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中国和世界的网络舆情发展阶段段

蔡文胜:世界互联网,只有两个半市场——中国、美国和半个印度沉浸模式不单单香港、台湾很难实现互联网成功,哪怕是日本和德国有1亿人,他们的高科技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也一样做不出非常大的互联网公司,关键点还是回到用户规模上。精简笔记一、中国创业现有优势:1、最大的市场2、最活跃的资本环境3、最多最努力的创业者二、中国互联网创业迭代历程:1、复制美国模式2、中国式创新3、世界开始学习中国创新三、我为什么要投资你?1、方向与趋势是否相符?2、能力与资源是否匹配?3、是否具备优秀创业品质?四、互联网三大特征:类聚、众包、分享五、未来或者现在在发生的三个创业方向:1、把闲置的资源重新优化分配;2、把复杂的事情简易,功能单一明确;3、改造传统的商业模式,改造传统的工业模式。不过瘾?请看完整版——完整版笔记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投资,还有我们可爱的创业者,下午好!今天我们把ASIA &BEAT(亚洲创业大赛)放在厦门这个地方,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而且放在集美这个地区。这里是集美新城,其实我也是今天第一次来,刚到的时候转了一下非常惊讶,没有想到厦门岛外都可以建得这么漂亮。厦门有一个地方叫鼓浪屿,是厦门地标。鼓浪屿当年成立是因为有很多外国人到鼓浪屿去创业,去建房子,当时同样有来自东南亚的中国华侨也到鼓浪屿创业建房子,同时包含了当时中国很多的土豪也到上面创业,所以才形成了鼓浪屿的今天。鼓浪屿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些房子,其实创造了很多中国的第一:中国第一个足球场就在鼓浪屿,中国第一个体育博士马约翰,中国第一个妇科女医生林巧稚,中国第一部钢琴,所以厦门这个地方也可以诞生很多创业的第一。回到今天的主题,现在创业是这个社会的最强音,前两天我听到一句话:“创业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创业是这个时代摇滚,我觉得非常的贴切。中国经济这几十年的发展,前面都是靠一些传统的工业,靠劳动力来输出我们的制造。但是到了今天,不行了,我们必须要有创造,要有发明才能走出国门。同时,我相信来自于东南亚或者是其他国家的创业者他们也很想进入中国这个市场。互联网创业要达到一定用户规模现在所谓的创业更多指的是互联网相关的创业,但是在互联网创业这个领域,大家知道基本上只有中国和美国的公司会得到大的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在2000年那一波互联网时代,当时美国VC进入大中华地区,比如要投资十亿美金,当时是分成三份,一份投到台湾,一份给香港,一份给中国大陆。但是最终台湾、香港所有的资金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只有在大陆才蓬勃发展,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用户的规模,香港只有700百万人,台湾2200万人,大陆有13.5亿人。互联网没有达到规模是很难赚到钱,所谓的烧钱就是要有一个用户规模。所以可以看得到,世界互联网其实只有两个半市场,一个美国,一个中国,还有半个是印度。也就是说你抓住了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市场就能成功,也可以延伸到其它的国家。为什么印度只有半个?印度的人口虽然跟中国相近,但是印度有将近一半的人可能在未来几年都用不上互联网服务,用不上手机,所以是制约的地方。不单单香港、台湾很难实现互联网成功,哪怕是日本和德国有1亿人,他们的技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也一样做不出非常大的互联网公司,关键点还是回到用户规模上。我们一定要理解为什么说像、花了那么多的钱,但是VC还会继续给他们钱,因为他们的用户达到一定的规模。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这样,但在每个垂直领域里你一样可以做得到,规模不一定达到几亿,但至少要在这个领域排名前三,因为互联网基本上是赢者通吃的时代。中国创业现有优势在过去的10年以内,其实风口一直在变,从流量到交易,到智能文化创意,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虚拟世界建立,然后和虚拟世界发生连接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解释所有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成功、失败的原因。第一,最大的市场;现在的中国仍是处于一个非常大的投资浪潮。美国大概只有三亿的人口,从人口的数量来讲,美国与中国差很多,但美国现在还是最大的创业市场,虽然人口只有三亿,但他们基本上是高消费、高素质的市场。中国前面这十几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快速成长起来,但同时还有四线五线的城市非常值得扩充。比如,在美国Twitter(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现在正在没落,每个季度用户都在下降,但是中国的微博,2015年微博用户还增加了一倍,这就是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因为中国还有四五线的城市在开始使用微博。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用微博了,但是为什么微博用户还在继续增长,你会觉得这是不是作假?不是的。比如我的母亲60多岁,直到2015年才开始用微博,用来看信息或者跟她的一些同龄人互相分享。这就是中国。第二,最活跃的资本环境;在2000年,也就是11年前,当时全世界的VC在中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是后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从三大门户到BAT,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基本上吸引了全世界最顶尖的VC,包括资本。最近可以看到有一个更明显的趋势,就是中国本土资本的崛起。以前中国人没有钱,只能拿老外的钱,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基本上要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但是今天你们可以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的概念股都在回归A股,说明中国本土的资本力量在崛起,而且这个数量级非常大。原来在传统产业里赚到钱的,那些做服装、鞋帽、矿产、房地产、建筑的这些资金,因为找不到出路也会涌向这个互联网资本。所以只要你真的有创意,真的有执行能力,你不用担心拿不到钱。现在这些VC最苦的是找不到,钱花不出去。第三,最多最努力的创业者。中国有一个非常特别地方,我们拥有最多最努力的创业者。不管是在美国、欧洲、亚洲,我也去过东南亚这些国家,他们的努力程度真的远远比不上中国的创业者,中国的创业者一天不是干八个小时,而是几乎16个小时,哪怕是在喝茶,或者是吃饭喝酒,大家讨论还是跟创业相关的东西。这个情况你在其它国家是看不到的,甚至哪怕是在同样大中华区的台湾、香港也看不到。那么这种努力,随着这个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的浪费机会,但是我们的创造能力对创业非常有帮助。$page$中国互联网创业迭代历程1、第一个阶段复制美国模式。中国互联网的创业在前面十多年的时间里,也就是2011年以前,互联网是在1994年开通了邮件,中国的第一波创业者是在98年、99年,、、那个时代,那时候基本上是复制美国。当时他们带来了美国先进的互联网概念,同时也带着美元资本到中国创业。2011年以前,中国基本的模式是复制美国,如果要到美国上市必须要以美国为参照标的,美国有什么,我们是美国什么,比如说是美国的谷歌,淘宝被说成美国的Ebay。这是第一个阶段复制美国。2、第二阶段中国式创新比如QQ,我们知道QQ是copy ICQ,但ICQ已经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消失掉了,但是QQ在中国今天依然存在,而且依然很强大。这其实就是中国自己的创新,因为最早的ICQ只是一个沟通工具,但是我们的QQ除了沟通工具,在这上面建了一个Q群,在这上面加入了QQ的空间,已经变得不一样了,甚至变成了有QQ新闻、QQ影音、下载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内容。这就是中国开始有了创新。淘宝最早是copy& Ebay,最早是在B2B,但怕Ebay进入他的B2B,所以做了B2C的淘宝。在美国也可以看到Ebay已经在没落,但是淘宝还非常的强大。我们再看京东,是最像亚马逊,到今天其实很多方面根本都不像亚马逊。这就是中国自己的创新,几乎所有在中国能成功的东西都要加中国式的创新。现在中国从模仿开始,以前门户模仿,但再看看现在三大门户已经和完全不一样。这里也出现另外机会,因为三大门户不像,重点是分类信息导航,所以就给了当时创建265.com的机会,包括360大部分的收入是来自于360的导航。这其实都是中国自己的创新。3、第三阶段世界开始学习中国创新2010年以后,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中国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世界性的领先,到今天中国能统计的,智能手机终端是12.5亿部,非常的惊人。扣除一些重复和没有用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覆盖率应该能达到80%到85%,这是目前全世界普及最高的,在美国也可能只达到70%,在欧洲大概只有50%几。在亚洲印尼印度,在2015年初只有10%,经过2015年的发展到现在也只有30%的普及率。就是因为中国这么强大的普及率,第二中国有这么多的用户,其实我们的移动互联网已始有创新,做出了很多美国没有,全世界都没有的模式。而且我们开始把用户输出到国外。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做这个尝试要回到2000年的时候,中国第一个在海外有用户产品是一个下载工具,当时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都有它的用户,当时是一个PC时代,后来比较有工具化的往外发展是“UC WAP”手机浏览器,当时在印度占有很大的市场,而UC WAP只是一个功能机时代的产物。到了移动端,现在有几个产品是非常好的,比如猎豹的“MAS”已经有6亿多的用户,虽然在两年前要上市的时候,很多人觊于他们的用户,觉得中国人怎么能够拿到国外那么多的用户,但它现在谷歌排行榜里面经常可以排到第一。另外一个东西叫做“3G门户”,在东南亚很多地方拿到了几亿的用户,还有最近有一个叫“APUS”在海外有非常大的用户,去年出海有一个叫“茄子快传”,数据上我们还在求证,据说在2015年发展了4亿多的用户。另外,还有我自己做的“美图”,2014年底开始进入日本,单单一个产品叫“Beauty PLUS”(美颜相机海外版),在日本就有1300万用户,海外有超过1亿用户,韩国有600多万用户,台湾有300多万用户,印度有1800万用户,印尼有1600万的用户;美图有一个产品叫“美妆相机”,去年8月份进入泰国,在9月份曾经创造当天一天下载量150万。泰国也就六千多万人,按这样的速度,可能不到几个月就可以覆盖了泰国。这些说明中国式创新已始走向世界舞台。不久前福布斯有一个封面关于小米,把做成像毛主席,标题说世界开始山寨中国。我觉得在未来的机会,中国一定有更多的层出不穷的东西会发展到海外。我举一个中国人在海外发展很成功的公司,这家公司在新加坡,创始人叫李晓东,中国人在新加坡读书,在那边创建了一个公司,但是他把研发团队放在上海。最开始他就山寨了一个对战平台,后来又山寨了中国的QQ,一开始QQ要告他,但后来发现他山寨的特别的成功,就投资了,这家公司现在最新的估值是25亿美金。中国创业者两个可以做的方面对于中国创业者来讲有两个方面是可以做的:第一方面,可以把中国原来成功的东西可以输出到国外。第二,我们也可以进入到当地的国家。比如到印尼、印度或者其它国家去创业。这个就像20年前中国人把服装、鞋帽,生产然后卖到非洲、欧洲,同样当时有很多中国人就在当地创业,也取得很大的成功。美图在半个月前投了一家公司,一个华人在印尼做成了一个网络叫做MEJME。而且特别有意思,在半个月前我们决定投它,它是在澳大利亚上市,因为美图投了它,当天的股票上涨了38%。为什么会这样?哪怕在澳大利亚的资本市场已经认同了美图的影响力和价值。别人凭什么投资你?我们知道创业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跟投资相关的。其实回到20年前、30年前,大部分人创业跟投资没有关系。因为企业都没有钱,所以大家一视同仁,可以慢慢熬,慢慢发展。但是到了今天,所有的东西都在加速,你不拿投资你也可以做大,也有机会,但是会慢。第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被你的竞争者追到,很快被人家超越,或者别人复制你,山寨你。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想法,能够再加上一个资本的力量,这样就可以能速的发展。那怎么样拿到投资呢?当然每个人的机遇,每个人的环境是不一样的。首先在中国VC的钱是不缺,但是同样要具备一些特征才有可能拿到投资。我个人认为,你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方向跟趋势是不是未来所发展的;比如,在中国你今天还是在做一个跟PC相关的东西,那基本是没有出路了。大家都进入移动互联网,都在用手机和移动终端,你再做一个PC就很难获得成功。当然,如果你告诉我现在要到非洲创业,没有问题,或者那个地方还有这样的一个环境。第二,能力和资源是不是匹配;2000年时候我在厦门,当时也会抱怨,就像所有的创业者会问:为什么为什么不投我?你告诉他们你有多牛B,而且经常会发现在新闻上、媒体上报道出来那些拿到投资的人,你觉得他们不一定比你强,为什么VC这么傻投那些人,不投我?说实话,2000年的时候我会这样想,为什么会投张朝阳、好几百万美金,只要给我500万就能成,如果我还保留这样的想法可能今天就没有办法站在这里。这里说明两点,张朝阳他们能拿到钱一定有他们个人的基础,哪怕他们没有个人的基础,VC傻瓜是他们的事,你别跟他们叫真。你唯一能做的只有根据自己目前的资源和能量,慢慢地做,最终人家就会找上你投钱。哪怕一开始只有三个人,你现在身上只有十万块,你也要先从十万块做起来。一开始也不要想做一个平台,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几乎所有的创业者最开始的初衷都是解决某个的需求,然后在解决这个需求基础上你慢慢的积累用户,或者慢慢得到VC的认同,这样慢慢就可以成长起来。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也一样。杨致远在创建雅虎,他其实是一个冲浪的爱好者,他上不同的网,他经常收藏,然后展开了就是形成了一个雅虎的首页。扎克伯格把哈佛里面的学生档案黑出来,把女孩子的资料变成了一个脸谱,这就是一个初衷。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讲,我一直认为你要抱着这样的想法:哪怕没有拿到钱,你觉得你现在能够把这个事做起来,因为你有这样的心态,当你慢慢做的时候,别人投你钱的时候你才可以加快。同样你有这样的心态,面对VC,面对投资人,你的心理素质会比他们高很多。如果你总是抱着找那个VC,有这个钱才能干事情,那基本上没有戏。如何应对当下双创浪潮?现在是一个双创的大浪潮,谁都要创业,但是最终成功的是少数的。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两个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觉得所有人都可以创业,另一种声音是说不要教坏大学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在这里我怎么看呢?首先,我认同所有人都可以创业的,但这个创业的方向是有很多方面;因为我们现在讲的创业是互联网,是做大公司。我觉得创业包含很多方面:比如,你作为一个画家也是一个创业,做一个音乐人,做一个歌唱家也是一个创业,在未来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自己创业,哪怕做一个网红。我们看到现在都在炒网红,网红是个什么概念?网红就像15年前的个人站长,只是当时个人站长要干很多事,要注册域名,要营销,要懂得技术。而今天的网红比较幸福,有那么多的平台,有微信的公众号,有微博,有美拍,你只要利用平台发挥你的长处,这也是创业。我们在美拍上有一个东北女孩子,她天天把吃饭的东西直播出来,竟然也获得35万的粉丝,长得并不是漂亮,但有那么多人看。现在她可以淘宝开店,甚至可以卖她认为好吃的东西,这其实也是一种创业。第二,如果你有决心做一个大一点的公司,想要做出一个几千万的用户的公司,要具备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你必须非常好的学习能力;互联网真的一日千里,前面不管你读什么科目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学习能力、整合能力、思考能力是不是够强大。第二个特征,你要有管理组织能力;现在依靠一个人成功越来越难了,除非刚才说的要做一个网红没有问题,靠个人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成为一个好一点的公司,伟大的公司,你必须要有组织能力,你必须能够吸引不面的优秀人才.比如,你要有财务的人才,有运营的能力的人才,有销售能力的人才,所以必须要有团队的能力。第三个特征,你要有忽悠投资的能力。我在这里说忽悠投资是在说你要展示让投资人不断的对你投钱,这也是一个能力的体现。因为在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会决定很多的东西。在30年前滴滴、快的那个时代,做这种打车软件在中国就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最终为什么是滴滴打败了所有人,这和融资能力非常有关系。哪怕是,电子商务在2002年互联网泡沫时,大家几乎都拿不到钱,只有非常有能力,2002年的时候竟然可以融到8200万美金,所以可以度过寒冬,成为今天的霸主。互联网三大特征我们一直谈互联网,互联网的特征是什么?我个人一致认为,其实跟我们传统产业非常大的区别:第一,类聚效应;物以类聚就是类聚。在互联网时代,有相同的观点,相同的爱好,更容易通过一个点快速的积累起来。现在的信息发达,变成赢者通吃,强者越强,回到规模化的问题。因为之前的观点,你自己喜欢某个人或事情,最多只能跟周边的人交流,但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有了社交网络,你可以快速地找到一些相同爱好者,让这个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就是类聚效应。第二,众包;2006年的时候YouTube是一个分享网站,从开始做到卖掉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当时卖掉的时候只有三十几个员工,以前可能要几千个员工才可以做起来,为什么可以快速成功,用的人这么少,你可以这样理解:YouTube并不是只有30个员工,那些分享视频人就是员工,而且是免费的。如果我们做一个事情,可以让无数人帮你干活,而且不用付工资,就是很牛。淘宝成功也是雷同,马云做了一个平台,发动所有人帮他开店,马云不用付工资的,当然,在这个过程里,如果你还能接上一些工具,比如,让开店的人赚到钱就是更大的成功。同样的事,如果在这上面可以得到荣耀,还可以赚到钱就更加的成功。最近有一个非常火的直播叫“映客”, “映客”为什么能成功?因为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在上面展示。能不能发动更多人来免费帮你打工,如果有更多的人帮你免费打工,你就可以更成功。当然你也可以花钱,这个钱不要你出,你可以让用户买单。第三,分享。有了社交网络和分享,我们的很多生态,很多创业的结构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比如像UBER或,这个公司的模式在20年前无数人都尝试过,都想做。为什么到今天能成功呢?这就跟分享和社交网络有关。也就是说在十年前,比如我去伦敦,伦敦有个房子要租给我,我都不敢租,因为我怕它是黑店。同样当时在伦敦,那个业主他如果要租给一个人,虽然可以赚点钱也不敢租出去,因为怕租客把东西搞坏。社交网络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你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对房东的评价,同样这个房东也可以看到五个人要租他房子的是什么样的人。比如我如果用微博登陆,就可以看到是就会觉得比较靠谱。如果你的粉丝只有五个人,他就觉得你可能靠谱。这就社交网络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我们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怎么样把分享和社交网络结合起来,就会变得更加的容易。现在或者未来在发生的三个创业方向我自己觉得未来或者现在在发生的三个创业方向:1、把闲置的资源重新优化分配;就像刚才我讲的、可以把闲置的资源重新的优化,这个模式在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体现。最开始是和airbnb,因为这两个领域需求比较大,第二他们是相对标准化的服务,所以可以快速起来。在未来可能更多个性化的服务都会出现,就像联合办公,我们的爱特咖啡也是。比如说游艇共享也可能可以,未来共享教育也可以,比如今天这个剧院,平时放的歌剧可能就几部利用率就很低,你可以做成共享剧团,你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模式,所以把闲置的资源重新分配会得到很大的发展。2、把复杂的事情简易,功能单一明确;比如美图秀秀在2008年就是一个傻瓜的photoshop,你想要P图,但是过去软件很复杂。所以美图秀秀就做一个简单,做成一键生成,所以就获得无数人的喜欢。3、改造传统的商业模式,改造传统的工业模式。小米和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我们知道小米最早做一个手机,比如联想要做一个手机要派出无数的市场调查人员了解这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手机,最终定价,等定完价,让老板拍脑袋生产多少万台的手机,然后找明星推广,之后再铺渠道。而小米几乎把中间的流程都改变了,就在微博发一个我要做手机了,大家有什么意见,让大家出意见,应该什么样的配件,你多少钱可以接受,大家觉得大概两千块钱可以接受,让大家交定金,这样就可以知道生产多少台的手机。生产完以后让大家交全部的钱,从工厂直接配送到用户手里,你们可以想想这个流程节约了多少的成本。不说其它的,在传统领域里,你铺手机,比如联想,在中国是渠道最强大的,大概50万个渠道,你再分发到夫妻店、柜台,中国可能要两百万个小柜台,一个柜台铺两台手机,你就要库存两百万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联想他们赚不到钱。是什么模式?我们知道成功就是把报纸的分类信息搬到网上来,但是现在58到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干掉、因为的成功是把信息放到网上,我们会在上面找家政,租房,因为那些信息是几乎每个城市不同的家政公司,不同的房产销售公司在做的,信息会层出不穷,会产生很多虚假信息,但是用户会把这种不好的体验怪罪于,所以58到家就统一做起来,统一品牌服务品质提供给大家。比如厦门家政,这一百家的家政的服务没有标准化,是很难发展的,但是58到家这样做了以后,就可以颠覆整个行业。你们可以由此可以联想出来,在生活当中有太多的这种模式我们都是可以去改造它,颠覆它,简易化。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张图片,这个图片是一本书叫做《奇点临近》的封面(作者雷·库兹韦尔,2012年被谷歌公司聘请为工程总监,该书讲述了智能问题的数据结构及实现的算法,人工智能的应用)。谷歌这家公司,我一直认为是一家非常伟大公司,最近的阿尔法狗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我去过谷歌好多趟,我也把东西卖给谷歌,我觉得谷歌一直在探索未来,探索未知。前面中国互联网的创造,第一批创业者都是为了赚钱,但是现在年轻的创业者应该有更高的理想,因为你们的父辈已经帮你们积累了财富,你们不用为了生存的压力,你们是有的吃穿,所以我希望在往下的创业看到中国可以出现更多对未来对科技的探索,创造出真正的让世界竞争的中国产品!*本文作者,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笔记侠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新芽NewSeed处理。相关领域的投资人猜你喜欢
共38篇文章-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微信公众号ID: Notesman最近更新文章热 点12345相关项目新芽APP201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 & 一、互联网市场发展概述& & (1)互联网市场发展历程& & 互联网于 1969 年在美国诞生,诞生初期主要应用于学术研究和军事领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至今已延伸、覆盖到了全球五大洲的 2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互联网信息传输凭借其独有的速度高、成本低、范围广的优势,已渗透到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对全球信息化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探索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内容活跃网络普及阶段和当今的网络繁荣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技术的进步, 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互联网应用的领域不断拓宽。互联网的应用由早期的信息浏览、电子邮件发展到网络娱乐、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商务交易、政务服务等多元化应用。& & (2)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 & ①互联网用户规模及普及率不断提高& & 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31 亿,全年新增互联网用户 4,29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3.2%,较 2015 年末提升 2.9 个百分点。截至 2016 年 12 月, 我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 6.95 亿人,较 2015 年末增加 7,550 万人。互联网用户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5 年的90.1%提升至 95.1%。 年中国网民规模及普及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 ②互联网基础资源日益丰富& & 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 IPv4 地址数量为 3.38 亿个,由于全球 IPv4 地址数已于 2011 年 2 月分配完毕,自 2011 年开始我国 IPv4 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截至 2016 年 12 月, 我国 IPv6 地址数量为 21,188 块/32, 年增长 2.9%。 随着 IPv4向 IPv6 转换,原来 32 位地址将转换到 128 位地址,互联网 IP 地址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域名总数为 4,228 万个,年增长 36.3%;网站总数为 482 万个,年增长 14.1%;网页数量 2,360 亿个,年增长 11.2%;其中,静态网页数量为 1,761 亿,占网页总数量的 74.6%,动态网页数量为 599 亿,占网页总量的 25.4%;国际出口带宽为 6,640,291Mbps,年增长 23.1%。& & ③互联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 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使用率最高的前三类互联网应用分别为即时通信(91.1%)、搜索引擎(82.4%)、网络新闻(84.0%)。 2015 年至 2016 年我国互联网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序号 应用 2016 年 2015 年 全年增长率
用户规模(万) 使用率 用户规模(万) 使用率
1 即时通信 66,628 91.10% 62,408 90.70% 6.80%
2 搜索引擎 60,238 82.40% 56,623 82.30% 6.40%
3 网络新闻 61,390 84.00% 56,440 82.00% 8.80%
4 网络视频 54,455 74.50% 50,391 73.20% 8.10%
5 网络音乐 50,313 68.80% 50,137 72.80% 0.40%
6 网上支付 47,450 64.90% 41,618 60.50% 14.00%
7 网络购物 46,670 63.80% 41,325 60.00% 12.90%
8 网络游戏 41,704 57.00% 39,148 56.90% 6.50%
9 网上银行 36,552 50.00% 33,639 48.90% 8.70%
10 网络文学 33,319 45.60% 29,674 43.10% 12.30%
11 旅行预订 29,922 40.90% 25,955 37.70% 15.30%
12 电子邮件 24,815 33.90% 25,847 37.60% -4.00%
13 论坛/bbs 12,079 16.50% 11,901 17.30% 1.50%
14 互联网理财 9,890 13.50% 9,026 13.10% 9.60%
15 网上炒股或炒基金 6,276 8.60% 5,892 8.60% 6.50%
16 微博 27,143 37.10% 23,045 33.50% 17.80%
17 地图查询 46,166 63.10% 37,997 55.20% 21.50%
18 网上订外卖 20,856 28.50% 11,356 16.50% 83.70%
19 在线教育 13,764 18.80% 11,014 16.00% 25.00%
20 互联网医疗 19,476 26.60% 15,211 22.10% 28.00%
21 互联网政务 23,897 32.70% - -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 (3)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影响& &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内容极大丰富,网络应用向各领域渗透,网络系统日趋复杂,需要的带宽资源也逐渐增加。伴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企业用于网络维护的成本也逐步增加,网络管理的难度也在日益加大。同时,随着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内容需求的多样化和内容要求的提升, 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需要更加聚焦于内容品质的提升,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以资源外包为特点的网络服务模式逐渐受到重视,专业 IDC 服务应运而生。& & 二、行业上下游状况分析我国互联网产业链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国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基础运营商、专业服务商、互联网内容商和互联网用户等几类主体构成。基础运营商,主要向专业运营商提供基础网络、互联网带宽及机房资源。基础运营商实力雄厚,拥有大量基础电信资源,但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服务方式不够灵活。 基础运营商通过与专业运营商合作, 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扬长避短;专业运营商通过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可获得更加丰富的基础电信资源, 使市场进入良性循环。专业服务商,即提供 IDC 及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的专业 IDC 服务商,掌握IDC 及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的关键技术,通过租用基础运营商的网络和带宽,为内容服务商提供主机托管、资源出租、系统维护、管理服务等业务支持服务以及网络接入、内容的分发加速等服务。互联网内容商,即各行业有数据计算、存储、传输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既包括新兴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商类企业,如门户网站、音视频媒体网站、网络游戏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也包括传统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应用逐步向各行业渗透, 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用户,包括广大网民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员工。前者主要是在接入互联网后享受互联网内容服务商提供的网页浏览、音视频点播、网络游戏、下载、网上购物等服务;后者主要是因为工作需要使用互联网。互联网用户间接使用互联网数据中心,是 IDC 服务的最终体验者。& & 三、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1、有利因素& & (1)互联网用户和网站数量迅速增长, 用户需求层次提升,市场需求快速增加& & 一方面,网民、网站数量迅速增长。2016 年末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7.31 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 53.2%, 较 2015 年末提升了 2.9%。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6.95 亿,较 2015 年年末增加 7,550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 2015 年的 90.1%提升至 95.1%。截至 2016 年 12 月,中国网站(指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量为 482 万个,年增长 14.1%。年中国网站数量(万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 另一方面,客户需求层次提升较大。互联网的功能由早期的信息浏览发展到如今的网络媒体、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上教育等多样化应用。从应用的角度,视频、网购、游戏等应用用户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5.45 亿,较 2015 年末增加 4,064万人,增长率为 8.1%。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 74.5%,较 2015 年末提升 1.3 个百分点。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规模接近 5 亿,较 2015 年末增加 9,479 万人,增长率为 23.4%。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 71.9%,较 2015 年末增长 6.5 个百分点。随着 4G 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手机资费的下调,网民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应用上观看短视频的行为将变得更加普遍。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4.67 亿,占网民比例为63.8%,较 2015 年末增长 12.9%。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4.41 亿,占手机网民的 63.4%,年增长率为 29.8%。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4.17 亿,占整体网民的57.0%,较 2015 年增长 2,556 万人。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较 2015 年末明显提升,达到 3.52 亿,较 2015 年末增长 7,239 万人,占手机网民的 50.6%。整体来看,互联网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其中手机端的应用呈爆发性增长。未来 IDC 市场在互联网用户需求持续增加的趋势下将保持稳步增长。& & (2)政府鼓励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等领域。同年 6 月 27 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加强对电信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资源共享。实施意见为各类所有制经济营造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使民间资本在包括互联网服务在内的电信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 (3)技术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网络信息安全、海量存储、网络传输、远程操控、网络监控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网络流量统计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 IDC 由主机托管、带宽租用等基础业务逐渐转向网络安全、系统管理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和成熟更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精确送风、热源快速冷却、智能调整等技术的出现降低了服务器运维成本,提高了服务器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地域、空间等因素对 IDC 发展的限制,推动了 IDC 行业的发展。& & (4)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快速发展。截至 2015 年末,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 4.7 亿个,比上年净增 7,320.1 万个,同比增长 18.3%。云计算、大数据、固态硬盘、融合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设计水平,大多数机房的设计标准可达到整体 8 级抗震,同时配备大型专用空调、 UPS 电源、专用发电机、智能监控等先进设备,加大了机房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机房的管理难度。骨干网络的扩容、宽带的普及、机房建设的不断完善,极大的改善了网络的传输速度以及服务器的运行环境,推动 IDC 行业朝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 2、不利因素& & (1)公有云服务的发展对 IDC 市场形成一定侵蚀& & 虽然 IDC 市场仍在保持较快增长,但中小型客户逐渐转向公有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云服务商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托管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 IDC 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公有云的快速部署、易扩展性和低廉的价格对中小客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使 IDC 行业面临一定的客户流失风险。& & (2)牌照申请重新开放,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面临新一轮整合& & 2012 年 12 月 1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该通告的发布重新开启了已暂停数年的 IDC 和 ISP 经营许可证发放。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利好,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厂商涌入 IDC 市场, IDC 市场面临新一轮整合。行业领先企业凭借与基础运营商良好的合作关系、丰富的客户储备、专业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而中小服务商受资源所限,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业务转型迫在眉睫。& &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 1、行业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 目前,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而言,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发达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带宽、 IP 地址等资源更为丰富,网络环境较为稳定,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质量较好。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网民和网站数量激增,网络带宽、 IP 地址等资源相对匮乏,网络堵塞现象时有发生, IDC 服务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平均电能使用效率(PUE)优于国内。国内客户主要选用机柜租用、网络带宽资源租用等基础性服务;而国外 IDC 基础设施的建设优于国内,增值服务在 IDC 服务中的比例较高。随着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数量的增加, IDC 服务领域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成为客户选择服务商的主要参考因素。作为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供配套的增值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 2、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 IDC 市场将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 一是数据中心绿色化,鉴于全球气候日趋变暖、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能源成本不断上涨,作为高耗能的数据中心面临着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的严峻挑战,构建节能型数据中心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是数据中心虚拟化, 数据中心虚拟化是指利用多个物理实体创建一个逻辑实体,或者用一个物理实体创建多个逻辑实体。实体可以是计算、存储、网络或应用资源。虚拟化的实质就是&隔离&,即将不同的业务隔离开来,彼此不能互访,从而保证业务的安全需求;以及将不同的业务资源隔离开来,保证业务对于服务器资源的要求。采用虚拟化可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带来全方位的优势,例如实时维护与管理;硬件采购成本的降低;可用性、安全性及其他性能更出色的架构。& & 三是数据中心云计算,云计算是指利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集群,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给使用者,&云&可以理解为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大规模计算系统。云计算数据中心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架构的,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松耦合,完全虚拟化各种 IT 设备、模块化程度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具备较高绿色节能程度的新型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的特点首先是高度的虚拟化,这其中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等虚拟化,使用户可以按需调用各种资源;其次是自动化管理程度,包括对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的管理,对相关业务的自动化流程管理,对客户服务的收费等自动化管理;最后是绿色节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各方面符合绿色节能标准,一般 PUE 值不超过1.5。& & 四是数据中心自动化,自动化是当前 IDC 服务商对数据中心的迫切要求。当虚拟化成为数据中心的标准架构时会引发一系列新问题,如提升运维成本,使IT 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没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支撑及配合,虚拟化将无法发挥出其真正的优势。& &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在产能利用率大幅回升的背景下,考虑到政府去产能目标依…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0-600-8596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hy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