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学了,去蛋糕店学徒一般做什么当学徒怎么样?

想学习烘焙,应该去厨师学校,还是去蛋糕店实习跟着师傅学?
想了很久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感觉烘焙应该不错吧,而且自己也喜欢吃这些甜点,所以想考虑做这行。应该去学校学还是去蛋糕店学呢?不知道如何入门。求指教!
按时间排序
7a啊。就,'
先去蛋糕店,承受得了工作强度就去学校。
如果只是生活兴趣,个人觉得只要自己慢慢摸索做出来的也很好吃的,刚刚我开始做甜品之类的时候都是看君之的配方,后面自己慢慢改也还是不错的
一句话:纯粹是想丰富兴趣的话,依靠网络资源或书籍学习足够了,有趣、轻松,自由;如果想开店等等,可以参加系统性课程,专业,有深度。下面介绍一下我自学烘焙的经验(成果是后来愉快地兼职经营过一个自制蛋糕网店)。我是12年末第一次学习烤蛋糕的,此前烤过的纯粹是超市买的现成蛋糕粉调制的。当时在网络上搜索各种烘培,觉得瞬间信息泉涌,不知如何入手。后来找到两个非常好的途径,一是下厨房网站,二是烘焙书籍(我的第一本书是《跟着君之学烘焙》)。在开始之前,充分阅读指引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不断的尝试、调整,也是成功的关键;最后,当然真的需要有超过3分钟热度的兴趣。开始之前,是工具的准备。备齐了基本工具,能大大增加你对烘焙的跃跃欲试之心。建议必备工具如下,基本上淘宝烘焙专卖店都齐备:烤箱--长帝或其他牌子入门级足够(200-300元左右),必要是上下空间足够。更建议购买具有上下独立控温的烤箱,对烤温度把控要求较高的点心更为得心应手。模具--装盛蛋糕糊的容器,初学时,用一个圆形六寸活底的就够了。厨房秤--精确到g,可归零电动打蛋器--百元以内就足够用蛋糕刮刀--硅胶的软刮刀,混合蛋糕糊和刮干净蛋糕盆用。我用过最好用最顺手的是宜家9.9元一个的那种手动打蛋器--混合鸡蛋和搅拌用打蛋盆2个--充足空间搅拌时不溅出裱花嘴和(一次性)裱花袋--做曲奇和裱奶油用网络和书籍都建议初学者从易到难学习。我建议的第一课就是烤戚风蛋糕。戚风蛋糕涉及面是非常全面的,分蛋、搅拌、蛋白的打发到位、混合、入模、烘烤、倒扣,第一个蛋糕,不一定会成功(比如我第一个蛋糕就搞乱了面粉放入的顺序),但是至少是能吃的(至少蛋糕香跑不了!)。。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失败了找原因,多看看网络上的讨论。熟悉了这个过程后,就能基本掌握烘焙要素了。接下来,各式饼干及黄油曲奇。黄油曲奇也是一种要反复失败才能做得完美的点心。建议先试做简单的饼干增强信心先~ 配方,也是成功的关键,可以尝试网络上各种大师提供的比例配方,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最好是最后形成自己最喜欢的独家配方。在学习的路上若失败于同一个品种,不要纠结,做一些其他的简单糕点来增强信心吧。泡芙、马芬蛋糕、玛德琳蛋糕,都是不错的成功率挺高的点心。掌握了以上这些,可以进阶到高级一些的芝士蛋糕、慕斯蛋糕、千层酥、蛋糕卷、苏芙蕾、甚至面包,或者,为你的戚风蛋糕切片裱花做成一个生日蛋糕吧。以下是我最喜欢(很多都是一次成功)的配方教程,以建议学习顺序排列。感谢下厨房的网友!在学习的路上若失败于同一个品种,不要纠结,做一些其他的简单糕点来增强信心吧。泡芙、马芬蛋糕、玛德琳蛋糕,都是不错的成功率挺高的点心。掌握了以上这些,可以进阶到高级一些的芝士蛋糕、慕斯蛋糕、千层酥、蛋糕卷、苏芙蕾、甚至面包,或者,为你的戚风蛋糕切片裱花做成一个生日蛋糕吧。以下是我最喜欢(很多都是一次成功)的配方教程,以建议学习顺序排列。感谢下厨房的网友!(君之) 但是时间40分钟就好了以及分享我觉得很不错的书籍:《跟着君之学烘焙》《跟着小嶋做烘焙》《西式糕点制作大全》《四季的幸福烘焙》最后分享一些自己的成品。兼职接单的那段时间,下班后晚上就开始作战一样,全神贯注。因为做蛋糕真的是一个很需求专注的过程,每一个步奏的逻辑条理都那么重要。有一天你能跳出框框,开始创作,那才开启了烘焙的奇妙宝盒~而为别人做蛋糕最大的成就,就是陌生人的喜悦以及他们那句“还是觉得你做得好吃”。为自己婚礼做的蛋糕
也厨师到新东方,三百个床位不锈钢
君之博客,A站玩转地球高富帅的烘焙,b站那个英国老爷爷名字忘了。。。
我今天刚去一个面包店上班,当学徒哇靠,一个感觉就是累趴下了。之前从来没有站超过一个小时,我今天连续站了7个小时,我觉得我的军训没问题了。留个坑,以后上图
厦门理工学院烘培专业欢迎您!
先去烘焙学校学短期课程,,然后能跟着一个师傅学习就更好了。好多技巧技术都是要在工作实践中学到然后掌握。。学校学到的还是比较浅的。
说说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吧从她买烤箱到现在差多不两个月,做出来的面包、饼干、蛋糕已经很能拿的出手了。据我所知她没有报什么培训班的,就是按照网上的配方攻略自己摸索。做糕点用的材料都是网购的,现在做的很好的有五六种糕点了。上次去看望她,她做了芒果芝士蛋糕、北海道吐司、汉堡还有各种小饼干。除了芝士蛋糕由于第一次做吧,口感稍有不足。其他都比外面的好吃。
如果将来想开店,那就去学校学习或者跟个好师傅。如果是自己想玩一玩,调剂生活的,自己学习就可以了。首先,你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社交工具上关注点美食达人,他们经常会做一些精致又美味(美味是我自己想的,应该会很美味吧。。。)的食物放上去,ins上就有噢,关注他们。然后根据那些图片,简单的东西可以自己做一做,模仿,尝试,再加点自己的花样想法,只是为了乐趣嘛~烘焙自己网上找攻略,打印下来贴冰箱上面,然后网上淘宝工具食材,淘宝真的卖很多你都想不到的东西的。我就是这样子学习的,现在我烘焙会一点,麦芬和小饼干经常做,然后水果沙拉也拌得好看~总结一下:找图片模仿。 找食材尝试。没有失败过,即便没有想要的样子,味道也还可以。兴趣是个好老师~
学校如果能有大量时间操作练习,那就学校,可惜不可能,甜点不知道,面包直接门店吧,多找几家,要靠谱点师傅,这个有点碰运气,有的师傅教人不上心,干了只有培养自己坏毛病面包整形就是靠练,学校说的再详细也没用,没有门店每天几百个的量给你练手,搓圆也搞不起来,
只是爱好的话在家买些书就可以学,多了解原料的用处,各种材料的互相作用,如果真的想从事这个行业或是开店,在自己在家练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去蛋糕店见识一些商业的操作模式,多跳几家店多看看才能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店里会很幸苦。
经营一家烘焙餐厅已经两年了。后天就是这家店的最后一天。想用这个答案来纪念一下我在烘焙业的这4年。一直想回顾自己成为烘焙主厨的过程。作为爱折腾的人,我一直觉得,没有吃过很多苦得到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但这一路我是太幸运的一个存在。如果要说「去努力,梦想就会实现」这种励志的话,我算是那个略略尝到打拼甜头的人。[自恋多图长文慎入]作为一个厦门人,大学还是在厦门大学读的日语和新闻,跟所有人一样,大学过得特别摆烂,逃课睡觉到处玩。不过作为一个经常未雨绸缪急性子的人,大二就考掉了国际日语一级的证书,为出国做准备,快到大三,听着各种升学求职的信息,跟很多人一样,特别迷茫,从小优秀好强习惯了,特别怕在出社会或者升学深造的时候跌跤。#过了高考就只能靠脸这个事情我那么早就觉悟了么?# 加上语言一直不是长项,就觉得不出去练练语言特别不甘心,于是大三那年提了申请,去长崎外国语做了NISC特别履修的交换生。留学反正就是那么回事儿,读书,社团,旅游,做饭,后来一直想去打工,一方面不想给家里伸手要钱了,一方面觉得老是在学校和韩国人和中国人这样玩着也不是个事儿。因为自己做饭一直都还挺好吃的也特别爱做饭,所以附近朋友就老是来蹭饭,自己折腾料理折腾多了,就特别想走厨师这条路,觉得一个人呆在厨房好像就得到了救赎,特别幸福。还一度跟家里人商量不然就休学在神户找个料理学校毕业了,再回国。#这应该算是梦想的雏形吧,起码我知道我喜欢干什么事儿#圣诞节去东京玩的那半个月,原来联系好的工作黄了,手上的积蓄也挥霍殆尽,回长崎正好是大雪,特别低落和绝望,只好在小镇上重新找工作,大冬天一个南方人也没见过雪,就深一脚浅一脚的去面试,收集打工信息,因为玩大发了,口语也一直没有很好,之前就一直处在碰壁的痛苦里,每天打50个电话各种被拒绝,索性就不打电话,压力大的时候我就爱逛菜市场,正好在菜市场ホルンダンクユー的面包房看到了一张招工的小纸片。就默默抄下来带回家。回家做好饭又打了几个电话被拒绝,最后想试试那个面包房,身上就剩下5万日元,打算这再打不过就给家里打电话要生活费了。电话打通了,紧张得一塌糊涂,幸运的是竟然让我去面试,然后是凌晨6点。大冬天零下几度,我起个大早,化好妆,穿好衣服踩着雪去面试,店长因为轮胎没防滑,放了我鸽子,可能出于愧疚,第二天的面试非常顺利,我就拥有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面包房打工。这个面包房在超市里,非常小,可生意非常好。为了早点熟悉工作,不给那些婆婆们添麻烦,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做了面包卡片,背熟了所有面包的名称,成分和价钱(日本有消费税,价格都是那种148,157非常丧心病狂的数字...)刚开始我是不被面包房同事们接纳的,吃了很多亏和苦,因为语言的问题,很多事情我学得不够快,也给她们添了很多麻烦,遇到质疑和责难,我只能一直道歉和微笑,面包房的工作特别苦收入又低,一天下来,不会让你在一个地方站超过一分钟,忙得没时间喝水吃饭,每天洗不完的托盘和面包夹,打扫不完的面包屑和木架地板,经常一天工作下来,我瘫在床上动都没法动。这种工作强度下形成的工作习惯也直接导致了现在我在厨房管理里的变态....为了生活我没有想过放弃这个工作,而且它是离我梦想最近的地方了,一开始我是打工的,厨房属于重地,我也没办法接触,我只好下班在厨房磨磨蹭蹭,看着他们烤饼干做三明治,在旁边偷偷的学,后来他们看我实在想学,就教了我不少东西,做甜甜圈,装饰面包,做果冻,做饼干,聊面包,整理和准备原材料。干了很多不是我的活儿的事儿,全是因为喜欢。然后也跟店里人像家人一样,留学最后的日子很平静又温暖什么的。我以为我就这样打打工,然后就回国继续面对那些很世俗的现实问题了,毕竟从来没有把厨师当做职业发展的方向。机缘巧合,我打工的店铺装修,我就碰到了完全改变我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贵人,也是我现在的上司。因为之前学过画画,所以店里的面包POP设计和店头绘画就都是我一个人负责,店铺装修的时候,总公司的社长和九州的取缔役就会到各个店铺巡视,正好看到我画的POP,问到了是我画的,然后他们就记住了小镇面包店有个中国人的事儿。后来富士面包想到中国发展,就想起了我,我的boss,就是九州的取缔役直接来了店铺找我,问我想来上海开店么。我想也不想就答应了,因为上海是我一直很想去的地方。因为厦门有很多咖啡厅,我也一直在这种环境下形成朋友圈,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开各种店铺的人,所以开店对我来说,没有束缚又自由,简直是不能再好的选择。------------------可是,烘焙真是一条不归路啊..................-----------------------------------刚毕业就到了上海,人生地不熟就跟三个日本人倒腾起了店铺,招工,培训,装修,采购,开新店非常非常累,早上7点开始干活,经常到晚上一两点才能收工。#开店是一个非常劳心劳力看不到尽头的营生.导致现在我都经常劝那些觉得开店很好玩的人回头是岸........#这样折腾了小半年,终于开起了我人生的第一家面包店,她叫Epi-ciel.在法语里是青空和麦穗的意思。我特别爱她。我不仅仅想管理好她,也想通过她,实现我想成为一名踏踏实实手艺人的梦想。它还是个餐厅,另外供应披萨和意大利面等简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等于是让我自己玩起来的机会,研发一些新口味的意面和沙拉,以及调调饮料,下班时间躲起来做个甜品什么的,是我做面包师以外的乐趣。[以下是认真滴回答问题......]在厨房非常非常的累,特别是在变态严格的日本职人带领下的面包房。首先,是作为一个女生还是个90后,有很多很多的乐趣和消遣都消失了,成为面包师之后,工作时间内,我不能化妆,不能再喷香水,不能再涂指甲油,不能穿好看的衣服,也不再买首饰。而且还不能再晚睡~#今天题目答完了睡晚了明天又爬不起来了........#不过生活也变得简单又无欲无求反而也是一件好事。比起蛋糕甜品,面包的技术要求更高,作业也更加繁重和粗糙。每天凌晨五点就出门上班,高中的时候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搬着二三十公斤的面粉登高爬低,加上中午烘焙餐厅生意好,基本上早饭到午饭都没有时间吃,一天站满10几个小时,更多的是重复着每天相同枯燥的作业,洗洗不完的模具和烤盘,做烤炉大半年,手臂手指上烫伤,烧伤,割伤或者划伤是家常便饭,还都是烤盘压出来黑黑的印子,洗都洗不掉,冬天凌晨起来做面包洗原材料,冻得手都开裂脱皮,手指变得粗粗得,基本没有几天手指是全的,现在已经习惯受伤了继续干活,事儿没做完,伤口都不知道疼,烫伤了,就也只记得先救面包,烤好了再去处理伤口。夏天在200~500度的烤炉前面闷着厚厚的厨师服,汗流得都看不清路。在缺人的时候,一个人经常烤着面包,炸着甜甜圈,分着面团,另外还要冲到轻食间炒意面。回到家,累得就睡成了狗,这种倒着时差的生活,除了休息,基本上是不可能有正常的社交活动的。另外让自己一个人能把整套生产流程顺利扛下来,花了好多心力,为了有好的体能,下了班还得去跑步。技术这事儿,需要日积月累,急也急不得,只能每天练习,每天干活。因为好强,为了做到当下能做到的最好,一度被压力折磨得喘不过气。但我一直认为只有在店铺这样磨练,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烘焙师。因为我认识的所有职人大叔们,他们都是由最底层开始做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特别踏实特别让人敬佩。我喜欢我公司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集团虽然体系非常庞大,但现场烘焙分支下的各个大佬们,都是年轻时从店铺的打杂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累,一直坚持到现在,才有今天的地位。这让我觉得在他们身边,特别安心。我是职人精神的脑残粉,经常会被职人的坚韧弄得热血沸腾。----有梦想,又脚踏实地什么的&&~...------------再者,学校学习出来后,也是为了餐厅或者各种厨房实战服务的。之前,我也招收了几个烹饪学校刚毕业的员工,其实到了店铺,学校里学的东西很多都派不上用场了,各行各业其实都一样。修业的过程,更需要的是在实践中打磨和提高。一些日本师傅收徒弟,其实更喜欢的是一张白纸,好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在技术领域的某个流派,学得会更加纯粹又扎实。我除了在考国家认定的时候边上班边上过特别水的烘焙学校「为了考证必须报名的学校」,其余时间都是在日本职人们手下打磨。在日本富士面包生产部的研发车间学过,在面粉厂的研发车间学过,在原材料供应商的厨房里学过,幸运的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身边有很多对烘焙一丝不苟,对技术钻研至深的职人师傅。而且他们也倾其所有教我,指导我,点拨我。但有一天技术到了一个瓶颈,我还是希望去深造,之前考虑过日本蓝带东京,一方面语言不是问题,另一方面,东京代官山有很多很厉害的店铺,在不同的店铺里跟着严格的师傅修行,是我最想做的事儿。「这边补充一下我了解的一些信息。」蓝带方面我感兴趣的是「厨艺大文凭」「甜品专科」「烘焙专科」大文凭可能要学习两年以上,甜品专科和烘焙专科在一年左右就能拿下来。这个信息
姐已经给了很明确又详尽的介绍。我看过了烘焙专科的一些课程,觉得自己在店铺中基本功的磨练,大概已经不需要选择花10几万从头开始学起,所以如果我继续深造,可能会挑选东京的甜品专科,想专门磨练一些细致的工艺技术部分的东西。甜品的部分可以和我的面包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和跨领域的交流提高。另外因为自己已经在业内很多年,最终要是选择去学校学习,更多的是希望结识同行业的领军人物,以及认证自己的资质,接受业界正统的培训,开拓一些学院派的眼界。蓝带名气特别大,可是课时安排特别少,一周上个两三天撑死了,剩下的时间也许是交给学员自己去外面找店铺实习提高的,这也就直接说明了,做手艺人的,边上学还是得边打工,才是个事儿。蓝带上海虽然近在咫尺,我是有些些保留的,国内的办学质量包括实战实习的机会,都跟学费的付出有一些不相符,就是俗称的性价比不是特别高。性价比不高的还有那个三个月日本蓝带中文密集速成班,我也不是特别推荐,之前也说了,手艺这种东西,没有日积月累,十年八年是没办法摸索到其精髓的,如果真心想学好技术,不是为了镀金或者有钱没地方花,三个月砸好几万去日本拿一本证书,那真真是浪费,这三个月零基础学起的手艺跟玩儿似的,回来也不足以让你把学费赚回来。另外,比起学院派的毕业证书,我更关注的是日本的职业的认证资格考试。日本的认证资格严格程度可以说是全球之首了,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称为职人的,在烘焙行业也区分了「製パン士」面包师和「製菓士」甜品师两大类。面包师的认证必须在日本的烘焙行业工作满3年以上,才有资格考2级证书,包括理论和实战,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一级证书需要在业内5年以上的工作年限,才有资格参加考试。这就保证了通过验证的职人资质和踏实的手艺。就连我们公司上上下下几千个面包师,下到新人上到有制作面包经验20年多年以上的老师傅,通过「一级製パン士」考试的人也寥寥可数。可见这个考试的严格程度。加上制作面包的师傅们文化水平其实也有限,上了年纪记忆力也跟不上,虽然手艺没问题,但一般都卡在山一样的题库理论考试里出不来。#课长我不是真心要黑你的.........# 一级以上还有特级,拿到特级的人那真的牛逼大发了。相比较中国三个月培训班速成国家高级西点师,烘焙行业水平真不是差了一点两点了。外国人能不能取得这个神级资格我还在摸索,等有头绪了和大家分享。我觉得如果想成为烘焙师或者厨师的人,可以考虑先去好的店铺打磨,尝试一下自己是否能吃得了苦,坚持得下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愿,选择好的学校以及好的烘焙专科去深造。这样路线也许会更加明晰。如果说拿什么坚持了这几年,除了说因为我喜欢,因为是梦想,没有别的理由了,虽然远在上海,但也承受了很多压力和不理解,家里人或者身边的人,会觉得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去当了一个以体力活为主的面包师。那么多年在外,我深深觉得职业没有什么贵贱,人也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到了工作上更看能力和人品。我尊重所有热爱自己职业并且把工作勤勤恳恳干到最极致的人。我一直想扭转很多人对厨房的偏见,呆在厨房,也需要动脑,更需要高超的协调安排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厨房的厨师,烘焙师,甜品师,不仅是制作美食,更是传承文化和信念的过程。餐饮或者烘焙,范围都太大了,我想好好做好一个分支,让很多人能吃到好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吃有多幸福,但其实制作的人,就是厨师们,也很幸福。我看到那些吃我做的东西的人的笑脸,就真的够了。他们一说好吃,我就乐得一塌糊涂。如果你们也想把烘焙或者厨师当做一生的事业,那就坚持下去呀^^这几年在厨房,是我这一生到现在为止,最温暖向上的日子。多谢在身边的你们,也多谢自己。店后天就关了,有始有终终究不是个坏事吧。新店在今年秋季会开。到时候继续做好吃的面包给你们呀~^^么么哒~
自古有伪球迷,也有伪西点爱好者、咖啡厅老板爱好者。忘了谁说的,有些中意的城市假期过来玩玩就够了,犯不着以身相许。有些爱好好着就够了,犯不着时间都给它。 专业加从业人士给出建议先买个烤箱玩玩试试。我等非专业未从业过的烘培爱好者给你的建议也是,先买个烤箱,检验你的兴趣。 几何时我意淫着最美好生活就是开间蛋糕店面包店,守着一个喷香温暖的小店面,做个热情甜蜜的老板娘,日日招待给孩子老人小情人儿买甜品的贴心客人们,甜丝丝的空气中火都发不起来。为拿出诚意就买了烤箱,然后就是高筋粉低筋粉黄油糖粉量器淡奶油一系列的东西,准备先练手,再去大街上瞪眼珠子假装偶遇能帮我开得起面包店的人。烤箱是我西点师梦想起点,几个月后我就成功捣毁它,直接卡在起跑线上。暂时还没有别的梦想起步。刚开始无比热情啊,天天造到半夜十一二点,烤出来的四不像想给室友尝人家两口子都睡下了,笔记本抄写风格由“白日西沉岁月奔流”急速转到“鸡蛋50克、低粉120克,烤箱预热”。墙上贴着一茶匙=6克,一大勺=30克……几次试水有成有败但打破好奇玩心减淡,直接参与饼干制作过程让我认识到它们甜美背后的可耻之处,面糖油就是金龙鱼1:1:1比例,惊得我目瞪口呆,此去经年混到饼干小霸王的我怎么就没把自己甜腻死,再也不纳闷饭吃的和人一样多怎么就比人多出那么多肉?认清一个东西,要么就是死心喜欢,要么就是绝对厌弃,从此我对饼干等甜食免疫了。西点师面包店梦想也驾崩。我喜欢烘培,因为我以为烘培是这样的:结果是这样的不过烤东西还可以做锅碗瓢盆外的零星点缀。无限欢乐。在厨房研究芝麻酱葱花小饼干,用的都是炒菜的材料。特难吃。蹲烤箱边看东西怕它糊,开门翻面,觉得像烙饼,一下子逼格就下来了。做曲奇面稀了挤出来一坨坨像屎。做的最多的就是小熊饼干,开始还按谱来,后来豆油和家用面粉,多多加糖。味道还行拿出去献宝自己不吃,油泡糖加高碳水的逆天东西,离远点好。刚开始时不时就给朋友端出来我用烤箱烙的饼。后来我就不怎么玩了。偶尔兴起就做小熊饼干。追随喜好不只带来喜好的东西,也会有很多好玩的紧随其后。买了烤箱,谁知道后来我用它烤了好几十斤地瓜,一冬天不爱做饭就吃这个,找到了不动脑不伤手不刷锅洗碗这种饮食方式。还招待同事,冬夜里也偶尔报纸托着热乎乎的地瓜给隔壁看店的小两口送去,自己都觉得做了好温暖的事儿。追随喜好不只带来喜好的东西,也会有很多好玩的紧随其后。买了烤箱,谁知道后来我用它烤了好几十斤地瓜,一冬天不爱做饭就吃这个,找到了不动脑不伤手不刷锅洗碗这种饮食方式。还招待同事,冬夜里也偶尔报纸托着热乎乎的地瓜给隔壁看店的小两口送去,自己都觉得做了好温暖的事儿。大家都喜欢我-----的烤地瓜。可能我是个不成功的示范者,多年来少有坚持的事情。还是觉得爱好这种事儿有时要认清它,然后再决定是死了这条心还是死心塌地。不能看上个男人就扑着嫁给他,除非你能接受他各色缺点还是被一些品质迷惑,认了,才能一起过。当你认准想把你的爱好,发展为职业,以后的部分在下也想学习之。感谢提了个好问题呀。想提个问题:怎么做到少扯己不炫耀式答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专业的--培训学校,速度快、体系全自娱自乐--自学,边做边学,很爽的,我就在这条路上
身边遇到过不少有和lz一样想法的人,尤其是女孩子,好多女孩子都觉得甜点看起来美美的,吃起来更是会觉得很幸福,所以好多人都想自己学着做。说说我入行的经历吧~(长文慎入)
09年参加的高考,貌似那两年《我叫金三顺》很火,当时我高考的成绩不好,只上了专科线,一开始是想学传媒的,后来填志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成绩上不了传媒学校所以作罢,当时其实并不是很痴迷甜点,只是像一般女生一样会比较对甜点有好感。填志愿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我后来上的学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当时招西餐专业,我跟我妈那几天正好在看《金三顺》,然后我就跟我妈说要是学西餐的话肯定会学到西点,不然我就学这个吧。我妈看学校就在隔壁省(当时我一直坚持出省上学)又看我好像挺喜欢的就答应了。(虽然她挺想我以后考公务员或做老师的,但从小她就比较顺着我)
就这样我的第一志愿就填了我后来上的学校。
很顺利的就被录了,之后到了学校报名的时候,被告知所有外省的考生可以重选一次专业,然后看到西餐专业下有一个分支专业叫西点工艺,当时还看到一个调酒专业,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自己的性格不怎么适合调酒,而西餐专业的话感觉范围太广了,就像中餐有那么多菜系一样,想学精的话比较难,所以我最终决定选西点专业。
我上的专科所以是三年制的,我们专业课没有外教,但老师都是以前在几个五星酒店做过总厨或在法国工作过回来的。第一年学整个烘焙理论,一周有一天的时间是上操作课,其余时间就是像正常大学一样学英语、毛邓、计算机以及所学专业需要的其他相关课程其中包括营养学,烹饪化学,美食鉴赏,餐饮管理,食品保鲜技术等等(ps我上学的时候不怎么规矩,逃过一些课^_^)。
一直到大二,实践课开始多了起来,基本是一整天做面包或一整天做蛋糕,还有一天的时间是西餐课,除了英语课基本一周的时间都是在实训室待着。当时宿舍除了我们四个西点专业的,还有两个室友是调酒专业的,大二的时候她们也会上一些西餐课和西点课,所以经常上完课她们会带做好的的菜然后我们带做好的蛋糕面包或我们带菜她们带蛋糕回宿舍大家一起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是很好的回忆。
大三是实习年,班上的所有人都去到了全国各个国际五星品牌的酒店包括丽思卡尔顿、万豪、洲际、希尔顿、文华东方、喜来登、香格里拉等等。我们学校后来好像是因为升本的原因,学校由以前的烹饪为主慢慢转变成了烹饪、酒店管理并重的旅游学院,后来大家对此事还挺唏嘘的(当时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戏称我们学校为亚洲烹大)。实习的日子很苦,但很充实。有的同学被分在了厨房,有的同学则自己选择去了酒店其他岗位。后来实习完,有少数留在酒店,大多数都转行了。其实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对甜点已经疲了,(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那时候没有真正发现甜点的美好)当时已经决定了以后一定要转行。后来在酒店实习完了对酒店业也是再无丝毫好感,当时其实挺迷茫的,不想再做西点,却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再做什么别的工作。
转折点在毕业前一个多月,当时认识了前男友,他那时在北京工作,所以我也临时做了决定要奔去北京,那个时候丝毫没有想过北京的压力,去了之后为了能暂时安定下来,我和前男友一致决定还是先做老本行,当时因为迁就前男友所以找了离他很近的工作,一家很一般的店,那时候挺迷茫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开不开心。在那家店只是暂时的过渡,一直到到北京三个多月之后跟前男友最终分手,因为是初恋所以当时很受伤,调整了很久,但是当时没想离开北京,慢慢才开始认真考虑自己以后的路。去北京之前在网上查过很多北京的甜点店,其实当时有中意的一家,但离前男友太远所以没去。后来在一个刚认识的西餐师傅那里得知那家店在招人然后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跑去面试。那家店在北京东五环的位置很偏,面试的是主厨有很酷的chef范儿,看了下我的简历,又试了试我的手温说我的手温不是很高,适合做巧克力。然后我也没管薪资待遇不高就这样进了那家店,也就是法派。
法派是法商独资的,技术总监是一个法国甜点大厨,主打传统法式甜点和面包,在北京只有十家店,都是在朝阳区,集中在使馆区,在北京的名气不是很响,但品质在国内来说算是相当可以的了,12年春节联欢晚会刘谦变魔术用的马卡龙就是在法派买的。
因为我是在巧克力房做手工巧克力所以相对饼房(就是主要做蛋糕的部门)和包房(面包房)的工作来说算是轻松很多的了,但是巧克力房的温度基本常年维持在19度左右,所以冬天的时候其实挺艰难的。
后来因为觉得薪水太低和离市区太远以及一直想来南方等原因,辞了法派的工作来了深圳。来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张丹丹的店做,相信应该有很多人知道她。在张丹丹的店接触到了翻糖蛋糕,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翻糖蛋糕,在我自己的概念里食物应该是以朴素原味的方式呈现再辅以装饰。最终因为一些不方便在此说的原因离开了张丹丹的店。
加上在学校的时间算起来入这行时间其实不长,但是看到这行很多东西,自己的想法也一直在坚持品质和商业利益之间摇摆,现在和朋友一起在帮人做电商烘焙品牌,大概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正式上线。因为生活原因和国内的行业原因我目前靠向了商业利益这边,但越做这行越喜欢这行了,所以希望以后如果有机会做自己的店了一定会坚持品质。
说完入行经历了,现在有些话想跟想学做蛋糕的人说说:1.如果你只是单纯爱好烘焙,而且有自己热爱稳定的工作,建议你买个烤箱在网上找些配方在家玩玩就好了。2.像灰子说的如果你是爱甜点爱到发疯非要当职业甜点师,那请你做好薪水低,起早贪黑,休假少,不能留直刘海,不能化妆,不能穿高跟鞋等(爱美行为只能在休假的时候进行)的准备。
另外要每天长期站立以及低头做甜点的原因你可能会得一些职业病,其实我入行时间不久,可是我已经有腰肌劳损的症状了,尤其是近两个月腰疼时有发作,最严重的一次两天只能平躺或站立,完全不能弯腰,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我自己跑去买了膏药来贴才慢慢好了。之前有一年的时间做手工巧克力,空调的出风口一直对着我的后颈吹了一整年,现在我整个后背肩颈完全呈僵硬状态。3.我觉得我自己算挺幸运的,19岁开始学甜点的年龄没有太晚也没有错过大学时光(大家勉强接受我的大专学历吧^_^)。工作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年龄很小的男孩子和女孩子,觉得他们挺可惜的,因为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学校里多学一点东西才好,每次看到他们只知道一味跟着师傅做却不知道原理的时候挺无奈的,所以我建议真的想从事这行的人还是先去学校学学,哪怕是短期培训学校。如果你年龄还很小很小的话我建议你先好好上学吧。
另外厨师这个行业在国内没有在国外那么受人认可受人尊敬,记得当时还在学校学的时候,寒暑假回家了,有人跟我爸妈聊天问起我学什么我妈回答学蛋糕的时候,别人就唏嘘了,所以要以甜点为职业的话,请做好你的社会地位不太会被人认可的准备。4.之前有人发帖说想借钱去蓝带学甜点,我很不赞同。当然家里很有钱或自己很有钱的话我就不阻拦了。这里说说不那么有钱的。我认识两个从蓝带学回来的人,一个是在北京的同事,一个是张丹丹。北京的同事本身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日语,上了大一一年签证下来了就去了蓝带。从蓝带回来了之后就跟我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国内的甜点师傅不怎么待见学院派的,我那同事属于对甜点很有天分但做事很慢的人,因为各方面原因我们当时一起工作的人很少有人喜欢他。张丹丹是大学毕业工作了几年才去的蓝带,另外她还去le notre学了,属于年龄比较大去学的了,这就像青城说的,年龄大一点的话你就要考虑时间成本了。5.最好家里人能支持你。做这行整个职业生涯都不会领到太高的薪水,除非你以后自己做或你天分很高可以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一直以来我都很感谢我妈对我每次选择的支持,坚持自己梦想的同时我希望你也要稍稍照顾你父母家人的感受,除非你相当有信心没能保证以后自己的梦想能让自己同时也能让家人幸福。
另外我自己没有出过国,见识还很少,现在很多人去蓝带学,我自己也想以后有机会去法国或日本学,所以我的建议也是最好先入行了,以后再去进修,这样会事半功倍一些。国内甜点业还没真正发展起来,真心欢迎爱好这行的人加入进来一起努力,让中国的甜点行业进入全盛时期。
在还只是在感兴趣的程度的时候,不要做具体踏入这一行的事情好吗。看题主的情况,现在你还处于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兴趣做出一个需要动辄花费你一两年时间的决定。这个时候我的建议是保持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但是要改善,什么意思呢,就是保证大致方向,但是要增加质量,这点自己体会如何增加质量,包括生活质量学习质量。喜欢甜点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比较慵懒感性,不适合框框架架,所以我认为你不适合规范化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容易因为框架的约束而失去兴趣。你可以试着在家做些甜点看看,过段时间真的可以坚持再来想这个问题。
你看破产姐妹里的max,还是要到2学校学的,任何事儿都是~
你要是想当个消遣,自己买套君之的书,按教材买材料就好,基本零失败。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蛋糕店学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