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单反毁一生生 世界顶级随身MP3都有啥

单反穷三代,HiFi毁一生:玩摄影和音乐哪个更费钱?单反穷三代,HiFi毁一生:玩摄影和音乐哪个更费钱?IT之家百家号“单反穷三代,HiFi毁一生”,这句话估计不少人都听过,说的是这两个爱好都比较费钱。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因为它隐含的针对者并不是那些真正的有钱人,所以,它之所以流传甚广是因为戳中了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痛点——钱不够花!注意,是“钱不够花”而不是“穷”。为什么这么说呢?毕竟单反也好,HiFi也好,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没有这些额外的花销,正常的日用开支一般都没什么问题;而加入这些东西,可能就会觉得手头会有点吃紧了。这就是“钱不够花”与“穷”的区别,当日用开支都成问题,那才叫真正的穷。不少人现在调侃自己“穷”,不过是句玩笑话,你要当真就没意思了,他肯定不会对一个睡在桥洞里的流浪汉说自己穷。既然明了了这句话的适用人群,我们就可以继续往下侃了。可能有不少人觉得不就是个爱好吗?有这么吓人吗?实际上这也分人,还得看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东西。就我们常见的这些爱好里,基本要入门都不是很难,绝大多数门槛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但怕就怕在有的爱好坑比较浅,有的爱好坑比较深,坑浅的那些爱好你好进去,也好出来;坑深的那些爱好,进去之后再想出来就比较难了。HiFi和摄影就属于坑比较深的,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跟手表、名画、珍稀木材这些纯富人的玩物相比,那还是差不少档次。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是全心投入这些爱好,那花销还真不小。究竟玩HiFi和玩摄影哪个更费钱?要一句话说清楚这事儿是不可能的,不能一概而论。上面已经说了,入门其实费不了多少钱,关键看入门以后的状态。有的人倒是入门了,进来转了一圈觉得没什么意思,也不想再投入,那花销就固定在入门那个时刻;有的人入门后觉得还挺好玩,激发起了自己极大的兴趣,后续的投入自然就高了。具体都会有哪些开销,我们下面慢慢捋一捋。你没想到房子也是一笔HiFi投入玩HiFi都是怎么入坑的呢?相信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耳机系统跳进来的。某年某月由于某种机缘听到了一款耳机比自己手里的渣渣耳机好得多的音质,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发现了一片之前从未涉足过的新天地,于是就走上了发烧的不归路。玩HiFi主要是折腾音源、解码、放大、扬声器、线材、电源、配件这些东西,耳机系统相对比较好满足,音箱系统则需要更大的投入。▲千元级别的耳机现在依然成了入门耳机先说耳机系统吧,毕竟玩的人多,也便宜一些。现在基本都是从千元大耳机入手,过去千元机还是中高档,现在已然沦为入门级。买了大耳机后发现用来接手机并不能发出让你满意的声音,于是请教入坑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人家跟你说手机怎么能搞定大耳机,最差也得来个一体机推。接下来又入手千元级的一体机,试了一试,果然比手机直推效果好多了,老烧们说得还是有道理。不仅耳机需要升级,其它设备也得跟着升级尝到甜头后,升级的欲望便蠢蠢欲动,千元级别的入门器材已经不能满足挑剔的耳朵,三四千的耳机得上,更好一点一体机也得上,预算在不断膨胀,一万元的总价眼看着就突破了。然而一体机终归是一体机,对独立解码器和耳放的渴望与日俱增,终于在不久的将来,你将它们也收入囊中。然而耳机与前端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升级过程,各品牌万元级旗舰耳机让你朝思暮想,更好的解码器和耳放也令你心痒不已。这时候你又知道了线材的好处,开始尝试更换耳机线、信号线、电源线。你对老旧的CD机愈发不满,开始寻思着来一台靠谱的网播,这样你就能坐在沙发上遥控音乐的播放而不必为了起来换碟而烦恼。你开始对器材的避震敏感,换上沉重的器材架,并给器材架上的所有器材装上好避震,连线材避震也不落下。你还发现家里的电源不行,于是把电源专线拉起来,滤波器、再生电源都试一遍。▲这时候你的器材总价值可能已经超出10万元了,甚至有可能达到二三十万,然而你还是不满足,因为你心里还有个音箱梦,同样的花销,音箱能给你带来更加自然的听感,没有理由不对音箱系统向往。但玩音箱不像玩耳机,音箱系统对空间的要求很高,家里得有足够的空间摆放。什么意思呢?你得有个大房子,最好还能有一间单独的听音室。家里空间紧张的可能就此打住了,要是有地方能摆,那你又得开始琢磨玩什么箱子的问题了。你觉得有源箱不够HiFi,于是从无源箱入手。先玩书架箱练练手,然后是落地箱。你发现房间没做声学处理,声音乱成一团,于是又把房间重新装修一遍。这时候你又觉得CD机太工业,而网播又没内涵,是时候上更有逼格的黑胶机了,唱头唱臂换得不亦乐乎,对于黑胶唱片的保养也学到不少知识。▲只有在现场才能最大化体验音乐的魅力你终于歇下来盘点自己的花销了,不知不觉它已经从你入门时的两千元变成了现在的两百万元,这是你从来没想到过的。你有时也会想这样的爱好到底好不好,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交往的都是一帮大老爷们儿,年轻时没有妹子愿意跟你交流,年龄大了还是跟老基友们一块混,圈子一直都是这么小。有一天你去现场听了音乐会,那是你一生中最震撼的听音体验,你终于明白音乐的魅力原来在现场,还发什么烧啊,这两百万要是用来听音乐会该多好!最贵的其实并不是摄影器材说完玩HiFi的花费,我们再来聊聊摄影的开销。依然是某个机缘之下,你跟某个带着单反的朋友一起出游,你发现同样拍一个东西,你用手机怎么拍都不如人家单反拍出来的效果,尤其是拍妹子,人家用单反拍出来那叫一个甜美,背景虚得一塌糊涂,你用手机拍出来就像一柴禾妞。于是你认为要拍出好照片必须得上单反!上网一查单反的价格,还真不便宜,一套最便宜的入门套机都要三四千,但是为了能拍出好照片,咬咬牙,买!▲入门单反的相机其实也不便宜入门单反终于到手了,心里顿时有了底气,恨不得走哪儿都把相机带上。然而拍了几次之后有点气馁,自己用单反拍出来的似乎并没有比手机强多少。为什么呢?有的人连说明书都没看,从买回来那天起就一直挂自动模式拍,哪能拍好吗?用心的人则买了好几本摄影入门书籍,天天钻研,一段时间之后拍出来的照片总算有了点起色,也知道了半幅机和全幅机的区别,了解了什么是狗头什么是牛头,升级器材的念头也逐渐冒了出来。老法师天天安利全幅机,心痒得不行,可最便宜的全幅机也得八千多,暂时忍一忍,换个稍微便宜一点的中档半幅机身先用着,虽然是中档机身,但好歹手感和操控都好了啊,还有肩屏。套头也早看不顺眼了,换个红圈或金圈24-70标变,不管怎样先上它一支大三元镜头。定焦也不能少,就算狗定成像也比一般变焦好,别的定焦都贵,先来一颗50/1.8。▲不仅相机镜头要更新,相关附件的升级也是一笔大开销配件也得升级,店家赠的相机包太LOW,换;存储卡读写速度太慢,换;UV镜得上B+W,三脚架也不能少,毕竟铁手功不如架子稳。一批设备换过去,全部家当已经突破两万。过后的这段平静期有多长呢?这还真不知道,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你对高端器材有了更强烈的向往,你想收齐大三元镜头,从广角到长焦的定焦都令你垂涎不已,全幅机身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每一样都在万元左右,但最终你还是如愿以偿将他们纳入麾下。你对配件也开始更加看重,万元左右的脚架云台、高级滤镜系统、还有闪光灯系统,这些你以前想不不敢想的东西,现在也逐渐进入你的视野。数码相机玩腻了,你又想尝试一下胶片;全画幅玩腻了,你又尝试一下中画幅和大画幅;单反玩腻了你又想涉足旁轴……终于有一天,你狠下心来把梦想中的旗舰机身和顶级镜头都买回来了,你还买了几个防潮箱来伺候你那些昂贵的器材,看着上百万的器材躺在防潮箱里你非常满足,却突然发现你已经很久没有出去拍过片子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IT之家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IT之家,爱科技,爱这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HiFi毁一生 世界顶级随身MP3都有啥(6)|iPod|HiFi|MP3_数码_新浪科技_新浪网
HiFi毁一生 世界顶级随身MP3都有啥(6)
  iPod Classic
  售价:1998元
  也许看到这货很多网友会说:这玩意也叫发烧,别逗了。但是很多发烧友,甚至笔者也一样,当初的发烧经历都是从这款产品开始的,身边能接触到的,觉得最发烧的MP3就是IPC了,攒了很久的钱才入手。也许烧过很久之后手里拿着901,抽屉里躺着C4、AK100、D50,再也不用IPC了,觉得它就是渣渣了,但是它确实是无数发烧友的起步。
iPod Classic
  甚至很多烧友在折腾过无数随身发烧器材之后,最后又回到IPC上,为什么?因为它有着最好的综合水平,长续航、大容量、声音还凑合、操作很人性化。并且对于随身来说,很多时候因为外界环境的杂音,用户并不能真正的体验到一款产品声音的完全水平,所以很多玩了很久随身的朋友也就发现,其实音质差不多就可以了。对于“差不多”这个词来说,也许最好的也就是苹果了,因为除了中规中矩的声音表现之外,其他各方面都是非常强大的,当然前提是你能用的惯iTunes的话。
iPod Classic
  并且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iPod本身就有的优点之外,其实现在的IPC还有这很大的可玩性,相比耳机口而言音质提升不小的Line
Out接口、可以刷Rockbox固件等等,让这款产品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而相比之前介绍的几款真正意义上的发烧级设备来说,IPC反而显得性价比非常出众,在可玩性方面也远远高于这些产品。当然,如果你是个“病入膏肓”的发烧友,我说了这么多有点你也一样还是看不上它。
  总结:
  发烧类随身产品虽然目前不断有着大量的新品上市,但是这也代表着这个新市场目前正在飞速的发展,虽然作为一个小众行业但是旗舰产品的优秀口碑和知名度也为这些厂商在中低端真正“圈钱”的市场能否做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的随身HiFi市场也多多少少的还存在着一些泡沫,比如一部分产品的售价过于高昂,产品的声音是不是真的出色或者说作为随身产品而言有没有必要将音质强调的如此重要等等,但是不得不承认随身高端音频播放器为已经萎靡十余年的HiFi行业注入了一阵强心剂,让无数发烧友们看到了这个市场复苏的希望。
值班电话:010-&&|&&&&|&&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主题:十款可以听一辈子的经典书架箱
泡网分: 29.67
精华: 1帖子: 4977
注册: 2006年08月
最近看到一位做音响放大器开发的高手,列出他在听过的上百款音箱中推荐的最值得发烧友追捧的十款:
1.英国 BBC 3/5A,有很多厂家按此标准生产,比较著名的是Rogers的15欧版。3/5A是发烧友的神器,一道迈不过的坎。
2.意大利 世霸Sonus Faber的大情人(Electa Amator)、小情人(Minima)、小名琴(Guarneri Homage)都制作精良,值得拥有。
3.英国 百变龙Celestion SL600i,铝合金箱体,初听不一定喜人,但非常耐听。也可选择低一档的SL-6铜膜高音版,声音取向相同。
4.英国 雨后初晴Harbeth P3,被誉为3/5A的接班人。
5.英国 贵族 ProAc 1 SC,贵族最经典的书架箱
6.美国 JBL 4425,美国书架箱的代表作
7.瑞士 瑞宝ensEemble 银参考
8.英国 AE-1
9.丹麦 达尼 皇太子 Dali Mentor Menuet
10.丹麦 丹拿 Dynaudio S 1.4
以上产品都是经过发烧界多年检验的停产经典(丹拿1.4不知道还在生产没有),如果遇到,银弹射程够,果断拿下。
欢迎大家拍砖 本帖最后由 jeffyc 于
12:01 编辑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46086&&回帖:146 &&
泡网分: 63.717
精华: 4帖子: 11444
注册: 2001年04月
最凉的粉 发表于
请教一下,左边小的是啥箱子?德产的F&F,板岩音箱,3万一对,听着还不错
泡网分: 4.767
帖子: 6818
注册: 2014年08月
音盲 发表于
當年 Celestion 用的是自家的出品。原来这样,谢谢你的介绍,,
泡网分: 20.677
帖子: 1232
注册: 2006年03月
音盲 发表于
當年 Celestion 用的是自家的出品。最近見過一對成色甚佳的 SL6,要港元$4000,當年一對買$2600。
泡网分: 20.677
帖子: 1232
注册: 2006年03月
光影之光影 发表于
SL6不知道用了哪家的单元,如此引人,當年 Celestion 用的是自家的出品。
泡网分: 4.767
帖子: 6818
注册: 2014年08月
音盲 发表于
SL700 及 SL600 皆是鋁是金箱體,很奇怪,Celestion 的巔峰之作並不是SL700,已是 SL600。其實,八十年代初 Celestion 推出了SL6,它的價錢只是 Rogers LS3/5a 的四分之三,但表現卻全面很多。
繼後的 SL600 更是當年同期產品中價格和質素皆鶴立雞群,被公認為兩路書架箱的皇者。聲音極為開揚自然,幾乎毫無染色,音像完全脫離箱體,真實感極強,卻"淡而有致",不似 LS3/5a 味精般嬌艷(曾在電台聽過 LS3/5a 白牌仔及主持人,作即時比較,發覺中音的鼻音太重,高音不夠細緻)!SL600 直到昂貴難造的銅膜高音單元存貨消耗殆盡,Celestion 推出 SL6si 及 SL600si 改用同樣結構的鋁膜單元。甚至新出的SL700 作為 SL600 的後繼旗艦產品。由於改用鋁膜高音,SL700 的韻味已遜於 SL600 了。最後一款 Kingston 也無代替 SL600 的地位。
現在的二手市場,可以找到 SL6si,SL600si。但很難找到 SL6 及 SL600(價格也很高),因為,他們才是收藏者的目標。SL6不知道用了哪家的单元,如此引人,
泡网分: 20.677
帖子: 1232
注册: 2006年03月
zzzben 发表于
700的怎么样?好像是铝合金的箱体,SL700 及 SL600 皆是鋁是金箱體,很奇怪,Celestion 的巔峰之作並不是SL700,已是 SL600。其實,八十年代初 Celestion 推出了SL6,它的價錢只是 Rogers LS3/5a 的四分之三,但表現卻全面很多。
繼後的 SL600 更是當年同期產品中價格和質素皆鶴立雞群,被公認為兩路書架箱的皇者。聲音極為開揚自然,幾乎毫無染色,音像完全脫離箱體,真實感極強,卻"淡而有致",不似 LS3/5a 味精般嬌艷(曾在電台聽過 LS3/5a 白牌仔及主持人,作即時比較,發覺中音的鼻音太重,高音不夠細緻)!SL600 直到昂貴難造的銅膜高音單元存貨消耗殆盡,Celestion 推出 SL6si 及 SL600si 改用同樣結構的鋁膜單元。甚至新出的SL700 作為 SL600 的後繼旗艦產品。由於改用鋁膜高音,SL700 的韻味已遜於 SL600 了。最後一款 Kingston 也無代替 SL600 的地位。
現在的二手市場,可以找到 SL6si,SL600si。但很難找到 SL6 及 SL600(價格也很高),因為,他們才是收藏者的目標。 本帖最后由 音盲 于
09:50 编辑
泡网分: 24.163
帖子: 2242
注册: 2007年02月
一对20年陈酿的丹麦箱,一直留着听,功放倒是换过几台……
泡网分: 9.2
注册: 2008年12月
音盲 发表于
入了一對Celestion SL600 連全新原裝腳架
700的怎么样?好像是铝合金的箱体,
泡网分: 11.238
注册: 2008年08月
joshen 发表于
最近发现的,大的在小的面前不算啥好东西,有人研究过没有
请教一下,左边小的是啥箱子?
泡网分: 20.677
帖子: 1232
注册: 2006年03月
音盲 发表于
1.英国 BBC LS5/9 比 LS3/5A 更好。
3.英国 百变龙Celestion SL600i 就不如第一代 SL600
6.美国 JBL 4425 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我較喜歡 JBL 4312入了一對Celestion SL600 連全新原裝腳架
泡网分: 24.919
注册: 2004年01月
fumac 发表于
没有c1 都是瞎吹真的假的?
泡网分: 4.767
帖子: 6818
注册: 2014年08月
joshen 发表于
最近发现的,大的在小的面前不算啥好东西,有人研究过没有
从社会保有量看,小的比大的多得多,,~
泡网分: 0.295
注册: 2012年07月
我看到有人说他的naim xs 推c1特别爽。看来c1要的推力被人神话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181
注册: 2004年07月
1 Rogers--賣中國.
3 Celestion--賣中國.
6 JBL--賣死棒子.
10 Dynaudio--賣中國.
泡网分: 0.438
注册: 2010年07月
老烧不死, 只是凋零!
泡网分: 63.717
精华: 4帖子: 11444
注册: 2001年04月
最近发现的,大的在小的面前不算啥好东西,有人研究过没有
泡网分: 39.879
精华: 1帖子: 4196
注册: 2003年07月
贱人就是矫情 发表于
B&W音箱如何?805不错
泡网分: 64.572
精华: 6帖子: 24764
注册: 2002年10月
RX2 发表于
居然没有丹拿C1。没有c1 都是瞎吹
泡网分: 4.632
注册: 2010年07月
都是经典书架啊,可惜基本都停产了,不知现在是否有延续的产品型号
泡网分: 47.143
帖子: 10809
注册: 2005年12月
DKLer 发表于
同样价格的话我选p3esr我当时也想上p3esr,但是功放要更上一层楼了。。。
泡网分: 0.295
注册: 2012年07月
我心依舊 发表于
Spendor&&SP3/1R2同样价格的话我选p3esr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149
帖子: 1420
注册: 2004年04月
90年代,去过不下6次广州白天鹅国际音响展,也在海印听过无数箱子,唯一能打动我的,是在一家店铺里听的一对丹拿的书架箱,型号忘记了,才6000多元,当时真的有惊艳的感觉。
泡网分: 0.932
注册: 2006年07月
sigma110 发表于
您不开玩笑吧?他就是开玩笑的
泡网分: 35.804
精华: 1帖子: 7097
注册: 2002年08月
LS3/5A我觉得是BBC的LS系列里比较弱的
泡网分: 8.981
注册: 2009年06月
Spendor&&SP3/1R2
泡网分: 47.143
帖子: 10809
注册: 2005年12月
个人比较喜欢kef和猛牌的旗舰书架箱!
泡网分: 0.917
帖子: 4050
注册: 2013年10月
padfield 发表于
旧经典音箱带给你音樂。高新科技音箱给你的是声音。纯个人感觉。当然亦不一慨而论。旧经典音箱带给你情怀。高新科技音箱给你的是声音。
音乐存在于创作者的手里,音乐通过音箱给你。
泡网分: 65.461
精华: 4帖子: 9605
注册: 2002年09月
现在搞35A比较恐怖啊,淘宝上Rogers 35A有卖箱体的,有卖单元的,有卖分频器的,有卖logo的,有卖铭牌的,可以说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了。
泡网分: 0.507
注册: 2016年01月
只有3/5A,其它听不听都无所谓
泡网分: 8.28
注册: 2009年10月
旧经典音箱带给你音樂。高新科技音箱给你的是声音。纯个人感觉。当然亦不一慨而论。
&版权所有:&&&&
网站投诉举报电话:【图片】耳机穷三代 HiFi毁一生【玩转hifi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23贴子:
耳机穷三代 HiFi毁一生
耳机圈第一名嘴耳机林Sir李盛茂。地球最后神器AKG K1000。闫骏。闫骏曾经拥有的一部分耳机。邱磊在索尼耳机新品发布会。动圈之神Sony R10。步步高Vivo活动现场。  HiFi圈子是一个很小众的圈子,也是一个更玄乎、更神秘的圈子。他们信奉着一句话——“耳机穷三代,HiFi毁一生”。很多人会不理解,一个小小的耳机哪有什么可神秘的,这只能说他们对这个圈子了解得太少了。一套顶级的摄影器材要花费数十万元,一根HiFi系统中用于连接的电源线超过10万元。还有为了听音而牵单独的高压线入户、通过精确的听力测试后修建符合听音声学结构的听音室的狂热行为,这些并非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一根HiFi系统中用于连接的电源线超过10万元广东是国内老烧最多的,四川则是耳机圈公认的发烧氛围最良好的为了供电稳定单独弄来一根高压电,装修专门的听音室  发烧友眼中的四川耳机圈  国内耳机发烧友最多的地方,非北上广川4地莫属,广东是国内老烧最多的,四川则是耳机圈公认的发烧氛围最良好的,或许这也和四川人喜欢吃喝的个性有关。  四川发烧友每次聚会,都是一次吃货的盛宴。对他们而言,要吃得开心,才能玩得开心,而不会出现其他3地聚在一起仅仅是一起试听耳机,然后便三三两两散去的情况。每一次聚会不仅是耳机的交流,更像是朋友的聚会,大家交流的并不只是耳机,生活、感情、趣闻都是聚会的内容,吃喝玩乐听是聚会的目的。  百度耳机吧作为国内发烧友网络重要聚集地之一,四川人占了吧友的大多数。其中3位吧主,两位是四川人,另外一名“六小强”是泡泡网音频主编关韵晨,三大巨头共同管理着耳机吧。百度耳机吧和华西都市网的渊源颇深,3名吧主中的闫骏是华西都市网的资深网友,邱磊时常在社区出没,大家更是在步步高Vivo成都本地试听会上有过良好的合作。  在耳机圈有着“不到四川非好汉”的说法,这道出了四川耳机发烧的良好氛围。四川耳机圈其实很小,大家基本都相互认识。如果外地的烧友来到四川,绝对会受到很高规格的接待,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便能叫到很多的朋友,大家相互交换玩耳机的经验,把酒交杯之间,便是半天时间。  远到而来的朋友满意地离开,回去后再向朋友讲述四川耳机圈的热情,四川人爱玩、耿直的性格造就了四川耳机圈和谐有爱的氛围。爱玩敢玩的个性,也让四川耳机圈的设备储存相当惊人。加上很好的私交,基本上可以说,能够听到市面上想听的设备。热心团结的传统,让四川耳机圈的新人少走了许多弯路。耳机林Sir:烧友眼中的专家  曾经有烧友说过,耳机林Sir或许不是耳机圈子的第一耳,但绝对是耳机圈子的第一嘴。  耳机林Sir,本名李盛茂,曾是一名发烧友,现在是耳机经销商。值得一提的是,李盛茂也是华西都市网3C数码频道特邀的耳机专家,在名家专栏中用他风趣而直接的文字普及耳机发烧文化。  从发烧友到经销商甚至名嘴的转变,李盛茂还有不少故事。李盛茂读的是新闻专业,与耳机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不过,李盛茂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就掰着指头开始数自己的爱好,思索再三后,将耳机行业作为毕业后从事的方向。在他看来,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冒险。  为进入耳机行业,李盛茂花了两年去对产品和行业进行了解。他个人并不喜欢冒进,他说自己曾经看到过不少耳机爱好者仅仅了解产品而不了解整个行业,便想当然地拿着家里的钱开耳机店。事实上,这些人大多是赔钱后黯然收场,毕竟每一个看似“暴利”的行业都不是谁都可以进入并且能做好的,何况耳机行业远远称不上暴利。  李盛茂觉得,耳机这个圈子说大不大,烧友有多少不好说,但经销商群体真正数起来也就100多人,是个小圈子。从烧友转变为商人后,李盛茂发现很多事情和想象是有偏差的,每个经销商都有自己一套长久以来行之有效的行为法则,而这些法则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且颇有些地域色彩。比如江浙的商家在网络上是销量做得很好的,他们在网络销售方面非常勤奋和有心得。相对而言,北方很多商家对实体会更有信心和热情。  李盛茂在北京有一个名为“北京林盛电声”的店铺,淘宝也有着网店,但其名声却真正是在微博上响亮无比。基本上每个想要购买耳机的网友,都会在微博上向“耳机林Sir”(李盛茂网名)咨询,他的评测带着典型的林氏色彩——诙谐幽默却又一针见血。李盛茂还撰写了“林氏白皮书”、“林氏耳机小贴士”等与耳机有关的科普博文,给更多想要玩耳机的新人提供帮助。高帅富玩耳机玩到极致  在许多人眼中,闫骏是一个常常吃着苍蝇馆子,骑着自行车穿街走巷甚至一个人骑车前往拉萨的大胖子,谁也不会把他坐在满是油腻的烧烤桌子上喝酒的姿态和“高帅富”联系起来。和他私交不错的人都知道,这个平时看起来颇为憨厚的胖子是个真正的高帅富,一旦对某样东西入了迷,便是一个“狠人”,不玩则已,玩便要玩到极致。本文开篇谈到的为了供电稳定单独弄来一根高压电,装修专门的听音室这种壮举,闫骏就曾经做过。  在成都耳机圈,提到闫骏,会有不少烧友竖起大拇指。不管是借器材还是求教耳机方面的知识,闫骏都颇为大方,从不藏私。作为华西都市网3C数码频道的资深网友,同时也是百度耳机吧吧主之一,闫骏在成都组织过不少聚会活动。闫骏的收藏是颇为丰富,曾经拥有号称“地球最后神器”的AKG K1000。  闫骏的爱折腾,在圈子里颇为出名。据他本人说,2009年是他对耳机最着迷的阶段,曾经将市面上主流的动铁耳塞全部买了一遍,听完后觉得还不够过瘾,又全部卖掉开始尝试定制耳塞。之后接触了头戴式HiFi耳机后,觉得台式系统才是真谛,又开始折腾起头戴式HiFi耳机,也就有了后来单独修建听音室,牵专线供电的壮举。  在闫骏看来,他所接触到的耳机圈变化其实不大,只是一直在扩大。通过耳机,他认识了许多朋友和前辈,也写过不少耳机评测。但是玩得越深入,闫骏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评测也越来越谨慎,不知道该怎么写的东西,就尽量不去写。  “现在再让我写测评的话,我真不知道有些东西该怎么描述。听得更多,写得更少。我一直认为,写这些东西就是要尽量用所有人都能看懂的语言去写出来,两三句话说不清楚的东西,就是你没弄懂的东西。”  闫骏说,整个耳机圈在逐渐浮躁,以前大家懂的都不多,都在听,都在学,有分歧都会停下来一起谈论。现在贴吧、论坛各种争论,各种玄之又玄的言论充斥其中。说出这么一番话的闫骏,才22岁,刚刚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吧主邱磊谈信任:积累出友谊  作为华西都市网著名“潜水艇”、百度耳机吧吧主之一,邱磊可以说是3位吧主中涉及内务管理工作最多的一个。华西都市网在2012年11月举行的步步高Vivo成都试听会中,邱磊出力不少,从招募人员到后期视频录制,都凝聚了他的一份心血。  谈到耳机这个圈子,邱磊说,这不得不谈到耳机吧。邱磊可以说是耳机吧真正的老人,年从学校贴吧转到耳机吧时,耳机吧一片混乱,没有吧主,铺天盖地的广告。从那时起,经过一批烧友的努力,耳机吧慢慢地正常运转起来,邱磊被推举为吧主之一,说他是耳机吧的“内务总管”也不过分。  谈到对耳机圈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时,邱磊感叹地提到两个字——“信任”。他说,有人觉得男人的直觉不靠谱,但在耳机吧建立之初,就是靠着一帮人不靠谱的直觉和信任,才慢慢撑起了这一片天空。邱磊刚购买音特美ER4S不到半年时,便将其在贴吧内做了一次为期一年的巡回试听,一开始还担心回来后的耳塞是否完好,可当一年后收到心爱的“小四”被保护得好好的,滤网是新换过,烧友们还贴心地配上一对三节套后,邱磊的心里满是感动。  邱磊在耳机圈内混迹颇久,谈到耳机行业的一些东西也是心得颇多。在他看来,以前的耳机格局比较单一,著名品牌基本都是以录音、现场起家,之后再转往民用的传统品牌。如今,各大厂商都看到耳机这一片的光明前景,所以很多老牌的厂商正在缩减专业类的产值而往消费类转换,很多音箱品牌,甚至是奢侈品品牌、配件品牌都想要在耳机行业里分一杯羹。  邱磊认为,耳机市场的确很大,但想要在市场中立足,厂商需要把握好自己的风向标,有一个合适的定位。如果说面向烧友的话。必然要在好声音的前提下提升各方面;如果说面向普通的大众群体,则更应参考类似魔声一类潮牌的做法,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  对消费者,邱磊建议,在面临纷乱的选择时一定不要慌乱,考虑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自己用什么前端进行驱动,大概花多少钱选择一个什么功能的耳机。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进行选择。名词解释  动铁耳机 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可以轻易地放入耳道,相对传统耳塞拥有更好的隔音及防漏音效果。  动圈耳机 目前绝大多数耳机耳塞都属于动圈式耳机,原理类似于普通扬声器,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有钱也买不到的经典“神器”  在HiFi耳机中,有一些耳机被发烧友誉为“神器”,这些“神器”往往是花钱也买不到的。不但大部分都已停产,而且本身也是限量生产,这让其收藏价值越来越高,买到的人都不会再卖掉。  森海塞尔·奥菲斯森海塞尔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过一套全球限量300套的 世 界 顶 级 耳 机 产 品 ——ORPHEUS(奥菲斯)。一套完整的奥菲斯静电耳机系统包括HEV90电子管耳机放大器与HE90静电耳机。它从出生开始,就是全世界最贵的耳机产品,没有之一。  即便是近20年后的今天,其价格依然在20万元以上,而且有价无市。奥菲斯系统是森海塞尔所有耳机技术的结晶,两款产品完全由纯手工打造,制作周期需要近两年时间。  奥菲斯系统现在已经变成几乎所有耳机甚至音响发烧友的终极梦想,很多耳机发烧友都以见过或听过奥菲斯系统而引以为傲。  AKG K1000 AKG K1000被发烧友戏称为“KK”,是AKG上世纪推出的一款概念性产品。与其说是耳机,不如说是挂在耳朵上的两个音箱。  K1000号称“地球上最后的神器”,虽然比不上奥菲斯系统的昂贵,但名气同样大得惊人。一是K1000非常难伺候,需要足够的前端来推动,另外是其完全开放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声场和分离度使其成为耳机界中的一个传奇,其声音几乎是现在任何一只普通全尺寸耳机都不能够发出的。收藏价值极高。  SONY MDR-R10 R10其实和奥菲斯一样,是一套完整的耳机系统,当然最出名的还是那只耳机。完整的R10包括耳机、CD转盘和解码器,如果说奥菲斯系统是静电耳机中王者的话,那么R10便是动圈耳机之神。  SONY可以说是不计成本打造了这么一款标杆式的产品,就连耳罩部分都是在全球经过广泛调查测试后,才将成熟光叶榉树的树心木材,认定为最合适的材料,并最终选定为MDR-R10的木壳用料。  R10的销售和普通耳机不同,市面上只有标价没有现货,只能向SONY公司定货。这些都体现出SONY公司在R10上即便不试听也一定能让用户满意的底气。华西都市网组织HiFi体验  华西都市网3C数码频道在2012年11月曾组织过步步高Vivo HiFi智能手机的线下试听会。试听会上,来自四川各地的烧友聚集在一起,一边喝下午茶一边体验世界上第一款HiFi手机,充分展现出了四川烧友爱玩敢玩的精神。  华西都市网3C数码频道精心准备,给大家带来了多段VCR,带来了来自全球各地耳机烧友的祝福。在这次活动中,不少烧友都感叹着技术发展太快,手机也开始与专业随身音乐播放器竞争。  大部分发烧友也是音乐发烧友,他们追求的是音乐的极致感受。目前,耳机发烧友分为素质流和乐感流两大流派,素质流认为耳机设备所追求的是最顶尖的声音素质体现,他们更在意声音素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信息量、音域、音色等指标;而乐感流则认为耳机设备是为听音乐而生,在良好的素质体现上,更重要的则是乐感的表现,这样才能给发烧友带来更美好的音乐享受。
hifi买错买贵损失很大,买音响之前一定要研究!
烧友之路很难走
土豪的路很难走
穷玩耳机,富玩表
耳机穷三代。HIFI毁一生啊
看来我们家祖上一定都是音乐发烧友
至于这样吗 !搞不懂 ......
此文好长,不过学到了如何珍惜生命
这是土豪的资产啊!
不是在发烧,就是在烧的路上。。。
嗯 又看到森海的耳机了 嗯 太有亲切感了
我想跟烧友做朋友,可是谁来带我
玩耳机的就这么败了,烧箱子的日子怎么过…………
不至于穷三代吧,楼主夸张了
嗯 森海的耳机 就是牛逼 嗯 太棒了
这是一条艰辛的路
土豪玩的玩具
地球最后神器AKG K1000。
宇宙最后神器森海HD900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中隔手术毁了我一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