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在内地买房贷款占新增银行贷款绝大部分,全民贷款买房以后能还得出吗

请问:我的房贷有逾期记录,现在还能再贷款吗?我在中国银行贷款买房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请问:我的房贷有逾期记录,现在还能再贷款吗?
贷款买房后,出现了14次逾期记录,后来到中国人民银行查询个人信用记录后发现最近24个月的逾期还贷记录有4次,其中最近的三次记录是出现连续的”1”的标注,现在我想把这套房子的贷款全部还清,然后再贷款买另一套房子.请问:逾期记录会影响我再贷款买房以及以后的贷款吗?谢谢回复!
一般都在一周内,但也有4次是差不多一个月了,影响大吗?谢谢!
会有一定的影响,建议您在还清之后,至少隔上半年以后再去申请贷款,且在这半年内不要出现任何逾期的情况,包括信用卡、水电煤等。
在审查时会考虑,不过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你好,你的还款逾期记录很多,如果你那个帐户不再继续使用,这些记录会永久保存。正确消除方法是继续使用此帐户24个月以上,这期间不要再有逾期行为,用良好的用卡信息...
两次的话没什么大问题,一般是三次以上才影响你以后的贷款。黑名单现在两年也可以消除了,所以如果逼不得已非要这么办的话也没事。
银行征信系统中的不良信用记录。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一般是连续三期以上未还款,且银行在发出催收通知后仍未归还的,才会记入,比如说到了4月份,1、2、3月的都未还。如...
大家还关注  2016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人民币,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4773亿元,也就是说新增贷款扣除买房民族的房贷之外居然是负的。  这是个全民贷款买房的时代,其中身边就不乏农村大叔大妈东拼西凑拿出首付,做个假流水假收入贷款买房,不管有没有抗风险能力,阿猫阿狗都上杠杆。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勤奋刻苦勉强供一供,一片太平。但是房价上涨,本身会影响实体经济,这个巨大的海绵只会把水吸过去,然后不断膨胀,如果实体经济下滑,又会导致失业率增加,收入减少,即使房价不跌,拿什么来还?又谁来接盘?细思恐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身边的农民这两年都买房了,片是片的繁荣景象
  怕原本能還貸的搞到還不起款,那真會一地毛了  
  @Feiyu1993 还不起就把房子给银行啊。
  刚刚买了套(碧桂园,带装修)  
  刚刚买了套(碧桂园,带装修)(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从此在不操心房价涨跌  
  你放心吧,农民能还起,经济不景气,他们还有地。  
  形势一骗大好
  @潮落水
00:54:11  我身边的农民这两年都买房了,片是片的繁荣景象  -----------------------------  我是农民,也买了房。只因在农村没有土地建房,如果有土地,但没有关系,政府也不批,逼着你进城买房,因为小孩大了面临结婚,被逼无奈啊
  没买过房吧?  房贷干啥要还清?  国家好端端地以5% 的利息借你钱, 让你分期 30 年 付款, 减低你持有资产的压力, 说实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每年都是 15% 上下, 你只付 5% 的利息, 保住了 10% 的贬值。。。这还不好吗?  30 年后, 你的房子值多少了? 那时的钞票贬成什么了? 你还清贷款做啥?, 房子卖了, 再去付首付, 再买 2 栋吧。。。这年头, 钞票不值钱, 资产才值钱。  全世界, 全人类的经济历史, 充满了通货膨胀的教训和经验。。你看明白了吗?  如果这段话你听不懂, 那你真是白活了。。。继续去省吃俭用吧, 我告诉你, 你绝对省不过通货膨胀的。。  这种生存的常识, 学校不会教你的。。。自己去体会吧。。。  
  没钱还就去炒房啊。万众炒房,实业误国
  @里昂797
10:18:36  没买过房吧?  房贷干啥要还清?  国家好端端地以5% 的利息借你钱, 让你分期 30 年 付款, 减低你持有资产的压力, 说实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每年都是 15% 上下, 你只付 5% 的利息, 保住了 10% 的贬值。。。这还不好吗?  30 年后, 你的房子值多少了? 那时的钞票贬成什么了? 你还清贷款做啥?, 房子卖了, 再去付首付, 再买 2 栋吧。。。这年头, 钞票不值钱, 资产才值钱。  全世界, 全人类的经济
......  -----------------------------  让通缩见鬼去吧!能分期50年更好!
  @里昂797
10:18:00  没买过房吧?   房贷干啥要还清?   国家好端端地以5% 的利息借你钱, 让你分期 30 年 付款, 减低你持有资产的压力, 说实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每年都是 15% 上下, 你只付 5% 的利息, 保住了 10% 的贬值。。。这还不好吗?   30 年后, 你的房子值多少了? 那时的钞票贬成什么了? 你还清贷款做啥?, 房子卖了, 再去付首付, 再买 2 栋吧。。。这年头, 钞票不值钱,...  —————————————————  所以你没买过房嘛, 房贷不用付清就可以卖的, 房贷不用付清也可以重新估值再贷款的。。。  
  @里昂797
10:18:36   没买过房吧?   房贷干啥要还清?   国家好端端地以5% 的利息借你钱, 让你分期 30 年 付款, 减低你持有资产的压力, 说实了,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 每年都是 15% 上下, 你只付 5% 的利息, 保住了 10% 的贬值。。。这还不好吗?   30 年后, 你的房子值多少了? 那时的钞票贬成什么了? 你还清贷款做啥?, 房子卖了, 再去付首付, 再买 2 栋吧。。。这年头, 钞票不值钱, 资产才值钱。   全世界, 全人类的经济 ......   —————————————————  @kun楼
15:36:00  让通缩见鬼去吧!能分期50年更好!  —————————————————  那肯定啊, 100 年更好。。。哈哈。。反正买房做储蓄, 房贷不急着还清。。买了房, 5 年, 10 年 后, 增值了, 就卖掉, 拿增值的钱, 再去首付 2 套, 买 2 套, 如此循环。。。  那些到现在还认为房贷要还清了, 才能卖掉的, 我就不给你说了。。这种人肯定不是活在现代, 你就慢慢攒吧。。。等 30 年还清了, 人老朱黄了, 再卖房吧。。。  
  @牛上吹树1
14:48:00  没钱还就去炒房啊。万众炒房,实业误国  —————————————————  有钱, 够首付的, 就买房,当储蓄, 增值率高, 抗通膨最有效, 中国人的智慧 “有土斯有财” 是有它的道理的。  钱暂时不够的, 买黄金, 也可以。  反正, 钞票不值钱, 就是要实质资产。。。  那些更有钱的, 房产够多了, 做实业吧。。成功的实业, 等于在家里多了个聚宝盆,。天天有流水进账 。这个更实际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20分钟后,男子终于被围观群众和前来交警叫醒。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两周,引得不少村民前去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报道,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从借高利贷买房、假离婚买房,到实体企业老板抛弃主业投资房产,甚至一套房子能挽救一家上市公司,一场全民买房热潮正在上演,有人唯恐赶不上这趟暴富列车,也有人惊呼泡沫经济即将破裂,中国楼市到底怎么了?
  下面来看一个开发商是怎么看待年轻人贷款买房的:
  在中国,买房95%靠按揭贷款,而且年轻人买房的需求最大。估计只有不足5%是靠自己的实力,不需要家里资助买房的。当然还有一些富二代全款买房的事,就另当别论了。
  为什么说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或者说普通青年为什么不要着急买房呢?
  先说下中国的房贷被透支得非常严重了,楼市泡沫大,年轻人做接盘侠要考虑清楚楼市崩塌的后果。
  房贷收入比是房贷除以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越高代表老百姓还款压力越重,目前中国房贷收入比已经快达到了40%,超过了美国在次贷危机时的32%,快接近房产泡沫时期的日本。
  今年2016年月均房贷接近5000亿,而且央行新增的货币几乎都涌入了楼市贷款中。如果房贷挤压了我们大部分收入,老百姓就没钱去消费其他商品了,抑制扩大内需,对实体经济也是一种打击。所以说中国是将楼市杠杆用到了极限,已经存在一定风险了。那些使用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如果未来房价跌了,经济不景气了,你们贷下的房贷是否还还得起?
  虽然我们都清楚房价已属于非理性上涨,为什么还有年轻人拼了命要去买房呢?有人抱怨:是中国的丈母娘,逼高了中国房价!
  研究过邻国日本,日本的青年是否也害怕丈母娘。日本青年结婚买房子也很贵,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价当然比较高(在世界上排名是位列前茅的),日本青年却不着急买房。日本青年怕买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赏美好生活的机会,也更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呢 ,为了一套蜗居不惜借贷做房奴。
  除此之外,年轻人诚惶诚恐的买房,还有一个原因。
  大多数人被高房价吓住了――现在不买,以后还会涨,房价永远比工资涨的快。现在不买,恐怕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先讲个例子。
  在70年代,电话刚刚兴起时,就有舆论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富裕人群的象征,是身份的标志。那时候有一部电话,可以被神化到领导干部的层次。但是,现在你看看,一个座机电话能值多少钱,如今已经是苹果手机烂大街了。
  在以前,结婚三大件。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80年代,结婚时的“三大件”就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涨船高了,更新成电脑、空调和摩托车。 如今,结婚“三大件”被默认成“三大子”,即“房子、车子和票子。
  每一个时代的商品工业的大发展,都有攀比的心理,新鲜事物一出来,大家都跟着攀比。大家想过没有,昔日昂贵的电话,冰箱,彩电,现在说起来是不是不值得一提?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无非是供求关系。当整个国家在渴求一样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在一段时间内是稀缺的。大家争抢,就有商人涌入这个行业,就有投机倒把的人炒这个东西。
  70年代,有人囤自行车倒卖,现代人开始囤什么了?房子呀。国家大力发展房地产,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没有房子就没有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互相攀比谁家住的房子大。大家都在抢房子这个东西,抢的人多了,房子价格就涨了,一个月涨几百上千都是常见的。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一个东西越被疯抢看起来就越值钱。
  从经济学角度讲:当需求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房子会疯狂上涨,加上中间投机倒把人的炒作,房子更是非理性上涨。更多的人,资金,热钱涌入这个行业,去疯狂的买地盖房子,更多的实体企业老板关了工厂,疯狂囤房,一个个疯 了一样涌入地产圈。而且,央企地王的频出,更让人看到了楼市的疯狂。
  做面粉的,卖鱼的,做鞋的,都涌入这个行业,疯狂盖房,疯狂炒房。这个现象正常吗?当房子的总量超过购房者的需求量时,结果会怎样?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鬼城已是前车之鉴。
  大家想过没有,在全国有多少套房子?未来5年会建多少套?
  现在虽然放开了二胎,但是独生子很多,再过10年。最简单的估计:孩子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2口还有1套房。还算平衡,等再过10年,双方父母去世,这样一家就3套房。再过10年,这个父母还会为孩子再买套房吗?到时候房子还会永远上涨吗?大家有房子住了,房子卖给谁呢?如果未来再征收个房产税,未来谁还愿意把房子砸在手上。
  所以说:房子永远上涨论,是谬论,照现在的速度,用不了20年,楼市该到头了。
  有人会说,城里人不买,农民会买啊。那么看看城市化进程到什么程度?
  举个例子,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搞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3-5年部分试点农民可以住楼房,大大平抑四线城市的上涨。农村城镇化,这也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要所有的农民去城里买房就是城市化了。
  在中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传统的农民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民的增加,有土地,有乡镇企业收入,有楼房住,去大城市干嘛?扫大街去?你可知道,很多有技能的农民工收入都比大学生挣得多。
  另外国家十二五计划规划提出:每年在一、二线城市,新建600万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5年就建3000万套,可以解决一亿涌入城市的新农民的需求。
  还有数据显示,现在不仅是大城市,楼房空置率高,甚至县级市的楼房空置率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大城市一个城中村改造,有的村民一个人就能手握7套房子。所以很多农民根本不缺房。
  为此,国家出手挤压楼市泡沫,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楼市调控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
  而且国务院发文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规范“众筹买房”等行为。别看现在楼市涨的红红火火,但是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泡沫了,以及国庆期间十几个城市轮番调控楼市,也能看到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在高位接盘,尤其是首付不够,通过贷款或者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要警惕风险。当视死如归的接盘侠,要当心飞地高摔得重。
  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万元的手机,电脑现在可以轻松买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10年后,房子也许没那么贵。
  当然你有足够的资金,想买几套房子那随便你,风险自担。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成熟,考虑租房也不丢人,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而错失了自己的职业成长期。
  延伸阅读:不久的将来大家一定会抱怨卖房难(房价的终极思考)
  来源:lixunlei(ID:lixunlei0722);作者:李迅雷
世界上有很多你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可能就是谬误。很多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无尽延伸而改变。在2000年之前,中国处在商品时代,购物保值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念,储蓄是居民理财的主要手段。2000年之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崛起,购物保值和储蓄理财的观念被打破了。
过去,人们总认为货币发多了,就该通胀;如今,通胀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奢侈品,因为产能过剩、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和贸易成本降低,使得不少可贸易品价格不涨反跌。取而代之的是资本品价格的上涨。
过去,金融当局最关注的两大问题是通胀与失业,这才有了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来确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的依据。如今,资产泡沫已成为金融体系的最大威胁,尽管监管当局可以为货币泛滥而没有引发通胀而庆幸,却难以摆脱经济脱实向虚的纠缠。
如今,大家都在抱怨购房难,买房要抽签,甚至通过打麻将的胜负来决定谁得房。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一定会抱怨卖房难。就像去年的股灾,时常会大面积跌停,最后不得不要求国企不卖股票,上市公司增持股票,券商自营买入后不抛股票。楼市的流动性远不如股市,届时卖房的难度一定会比抛股难。因此,当我们在谈论过去的观念如何被颠覆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今天你认为不会变化的观念,今后也同样会被颠覆。
有时候,新旧观念的交替就在转眼之间,如去年金融市场还在大谈创新,今年的创新大会不再举行,监管与防风险成为共识。今年一季度央行还降低楼市的首付比例,到了三季度就开始限购和提高首付比例了。
经济金融领域观念的变化,旧观念被打破甚至颠覆,大都是通过流动性的变化来实现的。如果“流动性”这个词太学术,不妨记住马克思说过的“从量变到质变”。当然,这个量不仅是指货币流量,还包括人口流量、货物流量和信息流量,这四大流量才是我定义的流动性。如货币流让中国房地产的总市值成为全球最高;人口流让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流让中国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信息流造就了BAT,让杭州有望跻身一线城市,今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应该来自于信息流。
观念会随时间无限延伸而改变
  这个标题不免有些武断了,难道所有的观念都会被打破吗?鉴于本文并非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所以,带一点情绪也无妨,只是想强调:世界上有很多你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可能就是谬误。很多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无尽延伸而改变或被颠覆。
  比如,中国的老祖宗一直认为天体的形成是靠盘古开天地,从而几千年来大家一直接受“天圆地方”普遍观念,迄今我们仍称天为“苍穹”。
  但西方的老祖宗如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就通过观察月食中阴影的形状,发现地球是圆的,进而又创建了“地球中心说”理论。“地心说”的观念,被西方人作为真理延续了1千年,直至哥白尼发现地球其实是围绕着太阳转的,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的“日心说”颠覆了“地心说”,也直接威胁到西方的神学。不过,“日心说”这一观念也就持续了几百年,1918年,美国的沙普勒根据球状星团分布研究银河系结构,发现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位置,于是,“太阳才是宇宙中心“的观念也被打破了。
  上面这个案例说的是过去两千多年来,由于科技进步、天体研究的发现,打破或颠覆了原先错误的观念,因此,真理也是相对的。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估计大部分观念都要被打破。不说远的,也不说跨行业的,就说说经济金融领域里的很多你认为正确的观念吧,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打破。
  短视是人类难以克服的缺陷
  记得1988年我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外籍英文老师说过一句“人民币像卫生纸”的话。的确,当时很多人去抢购卫生纸、肥皂、火柴等,如今看来,真不知抢购这些商品有何用。
  但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明智的选择,因为1988年恰逢物价闯关,当年的CPI达到18%,很多计划内日用品的价格都将大幅上涨,如茅台价格从计划价的20元涨至市场价的300多元。抢购计划价的商品成为跑赢CPI的唯一选择,商店的货架上商品几乎被抢空,银行也发生了排队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如今,大家一定会对抢购彩电、录像机、冰箱等家电感到不可理喻,因为这些东西不仅没有一点保值功能,而且还会随着新款产品的推出而跌价。但在1994年之前,买家电保值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买进口家电。
  因为那个时代中国还处在短缺经济时代,人民币对内通胀,1994年CPI达到24%,对外贬值预期也强烈。而且,当时家电的普及率还很低,彩电、冰箱和洗衣机成为结婚的新三大件(旧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我1998年在深圳工作的时候还买了一辆日本原产的尼桑风度,因为恰逢日元升值,价格要40多万,当时40多万可以在深圳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了。但为何不是先买房而是先买车呢?因为当时深圳的房价总是高开低走,一手房买了就跌,根本没有保值一说。
  但进口车却都在涨价,除了货币贬值之外,还有税负上调因素,故后来价格又涨到了50万。当时的观念是,车是长期的耐用消费品,要买就买原装进口的,一步到位。如今,大家对原装进口家电的崇拜观念已经改变或淡化了。
  如果1998年深圳买房,至今的投资回报率10倍都不止,但选择买车,持有至今的残值减去养护费用肯定是负值,而你花费的汽油费也足够打的了。所以,从投资的角度看,买房是100%的正确。当然,这是纯经济动物的观念,人不完全是经济动物。
  但不管怎么说,1998年买车而不买房,总是错的。错的原因还是在于,观念的形成往往基于现实中太多的类同案例,故达成共识的观念总是短视的,而跟随羊群效应往往是亏钱的。如果你是基于对未来五年或十年的商品和资本品的供求关系分析来进行买卖决策,就不容易犯短视的错误了。
  还能继续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吗
  2000年之前,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的形式主要是存款,因此,大家的理财观念就是对内防通胀,对外防贬值。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股市上博取价差收入、购买耐用消费品和换汇。如今看来,股市博差价的投资者80%是亏损的,大部分耐用消费品价格都是下跌的,人民币汇率则出现了年长达9年的升值。
  回顾26年来的A股市场,大家总以为股市熊长牛短,指数来来回回,涨幅不大,无法进行长期投资,只能短线赚差价。但事实上,只要不买大市值股票,投资一组中小市值的股票并一直持有下去,这种傻瓜式的投资方式,不仅跑赢巴菲特,且收益率远高于投资楼市的收益率。
  只是因为股市的波动幅度太大,容易被洗出去;楼市波动不大,且交易成本高,反而拿得住。所以,你一向认为正确的观念可能是错的,教科书上告诉你的投资理念,在以资产重组和注入为特色的股市里,并不适用。
  2000年之后,房子成为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资产,如今已经占整个居民家庭的资产比重60%以上。如果在2000年之前或之初你就有这样的领先观念――即认为大类资产配置中应该增加房地产,那就可以获得巨额收益了。如果2000年以后,你仍守着中国人传统的通胀观念和贬值观念不变,那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投资方向和财富累积。
  年这段时间,虽然楼市已经出现了一轮牛市,但涨幅并不大;尽管M2的增速维持在20%左右,但主要是外汇流入导致的。其次,居民房贷占GDP比重极低,说明杠杆买房者比较少。老百姓收入差距尽管已经有所扩大,但财富差距并不大,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于是,我在2006年写了一篇据称对一些人的理财观念带来颠覆的文章,叫《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当你还买不起房,只好选择买股票作为资产配置手段时,不如即刻就借钱买房;因为你买不起的那个年代,很多人也买不起,等到几年后你攒积了钱准备再买房时,发现房价却又涨了很多,你仍然买不起。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勤俭治家,不仅不欠债,还要少消费多存储,政府也提倡“储蓄光荣”,但这一传统观念不仅被后来的通胀不断打破,而且被货币超发所颠覆,储蓄一族成为当今社会最悲剧的一族。中国人的理财观,从储蓄保值到购房保值,再到如今的加杠杆增值,老观念不断被新观念取代,但新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又会成为很多人的悲剧。
  如今,当居民新增房贷规模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房地产不败观念之下杠杆买房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之后,当大家都认识到所有预测房价走势的经济学家们都错了,只有任志强一个人对的时候,楼市的观念及楼市本身会不会来一场颠覆呢?
  从监管理念看,新旧观念的交替就在转眼之间,如去年金融市场还在大谈创新,金融混业化大行其道,私募基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今年证券市场的创新大会不再举行,监管与防风险成为共识。今年一季度央行还降低楼市的首付比例,到了三季度就开始限购和提高首付比例了,国庆更是大刮限购风。
  有人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否依照俄罗斯的模式,即通过本币贬值来换取房价的长期稳定?我觉得不太可能,尽管人民币的一次性大幅贬值会导致外汇不再流出,但金融当局不能这么做,20年前可以这么做,因为外汇储备规模不大,经济体量也不大。
  此外,国人的投机心理太强,价格双轨制下的全民经商,通胀年代的全民抢购,90年代初的全民炒股,如今的全民抢房,连日本核泄漏都会导致中国部分城市的全城抢盐,你说,中国的房价能稳得住吗?
  如今,大家都在抱怨购房难,买房要抽签,甚至通过打麻将的胜负来决定谁得房。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一定会抱怨卖房难。就像去年的股灾,时常会大面积跌停,最后不得不要求国企不卖股票,上市公司增持股票,券商自营增持股票。楼市的流动性远不如股市,届时卖房的难度一定会比抛股难。因此,当我们在谈论过去的观念如何被颠覆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今天你认为不会变化的观念,今后也同样会被颠覆。
  当前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赚钱,却很少有人讨论如何避险。但经济下行已经成为长期趋势,这也意味着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和全社会收入增速的下降,那么,今后投资风险应该大于收益吧?估计未来五年内,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将不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减少亏损。
  观察量的波动以把握新观念新趋势
  在经济金融领域,基本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观念和盈利模式。比如,过去我们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为三农问题是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扩大的最头痛问题。但这些年不提了,为什么呢?因为农业人口在不断向城里转移,很多希望小学都空了。
  所以,解决三农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大城市,农村的人少了,农民人均拥有的资源就多了,农业现代化才可能实现,农民收入才有可能增加。
  城镇化也一直是中国独特的区域均衡发展观念,但过于强调城镇化导致三线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大量增加,而同时一二线城市住房供应短缺。
  由于中国人口不断涌向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一二线大城市,故大城市化应该会慢慢成为社会共识,这也是我在2009年就提出的观点。今年合肥、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房价的大涨,也印证了这一点。
  随着中国经济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的观念或共识往往会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节奏,这就需要及时更新观念,调整政策。如中国加入世贸之后,逐步成为了制造业大国,因此,商品开始过剩,连美国都指责中国向美国输出通缩,如今,不仅中国的产能过剩,全球的产能都过剩,所以,CPI总是起不来。
  过去,大家的共识是,作为13亿的人口大国,就业将是难解之结,所以,稳增加就是为了保就业。如今,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可以带来的新增就业人口也从10年前的80万,增加到160万。那么,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还要把通胀和就业作为主目标呢?是否应该考虑以编制资产价格指数,并以控制该指数为目标呢?
  现在看来,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要更新了,费雪的货币方程式要加上资产及资产价格的变量了。过去,大家担心通胀,如今,美国、日本则盼望通胀,并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通胀,通胀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这就是新观念对旧观念的颠覆,菲利普斯曲线还有用吗?
  过去,太多的观念或理论都是基于一段时期的统计观察而形成的,包括如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但随着观察期的不断延长,不攻自破。如今,无论是投资层面的机会选择,还是政策层面的目标调整,都可以通过统计手段来获取数据,从而发现趋势的改变。投资获得超额收益,往往是在新的观念形成之初就认可这一观念并积极参与。
  我曾经说过,流动性的变化会影响估值,也就是股市中的习语:量比价先行。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下降,表现为全球贸易增速低于GDP增速、海运指数的下降、产能过剩等,表明通胀难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相应地,资本、资产市场(包括房地产)的流动性充裕、交易活跃,说明资产价格膨胀,尤其是楼市大涨。
  因此,只要盯住量的变化,就会找到热钱的流向和不同资产价格变化的方向。
  因此,经济金融领域观念的变化,旧观念被打破甚至颠覆,大都是通过流动性的变化来实现的。如果“流动性”这个词太学术,不妨记住马克思说过的“从量变到质变”。
  当然,这个量不仅是指货币流量,还包括人口流量、货物流量和信息流量,这四大流量才是我定义的流动性。如货币流让中国房地产的总市值成为全球最高;人口流让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流让中国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信息流造就了BAT,让杭州有望跻身一线城市,今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应该来自于信息流。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三个不错的微信公众号:
  政经t望(ID:qtzl3721)
  财经听潮(ID:tczjhzmx)
  政商荟萃(ID:zshc88)
  精选留言
  加载中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