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通胀还是通缩通缩哪个更可怕

什么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落落为君12597
我们老师教的最简单:通货膨胀:“货”多不值钱,货币的货,即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市场商品供不应求,有利进口,CPI上升.通货紧缩: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跌,纸币升值,有利出口.不利就业,抑制投资与生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_百度知道通缩比通胀更可怕 谨防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
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选美大赛  先贤邓小平有句名言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如果把这句话用到经济上,那就是“经济要警惕通胀,但更要防止通缩。”因为通缩比通胀更可怕,特别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为什么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因为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必然伴随通胀,经济增长时期的通胀,只是意味着你的钱在慢慢贬值,但是钱的数量也会增加;而通缩则意味着市场萧条,产品降价,企业效益下降,产品没销路必然导致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此时钱不是贬值的问题,而是直接就没钱了。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的同时有适当的通胀,说明这个国家有活力,中国前30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种状态对年轻人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薪水将不断增长,而对喜欢存钱但又退休的老年人则不利。  为何长期处于通缩和低迷状态?就是因为日本有钱人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不喜欢通胀。日本最大的政党不是自民党也不是民主党,而是老人党,他们才是日本最大的反对党,如果哪届首相想把通胀搞上来,立马会被老年人占多数的选民赶下去。这也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  通缩比通胀可怕,但比通缩更可怕的是滞胀。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各国央行不断放水,美联储犹豫不决,价格逐渐抬头,全球范围内的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而中国又是离滞胀最近的国家。  有人会问草哥,你这是耸人听闻吧?现在CPI才1-2%左右,PPI连续48个月是负数,GDP增速虽然下降,但还维持7%左右,这不太像滞胀啊。其实,数据只是表象,我们感知经济本质要从一些细微和逻辑上来判断。滞胀的典型表现无外乎经济下滑、增长动力不足、企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失业高企、资产价格上涨。  GDP增长从10%左右连续下滑到7%以下,你可以说是因为经济体量大了,所以增速必然下降,但如此猛烈下降肯定不是正常状态。你又会说因为我们经济在转型,但我告诉你,弄几个电商、和APP,那不是转型,也不是创新,只不过是2000年网络泡沫的延续而已。真正的转型在谷歌、苹果这些互联网公司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这次经济下滑本质上就是一场经济危机,有产能过剩,有失业率高企,只不过我们不叫失业,以前叫下岗,现在叫转岗和就业重新安置,但不管叫什么,我们必然会经历一次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从业人员如何再就业的阵痛。  如果只是经济下滑、需求疲软、产能过剩,那也没什么,至多实行扩张政策,财政和货币双管齐下,方向明确,把杠杆拉高,把价格拉高,迎接新一轮繁荣,也好应对。但关键是,现在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债务杠杆已经很高了,一些资产价格也已经迫近极限,再拉就可能崩盘了。  现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债务占GDP60%左右(实际可能比这个高很多),企业债务占GDP140%左右,家庭债务占GDP40%左右。最高的是企业,已经没有加杠杆的空间,所以PMI一直下滑,处于荣枯线之下。美国企业负债占GDP的比大概在70%左右,中国是美国的两倍。  政府60%左右的债务率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是稍微低点,但这是因为没有考虑很多隐形债务,30万亿的地方债已经让一些地方快破产了,否则财政部就不会要求各地方债务置换了。可以预期的是,政府可能会通过扩大财政赤字率适当扩张财政政策,但幅度有限。  现在唯一可行的就是希望拉高居民部门的杠杆,一是用来去房地产库存,二是用来消费信贷刺激消费。所以我们会看到房贷首付下降,税费减免,农民工和学生买房优惠等政策出台。但是面对如此高的房产价格,居民真的有这个实力买房吗?  而且,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之所以这么低,背后掩盖的是贫富差距这一现实。钱多者可以直接付现金买房,但该买的都买好了,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从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看,从2002年到201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上,大部分年份甚至在0.45以上,这意味着20%最富的人分享了40%甚至45%以上的国民收入,剩下80%的人分享了不到60%的国民收入。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49.1%,也就是20%的人分享了49.1%的国民收入。这些钱分到农民工手中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表面看,PPI已经连续48个月为负,CPI消费品价格指数从2013年以来,长期稳定在3%上下,很多时候降到了2%以下,这应该是典型的通缩啊,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应围绕治理通缩而进行,但央行为何不敢开动马力印钞票?为何不敢“滴水漫灌”?因为130万亿的货币存量就是一把悬剑,高企的房产价格也是一把悬剑,稍有不慎,CPI一触即发。而且,目前的CPI被明显低估,尤其在一线城市,房价、房租、教育费用等的上涨并未真实反映在CPI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月CPI仍上涨2.3%,增速较1月高了0.5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因为接下来不管是安置转岗工人,还是30万亿地方债置换,还是企业债转股,都需要靠货币化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再加上国际和大宗商品价格都处于历史低位,上涨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下跌的可能性。欧洲、日本等国家利率下降继续放水,美国加息也不再那么坚决,全球央行放水,必将主推资产价格上涨。  一方面通货膨胀一触即发,另一方面又面临经济下行威胁,滞胀从来没有一次离我们这么近。在两者夹击下,宏观政策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扩张可以刺激经济,但会进一步助推通胀,紧缩有利于遏制通胀,但会加剧经济下滑。  这就是滞胀最可怕的地方。此时,决策者不能过多依赖货币政策,结构转型是一方面,但这是个长期过程,更重要的是如何释放市场活力和制度红利,约束政府行为和国企扩张,轻徭薄赋、放大民企活力是重要一步,但我们目前恰恰走了一条国进民退的相反道路。中国能跨过这个坎吗?操盘者会有壮士断腕之勇气和智慧闯过这一关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李治华 HN026)
03/16 11:2003/18 08:1503/18 07:5903/18 07:3803/18 07:2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通缩比通胀更可怕&谨防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
ALT="通缩比通胀更可怕&谨防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
TITLE="通缩比通胀更可怕&谨防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 />邓小平有句名言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如果把这句话用到经济上,
那就是“经济要警惕通胀,但更要防止通缩。”因为通缩比通胀更可怕,特别是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责任编辑:李治华
  为什么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因为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必然伴随通胀,经济增长时期的通胀,只是意味着你的钱在慢慢贬值,但是钱的数量也会增加;而通缩则意味着市场萧条,产品降价,企业效益下降,产品没销路必然导致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此时钱不是贬值的问题,而是直接就没钱了。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的同时有适当的通胀,说明这个国家有活力,中国前30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种状态对年轻人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薪水将不断增长,而对喜欢存钱但又退休的老年人则不利。
  为何长期处于通缩和低迷状态?就是因为日本有钱人大多是老年人,他们不喜欢通胀。日本最大的政党不是自民党也不是民主党,而是老人党,他们才是日本最大的反对党,如果哪届首相想把通胀搞上来,立马会被老年人占多数的选民赶下去。这也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
  通缩比通胀可怕,但比通缩更可怕的是滞胀。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各国央行不断放水,美联储犹豫不决,价格逐渐抬头,全球范围内的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而中国又是离滞胀最近的国家。
  有人会问草哥,你这是耸人听闻吧?现在CPI才1-2%左右,PPI连续48个月是负数,GDP增速虽然下降,但还维持7%左右,这不太像滞胀啊。其实,数据只是表象,我们感知经济本质要从一些细微和逻辑上来判断。滞胀的典型表现无外乎经济下滑、增长动力不足、企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失业高企、资产价格上涨。
  GDP增长从10%左右连续下滑到7%以下,你可以说是因为经济体量大了,所以增速必然下降,但如此猛烈下降肯定不是正常状态。你又会说因为我们经济在转型,但告诉你弄几个电商、和APP不是转型,也不是创新,只不过是2000年网络泡沫的延续而已。真正转型在谷歌、苹果逐渐向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这次经济下滑本质上就是一场经济危机,有产能过剩失业率高企,只不过我们不叫失业,以前叫下岗,现在叫转岗和就业重新安置,但不管叫什么,我们必然会经历一次钢铁、煤炭、化工、等行业从业人员如何再就业的阵痛。
  如果只是经济下滑、需求疲软、产能过剩,那也没什么,至多实行扩张政策,财政和货币双管齐下,方向明确,把杠杆拉高,把价格拉高,迎接新一轮繁荣,也好应对。但关键是,现在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债务杠杆已经很高了,一些资产价格也已经迫近极限,再拉就可能崩盘了。
  现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债务占GDP60%左右(实际可能比这个高很多),企业债务占GDP140%左右,家庭债务占GDP40%左右。最高的是企业,已经没有加杠杆的空间,所以PMI一直下滑,处于荣枯线之下。美国企业负债占GDP的比大概在70%左右,中国是美国的两倍。
  政府60%左右的债务率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是稍微低点,但这是因为没有考虑很多隐形债务,30万亿的地方债已经让一些地方快破产了,否则财政部就不会要求各地方债务置换了。可以预期的是,政府可能会通过扩大财政赤字率适当扩张财政政策,但幅度有限。
  现在唯一可行的就是希望拉高居民部门的杠杆,一是用来去房地产库存,二是用来消费信贷刺激消费。&
所以我们会看到房贷首付下降,税费减免,农民工和学生买房优惠等政策出台。但是面对如此高的房产价格,居民真的有这个实力买房吗?
  而且,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之所以这么低,背后掩盖的是贫富差距这一现实。钱多者可以直接付现金买房,但该买的都买好了,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从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看,从2002年到201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上,大部分年份甚至在0.45以上,这意味着20%最富的人分享了40%甚至45%以上的国民收入,剩下80%的人分享了不到60%的国民收入。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49.1%,也就是20%的人分享了49.1%的国民收入。这些钱分到农民工手中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表面看,PPI已经连续48个月为负,CPI消费品价格指数从2013年以来,长期稳定在3%上下,很多时候降到了2%以下,这应该是典型的通缩啊,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应围绕治理通缩而进行,但央行为何不敢开动马力印钞票?为何不敢“滴水漫灌”?因为130万亿的货币存量就是一把悬剑,高企的房产价格也是一把悬剑,稍有不慎,CPI一触即发。而且,目前的CPI被明显低估,尤其在一线城市,房价、房租、教育费用等的上涨并未真实反映在CPI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月CPI仍上涨2.3%,增速较1月高了0.5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因为接下来不管是安置转岗工人,还是30万亿地方债置换,还是企业债转股,都需要靠货币化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再加上国际和大宗商品价格都处于历史低位,上涨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下跌的可能性。欧洲、日本等国家利率下降继续放水,美国加息也不再那么坚决,全球央行放水,必将主推资产价格上涨。
  一方面通货膨胀一触即发,另一方面又面临经济下行威胁,滞胀从来没有一次离我们这么近。在两者夹击下,宏观政策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扩张可以刺激经济,但会进一步助推通胀,紧缩有利于遏制通胀,但会加剧经济下滑。
  这就是滞胀最可怕的地方。此时,决策者不能过多依赖货币政策,结构转型是一方面,但这是个长期过程,更重要的是如何释放市场活力和制度红利,约束政府行为和国企扩张,轻徭薄赋、放大民企活力是重要一步,但我们目前恰恰走了一条国进民退的相反道路。中国能跨过这个坎吗?操盘者会有壮士断腕之勇气和智慧闯过这一关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胀通缩哪个更可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