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改版后的《商业周刊中文版/中文版》

Columns 专栏
本文来自商业周刊中文版
你为什么这么穷?
你穷,是因为你父母很穷
信息渠道闭塞让穷人失去摆脱贫穷的机会
我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一向为生活做长远打算。为防止日后流落街头,我读了《贫穷的本质》,想知道贫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即便以后我穷得只能捡垃圾吃时,也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这本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两位经济学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花费十五年时间,在五大洲最贫穷地区做调查得来的成果。他们寻求的问题跟我一样——贫穷是怎么来的?他们做了若干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你穷,是因为你父母很穷。富人的孩子越富,穷人的孩子越穷,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并不在于两代人的财富积累,而是富人有足够的钱为成长中的孩子抓住一切机会。假使两个资质相同的孩子,一个生在富人家,一个生在穷人家。两个孩子都不爱读书,穷人家的孩子可能小学没读完就被送去工作,因为父母看不见教育投资的回报;而富人家的孩子则不同,他继续接受教育,父母竭力帮忙,成绩不好也可能有别的天赋,几十次失败的尝试后,或许能挖掘出孩子擅长之事,那他以后成功的概率就高。那些很有天赋的穷孩子,他们可能原本有潜力成为银行家或音乐家,但由于在成长中没有多少机会去挖掘潜能,过早地成了工人和小店主。这只是导致贫穷的因素之一。正常、健康的人在社会里有很多机会摆脱贫穷,比如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患病对穷人来说是毁灭性打击)、找份工作。为什么穷人没能成功呢?两位作者走访过非洲许多国家,想知道世界上最穷的人如何生活。他们发现,就全球穷人最多的50个国家来说,平均贫穷线是每人每天只有99美分可花。如果一个人每天只有这点钱,那他会将大部分钱花费在食物上,这意味着穷人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报纸、电视和书籍都是要花钱的。穷人可能对某些信息一无所知,比如接受疫苗能让孩子免受麻疹,购买健康保险能让你在患病时不至绝望,但在穷人的世界里,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存在。信息渠道闭塞让穷人失去摆脱贫穷的机会,不知道基础教育的重要,过早让孩子辍学,让第二代人也失去成功的机会;不知道需要在水中添加消毒剂,让孩子免于患上疟疾。疟疾不仅治疗费钱,甚至会永久损伤孩子的认知能力,让他日后成功的概率又大大减少了。其实投入基础教育和预防性措施的花费,会带来更长远的收入,但信息匮乏让人短视,省下手里的钱似乎更重要。而省钱对穷人来说简直是灾难。穷人可以通过减少日常开销,存储小额现金,累积一笔财富。但对穷人来说,少喝一杯茶或许能存上5美分,但这需要自控能力。穷人需要与自己内心搏斗才能将牙缝里的5美分存入银行,而这对富人来说简直轻而易举,不用少喝一杯茶就能存下不少钱。这就是说,人越有钱就越容易做正确的事。有些穷人失败了,这并非他们自控能力差,贪图眼前享受,而是因为穷人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自控能力,失败概率太高。而富人生活在有消毒自来水的社会,享受义务教育,强制购买社保,他们不用使用自控能力就能做正确的事。这听起来让人绝望,似乎穷人的世界到处是陷阱。这是真的。社会对穷人并不友好,银行就不喜欢穷人。假如你想做笔小生意,只要100美元的本钱,想向银行贷款。可银行需要人手来调查贷款人的背景、办理手续,花费的人力成本远远大过100美元的利息。实际上,贷款100万美元比100美元要容易,但哪家银行会把100万美元借给穷光蛋呢?穷人连存钱都比别人困难,如果你咬牙切齿一周存下了1美元,发现银行开户需要2美元的手续费,是不是感受到世界对穷人浓浓的恶意?是的,就是如此险恶。那些最穷的人摆脱贫穷实在太难了,这就是贫穷的本质,越穷就越难致富。不过也不必完全绝望,两位作者在调查后也给出了如何摆脱贫穷的办法。有些方法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业已成功。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有远见的人,不妨看看这本书。苏更生(青年作家,媒体人)
“共享经济并不局限于自由职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业务”
“他们实际上发明了一种体验,让200万位房东愿意开门迎客,让数以千万计的房客欣然接受付钱留宿在他人家中”
贝莱德投资集团的前任高管当起了博主,跟人们谈做最好的自己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是都希望成为长期看涨期权吗”
日本一直维持着零或者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其金融市场并没有出现大难临头的迹象
更低的利率,完全是世界经济自然运行的结果《商业周刊/中文版》App改版 & 互动中国 @DamnDigital
《商业周刊/中文版》移动客户端改版上线,新版集即时新闻、杂志的深度报道、视频视听为一体,从三个层面让读者更容易获取“一体化”的专业内容服务。成为移动客户端上的多媒介商业媒体,为读者提供革命性的阅读体验。
即时新闻+深度报道+精彩视频=新《商业周刊/中文版》App
之所以认为新《商业周刊/中文版》App将引发媒体类App的一次卓越变革,是因为目前移动端上的大部分杂志App只是杂志内容的移动变形,而《商业周刊/中文版》App并没有将内容局限于纸版杂志,而是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延伸,从“即时新闻”、“深度报道”和“精彩视频”三个层面让读者更容易获取“一体化”的专业内容服务。
在新版的三大内容服务中,“即时新闻”精选自全球72个国家、146个记者站、2300多名新闻记者24小时即时采编的独到的商业资讯,可以让读者第一时间把握全球商机,获得更多商业灵感。这些记者站不仅仅出现在伦敦、北京、新加坡这样的全球经济聚焦之地,而且出现在类似阿富汗的喀布尔这样的经济冷门地区。
“深度报道”原汁原味的体现了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核心优势,在这个怎中,你可以看到更多独家的最国际化、最富有洞见、最启发商业灵感、最有趣的商业报道,例如对苹果掌门人蒂姆·库克的独家专访,以及15000字的库克的内心独白;对蒙牛这家打不垮的坏公司的深度解剖等。
独特的“视频”版块则是独家播出过去24小时内发生的重要商业事件,以及对商业最有影响力人物的独家访谈。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在其他媒体上难以看到的独家、精彩访谈,这些名单包括谷歌CEO拉里·佩奇、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FacebookCEO马克·扎克伯格、Zynga的CEO马克·平卡斯;政界领袖有奥巴马夫妇、美国重量级外交家布热津斯基、首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意大利总理马里奥·蒙蒂、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等;而文化明星则有导演李安、三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作家J. K.罗琳等。甚至一些很少接受中国本土媒体采访的中国政商领袖也出现在这里,阿里巴巴CEO马云就在前不久接受了《商业周刊/中文版》的独家访谈。
IOS版+Android版:《商业周刊/中文版》App全平台覆盖
自11月7日《商业周刊/中文版》iPad、iPhone版在App Store上线以来,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以及优质独特的内容、良好的阅读体验,这个老牌商业杂志的App即获得了读者的热捧——上线首日,iPhone、iPad 版本即在App Store“报刊杂志”排行榜中分别达到了第1名和第2名,之后更是长期占据双榜的榜首位置。而下载量也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刚上线仅30余天的App,就获得了苹果公司的高度认可,其在众多杂志类App中脱颖而出,入选苹果2012年度的“中国区报刊杂志精选”。苹果官方给出的评语为“以新颖的方式讲述新闻故事,带来丰富的信息和启迪,深深吸引读者”。
而在12月21日,《商业周刊/中文版》又重磅发布了官方安卓版App,使得更多的移动端用户可以体验到《商业周刊/中文版》的优秀内容。而可观的下载量同样证明了这款App的火爆,Google Play、豌豆荚等第三方应用商店也对《商业周刊/中文版》大为推荐。
优质内容+用户体验:读者对移动阅读的新需求
从出版业的情况来看,受到新的媒体形式的影响和冲击,死得最快的一定是内容不占优势的那部分媒体,就像《The Daily》推出的初衷本是吸引觉得纸媒过时和俗套的年轻读者,但其本身的内容却很无聊。这种毫无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新闻,现在读者可以通过无数的渠道获得。
除了内容以外,在App上,用户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知名出版人、2011年TechFellow Award 得主Craig Mod也曾有过这样的观点,正在消逝的是出版业的残渣,是那些可以丢弃的书,这些书在印刷时不考虑内容表现形式和耐用性,是一次性消耗品,搬家时往往我们直接丢进垃圾箱。很多媒体从业者认为,只要提供好的内容就足够了,但并不是这样的。在移动端,好的设计变得更加重要,设计师、程序员和作者是共同创作的,设计与文字的最终组合才是真正的内容。
技术实现方面,《商业周刊/中文版》数码团队认为Native和HTML5都不是问题的关键。FT的 HTML5版本就很好。商业周刊中文版是自己研发的混合系统,试图兼取二者之长。
按照《商业周刊/中文版》数码团队的理解,在技术实现方面,《商业周刊/中文版》自己研发的Native和HTML5混合系统,试图兼取二者之长,来为读者带来舒适流畅的操作体验。而给读者带来“舒适”感的前提是向他们提供最独到的资讯、最具深度的评论、最具全球视野的商业话题和最具美感的视觉设计。只有兼顾两者,《商业周刊/中文版》App才能成为中国高阶管理者“必读”的移动媒体。
Recent Commen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周刊中文版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