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儿童重疾险缴费期长保险女孩比男孩缴费高地呢

帐号:密码:下次自动登录{url:/nForum/s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url:/nForum/nlist.json?uid=guest&root=list-section}
贴数:3&分页:roy发信人: royhua (roy), 信区: FamilyLife
标&&题: 转一篇解析重疾保险产品的好帖,比前几天那个代理人写的好多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Feb 11 10:17:26 2015), 站内 && 前几天有个代理发了一篇关于保险的帖子。我自己做了很久的保险功课,个人觉得他的贴子比下帖差多了,而且有不够中立之嫌。在网上找到一篇不错的总结帖,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原帖来自什么值得买的经验盒子。贴主写了一系列关于保险的贴子,都值得看看。贴主貌似是国内保险代理或经纪,但他最终给自己买的重疾是香港的保诚。 && 图片无法转载,建议看原帖——什么值得买 经验盒子 保险填坑课堂 篇七: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免责声明:以下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作他用,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值友互相飞砖,活跃气氛! && 大家好!新的一期填坑课堂又来啦!实在不好意思,近期事情太多同学结婚(收到两枚红色炸弹)、双十一购物秒杀等一系列烧钱的事,把原本要写的文章一拖再拖。自从来到什么值得买后lz又患上了“买、买、买综合症”,现在看来病的不轻啊!好了!好了!不扯皮了! && 话说前几期的保险填坑课堂受到了很多值友的支持和收藏很是欣慰,评论留言里值友也很积极,在众多评论里有很多值友都把身边或网上得到看到的计划书或产品拿来让lz评估好坏,说实话lz就是上帝也帮不了你,在这个市场上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太多了,lz不可能都看全。lz推出保险填坑课堂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怎么选保险的方法,你只有学到方法用于比较你才能发现问题,再来问lz,可能这样lz回复你才有针对性。如果我只是告诉你某个产品好,下次你可能在另外产品中被保险公司埋在坑里了。 && 今天lz以重疾险创始人 Dr. Barnard的一句话来开始今天的主题“我们需要重疾险,不是因为我们会死,而是因为想好好活着。” && 重大疾病保险,从无到有,时间并不长,中国自从1995年首度销售,至今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已成为深受大众欢迎和许多客户首选的保险产品。在国外重大疾病保险也不过才20多年,没有想到吧!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现在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种类比较多(一方面是丰富产品满足不同需求,也让一些营销误导行为有机可乘。),有的是主险,有的是附加险,还有的是提前给付型,保的疾病也有所不同,有的是返还型的,还有些是消费型的,在这种状况下如何选择,显然是对客户的考验。 && 重大疾病的保障范围是不是越广越好呢?35种、40种、70种,如果是108种是不是会更好! && 任何事情都难逃20/80定律,重大疾病里易发和高发的疾病也一样,20%的种类发病率在90%以上,剩下的80%发病率就低得多了。好在2007年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下称“《使用规范》”)出台后,大多数保险公司设计的保险产品中都会包含统一的25种,其中前6种重疾(红字)是所有重大疾病保险所必须涵盖的,其它19种保险公司可自由选择,这也是最多发的重大疾病。 && 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 && 虽然其它19种保险公司可自由选择,但目前不管你买那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这25种重疾都已经成了标配。在25种重疾之外各家保险公司又自行增加重疾险种类,这样市场上就出现了35种重疾、40种重疾和70种重疾的产品,是不是没有看到过只卖25种的重疾险产品是吧! && 所以lz认真的告诉你,一个重疾险产品能保障40种左右的重疾险种类应该就可以了,基本上90%的重疾都已经涵盖。至于那些有70种或70种以上的重疾产品,多数是保险公司为了迎合越多越好的客户心理,给你个高大上的感觉(处女座除外),也不排除是一种重疾分拆成几种重疾。其实多出这么多种类的保障,保费必然也会转嫁到客户身上,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的。 && 当然,如果保费只相差几百元左右或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那么就选保障范围最多的那个重疾险(前提是其他保障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 && 既然说到羊毛出在羊身上,lz就来说说重疾险产品的类型,这就引申出为什么同样是重疾险产品,保费为啥相差很大的原因。 && 最简单的重疾险就是单纯定期重疾险,纯消费型。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重疾,保费消费掉不返还的。消费型定期重疾由于保障时间短,保费纯消费,故多数客户不是很喜欢,所以机智的保险公司推出了能返还保费或保额的重疾险产品,这种类型的重疾险被设计成80岁左右返还保费或保额。买的保险能在有生之年拿回本金或保额还是不错的,至少交的保费没有浪费掉,多数客户都是这么想的。但好景不长,客户发觉返还的时间还是太长了,于是保险公司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适时推出了每几年返还生存金的重疾险,并在80岁左右还能返还保费或保额。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客户对重疾险的期望也在提高,于是重疾险开始了72变的变化。含生存金的重疾险把每三年返还生存金的变每二年返还,保障年龄也有了多种选择从70岁、75岁、80岁、88岁或终身,轻症和重疾险结合使产品更加全面,和分红结合变身为分红型重疾险,和投资结合变身为万能型重疾险...... && 停! && 好了!说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诉你一点,你所想到的每二年能拿生存金、又能分红、并包含轻症保障,还能在70岁退还保额等等好事也都是要付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你的重疾险保费必然很贵。每增加一个保障功能,保险公司就要向你收取这个功能的保费,在你没有产品做对比的时候你是不知道的保费贵了还是便宜了。同样是10万重疾,含生存金、分红、70岁领取等功能的产品保费有可能是单纯终身重疾险保费的2倍! && 买重疾险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个保障吗?在发生重疾风险时能获得最大保额。lz认为那些打着什么生存金、分红、投资等噱头的都不是你的菜。除去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后你才能以最少的费率买到最多的保额。能用6000元办的事就不要用1万元去做啦!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在看完以上二段文字后,如果你手里正好有已经购买的重疾险合同,那么翻开合同来看看关于重疾险保险金理赔的保险责任条款。关于重疾险理赔条款,lz作为保险代理人以前真心没有很注意过,自从自己的同事发生了一起保险理赔纠纷后,才让lz对自己所代理的重疾险责任条款认真关注起来。下面是4家保险公司关于重疾险理赔的责任条款(只看紫色字部分,红字是重点)。来!来!来!真正和保险公司扳手腕的时候来了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都是读过书的人,自己心里评判一下哪家公司的条款最好理解? && 条款1、“如果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后首次发病并经专科医生首次确诊患有任何一项符合我们第7 条约定的重大疾病,我们将按照本附加合同的基本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提前给付保险金”。我们给付“重大疾病提前给付保险金”后,本附加合同终止,主合同基本保险金额按给付的重大疾病提前给付保险金等额减少;主合同约定的各项保险责任及保险单上载明的现金价值按减少后的基本保险金额确定。当主合同基本保险金额减少至零时,主合同终止。” && 条款2、“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保险合同复效的则自最后一次复效之日起)因意外伤害原因,或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保险合同复效的则自最后一次复效之日起)180天后因意外伤害之外的其它原因,被保险人初次发生本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本公司按照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本合同效力终止。” && 条款3、“(1) 在本附加合同保险期间内,若被保险人于等待期满后首次出现本附加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的的症状或体征,并且按本附加合同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被初次确诊为患有本附加合同所列的重大疾病,则我们按本附加合同的基本保险金额乘以下表所示比例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本附加合同终止;若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而患有本附加合同所列的重大疾病,则不受等待期的影响。 && 条款4、“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或最后复效)之日起一百八十日后,因首次发生并经确诊的疾病导致被保险人初次发生并经专科医生明确诊断患本合同所指的重大疾病(无论一种或多种),本合同终止,本公司按本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被保险人已经领取或本公司应给付特定疾病保险金的,本公司按本合同基本保险金额扣除被保险人已经领取或本公司应给付的特定疾病保险金后的余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若因意外伤害导致上述情形,不受一百八十日的限制。” && 以上4段条款是不是条款1和2比较易懂易理解,只要初次发生并由专科医生确诊就赔款。而条款3和4在文字表述上是不是点拗口或迷糊,特别是条款4太像绕口令了!lz都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读过书!“因首次发生并经确诊的疾病导致被保险人初次发生并经专科医生明确诊断患本合同所指的重大疾病(无论一种或多种)”,lz认为“因首次发生并经确诊的疾病导致被保险人”可以去掉了,不就是首次发生专科医生确诊嘛!搞不懂为什么要写的这么复杂,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好了!晦涩难懂的保险条款到底会造成客户什么样的损失?来看看lz同事的这个案例 && 案例的起因: && 客户于日投保了A公司重疾保险,该产品的重疾等待期是90天,比较巧合的是,客户刚好在等待期后的第91天初诊发现甲状腺结节,而直到两年半后的2012年2月,该疾病才转化为甲状腺癌。结果客户在交了三年保费后遭遇了拒赔。同年客户还购买了另一家B公司的重疾险,该产品的重疾等待期是180天,而实际结果是B公司的重疾险顺利获得了理赔!为什么?为什么?魔鬼就藏在条款里!这两家公司的重疾险条款就是条款2(B公司)和条款3(A公司),因为条款3比条款2多了“症状、体征”这四个字,A公司就认为客户91天去看病就必然推断为90天内有症状而以此拒赔!哪怕确诊的重疾发生在两年后、五年后、十年后,它也可以不赔了!那么如何界定症状、体征呢?疾病都是日积月累,按照这样的逻辑,不管你什么时候得重疾都可以拒赔。唉!有文化加上耍流氓真的天下无敌啊!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由于这不是lz的客户,客户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不是很清楚,所知道的结果就是B公司的理赔没有因为A公司的拒赔而改变,而A公司是死活也没有理赔给客户(可能A公司太大了,要养活的人多)。不过呢!客户91天去看病的确让保险公司很警觉!告诉大家这个案例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值友在买重疾险时多少能留意一下责任条款里关于重疾理赔解释,易懂易理解的条款产品是你的首选。 && 在购买的重疾险里你可能会附加其他保障利益,在这些附加的保障利益中附加保费豁免是一个很重要很实用的附加险。 && 什么是保费豁免?下面摘录百度百科的解释。 && “所谓保费豁免,是指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某些特定情况下导致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时,由保险公司获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保险合同仍然有效。失去工作能力意味着收入锐减,如果保单附加了保费豁免功能,就会避免因为失业而带来的经济困难,保费不用您再缴纳,而保单的保障依然有效,包括现金利益的领取也依然有效。所以保费豁免相当于为您的保单再加了一份保险,是保险中一种人性化的功能。” && 简单的说就是万一投保人在缴费期间发生身故或残疾造成丧失了劳动能力,那么所购买的保险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了,但是保险利益依然有效。 && 目前市场上附加的保费豁免险主要是豁免身故、全残和重疾,但多数保险公司的重疾险豁免只有豁免身故和全残,能做到豁免身故、全残和重疾的三豁免附加险的公司不是很多。既然是购买重大疾病保险,lz强烈建议一定要附加包含身故、全残和重疾的三豁免附加险(一定要有豁免重疾),这种三豁免的附加险在夫妻交叉互为对方投保重疾险的时候是很有用,一旦一方不幸患上重疾,那么双方的重疾保险合同同时都可以豁免,不在缴纳后续保费。为了能比较直观的了解,lz简单的举个例子。 && 先生和太太在同一家保险公司互相为对方购买了一份重疾险,并附加了三豁免附加险,先生是太太的投保人,太太也是先生的投保人。如果在这二份重疾险保障期间,先生不幸患上重疾,那么先生的那份由太太作为投保人的重疾险就发生了重疾理赔,由于先生又是太太的投保人,太太的那份重疾险是附加身故、全残和重疾三豁免的,所以太太的那份重疾险的保费也被豁免了。三豁免附加险就是保护投保人的。 &&&& 如果是夫妻都投保了重疾险就一定不要忘记为自己和对方加上三豁免附加险,这样极大的缓解客户的缴费压力和利益最大化。 && 重疾险加上附加险后,lz再回到上面的案例说说重疾保险里的等待期,这个对客户来说也很重要的。 && 等待期又称免责期或观察期,多数保险都包含的条款。如果客户买保险后发生自杀行为,要想赔到保险金必须两年后而不是两年内,住院医疗要等30天,重疾险要等90天,为什么呢?因为从统计学来看,如果客户是怀着自杀的念头、或者已经有了要住院、可能重疾的体症,并且为此购买了相应保险打算骗取保费,那么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或冒着生命风险熬过等待期才能实施行动,这种概率已经小到保险公司可以承担的程度。保险公司没有办法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所以用等待期作为一种技术处理的手段,防止投保人明知道自己身患或将发生重疾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得保险利益的行为,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就是所说的逆选择 。 && 一般情况下,重大疾病保险的等待期为90天、180天、365天(1年),等待期一般是从合同生效日或复效日算起,只适用于第一个保险年度,对于可续保单来说,续保年度一般不再有等待期了。&&&& 原则上是在同等保障利益下的重疾险选等待期越短越好的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90天和180天是重疾险里最常见的,只要心里没有鬼180天的等待期也是能接受的。至于1年等待期的就要看产品好不好了,如果这份重疾险的保障利益绝对吸引人还涵盖豁免、轻症、手术等利益,保费也能接受,那么1年等待期还是值得的,提醒值友注意哦!是涵盖(费用已经算在保险里了)而不是附加(附加是另外收费的)! && 等待期里要是因意外造成的重疾,这个重疾不受等待期约束可以理赔。 && 如果在等待期里查出或发生重疾风险会是一个什么结果?答案就是保险公司退回所交全部保费(不计利息)。 && 在买重疾险时等待期这个概念在购买的过程是很少会提到的,小白客户更不可能说到这个话题,所以lz提醒对等待期很敏感的值友你需要之前和代理人询问。 && 在了解了重疾险保障范围、重疾险类型、重疾险责任条款、豁免和等待期后,成年人要买多少重疾保额才算适合呢? && 能算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必然会很昂贵,所以重疾险保险金的用途首先得满足高额费用的支付。再次重大疾病会有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治疗期,由于患病后断了收入来源,治疗以及后来较长时间的康复期内会额外增加很多高昂的支出,所以在决定购买多少保额的重疾险时就要想到:一是高额医疗费用的补偿;二是弥补家庭经济的支出。 && 那买多少才算适合呢?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上) 下面lz给大家一个参考。 && 值友应该都知道有“五年生存率”这个概念是吧!世界卫生组织在衡量一个国家的医学水平时就用这个,即看患者在患病五年后还能生存的比例。因为患者在患病五年后,如果还活着的话,医学上一般认为他的生存几率与常人无二了。而且越是活得长,再次复发的机率也越低,生存率就更高。 && lz希望值友用5年做一个保额的计算,思考一下,两个患同样重疾的人,一个虽然不用上班,但是治疗康复中获得了五年年收入的重疾赔付,另一个同样的治疗,但是他要担心房贷、车贷、小孩的教育、父母的赡养、自己生活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两个人,你觉得哪一个更容易挺过五年?&&&& 中国因为健康意识等问题,目前的5年生存率不及美国的一半,lz能找到的最好的数据为35%左右。如果是这样,5年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还健在。即使这三成幸运的人上班了,因为年龄,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疏远等等原因,收入多半不会跟不生病前那样了,有可能甚至还不如生病前的。你看原本可以累积的财富,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疾,我们失去了很多。所以说重疾险购买时要考虑的不单单是疾病的本身,还有漫长5年的康复治疗期,即年收入10万的,重疾险保额最少也应该是年收入的5倍。 && 好了!定多少保额的答案知道了是年收入的5倍,10万年收入的就要买50万的重疾险保额,但50万重疾险保费可不便宜哦!421的家庭结构负担也很重,再说钱也不是自己印出来的,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破!lz建议长期的终身的重疾险和短期的消费型的重疾险组合购买,比例为6:4或7:3。这样的组合就能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保障利益,把最有生产力的这段年龄加固保障。 && 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约翰福音&&&& 这年头重疾险附加轻症是越来越流行了,但轻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重疾险能带上“轻症疾病”责任当然是完美的事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近些年来大部分重疾险产品都把一些重疾除外的疾病作为轻症,独立拿出来做了一个“轻症重疾”责任,把除外变保障。比如恶性肿瘤看下图。 &&&& 在“下列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的1到6都是重疾恶性肿瘤的除外责任,目前轻症把1到5的除外变成了保障。比如在冠心病里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个须要开胸的大手术,但如果家中父母急性心梗,只做了支架手术,那么支架手术是不赔的,但这年头冠脉造影术已经很普遍了,谁还开胸啊!!放个支架就解决问题了。支架(如果用进口支架的话)通常是一个1.5W到2W,放3个就5W起了,这时候你会发现,轻症是赔的!多赞啊!!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还有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冠状动脉粥肿斑块切除术或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也都是轻症可以理赔的范围。 &&&& 轻症通常的保额是“重疾”责任的20%或30%,10万重疾险,轻症为2万。不管是附加还是组合在重疾险里的轻症都不要选择费用报销型和扣主险保额的轻症,目前是有个别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里的轻症就是费用报销型的,还有在支取轻症保额后主险保额会相应降低,所以购买轻症的时候一定要选“额外”“一次性给付”的轻症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 && 除了额外和一次性给付外,还有一种重疾和轻症一起赔付的产品也很实用,简单的说就是当患者诊断确认患有重疾后,保险公司认为重疾是轻症逐步转化而来的,所以客户之前就算没有赔付轻症保额,那么这次把重疾和轻症的保额累加一次性都赔付给客户,使客户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看病,而不是赔付了重疾保额后,轻症保额就免除了。lz还是很赞成这种理赔方式的,重疾那一个不是轻症转变过来了,只是当初发现的早和晚而已,能这样人性化处理对客户也是利益最大化。 && 买东西要精打细算大家都应该比较认同吧,但在保险是买短期或长期还是买消费型或储蓄型的问题上纠结可能更多余精打细算。 && 重大疾病保险是选择消费型(短期)的好还是储蓄型(长期)的好?这个问题网上争论太多了,可能大部分的值友都能理解消费型和储蓄型保险的含义,但是不排除还有些值友不太理解,所以就再解释一下 &&&&&&&&消费型的:交一年保一年,如果这一年没有理赔那么这个钱就没有了,比如年交3000元的,交了五年了都没有发生过理赔,那么这15000元就没有了,消费掉了。 &&&&&&&&储蓄型的:交的钱如果没有理赔也不会没有,相当于存下来了,还会有利息还会有保障,已经成家立业的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建议买储蓄型的,可以强制自己存下一笔钱来专款专用,当然可以在七八十岁的时候取出来养老、旅游都是可以的,看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 lz个人认为消费型的和储蓄型的保险各有特点(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储蓄型的保险保费一定是长期均衡的,年老后也不要担心会失去重疾保障,正因为保障时间长所以保费就贵。反观消费型保险,保费就便宜多了,但消费型的问题是保费会消费掉外,还会有另外三种情况产生,1、有些消费型保险的保费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涨,比如30岁年交500元,35岁年交750元,40岁年交1000元(也有均衡费率的,但买之前要问清楚),年龄越大所交的保费就越高。2、消费型的保障范围会比储蓄型的保障范围小(重疾种类少),都是保一些基本的重疾种类,不像储蓄型的保障范围那么广那么全面,而且可以附加其他保障项目(豁免、轻症)。3、正因为消费型的保费便宜,所以保障的时间也短,多数是保20年或30年的,lz也看到消费型的保障到60或70岁的,但这保费也快赶上储蓄型的保费了。 && 正因为消费型和储蓄型的各自特点,lz建议先买储蓄型(长期)重疾险,有条件的用消费型(短期)重疾险加固。举例:30岁成家到60岁退休这30年肩负的家庭责任是不是最大,同时也是最有生产力的年龄,所以这段年龄就需要加固保障不要有如何闪失。30岁如果有30万终身重疾险就建议加一倍(30万)消费型保障30年的重疾险,这样在30到60岁最有生产力的年龄里有60万重疾险保障,这种组合在保费上也经济合理,60岁退休后虽然少了30万消费型重疾险,但家庭的责任降低了,孩子也长大独立了。 && 2014年上海根据最新统计的癌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位居男性发病率前三位的分别是肺、大肠、胃;女性则为乳腺、大肠、肺。上海又一次成为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城市,发病率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事到和西方发达国家接轨了!)。日《名医大会诊》之《上海癌情报告全揭秘》邀请了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吴凡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陈海泉教授做了解释说明。除了女性乳腺癌外其他癌症常发、好发和增长最快都在55岁到60年龄之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重疾也是在这个年龄。 &&&& 消费型的和储蓄型的都有优缺点,但目前没有出现能兼容两者优点的保险产品,所以如何选择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 && 如果定下要买长期储蓄型重疾险产品后,下面一个经常被忽悠的坑需要留意啦! && 目前市面上的重大疾病保险多数是以组合搭配的形式出现的,lz这里就不说重疾组合的类型了,重点要说说在这些重疾险组合中常常被误导的坑。请看下图。 &&&& 客户投保了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在她的保险计划及利益概览里注明终身寿险的基本保额是20万(注意!在寿险里多出的1000元保额是为了在赔付重疾险后,能继续享受附加医疗险而让保单不失效,lz只以20万整数做解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的基本保额也是20万,保障时间是终身。好了问题来了,客户到底有多少保障?是20万还是40万?客户如果在保障期内患了重大疾病并且赔付了重疾保额,那么她的20万寿险保额还会有吗?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真实的情况是客户的这份保险只有20万保额,没有想到吧!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这是重大疾病保险里最常见的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终身寿险附加重大疾病保险,是共享20万保额的。也就是说如果客户患了重大疾病,那么保险公司就从终身寿险里提前支取20万寿险保额用来给客户治病,如果客户一生没有发生重大疾病是其他原因身故的,那保险公司就赔付201000万寿险身故保额,同时保单合同终止。知道了吧! && 好了!坑在哪里呢?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坑在于,1、保险代理人可能不会告诉你这是一份共享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客户多数时候会想当然理解为40万保额。2、客户是小白,在没有人为你解释说明的情况下,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怀疑或想到这是一份共享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在你看到的计划书和合同里都不会出现共享这两个字,所以应该有不少客户是认为这是两个保障共40万。所以切记!切记!对于保单上的数据要有一个怀疑的心态,多问一下不会错的,现实的确有不少代理人会沉默是金。 && 除了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市面上还有两全分红型重大疾病保险(就是保障到70岁、80岁的那种重大疾病保险)也是共享保额的,那么有没有两者都兼顾的重疾保险呢?答案是有的,但保费就不是现在的价格了,肯定贵很多了(既要保障你身故又要保障你大病,还要保费便宜,保险公司才不做冤大头呢!)。而作为代理人是有必要告知客户这种类型的重疾险是共享保额的,这种小聪明得不偿失。所以lz每次在保单计划书里都注明告知客户这是共享保额的重疾险,以免误解。 && 一个怎么过瘾再看下一个。 && 现在有不少代理人把万能险当做重大疾病保险卖给客户,lz在这里提醒大家,万能险和传统保险完全不是一个类别的东西,万能险对于小白用户不适合用作重大疾病保险保障。 && 如果要说清楚万能险到底是一个什么东东,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写起来又是一篇长篇文章,所以lz就不要用万能险来做重大疾病保障说一下重点理由。 && 万能险采用的是自然费率,保障成本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简单的说就是为了保障风险而支付的费用,类似于纯消费型险种的纯保费。保障成本跟你的保额是有关系的,如果保额设计高了,在保障成本不足以应对高保额成本时,会自动扣除保单的现金价值用来支付高出的保额部分成本。举例:30岁,男,主险是20万,重疾险是20万,10万的意外,1万的医疗,保费是6000,这份保单每一项每一年都得扣保障成本,年纪越大扣得越多,如果你到80岁左右还维持目前这个保障项目,保障成本一年得扣二万多,客户要是真有幸活到一百岁,估计保单的现金价值都没了,保单也失效了!因为这一点,很多客户在买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如果客户还存在缓缴或部份领取保额用作其他用途就要调低保额,不然账户的钱扣完了你的保单也就终止了。但客户又不是专业的代理人, 不知道何时调低保额才是最合适的,所以那些被代理人忽悠买了只交费5年到10年的客户,如果不调整保额或增加保费,结果都可能保单账户里的钱扣完失效了,客户还都被蒙在鼓里。万能险是一个终身缴费的保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缴费20年可以保障终身。 && 由于万能险具有以上的这些特性(自然费率、需要调整保额和保费的特性),对小白客户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产品,所以lz建议购买重疾险就要简单直接能在需要的时候用得上才是王道,灵活自由都是要付代价的。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如果你遇到靠谱的代理人以上两个坑你是完全会被告知的,但怎么判断靠谱和不靠谱呢? && 购买保险必然要和代理人打交道,相信很多值友对找到一个靠谱的代理人也是一个头痛的事,会不会被代理人忽悠或欺骗一直是阻碍许多想买保险的人。但很遗憾!被忽悠和欺骗一直都存在,lz也没有办法教你用什么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辨别,只能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做说明,希望能对想买保险的值友有所帮助。 && 案例的背景是H发邮件来咨询K选购什么样的保险,在网友来咨询K前他的朋友(保险代理人)已经给他推荐了一份保险产品,由于推荐的产品过于复杂,网友H希望K帮忙看看。下图是产品计划书。
这是一份两全分红附加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保障30年,基本保额为7万,保费5438元一年,缴费20年,客户20年一共缴费10.876万元。来看看下面客户获得的利益图。 && 分红不保证这个事值友应该都清楚!分多分少全看公司心情,“若我们确定有红利分配”这句话的意思你懂的!生存利益要30年后在没有重疾赔付的情况下还你14万。30年内发生意外或非重疾疾病身故赔付基本保额(7万)的3倍21万。30年内发生重疾赔付基本保额(7万)的3倍21万,但3周岁前按比例赔付,躲过高发年龄为保险公司省了不少钱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意外伤害医疗有100元免赔额。 &&&& “引用: && 孩子的保险应该保障和教育金兼顾,附件这款是小孩的一款产品,这款是保30年的,30年后可以拿到210000元(确定的)再加上中档分红60365元(按平安公司历年平均利率),一共是270,365元。可以作为创业金。也可以到时候买别的保险,到那时可以有更好的产品。” && 值友能看明白吗?就这么几句话,lz真为这位代理人的智商感到担忧。“30年后可以拿到210000元(确定的)”哪里看出来30年后能拿到21万?没病没灾也只能拿回14万,你这21万是确定孩子活着的吗?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还说“确定的”。“再加上中档分红60365元(按平安公司历年平均利率),一共是270,365元。”好一个1+1=2,有这样的代理人再烂的产品也能卖出去。来看看30年后的计划书演示红利。 && 值友看累计红利中最后一年(保单年度30)的低和中档,差别多大,一个15126,一个60365,不加上中档红利真没法忽悠啊!真是把客户当傻子了!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低档红利都没法保证怎么中档红利就能保证了?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不知道这位代理人是新人还是老人,新人这么粗心就出来做业务了?可见这个公司对代理人的产品培训堪忧,如果是老人那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的代理人直接把客户带入沟里。浅析重大疾病险选购(下)&&&& lz告诉大家这个案例目的就是说,如果你买保险时不看或看不懂产品条款也就算了,但一定要认真看看代理人给你的保险计划书里的保险利益解释,即可以了解自己买了这份保险到底获得了什么,同时也能判断代理人有没有忽悠你,这也是初步找到靠谱代理人的方法之一。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5.211.216.*]
roy发信人: royhua (roy), 信区: FamilyLife
标&&题: Re: 转一篇解析重疾保险产品的好帖,比前几天那个代理人写的好多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Feb 11 10:38:00 2015), 站内 && 我很认同“优先买长期重疾,如嫌保障额度不够,可以为赚钱黄金期再补充一份定期重疾”这个观点。因为,市场上没有特别理想的定期重疾。香港重疾与国内重疾的一大区别是,国内25重重疾由保监会统一定义,香港重疾,由各家公司自行定义。有些公司的定义比较严格,这就增加了理赔的难度,特别是定期重疾,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病到足够严重的程度,就无法获得理赔。而香港定期重疾我了解到的 && 1、宏利的自在人生。缴费年限内固定费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比保诚严格不少,所以我不敢买
2、友邦的附加险优越危机保。自然费率,每5年核定一次费率。40岁以后,价格就不是很划算了。而且,必须搭配友邦重疾作为主险。个人权衡半天,觉得保成更符合我的需求(可以缴费到65岁),所以,可能不太想买友邦,也就买不了优越附加了。 && 整体而言,香港没有特别理想的定期重疾——应该说,我的功课做得不到位,还没找到。我给我自己在国内买了一款只保癌症的定期重疾。女30,保30年,缴费20年,保额75(最高额度,头两年略低),每年2400吧,20年下来,保费4万多。除了癌症,我不担心自己60之前会得其他重疾。至于意外,我是用定寿规避风险的。 && 但是,对于上贴,有一个观点我不太认同。就是贴主关于轻症的理解。我个人觉得,不一定非要轻症额外赔付,轻症预支甚至无轻症都是能接受的。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轻症额外一定比轻症预支贵,所以,多出来的保障是自己多付的保费。再说,轻症是个人能够承担的风险,不是必须转嫁出去的——我不会因为某一款保险没有轻症赔付而否定这款产品,我更多的是看费率及对疾病的定义。而且,贴主自己购买的保诚,在轻症赔付方面,并不突出(种类少,还是预支)。但这并不影响贴主的选择,和我对保成的认可。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25.211.216.*]
微笑船长-( AIA全职第10年 )发信人: gyhcb (微笑船长-( AIA )), 信区: FamilyLife
标&&题: Re: 转一篇解析重疾保险产品的好帖,比前几天那个代理人写的好多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Feb 11 11:35:13 2015), 站内 && 哈哈。
1、经常约人说“出去跑步吧”,然后大家说雾霾这么重,或者周末休息懒得动。所以我不认
为在北京发生了重大疾病,还要带病跟远在千里之外的保险公司沟通理赔事宜是一件明智
的事情。 &&&&&&&&关于保险事项有情况是故意隐瞒,还是无意或者不可能100%全部把每一个字告诉清
楚的问题,其实无论销售哪里的保险,无论哪里的从业人员,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说
包括香港保险的推崇者,就以下的事项:
(1)1型糖尿病的保障期限;
(2)生活不能自理的保障期限 (我以前还推荐这是香港保险的优势,因为我们大陆aia要
60岁之后才保障这一项。但是这次比较,我看到香港保诚和香港友邦的条款,都是从投保
时管到,只管道65岁)
(3)断肢问题(香港保诚)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问题(香港友邦)
(4)由于结汇限制导致的额外手续&&(这个从来都没有人提到过,经纪人都是很轻松带
过) &&&&&&&&&&以上这些问题,同样,很少听到从业人员提及。 &&&&&&&&&&在说大陆保险如何设置坑的时候,其实我觉得才是偏见。保险条款里的责权利,大
陆和香港,都会有类似情况。 && 2、关于万能寿险的问题 &&&&&&&&我认为万能寿险是很不错的保险产品,是性价比最高的消费型保险,当然,也可以做
成储蓄产品用,但是未必有现在的银行产品好。 &&&&&&&&万能寿险上花的功夫,我认为足够看得出保险从业人员的风格。 &&&&&&&&万能寿险,投保100万意外伤害(或者寿险或者大病),和投保10000万意外伤害
(或者寿险或者大病),代理人的佣金都是相差无几的,然而却要背上卖“投资类产品忽悠
人”的误解。所以能那万能做高保额,我觉得不是所有代理人能做到的。 &&&&&&&& 至于保障期限,谁说万能寿险一定要保障到80岁——万能寿险,是一个终身的产品,
但是,不是一个终身的保障——这是其最基本的特点,是由于万能寿险是真正的纯消费产
品决定的。 && 3、 &&&& 一会补。 &&&&&& 【 在 royhua (r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天有个代理发了一篇关于保险的帖子。我自己做了很久的保险功课,个人觉得他的
贴子比下帖差多了,而且有不够中立之嫌。在网上找到一篇不错的总结帖,大家可以参考
一下。原帖来自什么值得买的经验盒子。贴主写了一系列关于保险的贴子,都值得看看。
贴主貌似是国内保险代理或经纪,但他最终给自己买的重疾是香港的保诚。
: 图片无法转载,建议看原帖——什么值得买 经验盒子 保险填坑课堂 篇七:浅析重大疾病
:&&免责声明:以下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或作他用,错漏之处在所难
免,欢迎值友互相飞砖,活跃气氛!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06.37.8.*]
文章数:3&分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重疾险缴费年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