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被雷劈了但是没有发动机舱 冒烟 焦糊味味 就是开不了机

            
           
广东地市:
任何理由的遮掩都无法开脱自己的罪行,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也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自己坚定,对糖衣炮弹“无动于衷”,才能守身如玉,才能避免碍于面子的尴尬,更不会出现“无奈受贿”的闹剧。 []
央视雷击实验:手机只要开机都可能“遭雷劈”
央视雷击实验:手机只要开机都可能“遭雷劈”
  前天上午8点40分,首都机场公务机坪626机位,有一位机坪保洁人员在现场作业时遭遇雷击,机场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抢救,9点50分该保洁人员因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据悉,事发时天空并未下雨,只是一个响雷,这名男性保洁员便倒在停机坪上,其身穿的工作服已破碎,身边不远处还有一部手机。
  保洁员遭遇雷击是否与手机有关,具体原因目前无法确定。但有关手机是否会引来雷电的话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昨日,央视焦点访谈专门播放了一场关于手机与雷电的实验。实验地是安徽合肥航太电物理所的测试厅,进行的是一次雷电环境下雷电是否会伤人的实验,以揭示手机与雷电的关系。
  10次雷电
  5次击中“打电话”的假人
  实验的主要设备是一座高达50米的高电压发电器,能制造出和闪电非常相似的人造闪电。为了验证手机是否能招来雷击,实验人员用了10个相同款手机进行实验,并用3个假人三角站立,代替真人,接受雷电考验。
  发出雷电的是发电器下面平板电极上的一个金属棒——棒电极,480万伏的闪电从棒电极发出。
  3个假人模特所携带的手机分别是接通状态、待机、关机。
  自然界中等强度的闪电,持续时间为0.6毫秒,是人眨眼时间的千分之一。在高速摄像机准确记录下,在按下开关的一刹那,480万伏的闪电,击中目标。
  第一次,雷电直接猛烈击中了假人,它身上带着的是待机状态手机,这个结果有点出乎意料。现场,实验人员闻到有糊味,但从假人外衣上看不出任何异样。仔细查看发现,闪电通过时产生的巨大热量,在假人腿上打出一个小洞,正是安放手机的位置。
  这说明,待机状态的手机也可能引雷。
  实验者重复做了10次实验:5次击中带接通手机的假人,4次击中带待机手机的假人,仅1次击中持关机手机的假人。
  实验人员得出结论:只要开机,无论是否处于通话状态,手机都有可能引来雷电。
  手表、项链、钥匙
  都可能“引雷”
  而昨日在首都机场不幸遭遇雷击的保洁员,无法确定他当时是否在打手机。从原理上说,大自然中的雷电总是寻找通往大地的最短路径。如果人在制高点,就加剧了被雷击的风险。
  中国泰尔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邹东屹说,机场停机坪是空旷地,对单个人来说,在那个区域就是高点。雷电放电是电离空气短时间内把大量电荷导入大地,人在高点的话,按照自然规律,就成为雷电找到的最短路径。
  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跟人是否在制高点有关,有金属件的手机,也会加剧危险。
  北京气象台总工程师孙继松说,只要打雷时人在室外,在空旷的地方,不管你打没打手机,都相当于把一块金属体暴露在外面,这是比较危险的。不光手机,手表、项链、钥匙、金属眼镜,打雷时都会带来危险。
  所以,打雷时,人要尽量呆在室内,不要站在高处、树下、电线杆、金属物的附近,也不要打手机。-本报记者 王蕊 章咪佳
作者: 王蕊 章咪佳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动机舱有焦糊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