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招聘发来短信说欠费?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89|回复: 16
新房毛坯还没拿钥匙竟然收到供电局短信平台发来欠费信息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我在重庆路学府花园购买的新房因开发商未能提供建筑竣工验收备案证而没收房,房子是毛坯,水电都没通,更关键的是我都没领房钥匙,奇怪的是今天收到发来的信息说我电费欠费6.14元。各位觉得正常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也怀疑过道的路灯是不是接的业主的电,一定要找物业搞清楚。
对。有的直接就明说了,路灯接在哪家的线上。&
签到天数: 684 天连续签到: 1 天[LV.9]以坛为家II
签到天数: 95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如果不是骗子,说明电表已上你名下。这也没什么,收房时要去房子里验房,你顺便抄下水表、电表,如果有费用,要求从物业费里扣除。空房可能给工人住过,或者临时用了下,产生了电费。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房钥匙我都没拿,水电都没接通,哪来用电一说?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房钥匙我都没拿,水电都没接通,哪来用电一说?难不成是鬼进我还没接收的房子里用电了!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房钥匙我都没拿,水电都没接通,哪来用电一说?难不成是鬼进我还没接收的房子里用电了!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房钥匙我都没拿,水电都没接通,哪来用电一说?难不成是鬼进我还没接收的房子里用电了!
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重要的话说四遍
签到天数: 4 天连续签到: 0 天[LV.2]偶尔看看I
申述就是。。。。。。。。。。。。。。。
Powered by纯文本通道
& & & &本网讯 “你这真是‘及时雨’,修好了闸刀送上了电,还为我们节省了300多块钱,真是太感谢你们了。”4月6日,黄羊川周庄组的周大爷看着清澈的井水在田地里流淌,满脸喜色地夸着武威古浪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小分队队员刘志宏。 & & & &当天上午9点许,党员服务队队员刘志宏接到周大爷的报修电话,说村里机井用电开关跳闸了,合不上。接到求助电话后,刘志宏急忙准备好工器具,骑着摩托车直奔周庄村。 & & & &黄羊川周庄组共有居民45户,300多亩地仅靠这一眼机井灌溉,每当春耕和庄家成熟季节,机井开始白天黑夜24小时不停地抽水灌溉。据当地百姓说,300多亩地全部种植蔬菜和经济作物,每年两茬,每亩年均经济收入约1万元左右,因此,保证机井及时灌溉对他们来讲至关重要。 & & & &约20分钟,刘志宏就赶到了现场,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分合开关触头烧坏了,需更换分合开关。在旁周大爷一听着了急,花钱不说,县城一个来回得折腾大半天时间。“现在正是用水浇地的紧日子,农时耽误不起啊!有没有其他办法?”周大爷皱着眉头问。 & & & &刘志宏灵机一动,说道:“您这儿有没有旧的石板闸刀?说不准我能想到办法。”周大爷一听,便转身从机井房里拿出一块落满灰尘的石板闸刀,刘志宏接过看了看:“这块闸刀下接线端有一相烧坏了,没关系,我修理一下应该还能用。”刘志宏说着便手脚麻利干起了活儿,不一会儿,淙淙的清水再次流了出来,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 & & &据悉,这只是该公司服务春耕的一个缩影。为保障农民群众春耕用电需求,该公司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组成了一支党员春耕服务队,结合当前春检检修工作,队员们深入设施农业大棚、春耕一线,对用电线路、排灌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对危机安全的供电线路和配变台区及时整改和消缺,保证以良好的电网运行状态服务春耕生产。同时,开辟春灌用电绿色通道,实行现场“一条龙”服务,为春耕生产提供“保姆式”、“亲情式”、“全天候”服务,力争在第一时间排除影响春耕春播的用电隐患,助力春耕提速,为农民群众提供舒心的用电服务。纯文本通道
——甘南藏区供电优质服务调查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大片离天很近的高原。按人口和面积平均,在这里,每行走1千米仅能遇到4个人。&&&&&&&在加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背景下,供电企业所致力提供的电力普遍服务在偏远的甘南藏区又是什么样的情形?  &&&&&&&8月中旬,我们将重点锁定甘南的夏河、玛曲、合作三地。甘南供电企业结合经济、地理、民族等特征探索的多样化优质服务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  电网建设者们正在立杆。刘东鹏 摄   豆格加的妻子正在擦拭刚买的电视。  刘文硕 摄   6月6日,电网建设者们正在为牧民架设电网线路。刘东鹏 摄 &  先天不足的条件与不打折扣的要求:必须精打细算  甘南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与青海果洛、四川阿坝相邻。行走甘南境内,路远、地广、人稀的感受尤其强烈。  甘南面积4.5万平方千米,人口73.07万人。据此计算,电网每覆盖1平方千米土地,仅能服务16人。而在江苏,这一数字是800人。甘南州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甘南GDP在全国各地市中排名靠后。  人口少和经济落后,使得供电企业提供电力服务面临天然劣势。路远地广人稀的地域特征,会进一步拉高电力服务成本,使服务“更不划算”。  8月14日,我们抵达甘南玛曲县供电公司时,正好看到一辆面目全非的皮卡被拖进来。车身被浓浓的土灰覆盖,左前方轮胎瘪了下去,车头布满点线交错的伤痕。“是被藏獒划的。”驾驶人阿万仓供电所所长尹尕东说,“轮胎也被藏獒一口咬破了。”  副经理杨晓红站在一旁,无奈地摇头。她说,这辆皮卡自2013年年初购入至今已大修4次。光是这辆车跑土路带来的开销和维护费用,就比开着皮卡收的电费多。  我们感受了一番土路的威力。半个多小时,几乎没有坐稳在座位上的可能,脑袋也时不时不可控制地与车顶“激情碰撞”。  花销大,可支配的建设资金却捉襟见肘。据统计,甘南供电公司每年获得的基建资金约为4000万~5000万元。按照当地修建1千米10千伏线路花费10万元计,即便资金一分不剩用来建设10千伏线路,也仅能修建400千米的线路。  路远、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是欠发达地区的普遍特征。在这里,电力服务意味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而获得的收益和服务效果却十分有限。  “做好甘南的电力优质服务,必须学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甘南供电公司负责人说,“这样才能确保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优质服务的综合效益。”  将有限的资金、人力等宝贵资源用在关键节点,甘南供电公司必须倾其心力。  选取服务的关键节点:为供电安全尽一份力  甘南供电公司有一本重点工作目录,里面多次出现“拉卜楞寺保电”和“玛曲赛马场保电”。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是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占地86.6万平方米,现存经卷8万余部,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每年吸引着大批信徒、游客前来参拜、游览。在这样的标志性场所,供电服务显然具有多重意义。  午后的拉卜楞寺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圣洁、肃穆、辉煌、宁静。寺区的道路、主殿和大片僧人居住区,都看不到林立绵延的电杆。可容纳3000僧人集体诵经的闻思学院经堂,5米高顶棚上的一排排吊灯和墙壁上的一盏盏冷光灯光芒常辉。  在寺中生活多年的僧人智华说:“我们都买了电饭锅、电视、洗衣机,也用电脑上网。”  夏河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他们曾拿出900多万元,用于实施拉卜楞寺架空电线入地工程,还新增供电容量1000千伏安。  僧人智华和他的伙伴还承担一些日常用电维护和电费抄收工作,这也是夏河县供电公司在管理机制上的一种探索。拉卜楞寺规模很大,僧人数千,培训僧人参与一些供电基础管理工作,对用电安全和电费回收很有作用。  拉卜楞寺以南约150千米的玛曲县城郊区,每年8月还举行另一项重要活动——格萨尔赛马大会,这是藏族同胞生活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玛曲县供电公司的现场保电工作点设在距离赛马场大门百米左右的一顶红色帐篷内。中午时分,烈日烘烤,帐篷内温度灼人;夜晚,气温则骤降30余摄氏度,接近冰点。玛曲县供电公司藏族女副经理杨晓红和她的同事需要24小时坚守,直到为期5天的比赛结束。  对于保电的艰苦,他们并不在意。他们清楚,牵涉民族信仰和生活习俗,这两项保电工作的意义已上升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的高度。“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资金、人力资源投入的重点。”甘南供电公司负责人说。在甘南,具有政治影响力的活动或场所,往往也具有更大的经济影响力。政治保电的同时也意味着重视了经营因素。  在拉卜楞寺附近的夏河县城,在赛马大会所在地玛曲县城,我们走访多个宾馆,发现“一床难求”,客房几天前就预订一空。县城的纪念品商店、餐馆都顾客盈门;赛马大会会场外,甚至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贸市场。2014年上半年,夏河县接待中外游客62.4万人次,同比增长43.1%;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2.2%。玛曲县5天赛马大会,就吸引观赛人数超过3万人次。  齐乃合奇卡村的繁荣与马背巡线工的辛劳:绽放的格桑花  藏区同胞对电网所到之处带来的变化,有许多直接、切身的体会。  2013年8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要求,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开展了无电地区通电的攻坚战。在甘南州,累计投资3622万元的项目在一年时间中,实实在在地为人解决了用电问题,受惠地区涵盖碌曲、玛曲、夏河、迭部等5个县市。  玛曲县的阿万仓乡、木西乡、八三乡是最后消除无电地区的三个乡。玛曲县供电公司安监部主任韩吉平回顾这段工作经历时算了一笔账:“消除无电户,成本高、投入大。但村民们兴高采烈的笑脸,足以证明这项工作的价值!”  用上电不是目的,用上优质的电才是方向。面对路远、地广、人稀,甘南供电公司努力建立起覆盖全州的电力服务网络——格桑花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在这个网络中,每一名服务队员就像一个节点、一个“触角”,他们直接接触居民,并负责及时回馈和响应民生需求。  服务队队员宋海军就是深入齐乃合奇卡村的电力“触角”。  位于夏河县城西南60多千米的桑科乡齐乃合奇卡村地处甘青边界。由于交通相对便利,齐乃合奇卡逐渐自发形成甘青牧民货品交易场所。2012年,100多户游牧民放弃游牧生活,开始在这里定居。定居的人多了,商店、小饭馆、杂货店也一一建立起来。一个小村庄就这样形成了。最初,负责供电的是一个20千瓦独立光伏电站。一年风吹雨打,电站的光伏板七零八落,供电不稳。  齐乃合奇卡村的变化很快被反馈给甘南供电公司。2013年6月,甘南供电公司投资450万元,从碌曲县城变电站拉来一条60千米的10千伏线路,大电网延伸到了这里。村负责人豆格加说:“大电网的电来了,这里一下子就光明了。我们两三天都没有关灯,高兴。”  因为有了稳定的电力供应,小村庄出现了变化。从青海回来的藏族兄弟得知这里通了电,便开了个修车铺子,他手里的焊枪火花飞溅;临夏人马西麦也从县城搬到这里做起了烤饼生意,电吹风机“呼呼”转个不停;豆格加开的杂货铺又新进了一台冰柜,新买的彩电正播放着节目。  有着“草原最美女医生”之誉的旦正草,已在这里坚守了十几年。小小的诊所内除了常用药品,还有一些理疗设备。旦正草说,因为气候原因,牧民腰腿痛患者很多,理疗设备很有必要。下一步,她还想增加B超诊断仪。  满足居民用电需求,需要这里的供电员工付出很多。电力服务队队员宋海军会定期骑着摩托跑30千米,来到这里,走家串户,了解用电需求。不过,他经常只是为了帮助一户村民更换一段保险丝。这一点,格桑花服务队队员、阿万仓供电所所长尹尕东深有体会。  开着皮卡收电费只是尹尕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时间里,他是在马背上度过的。玛曲县的阿万仓有着一大片草原,居民分散居住在草原各地,一条条低压线路就跟随着居民,在广袤的草原上延伸。草原中很多地方没有路,尹尕东就骑着马,一家一家地抄收电费,一段接着一段地巡视线路。有时候,尹尕东会感觉自己重新过起了放牧生活——拿着干粮骑着马,风吹雨打皆如常。  重要项目重点关注,同时积极获取和响应民生需求。这样的运行方式,目前看来效果不错。在行风评议评选中,甘南供电公司名列前茅,玛曲等部分地区甚至排名第一。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希望现在的探索模式能够成为一种有代表性的尝试。”甘南供电公司负责人说。&&&&&&&来源:《国家电网报》&&日&&5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