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苹果专卖店香港哪里买手机便宜是付现金还是银行卡还是信用卡

无现金支付的“前世今生”
无现金支付引多方关注。从“两会”热议焦点,到英国《金融时报》、高盛的强烈关注。无现金支付以其全面代替现金支付、及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新型商业模式,吸引着各行业龙头与发达城市的广泛响应。同时,“盒马鲜生”、“淘咖啡”等现象级事件频发,引发大众对无现金支付引发未来变革的无尽遐想。
无现金支付之“前世”,交易驱动支付变革。从银联卡诞生开启无现金支付的第一步;到电子商务时代,担保交易模式和虚拟账户带动线上交易的兴起;再到智能手机时代,移动支付渗透线下交易场景,随之而来的阿里与腾讯争夺线下场景及用户的“资本大战”。回顾支付产业十五年的发展,交易场景驱动支付产业变革;同时,伴随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大量交易数据的沉淀,使得C端支付账户价值得到开发,支付产业正式进入账户时代。
无现金支付之“今生”,衍生价值的开发。账户时代的到来给无现金支付带来高于支付本身的价值,而价值本身是基于对个人信用体系的财富挖掘:1)在消费金融中颠覆“二八定律”,满足长尾客户旺盛的信贷需求;2)在财富管理中,设计多元化理财产品,实现广大非高净值客户的理财需求;3)无现金支付体系下,政府拥有便利的监管以及灵活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央行数字货币即将诞生,无现金支付内核升级。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央行发行的、加密的、有国家信用支撑的法定货币;央行加速推进数字货币体系建设已成为2017年重大事件,未来五年内或将重塑整个无现金支付体系内核,深化并提升无现金支付在金融领域的战略价值。
投资建议:无现金支付的到来大势所趋,其衍生价值将会持续渗透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等各个金融领域。四大主线把握“无现金支付”的投资机遇:1)新零售;2)消费金融;3)财富管理;4)央行数字货币。重点推荐新国都、华峰超纤、奥马电器和东方财富。
风险提示:支付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如今,以盒马鲜生和“淘咖啡”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正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与大力追捧,无现金支付体系的构建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入口——支付,已临近新的拐点,将会迎来更为激烈的变革。为了更好的了解无现金支付,我们需要回顾我国支付产业的变革过程,从而才能更好的认知无现金支付的前世今生,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
1.交易场景驱动支付变革
支付产业的变革,源自于交易场景的不断发展。支付,多指付款,是社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货币债券转移的过程。支付伴随着交易的诞生而诞生,从最早的以物易物、到金本位、再到现在的货币时代,支付方式的发展,离不开交易场景的不断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从线下场景的不断进步,到线上场景的诞生,再到如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融合场景的问世,正是由于交易场景的不断丰富,不断更新换代,才造就了支付产业变革的整个过程。
以下将深度回顾支付产业“15年”的变革史,探寻无现金支付发展的内在逻辑。
1.1.Step1:银联诞生,信用卡开启无现金支付第一步
1)交易场景变革
加入WTO促进国内零售业空前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内百货商场的不断发展,不断促进着当时消费者进行消费,而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之后,商品品种的丰富,更加满足当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当时现金支付能够满足线下小额交易场景的需求。为了解决线下大额消费场景用现金不便捷的问题,银行卡线下刷卡支付模式建立。解决当时线下大额消费场景用现金不便捷的问题,自1985年国家推出银行卡支付模式,只需用银行卡在对应银行POS机上刷卡,即可完成支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央行建立了以汇票、支票、本票等票据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在当时现金支付是主要的支付手段,支票的使用范围较小,而银行卡方面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使用量较小。银行汇票和支票是当时使用最普遍的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支票主要通过同城清算进行处理,使用的范围较小,而汇兑,委托收款,托收付等支付方式的使用更为普遍。而在银行卡方面则主要以借记卡为主,信用卡的使用量较小。
2)支付产业变革
各银行间没有统一的支付清算体系,银行卡线下跨行刷卡消费无法实现。自1985年中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以来,1989年工行发行“牡丹卡”,1990年建行发行“龙卡”,1991年农行发行“金穗卡”,1992年深发展发行“发展卡”,1993年交行发行“太平洋卡”,从此,中国逐步进入银行卡消费时代。但是由于各大银行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支付清算体系,城市与城市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还是不可以共享一台POS机。消费时就可以看到各大商家柜台摆了几部不同银行的POS机,人们刷卡消费只能在相应银行的POS机不同银行的银行卡无法进行线下场景的跨行支付。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还是银行而言,都十分不便。
中国银联成立,提供线下跨行清算服务,解决了当时银行卡线下跨行刷卡消费的困境。在中国支付革命的历程中,中国银联率先发力,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针对当时不同银行之间不能跨行清算的问题,创立了银联卡,提供了对于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之间的的跨行清算服务和代替收单机构针对商户和收单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收单清算服务。银联卡成为了连接不同银行之间支付清算体系的桥梁。消费者只需拥有一张银联卡就能在全国任何拥有POS机的机构消费。国内的刷卡消费方式,也从之前的城市内部互通,各个银行的POS机之间无法兼容,发展到只要拥有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就可以在国内任何有POS机的机构采取刷卡消费。这也标志着国内金融进入了“双标卡消费时代”。
1.2.Step2: 电商时代来临,第三方支付问世
1)交易场景变革
互联网发展带动线上交易场景出现,电子商务时代到来。互联网在国内得到快速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小额度,大批量交易场景需求开始出现,国内支付行业迎来电子商务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欧美地区依靠其良好的信用制度,电子商务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国内正值“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我国的互联网也在不断的发展,互联网线上交易场景,逐渐得到开发。以“易趣网”、“淘宝网”、“8848”为代表的专注于服务C2C的电子商务网站,和以腾讯QQ、网易、盛大等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商城和虚拟点券交易逐渐进入广大网友的视线中。
2)支付产业变革
交易双方信任问题和银行手工清算体系,制约电子商务发展。在线上小额度、大批量的交易场景出现之前,国内的线上交易主要以公司间转账的这种大额度、小批次的交易为主。随着互联网发展,国内互联网用户的不断上升,国内电子商务的兴起,满足了消费者在线上进行小额度、大批次消费的需求,但是由于在国内,线上买方与卖方之间缺乏信任,国内电子商务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在当时许多线上的交易反而是在线下完成的,导致网购市场一直无法获得较好的发展。同时,交易量的不断攀升,这种小额大批次的交易模式,对于银行的清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央行大额、小额支付系统还没形成较大规模,银行体系支付结算效率较低,如果一旦涉及到跨行转账,必须提供精确的客户个人信息,只要一个信息不匹配,钱到账的时间就遥遥无期,这个问题严重限制了电子商务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支付宝”,提出担保支付模式,解决了买卖双方缺乏信任的问题。2003年5月,淘宝网诞生,针对当时市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买卖双方缺乏信任的情况,2003年10月,淘宝网推出了“支付宝产品”提出了担保支付模式,并喊出了“你敢付,我敢赔的口号”。所谓“担保交易”,是指买家在下订单之后,将钱先打入一个由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淘宝网在银行的对公账户),淘宝网收到买家的付款信息后,通知卖方发货,在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货物与描述相符时,淘宝网才会将钱打给卖家。
支付宝提出虚拟账户概念,促使银行将人工清算改进为电子清算,确立第三方支付模式。虚拟账户的概念是支付宝的一个创新性的提案,通过虚拟账户,用户可以将钱由网上银行转入支付宝虚拟账户直接进行消费,而所有的转账信息都以电子的形式传递给银行,银行不需通过票据来手动对账清算,这变相促进了银行电子清算体系的建成。银行清算压力得到大幅度的缓解,虚拟账户的模式也得到了诸如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青睐,正式确立了第三方支付的模式。虚拟账户深层次的意义在于,用户会产生用户粘性,同时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得以沉淀,这为无现金支付的发展打下基础。虚拟账户系统是支付宝不同于VISA等支付清算组织的关键之处,首先用户将钱放在支付宝的虚拟账户里,会产生用户粘性,因此用户的使用概率会上升;其次,用户消费行为的数据自然会沉淀下来,有了数据的沉淀和积累,支付宝才能进行风控与数据运营。
1.3.Step3:移动时代来临,再次变革进行中
1)交易场景变革
智能手机时代,交易场景移动化,促进了移动支付的诞生与发展。2007年,苹果第一代的iPhone诞生,智能手机这个词慢慢的被大众所知。智能手机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扩展应用程序,安装各种各样的程序,并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来接入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许多公司也将注意力,由线上的网站转向手机APP的开发,从线下交易场景的线上化,线上交易场景的移动化,到线下交易场景的移动化,多元化交易场景的出现,带给移动支付极大的发展空间。
2)支付产业变革
移动支付已不满足于仅作为移动端入口,扫码支付迈向渗透线下场景的第一步。2014年绝对是移动支付发展最迅猛的一年,随着支付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扫码支付的诞生,使得移动支付便捷性和低成本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只需通过付款码、收款码和一台能连网的智能手机即可完成支付。二维码作为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的媒介能完美取代传统POS机的作用,虽然由于安全性等问题,被央行叫停,但是社会发展的历程不会停下,经过两年的等待,二维码支付的地位得到了央行的认可和推广。
保留现金支付的各种日常生活场景,成为了移动支付渗透的绝佳入口。在当时线下交易场景中大额度、小批量的支付领域被银行卡支付所垄断,而与消费者的日常吃喝玩乐更相关的小额度、大批量支付仍保留着较不便捷现金支付的模式,这对于移动支付的线下化渗透带来了绝佳入口。支付宝率先发现了线下支付场景的广阔市场,日,继“双十一促销节”获得火热成交量之后,淘宝网再次举办了了“双十二促销节”,但是与“双十一促销节”不同的是,支付宝这次将重心放在了线下支付场景。支付宝与旗下的“口碑网”与各种线下商家包括超市、便利店以及各类店铺合作,只要店铺接入支付宝支付,在12月12日当天,支付宝用户只要凭借支付宝支付,就能获得5折优惠。到2017年,支付宝的线下支付场景,已经从超市、便利店、打车覆盖到商场、KTV、丽人、亲自、旅游等等各种人们吃喝玩乐,日常必须接触到的领域。
微信支付异军突起。微信红包是微信于日推出的一款应用,用户只需要在微信中关联一张银行卡,完成身份认证,就可以直接进入微信红包的页面开始发红包。据艾瑞咨询,2013年除夕开始,至大年初一的16时,参与微信抢红包的用户超过了500万。微信支付通过“微信红包”一夜走红,成功打破了支付宝一方称霸的格局,占据了继支付宝之后国内第三方支付领域第二大市场。
微信支付的成功,体现出争夺用户数量与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对于移动支付市场的重要性。由于大量用于在腾讯QQ和微信建立了自己绝大部分的社交圈,因此他们对于QQ和微信具有极强的使用粘性。成为了腾讯QQ和微信的忠实用户,而支付宝十余年间不断发展,已经培养了用户使用第三方线上支付,与移动支付的消费习惯,微信支付在这个节点推出,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微信红包”这一创意则巧妙利用了用户在QQ和微信中建立的社交关系的互动,一夜走红。
腾讯和阿里线下各种场景的“资本大战”,体现线下场景的开发与争夺是移动支付的核心。从2016年开始,形成了每年支付宝“集五福”红包与微信红包相“对抗”的局面;再到“快的+支付宝”和“滴滴+微信支付”的针对线下网约车交易市场规模争夺的对垒;双方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烧钱火拼”,合计“烧掉”将近20亿元。再到2017年初,线下共享单车交易场景,又成为了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争夺的新“战场”。通过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激烈的资本比拼,更加凸显了线下经济的规模之大,而通过这样的比拼,毫无疑问更是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年,移动支付业务量的笔数与金额,均以超过100%的幅度上升,其占电子支付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2015年和2016年,移动支付笔数占电子支付总笔数超50%,这也印证着,线下场景的开发,对于移动支付的快速上升,有着极大的促进。
银联布局NFC近场支付,试图在移动端开启绝地反击,线下交易场景争夺“白热化”。中国银联在2014年的11月便宣布与苹果公司进行合作,当时苹果在其应用商店“AppStore”中就添加了银联的支付通道。而在日,由苹果公司研发的“Apple Pay”正式登陆中国。“Apple Pay”是苹果公司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近场方案。不同于之前的第三方线上支付,NFC技术是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演化而来的一种近场通信技术,其中近场支付则是其最主要功能。相比于第三方远程支付以及扫码支付,近场支付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由于无需使用移动网络,使得其信息被拦截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从安全性来说比支付宝、微信支付都要高。而在2015年12月,银联将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商也纳入支付体系内,开发出一系列的“Pay”,更显示出了其布局近场支付的决心。
缺乏用户数量与未能培养用户消费习惯,NFC支付功能逐渐沦为鸡肋。由于实际支付场景中往往需要其他安全认证方式来配合NFC使用,比如密码,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近场支付便捷性大打折扣,并且POS机设备改造成本较高,以及运营商、银行、手机商、线下商家等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技术先进的NFC支付最后也变得默默无闻,而即便是拥有众多手机用户的Apple Pay也初战失利。而在2016年底,银联尝试进一步简化交易,联合几大商业银行推出银联钱包APP,独自开发用户,已经过了互联网金融产品获客的风口期,用户基数增长缓慢。最终中国银联还是未能改变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两大市场寡头的格局。
1.4.知古鉴今,支付产业变革总结
移动支付成为主流第三方支付,场景不断延伸,规模不断扩张。根据央行支付清算协会数据,年,移动支付业务量的笔数与金额,均以超过100%的幅度上升,其占电子支付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2015年和2016年,移动支付笔数占电子支付总笔数超50%,这也印证着,线下场景的开发,对于移动支付的快速上升,有着极大的促进。随着阿里与腾讯争夺线下各个场景的大战,线下场景的争夺是第三方支付产业在移动支付争夺的核心,随着越来越多的线下场景被开发出来,线下场景的竞争将会继续,第三方支付产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线下交易场景的拓展、用户消费习惯的养成,三大要素支撑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从上文分析可知,移动支付能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移动支付巨头对现象场景的不断推广。同时在以阿里巴巴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争夺线下场景市场的大战中,通过资本补贴,培养了大量的移动支付用户,大量消费者养成线下使用移动支付的手段。同时以能够完成扫码支付的智能POS机为代表的,为适应移动支付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支付技术的提升,对于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又是一大保障。
手机、银行卡的高度融合、支付产业进入账户时代。根据央行清算协会数据可以发现,银行卡发卡量与银行卡渗透率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银行卡渗透率将达到48.47%。通过手机的移动支付与银行卡的高度融合,使得支付产业不仅仅作为支付的工具,通过绑定C端账户,大量的交易数据得以沉淀,支付账户的价值开始得到体现。
2.无现金支付衍生价值几何?
2.1.衍生价值,源于支付,高于支付
回顾支付产业变革,移动支付消费习惯已经养成。通过回顾支付产业变革,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近几年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2014年开始的阿里与腾讯针对线下各种场景的资本大战,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绝大部分线下场景中。大多数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移动支付的消费习惯,线下交易场景线上化支付的这种模式深入人心,这成为了无现金支付的坚实基础。
交易场景的争夺,本质上是对账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对个人信用的财富开发。通过阿里与腾讯针对先下场景支付入口的争夺中,可以发现,交易场景的争夺是核心。而交易场景的争夺,本质上是用户支付的账户本身的价值得到了深度的开发,账户已经不仅仅作为移动支付的载体,通过账户得到沉淀的用户“数据”经由时下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机器学习技术,能将沉淀的数据进行量化,作为对个人信用体系的这个抽象概念的量化实现。无现金支付不仅仅是让支付无现金化,其背后蕴含的战略意义在于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充分利用个人信用的稀缺性挖掘新的财富,促进中国早日进入信用社会,同时利用伴随着支付产业变革至今不断升级的副产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的交易场景进行再渗透、再升级。
支付产业变革带来的衍生价值,更值得关注。支付产业的变革的历程,也带来了许多衍生价值。第三方支付基于支付功能的利润在逐渐的降低,但由于支付是商业活动的最后闭环,只有掌握了支付流,才能说真正掌握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才能对其所拥有的数据进行挖掘和服务。因此,可以说支付正在演变成商业的基础,支付将和电商、线下商业、物流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网络.
2.2.衍生价值之一:消费金融
无现金支付的衍生价值在于对“二八定律”的颠覆,满足长尾客户对消费金融的大量需求。消费金融是指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包括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消费金融,比如:房贷、车贷、信用卡等。过去,在消费金融领域,“二八定律”一直被各大银行机构视为做出信贷政策与金融决断的重要依据。“二八定律”指的是80%的银行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过去银行的重点关于与政策倾斜都倾向于能那些能带来大量利润的20%高效能客户。而在无现金支付体系下,这种状况将会得到颠覆性的改变。
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信用评级,真正实现消费金融向长尾客户的渗透。过去,数量众多的居民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抵押物、单笔交易金额小、边际业务成本高、违约成本较低引致较大道德风险等现象,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偏向于向大型企业和重要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商业性”与“普惠性”冲突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无现金支付体系下新的消费金融,大量长尾用户的消费行为得以纪录,通过分析长尾用户的购买行为与偏好、资金流、物流等信息,可从不同维度相互校验,构建用户信用生态对每个客户的风险级别和风险敞口进行准确度量;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交易双方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度急剧增强;从而促使金融中介的作用不断弱化,信息不对称现象逐渐消除。在保证不良贷款率维持低水平的前提下,能够为越来越多的长尾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如年报透露,芝麻信用已覆盖3亿用户,蚂蚁花呗的坏账率维持在1%以下。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涌入、越来越多的场景被覆盖、信用评分模型也在实时修正。
各大机构争相挖掘长尾用户市场,消费金融发展迎来黄金窗口。长尾市场的巨大商机,吸引各大机构争相挖掘。蚂蚁金融率先发力,依靠阿里巴巴用户优势目前已覆盖了3亿实名用户,形成庞大的个人信用体系,目前已覆盖银行业务、旅游、公共交通、房屋租赁等多个领域。通过芝麻信用,从不同维度对长尾用户进行评级,为不同等级客户提供信用等级的服务。京东白条,初始时作为赊购工具便大大提升了成交额,据京东金融数据显示,同一用户在使用京东白条后,月均订单提升了52%,月均消费金额提升了97%。此后京东白条走向更广阔的线下应用场景,抢滩细分领域市场,包括租房、旅游、教育、装修等。长尾用户需求的满足,促使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迎来跨越式发展。
2.3.衍生价值之二:财富管理
无现金支付的衍生价值在于改变面向中等富裕和中产及以下人群的财富管理稀缺的现状。传统的财富管理是指投资顾问以服务高净值客户为核心,为其提供全面的金融理财服务,如现金管理、投资组合构建、风险管理和税务筹划等。由于专业理财顾问稀缺,且服务半径有限,只有为财富规模较高的客户服务,才能对冲成本。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平台虽然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长尾人群的财富管理,但是与非高净值人群整体的可投资资产规模相比,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满足长尾用户财富管理需求。BCG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量约为120万亿,其中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大于1000万)126万,资产规模37.2万亿;大众富裕阶层(介于60-600万之间)1528.2万,资产规模约25万亿;中产及以下阶层(小于60万)约9.95亿,资产规模约40万亿。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获得有效的用户,以及用户的各类数据,包括其收入、财产情况、理财能力、风险偏好等数据,以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这是满足长尾财富管理需求最重要的要素。
无现金支付体系下,基于互联网的财富管理新模式,拥有无限的商机与市场。BCG报告显示,我国长尾可投资资产(非高净值人士)约为80万亿,按照0.5%的佣金计算,潜在市场规模达千亿。巨大的市场吸引着众多财富管理机构基于不同的智能化程度和投资理念为长尾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其中有包括为投资人提供包括主动投资产品、财经资讯、投资社交、大数据舆情分析、投资策略分享与跟投等服务的主动型理财资讯平台;主要通过计算机算法,根据用户的风险偏好,向投资者推荐由ETF组成的投资组合的被动型投资理财平台等等。品种众多的理财产品定能够充分释放长尾用户的理财需求,商机无限。
2.4.衍生价值之三:政府规划及管理
无现金支付体系下,政府拥有便利的监管以及灵活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高盛认为,无现金支付带给政府更加便利的监管以及更灵活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政府是现金使用量减少的最大受益者。
电子支付的透明性,方便政府对洗钱以及资金跨境汇兑问题的监管,促进政府税收提高。前段时间,《人民的名义》火遍全国,其中侯亮平从赵德汉中搜出大量现金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随着无现金支付体系的构建,这样的桥段会慢慢成为历史。纸币将会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从前十分猖獗且难以解决的洗钱以及资金跨境汇兑的问题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监管,因为没有纸币的存在,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透明的。而正是由于所有的货币流通是无所遁形的,企业及个人偷税漏税的情况将越来越少,因此无现金支付体系的构建也将促进政府税收的提高。以丹麦为例,该国政府甚至对部分零售商免除接受现金支付的义务。如图所示,在瑞典,去年现金交易仅占交易总额的2%,占交易笔数的20%。
无现金支付体系下,央行将拥有更为灵活、弹性更大的货币政策。无现金支付体系能够给予政府更多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来掌控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的大局。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钱都处于银行体系的管制之中,当宏观经济不理想时,央行有条件更好的利用负利率货币政策,来刺激整体经济活动,以防止银行陷入挤兑的风险(所有交易场景皆无现金化,纸币使用场景被大规模限制);目前包括日本和德国在内已经有七个国家试验了负利率。
3.央行数字货币即将诞生,无现金支付内核升级
数字货币时代将近,无现金支付未来又将如何发展?通过分析前文,我们已知无现金支付的“前世”与“今生”都是基于现有的货币体制而产生的变革,而央行加速推进数字货币体系建设,成为2017年重大事件,未来五年内或将重塑整个货币体系。作为无现金支付的底层基础设施,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又将为其带来什么?
3.1.央行数字货币,纸币的数字化升级
数字货币时代,无现金支付的内核升级。无现金支付已在社会的上层建筑——各大金融交易场景中散发出无限价值,而无现金支付的深度价值,则在于加快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进程,形成更加“中心化”、“数字化”的货币发行管理模式。从而对整个金融领域进行重塑,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央行发行的、加密的、有国家信用支撑的法定货币。因为有国家信用做担保,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与流通纸币相同,主要属于现金(M0)范畴,是用以替代现有纸币的数字化货币。具体的,它是由特定密码学与共识算法验证的、可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可储存在数字钱包中,应用于移动终端、PC终端或卡基上,进入流通及支付环节。用户可以将其如同现金一样存在银行现金账户,获取其流通、支付等功能,也可以将其存放在银行电子账户里,形成电子货币并获取利息。运行框架上,央行数字货币将遵循传统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
与传统纸币相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以电子货币形式存在。当央行数字货币存入银行电子账户,形成普通数字存储于数字钱包,就形成了电子货币;当数字货币通过加密数字存储于数字钱包,并运行在特定数字货币网络中,就形成了纯数字货币。
3.2.央行数字货币,之于国家价值无限
有利于打击洗钱、逃漏税等违法行为。传统纸币的不记名特点使得监管机构无法准确全面掌握纸币的使用流通情况,利用纸币进行偷逃税、洗钱等经济犯罪成为现实中无法避免的黑洞。相比之下,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无法伪造的时间戳可完整反映交易明细和对手信息,如实记载每位参与者的交易信用,并在全系统范围形成统一账本,这使得央行数字货币所有交易信息都透明化。央行一方面可以在转移数字货币所有权时登记持币人变动数字货币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追踪持币人身份的线索信息,因而,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可控匿名性及可追溯性。国家监管机构通过对区块链形成的账本信息及流通环节的追溯,可确认企业及个人的过往交易及开支状况,有效打击洗钱、逃漏税等违法行为,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透明度,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使得“精准扶贫”成为可能。首先,数字货币基于密码学存在,每一个数字货币均对应相应的编号,通过建立集中分布相对均衡的系统,可以排除不在系统中的非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的假币问题。其次,由于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可编程,可以指定用途、接收人以及支付条件,因此以数字货币方式提供的扶贫贷款和财政补贴将准确无误地流向符合条件的农民手中,且收到上述资金的农民必须按照规定要求使用。政府各项扶贫基金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到达需要的人的手中,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而且监管部门基于了解可以进一步地设计出更好的扶贫政策,这使得“精准扶贫”成为可能。
有利于“个税改革”的实现。以近期政府正加速推进的个税改革为例,此次个税改革的方向是分类和综合相结合,即将部分收入纳入综合,同时建立基本扣除加专项扣除的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在传统纸币体系下,由于个税扣除凭证难于收集且难以辨认,上述个税改革过程繁琐、成本较高。相比之下,由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赋予其可追踪性的特点,政府可以准确、高效、低成本地了解个人所得的流入及流出结构,无需凭证即可确认税收。
3.3.无现金体系下的支付产业再升级
1)央行数字货币,支付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数字货币时代,第三方支付成为历史,支付产业迎来颠覆性变革。虚拟账户的存在使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内沉淀大量资金。也让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转账过程中事实上实行了清算职能。央行无法监管资金并掌握资金流向。因此通过数字货币体系的建立,通过中心化的作用,本质的方法是取消虚拟账户作为资金存储的渠道,令大额资金始终处于银行监管体系内,确保资金安全相对私人数字货币完全去中心化的特性;另外,法定货币的属性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制性、强制性的特点,从这一角度来说,所有人也必须接受其价值。综合以上两点原因,央行数字货币具有相对私人数字货币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而中心化的特点意味着政府可以对其进行精准的调控,这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具有独特的可控性。
2)数字货币带给无现金支付新模式,新商机
协助央行、商行完成货币发行回笼、构建货币运输体系,“货币批发商”前景广阔。虽然未来央行数字的发行方除传统货币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外,也将有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的加入,但是,更多的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还是不具备数字货币的发行能力。央行数字货币从发行到回笼需要电子运输系统作为媒介,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环节之一参与构建货币运输系统的公司将作为“货币批发商”,帮助完成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下资金的高效、低成本流通。在新的货币体系下,支付体系将重新向传统渠道回归,第三方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作用将逐步减弱。“货币批发商”将帮助央行数字货币在以银行为中心的传统支付体系中实现发行与回笼,并从整个交易流通过程中收取费用,从而通过整个过程中大量的流转资金实现获利。
连接数字货币与消费场景,交易系统搭建者将成市场宠儿。央行数字货币体现并储存在数字钱包下,而未来数字钱包将呈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分布状况。“一对多”是指一个个体可以拥有多个数字钱包,“多对多”是指多个数字钱包可具体对应到更多个具体的场景应用,这也意味着越庞大的交易场景将拥有越多的数字钱包,进而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相比传统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独特的“点对点”交易模式将更加高效。拥有技术的企业可通过参与搭建高效交易系统,进而卡位庞大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的数字钱包,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向获利方收取费用赢得利润。
4.投资建议
通过分析无现金支付的“前世今生”,我们认为未来五年“无现金支付”乃大势所趋;具体而言,“无现金支付”的下一站,即:驱动新零售高速发展;同时,其衍生价值将会持续渗透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等领域。我们建议沿着如下四条主线挖掘投资机遇:
4.1.新国都
智能POS设备领航,海内外业务协同增长。公司推出的新型智能化终端N5,可实现“电子”+“移动”功能一体化,紧随市场需求。同时,公司基于国内的低成本优势不断向海外扩张,在收购美国Exadigm背景下,2016年海外营收增长逾100%,并被列为海外POS机出货量前20,海内外发展齐头并进。
第三方支付热潮下,驻入支付端优势明显。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在崛起,并逐步延伸至转账、消费信贷、财富管理等多层面。金融监管方面,网联上线将开启新的线上支付格局,为更多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创造发展机会。公司作为深耕支付领域多年的企业,具备“场景+技术”优势。旗下子公司易联技术致力于开发 “爱用‘网银宝’互联网支付系统研发项目”,移动支付端的布局已然开始。
收购公信诚丰,重点打造数据增值服务,扩张支付生态圈版图。公司于2016年收购具备强大的征信数据处理能力的公信诚丰,伴随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和微信小程序的版图扩张,公信诚丰作为腾讯该领域最高级别供应商,业绩快速增长。此外,母公司所积累的大量消费者支付类数据亟待发掘。公信诚丰的数据处理服务专业性得到广泛认可,公司有望通过提取数据中的关键指标,从而形成行业链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级数据中心,服务下游企业。
投资建议:公司是向新型支付领域迅速转型的智能POS机硬件设备提供商,同时积极扩张海外市场。公司通过外延战略入驻支付生态链的上中下游,有望受益于支付产业变革红利。预计年备考EPS分别为0.69元和0.88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8元。
风险提示:数据安全风险;移动支付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4.2.华峰超纤
收购移动支付强者威富通。6月23日,公司收购威富通100%股权完成工商登记,预计将于7月并表。威富通为移动支付接入服务行业翘楚,可向移动支付行业的参与方(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商户)提供技术加营销的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拥有业界首创的银行模式,依托微信支付和银行获得大量商户和交易流水,并通过与交易额紧密关联的分润模式带动业绩迅速增长。据公司公告,截止7月17日威富通已积累超过200万商户,日均服务消费者超过500万,且仍在高速增长;与银行签约方面,据公司官网,截止4月27日威富通已与包括兴业、中信、浦发、招商、光大等在内的超过80家银行合作。商户数量与交易额双双增长,享受流量红利,带动利润增长。
移动支付方兴未艾,二维码支付浪潮势不可挡。一方面,我国移动支付行业方兴未艾。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15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108.2万亿元,同比增长379.1%;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116.78万亿,是2015年全年交易量的1.08倍,可见其增长之势。另一方面,移动支付整体正从线上向线下转移,庞大的线下场景正成为移动支付市场迅速发展的核心。在移动支付行业持续利好,与线下商户接入支付平台的技术服务需求加剧的双重刺激下,公司牵手移动支付翘楚威富通后,或迎黄金发展期。
投资建议:公司牵手移动支付强者威富通,在技术、项目经验、银行资源、客户规模上均处行业领先地位;随移动支付行业迅速扩张及向线下极速拓展,或迎黄金发展时代;移动支付与超纤双主业驱动,前景广阔。预计年备考EPS为0.55、0.71元,首次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9元。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达预期;重组整合不达预期。
4.3.奥马电器
收购中融金剩余股权,强化盈利能力。4月7日,公司公告,收购中融金剩余股权,中融金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融金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旗下拥有自营互联网理财平台“好贷宝”、手机端APP信用卡优惠信息分发平台“卡惠”,并通过全资子公司“钱包好车”打造优质汽车金融全服务平台。中融金业务发展迅速,2015年、201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318.55万元、14,620.17万元,2017年-2019年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24,000万元、26,400万元以及29,000万元。本次收购中融金剩余股权,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完善金融科技生态圈布局。
钱包生活+钱包金服双轮驱动,科技金融生态图景彰显。“钱包生活”搭建本地化生活优惠消费的服务平台,通过部署智能POS机抢占商户和消费者交易场景,已覆盖近200城市,搭建2000人团队。“钱包金服”打造消费、信贷、理财三大科技金融业务:产品端覆盖C端和B端,深挖“钱包生活”的长尾资产变现,为小微企业提供商户贷款,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服务;资金端对接理财,通过自营和联运平台提供丰富的财富管理项目,并承接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源。同时,公司非公开发行资金19亿元投入打造“信贷工厂”,从银行智能风控平台切入,打通金融机构低成本资金流入全社会长尾信贷领域的通道。公司各业务板块协同优势明显,生态圈框架初步形成。
沿“场景+牌照+技术”战略布局,内生外延持续高增长。2016年作为公司战略布局元年,落地路径清晰:场景方面,战略投资客如云布局餐饮O2O场景,依靠钱包好车、信用卡服务APP卡惠持续发掘长尾优质,通过投资抢占理财、保险、基金和资产管理等垂直场景;牌照方面,以成为“全牌照正规军”为目标,已经设立或参与发起的金融牌照覆盖互联网小贷、资管、银行、保险、保险经纪等领域;技术方面,凭借智能信贷工厂和数据货币稳步推进,依托海量数据发展征信业,拓展移动信息+软件开发,并与同济大学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推进金融创新。
投资建议:公司收购中融金剩余49%股权,围绕“钱包生活+钱包金服”的核心战略,持续布局科技金融,“抢场景、拿牌照、搞技术”落地路径清晰,生态圈格局初步形成。预计年EPS分别为0.80、1.19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24.5元。
风险提示:科技金融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风险;金融创新政策风险。
4.4.东方财富
经纪、两融业务增速显著,绝对量、市占率双升。Wind显示,2017年上半年度,东方财富证券两市股票交易额为14,513.19亿,同比增长71.2%,市占率为1.40%(去年同期为0.66%);两融余额57.68亿,同比增长287.1%,市占率为0.66%(去年同期为0.17%)。同期,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为1,040,669.58亿,同比下降18.7%;两融余额8,798.62亿,同比增长3.1%。市场行情整体走弱之时,东财证券经纪、两融业务绝对量增速显著,市占率上升势头明显。
携更低成本及更好服务,互联网券商优势已现。与传统券商不同,公司以金融数据服务及资讯网站广告起家。据运营商数据统计,2017Q1东财移动端app平均月活达541.18万,远超传统券商移动端app同期月活平均水平;流量优势及互联网券商独特的运作模式可奠定低获客成本,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可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公司携更低廉成本及更优质服务,充分受益于一人多户及非现场开户宽松政策,可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券商2.0时代,强客户运营能力为先,流量变现只是开始。券商2.0时代,服务取代标准化交易,成为最核心的环节;券商依靠互联网向服务的渗透,强客户运营能力成为取胜关键。公司依靠前瞻布局,已形成流量优势;并不断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包括设立保险代理公司进军互联网保险、依靠旗下基金平台推出智能投顾产品、开展财经视频直播、设立征信子公司等,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领先用户规模+海量数据积累+强技术优势,公司有望不断增强客户运营能力,其流量变现或许只是开始。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业务正从证券、基金不断拓展,拥有突出的数据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客户优势。依靠更低廉成本及更优质服务,互联网券商优势已现;待客户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强,流量变现有望提速。预计年EPS为0.16、0.31元,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5元。
风险提示:业务创新政策不确定性、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下滑。
5.风险提示
支付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哪里买手机便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