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文》是哪个国家的史诗

《吉尔伽美什史诗》-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吉尔伽美什史诗》
《吉尔伽美什史诗》
古巴比伦史诗。先是在民间口头流传,后经若干古巴比伦文人加工整理,形成一部完整的...《吉尔伽美什》是世界文学史上第1部英雄史诗,是现实主义的,又富于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历史上确有吉尔伽美什其人,苏美尔古老的国王名录里就有他的大名。苏美尔早
与"《吉尔伽美什史诗》"相关的文献前10条
通过分析《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内容,并结合《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形成,探讨《吉尔伽美什史诗》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关系.《吉尔伽美什史诗》并不是不反映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只是它反
正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流域之间的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其中心地带的古巴比伦,则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文学源远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其故事从出现到定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各个王朝,为我们研究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的生活提供
正 大家知道,"军事民主制"这一术语,最初是莫尔根于1877年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提出,而后经马克思于年在"莫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于1884年在"
正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最早的文明之光出现在烈日蒸晒下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条大河养育的一片荒原。"历史学家们大多在此达成了一致意见,人类最早的文明中心不是
历史是人的历史,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现最早的国家算起,迄今已有五千年之久。然而,历史学在西方,直到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
“层累”理论是对上古记叙史学形成轨迹和发展规律的描述与揭示。当代西方学者、日本学者对上古
神话史学、宗教史学的研究印证了这一理论。但它的意义不限于上古记叙史学的范围,还可用于
历史意识并不是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 ,对历史的记录也是一个从无意到有意的过程。人类历史意识起源于历史记录产生之前的一些作品即神话、史诗等 ,之后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按真实的情况记录
"《吉尔伽美什史诗》"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  《吉尔伽美什史诗》(或称鸠格米西史诗)是来自四大古文明之一的的文学作品,是已发现的最早英雄史诗。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作品早200到400年。主要讲述了苏美尔时代英雄吉尔伽美什的传说故事,并汇集了两河流域的许多神话传说,共有3000多行。史诗所见的最早版本是用楔形文字刻在泥版(英语:Clay tablet)之上。简介&  《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出现以来的2000年中有出现很多版本,包括了4种语言: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  它最早来源于苏美时期的第三乌尔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文字写成,在后又流传发展至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  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和他的伊拉克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英语:Hormuzd Rassam)在亚述古都尼尼微发现了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再次后3年的挖掘中,他们发现了大量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其中就包含有《吉尔伽美什史诗》。挖掘出的泥版被运回并保存到大英博物馆,等待学者们的研究。直到1872年,乔治·史密斯在这些泥版中发现了记载有大洪水故事的碎片,《吉尔伽美什史诗》才开始被人们所知,记载有史诗的泥版碎片随后相继被发现。史密斯所发现的史诗版本是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时期由法师(excortist)Sin-liqe-unninni编写完成的标准阿卡德版本,共11块泥版,计约3600行,史诗内容又为第12块泥板补全。一直到600 BC《吉尔伽美什史诗》渐渐传到小亚细亚。其中12块泥板的版本成为历史研究的标准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现存于柏林史前史和早期历史博物馆(英语: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  在20世纪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译后,史诗的文字被发现并由小碎片拼成。由于记录语言多,历史流传的版本不同和损坏原因使专家只能依靠对于古文字的经验和感觉。苏美尔学家S. N. Kramer, 第一个把苏美尔传说部分破译。  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复原,译注也基本完成,包括中译本。内容&  《吉尔伽美什史诗》围绕(Uruk)国王吉尔伽美什(Gilgamesh)和他的朋友-半人半兽的恩奇都(Enkidu)的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的君主,但暴虐无度。他的人民只能求助于诸神。创造女神阿鲁鲁(Aruru)便制造了恩奇都。在神妓(Shamshat)的诱导之下来到乌鲁克与吉尔伽美什大战一场,英雄相惜,结为好友。  第二部分讲述了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在日神沙马什(Shamash)帮助下打败衫树林怪兽洪巴巴(Humbaba)。女神(Ishtar)为吉尔伽美什的魅力所倾倒向他求爱被拒绝,于是以死威胁其父神安努(Anu)派出带来旱灾的天牛(Bull of heaven)下凡复仇,被两人杀死。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成为众人拥戴的英雄。  第三部分讲述了恩奇都梦见他因为杀死洪巴巴和天牛被众神惩罚,病重而死。吉尔伽美什受到触动开始了艰难跋涉,向乌特纳比西丁(Utnapishtim)──大洪水唯一生还者和永生者探索生死奥秘。他趁着黑夜翻过通向太阳的马什山,不顾半蝎人帕比尔萨格的阻拦,在用尽了120根船桨以后终于渡过死亡之海来到目的地。接待了他但并未直接解答生与死的疑问,而是让他经过6天7夜不睡觉的试炼。吉尔伽美什没有成功,但是由于乌特纳比西丁妻子善心,他去海底得到了永生之草,但不幸被蛇偷吃。吉尔伽美什只得返回乌鲁克。  第四部分是吉尔伽美什通过沙马什创造的生死通道与恩奇都对话,恩奇都向他描述了死后世界的阴暗悲惨。史诗中比较著名的一段内容是水神伊亚阻止众神之王恩尼尔用洪水毁灭人类,并建立方舟戴运动物和人的故事,和旧约圣经《》里的诺亚方舟几乎雷同,有学者认为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洪水故事应是圣经的原型。与后世史诗文学的联系&  很多学者认为荷马的两部史诗都深受《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影响。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章节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古文明关于洪水的记载有关,皆源自上古的真实事件。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尔伽美什史诗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