,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市场需求和产能过剩因素共同作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峰值年2011年的59.3%降至2015年的负增长,工业增速随之明显下滑,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2年最高点30.3%逐年下滑,到2015年下降至16.2%,重工业高速增长趋势明显放缓,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亟待突破。二是资源环境制约加大,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兵团重化工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但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峻,尤其是区域性水资源紧缺制约着重化工业发展。“十二五”时期,兵团单位增加值能耗呈上升趋势,未完成国家下达的指标。受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和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今后重工业企业环保投入占生产成本比例不断提高,企业降成本面临新挑战。兵团工业总体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工业产品整体竞争力弱,受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多数企业盈利能力不强。三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兵团产业依托资源发展为主,但资源利用率较低,加工转化率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初级、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较慢,部分企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基本处于引进与应用层次,两化融合的深度不够,企业研发人员和费用投入不足,研究开发能力不强。缺乏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的企业家队伍,缺乏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四是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受到制约。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利益联接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影响。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还不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求。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聚集发展效应,配套产业发展缓慢,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促进工业发展的投融资和创新产业升级政策措施还不到位。兵团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序号规划指标2010年实际值规划目标实现情况评价2015年规划值2015年一、&经济总量目标1工业增加值(亿元)186.&3600583.&4完成2工业增加值增速(%)18.&5“十二五”年均增长25“十二五”年均增长24.9完成3工业增加值占兵团生产总值比重(%)24.&240以上30.&2未完成二、&结构调整目标1轻重工业比51∶49─36∶64─2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0.&49∶11.&2∶10.&85∶1未完成三、&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8.&3[3000]767.&2[3100]超额完成四、&产业聚集目标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5760以上70超额完成五、&节能降耗目标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达到国家指标要求大于国家指标要求未完成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46.&3超额完成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0.&56570超额完成4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指标要求在国家指标要求内完成兵团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主要行业新增生产能力序号主要行业产能2010年新增产能2011年新增产能2012年新增产能2013年新增产能2014年新增产能2015年新增产能年新增累计1原煤(按核定能力填报)(万吨)60135129───2642洗煤(万吨)60──100220183383铁矿开采(原矿)(万吨)104530950─1344铁矿选矿处理量(万吨)──604590─1955粗钢(万吨)───170──1706焦炭(万吨)1006023735096012017277碳化钙(电石)(万吨)─79────798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万吨)─40─1210─629水泥(万吨)2654844112601205128010原铝(电解铝)(万吨)202010075731528311铝加工(吨/年)──9353──14612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303330───6313发电设备容量总计(万千瓦)17.&0137241260176v81514棉纺锭(环锭棉)(万锭)401615.&614.&43.&8178.&8228.&615啤酒(万吨/年)9─10103─2316白酒(万吨/年)──0.&30.&10.&10.&20.&717其他酒(万吨/年)3.&315.&16.&21.&2518.&518钾肥(吨/年)────7000200577207577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兵团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任务艰巨。兵团各级要紧紧把握工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加深对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理解。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产业援疆和推进兵团在南疆发展机遇,科学分析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着力优化供给结构,着力补齐创新短板,着力降低企业成本,着力优化要素配置,着力深化制度改革,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增强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努力破解制约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深层次问题,努力开创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局面。(一)面临机遇。从国际环境看,“十三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以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突破的产业技术革命将会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给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从国内环境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东部产业、资金、智力等资源要素向西加速转移,有效扩大和深化国际间的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培育新的增长带,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合作、投资贸易、电子商务、能源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带来发展机会。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大规模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造业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也将掀起制造业发展的新浪潮。从疆内环境看,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新疆工作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兵团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中央及新疆给予兵团一系列特殊政策,为兵团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已进入全面、务实、高效推进阶段,兵团积极参与核心区建设,这不仅缓解了兵团工业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也为兵团经济拓宽了发展空间。中央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以及推进兵团在南疆发展,更加注重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都将成为兵团工业发展的新动力,有利于推进产业转移,促进转型升级。兵地融合发展势头良好,资源共同开发利用为兵团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兵团城镇化建设将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为兵团工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二)面临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将会继续对中国形成高压效应。部分中低收入国家利用劳动、土地、环境资源和汇率优势,吸引中低端制造业向本国转移,而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对我国中低端制造业形成较大威胁。从国内环境看,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发展将长期处于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将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问题突出,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投资后继乏力,重化工业高速增长周期基本结束,工业下行压力加大。国家治理产能过剩、促进转型升级、应对新常态等一系列举措对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自我发展能力相对不足的兵团将产生持续重要影响,对兵团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疆内环境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造成企业融资环境不佳,持续发展受阻。新疆远离内地市场,运输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加快南疆工业发展、缩小南北疆差距、增加就业是兵团工业今后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随着重工业比重的提高,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任务更为艰巨,对工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社会稳定对工业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有较深远影响。兵团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制约严重,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面临严峻挑战。(三)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兵团各师(市)大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节点上,其中,三师、四师处于桥头堡的位置,五师、六师、七师、八师、十一师、十二师、十三师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缘优势和向外发展优势。随着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兵团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外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成为适应“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需要,连接内地和亚欧经济的重要枢纽和桥梁,有利于优势特色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2.&自然资源优势。新疆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及能源大省,兵团同样拥有着较好的自然资源。兵团主要农产品人均产量和产量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和自治区水平。煤炭资源丰富,现有煤炭资源保有储量近40亿吨。兵团积极参与新疆的油气等资源开发,水、风、光等清洁能源的有序开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兵团现有土地面积475.6万公顷,工矿用地占2.6%,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园区平台优势。兵团工业园区主要布局在兵团主体功能分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分布在天山南北垦区城镇化区域,形成了各具产业特点的工业园区布局,具有产业聚集的基础条件,为“十三五”兵团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4.&组织和政策优势。兵团组织化程度高,集约化经营能力强,集团化优势突出,便于整合各种资源,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兵团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发展环境优势突出。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兵团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自治区在产业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兵团大力支持,为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保障。5.&对口援疆优势。“十三五”时期,援疆省市将加大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援疆工作力度,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国家明确要求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要做好支持兵团南疆四个师(市)、团场的产业发展,对于兵团工业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人才支持及增强发展动能产生重要影响。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兵团党委六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推进兵团在南疆发展机遇,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提质增效为中心,创新驱动为动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贯穿到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工作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非公经济与国有经济齐头并进,促进大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促进南疆工业发展。提高兵团工业在全疆乃至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把工业真正打造成为兵团的主导产业,为兵团更好履行职责使命、发挥特殊作用提供坚强支撑。(二)发展原则。1.&坚持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方向,攻克先进制造、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两化”融合等领域的共性及关键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通过高新技术引领,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完善企业产品质量追溯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有序推进企业质量诚信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利用“互联网+”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坚持绿色低碳,转变发展方式。按照“两型社会”和美丽兵团建设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安全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进清洁生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推广先进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3.&坚持产业集聚,突出产城融合。加快建设企业集中布局、要素自由流动、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紧密衔接,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工业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和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布局向集约高效、协调优化转变。突出产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对兵团新建城镇的支撑作用,促进园区和新建城镇产城融合、互动发展,使工业园区发展成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阵地。4.&坚持全面融合,促进协同发展。推动两化融合向深入发展,深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工业中的融合应用,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采购销售、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再造业务流程,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突出互补效应,打破区域和行政隶属界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产业联动、结构优化、优势互补的兵地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突出兵团在南疆发展,显著提升工业化水平,缩小南北疆工业经济差距。5.&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瞄准中亚、西亚、南亚等周边国际市场,找准与周边各国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做好过剩产能转移,进行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综合保税区平台窗口作用,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加强食品、纺织服装、农机装备、金属制品、化工等重点行业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和能源资源进口储备加工基地建设。6.&坚持就业优先,突出人才培养。坚持就业优先,优先在南疆发展纺织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民族特色手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集聚人口,补齐兵团在南疆综合实力的短板。坚持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建设,积极打造产业园区平台,提高南疆工业化水平。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补齐人力资源短板。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建立多元化分配激励机制,改善用人、留人环境。(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工业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高,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质量效益有较大提高,单位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用水量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1.&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增加值占兵团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800亿元,年均增长14%。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6万元/人,年均增长7.5%左右。2.&产业结构调整。轻重工业比调整到50∶5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3.&自主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3件,自治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0家。4.&产业聚集水平。兵团级以上工业园区控制在35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工业园区达到2-3个,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兵团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化工、金属冶炼、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聚集水平进一步提高。5.&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0%,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50%。6.&绿色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达到指标要求,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十三五时期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序号指
标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一、&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1工业增加值(亿元)583.&41000112工业增加值占兵团生产总值比重(%)30.&233─3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32467.&5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67[3100]]14二、&产业结构调整1轻重工业比36∶6450∶50─2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0.&85∶12∶1─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69─三、&自主创新能力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8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0.&3─3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家)4870─四、&产业聚集水平1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兵团级工业园区(个)2935─2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工业园区12-3家─3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兵团工业增加值的比重(%)7075─五、&两化融合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60─2规模以上工业企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50─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大于国家指标要求达到国家指标要求─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6955-4.43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在国家指标要求内达到国家指标要求─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73─四、&重点任务“十三五”时期,兵团工业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各项任务中,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坚持稳增长、调结构,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加快纺织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化工、金属加工、建材、煤矿生产等行业的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推动制造业特别是化工、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危险品制造等重点行业逐步实现机器换人操作,加快工业机器人、机器手在制造业的推广应用。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通过培育和引进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推进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及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集成,着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升重大智能成套装备集成水平。以数控技术、智能技术提升兵团机械装备产品性能,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开发智能终端产品。发挥兵团农业集约化程度、规模化水平、农机装备实用技术推广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优势,鼓励支持农机制造企业加快产品智能化转型,促进农机装备与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无线通信、移动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的集成和跨界融合创新,提升农机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整合企业、院校、研究机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资源,组织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探索新模式,提升先进制造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性整体解决方案,对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强化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完善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政策,提高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引进国内外创新资源,支持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实现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创新成果的持续增长。促进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深化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围绕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业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上的应用。支持重点制造业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利用互联网实现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良性互动,推进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云制造。开展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加快完善兵团工业云计算中心,向工业企业提供“云端”计算机辅助设计,大数据分析、产品研发及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等服务。在建材、化工、食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订单驱动制造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降低平均库存水平。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模式,提高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支持大型企业利用云技术建立开放性采购平台,提高网上集中采购水平。推动工业物联网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工业物联网专项行动,引导企业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终端、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等技术和产品的集成应用,在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质量追溯等方面形成智能监测、远程监控与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新型能力,实现生产管理各环节的互联互通。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强化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推进3G、4G网络覆盖、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应用节能高效、高性价比的宽带网络设备,完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鼓励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为工业云提供存储和分析服务,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到2020年,城镇和团场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兆位/秒、50兆位/秒。(三)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制造业绿色生产。大力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全面推进化工、金属冶炼、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工业企业绿色改造。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鼓励企业采用中水回用技术,降低工业污水排放量。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利用、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积极推动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促进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节能降耗。以树立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等方式推动高耗能行业提升能效水平。开展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钢铁等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低碳行动,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完成化解产能过剩任务。进一步降低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大力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等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装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清洁生产。推动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或大型集中供热设施或实施清洁燃料替代工程,逐步淘汰分散燃煤炉窑。在重点行业推广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幅削减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推进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提升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能耗预警预报,搭建节能数据库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推动大数据技术服务节能减排,优化生产系统和制造过程的能耗水平。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提升节能环保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降低污染,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资源产出率。以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为重点,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进企业间循环式生产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降低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促进尾矿、废石、粉煤灰、废旧电子电器、废金属、废塑料等工业生产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推进阿拉尔、五家渠、石河子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铝合金隔热建筑型材、节能膜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等新型节能产品的研发。发展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移动极板静电除尘设备、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成套装备。发展污水处理技术装备产业,发展污染土壤修复、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生活垃圾及污泥资源化处理等技术与设备。(四)提升质量品牌。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继续推动建立行政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和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格局,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运用质量工作考核机制,强化质量责任,加大推进“质量强兵团”战略实施力度。鼓励支持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树立质量管理典型,建立和完善兵团质量奖励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兵团知名品牌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树立“兵团制造”的良好形象。指导条件成熟的师市和园区申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推行精益生产、六西格玛、质量诊断等先进管理方法,形成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推广先进成型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实施质量公示和追溯制度,强化监督抽检与风险监测,促进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大中型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将发明专利转化为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推进节能减排、低碳产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对企业制标的扶持力度,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培育和发展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公示和监督制度。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势产业产品质量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2%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5件、新疆名牌产品95个、新疆著名商标90件。(五)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建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育成机制,形成企业梯次发展结构,重点培育科技研发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构建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实效。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力度,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增强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建设完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小微企业。引导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形成协作配套发展格局。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创新、融资、法律、技术、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为中小微企业开展多样性服务。培育众创空间。支持各师利用园区建设创业基地,为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创业载体。积极探索创业孵化模式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创业基地、企业和创投机构发展众创空间,开展孵化模式创新。鼓励众创空间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搭建制造业创新平台,开展协同孵化,为小微企业提供高端装备使用、原型设计开发、生产工艺咨询、产业链配套等服务,推荐认定一批国家级和兵团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六)加强园区建设。坚持企业集中布局、要素自由流动、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紧密衔接,将园区作为工业发展主阵地。延伸园区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上下游企业产品关联度,增强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和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中央、援疆省市投资,创新利用PPP等融资模式,加大园区道路、用电、用水、供热、供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强项目吸引和承载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推进园区错位发展,立足各师自身优势和比较优势,合理布局园区,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聚集。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和阿拉尔、五家渠、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积极参与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和自治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支持园区“走出去”,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扩区升格,争取设立图木舒克、铁门关、北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创造条件设立综合保税区。总结推广广东省援建草湖纺织产业园区的经验做法,推动建立“一省市扶持一园区”、“一央企或若干央企支持带动一产业”的对口支援关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兵团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的支持。鼓励支援省市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利用兵团各种资源和优势,建设“飞地园区”和“园中园”。促进中央企业和对口支援省市企业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与兵团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产业援疆,壮大兵团产业。(七)推进兵地融合发展。认真总结兵地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用好兵地各层级沟通协调商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重大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铁路运输等方面衔接协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优势产业示范带动上做到兵地融合发展共赢。树立“兵地一盘棋”的思想,主动加强规划衔接,做到产业协调、集约发展、错位发展。做到重大生产力布局兵地优势互补,促进生产力科学布局,共同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合作开辟境外市场,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产权为纽带,支持与地方企业合作发展,支持双方企业在对方区域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实现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支持兵团企业在地方投资,企业相互持股,发展兵地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兵地产城融合、园区共建,培育壮大一批融合型产业带、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大集团,构建兵地优势互补,产业发展共赢、共融的区域现代工业体系,实现兵地优势资源共享、基础设施衔接、产业布局配套的良好发展格局。鼓励企业面向全疆整合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优势矿产资源深加工,向地方延伸产业链带动地方发展。依托兵团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特别是南疆纺织服装重大项目,增强企业对地方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的吸纳带动作用。精心实施和建成一批发挥兵地优势、符合双方需要、造福当地群众、发展前景广阔的兵地融合发展产业项目,成为兵地双方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发展新亮点。五、&重点发展领域(一)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业。大力实施好《兵团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吸纳35万人就业规划(年)》,继续夯实有优势的棉纺织和毛纺织产业基础,以带动就业和提升内生动力为目标,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完善和延伸纺织服装产业链,积极有效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推进就业容量大、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的服装家纺产业发展,合理布局棉纺、毛纺、化纤、混纺面料等产业,适度发展印染业,积极发展民族特色纺织业,构建以石河子市综合纺织城、阿拉尔、图木舒克及草湖产业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垦区及地方发展的南北疆纺织服装产业带,推动纺织产品由原料输出转向成品输出。打通产业链瓶颈,加强自主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面向中西亚和欧洲的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培育丝绸之路核心区优势,增强自我发展动力,努力将兵团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纺织品服装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到2020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0亿元。纺织:印染后整理加工产品(印染+服装+家纺)的产值比率为47∶53。兵团纺织服装产业每亿元产值实现就业人数350人、带动就业18万人以上。棉纺织:继续增强优质棉纱生产能力,重点发展用于中高档面料生产的精梳纱等梭织用纱和高档针织用纱,开发纯棉色织面料、提花面料、混纺面料,以及多纺混纺、弹性、功能性面料产品,进一步拓展纺织面料使用领域,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0年,棉纺环锭纺达到800万锭、织机1.4万台。毛纺织:开发生产高支、精纺、轻薄型呢绒面料,加强防皱、防缩、免烫、多功能组合整理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到2020年,毛纺锭达到4万锭。服装家纺:积极承接服装产业转移,特别是吸引国内大型知名服装企业来兵团投资,努力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本土高水平设计人才,提升服装设计开发水平,重点发展以兵团优质棉花为原料的梭织、针织服装及系列产品和以新疆和兵团羊绒、羊毛为主的梭织、针织服装服饰系列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经济比重。到2020年,服装产能1.8亿件/年、家纺4万吨/年、人造纤维及合成纤维20万吨/年。印染:印染产业布局在石河子、阿拉尔和草湖产业园,严格按照国家纺织印染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使用新型染化料和助剂,积极发展节水减排印染技术、低温漂白技术和特种印染后整理技术,要求企业采用中水回用技术,降低工业用水消耗量。印染污水处理能力13万吨/日。民族特色编织业:重点在三师、十四师发展地毯编织、民族刺绣、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特色编织业,积极应用网上交易、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拓展民族手工艺品销售空间。到2020年,地毯产能达到10万平方米/年。纺织服装规划主要指标序号经济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一、&经济总量指标1工业总产值亿元10550036.&62工业增加值预计亿元2012043.&1二、&主要产品产能、产量1棉纺锭产能万锭37880016.&1棉纱产量万吨277021.&02织布机产能台29601400037.&0布产量万米63984000044.&33服装产能万件9001800082.&1产量万件5101400094.&04棉浆粕产能万吨23305.&5产量万吨102520.&15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产能万吨82020.&1产量万吨0.&51597.&4(二)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依托区域优质农林牧特色资源,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基地建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番茄制品及果蔬饮料、乳制品和肉制品、粮油和氨基酸、酿酒、制糖、生物制品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质量优、品牌好、加工深、市场广、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质量,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延伸产业链。改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条件,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工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鼓励大型企业发展种养、加工、营销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到2020年,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值9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0亿元。果蔬饮料加工:果蔬加工以红枣、番茄、辣椒、葡萄等加工为主,积极开发红枣、香梨精深加工产品、番茄粉、番茄红素、健康果蔬饮料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到2020年,果蔬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以上、产值255亿元,其中番茄加工能力100万吨、产值45亿元。乳制品和肉制品:加快乳制品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培育技术先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乳制品工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液体奶制品及配方奶粉,调整产品结构,引进先进工艺装备,打造知名品牌,实施配方奶粉、低温类乳制品、检验研发,使乳制品生产企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大力推进肉食品精深加工,突出绿色健康理念,向多品种、冷却肉、小包装分割肉、低温肉制品发展。到2020年,日处理生鲜乳能力达到3000吨,年原料奶加工量达到100万吨,创建全国1-2个婴幼儿奶粉知名品牌,抢占国内高端市场,辐射新疆周边市场,力争实现产值80亿元。到2020年,肉制品加工率达到30%以上,实现产值80亿元。粮食及食用油加工:稳定提高现有米面加工规模,积极开展专用型、功能型产品。发展土豆深加工,重点开发淀粉、全粉系列产品,对薯类、蛋白废液进行综合利用。重点支持梅花氨基酸生物科技公司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延伸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垦区棉籽、油葵、红花籽、番茄籽、玉米胚芽、葡萄籽等原料较丰富的优势,重点支持油脂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力度,提高小包装产品、功能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比重,向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扩大饲料加工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满足畜牧业发展对各类专用饲料的需求。到2020年,小麦加工产能达到60万吨、氨基酸60万吨、马铃薯制品10万吨、方便食品10万吨,粮食加工产值超过90亿元。饲料加工能力600万吨、产值120亿元,食用油产能100万吨、产值100亿元。酿酒:白酒行业在稳定产能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利用生物技术和分析技术,通过机械化、信息化和传统酿造工艺相结合,开发时尚化、差异化、个性化、功能性酒类产品,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白酒行业提质增效。葡萄酒充分发挥葡萄产业种植优势和加工优势,积极与知名酒业企业合作,大力发展葡萄加工业,开发葡萄酒市场,建设小酒庄,实现就地瓶装,打造融合生产、销售、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销售模式,推动规模化企业和小酒庄同步协调发展。到2020年,白酒产能7万吨、啤酒30万吨、葡萄酒40万吨。制糖:加大对现有糖料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力度,重点发展精炼糖加工业及符合市场需求的系列产品,深入开发生物、发酵、营养食品、医药、化工等产业系列产品。延伸糖产品链,开展甜菜废丝、废蜜等副产品循环利用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发甜菜果胶、膳食纤维、低聚糖、酵母抽提物等的生产。到2020年,日处理甜菜2.2万吨以上,机制糖产量达到30万吨。农产品加工规划主要指标序号指
标单位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一、&经济总量指标1工业总产值亿元55090010.&42工业增加值预计亿元14925010.&9二、&主要产品产能、产量1番茄加工产能万吨1001000产量万吨61702.&82乳制品产能吨/日230030005.&5产量万吨164020.&13肉制品产值亿元178036.&34葡萄酒产能万吨234011.&7产量万吨3.&12551.&85精炼食用植物油产能万吨851003.&3产量万吨80902.&46配混合饲料产能万吨35060011.&4产量万吨27450012.&87方便面产能万吨41020.&1产量万吨31027.&28机制糖产能万吨/日1.&752.&24.&7产量万吨143016.&59氨基酸制品产能万吨43606.&9产量万吨285012.&3(三)加快重化工业转型升级。1.&金属冶炼和加工。钢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和总量扩张,以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行业整体素质。鼓励企业差异化开发品种,重点提升大宗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重点以开发生产特种钢、高强度钢为方向,发展4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高强度、低合金中厚板和高强度棒材,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下游产业,降低能耗,适应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积极研究开发适应新疆和周边国家需求的钢材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钢铁渣、尘泥和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鼓励钢铁企业到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办企业,转移产能。有色金属:电解铝及铝制品控制新增产能和规模扩张,重点做好铝制品深加工产业链延伸,积极研发铝型材、铝合金等产品,加大以商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铝制品深加工项目,在现有煤—电—铝产业链的基础上,努力延伸铝深加工产业链。围绕煤—电—铝,重点发展高精铝、铝基电子材料。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优先发展铝箔,发展高性能铝及铝合金线、棒、带、管、板、异型材等产品,半凝固态铸造加工的铝和铝合金材,高强度铝合金锻件,打造全国铝精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金属冶炼和加工实现产值6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到2020年,电解铝产能控制在330万吨、钢铁(粗钢)产能控制在330万吨。金属冶炼和加工规划主要指标序号经济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一、&经济总量指标1工业总产值亿元36460010.&52工业增加值预计亿元9816010.&3二、&主要产品产能、产量1电解铝产能万吨3303300.&0产量万吨2563003.&22钢铁(粗钢)产能万吨2203308.&5产量万吨5222033.&42.&化工。氯碱化工等盐化工:依托矿产资源,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氯碱化工产业链,增加产品品种。煤化工:在现有煤化工产业的基础上,遵循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环境承载许可的师(市),布局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认真研究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煤合成气中含氧较多,适合生产甲醇、醋酸、乙二醇、丁辛醇等含氧化合物的优势,按照接近原料基地、错位发展的原则,在四、六、八师合理布局,开发产品,延伸产业链,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融合发展、产品互补的兵团化工产业发展体系。稳步发展以焦炭、电石、合成氨、甲醇及下游产品为重点的传统煤化工,重点支持原料富集区域师(市)的煤炭清洁、梯级高效利用产业,大力发展煤炭分质利用、清洁生产,发展有规模、有市场潜力、有竞争力的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1,4-丁二醇、煤基多联产等新型煤化工产业链,建成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色的化工产业链。石油天然气化工:积极落实石油、天然气资源,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的要求,联合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集团,推进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相对丰富的一师、三师、七师等师积极规划布局大型石化项目。发展天然气制乙二醇、石油炼化及下游烯烃、芳烃聚酯产业链,形成以油品、芳烃产品、石化下游产品、天然气化工产品等为主导的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规范石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关联企业和生产线的前联后延,提升石化产业发展水平。依托乌鲁木齐石化的百万吨芳烃工程和准噶尔盆地周边原油资源,结合新疆天业集团现有乙二醇生产基础,在六师五家渠工业区、八师石河子北工业园区、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兵团准东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芳烃下游产业链及其配套产业、适度发展原油炼制。依托独山子120万吨乙烯工程和兵团现有石化产业基础,在七师五五工业园区、八师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石河子北工业园重点发展以乙烯为原料往下延伸的烯烃产业链及配套产业、适度发展原油炼制。依托塔里木油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师铁门关经济工业园区、三师图木舒克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到2020年,化工产业实现产值4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其中石化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0亿元。到2020年,聚氯乙烯产能达到200万吨、烧碱150万吨、焦炭1500万吨、电石300万吨、尿素210万吨、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1,4-丁二醇60万吨、乙二醇65万吨。化工规划主要指标序号经济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一、&经济总量指标1工业总产值亿元2734007.&82工业增加值预计亿元1201605.&9二、&主要产品产能、产量1聚氯乙烯产能万吨1642004.&1产量万吨1411907.&22烧碱产能万吨1201504.&6产量万吨951306.&93焦炭产能万吨146015006.&9产量万吨64310008.&94电石产能万吨2783007.&0产量万吨2232806.&65尿素产能万吨11021040.&3产量万吨991305.&661,&4-丁二醇产能万吨206024.&6产量万吨11.&55436.&37乙二醇产能万吨256521.&1产量万吨115638.&53.&新型建材。全面推进水泥、平板玻璃、石材、墙体材料等传统建材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中高端方向转化,创新思路,去过剩、落后产能,逐步化解水泥、墙材等大宗建材产能过剩矛盾,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及建材新兴产业,积极推广建筑部件工业化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和支持水泥龙头企业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建筑骨料、水泥制品、预拌砂浆等相关领域。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节能门窗、屋面系统材料及部品部件、非金属矿精品深加工、代钢、代木材料等。水泥:按照“控制总量、提升质量”的原则,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不断优化升级,稳定中低端市场;加强科研,开发新产品,占领高端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建材制品业,扩大建材制品市场;全方位、多层级推动建材产业发展。引导水泥行业强化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理念,向环保型水泥发展,充分发挥水泥生产在利用工业废渣、处理有害废弃物方面的作用;积极发展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扩大散装水泥比率,积极鼓励发展水泥深加工产品,延伸水泥产业链,推广矿渣和粉煤灰超细粉、预拌砂浆和高性能混凝土;鼓励优势企业以资金、品牌、技术等生产要素为纽带进行整合兼并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水泥企业向外发展,转移过剩产能。玻璃:严格限制新增平板玻璃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能耗,降低成本,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优质浮法玻璃、LOW-E玻璃、钢化玻璃等玻璃精深加工。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以工业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料的生态建材产品,如免烧砖、新型GRC板,加快墙体材料产品升级步伐,淘汰粘土实心砖。推动钢结构、预制部品(件)和外墙复合保温部品等配套发展。装饰装修材料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着力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档次,满足节能、环保、时尚的要求。大力支持集防火、保温、降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和装饰材料产业的发展。支持防水材料企业改进工艺技术,推进新产品研发,以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聚氨酯和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重点。墙体涂料以无毒、耐污染、耐老化、装饰性强为要求,重点发展环保型乳胶漆、高性能水乳型外墙涂料。推进塑钢、塑料建材及铝合金装饰材料的产品升级换代,提升新型塑钢、塑料建材及铝合金装饰材料的性能。到2020年,新型建材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0亿元。到2020年,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控制在2500万吨、平板玻璃控制在290万标准重量箱、新型墙体材料产量200亿块。建材规划主要指标序号经济指标单位2015年2020年平均增长(%)一、&经济总量指标1工业总产值亿元2202502.&62工业增加值预计亿元60703.&1二、&主要产品产能、产量1新型干法水泥产能万吨29102500-3.0产量万吨1369230010.&92平板玻璃产能万标准重量箱2902900产量万标准重量箱2332602.&2(四)努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条件和现有装备能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农业耕作机械、节水器材、棉花采收和加工机械制造、纺机装备(配件)、乘用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专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装配制造、风光电设备制造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发展果蔬机械化生产装备和畜禽养殖机械装备。充分发挥兵团大农业和新疆矿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业耕作和采收机械、棉花加工机械和矿山机械,利用地域优势抢占新疆市场并积极开拓中亚市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制造业,力争具备核心机型通用飞机总装能力。一、二、五、六、八、十二师等重点发展农业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电梯、汽车、飞机制造等有较大突破。专用汽车装配以五师为主,乘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飞机制造以八、十二师为主,风电设备制造以十三师为主。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制造。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面向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加快农牧机械、化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工业机器人在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关键生产线上的应用。开展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的应用。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实现增加值100亿元。(五)强化煤炭电力能源保障。煤炭:发挥煤炭资源丰富、成本低的优势,按照新疆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总体框架,围绕疆电外送、西气东输等重大战略工程建设,积极参与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实施一批兵团配套项目。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淘汰落后产能,改造具备资源整合扩能条件矿井,切实提高煤炭行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煤炭资源回采率,鼓励兵团煤炭企业加快发展煤电一体化、现代煤化工等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电力:结合城市、产业发展用电用热需求,在城市、重点园区建设大容量、高参数、节能环保机组,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高污染、高耗能的小火电机组。合理开发水电,积极开发整装集中式风电和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在南疆垦区建设百万千瓦及太阳能光伏发展基地,在六、十三等师建设兵团北疆、东疆太阳能和风电新能源基地,推进疆电外送兵团配套新能源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展和推进风电供暖、光热电项目试点,优化能源结构。建设北屯新能源示范城市。电网:继续完善八、七、四师等垦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七、八师联网工程,提高区域电力调节和保障能力。适时启动南疆垦区电网联网工程以及八师电网与六、九师等电网互联。加强铁门关、可克达拉市等一批新建城市及工业园区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强化垦区110千伏、35千伏输供电网架工程,为垦区提供优质、可靠、价格合理的电力供应。参与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大环网及喀什克州750千伏核心区环网建设,适时启动南疆垦区电网联网工程以及八师电网与六师、七师、九师等电网互联。加强铁门关、可克达拉市等一批新建城市及工业园区电网建设。继续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强垦区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电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到2020年,煤炭电力能源保障产业实现产值42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兵团新型产业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立足新疆和兵团实际,面向全国和中亚市场,坚持“有重点、有选择”,优先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兵团经济中的比重。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兵团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兵团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95亿元,占兵团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以上,占到工业增加值的9%以上。1.&生物技术。优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加快生物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中医药、保健品及关联产业。扩大兽用生物疫苗产业规模,加快各类新型疫苗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生产,加大动物重大疫病防治生物制品的开发力度,生产新型安全高效疫苗、诊断试剂以及替代传统产品的治疗药物。开展牛羊脏器深加工及生物元素提取的研发,实现畜产品深加工与生物医药的结合。大力发展酵素等生物农产品加工。依托兵团技术优势,加快发展生物育种产业,提高兵团动植物新品种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及竞争力强的生物医药企业。在一、二、三、五、六、八、九、十二师及天康生物技术公司等重点发展特色医药、兽用生物疫苗、兽药、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制品及兽用生物制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2.&新材料产业。做好新材料技术的引进推广,重点发展新型能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发展高性能和专用特种优质钢材;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等新型轻合金材料,拓展硅产业链发展太阳能光伏材料,单晶硅、多晶硅、有机硅等硅材料产能5万吨,发展特种玻璃,满足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利用的需求;发展硅材料、高性能化通用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材料、纺织新材料等,满足优势特色行业对新材料的需求。3.&新能源产业。依托兵团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产业。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重的原则,加快大型风电基地配套电网建设,积极推动分散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接入配电网的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建设,实现风电规模化开发利用,提高风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十三五”末开发容量为4500兆瓦。加快风电产业技术升级,提高风电设备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使风电产业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一师、二师、三师、六师、十三师、十四师,启动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建设,建成一批10万千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在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条件较好的南北疆地区,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到2020年,兵团规划地面并网光伏电站为3450兆瓦,通过“风光互补”、“水光互补”和发展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4.&电子信息产业。以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因地制宜地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空间信息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行业特色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在五、六、八、十二等师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电子原材料产业、信息服务业,在三、四师重点发展面向中西亚市场的消费类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5.&节能环保产业。以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为研发重点,积极培育环保技术研发企业,发挥环保技术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围绕重化工业开发应用焦炉煤气、电石炉气、矿区瓦斯等气体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按国家环保要求配备的脱硫、脱硝设备,水泥生产线尾气综合利用设备,工业污水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成套设备。围绕固废资源,重点发展粉煤灰、石膏等综合利用的节能环保项目。积极发展新型建材行业,提高固废综合利用能力。积极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重点在二、六、八等师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在五、九、十三等师发展风能产业,利用硅业资源发展太阳能光伏相关产业等。(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与工业紧密相关的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工业由生产型和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代物流业:在城市积极发展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业与工业联动发展,提高集原材料和产成品包装、采购、仓储、加工、分拣、配送一体化运作水平和规模化程度。加强口岸兵团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为发展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提供基础保障。引导有条件的运输、仓储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开展兵团特色物流企业联盟试点,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推进企业物流信息化,促进条型码、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新技术应用,建立综合运输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为现代物流提供全面覆盖、及时可靠、选择多样的综合信息平台。利用好乌鲁木齐成为多式联运试点城市的物流优势,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增强现代物流产业实力,到2020年,形成7-10家疆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金融服务业:积极拓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增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兵团辖区设立分支机构和现有机构升格步伐,积极参与组建新疆银行,争取组建兵团控股的地方法人银行。努力在各师(市)设立村镇银行。推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鼓励发展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货款公司、典当行,完善兵团担保体系。支持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在兵团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创业(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落户兵团。推进阿拉尔、石河子兵团南北疆金融功能区建设。到2020年,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咨询、勘测设计和城市会展等专业服务,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引导企业购买专业化服务,承接周边国家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构建种类齐全、运作规范的专业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多种业态,建设辐射城市圈及邻近师、团的区域性商务服务集聚区,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商务服务企业,打造商务服务总部经济。到2020年,初步建立与兵团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务咨询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开展兵团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示范,支持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及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促进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围绕重点产业的关键领域,加强基础性前沿技术研究,着力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积极培育阿拉尔、铁门关、五家渠、石河子等科技服务业聚集示范区,依托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石河子大学科技产业园,打造高技术产业服务基地。信息服务业:不断加大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力度,扶持信息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宽带化改造,基本建成融合、安全、高带宽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5%,移动宽带普及率达到98%,4G网络有效覆盖师(市)和团(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利用电商平台拓展市场,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工业企业的无缝对接。到2020年,网络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按照“一核两带两枢纽”进行空间布局,“一核”是以八师石河子市、六师五家渠市与十二师、十一师及兵团直属单位为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依托乌鲁木齐西部中心城市建设,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功能,建成兵团现代物流、商务、金融、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等功能性中心。“两带”包括霍尔果斯、伊宁、可克达拉、博乐、双河、阿拉山口、塔城、北屯北疆边境带,库尔勒、铁门关、阿克苏、阿拉尔、喀什、图木舒克、和田、昆玉南疆环塔带。北疆边境带重点围绕口岸发展边境贸易、商务服务、边民互市、边境旅游等产业,完善出口基地的服务功能,活跃口岸经济,在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巴克图、吉木乃等口岸建成向西开放商品中转集散地和大宗产品周转地,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建成内引外联、东联西出的示范区。南疆环塔带着力构建南疆物流大通道、商贸物流集散地、区域金融中心,重点发展对外贸易、特色农产品交易、旅游等产业,发挥好红其拉甫、伊尔克什坦、卡拉苏等南疆口岸优势,将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建成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两枢纽”为奎屯七师北疆服务业枢纽、哈密十三师进出疆服务业枢纽。依托“两枢纽”交通优势,着力发展支撑“一核”、“两带”发展的区域性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第三方物流等产业。六、&重点布局根据《新疆主体功能区规划》、《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功能区划,以工业园区为发展平台,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兵团向南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增强园区产业关联度,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兵团工业以园区为平台实现产业聚集、集群、集约发展,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兵团主体功能分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即城镇化区域),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有选择地分布在天山南北坡垦区城镇化区域,形成各具产业特点的工业园区布局。“十三五”时期,重点是调整优化现有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有序新增工业园区。对现有园区进行功能提升、产业升级,实行错位发展,充分发挥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发展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纵向延伸,强化横向配套协作,增强园区产业关联度,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主导产业布局一览表行 业布局重点布局的工业园区或师域纺织服装行业形成八师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业园+草湖产业园3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城;二师铁门关经济工业园区、五师荆楚工业园区、六师五家渠工业区、七师胡杨河纺织园、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区等5个纺织工业园;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和四师可克达拉工业园区服装出口加工、贸易区;三师、十四师的手工地毯加工区。一师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师铁门关经济工业园区三师图木舒克市工业园+草湖产业园四师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可克达拉市城北产业园区五师荆楚工业园六师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七师胡杨河纺织园八师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区十四师皮墨北京工业园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根据各师农产品资源特点,在城市近郊和团场城镇工业园区布局农产品加工区。重点发展番茄制品及果蔬饮料、乳肉制品、食用油、酿酒、制糖、氨基酸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分别布局在十四个师有相应资源优势的工业园区重化工1.&钢铁行业分布在二师、六师、十三师,产能控制在330万吨。二师重工业园区六师五家渠工业区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区2.&有色金属行业电解铝能控制在330万吨。其它有色金属冶炼,包括镁、铜、镍等有色金属冶炼,主要布局在十三师。六师五家渠工业区八师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区重化工3.&煤化工和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煤化工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四师、六师、八师十师、和十三师。石油天然气化工布局在一师、二师、三师、六师和七师等具有石油天然气资源条件的区域。三师图木舒克工业园区四师金岗循环经济产业园和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B区六师五家渠工业区七师五五工业园区八师石河子北工业园区十师屯南工业园区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区(含红山、淖毛湖、骆驼圈子)4.&新型建材行业以新型干法水泥为主导的新型建材主要布局在一师青松建化、四师南岗建材、六师蒙鑫水泥和八师天业集团等重点企业。其它新型建材还有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等,分布在十个师的工业园区内。青松建化水泥分布在疆内7个市县一师阿拉尔台州产业园区二师重工业园区三师图木舒克工业园区四师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五师荆楚工业园六师五家渠工业区七师五五工业园区八师石河子北工业园区十师北屯工业园区十一师兵团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十三师二道湖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以农业机械装备为主,并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汽车、飞机、电梯等有较大突破。农机装备布局以一师、二师、六师、五师、八师为主,专用汽车装配以五师为主,乘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飞机制造以八、十二师为主,风电设备制造以十三师为主。一师、二师、五师、六师、八师、十二师、十三师等煤炭电力行业煤炭:一师、二师、四师、六师、七师、八师、十师和十三师地处煤炭资源丰富区域,新建改造矿井不低于45万吨/年,禁止新建90万吨/年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推进行业整合,实施煤炭、煤电、煤化工多元化发展。分布在相关师所在矿区电力:在煤炭资源富集师,推进“坑口”电站建设和园区配套电力建设,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一师、二师、三师、六师、十师、十三师、十四师,启动太阳能发电基地建设,在各师筛选可行的风能发电区域,有选择的进行整装集中式开发和分散式开发。热电分布在各师工业园区,新能源分布相应工业园区及其它适宜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技术:在一、二、三、五、六、八、九、十二师及天康生物技术公司等发展特色医药、兽用生物疫苗、兽药、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制品及兽用生物制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一师、二师、三师、五师、六师、八师、九师、十二师及天康生物技术公司等新材料产业:发展高性能和专用特种优质钢材;发展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等新型轻合金材料,发展有机硅和多晶硅,发展特种玻璃,以满足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需求为方向。围绕兵团各工业园区现有的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企业,主要在一师、二师、四师、六师、七师、八师、十一师、十二师新能源产业:重点在二、六、八、十四等师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在五、十三等师发展风能产业,利用硅业资源发展太阳能光伏相关产业等。二师、五师、六师、七师、八师、十三师、十四师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在五、六、八、十二等师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应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在三、四师重点发展面向中西亚市场的消费类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三师、四师、五师、六师、八师、十师、十二师等节能环保:围绕重化工业开发应用焦炉煤气、电石炉气、矿区瓦斯等气体综合利用技术,煤电按国家环保要求配备脱硫、脱硝设备,水泥生产线必须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工业污水应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一师、四师、六师、七师、八师和十三师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新型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服务型制造、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科技服务业,按照“一核两带两枢纽”空间布局构架,依托交通、口岸、产业等要素,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两个兵团分区建设需要,构建大型现代物流聚集区,依托兵团城市,构建商贸、金融及会展服务聚集区。十四个师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兵团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审议推动兵团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着力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完成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加强对各师(市)、各有关部门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业发展特别是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继续加大兵团、师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重点向制造业技术创新、两化融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重点产业等方面倾斜。创新投融资机制,整合各类产业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重大工程实施、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等,支持南疆工业发展。(三)强化金融支持。拓宽工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支持工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大型工业企业设立财务公司,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债券市场融资。引导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等支持工业企业发展。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发展面向小微制造企业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众筹、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步伐,继续推进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合理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兵团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发挥好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以社会资本和企业自筹为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动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战略重组,支持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用于加大创新投入。(五)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培育壮大兵团控股企业,吸引内地外向型企业落户兵团,增强产业扩张能力。发展对外贸易,面向中西亚等消费市场,引导企业发展以加工贸易、仓储物流等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优势,以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优势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到周边和新兴市场国家开展多领域、多方式的国际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到周边国家就地开展资源产品加工,建立境外资源加工基地,如水泥、钢铁、PVC等产业通过转移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重点承接中亚及周边国家有市场需求、兵团有优势资源的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化工、农机装备制造等产业。鼓励先行先试,发挥口岸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窗口和沿边开发开放的示范区。(六)强化智力支撑。建立完善多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落实中央“千人计划”新疆项目、边疆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兵团特聘专家、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兵团英才”博士服务团等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为企业培养领军人才。积极搭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强化在职技术人才的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优化高等院校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大对以先进制造业需求为导向的研发、设计和管理等人才培养力度。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工业投资建设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鼓励更多的人才创业。完善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企业使用股权激励、知识产权共有等方式,激发高端人才的积极性。加大工业引智力度,实施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给予享受特殊优惠政策。
机关各部门
政策研究室
党委党史研究室
残疾人联合会
www.xjbt.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 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承办:兵团办公厅新ICP备号-6
网站标识码:BT
网站访问统计: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国务院大督查
微信公众号
热门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