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了木马病毒,登录手机银行余额宝的钱会被盗吗吗

警惕短信链接藏病毒 点开后银行卡资金被盗
作者:赖伟行
警惕手机木马。新华社发
  节前,有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称有市民收到一条神秘短信,短信后附有链接叫其“注意一下”,这位市民点开链接后,银行卡内的资金竟不翼而飞。实际上,类似骗术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手机木马病毒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发送短信,诱骗用户点击链接之后,在手机上自动安装木马病毒,再窃取用户信息并盗刷银行卡。
  神秘短信自动转发
  手机木马点开上当
  朋友圈上流传的所谓消息源自山东当地媒体的报道。报道指,滨州的李先生,平时来往的朋友非常多,不久前收到了一位朋友内容直接称呼李先生真名的短信,并且说:“我是××(发信息朋友的名字),这几个人你注意一下”,后面还跟着一个链接。李先生觉得名字是对的,便点击了进去,结果什么也没显示。
  但过了几天,陆续有朋友给他打电话问他为何给自己发条这样的短信,其中有个朋友把信息的内容给截图了过来,李先生一看这不是自己曾经收到的短信吗,只不过名字换了,变成由他发出信息:××(收到信息朋友的名字),我是李××,这几个人你注意一下,后面也是跟着一个同样的链接。消息指,有位朋友告诉李先生,自己打开这个链接后不仅自动转发出去了短信,银行卡里的钱也没了。过了几天,李先生去银行一查,发现3张银行卡里一共28300元钱都没了。
  后来,他从民警处得知是自己的手机中了病毒,这类病毒不但盗取了他手机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网上盗刷,还屏蔽了银行卡资金变动的各类通知短信。
  实际上,李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近年来类似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
  这类诈骗短信的网页链接大多暗藏着一个手机病毒,只要点开链接,手机就会被自动安装一个病毒程序,这个程序会盗取手机里的电话本,然后再以机主的名义,向手机里的联系人继续发送这样的短信。病毒还能窃取你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然后在后台通过网络支付工具,开通第三方快捷支付方式。开通之后,验证方法就是手机的密码,因为犯罪分子已经事先截取了手机短信,不需要银行密码就可以直接盗刷银行卡。
  手机木马短信花样翻新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近年来不乏手机遭木马病毒入侵的案例,类似作案手法不断“推陈出新”,形式表面看来越来越多样。像“阳澄湖大闸蟹10只39元顺丰包邮”、“这是我和你老公的开房”、“上次聚餐的照片,赶快去看哦”……这些看似是优惠促销和亲友问候内容,实质其后跟着的链接隐藏着木马病毒。
  1.伪装成您身边的人:冒充您的同学、好友、同事等。“聚会照片点进来看”、“学生家长请点击链接,查询学生成绩”都属于这一类型。
  2.冒充工作人员:木马短信常伪装成运营商客服、银行工作人员等,诱骗收信人点击木马链接。
  3.爆料、恐吓等方式种植木马:如“你的老公出轨了,我有证据。”
  4.彩信混搭木马:发送一张图像较小或比较有诱惑力的照片,诱惑手机持有人点击查看。
  5.代办大额:发信者称,可办理大额度信用卡,将木马链接伪装成信用卡申请协议等文件,诱骗安装。
  今年上半年――
  手机支付木马病毒新增29762个
  中招用户总数达到1145.5万
  最的6月平均每天6.8万名用户中毒
  (数据来源:警方数据及厂商移动安全实验室数据)
(责任编辑:HN666)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点手机短信链接银行卡就会被盗刷 链接带有木马病毒
来源: 作者:张璐瑶、李珺、陈玉敏 
链接带有木马病毒,可自动窃取手机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通讯录等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璐瑶,通讯员李珺、陈玉敏报道:近日,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接到多名群众举报,称收到冒充熟人发送的诈骗短信中带有木马病毒链接。
中心民警告诉记者,此类短信,内容大致如下——
“上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拍了你不少照片,蛮好的,传给你一份
http://t.cn/R2je3aT”;
“徐×,看看你家人都做了什么好事,都已经传到网上http://t.im/m84a”;
“老同学好!经征求多数同学意见在7月25日聚一下,时间和地点聚会名单地址 t.im/jklu 请安排好工作务必抽时参加!”;
“孙×,过几天新居入吉,宴请宾朋到时喝多几杯,时间地点收请帖网http://t.im/asdasgd 点击打开按桌号入座。”
民警介绍,这类短信内容各异,有的内容猎奇极具诱惑力,有的语气熟稔容易让人轻信,甚至有的能直接说出事主的姓名,让人放松警惕之余极易上当受骗。事主一旦点击短信提供的链接,手机就会感染木马病毒。
这些木马病毒隐蔽性强,潜伏期长,危害性大,不但会窃取事主手机银行账号、密码、通讯录等个人资料,甚至可以实时拦截银行发送的验证码、消费短信等信息,从而进行银行卡盗刷或转移资金。
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提醒市民:不要轻易相信陌生号码发送的短信内容,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络链接,若不慎点击链接,要尽快联系银行官方客服进行确认资金是否安全,及时更改银行密码,卸载木马病毒程序;如有损失,马上拨打110报警!编辑:健龙
对《点手机短信链接银行卡就会被盗刷 链接带有木马病毒》表态
对《点手机短信链接银行卡就会被盗刷 链接带有木马病毒》发表评论
·····
·&&·&&· &&··
··········新型手机短信木马病毒内嵌于莫名短信和链接中…【汉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1,549贴子:
新型手机短信木马病毒内嵌于莫名短信和链接中…收藏
12月20日上午,家住徐州的耿先生发现手机上有提示,他们家的两张银行卡从19日22:50开始,有12次转账,每次转账480元,两张卡共转走了5760元。“咱们的银行卡从来没有办理过网银呀,怎么会有这种自动转账?”耿先生看着手机上显示的一条条转账信息,拿给妻子范女士看。夫妻俩这下慌了神,赶紧跑到银行去查账,发现卡上的钱确实已被转走。“两张银行卡,农行卡的钱多一些,可能有四五千元,建行卡上的钱少一些,可能有一千多元。我们一查,农行卡上只剩一千多元了,建行卡上只剩60多元。”范女士说,他们赶紧把农行卡上剩的一千多元取了出来,然后到银行去询问怎么回事。范女士来到附近的农行营业点,工作人员把账单打出来后,告诉她钱是被用手机银行转走的,用的是“网银在快”,这个是京东商城的一种支付方式。农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现在赶紧联系京东客服,申诉保全,款项应该还能安全找回,并且告知他们,被转走的款项如果不是自己支付的,应赶快报警。在农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耿先生首先联系了京东客服,说清了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京东客服答应给处理。随后耿先生报了警。疑点:曾收过一条“老同学”短信让耿先生夫妇不解的是,他们夫妻都是山东人,在徐州做门窗生意,平时忙于生意,很少上网,更没有办理过诸如网银、手机银行,钱怎么会通过手机银行转走?范女士说,这两张银行卡都是她老公耿先生的,平时都是他随身携带,而且从来没离过身,密码更是没有外泄过。“我家是做生意的,名片上都印着银行账号,难道和这有关?”范女士怀疑,是他们对外散发的名片上印有银行卡的卡号,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做克隆的银行卡了。随后,经过警方提示,耿先生猛然想起前一天,他接到过一个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一条短信。这个未知号码发送来的短信内容是:“耿某某老同学,你的照片”后面是一个网址,发送时间是12月19日21:40,耿先生出于谨慎,并没有去点开这个网址,而是回了一条:“你是?”回复时间是22:25。耿先生回复后对方没回信,他也没在意,因时间太晚,就睡了。没想到,就在短短的不到30分钟内,他银行卡上的钱就被转了12次,每次480元,共5760元。耿先生把这条短信给警方看,警方让他看看手机上是不是多了一个“APP”,耿先生这才发现,手机上果然多了一个绿色的机器人形状的APP,下面写有“体检”二字。而且这个程序顽固得很,怎么删都删不掉。警方告知他,这是一种木马病毒软件,在他回短信时已经植入他的手机了,只有刷机才能根除。耿先生听到警方这么说,赶紧通知他妻子打晨报热线,“年底了,这种诈骗手法很猖狂,得让更多的人知道,别在不知不觉中受骗。”耿先生说。警方:陌生号码的短信不点、不回早在12月9日,徐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徐州V”就在其微博上发表防骗提示,骗子的手法和耿先生遭遇到的类似,是手机短信接收到“聚餐照片”,有网址链接,只要一点开链接,就中了手机木马病毒,从而造成财产损失。警方提示,手机短信木马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骗子在病毒链接前一般加上一句话,诱导你点开网址链接,诸如“聚餐照片”、“老同学照片”等等,都是以“熟人”为切入点,让接收方在不知不觉中随手点开病毒链接,植入了木马病毒。而这种恶意程序,会优先运行,能盗取手机上一切跟账号、密码有关的资料,因此,只要是接收到类似短信,切记不点、不回,要马上删除。如果删除不掉,就马上关机,然后找专业人士刷机。
AutoTDS-V1型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款20位常温二次全自动热解吸仪,气路采....
真是防不胜防呀
【假冒“10086”积分换现金 点进去钱就没了!】最近,江苏、重庆等多地市民称,收到“10086”积分换现金的短信,点进里面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和密码,手机便会死机,随即卡内的钱会被盗刷或是转走。多人损失数万元。岁末年初,各种诈骗陷阱又冒出来,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对于这种刚发的帖子,我总是毫不犹豫的顶了。如果火了就是个前排,可以混个脸熟,说不定谁好心就给粉了…稳赚不赔;如果沉了就感觉是我弄沉的,很有成就感,还能捞经验。
手段越来越高明。
这个app安装应该是要机主同意点安装才能安装的吧,点开链接并不会盗取到机主的各种信息,被盗取了信息只能说是机主脑残,同意并安装了不明app应用程序!
这个app安装应该是要机主同意点安装才能安装的吧,点开链接并不会盗取到机主的各种信息,被盗取了信息只能说是机主脑残,同意并安装了不明app应用程序!
吓得我不敢玩手机了
神牛摄影器材--为专业摄影者打造,你值得拥有!
还是没钱好,不怕被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这6种短信里有木马病毒,点后盗刷你的银行卡__理财频道 - 融360
这6种短信里有木马病毒,点后盗刷你的银行卡
这6种短信里有木马病毒,点后盗刷你的银行卡
收到手机短信里面含有网页下载链接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点击。如果是来自一些移动官方服务号码的短信,应打电话核实后再点击。
  如果您的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您可能会随手删掉,但如果这条短信中出现了你和你的朋友的名字,您可能就会把它点开。
  但如果您真的这样做,您的银行卡,不管是否开通了网银,都有可能不再是您的了。起底六大&电信诈骗术&,今天为您解码手机木马病毒。
  朋友发来&重要提醒&,银行卡半小时被盗刷2400元
  安徽宣城市民孙先生接到了这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对方直呼他的全名,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注意一下这个&,留在最后的是他的朋友的名字。
  孙先生出于好奇点击了链接,结果在半个小时里接连收到了数条短信通知,他的银行卡陆续产生了七条消费记录,合计2400多元,这时孙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中招了。
  有这六种说法的短信都是诈骗短信
  很多手机用户都收到过类似的诈骗短信,经过梳理发现,此类短信最常见的有这样六大类:
  1、这是上次聚会的照片,好珍贵的留影,你快看看吧。
  2、你竟然做出这样的事,实在让人不能原谅!
  3、这是您于某日某月某地交通违法记录,请查看。
  4、家长您好,这是本学期学校总结学生各项表现资料,请查收!
  5、有人悄悄关注了你,点击了解!
  6、这是你的丈夫/妻子在外面开房的记录,有图为证!
  诈骗剧本往往紧跟社会热点变化噱头,但不变的是短信中的短链接,它是此类骗局的关键招。
  每天近7万用户感染手机病毒,重要信息全泄露
  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在2015年,平均每天就有将近7万用户手机感染支付病毒。2016年第一季度,手机支付病毒感染用户持续增长,达到了780.2万人次。
  据了解,手机病毒是从网上购买的,通过租用伪基站群发带毒短信,从而形成了木马病毒的第一波扩散。
  一旦有人打开病毒链接,骗子就会获得受害人手机中的通讯录,以受害人的名义发送给通讯录中的熟人,这是病毒的第二波扩散,也更容易让收信人上当。
  第二波扩散之后,木马病毒就会呈几何级扩散,每一个点开链接的人,手机就不再只属于自己了。
  大揭秘!银行卡竟是这样被盗刷的
  由于控制了受害人的手机,验证码可以轻易获取。那么有了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账号和验证码,就能使用别人的银行卡进行网购了吗?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个账户,并选择一件实物商品,进行支付。进入支付环节之后,记者选择了快捷支付方式,平台要求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码四项基本信息。点击同意支付之后,平台向记者登记的手机号码发送了一串动态验证码。输入该验证码之后,平台显示完成支付。
  正如犯罪嫌疑人所说,平台并未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就能完成支付。这就是骗子为什么要通过此类快捷支付平台进行套现的原因。
  快捷支付更需要&安全带&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的快捷支付方式也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骗子之所以把快捷支付作为转款的工具,正是抓住了个别快捷支付平台的安全空隙。
  记者向移动安全领域专家了解到,安全系统相对严密的支付平台,可以在用户账户出现登录异常的情况及时提醒和停止支付。
  但专家同时指出,由于提高快捷支付的安全系数需要大数据安全技术和专业的团队,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在国内并不是所有的电商都能做到。
  警方提示:谨防木马 中毒莫慌
  首先要避免让手机中毒。警方建议智能手机机主,收到手机短信里面含有网页下载链接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点击。如果是来自一些移动官方服务号码的短信,应打电话核实后再点击。
  其次,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收不到短信,应检查手机是否已中毒。
  同时,警方还建议将银行卡与手机号绑定的手机机主,严格控制银行卡里的资金量,以便在手机中毒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损失。
  想获取更多技能,请微信搜索关注&财秘&(rong360licai),关注后回复&2016&可获取《2016吸金大法》。
文中产品信息
小编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来源之作品,任何媒体和个人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融360 www.rong360.
com)。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暂无评论,需要你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观点!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融360 - 银行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上购买手机可靠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