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gtx750ti刀卡 2g显卡最低要配什么主板?

技嘉 GV-N75TOC-2GL GTX750TI 2G DDR5半高刀卡游戏独立显卡
与行业相比
电话:400-610-
支  持
选择新地址
加载中,请稍候...
价 格: 到
   
规格与包装
本店好评商品
商品名称:技嘉 GV-N75TOC-2GL GTX750TI 2G DDR5半高刀卡游戏独立显卡
商品编号:
商品毛重:0.8kg
NVIDIA芯片:GTX750(Ti)
显存容量:2G
游戏特色:其他
性能:游戏
商品介绍加载中...
品牌技嘉 GIGABYTE
接口类型PCI-E 3.0
核心品牌NVIDIA
驱动盘 × 1 快速使用指南 × 1 挡片 × 1 保修卡 × 1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GIGABYTE 技嘉 GV-N75TOC-1G GTX750Ti 显卡 649元_京东优惠_发现值得买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GIGABYTE 技嘉 GV-N75TOC-1G GTX750Ti 显卡
更新时间: 18:45
值友“abxyz951”爆料原文:技嘉(GIGABYTE)GV-N75TOC-1GI GTX750Ti 1033MHz-1111MHz/5400MHz 1GB/128bit GDDR5,750Ti显卡终于到了650左右的价格了,还是技嘉这样的大牌子,可用券,用了500-40和白条券之后,轻易做到600以下,已经秒杀各种山寨货了。
已有 15用户参与
以上图片引用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我要举报:
请选择举报理由:
信息涉及黄色,反动内容
虚假优惠信息
你可能还喜欢
微信号:smzdm_smzdm
发现频道:人气超高的发现频道聚集了海量信息,承载了新鲜、好玩、有趣的产品,不仅买的实惠,还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赞26评论45
赞12评论42
赞24评论71
热门优惠券
已领: 11923 张
已领: 4130 张
已领: 1814 张
已领: 3033 张
已领: 7164 张
【抢先首发】Light Harmonic 拉赫曼尼 G02 Pro便携式解码器
【抢先首发】EraClean 车载空气净化器
【抢先首发】网易严选 60S醇净暖绒 AB 面四件套
【轻众测】飞智 Wee 拉伸手柄(颜色随机)
【轻众测】富勒 G91 青春版游戏鼠标
【抢先首发】A.O.史密斯 燃气热水器(天然气) 16升
【抢先首发】EraClean TOWER 空气净化器 专效滤网
【抢先首发】FIYTA 飞亚达 印系列 轻智能腕表
【轻众测】BLYL 百力英伦 声波震动牙刷(颜色随机)
【抢先首发】漫步者 S1000MA智能WiFi音箱
【抢先首发】Proscenic 浦桑尼克 扫地机器人 780TS
【轻众测】漫步者 Bun蓝牙便携音响
【抢先首发】BIRD SPEAKER 小鸟客厅影院K1
【抢先首发】吕布智能微动力车轮 赤兔215
赞468评论512
赞142评论163
赞41评论97
收藏28评论33
收藏125评论72
收藏23评论14
收藏307评论389
收藏22评论51
收藏64评论31
收藏875评论875
收藏782评论782
收藏64评论6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查看: 21685|回复: 28
紧凑型平台的选择 四款半高及单槽GTX750Ti评测
前言:Mini-ITX或其他紧凑式平台显卡的选择,拥有高性能的华硕、微星和影驰GTX760都已面市很久。不过受限于功耗发热,这些迷你版的GTX760都只能做成双槽全高,只是长度要比普通GTX760短不少。要是机箱空间实在有限、同时对性能还有一定要求的话,那功耗超低、可以把散热器做小一些的GTX750Ti无疑是个好选择,我也一直在关注在一堆“传统”卖相的双风扇GTX750Ti中能有什么“不一样的选择”。上个月浏览新闻的时候发现技嘉上市了一款半高GTX750Ti——N750TOC-2GL,然后逛了逛电商网站发现除了这款显卡,影驰的GTX750Ti Mini也已开售,七彩虹也推出了冰封骑士系列的两款产品——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和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这四张卡中有三张是双槽半高卡,还有一张是单槽全高卡,非常适合紧凑平台,于是我找齐了这四张“非传统”的GTX750Ti,来测试一下看看他们各自情况如何。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文章没有使用传统横评的方式而是每张显卡单独的进行解析和测试,只在最后一页放在一起进行单独的总结点评,对比起来可能会麻烦些,望见谅。 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产品图,直达对应显卡的解析部分。(以下显卡排名不分先后,文章所呈现的顺序只是按照我收到显卡的时间所安排)技嘉 GV-75TOC-2GL影驰 GTX750Ti Mini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2GD5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2GD5测试平台和测试说明:性能测试:
3DMARK:给出的结果为图形分数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DX11/Ultra/Extreme/4xAA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 DX11/Ultra/4xAA
《Metro:Last Light》: DX11/High/AF 16X/Normal/noAA/High
《Tomb Raider》: Ultra
《Battlefield 4》: High 功耗测试:
测试方法依然是我们的传统方法,即使用PCIe插座来引出PCIe的12V和3.3V供电,使用万用表和卡钳测量显卡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得出显卡的整体功耗。测试场景有5个,其中有桌面待机、Furmark极限烤机()、游戏测试:《Metro:Last Light》(Benchmark,DX11,,VeryHigh,AF 16x,Tesselation=High,PhysX=Off)、游戏测试:《Tomb Raider》(Benchmark,DX11,,Ultimate,FXAA,TressFX=On)和3DMARK测试(Fire Strike Extreme 场景1) 。 温度测试: 裸奔平台,我们以待机十五分钟和运行Furmark十五分钟的方法,用GPU-Z和Furmark自带的记录曲线来 读取核心稳定的最低和最高稳定值,测试气温21.9-22.3℃。分别测试桌面待机、Furmark极限烤机()和游戏测试: 《Metro:Last Light》(Benchmark,DX11,,High,AF 16x,Tesselation=High,PhysX=Off)、游戏测试:《Tomb Raider》(Benchmark,DX11,,Ulitimate,FXAA,TressFX=Off)、3DMARK测试 (Fire Strike Extreme 场景1)这几个项目。 噪音测试: 和温度测试同步进行,测试内容和温度测试相同,测试方法为客观测试使用噪音计在离显卡风扇15cm处测得;主观听感是我在离显卡风扇60cm处的感受。 热成像测试: 测试只提供高负载下显卡的正反面成像图片,高负载测试使用比较贴近实际,负载又不低的《Metro:Last Light》,设置为:Benchmark,DX11,,VeryHigh,AF 16x,Tesselation=VeryHigh,PhysX=Off。背景温度20℃。 技嘉 GV-N75TOC-2GL:&&N750TOC-2GL的包装还是传统的样式,内部保护比较得当,附件只有说明册、质保卡、驱动光盘和双槽全高挡板(收到的卡预装的是双槽半高挡板)。 N750TOC-2GL的外观,黑色的塑料散热器外壳设计的比较简单,没有额外的装饰花纹或字,所有接口出厂时都带有保护套。显卡采用了双槽半高设计,长度只有161mm(不含输出接口和挡板部分),重量252.5g。 顶部视图,显卡采用无外接供电设计,也不提供半高改全高时的额外接口 背部视图,显卡依然采用了技嘉显卡传统的蓝色PCB,核心背面有一颗SP-CAP N750TOC-2GL的输出接口数量是四张显卡里最多的,提供了一个DL-DVI-I、两个HDMI和一个DisplayPort,其中HDMI和DisplayPort都是标准尺寸接口并带有镀金设计。但受限于接口数量丰富,半高模式下显卡输出接口部分的出风口被挤的只有很可怜的一小块。 N750TOC-2GL的PCB全貌,非公版半高设计,尾部根本没有留外接供电的安装位。整体布局很像公版GTX 750 Ti,供电单元都设计在左侧,核心和显存在右侧。 自带硅脂就不擦了,核心预设频率MHz,比公版稍微高一点点。显存用的是4颗三星K4G41325FC-HC03(公版是SKhynic),规格2GB/128bit,频率和公版一样是5400MHz。 核心左侧是显卡的2+1相供电,配置及总体用料水平和公版差不多。核心供电主控是一颗安森美的NCP81172(2相主控,内置Drivers),MOSFET采用了核心1上桥加2下桥的配置,显存1上桥1下桥的配置,芯片来自Alpha & Omega,上桥是6414A(30V 50A 8mΩ@10V/10.5mΩ@4.5V/),下桥是A 3.2mΩ@10V/5mΩ@4.5V/)。此外供电部分还有日化和钰邦的固态电容和MAGIC的贴片式电感。 N750TOC-2GL的散热器,就是很简单的铝挤+小尺寸风扇组合 散热器正面,风扇采用3pin接口 散热器的5cm风扇,来自台湾三匠,参数12V 0.19A 性能测试:性能方面可说的不多,N750TOC-2GL预设的频率只比公版(00MHz)稍高一点点,游戏中核心频率可以最高加速到1189MHz,性能不会和其他GTX750Ti有多大区别,基准和游戏测试成绩在四款显卡中位居中游。 功耗测试:N750TOC-2GL和公版一样采用了无外接供电设计,PCB上甚至都没有预留6pin位,最后测得的功耗和之前测过的公版及公版GTX750Ti区别不大(TombRaider略微偏低)。游戏和基准测试中测得的结果在50-61W之间,频率可以保持在MHz,不掉频且比预设动态超频频率高一档。Furmark测试出的显卡功耗最大值64W(频率MHz,仍高于预设基础频率),略高于公版750Ti预设的60W TDP,不过远低于五外接的最大75W供电能力,一颗合格的低瓦数电源足以搞定。 温度噪音测试:只使用5cm风扇+半高铝挤散热器的N750TOC-2GL散热效能自然不比那些全高双风扇的卡,但最后测得的客观温度结果和我的主观感受都比较令人满意。温度方面,游戏和基准测试中GPU温度在61~66℃,对应的频率为MHz;Furmark测试GPU频率在MHz之间,温度68℃。噪音方面,桌面待机下显卡的5cm风扇转速只有1700RPM左右,15cm处测得的噪音值只有40.1B(A),和背景噪音一样,主观根本就察觉不到风扇噪音;高负载下显卡的风扇转速会提升到3000RPM左右(Furmark测试中最高3400RPM),测得的噪音值42.3dB(A),风扇素质不错,主观可以听到轻微的风声,但一点都不吵。 热成像测试:N750TOC-2GL的正面因为有散热器遮盖所以整体温度并不高,只有尾端露出的PCB一角温度会比较高一些,在65~70℃左右,最高温点71.1℃是显存颗粒露出的边缘。 N750TOC-2GL的背面温度同样不高,最高温只有70.8℃。两块传统的高热区域,核心和显存部分大概温度在65~70℃左右;供电部分要更低,最高温只有66℃,大部分在60~65℃之间。 影驰 GTX750Ti Mini:&&GTX750Ti Mini的包装和之前评测过的GTX760 Mini和GTX750 Mini完全一样,就右上角有个Mini系列的标识。附件除了使用手册和显卡驱动外,还有两个单独的半高挡板。 GTX750Ti Mini的外观,超短半高刀卡设计,形式和GTX750 Mini是一样的,但具体设计和GTX760 Mini和GTX750 Mini区别很大。比如散热器的金属外壳虽然颜色和GTX760 Mini是一样的深棕色,但没有金属拉丝效果;PCB没有用普通系列的蓝色而用的HOF系列的白色,但它却不隶属于HOF系列。 顶部视图,显卡PCB长147mm,散热器外壳尾部多出一个尖,最后的整体长度152mm(不含输出接口和挡板部分),是这次四张显卡中最短的,重量300.3g。
背部视图,挪用了HOF(名人堂)系列的白色PCB,核心背面有一颗SP-CAP
显卡的输出接口,DVI、HDMI和(由PCB上引出来的)VGA,感觉比公版更贴近普通玩家一些。附件里有两个半高挡板,换挡板后显卡即可安装在半高机箱内。 GTX750Ti Mini的PCB全貌,直接用了GTX750 Mini的方案,只是颜色不一样,核心和显存供电设计在核心左侧,这张卡虽然是无外接供电的设计,但右上角留有6pin的空焊位。 自带硅脂就不擦了,核心预设频率MHz,是这次四张卡中频率最高的。显存用的是和公版一样的SKhynic H5GC4H24MFR-T2C,规格2GB/128bit,频率也和公版一样是5400MHz。 显卡的供电采用2+1相设计,和公版配置相同,主控型号未知,MOSFET采用核心供电1+2、显存供电1+1的配置,料件同样都来自MegnaChip,上桥是 MDUA 30V 9mOhm@10V/14mOhm@4.5V),下桥是MDUA 30V 6mOhm@10V/9mOhm@4.5V),然后搭配2.5V 820uf和16V 270uf的固态电容及封闭式电感(R30/1R0)。 GTX750Ti Mini的散热器,和GTX750 Mini只是外壳不同,简单的一大块铝鳍片散热片加单5cm小风扇(2pin)组合。
去掉外壳和风扇的铝挤散热器本体
散热器的5cm风扇,同样来自APISTEK,参数12V 0.18A性能测试:GTX750Ti Mini没有辜负自己的HOF配色PCB,00MHz的预设频率、测试中最高1228MHz的核心动态超频频率和所对应的性能都是这次四张卡中最高的,完全不输给市售大部分的大尺寸非公版GTX750Ti显卡。 功耗测试:GTX750Ti Mini同样和公版一样采用了无外接供电设计,但尾部预留了6pin位,虽然性能略强,但毕竟还是750Ti,也没差到哪儿去,所对应的功耗表现也没什么特殊的。显卡最后所测得的结果是:游戏和基准测试在58~66W左右,GPU频率可以跑在MHz,超出预设动态提速频率;Furmark测试中频率只有1058MHz,略低于预设基础频率,功耗只有64.22W,要低于《地铁:最后的曙光》测出的65.93W。 温度噪音测试:GTX750Ti Mini的散热器同样采用了5cm半高铝挤方案,和之前评测过的GTX750 Mini是同一款,散热效果不错,是这次评测的四张显卡中温度最低的。但风扇的散热策略感觉并不完美,风扇在高低负载间转速差距并不大,由于只使用2pin测试转速时还需要使用测速仪才能搞定。温度方面,游戏和基准测试中最高温只有58℃,且频率保持MHz的高频;Furmark会略微奖品只1058MHz,温度也只有59℃。噪音方面就不如温度那般亮眼了,桌面待机下风扇转速即达到了2900RPM左右,15cm处测得的风扇噪音为42.3dB(A)。高负载下风扇转速提到RPM左右,风扇噪音提升到44.5dB(A),会有小尺寸风扇高速运转那种声音,但吵还算不上。 热成像测试:GTX750Ti Mini正面的高温区域就是上方露出来PCB部分,但就数值来看其实温度并不算高。图中的最高温点出现在左侧的供电部分(供电的MOSFET),最高温72.4℃;偏右侧的显存部分温度只有65℃左右。 背面温度同样并不高,核心背面只有60℃左右,显存背面也就65℃,供电部分最高温72.8℃,大部分都在60~70℃之间。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2GD5 :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2GD5(以下简称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的包装采用了和其他iGame显卡一样的设计,体积很大,内部也是传统的显卡和附件分离包装,保护非常得到。附件包括说明书、驱动光盘、DVI-VGA转换头和半高挡板,此外还因为显卡有6pin外接供电的缘故而有一个大D口转6pin转换线。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的外观(接口出厂时同样也都装有保护套),显卡长190mm,重456.2g,黑色的金属外壳采用了磨砂表面设计,上面加装了蓝色的装饰条。上面的两款刀卡在散热设计上采用了风扇居中,两侧出风的半开放式设计,而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则采用了单向侧吹式设计,尾部的风扇进风,从输出接口部分的窗和外壳上开的洞出风。 顶部视图,可以看到朝向尾端的6pin供电接口 背部视图,核心背面设计有一颗松下POSCAP钽电容 因为散热采用侧吹设计,所以输出接口部分要留出足够的窗口供热风排出,加之要兼容半高挡板,所以显卡只提供了一个HDMI接口和一个DVI接口。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的PCB全貌,四颗显存颗粒中的三颗和供电单元都挤在了尾部,核心左侧会显得比较空旷一些。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用的显存是和公版一样的SKhynic H5GC4H24MFR-T2C,无论是核心还是显存的规格频率都和公版一样,00MHz,2GB/128bit。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尾端的2+1相供电,核心和显存的主控都在背面,分别是uP1641P和uP15290;电容用的都是钰邦,3V 820uf和16V 270uf,电感不知品牌。MOSFET采用核心1+2、显存1+1的配置,芯片都来自UBIQ-Semi,型号分别是M3052M和M3058M(无资料)。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的散热器,由铜底、热管、铝挤散热片和单向侧吹风扇(未标明参数)组成。铝挤散热片上所使用的铜底+四根短热管并列排布的“简单版均热板”设计,在几年前七彩虹出的用于沙漠之鹰准系统上的刀卡上我们就已经见识过了。
拆下来的铝挤散热片正面性能测试:iGame750Ti 冰封骑士的两张显卡都只采用了公版频率,即00MHz,但在游戏和基准测试中可以动态超频的频率略有不同,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是1176MHz,而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是1163MHz。所以基准和游戏测试成绩会偏低些,但也没差哪儿去,游戏平均帧数和上面的预超频显卡比最多都没超过2fps。 功耗测试:好像65-66W是750Ti要不要加外接6pin供电的分割线,上面的两张没有外接供电的卡都要低于这个数值,而带有6pin外接供电的两片七彩虹冰封骑士显卡测得的最高功耗都会超过这个值,可以达到68W左右,其实只多了一点点就要多加外接供电,七彩虹的设计可能会更保险+有余量一些。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测得的功耗结果是,游戏和基准测试61~67W,频率可以维持在MHz;Furmark测的最高值68.6W,频率会降至MHz。但具体来看,显卡的6pin外接供电其实并没有承担多少负载,12V的主要供电压力还在PCI-E上,6pin有一些做“留有余量”的意味。 温度噪音测试:虽然都是半高卡,但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的散热设计和上面两款区别比较大,带热管、单向侧吹的方案最后达成了一个温度不算低,但风扇转速并不高,噪音比较低的结果。具体来看,温度方面显卡在基准和游戏测试中的温度72~76℃,频率可以保持在;Furmark测试温度79℃,频率会掉到MHz,这个结果是四张显卡中温度最高的。不过相对应的是风扇使用的4cm风扇全程转速并不算高,桌面待机只有2100RPM左右,测得噪音(15cm)为40.1dB(A),和背景噪音同,主观几乎感受很静音。游戏和基准测试下风扇转速提升至2500RPM左右,测得噪音仍为40.5dB(A);Furmark测试下风扇转速进一步提升至2750RPM左右,测得噪音为42.3dB(A)。但需要提的是,高负载下的噪音测得值很低,主观听起来也不明显,但噪音主要来自风扇的轴(电机),会和单纯的小尺寸风扇高速运转声音不一样。 热成像测试:显卡正面的高温区域是尾部露出的一小块PCB,包括显存和供电单元,最高温只有65.9℃。可能是侧吹方案的缘故,显卡的金属外壳最高可以达到53℃。 背面温度同样并不高,尾部供电部分的最高温79.4℃出现在核心供电的主控芯片上,其余部分温度在63~70℃左右;显存背面温度68℃左右,核心背面温度最高65℃。
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2GD5 :&&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2GD5(以下简称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的包装附件和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完全一样,附件同样提供了DVI-VGA的转换头和D口转6pin的转换线。
上面的卡都是双槽刀卡,而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是这次测试中唯一的一款、也是市面上非常少见的非入门级核心单槽卡(这张卡还有GTX750核心版本的iGame750 冰封骑士Slim-1GD5)。七彩虹的iGame 冰封骑士系列非入门级核心单槽卡,,近四代NVIDIA核心只有5系缺席,剩下的三代千元级核心(GTS450、GTX650Ti、GTX750Ti)都有对应的型号面市,千元级单槽卡市场很小,七彩虹能够一直坚持做下来真的很难得。 外观方面,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采用了和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同样的风格设计,黑色的金属外壳加装蓝色的装饰线,只不过外壳的质感不是磨砂而是普通的光滑漆面(接口出厂时同样也都装有保护套)。显卡的形式和前两代冰封骑士Slim显卡完全一样,即单槽侧吹,冷空气从尾部风扇进入,然后从靠近输出接口部分的外壳开窗排出,所以要用这张显卡一定要注意机箱内的散热设计安排。显卡的顶部视图,上面并没有设计任何的开孔,热风只会从侧面和底部排出,尾端设计有6pin供电接口。显卡PCB长240mm,加上外壳后总长250mm(就多出金属外壳的一个尖),重量461.8g,是测试这四片卡中最长的、也是最重的。显卡背面,核心背面有一颗钽电容,供电部分的电感仍旧使用了可以节约空间的镂空式设计。
受限空间,显卡输出接口只提供了一个DVI-I、一个DVI-D和一个Mini-HDMI,可附件里没有Mini-HDMI转HDMI的转换头有点麻烦...... 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的PCB,传统的供电集中在尾部的布局,只是整体略显空旷了些
和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一样,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用的显存是和公版一样的SKhynic H5GC4H24MFR-T2C,无论是核心还是显存的规格频率都和公版一样,00MHz,2GB/128bit。
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的供电,3+1相设计,核心供电的主控是一颗uP1642P,显存供电的主控是uP1529Q;由于单槽高度限制,供电的输入和输出电容用的是松下POSCAP钽电容(2.5V 470uf/16V 100uf)和一些MLCC,电感则采用了镂空式设计。MOSFET采用核心每相1+2、显存每相1+1的配置,料件都是安森美的4C10N(30V 46A 6.95mOhm)。
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的单槽散热器,由一体式的铝底、铜吸热底座、热管、铝鳍片和侧吹风扇组成,一体式铝底的显存位上贴有导热垫。
显卡的超薄7cm侧吹风扇,4pin接口,参数12V 0.42A
拆掉外壳后的散热器正面,一体式的铝底一方面负责散热器的整体结构、一方面负责传导显存的热量,底座中心嵌有负责核心的铜吸热底座,上面安装有4根打扁的热管,最后焊上散热用的鳍片。
散热器的细节性能测试: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与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一样使用了公版频率,因为动态超频的频率只有1163MHz,使得游戏和基准测试成绩是四张显卡里最低的。但核心一样频率也没差多少能差哪儿去,游戏里也就差最多不到2fps,其实就是一水平。功耗测试: 与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的6pin感觉就是个“装饰”或“备着用”不同,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的供电分配要平衡不少,外接6pin供电直接就分走了很大一部分的12V负载,于是PCI-E的负载要比其他三张显卡要少不少。而具体的功耗表现同样和其他三张显卡区别不大,游戏和基准测试的功耗在58~64W左右,频率可以维持MHz;Furmark测试功耗67.6W,频率掉到了低于预设基础频率的993-1006MHz。 温度噪音测试: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的温度方面,游戏和基准测试中GPU在58~68℃之间,频率维持在MHz左右;Furmark测试GPU达到70℃,频率降至993-1006MHz,对单槽散热器来说这个结果基本可以令人满意。噪音方面,桌面待机时显卡风扇转速在1900RPM左右,测得噪音(15cm)为44.5dB(A);高负载测试时风扇转速在RPM左右,测得的噪音为游戏和基准测试46.7dB(A)、Furmark测试46.9dB(A)。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的风扇虽算不得特别吵,但和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一样可以听到出自风扇的轴的噪音,且“杂音”要更明显的多。 热成像测试:显卡的正面为散热器全面覆盖,因为侧吹设计的缘故使得散热器外壳成了渐变色,尾部外壳表面最高温48℃,从开孔中露出的散热器本体最高温52.3℃。
显卡背面的温度同样也不高,供电部分最高温都没超过60℃,显存背面最高温也就56℃,核心背面温度最高63.7℃。 总结及点评:技嘉 GV-N75TOC-2GL: GV-N75TOC-2GL是评测中表现的比较均衡的一张卡,同时也是这次四张显卡中售价最便宜的。显卡提供了DVI+2xHDMI+DP的接口组合(HDMI和DP接口还采用了镀金设计),通过原生接口就可以达成四屏幕(3+1)输出,无论是原生4接口还是DP接口的提供都是其他三张卡所没有的。性能方面,显卡的预设核心频率略高于公版,性能会稍好一些但就那样啦。散热方面,显卡由5cm风扇和铝挤散热片组成的散热器效果可以令人满意,就是感觉DVI接口有些降低热量外排的效率。噪音方面显卡做的不错,虽然测试结果不是最低的,但主观听感却是最好的。 影驰 GTX750Ti Mini: 影驰 GTX750Ti Mini的特色非常鲜明,性能强、散热好。显卡的性能表现没辜负名人堂系列标志性的白色PCB,GPU预设频率和在实际使用中可达到的动态超频频率是四张显卡中最高的,完全不输给那些大尺寸的非公版GTX750Ti,测试中基准性能和游戏性能结果都要比其他几片显卡好一些。散热部分显卡虽然用的只是5cm风扇加铝挤散热片的组合,但使用了较高的风扇转速和较为通透的设计,达成了四张显卡中最低的温度测试成绩。不过以散热测试结果来看,显卡散热器风扇的方案稍微有些“粗暴”,可以在低温和静音间更平衡些、以及转速随负载发热变化更“智能”些。 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 虽然同是双槽半高卡,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采用和上面两张卡不同的设计思路,显卡比较长、散热器使用了侧吹方案,尾部4cm风扇进风、输出接口部分出风,输出接口部分为了留足出风口而只提供了HDMI+DVI(可以通过转接头转出VGA),对一些紧凑平台来说这样的风道设计可能会效率更好一些。从温度测试的结果来看,温度结果并不亮眼但噪音静测试结果是四卡中最低的,当然能够将轴的噪音再降一档那就更好不过了。而性能方面,显卡只用了和公版卡一样的频率,没什么亮点但和其他卡也没多大区别。不过它带有外接6pin接口,虽然默认用感觉接口是个累赘,不过给有心再挖核心的潜力的玩家还是留了些念想。 七彩虹 iGame750Ti 冰封骑士Slim: 本次测试中唯一的一片单槽卡、也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性能最好的单槽卡,对显卡厚度有特殊要求、同时还有一定性能需求用户来说,这卡几乎就是唯一选择。很难得七彩虹能够在以长以大为美、三奶罩才是王道的市场环境下还能坚持冰封骑士系列出千元级的单槽卡。显卡和iGame750Ti 冰封骑士LP一样只是用了公版频率,所以性能就是那样。散热方面,显卡的超薄侧吹式散热器规格给的并不低,最后的温度测试结果也完全令人满意,风扇说不上很吵但本可以更静音些,需要解决一下超薄风扇的轴噪音问题。
本帖最后由 frank1394 于
19:15 编辑
影驰那片不错,七彩虹还是一如既往的2,技嘉依然是走稳抓打稳的路线。
不得不吐槽七彩虹:
都已经是小卡了,还有额外供电线?
明明走的是小巧路线,为什么把卡做这么长?
这个设计居然用热管,为什么不用匀热板?
热管是做什么用的?把一个小地方的热导到一个大的地方用的。
这样距离不远但是密度很大的情况应该使用匀热板才对嘛!~
七彩虹这2个散热器,只是用的热管,且热管还这么短粗,中间的缝隙又这么大;估计散热效果还不如一个铝锭。
为什么测试温度比另外两个铝锭的散热器温度低?
一颗5瓦的风扇默默地出卖了它。
因为另外两款的风扇是0.18A的0.19A,七彩虹这个风扇是0.42A的啊 !!!
风扇功耗足足大了一倍还多啊!!!
苍天啊,这么大功率的风扇啊!!!
这个是200瓦显卡用的东西啊!!!
很多人都说I GAME系列还可以,其实设计师水平还是很有限啊!!!
影驰的漂亮,IGAME的散热用料足~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其实恰恰是七彩虹那个散热差&积分 + 1 分
" class="mtn mbn">
ITX平台的福音,750TI的性能一般够用了
小显卡是不错,但是很烦的就是半高显卡,风扇直径太小,噪音是个问题。
还是短卡好。。
frank1394 发表于
影驰那片不错,七彩虹还是一如既往的2,技嘉依然是走稳抓打稳的路线。
不得不吐槽七彩虹:
嗯,这种小卡还是应该直接用铝挤,成本低效果也不差。七彩虹那个界面热阻就够高的了。
VivaLinux 发表于
嗯,这种小卡还是应该直接用铝挤,成本低效果也不差。七彩虹那个界面热阻就够高的了。 ...
早几年弟就知道七彩虹的人完全不懂散热,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变。
这个2张卡的情况,要么就是匀热板,要么就是铝锭;他居然用热管这么夸张!
然后设计出来了,感觉温度高了,但是已经开模制作好了,没有办法了,于是只能增加风扇功率,好在是可调速风扇,运气好还是没什么噪音。
要静音嘛,温度马上接近80度了。我擦,这个是750TI啊,80度,苍天啊!!!
七彩虹这个半高散热器用了热管还不如铝挤压成型的,太失败了。
本帖最后由 chenxq0501 于
16:12 编辑
看看GTX750Ti公版那模样,就知道七彩虹的半高版设计有多失败
单槽版倒还凑合
chenxq0501 发表于
看看GTX750Ti公版那模样,就知道七彩虹的半高版设计有多失败
单槽版倒还凑合 ...
凑合?为1个60瓦的显卡装一颗5瓦的风扇啊,前辈。
本帖最后由 chenxq0501 于
16:27 编辑
拿单槽散热和双槽对比本就不公平,就像12012风扇会被12025秒杀一样
当然这个单槽版本完全可以像公版660那么玩,PCB做短点,风扇放在PCB右侧
本帖最后由 frank1394 于
16:49 编辑
chenxq0501 发表于
回复 frank1394 的帖子
拿单槽散热和双槽对比本就不公平,就像12012风扇会被12025秒杀一样
弟的意思是,如果散热做得好,根本不需要这么耗电的风扇。
七彩虹单槽卡的散热器一看就是改良自9800GT/quadro fx3700的公版散热器,不是七彩虹别出心裁的独创。七彩虹的卖点就是超薄,自然在噪音上要牺牲一些。看不惯别买就是了。
没错,相似设计的9600GT/4850公版单槽散热同样很吵
直接对比单槽和双槽散热的风扇功率没任何意义
散热器本体风阻,风机形式和规格都不同
EVGA没送测呀。
这次调的都是比较“另类”的,要么是刀卡,要么是单槽
我标题没说清楚 应该叫“紧凑型平台的另类选择”
EVGA那个(我还买过)虽然非常适合ITX,但比较只是比较短而已,还是传统的双槽全高,所以没选
这评测比一堆三奶罩有看头多了
还是喜欢单槽卡...不过我发现基本上那些PCI PCIE的插槽位置就没什么用:$
喜欢单槽卡
弄点声卡、PCI-E的SSD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嘉gtx750ti驱动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