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物产与中国建筑的概括比较,会计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公正,最好有数据数据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三星手机三星,手机,三星手机,中国三电子,三星s4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客观,三星物产与中国建筑的概括比较,公正,最好有数据数据_珍藏百科
客观,三星物产与中国建筑的概括比较,公正,最好有数据数据
编辑: &&&来源:用户发布&&&发布时间:&&&查看次数:26
能帮我下,客观,三星物产与中国建筑的概括比较了了,公正,最好有数据数据?谢咯。
该问题暂无回答。
艺术人文相关
本文相关文章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侵权、造谣信息请将网页地址和有法律效力的侵权造谣证明或判决书发往QQ:小时内删除。
苏ICP备号-1&三井“潜入” 外资如何布控中国钢铁市场(组图)-搜狐新闻
--------------- &
三井“潜入” 外资如何布控中国钢铁市场(组图)
时间:日16:44
【来源:千龙网】
  写在前面/三井布局中国钢铁股
  在中国钢铁股的行业重组如火如荼同时,外资的渗透也无所不在。行业重组、米塔尔并购、QFII持股等等,都为这个“夕阳”产业的喧嚣注入了热量。
  《环球财经》记者着意分析了宝钢最近公布的第三季度公报,结果赫然发现,在它的股东结构中,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瑞银、瑞信……这些国际资本大鳄已经联合持有它总股份的11%强了。
  另外,从最近各大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度报来看,经过几次煞费苦心的调仓,QFII们目前在中国钢铁股的投资概念上,普遍处于囤积居奇的状态。
  但是,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对中国钢铁股商业价值有更深刻影响的大网,正在中国钢铁业中布局。三井物产,被称为日本的“产业组织者”,也是日本企业的总后勤部长,正在中国钢铁产业链中多点布线,“帮助”中国钢铁股进行转型。
  《环球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在中国钢铁产业链中,从源头的铁矿石,到中间的钢铁生产企业,物流和供应链,再到末端的钢铁出口和消费,处处都有三井的身影。
  三井财团作为日本六大财团之首,通过旗下的新日铁、三井物产和丰田汽车等企业对中国的钢铁行业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日本企业特有的行为方式也使得这种影响力多少显得有些神秘。
  但是,比较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对中国钢铁股影响巨大的日本企业,却很难在国内的新闻图片库中找到其掌门人枪田松瑩的照片。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钢铁股转型的前景是什么?是成为钢铁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都没有控制力的国际粗加工基地;还是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控制力,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
  如果是前者,我们相信伴随着中国环境政策的紧缩,这种高污染的粗加工环节必然受到很大影响,真正成为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夕阳产业”。如果是后者,中国的钢铁股也许会在三井的“帮助”下焕发生机。
  投资者需要透视这场喧嚣背后的故事。三井“潜入”
  外资如何布控中国钢铁市场
  本刊特约记者 张凌 本刊记者 邵振伟
  从宝钢的成立到最近两年令人不堪回首的铁矿石谈判,众多的钢铁大事件都和日本三井等公司有着微妙的联系。
  中国钢铁行业保持有许多“世界之最”。中国钢产量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最大的钢铁消费国。然而,《环球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如此的“钢铁盛世”与实际的中国汽车用钢及其他方面钢铁高端产品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据悉,目前国内各钢铁企业在汽车用钢项目上的生产技术能力有限,特别是用于轿车生产的高端汽车用钢更是匮乏,市场上超过50%的汽车用钢依赖海外进口。其中,冷轧薄板技术,尤其是高档汽车面板作为“高科技产品”,技术被卢森堡阿塞诺、新日铁、韩国浦项、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外资钢铁巨头掌握。
  在这样的全球产业格局面前,中国的钢铁企业选择了与国外企业合资生产。在很多行业流行过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在钢铁领域再一次出现。
  于是,日本三井财团便顺利地全面进入了觑觎已久的中国钢铁行业。
  日前,《环球财经》记者专访了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驻华常务副总代表山口和夫先生,由于中式英语和日式英语的差异,沟通起来确实有点困难。
  据山口介绍,三井很早就和中国钢铁企业合作,在早期合作阶段,中国钢铁企业还很“原始”,只是政府计划下的执行机构,没有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三井为中国钢铁企业带来先进的市场理念,当然我们也会从中国这个大市场中得到了利益。”
  借宝钢“潜入”
  通过宝钢这条线,三井的影响力在中国的钢铁行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延伸。
  三井和中国钢铁企业的合作最早开始于和上海宝钢的合作,“和宝钢的合作一直很愉快,也很密切”,山口和夫告诉《环球财经》记者。
  三井财团旗下的新日铁在汽车板研发能力属世界一流水平,三井财团与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合资的第一步就是由新日铁完成的。日,宝钢、新日铁和阿赛洛公司三家共同投资建成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6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30亿元人民币。其中,宝钢出资50%,新日铁38%,阿赛洛12%。公司年生产规模达到170万吨汽车板,主要生产设备及核心技术均来自新日铁。
  宝钢在全国的汽车板市场所占份额相当大。2005年宝钢的代表产品冷轧汽车板全年销售172.6万吨,其国内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47.3%提升到了51.6%。一汽的载重汽车、小红旗轿车、捷达轿车、上海大众的桑塔纳轿车以及神龙、广州本田、风神汽车等都整车或大批量采用宝钢的汽车板。
  通过给丰田、本田这样的日本汽车企业提供钢板,新日铁达到了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的目的。日本钢铁企业历来有着为日资汽车企业提供配套钢板的传统,在中国这个新兴汽车市场,当然也不能例外。
  与宝钢的合作为三井撬动中国市场奠定了战略支点,借宝钢的影响,三井的势力在中国钢铁业蔓延开来。
  如果说和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的合资看作是三井财团在中国种下的一颗树,众多钢铁下游合资企业就是这棵树赖以生存的根须。
  《三井帝国启示录》的作者白益民对《环球财经》记者分析,一方面,三井物产凭借其出色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经验与中国企业合资建立钢铁物流供应链;另一方面,三井财团下属的丰田汽车和其他的日系企业大量地采购钢铁合资企业的产品。通过这两个主要的手段,三井财团的影响力得以巩固和发展。
  此前,在日,全球最大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已与宝钢合资建立了上海宝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上海宝井注册资本金1225万美元、三井物产拥有35%的股份,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加工、配送及管理服务。
  按照其战略规划,在成立后的3年时间里将在全中国的主要钢材消费地建立加工中心体系,构筑一个能够向中国国内外用户提供迅速的钢材配送和高质量服务的物流体系,并达到年加工300万吨的目标。
  时至今日,上海宝井已经实现了当初在物流市场做强做大的目的。其下属的重庆宝井、广州宝井、福州宝井、杭州宝井、东森分部、无锡宝井以及青岛宝井分别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宝井在中国汽车板材、家用电器用板材等高档钢材领域的号召力已经非常强大。
  三井物产不仅仅和宝钢合资建立了上海宝井,在上海宝井兼并地方企业的过程中,三井物产也总是参与在其中。在宝井系的广州宝井、福州宝井杭州宝井和无锡宝井里,三井物产都拥有股份,平均持股的份额为3成左右。
  借助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以及财团企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三井物产对宝井系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非常明显。
  三井财团通过与宝钢的合作基本控制了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高档钢材市场,实际上,三井财团的目标远不止如此,仅仅和宝钢合作难以满足它对中国钢铁市场的野心。在另外两个主要的钢材制造消费区域东北和华中地区,也出现了三井财团的身影。
  在东北,鞍钢集团、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和三井物产三方合资组建了长春一汽鞍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在高达1.5亿人民币的投资额中,鞍钢占公司股份的50%,长春一汽和三井物产各占25%。合资公司计划年产汽车钢板20万吨,主要提供汽车用钢材及各种加工配送服务,预定于2006年4月投产。
  在九省通衢的武汉,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的1995年12月,三井物产就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合资建成了武汉兴井钢材加工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人民币,主要从事钢材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大型发电机以及家用电器等诸多产品和行业,年总加工能力为5万吨。
  据悉,三井在中国的其他主要合资公司还有:南通宝钢新日制钢有限公司、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江苏东京缆索公司、北新房屋有限公司等。
  在日本企业当中,像三井这样对于中国市场有野心的财团不止一家,对中国钢铁行业感兴趣的日本企业也不单单只有新日铁。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日本JFE钢铁株式会社与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企业,建设钢板生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JFE与广钢分别拥有51%和49%的股份。目前,该合资企业建有一条年产40万吨的镀锌板生产线,主要为汽车、家电和建筑业提供高质量薄板和相关服务。JFE的投资举动正是看中了广州地区旺盛的生产能力带来的巨大需求。
  据了解,2005年广州市周边地区具有55万辆轿车生产能力,而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家电产品集中生产地之一,需要大量高档次镀锌板。
  全产业链布控
  三井试图通过对中国钢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全方位渗透,引入先进的技术、供应链管理,并在铁矿石源头和钢铁用户末端进行布局,来对中国钢铁产业“施加影响”。
  在日本,三井被称为“产业组织者”,三井是否也有意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组织者”呢?山口和夫没有正面回答《环球财经》记者的疑问。但是,他表示,目前中国希望组建若干钢铁企业集团,来抵抗欧美资本入侵,“这不是正确的做法,但是我们也很无奈”。
  而三井的做法却很特别,试图通过对中国钢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全方位渗透,来对中国钢铁产业“施加影响”。
  三井财团的核心企业——三井物产广泛投资于高档钢材和汽车零部件、彩钢等其它领域,而财团支柱企业之一的丰田汽车更是直接参与到中国钢材市场中。通过这两个主要企业的协力配合,三井财团在中国钢铁产业中的布局得以完成并有效地运行:
  日,三井物产、宝钢集团、宝山区月浦镇工业公司以及意大利塞柯成套咨询工程公司合资兴建上海意达彩涂钢材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952万美元,计划1995年初建成投产。
  日,三井物产、新日铁、伊藤忠丸红钢铁株式会社、香港北海集团、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啤酒厂合资兴建的广州太平洋马口铁有限公司全面投产,年产能力16万吨高质马口铁,产品主要用于饮料罐、化工罐、食品罐等容器包装。
  日,三井物产、上海船厂及川田工业株式会共同出资建立了上海上船川田钢结构有限公司。其中的上海船厂是全国500家大型国企之一。
  2002年4月,丰田决定在中国生产的乘用车时会首先以较低廉的价格从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山钢铁采购车门用钢制部件,将来还会考虑采购车身用的表面处理钢板。
  日,三井物产、日本株式会社YOROZU与宝钢国际公司投资2.17亿元,合资兴建广州万宝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公司合资期限为50年,主要从事汽车用悬架部件的冲压、组装及关联部件的制造、销售,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每年22万辆小轿车的配件需求,主要为东风日产汽车提供配套。
  2003年12月开始,丰田选择石家庄钢铁作为其汽车转向轴的主要供应商。
  日,三井财团下属的丰田通商株式会在天津泰达开发区注册了天津丰田通商钢业有限公司,从事钢板的切割加工业务,直接为丰田第二工厂配套。公司注册资本966万美元,投资总额2415万美元。该公司是继1995年成立的天津丰田钢材有限公司之后,由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在天津地区投资的第二家钢材加工中心,是专门负责丰田汽车用钢材的集中采购、生产供给、品质管理等全部钢材采购和加工业务的丰田指定配套商。
  日,三井物产、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日本株氏会社神户制钢所及日本双日株氏会社合作“快速铁”制造项目,总投资9900万美元,拟利用外资3627万美元。
  2006年6月,三井物产与日本重要的钢管制造商旭钢管工业合资建立的广州盛旭汽车配件公司将开始运行。公司注册资金3500万元,三井物产及其香港的子公司出资30%,新日铁出资20%。公司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系汽车企业对钢管的需求。……
  近日,三井中国贸易公司通过了商务部批准,拿到营业牌照,可以在中国从事贸易工作。据悉,另外还有一家巴西公司拿到了类似牌照。“但不一样,大型公司拿到牌照很难,需要商务部批准,但是三井拿到了”。山口和夫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在下图中,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三井在中国钢铁行业布局的规模和深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井财团在中国钢铁行业的势力越来越庞大,时至今日已经不容忽视。
  正如曾经在三井物产工作12年、现在专门研究日韩财团模式的白益民对《环球财经》记者所分析的,三井所代表的日本财团已经充分地诠释了“到中国去投资”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那就是:利用中国钢铁行业要生存要发展的迫切需求,转移国内已经落后的产业技术和设备,在中国市场上获取高额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同时通过财团内企业或是本国企业之间的充分协作达到长期掌控中国乃至全球钢铁行业和市场的目的。
  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渗透,三井财团在与中国钢铁相关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占据了极其有利的主动地位。无论是面对铁矿石涨价,还是面对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三井都可以从容应对,在乱局中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
  “面对三井编织的这张大网,被别人掌控了全部产业链的国内钢铁巨头们恐怕就只能沦落为出苦力的小伙计了。”一位业内人士对《环球财经》记者说。
  铁矿石陈案
  2005年轰动一时的铁矿石价格暴涨事件充分地体现了控制能力缺失的严重后果。
  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进口铁矿石的供应。面对近年来钢铁行业迅速扩张带来的铁矿石需求压力,进口成了唯一的选择,海上铁矿贸易成为了主要的进口途径。
  2003年,全球海上贸易中全部的5.2亿吨铁矿主要来自以下的国家:澳大利亚36%、巴西35%、印度9%、南非5%、加拿大4%、其他国家11%。
  其中,最大的几家供应商是:巴西淡水河谷(CVRD)35%、力拓(澳大利亚)25%、BHPBillion(澳大利亚)18%,这三家公司占有全球铁矿石海上贸易78%的市场份额。同供给方的寡头垄断相仿,铁矿石的消费方也是由多家超大型的钢铁企业组成的,中国宝钢也是其中之一。被称为“全球吸铁石”的中国目前是世界铁矿石市场最大的买主。国际贸易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铁矿石销往了中国。
  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秘鲁和加拿大。其中的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又是最主要的供应国,2003年中国从这三国进口的铁矿石分别达到了5813万吨、3840万吨和3228万吨。
  在几个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都有日本的合资企业。以三井财团的新日铁为例,其在隶属于淡水河谷公司的NIBRASCO矿山中占有25.4%的股份,在隶属于力拓的两个矿山中分别拥有10.5%和28.2%的股份。
  而在整个澳大利亚矿区里,到处可以看见新日铁、三井、住友、伊藤忠这些日本公司的名字,他们已经在逐步控制钢铁业的上游产业。尽管它们不能独立地给铁矿石定价,但还是可以对价格的形成施加相当程度的影响,当然也不能排除它们和铁矿石巨头从涨价中共同获益的可能。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全球钢铁产业链的上游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控制权。
  经过2005年的危机后,中国企业主动出击,积极学习“新日铁模式”,与铁矿石巨头建立合资企业,以图在价格的波动中减小可能的损失。但是,以大钢厂为代表的合资热潮并没有能够在实质上争取到国内钢铁行业渴盼的铁矿石定价权。
  当2006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始的时候,宝钢凭借中钢协“全权代表”的尚方宝剑,在与阿赛洛和新日铁组成的全球铁矿石买方代表阵营中头一次拥有了真正的话语权。面对铁矿石巨头强硬的涨价立场,宝钢始终不为所动,而新日铁和阿赛洛都给足了宝钢面子,始终没有主导谈判。
  可令人失望的是,在谈判的最后中国钢铁企业不得不再一次向铁矿石巨头屈服,接受了涨价19%的要求。由此可见,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和利益平衡的形成不是几次谈判和合资就可以解决的。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的做法的确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
  除去对铁矿石生产源头的控制,日本企业也十分重视运输环节。例如,三井财团通过下属的商船三井为中国钢铁企业运输大量的铁矿石,这更增大了其对上游铁矿石资源的控制。
  2005年底,马鞍山钢铁公司与大阪商船三井船舶公司(MOSK)签订一份10年期合同,计划每年从巴西装运50万吨铁矿石。同样在2005年,宝钢已和日本商船三井签订了长期运输合约:15年内,商船三井将负责向上海每年运送500万吨铁矿石。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其中隐含的依赖关系依然应该受到关注。
  布局特点
  在中国钢铁企业为产销两旺欢欣鼓舞时,三井财团的下属企业也从三井财团宏大的战略部署中得到了更大的利益。
  三井财团在中国钢铁行业的布局明显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投资以技术领先为基础。
  中国钢铁行业的生产技术实力相对低下,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以2005年的板(带)材生产热为例,虽然全年总产量过亿吨,但仍多集中在普通钢材
  新日铁正是看准了中国钢铁生产技术落后、大量高档产品必须进口的现实,以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为先导进入了中国的钢铁行业。
  纵观国内的大型钢厂,几乎都从新日铁引进过设备和技术:宝钢几乎全部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引进自新日铁;武钢王牌产品硅钢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来自于新日铁;山东莱钢的中型轧钢机工业设备和电气设备分别来自新日铁和东芝;太钢的1549毫米热轧技术由新日铁提供……
  从三井财团的角度来看,中国合作者的技术低下无疑是大好事,而对于中国企业和国民经济来说,这却是一件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外国投资者都没有足够的动力向中国企业转移自己的先进技术,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将来也仍将证明这一点。”
  2、三井财团下属企业在合资企业中持股暗含规律。
  在本文中列举的大多数合资企业中,不仅三井下属的新日铁直接参与持股和提供技术,而且三井的核心三井物产也参与持有5%~10%的股份。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三井物产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但在钢铁行业中实际上并没有专属的钢铁企业。
  除了投入资本金,三井实际上还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组织协调所有与三井财团合资建立的钢铁企业以及下游的相关企业。
  新日铁就好比三井财团的先锋,依靠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合资者前来合作,而在进军中国钢铁市场的过程中,真正运筹帷幄的却是三井物产。
  3、十分注重政府公关。
  在中国,钢铁是垄断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投资者要想进入这样的行业,就一定要了解甚至预料到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可能的动向,与投资地政府甚至更高层次政府建立融洽的关系,从而推动投资项目的进行符合投资方的意愿。
  JFE和广州钢铁企业集团的合资项目的顺利完成就非常好地体现出了日本企业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理解。在政府的战略规划中,位于珠三洲核心、连接粤港澳的南沙将建成为世界性制造中心。区域内将先后建成钢铁、造船、石化、汽车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及交通、物流中心。
  在广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下,JFE与广钢高层多次互访和参与谈判,经短短五个月时间便完成可行性研究,达成协议。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和市长张广宁主持了项目的签约仪式。与其说是JFE和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合作,不如说是JFE的投资行为切中了广州政府的需求。
  4、在钢铁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投入,且关联程度很高。
  为了生产汽车用钢,三井财团与宝钢合资建厂;为了钢铁产品的流通便捷,三井财团建成了上海宝井;为了丰田汽车和其他日系汽车制造企业的需要,三井财团建立了广州盛旭汽车配件公司和广州万宝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一批配套供应企业。这些企业环环相扣,互相配合。
  在中国钢铁企业为产销两旺欢欣鼓舞时,三井财团的下属企业也从三井财团宏大的中国战略部署中得到了更大的利益。
  三井资本迷宫
  白益民/文
  在日本,三井物产被认为是“产业组织者”,并且是日本资源战略的优秀执行者,为日本的产业结构转换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井物产作为日本代表性的综合商社,是具有特殊机能的贸易组织,在战后日本的高速增长期,曾发挥重要作用。在推进“贸易立国”国策,保障能源、资源供给等方面,为日本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完美诠释。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成立于日。目前,三井物产已拥有38,000多名员工、700多家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76个总部和分枝机构,经营范围包括钢铁、纺织、机械、化工、能源、电子和信息、粮油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的贸易和投资等。
  1993年,三井物产排名世界500强第一,在其后的10年间也都基本排名500强前10位。2004年后,由于三井物产将能源部门等重要产业机构独立核算,排名迅速下降,从而使其真正的实力和活动不为外界所注意。
  产业组织者
  在日本经济中,三井物产所扮演的是产业“组织者”的角色。
  三井物产创业以来一百余年,为适应时代要求,在粮食、机械、能源、纤维、物资、金融等广泛领域,培育了形形色色的产业资本。如今,它们都已茁壮成长、分枝独立,在当前的三井企业集团(三井财团)中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井财团建立了庞大的产业集团,包含如:丰田汽车、东芝电气等世界著名公司。2001年,三井财团的核心企业“樱花银行”与住友财团的核心银行“住友银行”合并,成立了三井住友银行。
  三井物产的发展史,就是其地区多样化、产品多样化尤其是功能多样化逐步展开,渐趋推广,日益深入,综合运用,自如协调的历史,多样化经营是综合商社的永恒主题。其业务的基本定位是提供交易服务即做中介人,为出口商开发海外市场,为进口商寻找所需的原材料或产品,为了实施这些交易,三井物产为客户提供最有效的商业动态,市场行情等信息,监督贸易双方的商业信用,帮助筹措资金或安排易货贸易,甚至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的运输服务,把触角尽可能地伸向全球经济生活中人们想得到甚至想不到的角落。
  例如:与以铁矿石起家的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的关系,不仅限于资源开发,而是包括与海运公司的共同经营、货车、大型垃圾卡车等矿山机械的制造、矾土(铝的主要原料)开发等一起,和三井物产内多个部门形成一个新的商机。
  由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丰田汽车、伊藤洋华堂集团等同为三井物产的重要关联企业,为实现一元化管理和信息共享,三井物产在公司内设立顾客制度,目的是为了形成跨部门的事务处理机制。
  三井物产是三井财团的核心公司,它有两个关键职能:第一是通过各种各样精心设计的服务促进客户的国际贸易活动;第二是全球性地调动信息、人力、财力等资源和客户共同努力,从而创建新的业务,新的公司,新的产业。同时,他本身又在日本的国内外拥有上千家的关联企业群。
  这一千家企业编组的8万人体制,生龙活虎地开展着全球性营销活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三井物产的综合力量。
  日本经济“牵引车”
  三井家族的历史悠久。1673年,三井高利()在京都开设“三井吴服店”,这是“三越百货”的前身。
  三井高利在其制订的三井家训中强调“应该到岛崎或外国去做交易”,这就是三井国际化的先声。
  明治维新后,在明治政府把官营企业划归私人经营的过程中,三井家族购买了煤矿、纺织所、制丝所等。经销三池煤田所产煤炭为三井物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池煤田原为政府经营,1888年政府决定将三池煤田卖给民间公司,三井物产成功买得三池煤田。
  当时,三井物产除了以上海为亚洲发展的出发点外,在伦敦、巴黎、纽约亦设分店,但性质不大相同。在伦敦等先进地区设立分店除贸易外,并具有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目的。明治开国以来,日本人的目标就是“赶超欧美”。因此,尽早实现手工业向现代工业,作坊向企业的过渡是十分必要的。
  支持日本最早现代工业——棉纺织业发展的正是三井物产。从英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棉纺机,从中国、印度、美国购买棉花,三井物产是日本棉纺业发展的幕后英雄。
  1947年财阀解体后,以从战场归来的两名有商社经验的人成为三井董事长。三井物产的前身“第一物产”成立,打出了“综合商社”的旗号,开始当时最为紧急的生活用品进口工作。第一物产通过积极运作,达成了代理业务委托协议。
  1948年放宽统制后,日本出口实现自由化,第一物产在海外广泛拓展商圈,根据各外国的需求在国内各处采买。为培养人才,第一物产不惜投入当时十分宝贵的外汇。在连海外出差经费都不能保证的1950年代,就每年向美国派出3人左右的年轻职员作为海外研修生。
  1960年,日本政府发布“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搭上了高度成长的列车。三井物产作为这趟列车的“牵引车”,活跃在各个经济层面。
  此时期三井物产引人注目的活动就是,为给重化学工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高度完善了原料供应渠道。从单独买矿(原料的逐次购买)经过签订长期合同、融资买矿(在为矿产开发、采掘筹措必要的资金基础上购买)到开发进口,直接参与矿产资源的开发。
  这样,三井物产完善了作为综合商社的机能,支援了日本产业的发展。
  1960年前后,三井物产在墨西哥、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参与铜矿开发,并独立进行资源勘查,向矿业公司推荐优质矿源,并共同开发。
  同时,三井物产通过建设保龄球馆进入娱乐休闲产业,还着眼于将来的计算机的普及化,取得当时美国最新的Powers型数值统计机的销售代理权,为日本计算机普及奠定基础。
  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了深刻而长期的不景气。而三井物产在石油危机以前就以“能源是日本产业和国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为信念,通过煤炭、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的供应使供给方分散化,还对能源开发进行投资。同时努力保证支撑工业发展基础的铁矿石等技术原料的稳定供应。
  三井除运用自己的巨额资金投资石油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外,也很早开始注意液化气的开发,并且在4个国家的企业参加的阿联酋达斯岛海上开发项目出资36%,成功地把所生产的天然气全部供给日本。三井物产此后也通过萨哈林岛原油、天然气开发的大项目,为日本的健全的多元化能源来源的形成做出贡献。补白:
  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枪田松瑩
  枪田松瑩先生于2002年10月就任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他已经为三井物产服务超过38年。
  枪田出生于1943年,196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学位,同年加入三井物产。在三井物产大阪事务所工作2年后,枪田被派往三井物产纽约事务所,数年后调任三井物产伦敦事务所,并在伦敦工作5年。
  1983年,枪田任满返回三井物产东京总部,在社长秘书处担任执行助理。1987年,枪田升任NihonUnisysInc.营销开发部部长。
  1990年,枪田担任社长执行助理,直至1993年获任电气机械部部长。
  1997年起,枪田获选为公司董事。1998年,升任信息产业本部长。
  2000年,枪田升任公司常务董事,并担任经营企画部部长。
  2002年1月起,枪田担任公司常务董事和首席战略官,并于同年4月升任公司专务执行官和首席战略官。同年6月,升任专务董事,并继续担任专务执行官和首席战略官。
  2002年10月,枪田升任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社长。
  整合在即
  本刊记者 裴金钢
  与三井的默不作声相对应的,是中国钢铁股的喧嚣,国际资本的动作,也许是音符的起源。谁将主导中国钢铁股的未来?
  2006年,是世界钢铁行业的“回光返照年”。尤其是在这一年的中后期,中国大陆和港股钢铁板块的异常兴奋,更是带动了全球钢铁股票的一路狂飚。
  而在此之前,世界钢铁巨头的一系列的跨国动作,也许就是造就这种“反常现象”的真正隐私。
  近期,世界资本市场有关钢铁股板块的动向非常值得关注。
  就说在香港H股上市的鞍钢股份(0347)吧,从2006年10月份开始上攻,至今仍未见顶;而其股价52周内的波幅更是肩跨“4.000-9.600”的巨大空间。
  同样,港股马鞍山钢铁股份(0323)的好日子从8月份就光临了,至今仍是飞龙在天,其股价52周内的波幅为2.250-3.540港元。
  中国A股市场就更加热闹了。
  据统计,截至11月中下旬,中国35只钢铁公司季涨跌幅平均值达到+18.02%。其中济南钢铁(600022)、太钢不锈(000825)、鹏博士(600804)、宝钢股份(600019)、武钢股份(600005)、鞍钢股份(000898)涨幅都在从50%左右到70%多不等。
  事情还远不止如此,据悉,在中国钢铁股的呼唤下,整个世界钢铁股都已经慢慢苏醒过来。
  “抢票”上车
  世界钢铁巨头近期何以如此热衷于开疆阔土,又何以如此青睐中国呢?
  要弄清楚这其中的奥秘,先须分析近年来国际钢铁市场的运行趋势。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上调了它对今、明两年世界经济DGP增长率的预期值:2006年的由4.9%上调为5.1%;2006年的由4.7%上调到4.9%。
  根据规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消费大量的钢铁。新世纪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场强劲,这些新兴经济体的成长确实已经成为拉动钢铁业的巨大量能。
  正因如此,国际钢铁工业协会2006年对全球钢铁消费增长的预期也比2005年上提了2个百分点(从7%到9%)。
  消费预期的提升预示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在这一利好的刺激下,世界资本蜂涌向钢铁市场就有情可原了。但是他们为什么更加青睐中国呢?
  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为此提供了答案:过去几年,尽管中国宏观调控控制了钢铁投资的规模和热情,但中国钢材出口目前已经从多万吨增至近4000万吨,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而且未来增长势头仍然十分强劲,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80%。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刚刚胜利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以史无前例的气魄将世界最具潜力的大洲市场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经济连接在了一起;另外,GDP年增速达8%、和中国关系越趋紧密的越南马上就要加入WTO了,而它跟中国高层达成的经济合作意向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鼓噪了钢铁资本对于中国的热情。
  但另有数据显示,目前国际钢铁股平均市盈率在10倍左右,市净率在2倍左右,而中国的钢铁股只有6到8倍左右,市净率更只有1倍左右。
  也就是说,在备受期待的中国钢铁行业,身处其内的中国钢铁股现价还远远低于其本该具有的投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谁搭上了中国这趟“票价低廉、服务一流”的列车,谁不就抢到了源于世界市场的超额盈利吗?
  拳头,到底应该怎么握
  不管怎么说,中国钢铁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目光的焦点上。
  两年来,国际铁矿石垄断价格已经涨了再涨,未来仍可能攀高。中国刚才有1/4出口韩国,但韩国近期已经开始对进口钢材进行监测;11月中,墨西哥传来消息,该国钢铁公司正准备对中国钢铁产品提出反倾销诉讼……
  面对世界的垄断要价、壁垒式限制以及蜂拥而至的国际资本,有人提出,中国钢铁业一定要形成统一的合力!
  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但关键是怎样形成合力呢?
  “由于体制方面的限制,靠国有钢铁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突围困难重重。”中国社科院袁钢明研究员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后对《环球财经》记者说,“比如,首钢从北京搬走还要到外地再造一个首钢,这完全不是市场行为。如果充分考虑效益问题,那几千个亿的投资从哪里来,只能是国家买单。所以,只要涉及政治意愿,经济效益往往都会扯皮。”
  分析完首钢的例子,袁钢明又再次强调了其他一些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在兼并中遇到的阻力,同时又说:“即使未遭地方政府敌视,成功入主了地方钢铁企业或者民营钢铁,结果又能怎样呢?宝钢曾受政策方委托筹建宁波钢铁,宁波地方政府当时也非常欢迎宝钢,希望和它共同发展地方经济,结果宝钢20年不搞建设,硬把对方沦为了铁矿石码头。最后还是一个民企——建龙进去后才真正把宁波钢铁发展起来,并且搞得如火如荼。”
  谈到建龙,袁钢明说道:“建龙的并购确实比较成功。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它能成功地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大规模重组;它已经整合成了一个由14个7个钢铁另外一个矿山、炼焦、加建材、造船七个企业的联合体,效益都非常显著。这应该给我们以一些启示。”
  借外资之网捕鱼?
  本刊记者 裴金刚
  据悉,新日铁内部已紧急动员,正计划跟韩国最大的钢公司浦项制铁合作,并计划进一步整合中国的钢铁势力
  近期,米塔尔收购了阿塞罗92%的股权,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家年产1亿吨的钢铁巨寡头。为此,整个世界的钢铁市场格局立即风声鹤唳起来。
  据了解,日系钢铁资本已经开始加速推进“抱团取火”战略;其中新日铁内部已紧急动员、准备积极应对,目前正计划跟韩国最大的钢公司POSCO公司(浦项制铁)合作,并计划进一步整合中国的钢铁势力。
  面对正在急速演化的世界钢铁市场变局,和不断扩张而且贪得无厌的世界钢铁资本,中国钢铁行业这篇文章又该如何谋篇布局?
  带着这个问题,《环球财经》记者对中国社科院正在进行“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专题调研”的袁钢明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环球财经》:米塔尔收购了阿塞罗92%的股权,世界钢铁行业一体化经营的趋势越来越强化。对此,您又是如何评价的?
  袁钢明:在米塔尔收购阿塞洛之前,世界钢铁企业交叉持股的格局对整个国际市场并没有太多的坏处。但米塔尔控股阿塞洛之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这可能对市场充分竞争不利。
  现在确实需要高度警惕了,但是关起门来警惕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还是应该放开一条缝。放开一小部市场让外资进来,并无碍大局。
  中国钢铁市场整体产量已经达到了4亿吨。而目前外资可能进入中国投资额度最大的山东莱芜钢铁,其产能也就1000万吨。
  怕就怕外资钢铁企业和中国占有市场垄断地位、享有政策优势的钢铁企业深度捆绑起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宝钢尽管还控制着集团属下的汽车钢板合资公司50%的股权,但外方持有的另50%股权中有新日铁38%和阿塞洛12%的股权,现在阿塞洛的实际控制人已经是米塔尔了。
  《环球财经》:除了米塔尔,日资也在加紧布局中国,他们都在纷纷寻找股权渗透的孔道,对此您有何看法?
  袁钢明:国际钢铁企业相互参股,有利于全球钢铁企业就近采购、运输、生产和组织货源,从而大大降低其运营成本、管理成本和不必要的损耗。
  目前,国际钢铁领域的顶尖技术还是把持在国外大型钢铁企业手里,日本在这些领域有明显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一味惧怕外资,盲目闭关自守、或者关起门来自己整合只能使自己更加落后。外国钢铁资本编织了一整套完整的钢铁价值链网络,我们不要拒绝去使用它,应该学会借网打鱼。
  《环球财经》: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正在取得一个共识,即必须形成统一的合力以应对深刻变化的国际钢铁市场变局。对此,您又怎么看呢?
  袁钢明:过于分散容易被分割收购,整合是必须的。但是,关键看怎么整合,谁来整合?
  大型优质的钢铁企业在耗能上、在产品质量上确实比较好,但是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投资经营效益指标都比较差,生产成本高、管理费用高、利润率低、投资回收期长、资本状态不太好、政策依赖过强、市场反应能力太慢;在跨地区收购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如果单靠这些大型国有企业整合市场,结果可想而知。
  《环球财经》:那您认为中国钢铁行业的整合之路应该怎么走?
  袁钢明:不能把民营钢铁企业一棍子打死,应该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来,并且让市场来最终确定谁来整合谁。目前沙钢、津西钢铁发展得都很好,唐山建龙成功整合的案例也非常值得注意。民营钢铁企业正在不断壮大,随着企业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他们的优势已经越来越突出了。
  《环球财经》:国际资本不断向我国渗透、原材料和钢铁产品依赖国际市场,我国钢铁业未来最佳的选择是什么?
  袁钢明:可选择的途径还有很多,比如可以结合国内外的区域经济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可以有限度地、有控制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管理。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像新日铁的钢铁专家就极力建议中国政府控制民营钢铁企业,这是不对的。
  来源:《环球财经》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新闻推荐】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秋天不回来
频道精彩推荐
唱给你的歌
··········
··········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客观公正的内容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