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好不好要拆开来看,ThinkPad x1 carbon 2015 拆解拆解体验

17:57:23 修改
评论不是每一款新产品都值得你等只有王者降临才能让全人类期待-----------PConline论坛金牌分割线-----------西元日银河系黑色传奇ThinkPad&X1●Carbon旗舰超极本评论全国首发真机荣耀登场-----------PConline论坛金牌分割线-----------ThinkPad家族最新力量——ThinkPad首款超极本评论最新英特尔酷睿三代处理器性能领航1.36千克至轻超极薄Carbon碳纤维诱惑难挡8毫米最薄厚度爆跌眼球高强度钢化玻璃触控板绝无仅有评论爆篇:评论拆篇:-----------PConline论坛金牌分割线-----------此篇为拆篇机器内涵多免费全公开Carbon●Carbon●Carbon●Carbon●Carbon●Carbon●Carbon●Carbon●Carbon屌丝神器高富帅最爱就算你是富二代享受完照样目瞪口呆--------------PConline论坛金牌分割线--------------相拥小黑,今夜无眠ThinkPad&X1●Carbon&超极本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评论ThinkPad&X1●Carbon旗舰超极本评论为神马好多照片里都是俄语涅?因为小黑国外也有亲戚国际友人不远万里寄来照片只为让广大小黑迷们一饱眼福哩在下面的照片里看小黑如何证明自己评论虽说伟大不看地位高低英雄从来不问出生但我们小黑是土生土长天朝制造[/hide]
心动了心动了,传说中的沙发
18:06:46 修改
X1&carbon拆机图,号外号外,速度围观
集成度太高,可玩性低
Wifi&和&3G&是不是标反了?应该半截的是&Wifi,&全高的是&3G&啊
如果世界上只有100个人顶你的帖子,那里面一定有我。 如果世界上只有10个人顶你的帖子,我一定是其中一个。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顶你的帖子,那这个唯一就是我。 如果世界上没有人顶你的帖子,那一定是我不在线。
我得好好看看,air的强劲对手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太棒了!!!多谢楼主了~
hao&hao&h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您现在的位置:> > >
电脑好不好拆开看,ThinkPad X1 Carbon拆解体验
无敌是寂寞的,但高手从来不会止步于现有的成绩。正如Thinkpad多年来在商务笔记本领域的深耕,虽然早就坐稳了老大的位置,却不断的挑战着设计方案、制造工艺的极限。而走到第四代的Thinkpad X1 Carbon,无疑是一款精雕细琢的集大成之作。
大家好!我是Neo,其实作为周围朋友一直乐于咨询的数码爱好者和Geek,我始终把Thinkpad作为一款非常百搭的产品作为推荐。并在多个场合和平台表达过,Thinkpad为很多工作人士的首选,因为&放心&!而结合了久负盛名的X系列的轻便和T系列的顶级高清屏的ThinkPad X1 Carbon一出世,就几乎是站在顶峰。然而即便如此,每一代的进化,都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考虑到本就很高的起点,能做到这些,着实不易。
二、Thinkpad之道:外观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款定价14999元的ThinkPad X1 Carbon (20FBA009CD),来看看这一代的表现如何。
▲ ThinkPad X1 Carbon乍下看中规中矩的外观,其实隐藏者不少设计者的心思。首先整机非常的轻,作为一款14寸的笔记本,重量不到1.2 kg,并且不像MacBook等用力过猛的产品,还考虑到了非常完备的扩展性能。
▲ 同时厚度也控制的很好。
▲ 左侧接口包括电源,用于连接扩展坞的OneLink+接口,Mini DisplayPort接口和一个USB 3.0接口。
▲ 右侧接口则有耳麦,两个USB3.0接口,HDMI接口,以及一个Kensington锁孔。可以看到这里两个USB接口特意留了比较大的空间,以应对一些异形U盘。而锁孔作为商务场合其实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在大型展会做展示,还是在高端会议演讲时,拥有标准锁孔的笔记本会让人放心很多。
▲ 前部没有设计任何接口,保证了整体性,并且底座做了收拢设计,无论是观感还是手感都非常不错。
▲ 背部除了两个非常粗壮扎实的铰链,还有同样设计有趣的散热出风口和一个隐藏卡槽。
▲这个出风口在电脑关闭时可以直接出风。
▲而屏幕打开时,同样可以由屏幕的夹缝中出风,要用一个出风口设计如此完美的覆盖Thinkpad标志性的180&开合的区间,风道设计实力可见一斑。
▲ microSD卡和SIM卡由于一般不需频繁插拔,所以特别设计在带盖的卡槽中。
▲ 对于扩展接口不满意的用户,自然随时可以选购对应的Thinkpad配件,特别是Onelink+扩展坞,带有3个显示器接口和6个USB接口,加上本机的3个USB接口,基本可以满足所有应用场合了。
▲ 正面顶盖的设计非常简洁,甚至&Lenovo&的logo都若影若现,很难发现。
▲而&Thinkpad&中i上的小红点,还是保留了开机点亮的效果。即保证了提示功能,又不失低调内敛。
▲ 不仔细看非常难察觉的品牌标志,低调也是一种自信吧。
▲ 底面采用了工程师风味十足的一体底盖+分区设计。偌大确并非标准区块的散热进气风口,想必是精心规划内部散热组件和风道后的产物。四角的4个防滑胶垫,顶部的两个显然考量了铰链打开后的下沉角度和曲度,而底部的圆形胶垫就比较中规中矩,无需多言了。
▲铰链下的胶垫位置和做工令人满意。
▲ 左右立体式的双扬声器,被巧妙的设计在了底壳斜面的开始处,及保证了无论屏幕处于何种状态都完整的出音效果,也不容易产生共振等物理问题。我就不提多少所谓的娱乐本一关屏幕就没声音了。。
▲ 而遍布整个底盖的都是标准螺丝,对Thinkpad来说,易维护性始终是比营销噱头更为重要的。
▲ 打开屏幕,扎实的铰链边上,还不忘设计橡胶触点,小地方也不会疏忽和糊弄。
▲ 升级后的指纹识别对比以往的一线式版本,更加好用。
▲ 拉丝设计的开关键,应该是金属键帽,做工和手感一流,小心的位置选择也保证了不会误触。
三、Thinkpad之道:键盘
▲ 而由打字机公司起家的IBM,一直以来对键盘手感的严苛要求也一直延续到了这代ThinkPad X1 Carbon身上,加上标志性的小红点和对应的实体按键;顶部一排实体媒体键。几代产品的积淀后,设计师终于对这款可能是最好用的笔记本键盘,给出了足够成熟的答卷。
对了,左下角的Fn键和Ctrl键是可以配置互换位置的,兼顾了两派用户的需求。
▲ 而随着LED背光的成熟,ThinkPad X1 Carbon自然也是兼容并包的收入囊中,配备了两级亮度。
▲ 黑暗中淡淡的白光不会显得过于刺眼,也没有杂色影响思路。
可以说ThinkPad X1 Carbon的键盘,仍然是目前所有笔记本键盘中最好的,并且没有之一。
1、本身Thinkpad标志性的出色回馈感,就是MacBook为代表的众多绵软无力的笔记本无法比肩的。
2、两级亮度的LED背光和独有的小红点指点杆,又为这款键盘增加了不少实用性和设计感。
3、顶部快捷操作区的设计,经过几次迭代后最终定型的实体功能按键,方便高效也不容易误触。
4、最后Fn和Ctrl可配置对换,也让不适应传统Thinkpad键位布局的朋友无需担心。
四、Thinkpad之道:屏幕
在开始做任何实质性的性能测试之前,ThinkPad X1 Carbon的这款分辨率高达的超高清IPS屏幕出色的显示效果,就首先打动了我。
先放一组屏射的样片
这块2K超高清显示屏除了分辨率足够大以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流的色彩表现,可以说和顶级的MacBook Retina屏幕,以及iMac 5K屏幕处于同一水准,完爆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显示屏不成问题。
▲ 果然根据AIDA的检测信息,屏幕来自顶级面板供应商LG。
当然,在实际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原生的分辨率还是有字太小的问题,好在ThinkPad X1 Carbon自带的Windows 10对高分屏的支持已经相当成熟了,只要按需选择放大倍数,就可以解决字太小的问题,并且又不影响观看高清视频、图片。
▲原生分辨率网页浏览,确实有点字太小。
▲ 放大到150%,显示效果已经好多了。
▲ 我最终选择了放大到200%,浏览网页就非常轻松了。
通过这款IPS的高色准2K屏幕,ThinkPad X1 Carbon补足了以往Thinkpad系列一项流传已久的短板:糟糕的TN屏幕。使得整机一下子提气不少,也可以轻松作为主力电脑甚至唯一的电脑,完成精细修图和视频编辑、剪辑的工作。总体而言,屏幕这部分本身出色的硬件素质,辅以Windows 10大大提升的高清屏幕支持,可以打一个很高的分数。
五、Thinkpad之道:性能
可能有的朋友会奇怪,作为一篇笔记本的评测文章,为何把性能评测部分放到这么靠后的位置?其实在Neo看来,这正是Thinkpad一直以来坚持的产品哲学:首先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易用性,而性能方面则是选择最适中的高性能配件。
相信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竞争尤其激烈的元价位的主流笔记本,ThinkPad X1 Carbon系列由于本身就是不太顾虑成本问题,所以对于性能配件(CPU、显卡、内存、硬盘等)的选择,更多的是侧重用户日常的需求。而归根结底无非一个字:&快&。
▲可以看到核心配件选择了i7-6500U这款顶级的低压CPU,加上自带的HD 520核显,板载8G双通道DDR3低压内存。光看这些配置就知道可以保证日常使用的性能,不会有什么问题。而重度游戏用户?那本就不是ThinkPad X1 Carbon的定位。对于高发热、高功耗的设备,作为商务向超极本的ThinkPad X1 Carbon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
▲ 硬盘选择的是来自三星的OEM SSD:PM871,容量512 GB,也可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存储空间需求了。毕竟现在网盘和移动硬盘都非常方便。
▲ 速度实测,都属于SATA3接口的SSD中比较中上游的水平,综合得分1011分也非常不错。速度更快的SSD当然也有,但是发热和售价也就水涨船高了,而在日常使用中,如果不是经常拷贝大文件,又未必能明显感受到跑分上的提升,所以对于SSD的选择也是比较严谨的。当然,用户也可以联系联想客服或者自行更换标准M.2接口的任何其他型号的SSD。
▲ 这款CPU集成的HD 520核显,通过GPU-Z检测的参数如上。可以说应对商务办公和轻量级的游戏是绰绰有余了。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些典型测试。
▲ 本地4K视频播放,轻松流程无压力,CPU占用率也不高。
▲ 在线高清视频,同样妥妥的。
▲游戏测试方面,Neo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NBA 2K16,作为一款大型3D游戏,HD 520显然无法轻松应对了,刚好也借机测试一下ThinkPad X1 Carbon的散热性能。
▲ 设置为720P,中低特效。
▲ 画面质量自然是和顶级显卡无法同日而语,不过流畅度还是不错,可以保持30~40帧浮动,属于可玩。作为一款核显商务笔记本,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属于很不错了。
温度测试使用了&Fluke 568红外线测温仪&,红光对准的就是测温点。
▲ 左上角温度:36℃
▲ 中间上方温度:41.3℃
▲ 上方偏右出风口位置:39.2℃
▲ 中间偏左:32.3℃
▲ 中心位置:36.4℃
▲ 中间偏右:31.4℃
▲ 左侧掌托:29.4℃
▲ 触摸板位置:28.8℃
▲ 右侧掌托:28.5℃
可见上面平均选取的9个测温点显示,设计师把主要的发热点都放在了整机底座的上方,也就是远离用户操作区的范围。而用户皮肤最容易接触的掌托和触摸板部分则贴心的作为了温度最低的区域,以保证使用感。而整个游戏测试过程中,风扇的确发出了明显的声音,但远远没有达到一些设计不佳的游戏本那种摩托车发动机般的轰鸣声。
▲鉴于有不少朋友可能会参考鲁大师的跑分,所以不能免俗的过一遍。
克制的性能配件选择和认真到位的散热设计,保证了上述这个不错的使用体验。而足够的办公性能和多媒体观影性能,加上过得去的轻量游戏性能,也让ThinkPad X1 Carbon可以胜任作为唯一的一台兼顾工作和娱乐的电脑。
六、Thinkpad之道:盲点
真正好的产品,是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同样追求卓越。而ThinkPad X1 Carbon显然是秉承着这种对自己有些苛刻的理念,选取航天级别的碳纤维材质来满足-20~60℃的工作范围,防泼溅键盘,十项军规要求,等等看不见的,无法跑分测试的地方,却是ThinkPad X1 Carbon设计师认真打磨之处。区区几个字,背后是无数次的盐雾、高低温、跌落测试的反复设计修改和迭代,而这些设计投入,最终换回了真正令人放心的产品。
也难怪Thinkpad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访谈中笑称:我们曾以为,客户会因为笔记本电脑很贵而细心使用,但看到各种破损的返修机后,我们才明白,正因为价格高,我们更应该提供让客户省心的产品。客户只需专注通过Thinkpad生产力工具产生价值,而不应该花费心思在如何保护电脑上。
最终,设计团队做到了,并且做得非常出色。所以真的无法说市场上不少价格更低的笔记本,真的就是&性价比&更高。只不过可能不少用户对数据可靠性的需求,还没有达到ThinkPad X1 Carbon这样的高度。但我们很庆幸,市场上还有如此压榨自己,追求极限的产品团队;还有如此愿意投资到研发跑分看不见的安全配置上的公司。
其实评测到这里,已经把ThinkPad X1 Carbon作为产品使用的角度所涵盖的主要内容都涉及了。但是为了更好的为极果的网友们呈现ThinkPad X1 Carbon背后的设计故事,Neo准备做一个目前全网还没有的,比较完整的拆解说明,请感兴趣的朋友们往下看。
▲ ThinkPad X1 Carbon的拆解相对简单,只要一把标准的十字螺丝刀把底部的螺丝转松,小心取下底盖即可。注意由于防丢设计,螺丝是无法轻易取下的哦,这也着实为笔记本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了方便。
▲ 拆开后内部的布局非常规整,底部大面积的电池模组,侧面精巧的接口电路,而主要的性能配件都集中在了顶部,这也和之前我们做的压力温度测试显示的数据相符。
▲ 再来看看底盖,高发热区域的铜皮,遍布整个底盖的蜂巢式加固纹路,满满的Thinkpad味道。
▲ 前文提到的防丢螺丝,每一颗都有垫片设计。生产和装配的麻烦,换回了客户维修、保养和升级时不用担心螺丝遗失。
▲ 52Wh的内置电池,一轮高强度测试,文档编辑,网页浏览和看少量在线视频,可以维持6小时左右,纯文字办公应该可以使用一天。充电也很快,不到2小时可以充满。
▲ 各种精巧的细节,内部走线的卡口,底部加固的防滚骨架。不拆不知道,ThinkPad X1 Carbon的各种可能看似&无用&的设计,都是让用户更为放心的底气。
▲非常非常扎实的转轴设计和用料,也保证了如此轻薄的14寸笔记本,在快速打字时,屏幕不会如一些低价产品那样经常恼人的震动。
▲ 可自行更换的网卡。
▲ 同样标准可轻松更换的M.2 2280接口SSD。
▲ 要做到薄而性能强劲,这种焊接在主板上,再通过大热管和风扇快速散热的方案,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而设计师也没有让人失望,做工严谨,用料扎实。
▲ 通过风扇,从底部进风,笔记本后部出风。并且前文已经分析了,无论屏幕开合到那个角度,都不会挡住风道。
▲ 这个角度看出风口更加一目了然了。
以上我们试着通过ThinkPad X1 Carbon最终的产品形态,解读了设计师的各种精妙设计。ThinkPad X1 Carbon从使用感受,到细节设计都无愧于经典的Thinkpad系列中站在顶峰的一款产品。而键盘、屏幕、性能都属于目前商务笔记和超极本中的顶级。后面的拆解环节,Neo试着用最深入的方式,为朋友们呈现ThinkPad X1 Carbon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仍然一丝不苟。
甚至,Neo认为,前面提到的屏幕、CPU、SSD这些配件,别的厂商想买也可以买到,但正是Thinkpad多年积累的各项专利,加上在这些非跑分环节上仍然坚持扎实的用料,精细的做工,才是真正让ThinkPad X1 Carbon与其他笔记本电脑拉开差距的地方。当然了,万事无完美,ThinkPad X1 Carbon出色的设计、做工和用料,也自然导致成本的提升和售价的提高。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预算充足,或者电脑本身承载的数据价值连城,自不必说;而如果只是简单的日常使用,是否要为那份安心和高端产品使用的畅快感,从而更加专注的把电脑作为生产力工具创造更多的价值,多付出一部分钱?就见仁见智了。
不过目前入门款ThinkPad X1 Carbon的定价已经到了7999元的价位,属于主流超极本的价格区间,又保留了设计和做工上的所有优点,不失为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每次关上笔记本,起身拿起的那一瞬间,Neo都不由的再次感叹笔记本居然可以做得如此轻薄兼顾。所以无论如何,还是非常开心在有点沉闷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上还有一款ThinkPad X1 Carbon这样不断追求极致的精品。而他背后承载的Thinkpad精神就和那颗微微发光的小红点一样,将会继续在笔记本行业发扬光大。&
上一篇: 下一篇:
【对“电脑好不好拆开看,ThinkPad X1 Carbon拆解体验”发布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硅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协议授权”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详细注明对应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 本站部分投稿来源于“广大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请亲再三甄别,切勿轻信。若硅谷网因为转载内容涉及到著作权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取得联系(联系电话:),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三大运营商今年频频发力IPTV视频板块。昨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联合发布《4K智能机顶……
| Copyright ©
硅谷网 版权所有 网站热线:010- WWW.GUIGU.ORG All rights reserved.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1455|回复: 16
刚拿到的X1Carbon就给拆了,太败了.
X1Carbon的发布会没过去多久,就看见了X1C的真机.好吧,直接上图.因为X1C来的比较突然,只是用Ipad照的,效果不好,大神们原谅。
照片(5).JPG (151.31 KB, 下载次数: 5)
18:17 上传
照片(4).JPG (137.86 KB, 下载次数: 4)
18:17 上传
照片(3).JPG (160.6 KB, 下载次数: 4)
18:16 上传
照片(2).JPG (155.9 KB, 下载次数: 4)
18:16 上传
照片(1).JPG (153.69 KB, 下载次数: 0)
18:16 上传
1.JPG (157.6 KB, 下载次数: 0)
18:16 上传
这个机子的配置是i5-3317U 4G的内存 128G的固态.
这款机器不能再拓展内存了,8颗三星的内存颗粒直接焊主板上了。固态硬盘用的事SanDisk.别的信息暂时看不见了
外观就不照了 各大论坛都有.
第一次发帖,有点不太会弄,愿各位大神原谅!
确实不是很清楚。
恭喜新机入手。
好大一块电池哦
应该手感很好
不喜欢这种风格的、
应该上8G内存就好了
机子好拆吗?
这机器散热到底怎么样啊
benton 发表于
确实不是很清楚。
恭喜新机入手。
手感不是一般的好,这个不是我入手的,我是卖这东西得 = =。
yinxvn 发表于
机子好拆吗?
还行,后面差不多6个螺丝 然后从前面拆下来&&整体的..
tutankhamen 发表于
这机器散热到底怎么样啊
开机14秒,然后一直上网大约2个小时,没有感觉特别热的地方..就我卖3年TP的经验来说,散热好于X220
南桥直接裸着?靠键盘散热?
这机器 一点购买欲望都没呵呵 坑爹的货
这主板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美感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楼主!
16年7月精华宗师
16年7月精华大师
ThinkPad论坛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今日推荐 /1
活动链接:/thread--1.html “不再为色准抓狂 “优派小黑”VP 2468试用招募”已结束,获奖名单如下。
Powered byThinkPad New X1 Carbon拆机解析
09:58:21 来源:pconline 作者:pconline 我要评论:
点击量:9728
& 2012年联想推出了全新的ThinkPad X1 Carbon超极本,极致的轻薄的碳纤维机身,全高清广色域显示屏,最高可达30天的超长待机时间,作为一款商务超极本来说ThinkPad X1 Carbon已经是相当完美了。今年,联想再接再励,推出了全新一代的X1 Carbon超极本&&,New X1 Carbon除了升级到最新的英特尔Haswell酷睿处理器之外,屏幕、机身尺寸重量、接口布局、键盘等方面也都有了不小的改变和升级。(相关阅读:《》)
  当ThinkPad X1Carbon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终于有了选择苹果以外产品的理由,当然,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是从圈内人的反馈来 看,ThinkPad X1Carbon的确是一款不可多得的良品。虽然离开了IBM的怀抱,但是ThinkPad从来没有停下它前进的脚步,尽管很多人并不看好 ThinkPad在联想手下的前景,但从ThinkPad X1Carbon出现的那一天起,相信你也会对它有所改观了。
ThinkPad New X1 Carbon在整体外观设计上,并没有太大改变,依然是楔形设计,顶盖采用卫星级碳纤维材质,并且经过磨砂处理
ThinkPad New X1 Carbon的采用ColorBurst广色域屏幕,支持最高可选配分辨率为的广角IPS触摸屏,屏幕上方内置一颗130W像素的摄像头
键盘方面是ThinkPad New X1 Carbon改变最大的地方,依然支持背光功能,但由6排键位改变成了5排键位,而常用的Fx功能键则变成了触控式
ThinkPad New X1 Carbon配备了一张名为&Adaptive Keyboard&的键盘,原来最上面的Fx功能键变成了Adaptive自适应触控按键,它针对Windows 8系统设计(Win7下也能用),提供四种工作模式,默认状态可进行音量、屏幕亮度调节,搜索、程序切换等功能,也可以通过最左侧的Fn进行功能切换,如 切换至传统Fx按键,方便各种组合快捷键的输入
接口方面,ThinkPad New X1 Carbon提供了两个USB3.0接口,并且支持关机充电,对于商务人士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
视频接口方面,提供一个HDMI接口和一个mini DisplayPort输出接口
得益于金属铰链的支持,ThinkPad New X1 Carbon的屏幕最大开合角度可达180度
背面采用一体式设计,并取消的扩展坞接口,取而代之的是机身左侧的OneLink接口,可连接联想新型扩展坞设备
好了,开始拆机,一体式后盖拆下后,就可以看到ThinkPad New X1 Carbon的内部结构了同事5月3号够买的一台ThinkPad X1 Carbon-3443A94国内行货版(i5/4GB/180GB/win8),期间主要出差携带使用。6月3号,他去杭州出差,晚上在宾馆干活时X1 Carbon屏幕突然出现闪烁的情况,而且随着屏幕开和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正常,有时会花屏。趁着勉强能用,同事坚持把工作弄完,第二天上午回到到家里再开机,屏幕已经彻底挂了。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屏线松了或者坏了,没有想到屏幕本身会有什么问题。
当天下午,同事把这台笔记本送到ThinkPad售后服务站,检查说是液晶屏幕漏液,属于人为损坏,所以不在保修范围之内。同事和Think售后沟通无果,维修站坚持认定是人为损坏。这个结果确实让用了10年ThinkPad的他难以接受:第一,这台机器X1C无摔无磕碰,外观几乎全新;第二,当时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出现的,和他在一个屋的还有2个同事,他们都亲眼目睹了故障发生的全部过程。
这位同事本身从事的工作就是和各种消费电子产品打交道,因此对于故障率、“中奖”这些事儿自然也都能理解。但是这次让他最无法接受的就是官方售后的的态度。对于产品故障的真实原因根本不听取消费者的真实反馈,只凭维修人员的主观判断做决定。而作为消费者虽然拥有去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故障具体原因的权利,但对于无论是流程、费用,以及所耗费的精力,都不值为这块问题屏幕去做过多付出。
虽然最后thinkPad售后最后电话里说可以以1300元人民币的“成本价”更换屏幕,但是同事在天猫商城搜索后发现,一款全新的、并且有三个月保修的原厂屏幕,售价不过500元而已,看似真诚的“成本价”后面有多少猫腻,相信大家都会明白吧。如果自己动手换屏幕的话,足可以省下800元之多,所以今天的这篇X1 Carbon换屏教程文章,也就由此而生了。目前网络上还没有具体的X1 Carbon图文换屏教程,这篇文章希望对有此需求的朋友起到帮助。
相关阅读:
图中产品: ()
这台X1 Carbon的屏幕已经严重漏液花屏,开机后无法正常使用。其实电子设备屏幕漏油的现象屡见不鲜,也并非都是人为破坏才会出现,如果遇到品控不好的屏幕,正常使用情况下也会小概率出现这种状况。
图中产品: ()
同事从天猫商城购买到一块质保三个月的原厂屏幕,依然是超薄设计的广色域雾面材质,价格仅为500元,相比官方售后1300元的报价,性价比实在高出太多。
图中产品: ()
X1 Carbon更换屏幕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首先用螺丝刀卸下底板上的七颗十字螺丝,然后将C面和D面拆开,这一步没有任何难度,找准合适的十字螺丝刀即可。
图中产品: ()
拆开X1 Carbon机身C面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注意保护好键盘和主板相连的排线,毕竟这是一台售价昂贵的旗舰超极本,损坏任何部件,最后都可能成为棘手的问题。
图中产品: ()
为了确保主板的绝对安全,更换屏幕前一定要将内置锂电池和主板之间的供电连接线拆掉,这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
图中产品: ()
拆掉电源和主板的连接线后,再将键盘和主板的排线拿掉,捏住接口后直接往上一拔即可分离。
图中产品: ()
摘掉键盘和主板的排线后,X1 Carbon键盘所在的机身C面就可以完全拿掉了。相比过去老的X系列,X1 Carbon在拆机上的确非常便捷。
图中产品: ()
C面拆除后,接下来就可以直接拆X1 Carbon的屏幕,如果手指甲不够长的话,就用小的塑料撬子对准屏幕侧边的缝隙,然后一点一点抠开。X1 Carbon机身顶盖采用了碳纤维材质打造,不过韧性依然和工程塑料类似,所以抠起来不会太费劲。
图中产品: ()
撬到转轴附近时会遇到一些双面胶,所以最好借助刀片来划开粘住的部分。由于笔者也是第一次拆X1 Carbon的屏幕,开始还以为屏幕下方的固定方式会比较复杂,结果拆到后来发现,里面就只靠双面胶和塑料卡扣来固定,卡扣在掰边框的时候已经自然分离,双面胶则只需要稍微细心一点也能轻易分开。
图中产品: ()
B面屏幕边框和液晶屏幕完全分离后,再将屏幕从顶盖上拨开,找到下方的屏幕排线后再将其拆掉。
图中产品: ()
排线拆掉后,坏掉的屏幕就能够从机身上完全取出了,接下来把B面屏幕边框部分从主板上完全分离,这里需撬开转轴内侧的两个塑料卡口。
图中产品: ()
接下来将新屏幕和主板相连的排线接好。刚才怎么拆的旧屏幕,新屏幕就怎么装。
图中产品: ()
液晶屏排线装好后,先将新屏幕合在机身顶盖上,然后再把老屏幕边上的黑色胶带摘下来贴到新屏幕的金属边框上。这里的胶带只起到固定屏幕的效果,如果你想要粘的更牢,也可以再多加几块胶布。
图中产品: ()
准备一点双面胶,然后剪裁成合适的长条形,分别贴在新屏幕最下方。一共贴上五片左右就可以了,最左和最右的两片需要稍微细一点。
图中产品: ()
双面胶粘好后就可以把B面屏幕边框合上了,注意转轴内侧的两个塑料卡扣,用手指用力一压就能扣回原来的位置。
图中产品: ()
接好主板和键盘连接的的排线。
图中产品: ()
再接好电池和主板的连接线。
图中产品: ()
接下来按电源键开机,如果屏幕能正常点亮的话再拧紧机身底部的螺丝。
图中产品: ()
换屏结束,这台X1 Carbon终于满血满状态复活。这款官方原装屏幕质保三个月,所以可以放心购买。
图中产品: ()
回头看看那块坏掉的屏幕,使用时间也才两个月,屏幕上就出现了键盘按键造成的划痕,所以建议使用X1 Carbon的亲们还是果断贴个保护膜吧。
图中产品: ()
X1 Carbon换屏总结:
如果你是国行在保的机器,屏幕出现问题后还是优先找官方售后来解决,只要检定结果非人为破坏,那么整个维修过程都是免费的。
如果你的机器无法免费保修(水货/过保/检定为人为损害),并且屏幕出现漏油花屏这种不可修复性故障,那么还是果断自己更换屏幕吧。
纵观X1 Carbon整个换屏过程,其实比笔者预想的要容易很多,对一些有动手能力的玩家来说完全没有难度。不具备动手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带着网上购买的原厂屏幕找第三方笔记本维修站来处理,换屏费用大概100元左右,依然比官方换屏的坑爹价靠谱。
X1 Carbon为了达到超极本的轻薄标准,无形中降低了很多小黑的硬性指标,尤其是屏幕液晶面板仅靠双面胶和塑料卡扣来固定这点,确实有些出乎意料。如果机身受到高强度冲击,那么屏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绝对不小,日常使用时还需更加谨慎。此外,X1 Carbon合上顶盖后,液晶屏表面和键盘按键过于贴合,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可见的屏幕划痕,所以屏幕贴膜还是不要省。
图中产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1 carbon 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