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pdf分析你三年后的选择,我是学会计的

【图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上传于||文档简介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大小:5.0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苹果/安卓/wp
边际分析   经济分析本质上就是边际分析。很多经济学家甚至用“边际主义”一词来指代所谓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经济学理论就是边际分析,因为理论假设了人们的决策是通过比较预期的额外收益和预期的额外成本做出的,收益和成本都是站在决策者所处的边界上来衡量的。在经济决策中,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某知名作家讲过一个小故事,说一位小伙吃馒头,吃到第五个时,说吃饱了,还说如果一开始就吃这第五个,就不必吃前四个了。这位作家有所不知,这第五个馒头就是“边际馒头”,如果他懂得边际分析,他就能很好地解释那位他所记述的小伙的“可笑”。所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所有事物都依赖、受限于其他事物。“非此即彼”的常识性错误可以休矣。   ……
载入中......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 同现行的教材相比,本书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恰如本书标题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解曾经是(今后也一直是)经济学对社会科学的革命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周遭世界的理解。——道格拉斯•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保罗•海恩等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所读到的写给非经济学专业读者的最好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张维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 这本书从思维方式入手介绍了各种经济学知识,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实,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相当全面,但切入点不同,组织与写作的方法也不同,让一般读者读起来更容易,理解起来也更容易。——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   ◆ 海恩所关心的,不是狭隘的“经济活动”,而是更广泛的“人类活动”。……由探索人类活动之中,希望能归纳出生动有趣的“经济思维”——熊秉元,台大经济系教授   ◆ 让人上瘾的经济学思维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当剥去经济理论的数学外衣之后,人们会发现经济学思维的本质是非常浅显和生活化的   许多人有一种信念:只有统治者才能使社会秩序免于混乱。事实上,社会秩序来自于个体选择与群体合作。按亚当· 斯密的说法,社会分工一经完全确立,所有人都要依靠交换而生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所有人都成为商人,社会也成为商业社会。   分工与交换是一种群体合作,它最根本的动因是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所以群体合作无须统治者规定,而是个体选择的无意的结果,它受内在规律支配。有时,统治者会试图打破这种规律,反而有可能使自己成为混乱的根源,而不是混乱的终结者。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商业社会之中,而且每一个人都是“商人”,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找寻其中的规律。正如《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以非经济学专业人士为主要读者的经典教材所阐明的,“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的学问,也不单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实际上经济学研究人们的选择及其无意的结果” 。   具体而言,作者认为经济学的思维过程关注三个方面:一、个体的行为;二、群体的合作;三、上述两种活动的结果。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该书开头的例子很容易说明这一过程。我们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总觉得它是无序的混乱状态。但一旦拨云见日,你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合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司机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成果,而是每一位司机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交通的例子反映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许多渴望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大众往往被越来越数学化的经济理论所吓倒,但当剥去经济理论的数学外衣之后,人们会发现经济学思维的本质是非常浅显和生活化的。对于大众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它通常给不出现实的结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如作者在书的开头所言:“本书的首要目的是使你能开始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在作者看来,无论你是谁,一旦开始了经济学的思考就不会停止,它会让人上瘾。“一旦你习惯了经济学推理的原则,并把它变成你自己的工具,你就会发现它大有用武之地。你会注意到,很多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文章或言论都是真知灼见和胡言乱语的混合物”。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道格拉斯•C•诺斯序(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华盛顿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教材的革命   如果你的运气足够好,你偶尔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的生活和行为与我们所宣称的理想完全一致。我是幸运的,保罗•海恩在1975年进入了我的生活。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切始于他给我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会在这个学期末搬到西雅图来,我想在城里找一所大学或学院教经济学。这是两个独立的决定。在经济系求职一事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搬到西雅图来。但是我觉得,教经济学——特别是教经济学导论课是我能做好的事,我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我从1967年起担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系的系主任,并努力将它办成全国最好的经济系之一。我对于“最好”的定义不仅包括学术声望,那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确立的,而且也包括对这所州立大学中的广大本科生施以有效而亲切的教育。校方对于优秀的教学只表示口头的褒扬,而薪酬制度仍然与专著的出版挂钩,所有同事都在努力发表专著,鲜有例外。担任系主任之后不久,我决定回到导论课的教学岗位上,看看我们做得究竟如何。结果令人沮丧,我发现情况跟我读本科的时候相比没什么变化。教材中充满了经济学理论的术语,解释什么是完全竞争模型,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还有垄断,边际分析,各式图表随处可见。按照传统的讲法,我在第四讲中讲授完全竞争,并用美国农业的情况加以例证。课上到一半,坐在后排的一位同学对我所讲的大声提出异议。我觉得我应该教训他一下,就请他上台来讲他自己的观点。他走上讲台,谈起价格补助、牛奶营销法案、食糖生产补贴等等,遍及农业的各个方面,甚为精彩,且并不限于竞争模型。我逃回办公室,开始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案。当我收到保罗的信时,我已经为此努力了数年。我回信问他,要是他来教,他会怎么做。下面是他回信的一部分:   我希望能在这样的学校里教书:那里的教员愿为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尽心尽力,并心怀热诚;他们会不断反省通识教育的性质和重要性,并把提供良好的通识教育视为己任;他们将会把自己的学科作为基地,大胆进入其他学科,而不是把自己的学科当作一座城堡,在里面享受清静的生活。在我梦想的学校里,所有人都应该达到某些核心要求;因为任何人都能列出一个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所人文学院要想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知识共同体,就必然要求有某些共同的核心知识。对于这些核心知识,首先应该要求教员们掌握。(我常想,如果每位教员都要修本科生所有的必修课,而且同事们也将对他所开设的核心课程加以评估的话,那么全体教员的课程设置讨论就会更有成效了。)   保罗放弃了南美以美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来到华盛顿大学做一名没有终身教职的讲师。到2000年3月保罗去世时,他仍然保留着这个职衔。我不知道我们现在是不是符合保罗心中对理想教员的期待,但我知道,改变了我校经济学教学方式的不是我们,而是他。他改进了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彻底修订了导论课程,并定期和研究生助教讨论如何改进教学质量。不仅如此,对于我们这些注重高质量的本科生通识教育的人来说,保罗始终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体现了保罗处理经济学以及通识教育的方法。同现行的教材相比,本书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本书关注社会问题,更关注经济学推理澄清这些问题的方式,由此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此外,恰如本书标题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解曾经是(今后也一直是)经济学对社会科学的革命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周遭世界的理解。   每年秋天,我在给大一新生开的讨论班上都会专辟一节讲讲保罗这个人:他在神学院受的教育,他被授予圣职的仪式,他进入经济学之路,还有,他把严密的经济学和一种对社区以及社会福利的开阔而积极的关切结合起来的方式(毫无疑问,保罗的经济学是严密的)。他信奉个人自由,并认为有必要让有责任心的人担当起这份自由。他和他的妻子朱丽就是按照这一信条生活的。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张维迎序(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决策。普通人的决策如果出现失误,只影响其个人的得失。但公共决策的不当,就不仅影响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制定法律和政策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决策。日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该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很明显,这一规定体现了侧重保护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立法意图。就事后补偿受害人而言,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立法者可能没有认识到,任何法律都是一个激励机制,都在诱导人的事前行为。一个好的法律应该诱导所有利益相关者选择合理的行为,而不是只约束一部分人的行为。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事故导致的损害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机动车司机的行为,而且取决于非机动车驾驶人及行人的行为。加重司机的责任固然可以使司机开车更谨慎一些,但会导致其他人行路更加不谨慎。最后的结果可能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交通事故和受害人的损失。   该道路交通法实施后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以获得赔偿,正反映了这一法律在激励机制考虑方面的欠缺。由此引起的反应和结果就是全国人大对该法律的修改。修改后的道路交通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失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新的规定与原来的规定相比,加大了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责任,显然更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促进社会和谐。   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于日开始实施,离原来的道路交通法实施时间相距整整4年。这期间,我们的社会为此支付了不少额外的成本,仅仅全国人大为修改该法律的直接成本就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立法者和普通大众能多一点经济学知识,这样的学费本来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它对指导我们做个人决策也许作用不大,但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很有价值。这是因为,公共决策的制订是一个政治过程,人们对公共政策的不同看法,既可能源于认识水平,也可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就认识而言,不仅取决于立法者和ZF官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且也依赖于普通大众的认识,这在民主化的社会尤其如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认识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订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就利益而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人们看清那些隐藏在“公共利益”背后的私利动机,从而减少公共政策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可能性。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个人选择需要权衡,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订也要权衡。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理性的。公共政策必须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导致整个社会的损失。计划经济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与个人理性不相容,所以一定失败。   现实中,人们总是喜欢免费午餐,这不是由于他们不理性,而是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希望让别人为自己支付午餐费,除非制度规则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这样做。比如说,当一些人希望ZF控制价格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自己为获得同样的东西少支付一些费用,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公共利益;类似地,当一些人主张ZF应该限制某些行业的准入的时候,他们的真实意图是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而非维护市场秩序。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社会就会陷入“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市场经济。价格,利润,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显示了市场经济在创造财富和改进民生方面的威力。但现在,反市场化的舆论很有市场。市场经济确实有不少弊病,其中最大弊病是:当你能享受到它的好处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都是它的缺点;当你没有机会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它也没有办法告诉你它的优点在什么地方。特别是由于ZF或者某种强权的不恰当干预,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使市场经济表现为病态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它本身的毛病。学一点经济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楚我们面临的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保罗•海恩等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所读到的写给非经济学专业读者的最好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立法者、ZF官员和参与公共政策讨论的普通大众能明白这本书中讲述的经济学常识,学习一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订上就可以少犯一些错误,少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游戏规则。故此,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梁小民序(清华大学EMBA教授,西方经济学在中国介绍和普及的第一人)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面对通货膨胀时ZF采取的物价干预措施;面对经济学家喋喋不休地争论经济是否过热,人民币汇率该不该上升;面对个人理财中的各种困惑等等,连普通老百姓也感到需要了解一点经济学了。经济学本来就是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并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决策的。像萨缪尔森、斯诺、贝克尔、曼昆这样的大牌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要学一点经济学。国外大学各个专业都把经济学作为必修课。而市场上普及经济学的著作车载斗量,甚至连为儿童写的都有。   学习经济学的最好方法就是系统地读一本教科书。市场上的经济学教科书太多了,这些书是为不同层次的人写的,选读哪一本教科书十分重要。作为非专业学习经济学的,就需要一本内容较为全面,又通俗易懂的,而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适于大众阅读的书。   我们说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原因就在于它介绍经济学时的切入点不同。曼昆认为学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换句话说,对公众而言,学经济学并不是要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我们应该如何掌握这种思维方式?这正是全书内容围绕的中心。
清晰的认识自己的困惑或许是自知的初级水平吧!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经济学思维方式
日 00:57来源:
命名为《生活中的经济学》的书有很多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本:一本是茅于轼先生的,一本是加里·贝克尔的。相对而言,茅于轼先生的更为名符其实一些,因为他的书是用经济学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经济学分析;而加里·贝克尔的书也是用经济学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了分析,甚至还涉及到了很多其他经济学家不大涉及的领域,比如婚姻问题、犯罪问题、歧视问题等等,不过由于贝克尔的文章是发表在《商业周刊》上的,所以他用经济学的方式对生活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了政治性的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经济后果都可以归因于政策的影响,比如在谈到离婚问题、女性的保护问题等方面,贝克尔都会指出,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与婚姻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影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贝克尔的这本书也可以命名为《政治影响下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贝克尔不是政治学家,而是一位彻头彻尾的经济学家,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他的文章都是从经济学思维出发,最后得出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结论,而不是直接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对而言,政治、文化的思维方式从一开始就会有立场,而经济学倒是未必,当然这也和经济学家本身的学业素养和人文立场有关。不过,和政治、文化的“必须有立场”相比,至少经济学是“应该没有立场”。正如本书引言所说的那样:“这些文章可以证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确能让人更深入地理解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到,人们做出何种选择,是与不同行动的成本和效益密切相关的,而仅仅从政治、社会或心理等角度来看问题的人,是看不见这个层面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经济学的分析就是从这种天性出发来探讨问题,而政治和社会等角度往往会强行把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强迫人们去做一些事。然而不管“高尚”、“情操”这些词看上去多么华美,如果不是人们的主动追求而是被动驱使,那么驱动力本身就会大打折扣,效果自然也就会差很多。于是,像贝克尔这样的经济学家来看犯罪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与政治家、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所看到的有所差别:后面这些人更多的是看到错与对,而贝克尔看到的则是犯罪的成本和收益,当一个社会把犯罪的成本加大、而将犯罪的收益压到最小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不愿意去犯罪。相反,如果犯罪的成本——比如惩罚比他的收益要小的时候,人们就宁愿去犯罪。而如果犯罪会有更多的收益,人们也宁愿去犯罪。就像贝克尔所说的那样:“当合法的就业机会很少的时候,犯罪率也会上升,原因可能是失业率扩大,也可能是青少年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根本没学到什么技术。”高学历的人比低学历的人犯抢劫、盗窃罪的比例要少得多,对于前者来说,抢劫盗窃根本就“不值得”,而对于后者来说则是“没办法”。中国古语说的“贫寒起盗心”就很能说明成本和收益的因素是如何左右犯罪的。还有很多家庭问题也不是一般伦理、道德等因素能左右的。比如近期出现的因为税而引发的离婚潮就很能说明问题,当人们要面对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时候,就宁愿撕毁那一纸簿的婚约。反过来说,在一些离婚成本极高的国家,离婚率就相应低得多。所以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问题的话就更为实际,而会避开很多的想当然。而政府的政策就有很多的想当然。贝克尔的这本书几乎每一篇文章最后都会指出政策的弊端。作为芝加哥学派的典型人物,贝克尔很多的经济和政治主张和弗里德曼相仿,都是主张小政府。这是因为,经济有时候比政治要管用得多。加里·贝克尔的这本书里面的文章都写于1995年之前,所以他论述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与今天我们中国的读者略有一些距离,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却是永远都不会过时。正如薛兆丰为本书写的《推荐序》所说的:“它尤其适合三种读者:一是数学训练有余、世事所知甚少的经济学学生;二是道德感有余、分析力不足的时事评论员;三是对经济学怀有戒心的法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但不管是谁,看完本书都会说,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
[责任编辑:robo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名&&密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书笔记-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书笔记
导读:――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经济效率,经济学称之为节约,即有经济效率,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学习和运用好经济学思维方式,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升,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润不一定创造了经济增加值(EVA),而企业产生了经济增加值(EVA)一定是赢利的,经济效率的概念就是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沉没成本是与经济决策无关的,这种思维
如何更有效地工作与生活
――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
本书深入浅出,从身边简单的事例出发,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读全书,我理解,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经济效率,即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经济学称之为节约,即有经济效率。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学习和运用好经济学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们更有效地工作与生活,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升。
一、不可忽视的机会成本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机会成本作为一项行为的成本是人们赋予次优机会的价值,人们在选择这一行为时以次优机会为代价。但机会成本是无形的,在现实决策中容易被忽视。例如,企业业绩评价在19世纪以利润为主要衡量指标,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以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与每股盈利为主要衡量标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转为追求价值最大化,开始以EVA为衡量标准。企业业绩必须从股东的角度来衡量,股东追求的是超过股东投入部分的价值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与效益最大化无法衡量股东的价值。EVA由于考虑了股东的机会成本,能够更有效地衡量当期经营者创造的股东价值。EVA的核心理念是:股东投资有机会成本,企业只有利润高于资本成本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有利
润不一定创造了经济增加值(EVA),而企业产生了经济增加值(EVA)一定是赢利的。用利润、每股盈利等指标无法衡量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即使利润与每股盈利都一直在增长,但EVA可能为负,经营者可能在毁损股东价值,企业也在一步步地走向危机。如安然公司,虽在90年代后期,净利润与每股盈利都持续提升,但同期的EVA却急剧下降,最后公司不得不走向毁灭。据统计表明,中国的上市公司虽然利润在持续增加,但EVA却有下降趋势,而且至少44%公司的EVA是负的,这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者缺乏资本是有成本的理念,他们认为股市上融来的资金是免费的,他们在肆意破坏股东的价值。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在衡量业绩、投资等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机会成本。书中提到,经济效率的概念就是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而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就是额外的收益或成本。所有的机会成本都是边际成本,所有边际成本都是机会成本。因此,不考虑机会成本,就无法进行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权衡与分析,从而影响无法理性决策,工作就缺乏有效性。
二、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沉没成本是与经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的选择机会。决策过程中唯一重要的成本是边际成本,即额外的成
本,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书中尤其强调别把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搞混,这一点很重要。
这种思维方式对当前的财务工作有很大启示。目前,为更好地支撑前端业务发展和有效决策,公司在推行财务转型。财务转型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按不同纬度进行分产品、分业务、分客户群的盈利分析,以支撑业务决策。但在盈利分析时,采用的是历史全成本的概念和数据。将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用来指导未来决策存在很大风险,甚至会造成误导。比如,公司在决策某项业务是否应该继续开展,假设为开展该项业务,公司前期已进行工程设备投资并形成资产1000万元,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则每年折旧费用为100万元,假设该业务当年收入为150万元,新增的成本费用为80万元。从历史全成本概念出发,该项业务为亏损业务(收入150-折旧费用100-新增成本费用80=-30万元),可能会给出亏损业务不宜开展的决策建议,显然这是错误的建议。因为资本投入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在未来的决策中不应考虑。而采用边际分析法,由于该业务边际收入150万元大于边际成本80万元,该项业务应该继续开展。因此相关分析人员应尽快转变思维方式,研究如何进行边际收入和成本的分析,这才是对未来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历史全成本的分析只能用于事后的回顾和相关考核、评价。
三、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
书中提到,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即人在权衡预期的边际成本和预期的边际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日常选择就是边际选择,边际分析可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方面。近年来,国内外曝光了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如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药等公司先后爆出财务丑闻,国内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造假案也先后被曝光,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普遍关注,会计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何解决信息失真问题,也可以通过边际分析的方法追根溯源。人人都知道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和作假的危害性,可人为作假为什么还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就是其作假的收益(边际收益)要远大于作假成本(边际成本)。比如,在一些企业,随着做假手段的隐蔽化,一些问题通过审计、检查较难发现;而且,即使被发现,也只是绩效考核扣分,少拿奖金,并不涉及摘帽子问题。只有信息做假成本大于信息做假获得的业绩收益时,才能切实有效防范人为做假问题。因此,解决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大信息作假成本,建立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从利益驱动的源头上防范信息质量风险。再如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限行是一个有效手段吗?为何限行后的拥堵状况很快就恢复到限行前的状况?从经济学边际角度分析,目前车的相关成本较低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资格考试、IT计算机、办公文档、党团工作、文档下载、教学研究、应用文书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书笔记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2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