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现在的现在市场需求什么大不大

职业规划/测评
职业规划/测评:职业规划及职业选择
1. 关于职业规划及职业选择的12个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我希望成就怎样的人生?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家庭、事业、健康、朋友还是金钱?&&有明确人生目标,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总是能从自身获得更多动力,自制而有恒,抵制多种诱惑,为自己设定阶段性目标,实现目标从而获得成就感,成就感使自己获得更多动力。例如,工作和事业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为了生存而被动的工作;我们为了寻求自我价值实现而忘我的追求事业成功。&&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有些人就喜欢下班按时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那也挺好,但就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了,否则会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有很多的不快乐,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2)性格问题&&&:我的性格适合从事这个职业吗,会不会影响这个职业的发展?&&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在于工作经验的丰富与否。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其性格优势与天赋&。&&性格是一把能开启你成功之门的钥匙。一位记者采访投资银行一代宗师摩根,问: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和资金哪一个更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地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在于lT作经验的丰富与否。在外部条件已定的前提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其性格优势与天赋。只有识别和接受自身的性格和天赋,寻找到适合发挥自身性格和天赋的职业,持续地使用它们,并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选错了职业的可怕,在于你本来有可能成功,却因选错了职业而不得不与成功失之交臂。据有关调查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98%左右的人在事业上都是失败者。由于工作的不适宜,导致了他们人生的失败。&&如果性格与职业不相适应,性格就会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使从业者感到被动、缺乏兴趣、倦怠、力不从心、精神紧张。一个对工作感到不满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都不会有优越的表现。因此,职业或岗位的选择是否与自身的性格相吻合,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 &&&(3)爱好问题&&&:我喜欢这个职业吗?&& &&&(4)发展前景问题&&&:环境允许或支持我做什么?我从事这个职业,有发展吗?是否能学到我要学的领域?职级和薪资都通过努力得到提高吗?&&《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了解自我,还要了解社会,看看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和怎样的素质,长远考虑职业发展的规律,选择最适合自己方向。&&分析清楚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与自身愿望、自身优势相结合,制定自己合适的发展道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起点。首先要分析周边的环境,包括学校、本市、本省、本国,甚至国际上的环境;分析内外环境给自己职业生涯的机遇和阻碍,只要认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环境,都应在考虑范畴之内;分析在这些环境中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还要分析目前自己所处的行业、企业和职位有哪些威胁,又有哪些机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机会和威胁都是相互依存,并可互相转化的。&&在我国现阶段,对大学生来说,&工作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公务员(含事业单位)&&2&&:垄断行业国企&&3&&:竞争行业国企&&4&&:外企&&5&&:民营企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工作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别:&&——以专业背景为导向的:&&也就是大家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对于尚无一技之长的大学生,专业是企业筛选人才的第一道门槛。很多大学生都会说,我觉得大学四年下来,我对于自己的专业“一窍不通”,怎么从事专业?没有关系,企业需要的是你的专业背景,并没有期望招你来马上就从事专业工作。进入企业后,都是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的,而且上岗后还有专门的师傅继续把关。企业的众多部门,如销售、市场、采购、生产、研发、策划、仓储物流、财务、售后等每个环节,只有研发对技术的要求最高,其他职位也都希望员工或多或少的了解公司经营的业务,所以需要的是专业背景,而不是直接技能。&&——以素质为导向的:&&这类职位太多了,特征如下:&&o 人要聪明,灵活&&o 要求具有快速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善于沟通等各种能力&&o 专业限制不大&&总之是要求大学生的EQ要高,懂得如何做好一件事,还要踏实肯干。如很多销售工作,业绩是靠辛勤工作换来的,对于员工的专业和技能要求都不高。像各种管理培训生职位,著名咨询公司的职位,也属于以素质为导向的,但是要求更高。&&——以技能为导向的:&&外语能力(英语及其他外语)、网站开发建设、企业 IT 维护、软硬件开发 / 编程、文字写作、美工设计、CAD制图、会计等等。&&如果具有以上技能,就可以很快获得一份直接应用这些技能的工作。并且企业对于拥有这些技能的大学生青睐有加,特别是中小企业。据媒体报道,在深圳,年薪20万难聘高级技工。拥有一技之长,就可以获得一份相应的工作。&& &&&(5)能力、门槛问题&&&:我现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证书能让我获得我想要的工作吗?&&专业知识、经验、技能、证书等是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看重的几个方面。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实践及实习兼职的经历中获取的经验及技能、为提高求职竞争力而去专门考证的证书等等,都是我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需要考虑和不断完善的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求职考证热就是这方面的体现。证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态度和能力,详情参见《大学生求职“十大“最有价值证书》。&& &&&(6)市场需求问题&&&:市场上对这个职位有需求吗?需求量大吗?&&&(7)时间问题&&&:追求我的职业选择方向需要多长时间?我是否有时间追求我的职业选择方向?&&&(8)薪资满意度&&&:我是否满意这份工作的薪资?&&&(9)家庭支持度问题&&&:我的家人、家庭情况支持我做这份工作吗?包括我们生儿育女、照顾子女、赡养父母是否对我们的工作产生影响?&&&(10)信心问题&&&:我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吗?&&&(11)吃苦问题&&&:这份工作是否很苦,我能不能吃这种苦?&&&(12)风险预估问题&&&:我是否预估到从事这个职业有什么风险?我是否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
2. 什么是好工作?
第一种情况是找同学、老师和校友认为好的工作。这种情况,是现在的大学生的主流。现在的大学生活,资讯发达,接触面广,学习力强,同时,又相互比较,相互比赛;与此同时,各个国家机关、国际大公司、中国大公司前呼后拥地到学校去作演讲,夸自己,搞招聘,所以,大家就会慢慢地形成“学生口碑”,“校园排名”。这个时候,一个大学生什么时候拿到OFFER,什么工资待遇,什么福利待遇,是不是有去华尔街培训的机会,是不是留在大城市,就成了一个大学生的“好工作”的标准。这种标准,存在着相当大的合理性。比如说,在过去的五年中,由于世界经济的转型,国际大公司纷纷转型,招聘数量下降,甚至有解聘老员工裁员的现象发生,而中国大国有企业的正式员工的规模也在不断减少,民营企业的管理的有待规范,大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所以,就出现了国家公务员的再次“高度热门”。  第二种情况是找父母亲戚认为好的工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两种家庭:一是父母比较成功的家庭。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父母是1977年以后考取大学的大学毕业生,乃至硕士、博士,现在是事业有成就、工作有名望、社会有地位、单位有权力、人际有关系,基本上是属于想办什么事情,就能办成什么事情,在这样的“成功家庭”,子女的出路,就按照父母的价值观,以父母的意志为主,以父母的好坏标准来作出抉择了。二是女大学毕业生,或者是具有比较听话的男孩。这样的学生,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或者属于一般,因为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传统上和习惯上按照父母和亲戚的意见来办,有的大学生家庭,自己的父母不是很能干,但是在亲戚里面,或者有个伯伯、叔叔、大小姨妈、表哥、表姐比较优秀,比较成功,所以家庭的老一辈就经常拿他(她)做例子,当榜样,过年过节里提起,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隐形“家庭决策文化”。由于中国的国情,由于现在社会上找工作越来越难,由于好工作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这是一个从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很普遍的现象。  第三种情况,是找自己认为好的工作。这是一种说起来好听,做起来很难的情况。第一难在大学生很少有人真正搞清楚,什么工作是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同时也是适合自己的工作。由于中国的教育改革在中国全社会的改革中,是相对最落后之一,所以,一个22岁或25岁的大学生,一般来讲是不太清楚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什么工作和哪个行业,甚至很多28岁的博士也不明白,读了博士进房地产企业(除了做专业设计),读了博士进政府机关(除了在技术性很强的部门诸如环保局搞技术工作),是一种让人可惜的浪费。第二难在自己认为好的工作,同时也能被家庭接受。很多家庭的价值观和标准,和学生本人的价值观和标准,是很不相同的,是有很大差异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果家庭比较开明,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管你,那么,大学生还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 找工作是找甲方还是乙方?
找工作,你是选择“甲方”还是选择“乙方”?  在社会上和商业上,“甲方”被约定俗成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一方”,是付钱给人的一方,是被人讨好的一方。“乙方”则被约定俗成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方”,是卖东西给人的一方,是要讨好客户和消费者的一方。  大学生找工作,在找工作压力下,可能会这样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找个工作再说,管它是什么“甲方乙方”呢。但是,同样的一个专业的两个同班同学大学毕业生,一个出来到社会上的“甲方”单位工作,一个毕业后到“乙方”单位工作,过了三五年之后,两个人真的是很不同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前途有很大的差别。  例如,如果你专业是学会计的,那么,毕业以后到某个行业的一个具体公司或单位的财务部门,就是到“甲方”,到会计师事务所,就是到“乙方”。在甲方工作的同学,在工作三五年之后,可能对自己公司所在的行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成本结构、税务体系、管理会计会非常熟悉,但是一旦离开了本行业,就可能两眼一摸黑,什么也不懂。但是在乙方工作的同学呢,就可能在工作的三五年内,做过很多行业很多企业的财务审计或财务咨询,就有很多行业的经验和见识,当然,这种见识在一个具体的行业,和真正在这个行业里工作过的同学比,还是有差距的。这样,在乙方的同学,今后在选择第二个新单位的时候,就有远比在甲方的同学,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而且容易拿到好的工资待遇。  当然,处在甲方有很多好处,例如,工作比较重复,时间长了对一个老员工在专业上就很简单,工作中也不用求客户,工作压力比较小。处在乙方也有很多不好的,例如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时间比较紧张,经常要加班,出差很多,每次出差的时间也长,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工具,因为你要比甲方懂更多。  具体到一个专业,哪些单位算是甲方,哪些单位算是乙方呢?  如果是学计算机的,那么,到各种计算机应用部门,例如企业的计算中心,银行的计算中心,保险公司的电脑部,就是到“甲方”,所有最牛的大计算机公司,例如联想、HP、DELL等公司的各个层次的销售人员,见了你都非常尊敬你,对你客客气气,如果你决定购买预算,就会想方设法认识你,通过各种办法给你留下印象,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如果你到计算机生产的企业例如神舟电脑、北大方正、DELL、HP、联想等,就是到乙方。  如果是学建筑设计的,那么,到房地产公司就是到甲方,到建筑设计院就是到乙方;如果是学法律的,到大公司的法律部工作就是到甲方,到律师事务所就是乙方;如果是学市场营销的,到媒体就是到甲方,到广告公司、各个行业的公司的市场部门就是乙方,如果是学工程技术的(例如汽车发动机专业),那么,到使用工程技术的单位(例如一汽二汽),就是到甲方,到专门的工业开发公司(例如汽车发动机技术公司),就是到乙方。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一毕业就到甲方去工作,从一个人的长期职业生涯的成长来讲,弊多利少,还是先到乙方工作为好。虽然开始的时候辛苦一点,但是以后发展机会多,找高工资的工作的可能性,大很多。  但也有例外。如果是学法律的,不是先到律师事务所工作就是最好的,最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先到法院或检察院工作,因为,律师要为客户服务好,就要知道法院或检察院是如何运转和工作的。  不过呢,对于学习企业管理、公司战略、人力资源、市场营销、IT技术的本科和硕士生,最好的选择,是一毕业,先到管理咨询公司去,在专门研究企业管理的公司里泡几年,把专业的东东学好了。一般说来,在管理咨询公司里工作的一年,相当于你的同学在制造业或服务业甲方里工作两年。一个硕士生在一个管理咨询公司里工作五年,就已经是一个高级人员了,如果跳槽到一个甲方单位工作,至少也是一个大公司(例如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100多家中央大企业或TCL,海尔这样的行业领头羊企业)的部门经理(例如人力资源部经理),或者一个中型公司(例如一个上市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成员(例如副总裁)  对于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如果你以后想读MBA,那么,尤其要到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因为,工作了两三年之后,你再去考MBA,如囊中探物。
4. 了解不同的职业
——市场、公关、HR、销售、咨询顾问、审计、个人理财各大职业具体分析  职场围城,复杂程度远超婚姻围城。因为婚姻最多分正室还是外遇,而职场却充满了360行之惑(诱惑的惑)。哪一行银子最多?那一行我适合吗?——你可能总是在问,我也是。  所以,写这篇文章,给那些20 plus的人看,因为我30 plus。我很希望,有40 plus的人,能够写这样的文章给我看。  严重备注:本文信息,仅以个人所了解的资讯为准,不具有科研价值。而且,如果你觉得里面的主人公工资都很高,请记住,他们(她们)一律很辛苦、很坚持,很有才。  一、一个Marketing职员在做什么?  (1)帮助研发部门确定研究的方向:你要到不同的城市或者不同的销售场所去抽取一些消费者进行调查,想办法了解某个地区的消费者喜欢什么产品和服务,不喜欢什么,你的调查要非常详细,有时候详细到连消费者自己可能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比如说:您喜欢的红是亮一些的,还是暗一些的?把消费者的喜好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概念。  (2)和广告商合作设计电视广告,选定媒体和播放形式,比如是连续20天每天播放,还是每间隔一天进行播放等等;对于每一种设计你都要找出足够的理由和数据支持。  (3)设计广告语是最重要的环节,很多广告都是由于精彩的广告语才被记住的,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之类的。  (4)和平面设计商合作设计店内陈列使用的图片,比如化妆品的美女图,新东方的宣传册之类。  (5)设计店内的陈列方式,怎么样摆放产品才最吸引眼球。  (6)设计促销的方法,是买一送一,还是大特价,或是赠送钥匙扣之类的小礼品更好呢?  (7)有些促销计划有可能要先在某些城市或市场做实验性的推广,那么你要选择先在哪些城市实验。  (8)把自己的方案做成PowerPoint, 和sales做沟通,说服他们接受你设计的广告和促销计划,然后销售部的人才会乐于去和超市或者经销商协调怎么样把我们的产品卖出去。  (9)多和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沟通能够使自己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也就更容易说服他们。  (10)做市场的出路当然就是一直做下去,从负责小品牌到负责大品牌,收入和成就感都是相当高的。  (11)需要特别提醒应届毕业生的是,当你刚刚加入市场部的时候,你可能每天只是负责一些琐碎的小事,比如说,把新产品的海报送到杂货店,或者到零售网点采集销售数据。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Marketing?  (1)天生就是“点子王”,总能想出出人意料的好点子,也就是具有“创造性思维” 。  (2)做事敢于适当冒险,愿意尝试与众不同的新方法并敢于承担失败的责任。  (3)有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维,做事比较理智喜欢用客观的分析的眼光和数据说话。逻辑思维能力强,分析问题讲究前因后果,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4)有远见,很多市场营销活动是不能够短期起效的,你要比其他人看的远、想的早、行动快,并且对未来进行长远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地实施。  Marketing的人挣多少钱?  每个公司marketing的人收入完全不同,那些marketing作用大于sales的公司,marketing的人收入就明显高一些,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宝洁。拥有5年以上经验的名企品牌经理,基本工资一般不超过30万,除非是持有股票的,或者是从广告公司吃拿卡要的。那些市场宣传方式相对简单的公司,比如本人服务过的某体育用品公司,中国北区的市场主管也只能止步与10万年薪,切不易加薪。  如果你想从marketing工作中拿到高薪,卖“产品”的公司,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要比卖“服务”的公司要更适合你,后者比如银行、咨询公司等等。  二、一个公关(PR)部的职员做什么?  (1)做公关是幕后工作,你要把所服务的企业、老板、产品推到镁光灯下,自己却要保持默默无闻,越不留痕迹的公关越好。  (2)公关工作的一部分是政府公关,也就是说做好公司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当公司的某个部门要和政府部门搞活动时,你就要去和政府部门联系,协调好时间、地点、人物等等细节。  (3)公关公共做的另一个部分当然是媒体公关,你需要拓展维护媒体关系,安排采访。一旦有新产品要发布,要做出具体安排:比如邀请哪些媒体、哪些记者到场,安排什么样的接待,新闻稿主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  (4)一旦某个部门签约了一个大客户,你要在第一时间内为他们宣传这个成功案例,准备统发新闻稿,争取在重要媒体刊登。撰写新闻稿,审核所有公司对外宣传的材料,以保证所有对外宣传的公关口径全部一致。  (5)危机处理。在企业陷入信任危机时挺身而出,动用一切媒体资源及政府、业界人脉关系重建口碑。  (6)媒体资源是公关的命脉,真正要理顺和一家报社的媒体关系,要涉及到各方面的人,除了对口记者,还要兼顾编辑、摄影、部门主任甚至是主编。所以说,多积累媒体资源是这一行业的制胜法宝。  (7)公关人员要养成翻阅报纸的习惯,比较本公司和竞争对手在媒体亮相的次数、好坏,以此总结出这段时间公司存在的公关问题,再对症下药。一般在公司或大型事业单位作公关工作的工作人员每年都必须搜集所有有关报道的剪报、电视录像、视频资料并作总结,所以也要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8)进了公关这一行,除了在企业里做公关,还可以到专业的公关公司去,比如国内的本土最大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美资的奥美公关等。这一行的路并不宽,但是打交道的人都是公司的高层人士,也有机会转到别的部门去。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PR?  (1)做PR的人外表要达到端庄的标准,因为你代表的是公司形象。丑人也莫要伤心,丑人自有丑人的职业和乐趣,新东方就不在乎,丑点反而让学员觉得亲切。  (2)既然代表公司形象,而且频繁和媒体打交道,口齿清晰是绝对必要的。  (3)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是重头戏。公关是沟通上下级、单位与社会的桥梁,所以沟通能力也是最为看重的公关素质。  (4)和政府部门有关系以及和媒体有关系都将使你更加适合这个职业!公关公司尤其青睐在媒介打拼过的记者和传媒专业的毕业生,正是看中其天然的人脉资源优势。我见过一个做PR的女孩子,原来在市政府宣传办,很容易就跳槽到一间最大的公关公司任职。  PR的人挣多少钱?  想靠做PR发财的,只能到专业的公关公司(很难进,也很辛苦)。如果在公司的公关部做,很难做到高薪。很多外企的女销售,最大的梦想就是等生完孩子、或者体力不支以后,转到HR部门去,图个轻松。当然,钱袋也大大地轻了。  根据某猎头公司的资讯,除非专业公关公司,其它公司和企业公关部的人,即使做到经理,10万年薪者居多,20万者罕见。  三、直接和客户打交道的sales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比如ABB的机电销售、IBM的小型机销售、用友的ERP销售等、广告公司的业务代表等)  (1)直接和目标客户打交道的销售职位,不同于日用消费品的销售代表,后者只和超市或批发商打交道。  (2)做销售,最重要的是客户。你要尽全部的能力找出下列答案:谁是目标客户?谁是决策者?谁会帮你?谁会唱反调?及早发现唱反调的人就有可能挽救一个单子。如果你在IBM做销售,你可能只面对某个特定范围的客户,比如说农业银行系统、制造业的公司、国税局等等,一个单子可能要跟上一两年。  (3)做销售要善于利用资源,公司的一切都可以为你所用,包括公司的工程师、高层经理甚至CEO。  (4)职业优点缺点:做销售很自由,不用按时上下班,花钱也比较随便一些。但是必须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销售定额时时都悬在头上,而且还要应付丢单子的压力,毕竟我们不能每次都赢。  (5)做销售最好的出路就是在公司里一路上升,做到管理层。一般来说销售做到高层的机会比别人高一些,因为销售是整个公司的生命线;但是即使如此,毕竟能升上去的仍然是少数,所以要注意积累资源,尽量延长自己做销售的职业寿命。其实在一些有技术含量的领域里,一些TopSales可以靠老朋友和老客户,一直干到退休。我认识的一个在全球最大制药公司的女销售,干了12年销售,现在负责北京的协和医院,每个月的收入都非常可观,当然她也非常痛恨公司像榨汁机一样,销售目标一路飙升!不过她想好了,既然自己不想往管理方面发展,那么就要接受做销售这个“月有阴晴圆缺”的职业特点,哪天真顶不住销售目标的压力了,大不了换一家小公司养老,反正这十几年,也把家底挣够了。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sales?  (1)不害怕压力!你是否经历过考试越近就越睡不好觉?去面试的前两天就开始变得焦躁?如果是,你很可能不适合。出色的sales,必定有超乎常人的压力承受能力。如果你不具备这个能力,即使勉强做了sales也会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2)你会把goal(任务)变成go(去努力)的动力吗?还是会整天抱怨老板黑了心肝给你这么高的goal(意义相当于出租车司机的“份钱”)?如果你是那种正因为有了目标所以才充满动力的人,你适合做sales!  (3)你有关心人的天赋吗?还是你觉得关心一个不太熟识的人会很肉麻?作为sales,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快速建立起和目标客户的亲密关系。我认识的一个高级sales,隔三差五就会发短信给我,天凉就嘱咐我穿暖一点,天热就建议我喝绿豆汤(他是群发的信息,关心人已经成了他的习惯)。如果你不小心得知你一个目标客户的儿子考大学没考好,离本科线差几分,你是会偷偷避开这个霉头,还是会立刻拼命去了解各个学校的大专分数线以及就业情况,然后立即和你的客户一起商量,即使他觉得你有点多此一举?关心人,而且是真诚地长期地关心人,才能打动你的目标客户。  (4)你是有激情的人吗?做销售需要激情勃发,需要你每天都充满了完成goal的欲望,需要你对签下合同以后的巨大成就感和完成目标以后拿到提成的一刹那充满了激动的渴望,这才会成为一个好销售。  (5)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吗?好的sales不可能每天都有新客户,你的资源大部分来自于老客户。你的客户生意好了,他才会持续地采购你的设备,所以一个好的sales会对客户高度负责,把客户的生意当作自己家的生意,把客户的问题当作自己家的问题,这种责任感是top sales的必要素质。  这类Sales的人挣多少钱?  对钱有极度渴望的人,除了自己做老板,必须去做销售。一来,即便你刚出校门,即便你公司不是一流企业,只要你是有毅力的销售,靠业绩拿年薪10万是非常轻松的。如果你已有5-10年经验,不拿到30万就很差了。如果你是超级销售,你基本就是这个企业的下一个CEO(CEO来自销售的概率是90%啊。)四、 一个消费品公司的sales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1)新人第一关几乎永远是“跑街”,我本人在柯达公司上班的第一个月,就要负责把长安街以南的北京领土上所有卖柯达胶卷的大小店铺访问一遍,询问销售情况和代理商的供货情况,尽可能摸清是否会有“水货”(走私货)供应上来。柯达公司是相当仁慈的了,允许我们每天来去打的两次,其余路程,可是必须要徒步穿行了;据说有的公司规定必须要坐公交车跑街,一跑可就是一两个月甚至小半年哪!  (2)日用消费品公司跑街的任务,常常是到各个超市去当“理货员”,把最便宜又促销的产品摆放在最“出脱”的位置,也就是靠近门口的货架、多层货架上靠近视平线的那几层或者店堂内最抢眼的那几个货架。你的货架越黄金,消费者越容易购买你的产品,店方才会多进货并且肯把黄金货架长期让你享用。  (3)做销售,不论职位高低,总是在不停地被人拒绝,所以绝对不要怕丢“面子”,甚至根本就不要觉得这是丢“面子”的事情;工作就是工作,要和个人的情绪分开才行。  (4)做销售要学会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什么样的话题都能聊两句。和三十来岁的超市售货员就要谈子女教育、谈怎么制服腰包里有点小钱的老公;和四十来岁的部门经理可能要聊聊“保鲜”的体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面对素质不高的客户讲的荤笑话,即使你不愿意降低人格随声附和,你也必须面不改色心不跳,无论如何不能流露出鄙视的神情。  (5)在搞促销的时候销售是最忙的,要说服超市提供黄金位置、配合市场部做堆头搞陈列、应付店方经理要求增加赠品数量等无理要求。  (6)做销售不只是要出去跑,也要做报表、做销售反馈单、做销售计划、开会等等。  (7)在日用消费品公司做销售在中国目前还不能算是一个好的终生职业,因为日用消费品的销售技术含量并不高,新人和“老”人做下来的效果差不多,所以很难保证你靠着多年的经验能够一直做下去,尤其是在某些龌龊的公司,销售的goal(定额)见风长,任你长了三头六臂也很难完成,那就很难保证每个月的个人进帐了。所以说,靠出色的业绩进入销售管理层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8)总体来说,我更鼓励大家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销售,那么你的可替代性就非常地小了,技术含量越高,经验也就越值钱。我的一个朋友做轴承销售,日子过得相当舒服。  这类Sales的人挣多少钱?  消费品公司底层的销售,由于没有技术含量,收入其实并不高。进入管理层以后,只要完成goal,作为经理的收入就可以逾越外企经理人很难逾越的30万年薪了。当然,即便是30万的背后,也有无数的折磨。  五、一个管理咨询顾问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典型公司:波士顿咨询、毕博管理咨询、麦肯锡等)  (1)所谓管理咨询顾问,就是给对方公司提出管理上的建议。  (2)管理咨询的案例五花八门,有可能是帮助对方公司设计一个肯定能通过ISO9001认证的一个工作流程;有可能是帮助他们设计整个公司的ERP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或者给某些公司规划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正因为如此,咨询行业也需要学习各种专业的人才,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设想的一定是MBA毕业。  (3)咨询行业不可能把你变成一个全才,现实情况是,你更多地会掌握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设计财务管理流程,或者设计计算机管理系统,然后一直围绕着这个老本行干下去,或者到其他的公司从事相关的工作。  (4)做咨询员是有一条标准职业发展路径的:从咨询公司到MBA,再回到咨询公司然后转到大公司任管理职位。在咨询行业,你的很多客户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那么你有可能被这个公司看上,跳槽到自己的客户那里去工作。我的一个学长,曾经在全球排名第一的波士顿咨询公司上海办事处工作过五年,他在给一家来中国投资的美国薄膜企业做投资咨询时,获得了该公司总裁的赏识,一下子被任命为中国区的副总经理(时年36岁),年薪高达10万美元。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咨询顾问?  (1)因为要和客户打交道,行为举止让人看着舒服,不要有什么特别让人难以忍受的缺陷。我有一个“面试口语”班的学员朋友,虽然很英俊但眼角长了一颗黑痣,他MBA毕业以后想进咨询公司任职却屡面屡败,最后还是拿激光扫除了这颗他窃以为的幸运痣,幸运才真正降临到他头上,被一家本地最有名的咨询公司录用了。  (2)做咨询行业要有自信,尽管你可能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黄毛丫头,你却要指手划脚,去告诉一个在某个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老板应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这种高强度的心理压力需要你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付,因为做咨询的人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了如指掌。  (3)人看上去要有灵气,客户才会信任你;做事细致有条理;讲话清清楚楚、方案层次分明;普通话要标准;好胜但不是野心勃勃,活泼但不张扬,合作但不抢功。  (4)看问题看得准,能够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给人提出建议的。  (5)擅长做陈述,很多方案要在会议上以陈述的方法向顾客提出来,所以必须善于在公共场合陈述观点并且能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回答现场提问。  (6)领导才能、量化分析能力是咨询公司最需要的技能。  管理咨询顾问挣多少钱?  一流管理咨询公司的顾问当然要拿一流的薪水,一般来收,刚入行的人年薪8-10万,一两年做到senior,有10-15万;通常3-5年后能到咨询经理,就差不多25万的薪资。(根据业内TOP的某市场营销分析公司、某地产信息咨询公司、某管理咨询公司的综合薪水所得数字。)至于再网上,那就看是否能在行政级别上有所突破了,因为刚才所说的咨询经理,实际上管理只能很弱,主要是自己干活。当你管理一个比较大的部门的时候(优秀学历加上优秀资历加上人到中年),你就可以至少拿到50万以上了。  六、 “个人理财”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1)顾名思义,“个人理财”就是帮助客户去打理他/她的个人财产,使其得以保值、增值。  (2)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有很多自雇(自己雇佣自己,俗称“个体户”)的个人理财咨询师,他们帮助客户合理避税、提供买卖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的咨询服务。  (3)在中国,目前还很少有提供综合理财服务的“个人理财”顾问,大部分的个人理财顾问,都分别受雇于保险公司、银行、房地产中介、证券公司等机构,他们只对本机构所提供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提供咨询,而不能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理财方案。这种“各立门户”式的理财服务,导致很多理财顾问只了解本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而对其他行业和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则不甚了了,而恰恰是这一点,使得很多客户难以信任这些“个人理财”顾问的专业性。  (4)我们有理由相信,提供综合理财服务的个人理财顾问,即将成为一个新兴职业。即使你是供职于银行的一名理财顾问,你也必须对保险、房地产、股票甚至彩票等其他投资渠道了如指掌,你才可以顺利说服客户购买本机构的产品和服务。  (5)我建议所有想从事“个人理财”这个职业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大学生们,买一本《穷爸爸富爸爸》来读一读,你就会对理财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个人理财”  (1)热衷于实现资产增值。  (2)有很强的财务意识,对数字非常敏感。  (3)敢于冒险,但是又具有规避风险的意识。  (4)有极强的说服能力。  个人理财员挣多少钱?  中国的个人理财员,10个有9个是理财销售,而非理财咨询师。所以,这个行业的起薪很低,即便是渣打等外资银行,底薪也3000以下每月,而且提成并不容易拿到。理财师真正的高薪时代,需要等他们学会帮我们理财才能到来。  七、一个审计师在做什么?  (1)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2)顾名思义,审核+计算=审计。审报表、再审报表、查帐、再查帐、盘货等等都是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  (3)网上有大量关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介绍,如果读者感兴趣,不妨去拜读一下。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审计  (1)细致的审计工作并非人人喜欢,能够一做就几十年还能升到合伙人位置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不论喜欢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都能做出一流质量,而且还能在重复劳动中找到工作的乐趣。  (2)你能够在一堆文件中一泡就是一两天吗?你能够长期忍受简单脑力劳动吗?你能够静下心来准备那个通过率极低的CPA考试吗?  审计师挣多少钱?  起薪大约6千,做到senior或者项目经理大约2万,做到partner以后年薪50万以上,我想这是审计行业公开的秘密了。  八、 “人力资源”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1)一般人事事务工作包括:录用、退工,四金交纳,个税,薪资计算,考勤管理,人事档案维护,日常考核,招聘等。  (2)你必须熟悉劳动人事法规,能够起草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和服务期协议等。  (3)起草各项人事规章,如&、&,并协助进行工作分析并整理职位说明书。  (4)对薪酬管理制度、福利制度、绩效考核、激励手段等进行开发或者提出建议。  说到人力资源,笔者要补充一段自己的体会,因为我的脑海中不停浮现出06年底课堂上的一幕。当时我们正在讨论“理想职业”这个话题,我的两个学员先后举手发言:  小A:我学的是酒店管理,但是我想毕业以后做人力资源,我觉得我特别适合与人打交道。  小B:我现在的职位是一家制药公司(我们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精细化工公司)的人力资源助理,但是我觉得我快要闷死了,每天的工作都挺无聊的:给员工办理或转移三险(养老/失业/大病)、给员工转入转出档案、把人事相关的文件比如简历整理并存档等等;我原来希望能从事的招聘、绩效考评、员工培训之类的大事情都和我没有什么关系,基本都是经理在操作,我只能打打杂。而且我们那经理都放出口风来了,说她要在这里干一辈子,那我还有什么希望升职呢?而且我觉得即使做到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也没什么意思,好像不如销售那样可以整天往出跑……其实,小B所反映的基本就是人力资源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  (1)当你还在“助理”这个职位上的时候,你的工作性质更多地是paperwork,是很多事物性的工作,比如考勤,比如办理录用、退工、公积金、准生证明等手续的时候员工要带什么资料,找哪些部门办理等,总之80%的精力都会花在琐碎的事情上。  (2)作为助理,你很可能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做你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阅人无数”,用你的“慧眼”为企业挑选良才;或者开发一个员工没有被挖掘出的能力,让他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大放异彩。  (3)只有坐到了人事部经理(而且是比较大的公司的人事经理)的高位上,才会真正开始与“人”打交道:设计最有效的方式为企业招聘最优质的员工、了解员工的需求并且有技巧地反映给老板、组织最有帮助的培训项目等等。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人事”  (1)仪态庄重并且有很强的亲和力。大公司的人事经理可能要和媒体打交道,所以这里的仪态庄重往往也是相貌端庄之意。  (2)人比较成熟理智,善于观察,善于聆听。  (3)出语谨慎,不能八卦,但是也不能给人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  (4)能够接受没有太多刺激性、没有什么变化的工作性质。HR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你必须接受一个现实,就是你不能指望自己在一夜之间就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你所做的东西不是短期的、具体的、量化的;而是间接的、长期的、柔性的。  (5)无论HR的工作多么重要,它在企业里永远是配角,所以你要接受一个现实,就是在庆祝成功的时候可能提不到你的名字,你也很难获得火箭式的提升。  HR挣多少钱?  HR的高薪,一律发生在从业至少5甚至10年之后。不做到大公司的总监职位,做HR的薪水很难和销售和市场去比较。但是,一旦做到高层,HR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位了。
5. 你为什么还没有好工作?
这一篇权当做求职的入门初级读物,或许对于已经过了这个阶段的朋友来说显现了一点。  故事先从昨天下午的一次面试说起,来面试的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85年的,男生。一见面印象就不太好,稀疏的胡子长长短短地留着,脸上很油,头发窝在脑袋上,看不出发型,眼镜片上乌蒙蒙的,我非常怀疑他能不能看得清我,好在从头到尾他都没看我一眼。他的表情一直让我摸不透,好像是那种不太高兴的表情,微皱着眉头,常常有那种“这我也没办法”的表情。  按耐下有些不愉快的心情,我还是开始正常给他面试,对于刚刚进社会的大学生,我也没报太高期望,但几个问题的问答还是迅速让我对他失去了兴趣。  “你说你在XX单位实习过对么?”其实简历上写了他在三家单位实习过。  “恩,对。”  “那YY单位呢?”  “恩……”不知道他为什么开始支支吾吾。  “你到底有没有在YY单位实习过?”  “有,就是讲去离子水的制备,他们都跟我们讲的。”  “哪个科室的人和你讲的?”  “………………很多科室的。”  “那究竟是哪些呢?”  “我也搞不清楚。”  “……”  “好吧,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特长是什么,也就是你凭什么在这社会上安身立命?”  “……没什么,……我体育比较好……恩,对了我电脑比较好……”  “好吧,说说你对我们公司有用的特长。”  “……其他也没什么了,我大概责任心比较强。”  “你责任心强表现在什么地方?”  “反正,交给我做的事情我都会尽力去做。”  “交给你做的是你尽力去做不是应该的么?难道交给你做的事情你不尽力才是正常的?”  “……”  到了这里我已经失去了耐性,问他他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于是他开始和我谈薪水的事情。  “你们公司的薪水一般是多少?”  “这,相差比较大,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那象我这样的呢?”  “你能做什么呢?我总要根据你能做什么来考虑薪水吧?”  “反正应聘这个职位的应该总有个大概的薪水吧?”  “这个岗位,我们刚入职的员工从一千多到三千多都有的,情况不同。”  “一千多,大学本科的太低了吧?”  “我说也有三千多的,可是大学本科并不代表更多薪水哦。”  “你们是不是都喜欢选专科的?我去应聘会上,大多数公司都喜欢选专科的。”  “他们选专科的自然有他们的理由。”  “他们都觉得专科的比较能吃苦,我觉得这是不一定的。”  ……零七八碎还说了些其他的,只是我已经没有心情听下去了,最终我告诉他准备得太不够充分,很快就打发他走了。  没有经验的应聘者,他大约是一个典型了,几乎能犯的错误全犯了。  1.外表和表情,虽然基本上外表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可是第一印象非常糟糕,让我没太有和他仔细对话的兴趣。而且我很难想象象他这个样子跑到我的客户那里,我的客户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们公司要开不下去了?而且看起来精神面貌很差,一点都没有活力,只想离他远点,免得被他搞坏了一天的心情。至少看了他的表情我不会太高兴。  2.对于自己的经历语焉不详,究竟做过些什么也说不清楚,这很让人怀疑他说的话的真实性,说实话,我认为他就是实习的时候每天去混的。至于他说什么学过这个学过那个就都没有什么可信程度了。  3.不了解自己,说不出自己有什么特长,又不是在谈朋友,体育特长对公司有用么?电脑好对这个职务有用么?至于他说的有责任心第一并不让人信服,第二也不具体,或许他是很有责任心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表达。但我没有义务来帮他发掘他的特长。  4.没有从招聘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不是大学毕业社会就欠自己一份工作,要一份工作首先要考虑能给雇主带来什么,如果不考虑这个问题就谈薪水,而且觉得自己大学毕业就应该拿多少薪水,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正因为有这样的一厢情愿,所以大多数公司才喜欢用大专生多过本科生。  5.不自信,从头到尾,没有正眼看我,不是在看地板就是在看天花板,支支吾吾,说起他为什么这个样子就会对自己的学校一大堆牢骚,我总觉得他好像有很多怨念,好像让学校给害了,其实他那个学校还算不错,而且原来一个专科学校刚刚被合并变成本科,不知道有什么不好。  总而言之,没有准备充分,在我看来,所谓准备充分,就是要反复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并且找到答案。  1.我对这家公司有什么用?  2.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是这家公司能提供的么?  3.我想要的东西和我能提供的东西对等么?  前面碰到的这种应聘人员应该属于比较特别的,我也记不得我曾经面试过多少这样的人了,总有很多无奈。写下这些文字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帮上这些人,以此对社会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其实,我总觉得,应聘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基本上,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一部分都是花在了工作上面,最终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日子,都受到工作很大的影响。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到,至少有一半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看待工作,至少要看15年,基本上,15年以后,再重新开始的机会不大。剩下的20年基本上只能在原来十五年的基础上保持或者缓慢增长了。所以,40岁以后你做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刚开始找工作的人,生活还没什么压力,上面的老人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但是到了40岁,老人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要还房贷,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  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我们也可以发现,外企公司少有中国员工在40岁以上的。进外企的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冲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当初微软有个唐骏,很多大学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才是他们向往的职业生涯,我在清华bbs里发的帖子被这些学子们所不屑,不过如今看来,我还是对的,唐骏没声音了,而且是在陈天桥手里没声音了。一个高学历的海归在500强的公司里拿高薪水,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做这个梦,好的职位却只有500个。  我想,一个人应该把这辈子最大的困难放在最有体力最有精力的时候,如果到了40多岁,那正是一辈子最脆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那个时候碰上了职业危机,实在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在20多岁30多岁的时候吃点苦,好让自己脆弱的时候活得从容一些。  基本上从职业规划来说,人还是要从长远来考虑,刚刚开始的一时一地的得失,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人生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很多人跑了一半就跑不动了。上面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我常常告诉我老婆,路还长着呢,这个时候不用急,虽然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急于表现,急于成功,没有关系,一两年之后他们就坚持不住了,那个时候,你还跑得正轻松,他们却已经退出比赛了。正如我所预言的,当初和她资历相当甚至表现突出的,大多辞职了,没辞职的也每日过的苦不堪言。大多数人辞职都是因为不快乐,而加班不是唯一的不快乐的理由。  要让自己在职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首先要让自己工作得快乐,如果一份工作让你觉得不快乐,甚至很受罪,那么你就是那个坚持不到终点的选手,即使你坚持到终点了,这样的人生有意思么?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耗不起,你跟一些急于表现,急于成功的人说:“看待工作,至少要看15年”,大家都理解你的好心,然后呢?他们都会认为你拿高工资站着说话腰不酸,腿不疼,还倍儿有精神。现在物价横飞,每个人都要为它买单,很多工作低于10年的人对工作的要求已经很低了,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求就可以了,他们频繁跳槽,不安于现状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负担小一些,至于事业,呵呵,暂时让它见鬼去吧。  工作好不好并不一定是完全按照赚钱多少来衡量的,看每个人追求不同,不一定大家要一样的价值取向。有的人喜欢挑战,有的人喜欢稳定,有的人喜欢安逸,有些人喜欢忙碌,有的人喜欢管人,有的人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喜欢在外企,有的人喜欢自己创业……最关键的是,“你”喜欢什么?  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每每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追捧热门,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向哪里,过了一阵才发现,其实追求的东西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比如说出国,大家都觉得有机会出国当然好,可真正出了国的,就真的开心满足了么?未必见得。再比如学英语,英语是很重要,可如果不用,忘得比学得还快,每天痛苦得要死得去背单词,结果却用不上,除了折磨自己,并帮不上自己什么忙。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对于大多数正常智力的人来说,所做的决定没有大的对错,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你没有考自己上的那个学校,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就会很失败?不见的。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有这样几个理论,我并没有证据来验证我的这些理论,我只能把他们称作假设。  1.所谓普通人,就是说概率这件事是很准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必须相信概率。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0岁,我们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很可能会最后翻脸朋友都没得做……很多判断,必须基于概率的考虑。  2.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每天我们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决定,我可以在这篇文章里少写两行,也可以多写两行,我可以多注意下格式,也可以写成一堆,我可以做件事情更用心,我可以多为别人考虑一点,你可以选择就这样去面试,也可以选择出门前照照镜子……每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决定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3.态度决定很多事情,你可以悲观地看待事情,然后用悲观的做法,把自己的悲观带给别人,也可以乐观地看待事情,用乐观的做法,让别人也乐观起来。往往,成功的人,大多是乐观的。我们也必须相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历史环境,既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我们的周围的人和环境,既不是特别差,也不是特别好。我们没什么好抱怨的,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不成功归咎于外界的环境。把责任推给别人很简单,但这并不能帮助我们什么,相反养成遇到失败就找理由的习惯。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永远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一种人从不解释,因为他不是已经成功就是花时间在研究如何成功,没时间解释。  4.有80%的人成功是因为情商而不是智商,如果你对于某件事情感到愤怒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你要改变的不是做法,而是想法。  5.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贪婪、懒惰、怯懦、放纵、虚荣、不愿承担责任……这些是正常状态,而向上、努力、宽容、克制、勇于承担责任……这些是激发态,学过大学化学的知道所谓激发态就是需要很大能量的状态。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同事,我们的老板,这些人往往都处于正常状态,其实我们自己也往往都处于正常状态。  6.很多时候,大家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个财务陷阱。我们在自己的财务上需要算笔账,比如买车,买一般的车要10万,加上各种费用12万(不在上海),如果打车,按照每天100元算,12万可以打4年,加上油钱,过路费,保险,装饰,修理,出事耽误的时间,可以打6年车。省去了停车的麻烦,省去了检修的麻烦,省去了事故处理的麻烦。实在需要辆车出游的时候租一辆就是了,没有必要在刚刚积攒起来一点钱的时候就去买一辆车。按照《穷爸爸富爸爸》里面的关点,要富有就要买进资产,而不是买进负债。  一份好的工作,必然是一份员工和公司双赢的工作,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必然导致工作的不愉快。在这个帖子里我们仅从员工的角度来讨论,事实上,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有问题,99.9%的人一旦发生问题必然先从别人或者环境的身上找原因,如果我们觉得别人都有问题,那么同理就知到,别人一样会觉得我们有问题。  如果要员工和公司双赢,那么员工也必须考虑一下公司需要什么,要知道公司并不欠你一份工作,只有你的产出大于公司付你的薪水,公司才会乐意雇用你。否则,赔本生意,你自己会做么?所以应聘者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对于第一次找工作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第一次找工作的人往往不清楚自己有什么用。如果真是这样,不妨先听听对方把需求说清楚,然后再想想自己能不能做,而不是急于问薪水多少?  人生的曲线应该是曲折向上的,偶尔会遇到低谷但大趋势总归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象脉冲波一样每每回到起点,我见过不少面试者,30多岁了,四五份工作经历,每次多则3年,少则1年,30多岁的时候回到起点从一个初级职位开始干起,拿基本初级的薪水,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竞争,不觉得有点辛苦么?这种日子好过么?  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知到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5年以后重来一次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到天涯上来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我始终觉得我要说的话题,沉重了点,需要很多思考,远比唐笑打武警的话题来的枯燥乏味,但是,天下没有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代价。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就会常常为了病痛烦恼。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的压力比较大,迫使人们去赶紧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打的压力,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以压力为导向的,压力之下,总觉得非要先做紧急的事情,结果就是永远到处救火,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也像是救火队一样忙碌痛苦,也是因为工作中没有做好重要的事情。)那些说自己活在水深火热为了生存顾不上那么多的朋友,今天找工作困难是当初你们没有做重要的事情,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今天你们还是因为急于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要继续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结果。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网站常常给人出些馊主意,要知道他们是盈利性企业,当然要从自身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大家越是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他们越是生意兴隆,鼓动人们跳槽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会常常告诉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报”又是“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至于你跳了槽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更加开心,那个他们管不着。  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碰到的这些事情算什么事情,相对我们这些人来说∑=0,那个时候我们是很不服气的,觉得老头在倚老卖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果然,学校里那点经历那点荣誉那点知识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在天涯上常常看到《为了工作,我抛弃了尊严》这样的文章,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哪来那么多尊严,动不动就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这样活在社会上,很难。  很多朋友希望我给与一些职业生涯上的建议,我只能说,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来当上帝给标准答案的,我也不知道什么答案适合你,何况社会学范畴里这世界上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你自己找到自己的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会拿出一个答案给你,这样对你也不负责,我只能告诉你应该怎么想这个问题。而且我总是觉得,大多数时候选择什么并不要紧,大多数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要怎么做。一个大学生毕业了,他要去微软也好,他要卖猪肉也好,他要创业也好,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都没有什么关系,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6. 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开始
职业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大学刚入学的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如下:  1.重新认识自我,通过一些测评工具对自身的需要、个性、能力、兴趣做进一步探索,正确认识个体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性、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  2.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互联网相关的职业信息及企业人士和学长的交流,了解行业和与自己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发展前景及职业能力要求。  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尝试干一些你想从事的职业,提前感受职场氛围,以检验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4.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经过职业决策,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然后需要评估一下,个人职业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制定可行性计划并付诸行动。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  (1)设定目标:用具体的事件或可以度量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目标。学业、职业和事业是一脉相通的,当我们从大学入学制定生涯规划开始,未来的职业生涯历程已经开始。  (2)管理时间:将目标分解,即时、短期、中期、长期,并给予一个期限。  (3)目标策略:制定一些能够帮你实现各阶段目标的具体方法。  (4)评估修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实施情况,审时度势,及时地评估与修正。
7. 如何选择就业方向(80后的个人经验,节选)
一,引子  80后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很多的问题,最主要是一个扩招直接引起的就业难的问题。  我们不自觉地会比较70年代的毕业生,那时候他们人才竞争少,有些毕业后国家还有分配,他们一毕业就有份好工作。而扩招后的80后的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能像70年代那样,一毕业就有份好工作。我们忍不住觉得自己是倒霉的一代,还要面临房价高高涨。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只能接受现实,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实。作为首批80后的我,毕业以后,既没什么大幸,也没什么不幸,非常的普通。一个普通的80后,毕业后,跟很多人一样面临着非常普遍的就业难问题。其实,我相信,对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应该愁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觉得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说到什么工作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自然要谈到就业方向了。其实很多人没想明白什么工作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也许只是模糊地觉得工资要高,并且自己喜欢。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想做什么。这就是定位和方向的问题了。定位和方向这两个词从很早开始就被说得铺天盖地,所以我从很早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的问题,但是一直很模糊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方向在哪里。这两个词对我来说总觉得太抽象了,我不知道怎么找我的定位,不知道怎么找我的方向。所以,我一直很希望能有人帮我指点一下迷津,告诉我路应该怎么走,我应该怎么选择。但是,很遗憾,一直没有这样的人出现。甚至在我眼里看起来很成功的老公也不能帮我指点一下迷津。我问他,他只会说,你是太幸福了。你想想人家要养家糊口的,即使是再怎么不喜欢的工作也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做下去。其实也对,很多时候,是选择本身让人痛苦。于是大学以来我只能自己摸索着走了过来,做错了不少选择,走过了不少歪路。最终好像又转回到起点,重新选择。  但是,走了这么多歪路也不能说是白走,起码积累了很多的人生经验,最终认识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方向,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就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如果越早选好自己的方向,就能越早走向自己喜欢的职业的顶峰,少走很多歪路。希望我下面的经历可以帮一些人认清自己的就业方向。  二,学校里错误的选择  其实关于就业,最早的错误选择是在高中。那时候选X科,我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历史科,严重影响了高考成绩。导致我的分数不够去英语专业,只能去比较冷门的汉语言专业。但是,后来的经历告诉我,高中时候选科目虽然很关键,会影响到进哪个大学,读哪个专业。但是,进了大学之后,你还是有机会选好自己的正确方向的。但是我进了大学之后,又因为没有清楚的定位和方向,又做了一次错误的选择。离自己的想要的方向又远了一些。让自己的就业困难又多了一些。  我的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涉外文秘)。这个专业分析起来应该是个有特色的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是在一家著名的外语学校。那么这个专业出来的人才就应该是中文和英文都很优秀,又因为有个专业方向是涉外文秘。方向好像也非常清楚,这个专业出来的人才应该就是一个优秀的外企文秘。  但实际上这是个让人很尴尬的专业。首先,在外语学校学中文,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奇怪,大家的普遍反应是好笑“你在外语学校学中文?”其次,大家都知道要有一技之长才好找工作。那么汉语言(涉外文秘)这个专业的一技之长是什么呢?是中文,是英语,还是文秘?四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也许有这样的天才,能在四年时间里精通这三门技能。但是大部人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中文好一点的比不上正统中文专业的学生;英文好一点的比不上英文专业的学生;文秘好一点的简直还不如一个文秘专业的中专生。  于是这个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找工作就很难了。但是,说到底,与其怪这个专业不好,还不如怪自己大学时没找好自己的方向。其实如果大学时就找准自己的方向,选择正确的副修专业,估计早就已经走在自己喜欢的道上了。一次副修的选择错误影响了我之后的就业方向。  学校有副修,可以选择自己想修的专业。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神差鬼使选择了计算机。  我实在是太笨了,太没主见了,选择了一个我最不喜欢最不适合我的专业。我完全可以选择副修英语,日语或者外贸。我在选择的时候徘徊了,那年代,刚好是PC开始普及的年代,计算机是热门专业,早期出去的都是高薪人才。又有不少人跟我灌输学好英语没什么用,因为现在学英语的人太多了,英语只是个交流的工具,只要会交流就可以了。于是,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现在看来,选一个自己不敏感不擅长不喜欢的专业,是跟自己过不去。当时选择的时候不懂得想长远一点,副修计算机,又只是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出去后能做什么?  如果大学时候的副修,我选了外贸,我毕业可以做外贸。如果我选了英语,我毕业后可以做英语相关类工作。如果我选了日语,即使对于找工作没什么帮助,起码语言类是我的兴趣,不至于我到毕业后又才花了大量时间去学日语。这个经验告诉我,在看不到前途的时候,先选择自己喜欢做的然后坚持下去。也告诉我,不要轻易相信多数人的说法。  三,毕业后找工作  很快就毕业了,毕业后我们有的同学做外贸,有的同学干脆就自己出来干,少数同学做公务员,极少数同学做文秘,一个做教师。总的来说,大部分的同学是做了外贸这一行,赚了大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说明专业和就业没什么关系。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不一定要专业对口。所以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大一或者更早开始,就要为了那个职业做准备了。  而我呢?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因为我比较喜欢英语,所以我花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学习英语。但是毕业后面临找工作,一开始我想找跟英语相关的工作,但是马上就出现困难让我退缩了,因为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如翻译、教师一般都要求英语专业八级的学生。即使不要求八级证书,我感觉我的英语水平也确实不如人家。所以翻译、教师是不可能的。外贸要求的英语水平虽然稍微低一点,但是一般要求有外贸经验或者外贸专业,而且那个时候我对外贸又一窍不通。所以放弃了找英语相关的工作。  四,A公司的经验  我开始找文秘相关的工作,最终在老公的公司(暂且叫它A公司)求得了文秘一职。做了一两个月空闲的文秘后,生管部缺人,希望招我过去。但毕业的我什么都不懂啊,只知道应该多学点东西,而据说生管部可以学更多东西,薪资的发展空间好像也比文秘大一点。于是忐忑不安的我就过去了。虽然对生管这个东西很陌生,但是我上手很快,效率也高,虽然有时会出错,但上司好像还是挺喜欢我。但是做生管很烦又很忙,太多的突发状况要处理。我对于统筹安排所有大小生产计划、供应计划游刃有余,但是面临每天每天的突发状况有时让我要发疯。为了这些突发状况,经常要加班,尤其春节、国庆、五一这些大假都要加班。大假加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我怕黑,因为容易做恶梦,所以,不敢一个人过夜。  于是,我开始考虑辞职。这份工作的优势是稳定,薪资的发展空间高,领导也喜欢,同事间的感情也好,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聚餐。年终颇具吸引力的抽奖。有时还是很开心的。但是缺点是几乎没有职位上的发展空间。也就是在这家公司如果一直做下去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生管部文员。而且,经常要加班。我觉得一辈子的生管部文员好像不适合我。但这时候我还没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我感觉去哪个公司应该都是情况差不多的,都是帮人打工。都免不了要受气。我想A公司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如果找工作,应该很难找到比A公司更好的公司了。于是我开始考虑是否自己出来做点生意。我想到了做情侣礼品店。  过了新年,我就开始计划着跟上司提出辞职。上司对我那么好,她一定想不到我会辞职,我都不敢跟她说我要辞职。但既然要辞职,就是硬着头皮也得说啊。我战战兢兢地发了封邮件给上司,我实在不敢当面跟上司说。上司直到下班之后才发现我的邮件,她的反应很大,因为我下班了,她找不到我,就找我老公谈话谈了近一个小时。第二天又找我谈话,后来间接上司也找我谈话,都千方百计地想留我下来。但是我既然决定了,就不想留下来了。我很抱歉。最终,上司听到我是想自己创业,还是无可奈何地让我走,并表示对我的支持,和欢迎我以后回去。我真的很感激这个上司。我确实在A公司学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一生应该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做好一个生管(PMC),如何做好物流,更学会了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对每个部门的职能都有了很清楚的认识。但是因为我不是做秘书,我离我的大学专业方向好像又远了一些。在A公司总共做了八个多月的时间,但学到的远远不只八个月的东西。  关于A公司有两个选择被我放弃了。一个选择是我可以在A公司做助理,又轻松,我还可以一边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职业生涯方向是一个高级文秘,高级助理兼翻译。符合我的大学专业方向。但是曾经自己放弃了又回去做,总觉得“好马不吃回头草”的别扭;另一个选择是这辈子稳稳当当地做一个PMC,工作是熟能生巧,做生不如做熟。一边努力学习,把PMC的工作做精,最终或许能做个PMC主管。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但是总觉得不是自己喜欢的,经常要加班,催货催得要死。怕影响心态,怕容易变老。所以还是放弃了这个选择。后来,我知道,如果在一家公司长期做下去的话,还会有其它潜在机遇的。  虽然不能说我后悔离开了A公司。但是这次经验,让我觉得不要因为一时的工作不顺心,职位不满意就离开一家公司。当你徘徊不定,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坚持下去,总会有柳暗花明又一天的时候。  五,糊涂创业  按照自己所考虑的,我开始筹办情侣礼品店,但是只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店就夭折了。有一些主观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但我想最主要是主观原因。一个礼品店的投资说大也不大,但对于没什么资本的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这笔投资如果失败了就没了。我承担着这个风险的压力。这个店的大小细节都要我自己负责。如果那时候有人能帮帮我,可能这个店就开起来了。但是没有人能帮我。只有我自己干。那种创业的压力和辛苦真的是远远超过了打工。这份经验让我知道,我不适合创业。现在网上关于创业的项目相当多。但是,其实做老板做领导真的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舒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级审计师用处不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