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涂料黄金屋是底料还是面料

桂林星期一涂料厂
企业类型:个体经营主营产品:腻子粉,乳胶漆,真石漆,石膏线公司地址:
用户认证:已认证未认证未认证未认证
最新登录:手机:
北京昌平网友一个月前在百度搜索访问了本页
北京昌平网友一个月前在百度搜索访问了本页
桂林星期一涂料厂介绍Company Introduction
广西最大腻子粉研发生产基地
灵川县星期一涂料厂位于风景秀丽的广西桂林灵川,是一家拥有中国最先进的电脑控制、自动进料、自动包装等先进生产设备,和采用多种进口材料以及同时拥有双飞粉厂、灰钙粉厂等原材料自产自销的大型广西腻子粉生产厂家。拥有近30亩的广西最大腻子粉生产基地。生产线日产量1000吨以上,可以快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我厂拥有多项产品专利技术,被公认为新型环保、健康、低耗的建筑节能材料生产厂家。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和质量的管控,视为发展壮大的灵魂。生产过程狠抓质量管理,严格把关,全面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生产每一过程进行严格管理。每包腻子粉从生产到出厂,全程电脑监控,严把检验关,确保每包产品出厂时百分之百合格。
目前主要生产产品有:皇宫一号腻子粉、超白型三星腻子粉、超白型四星腻子粉、超白型五星腻子粉、儿童健康三星腻子粉、儿童健康四星腻子粉、儿童健康五星腻子粉、家合腻子粉、家兴腻子粉、家旺腻子粉、家美腻子粉、家乐腻子粉、黄金屋腻子粉、工程腻子粉、..【】
桂林星期一涂料厂最新产品Latest Product
2018防水涂料新注册公司New Company Recommended
VIP企业推荐VIP Company Recommended
桂林星期一涂料厂相关公司Related Industry Company
联系我们名称:桂林星期一涂料厂手机:
主营产品腻子粉,乳胶漆,真石漆,石膏线
欢迎来到我们网站布料知识大全布料知识大全tex 为纺线号数 T 为经纱线 W 纬纱线 R 绞纱线 D 筒子纱线 J 精梳纱 线 K 针织汗布用纱线 JK 精梳针织汗布用纱线 Q 起绒纱线 精梳相比粗梳纱,短纤维和杂质少,纤维伸直平行,纱的条干均匀,光洁度较好。 环锭纺纺纱工艺流程(仅供参考) 配棉--清花--梳棉--预并--精梳--混并--粗纱--细纱--筒纱 以上是精梳纱, 如果去掉 “预并” 和 “精梳” 两个工序, 就是普梳纱。 一般的纺纱也是这个过程, 有时某个过程可能做 2 次,如混并。而某个过程又可以分成几个工艺,如清花。筒纱后如要送去 机织,还要“成包” 。 以下为机织工艺流程 络筒--经纱准备(整经--浆纱--穿结经)--纬纱准备 公式=0.0038*捻度平方*条份倍数*原料差别率 复捻丝缩率(反捻)=初捻捻缩率*(1-1/复捻根数)+复捻捻缩率 纱线加捻是有方向性的,捻向是纱线捻回旋转的方向。捻向有两种,一种叫顺手捻,一种叫反手 捻。 顺手捻纤维在纱线轴向呈 S 形走势, 所以称它为 S 捻; 反手捻呈 Z 形走势, 所以称它为 Z 捻。 通常单纱多为 Z 捻,股线多为 S 捻。 海岛丝的成分是涤纶,因纤维断面形状呈海岛状,故叫做海岛丝,主要用来织麂皮绒。其英文应 该是: sea island filament or islands-in-a-sea filament DOBBY G.G.T 是佳丽纱 DEW 织机 阳离子纱较一般纱容易上色.可以用盐基性染料染色,当阳离子丝与一般 polyester 混纤时,也可以 与分散性染料做双套染 , 以深色系的盐基性染料与浅色系的分散性染料同缸染 , 可以得到特殊效 果! 开纤纱属于 mirco fiber 系列纱种,目前国内技术尚无法加工制造。例如海岛纱,若是一开 24f,单根 有 12f,其纤维根数就是 24x12=288f。 在前纺工程与后纺无法显示开纤纱的特性,在染整时透过碱(NaOH)减量,将&海&的部份 减掉,就是开纤纱了。 印染业中习惯把卷染机称为机缸,不是一般所理解的大陶瓷酒缸酱缸瓦缸。原因在于 50 年前染 色的确是用大缸,后来最先采用的机器染色就是卷染机,江浙人就把这种机器叫做机器染缸,简 称机缸。扎染应该是轧染之误,而非手工艺品扎染蜡染的扎染。 籽棉是直接从棉铃上采下来,带有棉籽的棉花。籽棉经过轧棉加工,去除棉籽的棉花称为皮棉, 或称为原棉。 皮棉价=(籽棉价-棉籽价*(1-衣分))/衣分, 其中籽棉价、皮棉价、棉籽价单位均为元/斤。 如现在的籽棉收购价为 2.7 元/斤,棉籽若为 0.7 元/斤,衣分为 35%(即 0.35) ,则按上述公式计 算,皮棉收购价为 6.41 元/斤,即 641 元/担,12820 元/吨。以上计算不考虑加工损耗。 DROP 是滴塑 CRENKLE 是泡 SHUTTLE 是梭子 WATTER JET 是喷水 涂料印花的色牢度与很多因素都有关,比如说所用的粘合剂和交联剂,所选用的涂料的颗粒度,印花后烘干或焙烘温度,印花的基质等都有关系, 造成涂料印花手感不好的原因主要是黏合剂和交联剂的选择,当然如果所选用的涂料颗粒过大印 花的地方手感也有一定的影响. 喷墨印花是指利用四色印花的原理,共有 4--8 个墨盒,就向喷墨打印机原理,利用一个喷头在 布面和转移纸上打印,速度比较慢,适合 200 米以下的印花。一般普通印花的加工费在 2--10 元 /米。 MERCERIZED, GASSED, DYED). 丝光, 烧毛, 染色 一般来讲现在市场上的涤纶短纤维分 3 类 大化纤: 用 PET 切片纺或者熔体直纺的短纤维 特点,色泽好,批号大,强力稳定,疵点少,可纺性好 中化纤: 用等外 PET 切片或者加上 PET 回料纺,价格质量介于大化和小化之间~(主要一些纺厂用于和大 化混纺提升竞争力) 小化纤:用 PET 回料纺,价格和质量参次不齐,适合国情, 和出口到一些质量要求不是太高的市场和领域(如填充料等) 一般来说, 用切片纺的短纤维它基本没有什么疵点, 纤维粗细均匀, 表面光滑, 手感比较柔滑 (不 过短纤维看什么地方使用,粗代的有加硅和不加硅的区别)用手拉扯的话,切片纺的一般强力比 较好,批号大,没有色差,物理指标均匀。 一般小化纤生产的, 或者说是用再生原料产生的短纤维批号小, 同样的代数手感没有大化纤的好 (经过处理的除外)疵点多,偶尔有粗细不均匀,超倍长一般客观存在,常规再生料做的物理指 标要稍差(强力等~) GAUGE 机号:大圆机中针筒上 1 英寸的织针数 大豆蛋白纤维 该纤维的性能优越, 具有天然纤维和化学的众多优点, 不仅具有单丝细度细, 比重轻, 强伸度高, 耐酸耐碱性好,光泽好,吸湿性好等特点,还具有羊绒般柔软的手感,蚕丝般柔和的光泽,棉纤 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羊毛的保暖性等优良服用性能. 由于纤维自身的优良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域.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纯纺,与毛,丝,棉等混 纺,交织的新型服装面料是一既能满足消费者穿着舒适性,又能满足美学特性的高档面料,可生 产制作高档内衣,羊绒衫,贴身服装以及高档优闲服装,西服,运动服等,有着不同一般产品的 独特风格. 该纤维利用高能技术, 从大豆粕中分离出球蛋白, 进行提纯, 通过助剂与腈基, 羟基高聚物接枝, 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溶液,利用现代纺丝设备,经湿法纺丝而成. 天丝:是一种纤维素纤维,采用溶剂纺丝技术,干强略低于涤纶,但明显高于一般的粘胶纤维, 湿强比粘胶有明显的改善,具有非常高的刚性,良好的水洗尺寸稳定性(缩水率仅为 2%) ,具有 较高的吸湿性 ,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光泽优美,手感柔软,悬垂性好,飘逸 性好。总起来说:天丝具有:1 有棉的柔软性 2 有涤纶的高强力 3 有毛的保暖性 但是它在湿热的条件下容易变硬,在冷水的挑绒性也不好。 加工丝就是经过改变的丝,原丝就叫原条,没使用过的,相对纯新的,再生丝就是档次比较低,使用过 的次品吧. 一般 FOB 税后价格的计算: 工厂价格/(1+退税率)*(1+公司费用率)/预期换汇成本=FOB 美圆价格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L/C)是银行应进口人请求,开给出口人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凭 证。 提单 B/L 是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证明已收到特定货物,允偌将货物运到特定目的地,并 交付给收货人的凭证。 卖方凭 L/C 收汇,买方凭 B/L 提货。 异形纤维:是通过纤维断面形状的改变来改善其物理机械性能,如三角形结构可增加纤维光泽, 使织物具有丝绸光泽;三叶或者五叶形结构蓬松手感好,保暖性好,透气性好,不易起球;中空 形结构纤维质轻,其保暖性好。 熔融纺丝: 将高分子聚合物加热熔融成为一定粘度的纺丝熔体, 利用纺丝泵连续均匀地挤压到喷 丝头, 通过喷丝头的细孔压出成为细丝流, 然后在空气或水中使其降温凝固, 通过牵伸成丝。 (锦 纶,涤纶,丙纶) 干法纺丝:利用易挥发的溶剂对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溶解,制成适于纺丝的粘稠液。将纺丝粘液从 喷丝头压出形成细丝流, 通过热空气套筒使细丝流中的溶剂迅速挥发而凝固, 通过牵伸成丝。 (氯 纶,腈纶,维纶,醋纤) 湿法纺丝:将成纤高分子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纺丝溶液,由喷丝头喷出形成粘液细丝流,使 它进入凝固液中, 由于粘液细丝流内的溶剂扩散以及凝固剂向粘液细丝流中渗透, 使细丝流凝固 成纤维。 湿法纺丝的特点是喷丝头孔数多,但纺丝速度慢,适合纺制短纤维,而干法纺丝适合纺制长丝。 通常同品种化学纤维利用干法纺丝较湿法纺丝所得纤维结构均匀, 质量较好美标四分制布匹检验 标准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 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 (Linear 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四分。 对于经纬和其他方向的疵点将按以下标准评定疵点分数: 一分: 疵点长度为 3 寸或低于 3 寸 两分: 疵点长度大于 3 寸小于 6 寸 三分: 疵点长度大于 6 寸小于 9 寸 四分: 疵点长度大于 9 寸 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码疵点将被评为四分。例如: 无论直径大小,所有的洞眼都将被评为四分。 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 横档、边至边色差、窄封或不规则布宽、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码疵点应被评为四分。 每码疵点的评分不得超过四分。 评分的计算 不同布种的接受水平 抽样程序 评定布匹等级的其他考虑因素 织物疵点专用术语 评分的计算: 原则上每卷布经检查后,便可将所得的分数加起来。然后按接受水平来评定等级,但由于不同的 布封便须有不同的接受水平,所以,若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出每卷布匹在每 100 平方码的分数,而 只须制订一在 100 平方码下的指定分数,便能对不同布封布匹作出等级的评定。 (总分数 x 36 x 100) / (受检码数 x 可裁剪的布匹宽度) = 每 100 平方码的分数 不同布种的接受水平 不同类型的布匹被分为以下四大类。 超过指定分数的单卷布匹应被定为二等品。 如果整批布匹的平均评分超过了指定的分数水平, 则 该批布匹应被视为未通过检验。 梭织布匹 类型 布匹种类 单卷 整批 1 全人造布匹,聚酯/尼龙/醋酸纤维制品 衬衫衣料 纺人造纤维织物 精纺毛料 20 点/100 平方码 16 点/100 平方码 2 粗斜纹棉布 帆布 府绸/牛津条纹或方格纹棉布衬衫衣料 纺人造纤维织物 毛织品 条纹或格子花纹的布/染成的靛青纱 所有专用布匹, 提花织物/多比灯芯绒/天鹅绒/伸展粗斜纹棉布/人造布匹/混纺 28 点/100 平方码 20 点/100 平方码 3 亚麻布 薄细棉布 40 点/100 平方码 32 点/100 平方码 4 多皮奥尼丝绸/轻丝绸 50 点/100 平方码 40 点/100 平方码 针织布匹 类型 布匹种类 单卷 整批 1 全人造布匹,聚脂/尼龙/醋酸纤维制品 人造丝 精纺毛料 混纺丝绸 20 点/100 平方码 16 点/100 平方码 2 全专业布匹,提花织物/多比灯芯绒 纺人造纤维织物 毛纺品 染成的靛青纱 丝绒/斯潘德克斯 25 点/100 平方码 20 点/100 平方码 3 基本针织布匹(精梳棉布/混纺棉布) 30 点/100 平方码 25 点/100 平方码 4 基本针织布匹(经梳毛机梳理过的棉布) 40 点/100 平方码 32 点/100 平方码 抽样程序 选择待检卷完全是随机挑选。 纺织厂需要在一批布匹中最少有 80%的卷已打包时, 向检验员出示货物装包单。 检验员将从中挑 选受检卷。 一旦检验员选定待检卷,不得再对待检卷数或已被挑选受检的卷数进行任何调整。 检验期间,除了录和核对颜色之外,不得从任何卷中截取任何码数的布匹。 对接受检验的所有卷布匹都定等级,评定疵点分数。 评定布匹等级的其他考虑因素 屡犯的疵点: 1. 任何重覆和/或不断出现的疵点都将构成屡犯的疵点。对每码布匹出现的屡犯的疵点都必须处 以四分。 2. 无论疵点分数是多少,任何有十码以上布匹含有屡犯的疵点的卷,都应当被定为不合格。 全幅宽度疵点: 3. 每 100 平方码内含有多于四处全宽疵点的卷,不得被评定为一等品。 4. 平均每 10 个直线码数内含有一个以上重大疵点的卷将被定为不合格, 无论 100 码内含多少疵 点。 5. 在头三码或末三码内含有一个重大的疵点的卷都应定为不合格。重大疵点将被视为三分或四 分的疵点。 6. 如果布匹在一个织边上出现明显的松线或紧线,或在布匹主体上出现波纹、皱纹、折痕或折 缝,这些情况导致在按一般方式展开布匹时,布匹不平整,这样的卷都不能被评为一等品。 布匹宽度: 7. 检验一卷布匹时,对其宽度至少要在开始、中间、和最后时检查三次。如果某卷布匹的宽度 接近规定的最小宽度或布匹的宽度不均匀,那么就要增加对该卷宽度的检查次数。 8. 如果卷宽度少于规定的最低采购宽度,该卷将被定为不合格。 9. 对梭织布而言,如果宽度比规定的采购宽度宽 1 寸,该卷将被定为不合格。但是对于弹性的 梭织布匹来说,即使比规定的宽度宽 2 寸,也可以被定为合格。 对针织布而言,如果宽度比规定的采购宽度宽 2 寸,该卷将被定为不合格。但是对于拉架针织 布匹来说,即使比规定的宽度宽 3 寸,也可以被定为合格。 10. 布匹的总体宽度是指从一端外部织边到另一端外部织边的距离。 可剪裁的布匹宽度是指除去布匹织边和/或定型机针孔、布匹主体上未染印的、未上涂层的或其 他未经过处理的表面部分而量度出的宽度。 色差评定: 11. 卷与卷及批与批的色差不得低于 AATCC 灰度表中的四级。 12. 在布匹检验过程中从每卷中取 6 寸-10 寸宽的色差布板, 检验员将使用这些布皮来比较同卷 内的色差或不同卷之间的色差。 13. 同卷内边对边, 边至中或布头对布尾的色差不得低于 AATCC 灰度表中的四级。 对于受检的卷, 出现这类色差疵点的每码布将被评为四分。 14. 如果接受检验的布料与事先提供的被认可样品不符,其色差必须低于灰度表中的 4-5 级,否 则此批货物将被定为不合格。 卷长度: 15. 如果卷的实际长度与标签上注明的长度偏差 2%以上,该卷将被定为不合格。对于出现卷长 度偏差的卷不再评定其疵点分数,但是须在检验报告上注明。 16. 如果所有抽查样品的长度总和与标签注明的长度偏差 1%或以上, 整批货物将被定为不合格。 接合部分: 17. 对梭织布匹而言,整卷布匹可以由多个部分连接而成,除非购买合同中另有规定,如果某卷 布匹中含有长度低于 40 码的接合部分,该卷将被定为不合格。 对针织布匹而言,整卷布匹可以由多个部分连接而成,除非购买合同中另有规定,如果某卷布匹 中含有一个重量低于 30 磅的接合部分,该卷将被定为不合格。 弓纬:18. 对梭织和针织布匹而言,出现大于 2%弓纬和斜折的所有印花布匹或 条纹布匹; 和出现大于 3%歪斜的所有灯芯布匹的卷都不能被定为一等品。 歪斜: 19. 对于梭织布匹而言,出现大于 2%歪斜的所有印花布和条纹布匹,和出现大于 3%歪斜的所有 灯芯布匹的卷都不能被定为一等品。 20. 对于针织布匹而言,出现大于 5%歪斜的所有灯芯布匹、印花布匹都不能被定为一等品。 布匹气味: 21. 所有散发出臭味的卷都不能通过检验。 洞眼: 22. 通过导致布匹破损的疵点,无论破损尺寸的大小,都应被评为 4 分。一个洞眼应包括两根或 两根以上的断纱。 手感: 23. 通过与参照样品进行对比检验布匹的手感。 如果出现明显的差异, 该卷布匹将被定为二等品, 每码评为 4 分。如果所有卷的手感都达不到参照样品的程度,将暂停检验,暂不评定分数。 织物疵点专用术语 横裆疵 (Barre)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的特点是在织物横列或在织物横向上通常会出现一 些不均匀的花纹图案。 纱线不均匀、 纱线张力不均匀以及纱线具有不同的染料亲和力等都可能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坏地 (Bad Place) - 对于那些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织物缺陷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的术语。这 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那些织物织造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 斜纹疵 (Bias) (参考纬斜)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纬纱与经纱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物横列与织物纵行发生尺寸偏斜的地方。 鸟眼花纹疵 (Birdseye Defect)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偶尔无规律出现的与织物设计 相反的集圈组织。 弓弧 (Bow)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纬纱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对针织 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线圈横列以弧线方式位于织物的宽度方向上。 断头疵 (Broken End) - 这种缺陷指的是经纱断裂后并经过修补的地方, 它的常见特点是可以看见 织到织物当中的断头。 花纹错色疵 (Broken Color Pattern)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花纹的不连续性,在用织 布机通丝描绘彩色图案时产生错误或者在纬纱断裂时对织布机进行维修以后对图像填充链的重 新设置不正确都可能会导致这种缺陷的产生; 对针织织物而言, 这种情况是由梭换筒错误而产生 的。 断纬疵 (Broken pick)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纬纱断裂而导致在织物的部分宽度上缺少纬纱。 擦伤疵 (Bruise) - (参考边撑疵)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正在进行编织的纱线或者已经编织完毕 的织物受到磨损,从而导致纤维失去方向感并导致织物外观失真。 斑点疵 (Burl mark) - 这是一种由于某些物质过量而导致的变形,这些物质包括粗纺线,废物以及正在用修补工具 来去除的飘头纱。 吊边疵 (Buttonhole selvage) - 这是一种织物织边缺陷, 更换纬纱之前在织布机梭子上累积起来的 过度张力是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 这种张力往往会限制织边纬纱的正确脱落以及交错, 从而产生 一种类似于扣眼的瑕疵。 擦伤纱 (Chafed Yarn) - 这种缺陷指的是受到磨损的纱线, 纱线受到磨损以后会使纤维失去方向感 并令纱线失真。 这种缺陷将会影响到纱线的可着色性, 并常常会导致径向条花或纬向条痕的产生。 碎裂纬纱 (Chopped Filling) - 这种缺陷是指纬纱方向上产生的不均衡现象,其特点是存在一个明 显的或整齐的图案,而该图案是由绘图辊的偏心行为所造成的。 破洞疵 (Clip mark) - 这种缺陷是指织物上未被染上色的地方, 这种缺陷的产生是由于夹在织物边 缘上的金属小夹子所造成的,这些小夹子是为了避免或修正织物织边在染色时翻折而使用的。 粗经疵 (Coarse End) - 这种情况指的是,有一根经纱的直径要明显大于织物正常经纱的直径。 粗纬疵 (Coarse Pick) - 这种情况指的是,有一根纬纱的直径要明显大于织物正常纬纱的直径。 粗支纱疵 (Coarse Yarn) - 这种情况指的是,有一根支纱的直径要明显大于织物正常支纱的直径。 起皱织物疵 (Cockled Fabric)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是指,那些有皱纹的、皱缩的或隆起的 不能在裁剪台上放平的织物。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纱线无规则的扭曲, 也可能是由于 纱线在针织过程中张力不均衡,还可能是由于织物中的纱线在整理工序中的反应程度不均一。 扭结纱疵 (Cockled Yarn) - 这种情况指的是,某根纱线中的一些纤维看起来显得很卷曲而且分不 清纤维的方向。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一些纱线纤维相对于绘图辊来说太长, 从而导致在前 一绘图辊松开这根纤维之前后一绘图辊就已经把这根纤维夹住了,这样就会令纤维折断和卷曲。 扭结纱在织物中看起来就好象是细小的搓捻。 彩色飞花织入疵 (Color Fly) -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纱线或织物当中出现不同颜色的纤维杂质。 色纱穿错疵 (Color Misdraw) - 对梭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用织布机通丝来描绘的色纱 与彩色图案和(或)织纹设计相反;对经纱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用导杆来描绘的色 纱与花纹设计相反。 脱浆疵 (Color Out) - 在印花过程中,如果贮存槽中的色浆快用完的话,将会造成印花图案的空 白跳花。 拖浆疵 (Color Smear) - 这种情况是由于在印花过程当中来涂抹颜料所造成的花纹变形。 硬摺痕疵 (Compactor Crease)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由于在缩水率控制和稳定过程中采用起皱织物而造成的坚硬 摺痕。 起皱疵 (Corrugation) (参考预缩纹隐皱痕疵) - 这种缺陷是由非正常工作的预缩整理机厚垫布所 造成的搓板现象。 盖面疵 (Cover) - 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织物的表面特性缺陷,比如经纱和纬纱的数量、花纹突 出与否、以及其他可以通过改变两种纱线系统中的其中某一个纱线系统来获得的期望特性。 折痕疵 (Crease) - 这种缺陷指的是织物在压力下自己折叠所产生的折痕。 皱折条花疵 (Crease Streak) - 这种缺陷指的是在染色或修整工作中把织物弄折后所导致的可见 后效应。 破损疵 (Damaged) - 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物已经被损坏而不能再应用于预定的场合。 刀口痕纹疵 (Doctor Streak) - 这种缺陷指的是在印花过程中由于刮刀破损而产生的一条狭窄的、 摆动的条花。 双经纱疵 (Double End) - 这种情况指的是, 在织物设计本来只需要一根经纱的地方却出现了两根 经纱。 双纬纱疵 (Double Pick) - 这种情况指的是, 在织物设计本来只需要一根纬纱的织机梭口处却出现 了两根纬纱。 成双疵 (Doubling) - 对纬纱而言,这种情况是指,由于粗纱的两端同时撞上细纱的一端而造成这 根纬纱的尺寸要比正常尺寸大两倍; 对经纱而言, 由于粗纱的两端同时撞上细纱的一端将会导致 粗经。 拖尾疵 (Dragging End) - 对经纱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经轴把经纱给缠住了,从 而导致经纱是在不稳定的张力条件下进行针织。 松紧条痕疵 (Drawback) - 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是由于逐渐施加于许多经纱上的由一些不正常限 制所造成的多余张力。当限制消除后,这些过分松弛的经纱会逐渐被织入到织物当中去,从而产 生织物缺陷。 低垂纬纱疵 (Dropped Pick) - 这种织物缺陷是由于无梭织机上的引纬装置不能及时夹住和松开 纬纱而造成的。由于引纬装置不能及时松开纬纱,所以纬纱就会进入装置主体,从而在织物的宽 度方向上造成一半的缺纬。另外,由于松开后的纬纱立即就会被织入织物当中,因而在这种情况 下,织入到织物当中的纬纱有时会缠成团。 染色条花疵 (Dye Streak) - 这是一种与染料相关的条纹缺陷, 它的?生主要取决于染料在织物上的 应用情况或者说是织物对染料的吸收情况。 缺经疵 (End Out) - 这种情况指的就是缺少经纱。 纬向条痕疵 (Filling band) - 这种情况指的是, 在织物宽度方向上有一条在视觉上显而易见的条痕。 纬纱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存在着差别是造成这种缺陷的直接原因。 纬向跳花疵 (Filling Floats) (参考纬跳纱、 上跳花疵以及下跳花疵) - 这种情况指的是, 纬纱在本来 应该与经纱交错的地方与并没有之交错,而是在其之上或之下自由伸展。 细经纱疵 (Fine End) - 这种缺陷指的是,某根或某些经纱的直径明显要比织物正常经纱的直径小。 细支纱疵 (Fine Yarn)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指的是,某根或某些支纱的直径明显要比织物 正常支纱的直径小,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在织物横列或织物横向上出现细线状的裂纹。 叠经疵 (Flat) - 这种情况指的是平纹组织的穿错,导致的结果是两根经纱重叠在一起。 跳花疵 (Float) (参考经向跳花疵、 纬向跳花疵以及跳针) - 这种情况指的是, 一根纱线在本来应该 与相对纱线系统中的纱线相交错的地方并没有与之交错,而是在其上或其下自由伸展。 外来纤维 (Foreign Fiber) - 这种情况指的是作为杂质存在的纤维,而不是普通的织物纤维。这些 纤维杂质既可以存在于一根纱线内,也可以随机分布于整件织物当中。 外来杂质 (Foreign Matter) - 这里的杂质是指除纤维杂质之外的其他污染物。 起球疵 (Fuzz Balls) - 这种缺陷指的是由于受到织布机磨损而形成的包围经纱的纤维球。 产生这种 缺陷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在经纱中缺乏足够的胶料,从而导致通常所指的&软纱&的形成。 飞花回丝等杂物织入疵 (Gout) - 这种织物缺陷指的是,卷入纱线或卷入织布机梭口中的短纤维 或飞花的积累。这种缺陷与粗纺线的不同之处在于,粗纺线在外形上通常是对称的,而飞花回丝 等杂物织入缺陷通常看起来象没有牵伸的团块。 晕圈疵 (Halo) - 这种织物缺陷指的是, 在染色的过程当中, 由于染料向某一缺陷迁移而形成的把 该缺陷包围起来的细纬档。 三角形破洞疵 (Hang Pick) (参考缩纡疵) -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钢筘刮来之前,纬纱会在瞬间缠住 经纱结头或缠住其他突出物。发生这种情况将导致在织物的表面上出现一种短环纬纱缺陷。 悬线疵 (Hang Thread) -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织物的表面上有纱线悬挂着。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 最主要的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在修补完断头之后织布机没有能够夹住多余的纱线, 另外一 个原因是由于服装检验员没有能够去掉多余的纱线。 浆斑疵 (Hard Size) - 这种织物缺陷的特点是:在织物上会出现一块具有粗糙、坚硬手感的地方而 且该地方看上去有云斑而且不均匀。 这种情况在色织染纱中最为普遍,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 于浆纱机停止工作,从而导致过剩的胶料凝结在纱线上。这种缺陷通常表现?在织物宽度方向上 出现的条痕。 错组织疵 (Harness Balk) - 这种织物缺陷是由于织布机通丝没有能够按照规定的序列来进行移动 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导致纬纱在本来应该与经纱交错的地方并没有与之交错,而是在经纱上面漂浮着。 落综档疵 (Harness Breakdown)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织布机通丝停止工作而导致那些由通丝 牵引的经纱向织物前面或织物后面漂浮这种现象。 综光穿错 (Harness Misdraw)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织布机通丝牵引的一根或多根经纱与织纹设 计相反。 破洞疵 (Hole) - 本术语的意义已经很清楚,用不着再进行详细描述。 拉入疵 (Jerk-in) - 这种情况指的是, 织布机梭子在把正常纬纱拉入织物的同时还把一根多余的纬 纱也拉入到织物当中。在常规织布机上,这种缺陷通常发生在纬管库一侧。产生这种现象最主要 的原因是由于持线装置在纱线更换后没有能够从向外去的绕线筒上夹住纬纱。 绕线筒足够长, 能 够让边撑丝条切断器来切断纱线。 扭结纬纱疵 (Kinky Filling) - 这种情况指的是, 在织物上某个地方由于纬纱过分松弛而导致它能够 在短距离内自我扭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织布机梭子装箱不正确;纬纱叉工作不正常;打 梭棒功率过高;纬纱过度扭结以及纬纱捻度设置不合适等。 打结疵 (Knot) - 这种情况指的是,纱线的两端系到一起了。 换纡纬档疵 (Loom Bar) - 这种织物缺陷指的是在织物宽度方向上出现的色档,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由于在更换纬纱以前在织布机梭子上存在着张力积累。这种缺陷在染织织物中最为普遍。 飞花织入疵 (Loom Waste) -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织布机上积累起来的废物通过气流或织布机梭 子而进入织物当中。 缩纡疵 (Loopy Filling) (参考三角形破洞疵) - 这种情况指的是, 在钢筘刮来之前, 纬纱会在瞬间缠 住经纱结头或缠住其他突出物。发生这种情况将导致在织物的表面上出现一种短环纬纱缺陷。 松眼横列疵 (Loose Course)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纱线缺乏适度的张力而导 致线圈横列的环结要比正常的环结大。 停车色档疵 (Machine Stop) - 这个术语用来描述在染色和修整过程中由于机器停止工作而把织 物夹在机器当中所造成织物上出现的明显色档。 一般情况下, 这种缺陷表现为织物宽度方向上出 现的显著色纬档。 经向蛛网疵 (Mat-up)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于经纱缠在一起而破坏了经纱和纬纱的正确交错。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织布机在纱线断裂时没有能够停下来, 也可能是由于从其他地方来的 飘头纱进入到织布机中。经向蛛网的危害程度可能不大,也可能极具破坏性。 穿错-综光(Misdraw-Harness)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钢筘牵引的一根或多根经纱与设计相反。 穿错-钢筘 (Misdraw-Reed)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钢筘牵引的一根或多根经纱与设计相反。 穿错-色纱 (Misdraw-Color) - 对梭织织物而言, 这种情况指的是, 由织布机通丝牵引的色纱与颜色图案及 (或) 织纹设计相反。对经纱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是指,由导杆牵引的色纱与花纹设计相反。 缺纬疵 (Mispick) - 这种情况指的是,织纹设计由于缺少纬纱而遭到破坏。 漏纱疵 (Missing Yarn) - 对针织织物而言,漏纱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纱线断开以后机器仍然继 续运转所造成的。 漏选疵 (Miss-selection)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指的是,花纹由于偶然的漏线而遭到破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底脚片被粘住了,也可能是由于纱线喂入方式不正确。 混纬疵 (Mixed Filling) - 这种情况是指,由与织物中其他正常纬纱不同的纬纱所导致的一条可以 看见的条痕。 混纺纱疵 (Mixed Yarn) - 这种织物缺陷是指在织物当中包含与织物具有不同化学或物理性质的 纱线。 多斑疵 (Mottled) - 这个术语是用来描述有许多斑点的织物外观。产生斑点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织 物上的颜料涂抹不均匀,也可能是由于织物对颜料的吸收不均匀。 条花疵 (Needle Line)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是指由弯针造成的垂直裂缝。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图案丝毫不受到影响,但是纵行的均匀布置会发生变形。 粒结疵 (Neppiness) -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织物表面上出现过多的缠结团块(粒结) 。 筘痕疵 (Open Reed) (参考筘路疵) - 这是一种由弯曲筘片所造成的织物缺陷,其特点是在织物经 向上有一块细长的条痕。 对花不准 (Out Of Register) -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印花过程中,由于印辊不同步而造成的花纹变 形。 跳花疵 (Overshot) - 这种情况指的是,纬纱偏离了它的常规路径,并且没有与经纱在它们本来应 该交错的地方相交错, 而是在经纱之上自由伸展。 这种缺陷最容易出现在距离织物织边十二到十 五英寸范围以内的地方,而且是由于织布机设置不正确所造成的。 花纹缺陷 (Pattern Defect) - 对梭织织物而言, 这种情况是指, 交错的形成或者颜色的嵌入与织物 的花纹设计相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机器工作不正常, 也可能是由于色纱在织布机通丝 中的放置不正确。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缺陷是指,缝线的形成或者颜色的嵌入与织物的花纹设 计相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机器工作不正常, 也可能是由于色纱在粗纱架上的放置不正 确。 针洞疵 (Pin Holes) - 对于从针链拉幅机上辗过的织物而言,出现针洞很平常,但是如果针洞距离 织物织边太远,或者针洞扩大以及撕裂的话,那么此时就产生了这种织物缺陷。 脱套疵 (Press Off) - 对针织织物而言,这种情况是指,织物没有被织上,或者织物从机器上掉下 来,还可能是花纹完全断裂和破坏。 皱纹疵 (Pucker) (参考预缩皱痕疵) - 这种织物缺陷是指在预缩处理过程当中由于浸湿不均匀而 产生的经向变形,一般来说,是由于喷雾头不好而造成的。这种缺陷可能会表现 ?波状的织物织 边,也可能会影响到织物的任何其他区域。在采用一个喷雾头的情况下,产生的皱纹通常有八到 十英寸宽。 钢筘穿错疵 (Reed Misdraw) - 这种情况指的是,由钢筘牵引的一根或多根经纱与花纹设计相反。 筘路疵 (Reed mark) (参考筘痕疵) -这是一种由弯曲筘片所导致的织物缺陷, 其特点是在织物经向 上有一块细长的条痕。 筘路条花疵 (Reed Streak) - 这是一种由坏钢筘所引起的经向条纹缺陷。由于纱线的布置不均匀, 所以织物上可能会出现轻的或重的条纹,另外,坏钢筘还可能会对纱线产生磨损,改变纱线的染 料亲和力。 筘片缺陷 (Reedy) - 这种缺陷的特点是,在有条纹缺陷出现的地方通常会出现筘片花纹。产生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钢筘太松, 也可能是由于钢筘牵引的安排不正确, 还可能是由于织布机的设 置不正确。 布面毛糙 (Rough) - 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由于断针或断底脚片而造成的织物的粗糙或起皱的 外观。 预缩纹隐皱痕疵 (Sanforize Corrugation) (参考起皱疵) - 这种织物缺陷是由于预缩整理机厚垫布 没有正常工作而导致的搓板现象。 预缩皱痕疵 (Sanforize Pucker) (参考皱纹疵) -这种织物缺陷是指在预缩处理过程当中由于浸湿不 均匀而产生的经向变形,一般来说,是由于喷雾头不好而造成的。这种缺陷可能会表现为波状的 织物织边,也可能会影响到织物的任何其他区域。在采用一个喷雾头的情况下,产生的皱纹通常 有八到十英寸宽。 预缩布面粗糙 (Sanforize Roughness) - 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由于过分预缩而造成的织物的粗糙 或起皱的外观。 折皱疵 (Scrimp) - 这种缺陷是由于织物在褶皱或折叠状态下进行印花所造成的, 当打开或展开褶 皱或折痕的时候,花纹通常会遭到破坏坯布成本核算方法汇总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 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 S 表示的,与旦尼尔(用 D 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 2、 旦尼尔数表示 9000 米纱线的克数,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 100D 就表示 9000 米纱线的重量为 100 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 面料的门幅为 63 英寸。 计算公式: 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织缩)=136 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 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 克 63&,133*72 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 比如 40S 的精梳纱是 25 元/公斤, 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 (136+70) ÷.15 元 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 3 分一纬,即:72*0.03=2.16 元 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 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 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 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要做到 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108 克 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84 克 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 克,注:40D 的氨纶一般换算成 12D,70D 的氨 纶一般换算成 25D 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 克 后面的算法嘛,同上。 另外在告诉大家一个经验公式:用纱量=0.63*门幅(英制)*密度(英制)/纱支(英制) 系数 0.63 根据每家工厂实际情况可调整;对于弹力纱 40D 的纱支减 0.5,如 32S+40D 算做 31.5,70D 的减 0.9 即可; 纬向弹力的成品和上机的门幅经纬密关系: 坯布门幅/上机门幅=1.4 左右, 成品经密/上机经密=1.4 左右;具体根据后整理情况有波动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的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区别 针织物与梭织物由于在编织上方法各异, 在加工工艺上, 布面结构上, 织物特性上, 成品用途上, 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较。 (一) 织物组织的构成: (A) 针织物:是由纱线顺序弯曲成线圈,而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而纱线形成线圈的过程, 可以横向或纵向地进行,横向编织称为纬编织物,而纵向编织称为经编织物。 (B) 梭织物:是由两条或两组以上的相互垂直纱线,以 90 度角作经纬交织而成织物,纵向的纱 线叫经纱,横向的纱线叫纬纱。 (二) 织物组织基本单元: (A)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展线呈一空间曲线所组成。 (B)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三) 织物组织特性: (A)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纱线组成,当针织物受外来张 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 力是横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 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B) 梭织物:因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地方有些弯曲,而且袛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方向内弯曲,其弯 曲程度和经纬纱之间的相互张力,以及纱线刚度有关,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如以纵向拉伸时, 经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 48&/50& ,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减少,而纬纱的弯曲增加,如纵向拉伸不停,直至经纱完全伸直为止, 同时织物呈横向收缩。当梭织物受外来张力以横向拉伸时,纬纱的张力增加,弯曲则减少,而经 纱弯曲增加,如横向拉伸不停,直至纬纱完全伸直为止,同时织物呈纵向收缩。而经,纬纱不会 发生转换,与针织物不同。 (四) 织物组织的特征: (A) 针织物: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弹性好,因针织物是由孔状线圈形成,有较大的透气性能,手 感松软。 (B) 梭织物:因梭织物经,纬纱延伸与收缩关系不大,亦不发生转换,因此织物一般比较紧密, 挺硬。 (五) 织物组织的物理机械性: (A) 针织物: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纵密、横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弹性、断裂强度、 耐磨性、卷边性、厚度、脱散性、收缩性、覆盖性、体积密度。 (B) 梭织物: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包括经纱与纬纱的纱线密度、布边、正面和反面、顺逆毛方 向、织物覆盖度。 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 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 做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 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 看燃烧后的剩余物, 从而判断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 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 一、棉纤维与麻纤维 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黄色,冒蓝烟。二 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 棉燃烧发出纸气味, 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 燃烧后, 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二、毛纤维与真丝 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 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球状颗粒, 手指一压即碎。 真丝遇火缩成团状, 燃烧速度较慢, 伴有咝咝声, 散发出毛发烧焦味,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三、锦纶与涤纶 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 起泡,燃烧时没有火焰,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散发出芹菜味,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 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呈黄色火焰,散发芳香气 味,烧后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纶与丙纶 腈纶学名聚丙烯腈纤维,近火软化熔缩,着火后冒黑烟,火焰呈白色,离火焰 后迅速燃烧,散发出火烧肉的辛酸气味,烧后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手捻易碎。丙纶学名聚丙 烯纤维,近火焰即熔缩,易燃,离火燃烧缓慢并冒黑烟,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散发出石油 味,烧后灰烬为硬圆浅黄褐色颗粒,手捻易碎。 五、维纶与氯纶 维纶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燃烧时顶端有一点 火焰,待纤维都融成胶状火焰变大,有浓黑烟,散发苦香气味,燃烧后剩下黑色小珠状颗粒,可 用手指压碎。氯纶学名聚氯乙烯纤维,难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下端绿色白烟,散发刺 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烧后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纶与氟纶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近火边熔边燃,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离开火继续 熔燃,散发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烧后灰烬为软蓬松黑灰。氟纶学名聚四氟乙烯纤维, ISO 组 织称其为萤石纤维,近火焰只熔化,难引燃,不燃烧,边缘火焰呈蓝绿碳化,熔而分解,气体有 毒,熔化物为硬圆黑珠。氟纶纤维在纺织行业常用于制造高性能缝纫线。 七、粘胶纤维与铜铵纤维 粘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很快,火焰呈黄色,散发烧纸气味,烧后灰 烬少, 呈光滑扭曲带状浅灰或灰白色细粉末。 铜铵纤维俗名虎木棉, 近火焰即燃烧, 燃烧速度快, 火焰呈黄色,散发酯酸味,烧后灰烬极少,仅有少量灰黑色灰 机织物一般术语和基本组织的定 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77.024:061.4 GB 8686-8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 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描述机织物的一般术语和三个基本组织的定义. 2.一般术语 2.1 机织物 woven fabric 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 织物. 2.2 经纱 warp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 2.3 纬纱 filling 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 2.4 投纬 pick 在连续的两次打纬之间,即织造的一自循环中,将一根或多根纬纱引入织物. 2.5 织物正面 face 一般的指织纹明显.图案清晰的一面,对起毛等织物,指起毛绒的一面.如果织物 两 面没明显的区别,则可以任取一面作为织物的正面. 2.6 织物反面 back 与织物正面相反的一面. 2.7 组织点 inte rlacing 经纱与纬纱相互沉浮的交叉处. 2.8 织物组织 weave 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织的规律. 2.9 完全组织 weave repeat 当织物组织达到循环时为一个完全组织.构成一个完全组织所需的最 少经(纬)纱根数, 叫作完全经(纬)纱数. 2.10 第一要经纱 first warp thread 构成完全组织的左侧的第一根经纱. 2.11 第一要纬纱 first weft thread 构成完全组织的最下面的一根纬纱. 2.12 浮长 float 织物中一要纱线上相邻两个组织点之间的纱线长度.经一根经(纬)纱跨越的纬(经) 纱 根数表示. 2.13 接结点 binding point 为以下目的设计的组织点: a.加固单层组织结构中的长浮线; b. 把表里两层组织紧密地连接在一 起; c.多层组织结构中层与层这间的连接. 2.14 斜纹纹路 twill line 组织纹路形成的斜线,一般用它母&S& 或者&Z& 表 示斜纹组织的斜向. 注:S 表示左斜纹,Z 表求右斜纹. 2.15 意匠纸 design paper 按一定比例画有竖线和横线的方格纸,用来描绘织物组织和图案,通常 纵行格子表示 一根经纱, 横行格子表示一根纬纱. 2.16 织物截面图 weave cross-section diagram 织物经向或纬向的剖视图,从织物的侧面看一根经 纱或一根纬纱的交织情况. 注:使用时,经向截面画在织物图的左侧,纬向截面画在组织图的下面, 有关的经纬纱, 应有标记或数目.用经向截面的左侧和纬向截面的上面来表示织物的正面. 2.17 飞数move number 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相应组织间隔 的纬纱(或经纱)根数. 2.18 上机图 looming draft 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由织物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提 综图四个部 分按一定的位置排列而成. 2.19 组织图 weave diagram 在意匠纸上表示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规律的图形 .经纱浮在纬 纱上时 , 通常要在意匠 纸的方格上画一个符号表示 & 经浮点 &, 不画符号的空格表示 &纬浮点&. 2.20 穿综图 drafting plan 表求经纱穿入每页综片顺序的图形. 2.21 提综图 lifting plan 表示按照组织图及穿综图的要求所确定的综片提长顺序的图形. 2.22 空筘图 denting plan 表示穿入同一筘齿内的经纱根数的图形. 3. 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有三种,即: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规定如下: 3.1 平纹组织 每根纬纱在一根经纱上按一上一下规律来回交替,每根经纱也同样地在一根纬纱上按一上一下规 律来回交替. 3.2 斜纹组织 一个完全组织中至少要有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相互交织,每根经纱纬纱上只能有一个纬经组织点. 在织物表面由连续的组织点构成斜向纹路. 3.3 缎纹组织 一个完全组织内至少要有五根纬纱和五根经纱相互交织,且每根经纱纬纱上只能有一个纬经 组 织点,飞数要大于一.在一个完全组织中纱线根数和飞数不能有公约数. 主题: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GB3921-83,ISO 105/C01-C05--11-07 发布
实施 本标准是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系列,其主要技术条件等效采用 ISO 105/C01~C05--1982&, 在编排上将 ISO 105/C01~C05--1982 五个标准合并成为一个标准五个方法.增加了合成洗涤剂的 五个方法. 1.适用范围 要标准适用于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包括从温和到剧烈的洗涤操作范围.不反映全面 洗烫效果. 2.原理 将纺织品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缝合在一起,放在试液中,在规定的时间与温度的条件下,经机械搅拌,清洗,干燥.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3.引用标准 GB 250-84=ISO 105/A02-1982&; GB 251-84=ISO 105/A03-1982&. 4.设备和材料 4.1 试验设备是由装有一根旋转轴杆的水浴锅组成,旋转轴杆支撑着多只容量约为 550±50ml 的 玻璃或不锈钢容器(直径 75±5mm X 高 125±10mm),从轴杆中心到容器的底部为 45±10mm,整 个轴杆/容器联合装置每分钟旋转 40±2 次,水浴锅温度是恒温控制的,使试液保持在规定温度±2 度. 4.2 耐腐蚀的不锈钢珠,直径约为 0.6cm 4.3 试剂 4.3.1 试剂 1--皂片,含水不超过 5%,成分含量按干重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游离碱,按碳酸钠计 不大于 3g/kg 游离碱,按氢氧化钠计 不大于 1g/kg 脂肪物质总含量 不小于 850g/kg 从皂片制备的混合脂肪酸的冻点 30 度及以下 碘值 不大于 50 皂片不含荧光增白剂和着色物质 4.3.2 试剂 2--合成洗涤剂 %(m/m) (±0.02%)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链烷碳链的平均长度 C11.5) 8 脂肪醇羟乙基缩合物(环氧乙烷数 14) 2.9 钠皂(链长: C12-C16:13-26% C18-C22:74-87%) 3.5 三聚磷酸钠 43.7 硅酸钠 7.5 羟甲基纤维素 1.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0.2 硫酸钠 21.2 水 9.9 4.3.3 无水碳酸钠,化学纯. 4.4 贴衬织物:需二块,每块尺寸为 10cm x 4cm ,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 1 所 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统或混纺或交织品,第一块为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为次要含量 的纤维制成. 表1 第一块 贴衬织物 第二块贴衬织物 方法 1、2、3 方法 4 方法 5 棉 羊毛 粘纤 粘纤 羊毛 棉 - - 丝 棉 棉 - 亚麻 棉 棉或粘纤 棉或粘纤 粘纤 羊毛 棉 棉 醋纤 粘纤 粘纤 - 聚酰胺纤维 羊毛或粘纤 棉或粘纤 棉或粘纤 聚酯纤维 羊毛或棉 棉或粘纤 棉或粘纤 聚丙烯腈纤维 羊毛或棉 棉或粘纤 棉或粘纤 4.5 评定变色和沾色用灰色样卡. 5.试样 5.1 如试样是织物,取 10cm x 4cm 试样一块,放在两块贴衬织物(见 4.4)之间,并沿四周缝合,形成一 个组合试样. 印花织物试验时,正面与二贴衬织物每块的一半相接触 ,并沿试样的四周和中间缝合 ,形成一个组 合试样,如不能包括色泽,需要多个组合试样分别试验. 5.2 如试样是纱线,将它编成织物,按 5.1 同样处理,或以平行长度组成一薄层,夹在两块贴衬织物 (见 4.4)之间,纱线的用量约为两块贴衬织物重量的一半,沿四周缝合,将纱线固定,形成一个组合试 样. 5.3 如试样是散纤维,取其量约为两块贴衬织物(见 4.4)重量的一半,将它梳,压成 10cm x 4cm 的薄 片,夹在两块贴衬织物之间,沿四周缝合,将纤维固定,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6. 操作程序 6.1 将组合试样放在容器内,加入预热到所需温度的试液(见 6.3),浴比为 50:1.6.2 按选定的方法,配方,试验条件(见 6.3.1 或 6.3.2)在 4.1 的设备中进行处理. 6.3 方法分类,配方,试验条件的规定 6.3.1 试液 1 配方与试验条件(见表 2) 表2 配方与条件 \---------方法 试液 1 配方 试验条件 皂片 g/l 无水碳酸钠 g/l 温度 度 时间 min 钢珠 粒 方法 1 5 - 40 30 方法 2 5 - 50 45 方法 3 5 2 60 30 方法 4 5 2 95 30 10 方法 5 5 2 95 4h 10 6.3.2 试液 2 配方与试验条件(见表 3) 表3 配方与条件 \---------方法 试液 1 配方 试验条件 合成洗涤剂 g/l 无水碳酸钠 g/l 温度 度 时间 min 钢珠 粒 方法 1 4 - 40 30 方法 2 4 - 50 45 方法 3 4 1 60 30 方法 4 4 1 95 30 10 方法 5 4 1 95 4h 10 6.3.3 试液用蒸馏水配制. 6.4 取出组合试样,用蒸馏水清洗两次,然后在流动自来水中清洗 10 分钟,挤去水分,拆除组合试样 三边缝线,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温度不超过 60 度的空气中干燥. 6.5 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一面的沾色. 7. 试验报告 对试样的变色和每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作出报告,并说明选用的试剂和方法. 附录 A 试验设备(参考件) A.1 适用的试验设备有: SW-12,SW-8,SW-4 耐洗色牢度试验机 , 详见国家科委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 登记号 800740, 分类号 TS190-92; 洗涤试验仪(Launderometer),详见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的技术手册,试验方法 61; 利尼试验器(Linitest),详见梅利安德纺织学杂志(Melliands Textileberichte)49(1968),6,第 709~711 页; 洗涤轮(Wash wheel) ,英国染色工作者学会(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监制. A.2 其它试验设备只要能达到 4.1 所述设备的同样效果也适用 主题:染料分类 染料分类 染料是使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鲜明而坚牢色泽的有机化和物作为染料除了具有鲜明的色泽外, 还 须能溶于水或借助于化学方法使之溶于水及制成分散液, 在染色时舍染液而上染纤维, 上染后具 有一定的坚牢度,即在后加工或服用过程中保持不褪色。有一部分有色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 物) ,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但也能上染纤维,他们往往借助于某些高分子物(粘合剂)将 悬浮状态的颜料细小颗粒粘在纤维表面,这种有色物质称为颜料,颜料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 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着色。利用在纤维上经化学反应合成颜料的方法也可进行染色(酞箐 染料) 。 染料的特点: 1.有颜色 2.与水形成分散体系 3.上染纤维 4.有一定牢度 染料分类: (化学结构分类、应用分类) 一、化学结构分类: 1.偶氮结构(-N=N-) 2.蒽醌(A/Q)结构,分子中蒽醌结构: 3.靛系染料.如靛蓝,硫靛。 4.硫化染料,具有复杂的含硫结构。 5. 酞箐(PC)结构染料,分子中含有酞箐结构。 6.多甲川染料(箐系染料) ,在分子共轭体系中,含有(-C=C-)链段。 7.芳甲烷染料,包括二芳甲烷和三芳甲烷染料。 8.硝基和亚硝基染料,在染料中,硝基为共轭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9.杂环染料,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 二、染料应用分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染料分子多数为偶氮结构并含有磺酸基、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溶于 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一般染料对纤维素有亲和力,染料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以范德 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从而染着于纤维上。 2.酸性染料(acid dyes) ,是一类含磺酸基、羧酸基等极性基团的阴离子染料,通常以水溶性钠盐 存在,在酸性染浴中,能与蛋白质纤维素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结合而染着。结构上主要为偶 氮和蒽醌所组成,亦有部分为三芳甲烷结构。 3.金属络合染料(pre-metallised dyes), 在结构上一般为含有可与金属鳌合基团的偶氮和蒽醌的染 料。 4.不溶性偶氮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由种氮组分和偶合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形成色淀而染着于 底物上。由于重氮化需在冰冷却条件下(0~5℃)进行,故又称冰染料。 5.还原染料(vat dyes) ,它本身不溶于水,只是它可在碱性条件下被还原成隐色体而上染纤维, 再经氧化,在纤维上恢复成原来不溶性的染料而染着。若将还原染料制成硫酸酯钠盐,可变成可 溶性还原染料,在织物上染色后,在经水解、氧化除去水溶性基团,生成不溶性的还原染料从而 固着在纤维上,这这种染料称为可溶性还原染料。 6.硫化染料(suipher dyes) ,一类染色原理大致与还原染料相似的染料,其还原机理是通过硫化 碱。这类染料以黑、蓝、草绿色为多。 7.分散染料 (disperse dyes) 染料分子中不含有水溶性基团, 是一类水溶性很小的非离子型染料, 在染色时用分散剂将染料分散成极细颗粒, 在染浴中呈分散状对纤维染色。 主要用于聚酯纤维的 染色和印花。 8.活性染料(rective dyes) ,染料分子中具有能与纤维分子中羟基,氨基发生共价键合反应的的 基团。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染料。 9.阳离子染料(cationic dyes) ,又称碱性染料和盐基染料。溶于水中呈阳离子状态,主要用于锦 纶纤维染色。也可与蛋白质分子以盐碱相结合。 10.缩聚染料(ploycondsation dyes) ,这类染料可溶于水,染色时在纤维上脱去水溶性基团而发 生分子间缩聚反应,成为分子量较大的不溶性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除以上各类外,还有氧化染料(如:苯胺黑) ,溶剂染料,丙纶染料等。 化纤纺丝基础知识 将纺丝流体,用纺丝泵(或称计量泵)连续、定量而均匀地从喷丝头或喷丝板的毛细孔中挤出而成液态细流,再在空气、 水或凝固浴中固化成丝条的过程称为纺丝或纤维成形。 刚纺成的丝条称为初生纤维。 纺丝是化学 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改变纺丝的工艺条件,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纤维的结构,从而相应 地改变所得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 按成纤高聚物的性质不同,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主要有熔体纺丝法和熔液纺丝法两大类,此外, 还有特殊的或非常规的纺丝方法。其中,根据凝固方式的不同,熔液纺丝法又分为湿法纺丝和干 法纺丝两种。在化学纤维的生产时,多数采用熔体纺丝法生产,其次为湿法纺丝生产,只有少量 的采用了干法或其他非常规纺丝方法生产。 一. 熔体纺丝法 熔体纺丝法是将纺丝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纺丝泵定量压出喷丝孔, 使其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 并 在纺丝甬道中冷却成丝。目前,熔体纺丝法的纺丝速度一般为 m/min 。采用调整纺 丝时,可达 m/min。喷丝板孔数:长丝为 1~150 孔,短纤维少的为 400~800 孔, 多的可达
孔。喷丝板的孔径一般在 0.2~0.4mm。 熔体纺丝法的主要特点是卷绕速度高,不需要溶剂和沉淀剂,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是一种经 济、方便和效率高的成形方法。但喷丝头孔数相对较少。近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 础上,已发展了低速多孔和高速短程纺,以生产丙纶和涤纶。合成纤维中的涤纶、锦纶和丙纶都 采用熔体纺丝法纺丝。 二.溶液纺丝法 1. 湿法纺丝 湿法纺丝是将溶液法制得的纺丝熔液从喷丝头的细孔中压出呈细流状, 然后在凝固 液中固化成丝。由于丝条凝固慢,所以湿法纺丝的纺丝速度较低,一般为 50~100m/min,而喷 丝板的孔数较熔体纺丝多,一般达
孔。混法纺丝防得到纤维截面大多呈非圆形,且 有较明显的皮芯结构,这主要是由凝固液的固化作用而造成的。 湿法纺丝的特点是工艺流程复杂,投次大、纺丝速度低,生产成本较高。一般在短纤维生产时, 可采用多孔喷丝头或级装喷丝孔来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弥补纺丝速度低的缺陷。通常,不能用熔 体法纺丝的成纤高聚物,才用湿法纺丝和生产短纤维和长丝束。腈纶、维纶、氯纶和粘胶多采用 湿法纺丝。 2. 干法纺丝 干法纺丝是将溶液纺丝制备的纺丝溶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呈细流状,然后在热空气 中因溶剂声速挥发而固化成丝。目前,干法纺丝的速度一般为 200~500m/min,当增加纺丝甬道 长度或纺纺制较细的纤维时,纺丝速度可提高到 700~1500m/min。干法纺丝的喷头孔数较少, 为 300~600 孔。 干法纺丝制得的纤维结构紧密,物理机械性能和染色性能较发,纤维质量高。但干法纺丝的投资比湿纺还要大,生产成 本高,污染环境。目前用于干纺丝产生的合成纤维较少,仅醋酯纤维和维纶可用此法。另外,对 于既能用于干法纺丝,又能用湿法纺丝的纤维,干法纺丝更适合于纺制长丝。 三.其他纺丝法 1. 复合纤维纺丝法 复合纤维纺丝法是将两种或两种 上不同化学组成或不同浓度的纺丝流体, 同时通过一个具有特殊分配系统的喷丝头而制得。在进入喷丝孔之前,两种成分彼此分离,互不 混合,在进入喷丝孔的瞬间,两种液体接触,凝固粘合成一根丝条,从而开成具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不同组分的复合纤维。此法纺制的纤维分为:并列型、皮芯型和散布型等多种。 2. 异形纤维纺丝 此法是用非圆形喷丝孔,制取各种不同截面形态的异形纤维。常见到形异纤维 有三角形、Y 型、星形和中空纤维等。 3. 着色纤维纺丝法 此方法是在化学纤维的纺丝熔体或溶液中加入适当的首色剂, 经纺丝后直接 制成有色纤维,该方法可提高染色牢度,降低染色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还有相分离纺丝法、冻胶纺丝法、乳液或悬液纺丝法、液晶纺丝等纺丝方法纺织原料名称 与代号 C Cotton 棉 W Wool 羊毛 M Mohair 马海毛 RH Rabbit hair 兔毛 AL Alpaca 羊驼毛 S Silk 真丝 J Jute 黄麻 L Linen 亚麻 Ram Ramie 苎麻 Hem Hemp 大麻 T Polyester 涤纶 WS Cashmere 羊绒 WA Angora 安哥拉山羊毛 LA Lambswool 羊羔毛 TS Tussah silk 柞蚕丝 YH Yark hair 牦牛毛 MD Modal 莫代尔 CH Camel hair 驼绒 CU Cupro 铜 MS Mulberry silk 桑蚕丝 LY Lycra 莱卡 KENDER Kender 罗布麻 SILKOOL Silkool 大豆蛋白纤维 CVC CVC 涤棉倒比 N Nylon 锦纶 R Rayon 人棉 V Viscose 粘胶 SP Spendex 氨纶 PP Polypropylene 丙纶 PV Polyvinyl 维纶 A Acrylic 腈纶 Tel Tencel 天丝 织物分析 由于织物所采用的组织, 色纱排列, 纱线的原料及特数, 纱线的密度, 纱线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纱线的结构和后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 因此形成的织物在外观上也就不一 样。 为了生产,创新或仿造产品,就必须掌握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技术条件等资料。为此就要 对织物进行周到和细致地分析,以便获得正确地分析结果,为设计,改造或仿造织物提供资料。 为了能获得比较正确地分析结果, 在分析前要计划分析的项目和他们的先后顺序。 操作过程中要 细致,并且要在满足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布样用料。 织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取样 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 规定。由于织物品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一)取样位置 织物下机后,在织物中因经纬纱张力的平衡作用,是幅宽和长度都略有变化。这种变化就造成织 物边部和中部,以及织物两端的密度存在着差异。另外在染整过程中,织物的两端,边部和中部 所产生的变化也各不相同,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一般规定:从整匹织物中取 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 5cm,离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小于 1.5-3m;在毛织物上不 小于 3m;在丝织物上约 3.5-5m。 此外,样品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并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取样大小 取样面积大小,应随织物种类,组织结构而异。由于织物分析是消耗试验,应根据节约的精神, 在保证分析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减小试样的大小。简单组织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 为 15cm*15cm。组织循环较大的色织物可以取 20cm*20cm。色循环大的织物(如床单)最少 应取一个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对于大提花(如被面,地毯)因其经纬纱循环数很大,一般分析 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结构即可。因此,一般取为 20cm*20cm,或 25cm*25cm。如样品尺寸小 时,只要比 5cm*5cm 稍大即可分析。 二、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对布样进行分析工作时,首先应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据其外观效应加以判断。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植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4.起毛织物:单面起毛织物,其起毛绒一面为织物正面。双面起毛绒织物,则以绒毛光洁,整齐 的一面为正面。 5.观察织物的布边:如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6.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 料较佳。 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8.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多数织物其正反面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物的正反面极为近似,两面均可应用。因此对这 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在决定了织物的正反面后,就需判断出在织物中那个方向是经纱,哪个方向是纬纱,这对分析织 物密度,经纬纱特数和织物组织等项目来说,是先决条件。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1.如被分析织物的样品是布边的,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便是经纱,与布边垂直的则是纬纱。 2.含有浆份的是经纱,不含浆份的是纬纱。 3.一般织物密度大的一方为经纱,密低小的一方为纬纱。 4.筘痕明显之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织物的经向。 5.织物中若干纱线的一组是股线,而另一组是单纱时,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 Z 捻纱为经向,S 捻纱为纬向。 7.若织物成纱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向,捻度小的为纬向。 8.如织物的经纬纱特数,捻向,捻向都差异不大,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 9.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为经纱,不起毛圈的纱线为纬纱。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向。 11.若织物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特数时,这个方向则为经向。 12.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无扭绞的纱线为纬纱。 13.在不同原料交织中,一般棉毛豁棉麻交织的织物,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 丝棉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丝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 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 由于织物用途极广。因而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 据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在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织物密度的计算单位以公制计,是指 10cm 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织物的 外观,手感,厚度,强力,抗折性,透气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机械指标,同时他也关系 到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效率的大小。 经、纬密度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直接测数法 直接测数法是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织物密度分析镜的刻度尺长度为 5cm,在分 析镜头下面,一块长条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条红线,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 线和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 5cm 刻度线为此。输出之纱线根数乘以 2,即为 10cm 织物的密度值。 在点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超过 0.5 根,而不足一根 时,应按 0.75 根算;若不足 0.5 根时,则按 0.25 根算。织物密度一般应测得 3-4 个数据,然后 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二)间接测试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大的, 纱线特数小的规则组织的织物。 首先经过分析织物组织及其组织循环 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 ,然后乘以 10cm 中组织循环个数,所得的乘积即为经(纬)纱密度 五、测定经纬纱缩率 经、纬纱缩率是织物结构参数的一项内容。测定经纬纱缩率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纱线的特数和织物用纱量等。 由于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之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 织物的长度。因而我们把其差值与原长之比值称为缩率。以a(%)表示。 缩率=100%*(伸直长度-试样中长度)/伸直长度 经纬纱缩率的大小,是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他对纱线的用量,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织物的外 观均有很大的影响。 影响缩率的因素很多,织物组织,经纬纱原料及特数,经纬纱密度及在织造过程中纱线的张力等 的不同,都会引起缩率的变化。 分析织物时,测定缩率的方法,一般在试样边缘沿经(纬)向量取 10cm 的织物长度。并记上记 号(试样小时,可量取 5cm 的长度) ,将边部的纱缨剪短(这样可以减少纱线从织物中拔出来时 产生以外伸长) ,然后轻轻将经(纬)纱从试样中拔出,用手指压住纱线的一端,用另一只手轻 轻的将纱线拉直(张力要恰当,不可有伸长现象) 。用尺量出记号之间的经(纬)纱长度这样连 续作出十个数后,取其平均值,带入上述公式中,即可求出经或纬纱的缩率值。这种方法简单易 行,但精确程度较差,测定纱线缩率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纱线特数和织物用纱量等。在测定中应注 意以下几点: 1.在拔出和拉直纱线时,不能使纱线发生退捻或加捻。对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应经 量避免发生意外伸长。 2.分析刮绒和缩绒织物时,应先用剪刀或火柴除去表面的绒毛,然后再仔细的将纱线从织物中拔 出。 3.粘胶纤维在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故在操作时避免手汗沾湿纱线。 六、测算经纬纱特数 纱线是用特数来表示其细度的。纱线特数是 1000m 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计算公 式如下: tex=1000G/L tex 表示经或纬纱特数;G 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 ;L 表示长度(m) 。 纱线特数的测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1.比较测定法:此方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仔细的与已知特数的纱线进行比较,然后决定经 纬纱的特数。此方法测定的准确程度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由于做法简单迅速,工厂的试验人 员往往乐于采用。 2.称重法:在测定前必须先检验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经纱是上浆的,则应对式样进行退浆处 理。 测定时从 10cm*10cm 织物中,取出 10 根经纱和 10 根纬纱,分别称其重量。测出织物的实际回 潮率,在经纬纱缩率已知的条件下,经纬纱特数可用下式求出: tex=G(1-a)(1+W~)/(1+) G 表示 10 根经纱或纬纱实际重量;a 表示经或纬纱缩率;W 表示织物的实际回潮率;W~表示该 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以下为各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 ) : 棉 8.5 ; 粘胶 13 ; 精梳毛纱 16 ; 粗梳毛纱 15 ; 晴纶 2 ;醋脂 7 ;绢丝 11 ;涤纶 0.4 ;锦纶 4.5 ;维纶 5 ;丙纶 0 ; 七、定经纬纱原料 正确和合理的选配各类织物所用原料, 对满足各项用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布样的经纬 纱原料要进行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织物经纬纱原料的定性分析 目的是分析织物纱线是什么原料组成, 即分析织物是属纯纺织物、 混纺织物,还是交织织物。鉴别纤维一般采用的步骤是先决定纤维的大类,属天然纤维素纤维, 还是属天然蛋白质纤维或是化学纤维。再具体决定是哪一品种。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 燃烧法、显微镜法和化学溶解法等,其具体方法与纤维的鉴别方法相同。 2.混纺织物成分的定量分析 这是对织物进行含量的分析,一般采用溶解法,它是选用适当的溶 剂,使混纺织物中的一种纤维溶解,称取留下的纤维重量,从而也知道溶解纤维的重量,然后计 算混合百分率。 具体方法同混纺纱线含量分析法。 八、概算织物重量 织物重量是指织物每平方米的无浆干重克数。 他是织物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他也是对织物进 行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根据织物样品的大小及具体情况,可分两种试验方法。 1.称重法 用此方法测定织物重量时,要使用扭力天平,分析天平等工具。在测定织物每平方米 的重量时,样品的面积一般取 10x10(CITi2)。面积愈大,所得结果就愈正确。在称重前,将退浆 的织物放在烘箱中烘干,至重量恒定,称其干重,则 G(g/m2)=gxl0000/(Lxb) G—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重(g/平方米);s—样品的无浆干重(g);L—样品长度(cm);b—样品宽度 (cm)。 2.计算法 在遇到样品面积很小、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以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特数, 经纬纱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G={10P,*Tex,/[(1-a,)*1000]+10P。*Tex。/[(1-a。 )*1000]}*[1/(1+W')] =1/100*[P,*Tex,/(1-a,)+P。*Tex。/(1-a。)]*[1/(1+W')] =1/[100*(1+W')]*[P,*Tex,/(1-a,)+P。*Tex。/(1-a。)] G—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重 (s/平方米); P, 、P。—样品的经纬纱密度(根/lOcm); a,、a。— 样品的经纬纱缩率(%); W'——样品的经,纬纱公定回潮率(%), Tex, 、Tex。--样品的经, 纬纱特数 九、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 对布样做了以上各种测定后, 最后应对经纬纱在织物中交织规律进行分析, 以求得此种织物的组 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织物经纬纱所用原料、特数、密度等因素正确地确定织物的上机图。 在对织物的组织进行分析的工作中,我们常用的工具是照布镜、分析针、剪刀及颜色纸等。用颜色纸的目的是为在分析织物时有适当的背景衬托, 少费眼力。在分析深色织物时,可用白色纸做衬托,而在分析浅色织物时,可用黑色纸做衬托。 由于织物种类繁多,加之原料、密度,纱特数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以使分 析工作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拆纱分析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适用。此法应用于起绒织物、毛巾织物、纱罗织物、多层织物 和纱特数低、密度大,组织复杂的织物。 这种方法又可分为分组拆纱法与不分组拆纱法两种。 (1)分组拆纱法:对于复杂组织或色纱循环大的组织用分组拆纱法是精确可靠的,现将此法介绍 如下。 a.确定拆纱的系统:在分析织物时,首先应确定拆纱方向,目的是为看清楚经纬纱交织状态。因 而宜将密度较大的纱线系统拆开,利用密度小的纱线系统的间隙,清楚地看出经纬纱交织规律。 b.确定织物的分析表面;究竟分析织物哪一面,一般以看清织物的组织为原则。如:若是经面或 纬面组织的织物,以分析织物的反面比较方便,若是表面刮绒或缩绒织物,则分析时应先用剪刀 或火焰除去织物表面的部分绒毛,然后进行组织分析。 c.纱缨的分组:在布样的一边先拆除若干根一个系统的纱线,使织物的另一个系统的纱线露出 10mm 的纱缨, 然后将纱中的纱线每若干根分为一组, 并将 1、 3、 5??等奇数组的纱缨和 2、 4、 6??等偶数组的纱缨,分别剪成两种不同的长度。这样,当被拆的纱线置于纱缨中时,就可以清 楚的看出它与奇数组纱和偶数组纱的交织情况。 填绘组织所用的意匠纸若每一大格其纵横方向均为八个小格, 正好与每组纱缨根数相等, 则可把 每一大格作为一组,亦分成奇、偶数组与纱缨所分奇偶数组对应,这样,被拆开的纱线在纱缨中 的交织规律,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记录在意匠纸的方格上。 (2)不分组拆纱法:当了解了分组拆纱法后,不分组拆纱法就容易了解了。首先选择好分析面, 拆纱方向与分组拆纱相同,此法不需将纱缨分组,只需把拆纱轻轻拨入纱缨中,在意匠纸上把经 纱与纬纱交织的规律记下即可。 2.局部分析法 有的织物表面,局部有花纹,地布的组织很简单,此时只需要分别对花纹和地布 的局面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花纹的经、纬纱根数和地布的组织循环数,就可求出一个花纹循环的 经纬纱数,而不必一一画出每一个经,纬组织点,须注意地组织与起花组织起始点的统一问题。 3.直接观察法 有经验的工艺员或织物设计人员,可采用直接观察法,依靠目力或利用照布镜, 对织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将观察的经纬纱交织规律,逐次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分析时可 多填写几根经纬纱的交织状况, 以便正确的找出织物的完全组织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主要是用 来分析单层密度不大,纱特数较大的原组织织物和简单的小花纹组织织物。 在分析织物组织时, 除要细致耐心外, 还必须注意布样的组织与色纱的配列关系。 对于白坯织物, 在分析时不存在这问题。但是多数织物其风格效应,不光是由经纬交织规律来体现,往往是将组 织与色纱配合而得到其外观效应。因而,在分析这类色纱与组织配合的织物(色织物)时,必须使 组织循环和色纱排列循环配合起来,在织物的组织图上,要标注出色纱的颇色和循环规律。 在分析时大致有如下的几种情况。 1.当织物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等于色纱循环数时,只要画出组织图后,在经纱下方,纬纱左方,标 注上色称和根数即可。 2.当织物的组织循环纱线数不等于色纱循环数时,在这情况下,往往是色纱循环大于组织循环纱 线数。在绘组织图时,其经纱根数应为组织循环经纱数与色经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纬纱根数 应为组织循环纬纱数与色纬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牛津布的品种及应用介绍 牛津布是一种功 能多样,用途广泛的新型面料,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套格、全弹、锦纶、提格等品种。 1、套格牛津布:专门用于制作各类箱包 该面料经纬线都采用涤纶 FDY150D/36F。织物应用平纹组织在喷水织机交织而成,经纬密度为 360X210,坯布经松驰、碱量、染色、防静电、涂层等处理后,具有质地轻薄、手感柔软、防水 性好、耐用性好等优势。面料坯布价在 2.20 元/米左右。 2、锦纶牛津布:主要制作防汛防雨用品 该面料经线采用 200D 锦纶空变丝,纬线采用 160D 锦纶空变丝为原料。系平纹组织结构,产品 经喷水织造而成。坯布经过染整、涂层工艺处理后,具有手感柔软、悬垂性强、风格新颖、防水 性能等优点,布面具锦纶丝光泽感观效应。因其质量优良、花色新颖,深受用户喜爱。其布面宽 幅为 150cm,现市场坯布批发价 3.50-3.80 元/米。据了解,面料以不褪色、不变形等优势立足市 场。 上市色泽有藏青、 淡黑、 虎黄、 墨绿等不同种类, 并可按客户需求批量选染各种不同的颜色。 3、全弹牛津布:主要制作箱包 该面料经纬丝都采用涤纶 DTY300D 丝,选用粗点变化透空组织在喷水龙头织机上交织而成。织 物经松驰精练、 预定型、 碱减量、 柔软定型后, 面料反面再经橡塑涤层。 其织纹细腻、 光泽柔和、 防水性好,以此产品制作的箱包是扮靓女士所追求时尚新潮的宠物。其面料门幅 150cm,现市场 白坯批发价为 2.80 元/米左右,染色、涂层加工费达 4.00 元/米左右。 4、提格牛津布:主要制作各种箱包 该面料经丝采用涤纶 DTY400D 网络丝,纬丝采用涤纶 DTY 丝 400D。采用提格组织纹理,在喷水 (带龙头)织机上交织而成。面料设计新颖、工艺独特,正面格纹凸现,立体感强,成为面料最突 出的部位,同时还在反面采用涂层(PU)工艺,使其防水性更强,悬垂性更好,是制作各种箱包的 时尚佳料。面料门幅为 160cm,克重为 320 克/米,白坯批发价在 4.50 元/米,染色涂层成品面 料为 5.80 元/米左右。上市颜色主要有黑色、藏青、咖啡系列等几种。 5、纬条牛津布:主要制作各种箱包 该面料经丝采用涤纶 FDY68D/24F,纬丝采用 FDY150D/36F 为原料,织造工艺采用纬向提条在喷 水织(带多臂龙头) 交织而成。布面条子清晰,集现代性、艺术性、悬垂性于一体。坯布经染色、 压花或压延后, 具有垂感性强、 防水性好等优点。 面料门幅为 160cm, 现市场白坯批价为 2.60-2.70 元/米。 了解面料的密度 面料的密度是指织物在单位长度内所具有的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密度分为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 简称经密和纬密。 其计量表示方法,我国一般采用:1 英寸(2.54 厘米)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 例如:某织物经纱密度是 128 根/英寸,纬纱密度是 60 根/英寸,在书写时,我们用 经密×纬密 来表示,即:128×60 纤维的线密度和长度纤维的线密度是指纤维的粗细程度。纤维的长度是指纤维的长短程度。 纺织纤维必须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长度, 才能使纤维间相互抱合, 并依赖纤维之间的磨擦力纺制 成纱。所以,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长度,这是进行纺织加工和使产品具有使用价值的必 要条件之一。 纺织纤维的线密度与纺织加工和制成的纱丝及织物的性能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 纤维线密度较 低、均匀度较好,则有利于纺织加工和产品质量。在纤维线密度对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中,较细 的纤维制成的织物较柔软,光泽较柔和,用较细的纤维可以制得较为轻薄的织物,也可制造透气 性好和仿丝绸效果好的服装面料。但细纤维制成的织物易起毛、起球、而粗纤维织物可用以制造 为硬挺、粗犷和厚实的织物。 同样,纺织纤维的长度也与纺织和产品质量关系密切。纤维长度较长、长度整齐度好、短纤维含 量少,则对纺织加工和产品质量有利。在相同条件下,纤维较长,则成纱强度高、条干均匀,成 纱表面光洁,制成的织物牢度好,外观光洁,不易起毛、起球。此外,在保证一定成纱质量的前 提下,纤维越长,则可纺的纱越细,可用来制造较为轻薄的织物。对于长度较短的则言,长度比 线密度更为重要,例如在棉花的品级和定价上,长度是最重要的指标。 在纺织纤维中,天然纤维的线密度和长度是不均一的,有时差异还较大,它随着纤维品种、生长 条件等不同而不同。 而化学纤维是人工制造的, 纤维的线密度和长度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纤维加 工和使用的要求,人为控制和确定。 膨体纱 膨体纱是先由两种不同收缩率的纤维混纺成纱线,然后将纱线放在蒸汽或热空气或沸水 中处理,此时,收缩率高的纤维产生较大收缩,位于纱的中心,而混在一起的低收缩纤维,由于 收缩小,而被挤压在纱线的表面形成圈形,从而得到蓬松、丰满、富有弹性的膨体纱。 包芯纱 包芯纱一般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 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 包芯纱兼有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 比较常见的包芯纱有 涤棉包芯纱,它以涤纶长丝为芯纱,外包棉纤维。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 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由这种包芯纱制成的针织物或牛仔裤料,穿着时伸缩自如,舒适合体。 服装面料知识 服装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 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 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制作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所穿著的服装,宜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以这四种纯天然质地 面料制作的服装,大都档次较高。有时,穿著纯皮革制作的服装,也是允许的。 我们将不同材质面料的造型特点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简单介绍如下。 1.柔软型面料 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柔软 型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 柔软的针织面料在 服装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型简练造型体现人体优美曲线; 丝绸、 麻纱等面料则多见松散型和有褶裥 效果的造型,表现面料线条的流动感。 2. 挺爽型面料 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 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 常见有棉布、 涤棉布、 灯芯绒、 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 该类面料可用于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设计 中,例如西服、套装的设计。 3.光泽型面料 礼服 光泽型面料表面光滑并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辉之感。这类面料包括缎纹结 构的织物。最常用于夜礼服或舞台表演服中,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光泽型面料在的表演中造型自由度很广,可有简洁的设计或较为夸张的造型方式。 4. 厚重型面料 5.透明型面料 厚重型面料厚实挺刮, 能产生稳定的造型效果, 包括各类厚型呢绒和绗缝织物。 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包括棉、丝、化纤 其面料具有形体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设计中以 A 型和 H 型造型最为恰当。 织物等,例如乔其纱、缎条绢、化纤的蕾丝等。为了表达面料的透明度,常用线条自然丰满,富 于变化的 H 型和圆台型设计造型。 下面,对常见的服装面料的特性分别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棉布 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 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 常熨烫。 2、麻布 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一般被用来制 作休闲装、工作装,目前也多以其制作普通的夏装。它的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 甚佳。它的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 3、丝绸 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与棉布一样,它的品种很多,个性各异。它可被 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它的长处是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 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它的不足则是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 色较快。 4、呢绒 又叫毛料,它是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的织物的泛称。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 正规、高档的服装。它的优点是防皱耐磨,手感柔软,高雅挺括,富有弹性,保暖性强。它的缺 点主要是洗涤较为困难,不大适用于制作夏装。 5、皮革 是经过鞣制而成的动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制作时装、冬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革皮,即经 过去毛处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处理过的连皮带毛的皮革。它的优点是轻盈保暖,雍容华贵。 它的缺点则是价格昂贵,贮藏、护理方面要求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纤 是化学纤维的简称。 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 通常它分为人工纤 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它们的 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它虽可用以制 作各类服装,但总体档次不高,难登大雅之堂。 7、混纺 是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的织物,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它的长处,是既吸收了棉、麻、丝、毛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 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而且在价值上相对较为低廉,所以大受欢迎。 本章主要介绍这几大类服装面料的性质、特点和鉴别方法等知识。 第一节服装面料成分的鉴别 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 做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 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而判断 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 一、棉纤维与麻纤维 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黄色,冒蓝烟。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 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 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二、毛纤维与真丝 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 球状颗粒, 手指一压即碎。 真丝遇火缩成团状, 燃烧速度较慢, 伴有咝咝声, 散发出毛发烧焦味, 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三、锦纶与涤纶 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起泡,燃烧时没有 火焰, 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 散发出芹菜味, 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 涤纶学名聚酯纤维, 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呈黄色火焰,散发芳香气味,烧后灰烬为黑褐 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纶与丙纶 腈纶学名聚丙烯腈纤维,近火软化熔缩,着火后冒黑烟,火焰呈白色,离火焰后迅速燃烧,散发 出火烧肉的辛酸气味,烧后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手捻易碎。丙纶学名聚丙烯纤维,近火焰即 熔缩,易燃,离火燃烧缓慢并冒黑烟,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散发出石油味,烧后灰烬为硬 圆浅黄褐色颗粒,手捻易碎。 五、维纶与氯纶 维纶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燃烧时顶端有一点火焰,待纤维都融 成胶状火焰变大,有浓黑烟,散发苦香气味,燃烧后剩下黑色小珠状颗粒,可用手指压碎。氯纶 学名聚氯乙烯纤维, 难燃烧, 离火即熄, 火焰呈黄色, 下端绿色白烟, 散发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 燃烧后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纶与氟纶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近火边熔边燃,燃烧时火焰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莫代尔是什么面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