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相机 海鸥相机收藏价格镜头机身处防尘垫脱落用什么胶粘?

晒晒我的老相机——“永”字头“珠江”S-201
珠江牌S-201全机械135mm照相机,七八十代由原五机部下辖重庆几个军工仪器厂生产,因其品质优异被誉为当时国产135相机的巅峰之作。2000年前后,慕其名,在某地照材二手店以几百元价格买下这台由原重庆永光仪器厂生产的相机,其品相极佳,约有九成新,功能完好,就是缺少原配皮套。后来又在南京照材店配了全新的腰平取景器(连皮套),加上原有的可卸式闪光灯插座,这套行头基本就算齐全了!
收藏这台相机纯属拉风,几乎没有用它正经拍过照片,更未冲洗过用它拍摄的胶卷。因为当时有尼康F90X、尼康FM2,佳能A1等135相机和勃浪尼卡120相机等,还有禄莱、柯尼卡、理光等便携式小型机,玩都玩不过来了。至数码相机时代到来,胶片机们悉数“下岗”,它和它的同类项们便被彻底冷落在柜子的角落。仅偶尔“怀怀旧”,手痒痒,想听听胶片机卷片的沙沙声和下快门的清脆声,摸摸这些冰凉的有份量的金属躯体,将这铜铁疙瘩拿出来把玩一二而已~
关于珠江S—201相机的身世及故事,网络有现成的资讯。特予转载——
“珠江”往事&&&&&&&
作者/张雪松
在相机收藏界,珠江S201是一个很有话题的相机。作为国产单反相机的巅峰之作,它开创了中国照相机的不少第一,记录了中国照相机发展史的一段辉煌过往。但这个“珠江”品牌,却在二十年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得失纠缠,牵扯出中国照相机史上的一段恩怨是非,令人玩味。让我们一起回望这段“珠江”往事。
走在重庆街头,如果你问珠江光电公司在哪里,可能不少人都会摇头,但如果你说就是以前的三三八厂或明光厂,他们往往会恍然大悟地告诉你,那个生产珠江相机的厂呀,在南坪六小区。我就是这样开始了对珠江单反相机的寻踪。得知我的来意,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安律首先把我带到资料室,指着产品展示柜中一台不起眼的照相机说,这就是珠江相机的前身。这台相机的铭牌上刻着“美多”,但除了名字不同,其它就与珠江S201并无二致了。
&&&&&&&&&&&&&&&&&&&&&&&&&&&&&&&&&&
珠江光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安律
珠江照相机的话题把吴安律的思绪带回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他告诉我说,那时国家启动三线建设,在四川广安华蓥山区布点了一批军工企业,其中就有以生产精密仪器闻名的五个“光”字辈企业,它们是明光、华光、金光、永光、兴光,隶属于原五机部,也就是后来的兵器工业部,直接主管单位是位于重庆的西南兵工局。从枪炮、子弹到望远镜、高射炮瞄准镜、校靶镜,这些军工企业为中国的轻型武器生产立下过汗马功劳,奠定了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的强大基础。吴安律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初期,越南军队使用的狙击步枪曾让中国军队吃亏不小,明光厂组织技术人员紧急攻关,在很短时间内就成功仿制了苏联的SVD狙击步枪,在前线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这些响当当的军工企业为什么会涉足照相机生产呢?吴安律告诉我,从1972年起,军品任务大幅度下降,企业于是响应国家“保军转民”的号召,开始进行民品开发。其中明光厂最早涉足照相机领域。
&&&&关于照相机的研发过程,我在《国营三三八厂厂史》中找到了这样的文字记录:“日,原五机部在北京召开部务会议,确定四川省华蓥地区几家光学厂为生产照相机的片区之一。并于当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照相机协作会议上,同意三三八厂提出的“以上海海鸥DF型照相机为母型,采纳国外相机——日本尼康F照相机的优点,改进十处”的意见,并确定三三八厂为改型照相机的总设计师单位。”那时,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海鸥DF单反相机在国内是一枝独秀,明光厂为此专门派出工程师远赴上海取经。从1973年3月到6月,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结合海鸥DF与尼康F的特点进行设计,描制了三千多张产品零件图,仅三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在主体零件制造过程中,为加快进程,工厂还组织了两个攻关小组,采用机械加工和手工抠挖相结合,硬生生地将铝合金块抠样加工为上千个大小主体件。日,明光厂装出了第一架样机,命名为美多牌照相机。
吴安律说,美多牌照相机能够顺利问世并在日后发展为“珠江”这一中国单反相机的登峰之作,有两点原因特别值得一提。一是上海照相机厂的大力支持。在当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机生产行业有着可贵的“全国一盘棋”的大协作精神,厂家之间互通有无,上海照相机厂给予了明光厂无私的帮助。而另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美多相机在设计上并没有止步于海鸥的蓝本,没有全照全抄,而是结合日本尼康F相机的特点进行了优化改进。比如,它采用幕帘式焦平面快门,快门速度可到1/1000秒,备有X、FP闪光同步机构,使用裂像微棱镜对焦,既可平视取景,又可俯视取景,有预测景深装置,表面试用了电镀黑铬新工艺等等,这些设计大大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不过,美多牌相机并没有真正上市,仅仅生产了几台样机。3个月之后的日,“美多”牌便更名为“珠江”牌。对于这次改名,不少相机收藏者感到十分不解。“珠江”是广州照相机厂在6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品牌名,比如说60年代初出产的珠江60-I、60-II
120折叠相机,67年出产的珠江4型、70年出产的珠江7型120双反相机等,而明光、金光这几家军工厂深居中国西南山区,与珠江可以说是八杆子打不着,那他们生产的照相机为什么会放弃“美多”的本名,转而使用“珠江”,并成为日后招致不测的祸端呢?
翻阅着《三三八厂史》,我终于在第79页找到了答案:日,华蓥片区各厂在三三八厂召开了相机生产协作会。会议根据五机部、外贸部轻工业进出口公司和广州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的意见,决定对美多牌样机进行一些改进,使产品性能和样式更完美,打开出口市场。为争取外贸出口,增加国家外汇收入,避免国外商标重复注册登记,会议决定借用广州口岸出口的珠江照相机系列商标,定名样机为珠江牌S-201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了避免在出口中重复注册商标,于是就混用同一个品牌——一个如此简单却又如此令人困惑的理由。不过,如果我们用计划经济的逻辑来理解的话,这样的改名也就顺理成章了。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几乎没有品牌的概念,连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由政府说了算,更别说起个什么名了。就这样,带着深深的时代印迹,“珠江”单反相机进入到商品化阶段。不过开初几年的产量并不高,我从厂史中查到了这样的数据:1975年至1976年是试生产阶段,工厂用自制零件生产出相机50架;1977年,打通了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当年共生产了相机705架(这个产业化进程可实在不怎么快啊)。顺便提一句,如果以《三三八厂厂史》记录为准,珠江S201是在1974年3月定名并开始生产,那么《中国照相机年鉴》中的相机生产时序表就应做出修正,因为《年鉴》上写着珠江S201的诞生时间为1972年。
当我们继续探寻珠江相机的发展历程时,你会发现那同样颇有“计划”色彩。明光厂在完成了所有设计后,将照相机生产技术与另外几家军工厂进行了分享,“珠江”S201其实是华蓥五兄弟共同打造的作品,《三三八厂史》对此有着详细的记录:“338厂(明光厂)承担主体部件、卷片部件和标准件的生产;308厂(华光厂)生产光学镜头;598厂(兴光厂)承担热压铸件、壳体生产;398厂(永光厂)负责冲压件、慢门部件、取景器部件的生产;268厂(金光厂)生产快门部件、自拍部件和全部齿轮。”而相机的总装则由明光、金光、永光这三家厂完成,使用统一的“珠江”品牌。不过,现在要分辨出哪台相机是哪家厂总装的也不难,因为当年各家厂在装配时都留下了线索,那就是他们把自已厂名的第一个拼音字母刻在了机身上,以示区别。明光刻“M”,金光刻“J”,永光刻“Y”。
在中国照相机生产史上,象珠江S201这样精细复杂的分工协作,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也只可能在步调高度统一、技术实力相对雄厚的军工系统内才可能实现。吴安律说,那时华蓥山区的这几家精密仪器厂,从光学加工到装配、调校等各个环节,都有着非常扎实的技术功底。一旦把军用工艺方法应用到相机生产上,其优势就突显出来。的确,珠江S201在中国照相机生产史上可是创下了不少的纪录。比如说,照相机的分辨率是衡量相机性能的关键指标,当时国家对相机工业制订了“六五标准”,规定一级品的中心分辨率要达到37线对,而那时,珠江相机已经达到59线对以上,大大超过一级品的标准;它还采用了塑料环带分光棱镜,极大地提高了相机的调焦精度和取景效果,填补了我国相机工业上的一项空白;此外,珠江S201配套了7种定焦镜头、4种变焦镜头,是国产相机中镜头系列最完整的;也是中国第一台可换取景器的135相机……70年代的中国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在没有引进国外生产线的情况下,珠江S201的全部1300多个零件都是从自己的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应该说,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是国外相机界最感诧异之处。日本人陆田三郎写的《中国古典相机故事》一书对珠江S201有着这样的评价:这款相机对于日本的相机爱好者来说是最有名的中国单反相机了。理由有以下两个:第一,它拥有与日本尼康生产的尼康F相机(1959年)极其相似的、带有取景窗的黑色机身,取景器可以简单地换成折叠式水平取景器也是它的特征之一;第二,多备几个交换式镜头、接圈和滤光镜,可以说这款相机在中国是体系最完善的相机系统了。
在采访中,吴安律还给我讲了这样一则趣闻。在有一年的全国相机质量评比中,珠江相机以卓越的性能获得第一名,但是奖状却迟迟没有拿到。据说是因为这个奖项由机械工业部颁发,一位部领导对相机质量奖旁落军工企业耿耿于怀。直到两年后,这份迟到的奖状才发到明光厂。我觉得,这个故事倒是很有真实的可能,因为当年对于军工企业生产相机,一直都有着“狗拿耗子”的争议。不过,随着珠江S201风靡中国摄影界,这样的争议之声也就慢慢小了下去。从1980年到1984年,这款相机连续五年获得国家、部级、省级优质产品奖。在赢得很好口碑的同时,也为“珠江”这个品牌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1980年之后,珠江S201的产量逐年提高,到1985年明光厂的产量已达8028架,1986年首次突破了10000架,远销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那一年,华蓥五兄弟联合从日本引进的潘太克斯K1000型照相机生产线也正式投产,推出了内测光单反相机“珠江S207”。此时的“珠江”已声名远扬,令不少摄影爱好者心驰神往,一台机器甚至卖到了800多元钱,相当于当年一个人一年的工资。然而就在1986年,珠江相机如日中天的时候,它的命运突然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故。那一年,几家军工厂得到了一个消息:广州照相机厂抢注了“珠江”的商标。那时,中国刚开始实施商标法不久。但是,地处山区的信息闭塞和军工企业自行其是的惯性思维,让他们并不真正明白这新的游戏规则到底意味着什么,直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一纸禁令下来,他们才恍然发现,已痛失“珠江”!时至今日,不少老员工谈及此事仍是耿耿于怀。
其实,自1974年珠江S201单反相机问世以来,重庆的“珠江”与广州的“珠江”,毫无牵扯与瓜葛。在计划经济时代,厂家是按照政府指令在生产,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商标意识。广州照相机厂一直生产的是珠江120双反相机以及35mm旁轴相机,而重庆的军工企业则一直专注于单反系列。这十多年来,大家各生产各的,倒也相安无事。但进入80年代中期,商标、专利、品牌,这些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概念开始走进中国,成为企业生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但就在懵懵懂懂中,几家军工厂错过了机遇,并终究失去了这个他们曾经为之奋斗并引以为傲的商标——珠江。不夸张地说,“珠江”真正成为中国相机的知名品牌,是与这些身居西南山区的军工厂分不开的。可如今,商标旁落他人,在辛酸与无奈中,他们只能选择放弃。1986年底,“珠江”品牌正式停用,“珠江”单反的传奇故事几乎就在最高潮时嘎然而止。也许,这个传奇应该更长久一些……痛失商标之后,明光厂只能将“珠江S201”改型更名为“明佳S201M”,但他们很快发现,要靠一个全新的商标去重新占领市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历史进入到90年代,华蓥山五兄弟与其它三线厂一样,迎来了回城搬迁的高峰。这些三线建设时期布点在西南山区的军工企业纷纷撤离山区,搬回城市,五兄弟也就从此各奔东西。明光厂迁到重庆南坪,更名为重庆明佳光电仪器厂;华光厂迁到重庆北碚,更名为重庆华光仪器厂;永光厂迁到四川郫县,更名为成都华西光学电子仪器厂;金光厂迁到四川新都县,更名为四川金都光电仪器厂;兴光厂迁到四川郫县,更名为成都兴光机械厂。自那以后,当年共同打下“珠江”天下的五兄弟联盟就彻底瓦解。其间,几家总装厂也曾相继开发过新品。比如明佳光电厂(原明光厂)推出了
“明佳MCK1000”内测光照相机,并在1990年全国军转民高技术出口展览交易会获照相机类最高奖银奖;成都华西光电厂(原永光厂)开发生产了“华西”S-80、S-90单反相机,金都光电厂(原金光厂)生产了“金都S-207M”和“金都S-207T”单反相机,都曾在1991年全国照相机械博览会上获得“明星奖”。但终究,这些荣誉没能再续写“珠江”当年的风光,这些“珠江”衍生产品在经历了短暂的生产后都先后停产。
但是,就在“珠江”传奇似乎要走向结尾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又出现了!1996年,广州照相机厂破产倒闭,它所拥有的珠江商标在1997年被公开拍卖。明佳光电厂闻听此事,立马派人赶赴广州参与竞标,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38.9万元赢得商标。可以想象,明佳光电厂当时一定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去的!从1974年定名“珠江”,到1986年失去“珠江”,再到十年后又重新夺回,“珠江”商标一波三折,令人唏嘘感慨,这也成为中国相机发展史上一段颇有戏剧性的掌故。有意思的是,珠江商标的得失故事还被收入中国MBA教材,成为普及商标意识的经典案例。赢回商标的明佳厂曾经一度恢复过珠江相机的生产,1997年,它以明佳MCK1000为基础,改型推出珠江MCK1000。但此时的中国相机工业早已时过境迁,数码相机的滚滚洪流正吞噬着传统机械相机的生存空间。到2000年,明佳厂终于彻底放弃了照相机的生产,转而专注于望远镜、LED灯饰等产品。
2004年,明佳厂在进行公司化改制时,将厂名改为“重庆珠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虽然此时的“珠江”沧桑之后归于沉寂,已经只不过是一个历史符号了,但对这家企业来说,改名为“珠江”仍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个称谓,代表着一段光荣岁月,更是一个长久的心愿。今天,当我回望“珠江”往事,总感到它是一个那么奇特的混合体,军工与民品,创新与封闭,得到与失去,无奈与抗争……“珠江”传奇已经离我们远去,只有一台台老旧的珠江S201在相机收藏者手中流转着。但请让我们记住,在这些露着点点老铜的相机身上,标刻着中国照相机工业的高度,见证着中国的军工质量,更凝聚着一代摄影爱好者挥之不去的记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老海鸥相机镜头能不能用在尼康单反上?_百度知道
老海鸥相机镜头能不能用在尼康单反上?
无限远合焦*美能达MD\MC镜头转尼康机身用转接环MD→NiKon 。转接环效果怎么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海鸥的老镜头素质还是不错的(不过没有经过数码优化),效果很难说清楚了,没有试过,比如调焦、设定光圈,应该还行吧、快门等老式的海鸥相机采用的是MD卡口,是全手动镜头,听说过有MD转F卡口(尼康标准卡口)的转接环,通过转接环(理论上)是可以用在尼康机身上的,不过实现不了自动功能,需要全手动操作
MD镜头转不到尼康机身上 除了4/3系统以外尼康卡口是最小的 佳能的EF口最大 不考虑合焦问题的话 他什么头都可以通吃 尼康镜头可以转接到PK机身 MD机身 EF机身
这种转接环是有的,只是转接后不能自动对焦、自动测光,只能使用M档全手动模式设置光圈和快门,但是可以买一块测光表,测光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就是MD口转佳能口的转接环,带一个校正镜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尼康单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片】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国产海鸥相机,重磅复出【wp7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0,190贴子: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国产海鸥相机,重磅复出收藏
最近在微博上面突然看到有好友出了这么有趣的一张宣传海报,被疯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都被惊呆了。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好好的去亲眼确认一下这件事情。相信有点岁数的摄影爱好者应该都不会对海鸥这个国产相机品牌陌生,当然80后90后的,翻到家里父母的箱子里有台海鸥相机应该也是最司空见怪的事情了。想当年家里有台海鸥相机,多少高端大气上档次啊。不过到了数码时代,这还真是我第一次看到海鸥相机!F1.4 航天镀膜。柔性防抖,5代自动对焦,2代图像处理~~神奇啊亲~~~~~~别是吹牛的啊!于是我收拾收拾着装,来到上海星光摄影器材城二楼兄弟们流泪吧,居然不仅仅只有一款海鸥相机型号。而且拿到手上一看参数,眼泪水稀里哗啦的!第一款叫CF100,1/1.7英寸传感器 焦段24~90mm 光圈f1.4~f2.3 1000万像素,兄弟们流泪吧!大家看清楚,真的是海鸥,有海鸥logo的哦型号CF100 看到中国上海,这两个词,我眼泪水都哗哗的了国产的CF100电池,型号是CF100-B 容量1250mha 电压3.6v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款海鸥相机究竟有何惊人参数^_^这款长焦的海鸥相机叫CK20 焦距25~600mm
光圈f2.8恒定 传感器1/2.3英寸 1200万像素侧面照片大家别忘记这货居然还带有佳能专利的旋转屏!来一张镜头的特写^_^CK20的铭牌,型号确认无误海鸥的logo依然也存在的啦7.2v的专用锂电池 1200mha还是要比cf100-b给力一些的^_^看完这些大家是否一点思成相识的感觉,对没错你猜对了。^_^其实,那张宣传页的反面还有许多内容,你再比较一下就不会有误了!CF100就是松下lx7的贴牌机,CK20就是松下FZ200海鸥版!比较可悲的是,这张贴纸上的文案人员水平之渣,居然连传感器尺寸都会标错!这个镜头实际焦段和35mm等效焦段的换算结果,传感器必须是1/1.7英寸的。又一次为中国人的山寨技术感到脸红了~~~~~~~~~~这就是海鸥相机的现状,什么cmos应该也是松下提供的,和lx7上同一款。因为上面标注了是mos,只有松下是live mos。他们的销售还和我说是用的索尼的呢,这可能吗?索尼没有live mos的。
业界最快速的.NET数据可视化图表组件
来自相机入魔
LX7用的是索尼的cmos,FZ200好像是自家的。
有意思,很有意思
说起来这当年也不知道是有人P的还是噱头弄出来的爱国者全幅(这卡口好眼熟啊……)
海鸥不错,,不过以前只能在旧货市场买到。。。
能比得上爱国者吗
苏宁易购wp手机,正品行货+百城半日达,全国联保,服务一站式,全场为你而省!苏宁易购wp手机,支持货到付款,让您省钱省心!
金立e7盗人家的图
老上海品牌啊
看到标题我吓到了。。果然还是这样。
我擦,不会吧
LX7的CMOS尺寸是1/1.7英寸的 但是是冗余设计
从镜头参数推算出的实际像场是1/1.89英寸的
代工做那么久了,要还能自己弄出个东西我倒不相信了。
我朋友拿到手了!!海鸥要开产了!!!今天谈合作去了!!!然后,然后就送了台CF100!!1.4大光圈!!!
不会玩 相机   --最好的感觉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没有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 谁敢买?
松下代工的。。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家里还有个海鸥的老镜头
我屮艸芔茻、真的假的    ------这里是一个小尾巴,改成你要文字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海鸥老相机 机身编号4B-,保存完好,皮套也完好,价值几何?请行内人解答_百度知道
海鸥老相机 机身编号4B-,保存完好,皮套也完好,价值几何?请行内人解答
再问问按照这个机身编号,大概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啊,一直到问题结束,能看出来么我会追加悬赏分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4B即便是全套配件、成色优异的话最多也不过六百左右
采纳率:30%
难道是1959年产的?当然不是这么看。这个编号 4B-总产量33545架具体是从多少号开始。 特殊型号海鸥是比较少见的2、你说的海鸥4B 是最大众的海鸥双反。海鸥4B型相机是4系列中的普及版产品、107、103,由于简化了4A的部分功能,所以售价比4A便宜很多,所以受到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欢迎,只生产了11架. 焦距、109等。 多出口。 上海4型双反 1963 仿罗莱可德,成功产品1、海鸥双反相机的发展简略记录_应该对你弄清楚问题有帮助。可以拍6X6和645两种画幅。 海鸥4C双反 1969 是海鸥4B的发展型。附带135附件。有中间放大镜和裂像两种对焦屏。 4A发展型 有4A-1。只有一种。 海鸥4A双反 1968 是海鸥4的发展高级型。有早中晚三款,有两个款式 海鸥4型双反 1967 是上海4型的改名产品。产量很大。1964年开始出口:F3.5 三片三组 加膜
比如4B-”:F3.5 照相镜头、105。 海鸥4B双反 1968 是海鸥4的简化型:75mm 取景镜头。 (产33545架 ) 海鸥4B-1双反是海鸥4B的发展型! 上海58 IV型 1958 仿罗莱的试制品,没有成功
我昨天10元在废品站买了一台4B,编号,保存的很好,是废品站在该县城某单位收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主题:这种谣言谁听过:**相机镜头做的好 老外买相机去国外拆出镜片 装在他们的**牌相机里。
[本版禁言]
泡网分: 0.776
帖子: 1657
注册: 2002年10月
这种谣言谁听过:**相机镜头做的好 老外买相机去国外拆出镜片 装在他们的**牌相机里。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542&&回帖:29 &&
泡网分: 10.798
注册: 2009年02月
20年前就听说过,说的是海鸥的58/2.8镜头。
泡网分: 20.892
帖子: 1581
注册: 2007年01月
[本版禁言]
泡网分: 1.094
帖子: 1060
注册: 2014年05月
一直有此一说。
泡网分: 36.509
帖子: 1377
注册: 2001年10月
好应该相对于价格来说的,现在不是有很多OEM吗?
泡网分: 19.807
帖子: 6072
注册: 2006年06月
我原来呆过厂就是给国外做加工,他们把镜头很便宜的买过去,上个铭牌,在高价卖回来,我们做的是投影机镜头
泡网分: 21.697
帖子: 7223
注册: 2008年09月
泡网分: 4.908
帖子: 5768
注册: 2014年04月
小时候听说过,说的是海鸥的镜头。
泡网分: 18.607
注册: 2006年04月
我说凤凰光学咋涨停了
老板看见本帖了
泡网分: 5.13
注册: 2010年05月
传说是当时有一款红梅相机卖30元左右,小日本拿去拆了镜头装傻瓜机上返回就卖300—400。和镜头的好坏无关,只是为了节约成本。
泡网分: 0.931
帖子: 3751
注册: 2014年02月
笑死人了!
泡网分: 44.139
精华: 8帖子: 12868
注册: 2009年11月
买过去不是因为你镜头有多好,降低成本攫取更多利润而已。
泡网分: 20.765
注册: 2005年09月
以前是有此一说,不知真假
本帖由 iPad 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643
帖子: 2711
注册: 2011年04月
镜头好如果此说法成立!
为没有一款国产镜头牛过?
泡网分: 18.446
帖子: 1733
注册: 2004年06月
这是七八十年代的谣言,这事若放到现在还算有可能,在当时无疑是痴人说梦。七十年代初的东风120,红旗135质量如何?一塌糊涂,但价格却高过进口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1.944
帖子: 2656
注册: 2004年10月
中国是稀土产地,高级光学玻璃中含各种稀土,如镧系玻璃当年在我国不算啥好东西,而在国外就很贵了,所以从成本考虑,从中国的一些镜头中拆镜片,比制造成本低,就有了这一段历史。
& && &类似的事今天也还在发生。例如有人大量拆用日本柯尼卡旁轴相机,把它的镜头改装用于索尼NEX转接。这只是商人的获利行为,并不是说谁的东西怎样,逻辑上与中国镜头比日本强无关。只是当年我们是计划经济,日本是市场经济。当发现中国的相机定价很愚昧的低时,拿来拆零件都有利时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日本人拆中国镜片用,并不是中国光荣比日本强,而是耻辱!是别人割咱的肉占咱的便宜。 本帖最后由 印第安的老麻雀 于
19:15 编辑
泡网分: 10.71
帖子: 4959
注册: 2009年12月
那还能有德味么!
泡网分: 0.127
注册: 2013年05月
印第安的老麻雀 发表于
中国是稀土产地,高级光学玻璃中含各种稀土,如镧系玻璃当年在我国不算啥好东西,而在国外就很贵了,所以从成本考虑,从中国的一些镜头中拆镜片,比制造成本低,就有了这一段历史。
& && &类似的事今天也还在发生。例如有人大量拆用日本柯尼卡旁轴相机,把它的镜头改装用于索尼NEX转接。这只是商人的获利行为,并不是说谁的东西怎样,逻辑上与中国镜头比日本强无关。只是当年我们是计划经济,日本是市场经济。当发现中国的相机定价很愚昧的低时,拿来拆零件都有利时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日本人拆中国镜片用,并不是中国光荣比日本强,而是耻辱!是别人割咱的肉占咱的便宜。据说雷朋太阳镜的强化玻璃镜片也是国产的,收购价才几块钱一片,烙上美国文化的印就可卖小1K。
泡网分: 23.309
注册: 2004年10月
小时候听说过“小日本买了东风140回去拆了重装一下,性能比五十铃、大日野都强的多”……
泡网分: 29.672
帖子: 2133
注册: 2003年03月
晴天十六 发表于
包括手表美国的天美时 手表。 机械表都是用海鸥的机芯。 呢
日本很多镜片应该是进口中国的,拿回去重新加工。
不用说镜头了。
连吃的 盐。都是成批的进口中国的,菜秧子i&&盐厂的。 拿回去 ,重新精加工。& &然后印上MADE IN&&JAPAN
泡网分: 4.908
帖子: 5768
注册: 2014年04月
wxb 发表于
美国的天美时 手表。 机械表都是用海鸥的机芯。 呢
日本很多镜片应该是进口中国的,拿回去重新加工。
不用说镜头了。
连吃的 盐。都是成批的进口中国的,菜秧子i&&盐厂的。 拿回去 ,重新精加工。& &然后印上MADE IN&&JAPANTIMEX本身就是定位低档货,用强国厂家的话讲叫做“粗马手表” (粗马表的擒纵叉上是用两根细钢丝作马脚,细马表是两个宝石)
无忌交流论坛版主
泡网分: 147.429
精华: 14帖子: 52564
注册: 2000年06月
印第安的老麻雀 发表于
中国是稀土产地,高级光学玻璃中含各种稀土,如镧系玻璃当年在我国不算啥好东西,而在国外就很贵了,所以从成本考虑,从中国的一些镜头中拆镜片,比制造成本低,就有了这一段历史。
......这话不知是谁编的,实在是太可笑了!“当年”中国突然就流行135相机了,国内照相机厂家光学厂家军工厂家纷纷引进国外袖珍135相机,但因为镜头原设计多数使用镧玻璃导致成本太高,于是掀起了“不用镧玻璃”的“技术革新”热潮。当时的《照相机》杂志多次报道了这些“成果”。西光厂生产的华山相机,原型机用了镧玻璃,镜头是4片三组。国产机不用镧玻璃,镜头是五片四组。江西光学仪器总厂生产的全国联合设计的凤凰JG301相机,原设计镜头用了镧玻璃,但因为镧玻璃坯料需要进口,成本200多元,刚好相当于相机预期售价,只好忍痛割爱重新设计镜头。青岛6型照相机坚持使用了两片镧玻璃,镜头分辨率几乎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宣传的要点。长江巴尔达相机我没有查出来是否使用镧玻璃,但它用的德国原产镜头、成像优秀、价格高昂,估计离不了镧玻璃。所以说中国当年随便就使用镧玻璃、外国人拆中国相机的镧玻璃镜片,实在是很无聊的谣言。
泡网分: 0.744
注册: 2012年11月
我听说美国佬买我们的万吨巨轮回去改装成航母的,比他们自己造的质量好得多,高射炮弹都打不穿。
泡网分: 15.14
帖子: 2221
注册: 2008年02月
天山神鹰 发表于
小时候听说过“小日本买了东风140回去拆了重装一下,性能比五十铃、大日野都强的多”……类似的我也听过,还是九十年代初听中学老师讲的
说是日本把东风、解放卡车买过去,拆开来把发动机等主要金属部件用“尖端的热处理技术”加工一下
在一个零件都不换的情况下重新出厂,速度、载重都大大增加……
反正就是那些国人要反思的鸡汤段子
现在想起来真是哈哈哈
泡网分: 8.389
帖子: 2076
注册: 2009年05月
那个年代中国那么缺外汇,干吗不直接进口呢?
泡网分: 39.07
帖子: 6591
注册: 2002年09月
天山神鹰 发表于
小时候听说过“小日本买了东风140回去拆了重装一下,性能比五十铃、大日野都强的多”……...这个以前听说过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499
帖子: 1097
注册: 2013年07月
知未 发表于
镜头好如果此说法成立!
为没有一款国产镜头牛过?其实,现在很多日本镜头的镜片都是中国生产的,这个也不算什么秘密。特别是手机镜头,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不低。目前是国产镜片不错,可惜没有镜头品牌。
泡网分: 4.643
帖子: 2711
注册: 2011年04月
yangdaoshuo 发表于
其实,现在很多日本镜头的镜片都是中国生产的,这个也不算什么秘密。特别是手机镜头,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不低。目前是国产镜片不错,可惜没有镜头品牌。如果镜片是中国产的......
就算干不过尼康佳能原厂.......干过适马腾龙应该不成问题吧?..........中国的镜头在那里(要带电子操控哟).......再贵我也买一个,就算不能成像也买个做收藏
沈阳中一的50 0.95的NEX镜头.....镜片也是国产的?........
别搞得跟高丽棒子一个鸟样!什么造纸印刷端午节都是韩国的 本帖最后由 知未 于
12:04 编辑
泡网分: 0.499
帖子: 1097
注册: 2013年07月
知未 发表于
如果镜片是中国产的......
就算干不过尼康佳能原厂.......干过适马腾龙应该不成问题吧?..........中国的镜头...镜头中镜片只是一部分,日本人的微电子技术发达,做自动镜头你看全世界还有其他国家做得好的,蔡司不也只做手动镜头,自动头靠日本人贴牌?我说一句中国镜片市场占有不低就变自大的韩国了?有些人自卑感很强啊。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045
帖子: 4661
注册: 2006年08月
我听说的是买了海鸥套机机身扔掉,头直接拿去用,不是拆玻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鸥照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