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最小的瀑布

世界上最小的瀑布在哪里?
taozhengsbUP78
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汇合点上游23公里处.瀑布为马蹄形,高82米,宽4千米,是北美洲尼亚加拉瀑布宽度的4倍,比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还要宽一些.悬崖边缘有许多树木丛生的岩石岛屿,使伊瓜苏河由此跌落时分成275股急流或泻瀑,高度60至82米不等.11月到3月的雨季中,瀑布最大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为1756立方米/秒.伊瓜苏河宽阔的河面,从巴拉那高原边缘落入一个狭窄的峡谷,形成此瀑布,人们形容它为""大海泻入深渊"".水花飞溅升腾,从瀑布底部向空中升起近150米的水雾,蔚为壮观.1541年西班牙探险者巴卡首先发现了该瀑布,现在,阿根廷和巴西为保护这里的景观与相关的野生动植物,都在瀑布附近设立了伊瓜苏国家公园.8月17日,两名游客参观南美洲著名的伊瓜苏瀑布.伊瓜苏瀑布呈马蹄形,高82米,宽约4000米,为世界最宽的瀑布,平均每秒钟流量为1,700立方米,按水量居世界第六位.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她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交界的依瓜苏河的下游.依瓜苏河发源于马乐山脉,流经巴西高原1320公里,河水流至伊瓜苏瀑布处,河面已达4公里宽,河中间有许多的小岛,把河水分成许多支流.当从巴西高原的悬崖峭壁上突然坠落时,几百条的支流形成了壮观的瀑布链,特别是在雨季,由于水量充足,几百条瀑布链联在一起,从天而降,一个马蹄形的,宽4公里,落差82米的,世界上最宽大瀑布犹如天上的银河下凡,雷鸣般的水的冲击声浪可以传到25公里以外的地方,巨浪掀起的水雾高达150米,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演变成七彩缤纷的,形状各异的彩虹.伊瓜苏瀑布的壮美景观被誉为南美洲的一大奇观.在伊瓜苏瀑布区,前有茫茫的依瓜苏河,后有富饶的大平原,中有清澈蔚蓝的湖泊,真是人间仙镜.这里的瀑布,东一群瀑布,西一串瀑布,瀑布上挂瀑布,瀑布下串瀑布,上看有瀑布,下看有瀑布,左看是瀑布,右看还是瀑布,景色之美,令人流连忘返.行人在此,真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伊瓜苏瀑布区包括了巴西河阿根廷的两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公园,这里,山峦石叠,苍松翠柏,湖潭翡翠,飞流瀑布,风景秀丽,空气清新.阿根廷瓜拉尼人的语言中伊瓜苏是“大水”的意思.伊瓜苏大瀑布在伊瓜苏河上,这条河在巴西高原上流了1000多公里,沿途集纳了大小河流 30条之多,到了大瀑布前方,已是一条大江河了.伊瓜苏河奔流千里来到两国边界处,从玄武岩崖壁陡落到巴拉那河峡谷时,在总宽约4000米的河面上,河水被断层处的岩石和茂密的树木分隔为275股大大小小的瀑布,跌落成平均落差为72米的瀑布群.由于河水的水量极大,在这里汇成了一道气势磅礴的世界最宽的大瀑布,其水流量达到了1700立方米/秒.这一道人间奇景,在30公里外就能听到它的飞瀑声.伊瓜苏能在这里形成这一壮丽的大瀑布,是与其地质、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大瀑布所处的地形是由12亿年前岩浆喷发而成.巴西的巴拉那河谷是南北走向的玄武岩,但伊瓜苏河及其河床岩层的走向正好与巴拉那河垂直,其河水的冲刷与侵蚀作用远远比巴拉那河微弱.这样,就在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相交汇处,造成了河床的水平位差,日久天长,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就形成了现在的伊瓜苏大瀑布.直到现在,大瀑布依然在改变着,这种变化还将一直进行下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应该在人的身上~~~
扫描下载二维码长白山瀑布_百度百科
长白山瀑布
长白山北侧天豁峰和的有一个大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天池的出水口,天池的水从缺口奔流出来,河水沿断裂带长期地冲刷,侵蚀,使河床不断地下切,扩大,形成了一条经久不衰的河流,这条河被叫做&乘槎河&,又通天河。冰凉的河水先是在一段约有600米平缓的地势里轻歌曼舞般地悠然地散步。紧接着地势突然向北陡斜,轻缓的河水也立刻情绪冲动起来,暴躁、奔腾、咆哮,一副桀骜不驯的架势,一路而来跳跃,在距天池约1250米的地方经伏牛石巨石的切割,河水改做一大一小的两股从悬崖上一跃而起,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68米,与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似两条玉龙从天而降。飞跌过程中两条玉龙搅合在一起,水势更加凶猛,张开大口勇猛地吞噬着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潭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十几丈的水雾,形成了壮美的长白飞瀑。它穿过崎岖的峡谷,奔腾浩荡,飞泻千里急流跌水,伟地经天,云翻雨倾,钟鼓雷鸣,形似蛟龙倒海,势如万马奔腾。千百年之后,瀑布下拓臼成了深约20米的水潭。潭水天女散花般地溅出,汇集成为二道白河,是松花江的正源。1983年夏,邓小平同志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长白山 》扬眉横空出世长白山,终年积雪潭水寒。一流飞泻青石壁,三江流淌起云烟。百年富足黑土地,千秋丰腴稻谷田。更有侠客关东汉,保卫家乡世代安。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著名山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发源地。因其诸多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中朝两国的界山。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长白山,吉林省人民政府早在1960年就划定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立长白山保护区管理局,面积为196,465公顷。1961年建立了21.5万公顷的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谨慎地进行保护性开发。
1963年9月,在金日成欲“建立朝鲜革命圣地”的多次恳请下,
中国政府与朝鲜政府签定非公开条约,中国国界线在天池地段后退三十公里,此处长白山由中国独有变为中朝界山,天池成为界湖。
这是当时历史情况下,中朝友谊的亲密见证。
在1957年的中国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长白山及长白山段的天池完全在中国境内的。
它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带原始状况保存最好,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整的自然保护区。
域内不仅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还有苔原、草甸、湖泊、河流、沼泽等,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了“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为世界生物圈保留地之一。
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国家首批提升为AAAA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是中华十大名山,是满族的发祥地、关东民族的再兴地、朝鲜人民的聚居地,以神山圣水而闻名于世,有“关东第一山”之称。[1]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名字的由来
长白山名字的由来有三个原因:
第一,远往长白山山巅部分,一年当中有很长的时间巍峨皓白;
摄影:扬眉
第二,长白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喷发后的火山灰成灰白或淡黄色,古代交通蔽塞,很难到其近前,即便是夏季冰雪短暂的消融后,远观群峰仍为白色;
第三,《山海经》,将长白山称之为不咸山,口语演义说,是因为那里的白色的火山浮石类似芒硝或食盐,应该是咸咸的,但尝之却不咸却始终泛白。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准确的概念
长白山是东亚地域中以海拔2,760米的白头峰等十六座山峰环绕的天池台地为主体的诸多山系构成的山岭。长白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多指狭义的长白山,即长白山脉的主峰区域。
长白山瀑布狭义的长白山
狭义的长白山单指长白山脉的主峰(东经127°40'~128°16',
摄影:扬眉
北纬41°35'~42°25')区域。
长白山是巨型的复式休眠火山,外围熔岩高原区域略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长轴约140公里,短轴约120公里,呈北东向延伸,包括长白山火山锥体和它周围的熔岩高原及东北西南向山地,海拔一般在800米以上的区域。
长白山瀑布广义的长白山
广义的长白山指整个长白山脉区域,即东亚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西起吉林哈达岭,东至朝鲜半岛。
由多列东北—西南向平行褶皱断层山脉和盆、谷地组成。最西列为吉林省境内的大黑山和向北延至黑龙江省境内的大青山;中列北起张广才岭,至吉林省境内分为两支:西支老爷岭、吉林哈达岭,东支威虎岭、龙岗山脉,
向南伸延至千山山脉;东列完达山、老爷岭和金刚山脉,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
其中的主区域介于北纬38°46′~47°30′,东经121°08′~134°,长约1300余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之间,略呈纺锤形。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流域
凡是长白山水系流经的区域都是长白山流域。构成长白山主体水系的河流有三条,他们分别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
各个水系都有着自己的分水岭,分水岭也是山岭的最高脊梁部分,也是地域之间划分的天然界限,因此,严格意义上说:长白山的地理概念就是长白山水系覆盖的整个地域,这里包括构成这一地理概念的山峰、山岭、平岗、河滩、河流和冲积平原。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文化
长白山文化就是从古至今在长白山流域上演绎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文明。它包括政治角斗结果、科学技术成果、人类思想结晶等诸多要素。
长白山文化的有四千多年,古人面南而住、择谷而居,山川河谷地带是人类栖息和繁衍的重要场所。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的十六峰
公元1908年,也就是清朝三十四年,清末秀才奉天候补知县奉旨勘查长白山。历时4个月的实地踏查之后,除《长白山三江源流考》等官方报告,还撰写了《长白山江岗志略》。刘建封是秀才,又是诗人。尽管考察十分艰苦,甚至有生命危险,面对祖国雄奇的山水,常常情不自禁地吟诗,兴致勃勃地为各山峰命名。并绘有详细的地形图,标注了十六峰的位置,它们是:
白云峰、芝盘峰、天文峰、华盖峰;天豁峰、龙门峰、紫霞峰、铁壁峰;
观日峰、玉柱峰、冠冕峰、梯云峰;卧虎峰、孤隼峰、锦屏峰、白头峰。
这十六峰千姿百态,经过漫长岁月的风雨雕蚀,山峰嶙峋峭奇,姿态各异,有的如宝剑刺天、有的似少女梳妆、有的如雄鹰衔物,环列成一个大圆周,或白或黄、或青或绿护佑着一池碧水天池。其中,位于天池出水口的两个主要山峰是天豁峰和龙门峰。
长白山瀑布天豁峰
位于乘槎河东岸,与龙门峰相对,东南接铁壁峰,海拔2620米,
摄影:扬眉
《长白山江岗志略》载“峰起双尖,中辟一线,有豁然开朗,令人不可思议之趣”,而取名天豁。现两峰之间豁口更为扩大,中间一线亦多参差石峰。“峰石皆黄,作淡金色,其阴多紫石,斓若丹砂”。峰东携臂与织女峰相连。
天豁峰的形成是由于岩石节理发育造成。构成天豁峰的火山岩,岩石节理发育经多年的风化、剥蚀、硝碎、塌落,形成了天然豁口。豁口中间留有许多参差不齐的石峰,是由于坚硬的岩石没有被风化而残留下来的。天豁峰的后身有黑风口,峰下天池畔有巨石天然雕琢而成的雨燕观天、驼峰石、黑熊朝天等湖畔组画。
从补天石可经牛郎渡越闼门沿八卦庙(宗德寺)旧址北侧倒石堆,可攀登峰顶。路径险要,斗胆登上者引以为豪。从峰顶观赏群峰倒映于天池,波光荡漾,令人心醉,在这里还可远眺玉壁、补天石等胜景。
长白山瀑布龙门峰
海拔2,595.7米,高出天池水面401.7米。因峰门两峰突起,
摄影:扬眉
状若门形,故名龙门。它位于天池北偏西,与天豁峰一起把守天池水出口。《长白山江岗志略》载,“在乘槎河西,与天豁峰对峙而低。池水溢流而出,状若门形,故号日龙门”。龙门峰形状奇特,宛若蛟龙戏水。它是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流构成的,由于柱状节理发育,岩石风化,剥蚀,崩落严重,所以多崇崖峭壁,峰下形成巨大的倒石堆,冲沟下部形成较大的泥石流扇,其上分布有少量高山植物“。
大禹治水曾到峰上。山旁有一石,上似蝌蚪字形。在百姓的心中,这碑为神碑,无人认识上面的蝌蚪文字。曾有人在龙门峰前,看见有几条红黄色的鱼,在乘槎河上跳跃,便用石头打,不料“霎时狂风大作,大雨”。其上分布有少量高山植物。北侧峡谷中有一隐流瀑,落差约20米,是由陡峭的崖壁跌至深谷,似天际飞流,又若天女舒展长袖,隔玉壁与长白瀑布相映,是游人赏心游玩的绝妙佳境。从长白瀑布,沿乘槎河溯源而上,经玉壁即达龙门峰脚下的天池湖畔。[2]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的地貌
长白山地势总的特征是以长白山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可分为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山麓倾斜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单元,大致围绕火山中心呈同心环状分布。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在该区中部,海拔高度1700米以上,锥体底部半径20公里左右。锥体上部的中心为火山口湖,就是著名的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高程为2189.1米。围绕天池有16座高峰,最高峰海拔2749.2米。从锥体腹部向下,地势呈台阶状向下倾斜,高度渐低,坡度渐缓。至锥体坡脚,向下过渡到山麓倾斜熔岩高原。
长白山地区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流水地貌发育。在火山锥体和熔岩高原上,形成许多独特的流水地貌景观,如羊尾沟、隘谷、箱形谷等。在熔岩台地的河谷中,发育多级河流阶地。一级阶地,相对高度7-8米,在长白山东北侧,该阶地多由火山灰渣组成。
二级阶地,相对高度15米左右,阶地面多由黄土状土组成。沿鸭绿江河谷发育有4-6级阶地。
长白山山体高耸,寒冻风化作用强烈,是东北两大现代冰缘区之一,发育类型主要为雪蚀洼地、雪蚀槽谷、石海、石川、石环、多边形土、融冻泥流等。在长白山火山锥钵上,还残留有冰川作用的遗迹,如古冰斗、古冰川槽谷、终碛垄等。
长白山瀑布地貌与水系发育
长白山地区水系发育与地貌、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以长白山中心火山锥和望天鹅盾形火山锥为中心,分别形成两个大型放射状水系。
长白山中心火山锥体的北侧为三道白河、二道白河,东侧有二道江和图们江上游,西侧有槽子河、松江河,南侧有锦江、鸭绿江上游。望天鹅盾形火山锥北侧有漫江上游,西侧有五道沟河、七道沟河、大阳岔河上游,南侧有八道沟河,十五道沟河上游,东侧有十九道沟西岔等。水系入熔岩台地后,逐渐汇合,发育为稀疏的树枝状水系,与周围群山中密集的树枝状水系形成明显的对照,这是由熔岩台地地形比较平坦、岩性单一、形成时期较晚所决定的。
新构造运动仍处于差异性缓慢上升过程中。今后‘的流水地貌发育趋势,水系将进一步发育密度增大,地面分割更为严重;切割密度和深度都将加大。南部渚河流切割深度较大,北部较小,这主要是北部距离侵蚀基准面甚远,而南部距离侵蚀基准面较近的缘故。
长白山瀑布冰川槽谷
在长白山火山锥体北坡,遗留有数条冰川槽谷,
摄影:扬眉
这些冰川槽谷大多比较短浅,深约几十米,宽不过200米,长约1-2公里。有人在天池气象站公路下侧的古冰川槽谷中发现了典型冰碛物和终碛垅。末端在1850米。槽谷呈U形底部已被溪流所切割。由上述古冰川地貌可以推知,在距今约2-3万年前的末次冰期极盛期,长白山火山锥顶部可能被冰川冰所覆盖,发育为冰帽,天池当时也成为一个大冰窖。外轮山内侧、发育了几个冰斗,外坡向下伸出条条冰舌,沿谷地下延达1850米高度处,形成冰川槽谷。
在长白山天池周围火山口外轮山内侧,天池水面以上,有六个围椅状洼地,不少学者认为是长白山第四纪末次冰期冰斗的遗迹最大的有白云峰冰斗、海山冰斗 、青石峰冰斗 、玉雪冰斗。
闼门冰斗位于天池出口处,恢复其原地形,也是一个围椅状洼地,后来被乘槎被乘槎河切割开来,成为今日之面貌。该冰斗宽为l200米,长约1000米,深约300米,向南开口。边界冰斗该冰斗比较宽浅,宽约1200米,深200米,开口方向南西4500米。而长白山最大的飞瀑,就坐落在这一地质构造带上,所以严格的说,长白飞瀑是冰斗瀑布。
长白山瀑布流水地貌
长白山地区流水作用是本区最普遍而强烈的地貌外营力,形成本区独具特色的流水地貌景观。片流侵蚀地貌在长白山火山锥顶部一带,片流侵蚀地貌比较发育,并与冰缘融冻作用相叠加,造成强烈的山体剥蚀作用,使长白火山锥体上的外轮山及诸山峰更为险峻挺拔,甚至在火山锥体的中部,也形成一些形态各异高达数米的浮岩、峰林、石柱的奇观。原因是,山体顶部一带,植被差地面表层物质主要由后期喷发的浮岩所组成,原始地表形态又比较崎岖陡峭,坡度大,巨型风化作用较强,又加上地表裸露,岩层疏、松,降水集中,每年都要发生几次暴雨,加强了这一过程。
由于放射状断裂和火山熔岩流等喷发物形成的浅凹面,发育了火山濑型的沟系、羊,尾沟、冲沟等。由于坡度和岩性的差异,沟谷大小、切割程度各不相同。二般在锥体上部为宽浅的小沟,向下逐渐变深、变宽,宽可达300米左右,切割深度可达100米。羊尾沟在山锥体西南侧较为发育。在沟底,由于受岩性、构造断裂和崩塌作用的影响,常发育跌水,并多涡穴,在降雨发生迳流时,谷中水流飞泻,并形成许多小瀑布。
长白山瀑布河谷地貌
嶂谷和隘谷是长白山地区河谷地貌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新构造运动上升较为强烈,地面坡度较徒,玄武岩又比较坚硬,河流沿构造断裂和裂隙侵蚀下切的结果。有时形成深度和宽度相差悬殊的隘谷。如梯子河上游近火山锥体坡麓处,河谷深15-20米,宽2-5米。有的地方一步可越,河的两壁直立逼近,甚至成为上部窄而下部宽的奇特现象。嶂谷和隘谷分布在槽子河、梯子河、锦江、松江河、二道白河、三道白河等河流的上游,总长度近百公里。河谷切削陡峭的地方,就形成了叠水瀑布。
长白山瀑布阶地漫滩
在长白山地区,河谷中普遍发育着狭窄的二、三级阶地和河漫滩。二道白河河谷地貌二道白河河谷地貌在本区具有典型的意义。它源于天池,至瀑布一段,称为乘槎河;该段河谷长1260米,河谷宽度在天池出口处附近达1000米以上,向瀑布方向逐渐缩窄,最窄处约300米左右。谷地深达200-2.50米。谷坡上部基岩裸露,岩壁陡立,时有崩塌落石降下,谷坡下部多为崩塌巨砾组成的岩屑堆。河貉两侧岩屑堆坡麓交汇处最低,成为乘槎河河床。至瀑布处,悬崖直立,河水沿高达68米的断层壁直泻而下,进入二道白河箱形谷地。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的物候情况
长白山所在地区属于温带,按风带分,应全年盛行西风,降水较多。从山脚到山顶垂直高度两千余米,,气候也相应有垂直变化,可以划分出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山亚寒带三个气候带;但总的来说,全山区仍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山顶温度特低;冬季特长;夏季短而凉爽,1,200米或1,400米以上无夏;春秋季节较长,1,200米或1,400米以上春秋相连(以日平均气温分四季),降水的季风特征明显,从上到下,降水都集中在6至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山脚下风向随季节变化,夏多东南风或东南风明显增加,冬多偏西风,山顶则终年刮偏西风。
长白山气候有不少全国之最,这其中:
年平均气温-7.3℃,全国最低。
年降雪量,旬平均气温≤0℃期间的降水量,320毫米,为全国最多。
积雪深度约1-2米,为全国最深。
年平均风速11.7米/秒,为全国最大。
年大风(≥8级)日数269天,为全国最多。
摄影:扬眉
积雪日数258天,为全国最多。
降雪日数145天,为全国最多。
雾淞(树挂)日数165天,为全国最多。
年降水量1333毫米,为秦岭、淮河以北最多。
年降水日数209天,为秦岭、淮河以北最多。
全年雾日数265天,为秦岭、淮河以北最多。
长白山瀑布气压
山顶的年平均气压734毫巴,相当于水银柱551毫米,比山下的松江低212毫巴,相当于水银柱159毫米。从山底往上,大约每升高100米,气压降低10.5毫巴,相当于水银柱7.9毫米。山脚下的气压都是冬季高、夏季低,而山顶上则相反,夏季高于冬季。气压最高月。比最低月高17.5毫巴。山顶的夏季气压和冬季比,相当于往山下移动了170米。
长白山瀑布风力
长白山顶一年四季或在高空西风急流区中,风向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影响,山脚下全年虽以偏西风向为主,但夏季东南风增加,冬季东南风减少。山顶终年吹偏西风,尤以西南偏西风为最多,树身一律向东倾斜。
长白山瀑布气温的递减率
因长白山的地形复杂,受热状况不同,反映在气温直减率上,在相同的高度上,东坡和东南坡气温最高,西北坡次之,北坡气温最低。气温直减率也有季节变化,长白山各地都以春季为最大,夏季次之,秋季又次之,冬季最小。
长白山瀑布季节划分
按日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即以日平均气温O-18℃为春、秋,≥18℃为夏,≤0℃为冬的法划分长白山的四季,则山脚2下春季始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止于6月中旬到7月上旬,春长79天到94天。夏始于6月中旬到7月上旬,止于8月下旬到9月初,夏长46天到81天。秋始于8月下旬到9月初,止于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秋长63天到66天。冬始于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止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冬长139天到162天。
长白山瀑布降水
长白山区降水天气系统活动频繁,距海较近,又是林区,水汽充沛。既是西南部多,东北部少,又是地势越高降水越多。山脚下300米到600米处年降水量为518毫米到857毫米,东部少西部多。红松阔叶混交林带的上限高度l100米到1400米处,年降水量约为840-890毫米。云冷杉林带的上限高度1700米到1800米处,年降水量约为毫米。亚高山岳桦林带的上限高度2000米到2100米处,年降水量约为1100---1160毫米。山顶上的年降水量为1333毫米。
长白山瀑布湿度
整个长白山区,因降水量大,又是林区,空气湿度比较大。山脚下,除东坡的和龙较干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外,其他坡都在69-73%间,山顶则为74%。四季之中,以春季的平均相对湿度为最小,以夏季为最大。
长白山瀑布云量
长白山区,降水天气系统活动频繁,空气潮湿,所以云量较多。山脚下年平均总云量为5.5-5.7之间,山顶略多,为5.8。
长白山瀑布迷雾
长白山区因空气湿度大,所以雾日数一般比平原地区多。但雾的形成除取决于湿度大小之外,还和地形等有密切关系,所以相邻地区有时差异很大,山顶上雾旧特多,全年竟达264.8天。在寒冷季节,有雾时,常出现雾淞,俗称树挂。长白山顶全年有雾淞日为179天,为全国之冠。
长白山瀑布日照
长白山因云量多,所以,全年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都是吉林省最少和最小的地区,相应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也是全省最少的山脚下的全年日照时数为2281时到245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55%。山顶上的全年日照时数为226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四季之中,日照时数春季最多,冬季最少。日照百分率则冬季最大夏季最小。
长白山瀑布物候与植被
长白山的植被垂直分布。550米以下为蒙古栎林;1,100米以下为红松阔叶混交林带;1,100米到1,700米为云冷杉(暗针叶林)林带;1,700米到2,000为亚高山岳桦林带;2,000米以上一直到山顶为高山苔原带。
长白山瀑布长白飞瀑的水源地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
摄影:扬眉
经过漫长年代的积水而成湖。对于天池,我国史书早有记载。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大臣武穆纳奉康熙的谕旨登长白山,在他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上,对长白山天池作了如下描述:“山顶有池,五峰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纹荡漾,池畔无草”。《盛京通志》载:“巅有天池日图伦泊,一日闼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建封对长白山作了实地踏查,著有《长白山江岗志略》,此书对天池的记载是:“天池在长白山巅为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二十余里,故名为天池”。《东三省舆地图说》载:“顶有潭,日他们泡”。《东三省纪略》载:“山顶有潭,曰图们泊,译言万也,言万水之源也。”“图们”、“他们”、“闼门”等,都是满语“万”的意思。天池还有“龙潭”、‘‘海眼”、“温凉泊”等名称。上述记载反映了我们祖先对天池早有认识,以及他们的认识水平。
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1米: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天山天池(即瑶池)高209米。天池略呈椭圆形,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集水面积21.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水面周长13.1公里。最深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湖水主要依赖湖面降水和地下水补给,集水面积21.4km2,补给系数2.18。集年湖面降水量0.303×108m3,地下水补给量0.157×108m3,合计年入湖水量0.46×108m3;出流由天文峰与龙门峰间的缺口—闼门溢出,流经宽20.0~30.0m,长1.5km的乘槎河后,以落差68m的悬崖跌水,形成长白瀑布,下注二道白河,为第二松花江正源的源头。
天池年出湖水量0.416×108m3,湖面蒸发量0.044×108m3,合计年出湖水量0.46×108m3。是吉林气温最低,水面蒸发量最小,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水量收支平衡。换水周期48.1a,水位年变幅0.8~0.9m。夏季气温15.0~18.0℃时,表层水温7.0~12.0℃,水深20.0m处降至4.0℃,20.0m以下趋向稳定,为3.5~4.0℃。每年11月下旬封冻,至翌年6月中旬解冻,结冰期243d,封冻期200d左右,冰厚1.25m,其中1930年最大冰厚3.0m,冰上积雪深1.0m。另在白云峰,华盖峰和将军峰的悬崖下,因受湖底温泉影响,湖水冬季不封冻。在每年6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解冻期间,湖面在5级风时波高超过1.0m,无风时有湖水明如镜之称。
七八月的天池畔,生长在有限范围内的茵茵芳草如长白杜鹃、高山罂粟、高山菊以及在第四纪大冰川时期由北极推移过来的长白樾桔、松毛翠等,都在疾风暴雨中争相开放。女真祭台西侧,距天池仅4米的一株高山桧,已傲然挺立池畔100多年,被称为“探池松”,也是天池一绝。这时的天池湖水湛蓝清沏,最大透明度5.2m;总硬度1.75德国度,pH值在20.0m以上的浅层水8.16,20.0m以下的深层水7.29;矿化度247.07mg/L,其中阴离子HCO3-、Cl-、SO42-和NO3--N含量分别为154.5、20.01、3.17和0.59mg/L;阳离子Na+、Ca2+、K+和Mg2+含量分别为50.85、11.45、5.81和0.69mg/L,属重碳酸盐类钠组Ⅰ型水。DO10.0mg/L,COD0.75mg/L,TN0.61mg/L,属中营养类型高山湖泊。湖中无鱼类生栖,1988年朝方曾向湖内试投红鳟鱼苗未获成功。
天池的上空,气候多变,风狂、雨暴,多云、多雾、多雨、多雪。有时阴沉数日不晴,或乍阴乍晴,天池若隐若现,有时狂风呼啸,沙石飞扬,暴雨倾盆,冰雹骤落。《抚松县志》载:“午前十时,风和日暖,气清天朗,俯瞰天池,水光万倾,群峰罗列……留倒影子天池之内……夕阳在山,池中飓风惊骇,狂涛乱舞,而天池为云雾所覆,又不复见矣”。
历史上天池被涂上层层神秘的色彩。有的史书记载,天池中有百里可闻的“龙宫演操”,有如鸣金敲玉的“宫中鼓乐”。还记有许多其他美丽的传说。历史上和今天都有人发现天池中有“神兽”。古老的传说和新近的发现交织在一起,使长白山天池更引人人胜。天池的美丽风光吸引着更多的游客来游览、观光、考查。[3]
长白山瀑布长白飞瀑
长白山天池北侧天豁峰和龙门峰的中间有一个大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天池的出水口,天池的水从缺口奔流出来,河水沿断裂带长期地冲刷,侵蚀,使河床不断地下切,扩大,形成了一条经久不衰的河流,这条河被叫做&乘槎河&,又通天河。
冰凉的河水先是在一段约有600米平缓的地势里轻歌
摄影:扬眉
曼舞般地悠然地散步。紧接着地势突然向北陡斜,轻缓的河水也立刻情绪冲动起来,暴躁、奔腾、咆哮,一副桀骜不驯的架势,一路而来跳跃,在距天池约1,250米的地方经伏牛石巨石的切割,河水改做一大一小的两股从悬崖上一跃而起,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68米,与天然屏障玉壁,金壁相映,恰似两条玉龙从天而降。飞跌过程中两条玉龙搅合在一起,水势更加凶猛,张开大口勇猛地吞噬着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潭底溅起几丈高的飞浪,十几丈的水雾,形成了壮美的长白飞瀑。
它穿过崎岖的峡谷,奔腾浩荡,飞泻千里急流跌水,伟地经天,云翻雨倾,钟鼓雷鸣,形似蛟龙倒海,势如万马奔腾。千百年之后,瀑布下拓臼成了深约20米的水潭。潭水天女散花般地溅出,汇集成为二道白河,是松花江的正源。
1983年夏,邓小平同志登上长白山极顶,题写&长白山&、&天池&横幅,并发出赞叹:&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
《长白山 》
摄影:扬眉
横空出世长白山,终年积雪潭水寒。
一流飞泻青石壁,三江流淌起云烟。
百年富足黑土地,千秋丰腴稻谷田。
更有侠客关东汉,保卫家乡世代安。
长白山瀑布松花江水系
由于环境和地势的影响,长白山降水丰富,天池周围是降水的中心,再加上火山地形条件,因此,在长白山火山锥体和熔岩高原上发育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河流、瀑布、泉、水、湖泊。这些秀水碧波,为长白山增添了无限生机,绘出了“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浓墨淡彩的画卷。
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魏、唐称栗末水,金、元及明初皆称宋瓦江,明宣德年间,始称松花江。松花江是满语“松阿里乌拉”的音译。“松阿里”意为天上,“乌拉”意为江,松花江意即天上的江河。“栗末”满语意为白色之水。
长白山瀑布乘槎河
龙门、天豁二峰中间,天池的出水口,
摄影:扬眉
就是乘槎河的河口,全长1250米。天池水流经补天石,牛郎渡,“高燕吻瀑”,便钟鼓雷鸣、飞泉挂壁,形成68米高程的长白瀑布,再注入二道白河。据载,早年猎户徐某,曾看见河边有一独木舟,横于东岸;刘建封踏查长白山寻松花江源时,也发现河边斜置一木。因古代有乘槎(木排)去天河的典故,遂命名为乘槎河。刘建封还写下了“松花江上乘槎客,寻到天池信有源”的诗句。
女娲石是汉族神话中女娲补天之石。据《·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墬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鷙鸟攫老弱。於是 女娲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宋 梅尧臣 《苦雨》诗:“洒尽天汉流,蒸烂女娲石。长白山天池有个出水口,似为天池的缺陷。
补天石天池出水口西侧弧形亘石,如“天”。字之一捺,
摄影:扬眉
长约50米,由湖心向池畔逐渐抬升,最高处10余米。石出尖端探入湖中,半壁距于湖畔,似补天池缺陷之势,故名补天石。石面光滑平坦,游人多沿乘槎河至此品尝天池水,观览湖光山色,为天池,景观之一绝。从高处望去胜似一棵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也像“天”字的一捺。《长白山江岗志略》由此称“补天石在龙门峰东侧,天池出水之处。石半居水中半居峰上,特起而高。窥其形势杜池水口,作中流砥柱,亦似有补天池缺陷之象”。[4]
在长白山地区还流传着“补天石冶炼厂”的神话,人们都把这块石头与女娲联系在一起。加之,这块巨石是火山喷发后岩浆遇冷凝固而成,被烈火炼烧过,上面保留着许多气泡和擦痕,特别是它的形状,好似长长的一块面团,从天上遗落下来。补天石具体的高度和长度,尚无确切的计算,只能根据人与山的比较,估计最高处五六米,长50余米,是一个伸入天池的袖珍半岛,是长白山颇具文化内涵的旅游胜景。
吉林省红学专家陈景河先生通过对萨满文化和满族文化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红楼梦》的文化之根在长白山、在萨满文化中。他认为《红楼梦》开篇所讲的“大荒山”即指长白山,“无稽崖”谐音即“勿吉哀”(勿吉是长白山的古老民族,是满族先世祖女真更早的称呼),“青埂峰”即“清根峰”的谐音,意思是满清之根;贾宝玉口中所含的“通灵宝玉”即是青埂峰下的一块没有去补天的石头。
牛郎渡位于乘槎河上,是一块横在河里的石头,
摄影:扬眉
它好似一座小桥,帮助人们过河。因为从此踏过乘槎河后,便可直到织女峰,故名,因此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天河配》在长白山找到了物证。
天池水刚刚流入乘槎河,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河水闪着碧蓝的光,映着蓝天、白云和山影,下种田园的寂静笼罩着荒野,透出一种恬淡的诗情。只看这里,根本不见大荒山的磅薄气势,倒有一种农家田园风情。在河道最窄处,人们踏着石头即可过去,年轻的人,甚至可以跳过去。在河湾处,建有巨大的碑石。卧牛形状的巨石上面镌刻着“牛郎渡”三个大字。如今,许多青年男女在此留影,以示坚贞的爱情。牛郎渡巨石成了一块爱情石。
牛郎渡在乘槎河口不远处,一青石斜插河底,水流石上,往来可以渡人。因从此踏过乘槎河后,便可直上织女峰,因名牛郎渡。
位于乘槎河东岸,天豁峰和铁壁峰之间。海拔2,530米,
摄影:扬眉
峰顶有闻名遐尔的揽胜台。传说牛郎织女在每年七月初七相会时,曾经在此观览湖光月影,因名织女峰。
织女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仙女,她在人间巡游时,爱上了忠厚老实的牛郎董永,但遭到天后王母娘娘的极力反对,划天河为界隔开了牛郎和织女,只有每年的七月初七,才能越过天河鹊桥相会。人们把乘槎河也叫做天河,乘槎河上的牛郎渡,也好似鹊桥一般连接着织女峰。
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一颗星,它隔银河与牵牛星相对;织女峰也是环池群峰最秀丽的一座,站在峰顶,乘槎河、牛郎渡尽入眼底。
《太平御览》卷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集林》:
摄影:扬眉
“昔有一人寻 河 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这里说的汉 代 张骞 骞 奉命寻找 河 源,乘槎经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见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 骞 。 唐朝宋之问《明河篇》有:“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 成都 卖卜人” ,明朝何景明 《七夕》诗有:“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之语。这块支机石因为回到了人间变得过重,北张骞遗留在了天豁峰旁的华盖峰下。
乘槎河在断崖处被一块巨大的伏牛石切割成两条水流,
摄影:扬眉
这块牛石头朝着天豁峰的方向,尾巴甩在绝壁之下,奋力地向上攀登着。这牛本是牛郎饲养的耕牛,因牛郎上天会织女走的急,把它拉下了,他便忙三火四地顺着乘槎河急忙追赶,却被湍急的水流顶的裹足不前,时间长了就变成了顽石固定在哪里啦。
长白飞瀑的两股飞泻下来的水流,原是守卫龙门峰的两条银色蛟龙,只因那张骞悄悄地从乘槎河潜入到月宫,窥见了天上人间的神秘生活,还带走了织龙袍的支机石而受到玉帝的责罚,一顿板子打下来,并责罚他们到离人间最近的天豁峰把守,但是,那顿板子打断了他们的脊骨,只能双双下垂那桀骜不驯的龙头,尽职尽责地把守着天豁峰口,时间长了,就幻化做两条搅合在一起的瀑布。  
长白山瀑布二道白河
天池水沿天豁、龙门两峰间形成的断裂峡谷“闼们”出流,
摄影:扬眉
流过长1250米的乘槎河,后从68米高的断崖跌落而成为“长白瀑布”,北下约一公里,有温泉群的暖流于右岸来归,然后翻滚于约深10米、宽1米、长50多米既险峻又陡峭的河道中,又北下5公里,水流切割成地下河,旋从裂谷飞驰跌落,成为“洞天瀑布&。从源头北下79公里,有五道白河携众水东来,于右岸注入,又西行复北下,有北源古洞河自右岸上两江口汇入。会流口以上称二道白河。二道自河全长105公里,河道平均坡度7%。流域面积2993平方公里。
千流河槽窄深,坡陡流急,河床为断岩,卵石。多峡谷、小瀑布。二道白河镇以上,距天池50公里,落差1300多米,因流急和有泉水补给,虽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冬仍不封冻。由于地下水补给,其多年平均径流深814.3毫米,大于多年平均降水深770.7毫米。根据年的实测资料,其年平均流量在4.33-6.24秒立方米之间,多年平均月平均流量:2月4.18秒立方米、4月4.94秒立方米、7月6.84秒立方米、8月8.53秒立方米,年季之间变化不大,是吉林省也是东北地区源头最高,落差最大,瀑布最多、水流最急、水量又最为稳定的河流。
长白山瀑布二道松花江
自二道白河、古洞河会流口以下始称二道松花江。江道沿安图、抚松、敦化三县县界西北向弯转曲折奔流,至敦化、桦甸两县交界处复又沿桦旬、抚松县界转向西南。沿岸左纳头道白河、露水河、细鳞河、五道砬予河:四道砬子河、三道砬子河、头道砬子河,右纳金银别河、五道溜子河、三道溜子河、二道溜子河、头道溜子河,至下两江口左会头道松花江。全长256公里,流域面积10615平方公里。
两岸高山峭壁:河槽窄深,河道弯曲,河底极不平整,暗礁、深潭较多,河床为卵砾石,河道平均坡度2.1%。林草复被率91.7%,植被较好,含沙量少,多年平均年含沙量0.065公斤/立方米,耕地率3.8%,人口密度16.5人/平方公里。区内河长7公里以上,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12条,水力理论蕴藏量53.27万千瓦,多年平均径流量38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35.8万立方米。其中6-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60.6%。
长白山瀑布松花江
天池水流入二道白河、二道松花江奔腾而下,至两江口会头道松花江之后史称松花江,原是铜帮铁底的青兰色之水。北西流过吉林市区至扶余县三岔河左会最大支流嫩江后,以直角转向东北,注入黑龙江入海。松花江伯天池至黑龙江口,全长1745公里。其中嫩江河口以上为上游段,曾名第二松花江,长849公里,均在吉林省境内,吉林市区以下可通5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130万吨。
这一江段自天池至嫩江会流河口全长849公里,总流域面积72875平方公里,(不包括辉发河和二道白河在省外的面积),河道平均坡度2.4‰。共流经吉林省的安图、抚松、和龙、靖宇、浑江、敦化、桦甸、柳河、海龙、东丰、辉南、磐石、蛟河、永吉、伊通、双阳、怀德、九台、舒兰、德惠、榆树、农安、扶余、前郭队及吉林市城、郊区、长春市城、郊区28个县、市区。总耕地216万公顷,耕地率30%,总人口112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4.1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68亿立方米,流域内共建成白山、丰满、红石、石头口门、星星哨、新立城、海龙、太平池八座大型水库,建成碱水、青顶子、龙头、亚吉、庙岭、寿山、净月潭、双阳等35座中型水库。这些水库减轻了各该千支流的洪涝灾害,并可灌溉水田21.5万公顷。
注入这段松花江的较大河流有辉发河。辉发河,辽称回跋,金作晦发,明作灰扒,均为辉发的音转。辉发满语意为青兰色,说明古代该河的植被是好的。上游段称“杨树河”,在山城镇西的西河口以下称“大柳河”,自三统河口以下始称辉发河。该河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龙岗山脉北侧,北流进入吉林省梅河口市境后转向东北,左纳西河、梅河,东过梅河口市区,左纳莲河、大沙河,跨入辉南县境,于朝阳镇东右会一统河、三统河,左纳当石河后,沿磐石、辉南县界,右纳蛤蚂河、石道河,出辉南入磐石境,左纳富太河,右纳饭勺子沟,又左纳呼兰沟,进入桦甸县境,左纳柳树河南过桦甸县城,右纳发别河、公别河,屈折东北流左会金沙河,东行于大勃吉乡头道沟屯北注入松花江。
山城镇以上为上游,属丘陵区,河道窄浅,沙质河床;山城镇至石道河口为中游,两岸平坦属海龙盆地,已垦殖为大片水田,河床质为细沙,两岸筑有堤防,是流域内主要农业区;石道河口以下的下游区,两岸多为丘陵岗地,仅桦甸县城有一小盆地。河口处平水期水面宽270米,水深2.3米。
干流河长294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5‰,流域面积15136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境内为14612平方公里。耕地率25.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9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36.5亿立米,灌溉水田8.1万公顷,占耕地的21.7%。流域内水土流失逐年加剧,古代的“青兰色之水”已不复见。
长白山瀑布牡丹江
唐曰忽汗水,金日乎尔哈河,元称忽尔哈江,明日乎尔海河、虎尔哈河,清上游称穆丹乌拉,镜波湖以下称瑚尔哈河。
牡丹江发源于敦化市牡丹岭之东麓,寒葱岭北。因牡丹岭而得名,满语牡丹岭为穆丹哈达,虎尔哈、穆丹的含义均为“湾子”,即湾曲的江水。牡丹江东北流左纳大石河,过敦化城东曲折北流,左纳黄泥河,右纳沙河,又左纳珠尔多河后,转向东奔,左纳都陵河,右纳官地河,于大山嘴予复折向东北,于小山嘴子出吉林省敦化市境,进黑龙江省境注入镜泊湖。
吉林省境内为上游,河长229公里,吉林省境内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0.9亿立米,每平方公里产水28.8万立方米,水资源量仅次于头、二道江及鸭绿江,居第四位。
长白山瀑布五道白河
古名娘娘库河,又名尼雅穆尼亚库河。发源于长白山主峰东麓。自1800多米的山腰东北流过双目峰后转而北下,右纳星火沟、荒沟,行程104公里,于松江镇以东转向西流,左纳四道白河、三道白河,右纳小沙河后注入二道白河。全长125公里。花砬子以上多瀑布、石滩、峡谷,河床为卵、砾石,两岸多山,以下河槽逐渐宽浅;平水.期松江水文站处水面宽so米,水深1.4米。流域面积2532平方公里。
长白山瀑布古洞河
发源于和龙县甑峰岭山脉老岭东南侧,甑峰山北,先向北流,再转西北,左纳和安河后,进入安图县境。然后右纳寒葱河转西南,右纳西北岔河,至朝阳屯西右会富尔河,再西南流左纳大沙河,在上两江口西注入二道江。河长157公里,流域面积430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度2.2%。支流富尔河发源于敦化市富尔岭的鸡爪顶子东麓冻南屈曲流,左纳大蒲柴河,过敦化、安图县界后,注入古洞河。
长白山瀑布露水河
发源于抚松县马鞍山东北谷,它与二道松江河源相距不到3公里,它的东南谷又是头道白河左侧支流大羊岔的河源。露水河向西北流至草帽顶子南转向东北,右纳三岔河、二岔河、头岔河,然后北下千汉阳屯南岸注入二道江。河长63公里,流域面积59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度6.9‰。
长白山瀑布头道松花江
主流漫江,古名三音诺因河,“三音”满语的意思是好.“诺因”满语的意思是流。发源于主峰西南35公里的望天鹅峰北谷,西北流右会源出于望天鹅东北谷的碱厂河,更西北流,左会源出于望天鹅西北谷的老黑河,再西北流过漫江镇4公里右纳锦江。漫江两岸多高山峡谷,原始森林密布,猛兽出没无常,河底由大块石、大砾石组成,跌水可达十几米,形成多处小瀑布。漫江、锦江会流后,称头道松花江。
它沿抚松、靖宇县界北上,于抚松县城南右受小马鹿沟水,于县城北纳松江河。再西去而北折,左纳白江河、珠子河、那尔轰河,于下两江口注入二遭松花江。头道松花江全长233公里,平均年径流量37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47.1万立方米,其中6-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54.5%。头道松花江的支流有:
长白山瀑布锦江
源出于主峰南小白山南麓,西北流,右纳南锦江、北锦江、梯子河、桦皮河、秃尾巴河,于孤顶子山南注入漫江全长57公里,河道平均坡度10.8‰,流域面积492平方公里。北锦江源头梯云峰下,洞深崖陡,林木葱郁,有瀑面宽2.5米、两级落差70米的锦江瀑布。锦江有温泉七眼,微温,有硫化气味。梯子河源有季节性瀑布,源水沿深30--60米、宽1-2米的断裂峭壁流动,形成水深0.3-0.7米、长10余公里的地下河,一旦走兽堕入,绝少生路。
长白山瀑布汤河
明作忽刺温江,清名哈勒珲穆克江。“哈勒珲”意思是热。源出浑江市龙岗山脉湾沟镇北老岗东南谷。河谷狭长,水流曲折,南流至湾沟镇转西,河谷宽阔,水流转平缓,下游多石滩,至马鹿沟附近有连续跌水,再北下至大营乡北仙人桥有温泉,于汤河口子屯南注入头道松花江。河长72公里,流域面积603平方公里。
长白山瀑布松江河
又名松香河。《长白山江岗志略》载:“松香河两岸达子香,木本状如矮松,高不足两尺,枝黄实红,味清芬,俗谚南檀北松,焚之可以除湿气,杀毒虫,避瘟疫清脑筋”。松江河发源于自云峰西南麓,西北流傍北并行36公里,一右会源出白云峰北陡涧中豹鹿鸣河复西北流,右纳槽子河,过松江河镇转北右纳黄泥河,右纳三道松江河:二道松江河,再屈折蜿蜒西北流右纳大春河、万良河,过抚松县城北,至忙牛哨西岗之北,注入头道江。全河长143公里,河道平均坡度4.6‰。流域面积1935平方公里。
长白山瀑布槽子河
河源也有两岔,均出自长白山主峰西北麓,南去松江河源仅一公里,西北激流于20多公里的深涧后,折向西行,左纳大沙河,再西行注入松江河。全河长59公里,河道平均坡度10.7‰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因河槽窄深而得名。
长白山瀑布三道松江河
发源于长白山西北山麓下。它与北向奔流的头道白河河源,仅隔一个3公里的山峰,一北一西遥相呼应,并以3-8公里的距离,屈曲、转折、平行于槽子河以北,左纳拉古河,西北流乇下三道松江河屯注入松江河。河长74公里,河道平均坡度6.4‰。流域面积382平方公里。
长白山瀑布二道松江河
发源于土顶子北马鞍山西谷,西南流经青顶子山,转向西北又东南流至泉阳镇,屈曲西流于河口屯西注入松江河。全长48公里,河道平均坡度9‰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
长白山瀑布珠子河
又名漾江,珠子河因产蚌珠而得名。发源于龙岗山脉大四方顶子的东北4谷,东北流25公里,左会龙泉河,后转东南流,左受五台山河,至靖宇县城东,右受青龙河,左受八宝兰子河,转而西北流去,于蒙江口注入头道江。全河长81公里,河道平均坡度5‰流域面积953平方公里。
长白山瀑布青龙河
发源于三岔子岭东北谷,河东北流右纳吊水湖河、三道满江,行程30公里,干靖宇县城东注入蒙江。河长30公里,流域面积226平方公里。在吊水湖河上有宽17米落差4米的跌水瀑布。
长白山瀑布那尔轰河
发源于靖宇县龙岗山脉老岭的南谷,东南流至于山乡转东北流左纳西南岔河和东北岔河,在东北岔河口以90。角转向东南,于贾家楼下游2公里处注入头道江。河长70公里,流域面积82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度4.3‰。流域内山峦起伏,森林密布。在东北岔河口前,两岸开阔,河身浅,以下两岸多高山,河槽窄深,河道坡度大。白山水库建成后东北岔河口以下已淹没在水库之中。[3]
长白山瀑布长白山瀑布群
长白山瀑布梯河瀑布
位于冠冕峰南10公里,梯子河中间,因名梯河瀑布,又名锦江瀑布。梯子河瀑布为二级瀑,第一阶50米,第二阶20米,全长70米。巨大水流经50米的落差跌落在第二阶上,水雾滚翻,声如雷鸣,闻数里外有“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起万重烟”之赞句。
长白山瀑布岳桦瀑布
位于长白山东麓三道白河源头,高山苔原带下缘与岳桦林带衔接处,
摄影:扬眉
因岳桦阴翳得名。落差20余米。《长白山灵迹金影》、《安图县志》对此都有记载。岳桦瀑布,急流悬崖,直泻下注,遥望如白练悬天,近视则扬花喷雪。俗称倒水湖。
长白山瀑布洞天瀑
位于高山冰场东峭壁耸立、刀峰剑林的谷底林海入口处。
摄影:扬眉
瀑深约15米,因白河激浪对玄武岩台地的切割、,两岸近在咫尺,跨步可越,瀑底洞穴隐伏,呈圆洞状,因称洞天瀑。站在洞天瀑北岸的龙吟亭上,脚下巨岩颤动欲堕,瀑声震耳欲聋却看不见水流。“环顾四周无水流,涛声轰鸣峡谷游。疑是天崩地欲裂,俯首洞中挂飞流”这是洞天瀑景观的生动写照。
长白山瀑布隐流瀑
位于龙门峰北侧0.5公里峡谷处,海拔2275米。因瀑布是由龙门峰及峰北山下涌出的伏流汇成瀑布而名。瀑布高20米,自桃形峭壁下跌,声震天外。由岳桦楼远眺,尤如飞流倒挂天际。
瀑布下跌后,沿金壁北坡峡谷隐入林海。雨季水多流大,旱季流小甚至断流。1980年以来瀑水渐大。与长白瀑布隔玉壁相邻,一北一南,大小相伴,更觉壮观。瀑布东侧有一株黄花松,高一米余,约50年,人称“伴瀑松”。
长白山瀑布冰湖沟瀑布
长白县十三道沟乡和十四道沟镇交界处的南端,有一个冰湖沟,长约3华里,一条小河从冰湖沟南端崖头跌落而下,高达35米,形成了冰湖沟瀑布。“冰湖”为满语,小水之意。
长白山瀑布吊水湖瀑布
位于辉南县三角龙湾西南,金龙顶子山麓。暖水河流经熔岩地陡坎处,形成二级瀑布。一级宽12米,落差2米,如珠帘飘落;二级宽8米,落差5米,似涌泉喷射。
长白山瀑布望天鹅风景区瀑布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3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和最佳旅游景区,更是集观光、休闲、度假、漂流和科考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位于长白县中部,
摄影:扬眉
距县城45公里,它有两个行进路线。从临江出发的西线,从松江河至长白县城的东线。望天鹅山岭是中心式喷发和溢流的巨大玄武岩火山锥喷溅时溢出的地下岩浆形成。主要瀑布和石壁景致有:
长白山瀑布飞瀑羞虹
湍急的山溪,均匀地从一大块边缘平直的巨石岩面上珍珠般的滴淌而下,在石面上织成呈绺的纹理,落到下面一块更大的巨直角上,溅起无数的飞花碎玉,升腾起的迷离的薄雾,在阳光的照耀下,瀑布腰间幻出了七色的彩虹。
这就是望天鹅峡谷里最奇幻的景观---彩虹瀑布。
彩虹随着人的脚步移动而变幻着色彩、轮廓,当人们走进瀑布时,她又象羞涩的少女躲进了岩壁中,不肯出来见人;但当人们回到原位时,她又悄然地显现出来,依旧是桃花灿艳撩人心弦。
长白山瀑布春雪九叠
黝黑的火山岩壁上,凝固了激情澎湃时的形态,使得斜缓的岩面上出现强烈凸凹棱角;清澈的山溪从高处跌淌在岩石上,溅起层层叠叠的波浪,似银河中的繁星纷纷坠落,更似绿莹的春雪横扫下岩面,一路坠下深谭。
这就是望天鹅峡谷里最炫彩的景观---九叠瀑。
在静默的山谷里,九叠瀑犹如一架巨大的扬琴,敲击着清扬、欢快,愉悦的乐章,人们能聆听到的她用身体弹奏出的音符,那是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歌。
长白山瀑布珠帘垂瀑
一帘晶莹的水流,从四十余米宽的悬崖端头浓密的蒿草中溢出,跌落到二十多米深的溪涧中,似颗颗光亮的珍珠串缀而成,连延出一道奇幻的幽梦。
这就是望天鹅峡谷里最神幻的景观---珍珠瀑布。
瀑布内宽敞的石窟形的峭壁有明显扭曲的石皱形态,这是由高达1.100℃-1.200℃的火山喷发基性岩浆熔岩流,在间歇性的溢出时,遇冷凝结呈熔融状态下,被后期的熔浆流推压和搓揉造成的地貌景观。
长白山瀑布母子连瀑
三个大小不等的瀑布,并列着从二十多米的高空跌落到下面的岩壁下,北面的一个最大,南面的两个较小,形同牵手行进的母子。
这就是望天鹅峡谷里最温情的景观---母子瀑布。
瀑布下面的溪流之中,一块巨大的铁青色岩石上,一只宽厚的石龟,正翘出首寻觅着路线,缓慢地向上爬行着,似在要去叼食瀑下谭泊中的食物。
长白山瀑布西景区瀑布
梯子河瀑布
锦江发源于梯云峰脊的南侧,这一段山水层层叠叠、落差很大,成梯子状,叫梯子河瀑布,瀑布的位置就在长白山西麓、卧虎峰西南八公里处的锦江上游,也叫梯子河瀑布。
锦江纳了丰沛的山泉,又汇集了众多的溪涧,因而水流飞泻,经过两次跌落的巨流撞击在磐石上,由悬崖直泻谷底,总落差约七十米,激起云雾浓白。瀑布两侧的峭壁上奇松怪石漫布,水岸横柯倒木成桥,水声雷鸣动人心魄。
玉兰瀑布是锦江水流的一个跌瀑,有如一座滚水坝,虽然不是很高,但跨度相当地宽,藏在密林深处。由于瀑布距离中心景区较远,躲藏在森林中路途不便,一般的游人很难欣赏到它的英姿。
长白山瀑布东景区瀑布
位于古城里以西1.5公里的红旗河与图们江汇合处。
摄影:扬眉
游览区红旗河瀑布飞流直下,奇岩怪石,错落而立,河水清澈见底,是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红旗河与图们江的交汇处,是重要的山间公路,公路旁的山崖上,一泉水从酷似处女私处的山石间泻出,引起路过的车辆都歇火观看,惊叹大自然的诡异。期间,男人嬉乐,女人嘲骂,甚是有趣。
长白山瀑布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
长白山原来是人烟稀少的荒芜台地,其主峰终年皓白。我国第一部地理专著《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这里所说的“不咸”,就是指长白山的主峰,因其峰巅浮石若积盐,尝之不咸而得名。
远古时期,水神共工挑起事端与火神祝融争战,被祝融打败,共工兵败,气急之下用头怒撞不周山。不周山乃是西方的撑天之柱,被共工一撞惊天动地的声响过后天柱崩溃,导致天庭塌陷,天河水从豁口处灌入人间导致洪水泛滥,大地野兽肆虐,百姓流离失所,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
女娲娘娘为民福祉,环顾中华大地能冶炼出“高经十二丈,
设计、制作、核定
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的巨大盔釜,也只有长白山天池这一巨大的火山口了。于是她便在大荒之中不咸山无稽崖下烈焰冲天、岩浆翻滚的巨大火山口中,炼出练成了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堵住了缺口,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留了个小小的豁口,叫天庭之水缓缓地流下沃灌人间,形成了通天乘槎河,随后又斩下一只千年大龟的足,当作柱子把倒塌的天边支撑起来。就此洪水平息、猛兽归林,人类始得安居。
那无用之石便遗弃在青埂峰下,就是补天石。补天石位于“不咸”,也就是长白山的天池侧畔,乘槎河的河口,从青埂铁壁峰向下望去,似一巨大的牙板深陷于天池水面。这块巨石是火山岩浆凝固形成的,成上面尚保留着许多煅烧痕迹。
女娲在补完天后,又开始用泥造人来弥补人类的不足。
她每造一人即取一粒河沙计数,最终幻化成一硕大的顽石。女娲将其搬立于灌满天水的巨釜之畔。此石因其受娲皇的神韵所染,承盘古日月双目的照耀,灵性渐通逐渐生长,形成了今天的天柱峰。那天柱顶天立地,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横纹将石柱隔成三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见到急施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的神位,便将它封它为三生石,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赐三生决法力,将其上、中、下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辛勤的女娲在补完天漏后,爱惜这方山水,就栖息在长白山中。在去往王池路上的深处,转身向长白山主峰望去,高山花园之上,舒缓的山岭绵延出一尊上古之神女娲栖眠的轮廓;层叠的花园是她的卧床,轻薄的云雾是她的披纱,慈祥的面容安详而宁静、庄重的体态持重而自然,在长白山水间宣示着华夏母亲的慈爱。
这之后,在龙门峰与天豁峰间就出现纵贯的塌陷谷地,池水溢出闼门,在补天石处北流,到伏牛石处跌落成瀑布。由于河床坡度大,站在温泉附近,就可远望水流似从天降。古时,河边斜置一木排,汉代张骞寻海源上天庭,乘木筏经过月亮时,路过一村庄,见一窈窕女子在室内织布,又见一健壮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一支机石,这乘槎河激流跌宕水色皓白,河畔有牛郎渡条石,踏石可登织女峰上银河会织女。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补天后,只单单剩了那一块未用的五色石遗弃在青埂峰下。谁知这石经过煅炼以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这石经过女娲煅炼之后灵性大通,大小随心、来去随意,一日,正在悲号惭愧的时候,瞧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在它百般央求之下,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然后又缩成可佩可拿若扇坠大小的饰物。渺渺真人道士见其可爱,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茫茫大士和尚接过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后来这石随神瑛侍者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通灵宝玉”,在“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
通向天宫的乘槎河岸边三生石畔,生长着一株懦弱、顶着赤色果实的绛珠仙草,时有赤瑕宫的侍者神瑛,每日以甘露灌溉才得以久延岁月。这草既吸收了天地精华,又得到了雨露滋养,虽终于脱掉了草胎木质变幻成个女体人形,却终日游荡在离恨天外,饥饿了就吃蜜糖青果,干渴了就喝愁海水,一心酬报神瑛灌溉的恩德,故她五脏六腑中郁结起缠绵不尽之意。恰神瑛思凡欲造三世情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也曾问她:“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否?”绛珠回道:“他有甘露之惠,既下世为人,我亦去,用一生的眼泪还与他”。之后贾宝玉含玉而生,那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是为金玉良缘中的玉;薛宝钗小时遇到癞头和尚给了她一个金锁,上錾两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吉谶,即为金玉良缘中的金。连宝玉也说道:“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但宝玉最后还是骂出:“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摄影:扬眉
这里面挥之不去的是:黛玉第一个前身是绛珠仙草,第二个前身是绛珠仙子,加上的姑苏林黛玉,说明她与宝玉这个冤家的情感恰好是前世、今生、来世三世的姻缘轮回。扬眉后叹曰:
女娲补漏练五石,遗世通灵宝玉痴;
十六群峰天将化,庇佑神兽守天池;
二道白河群龙聚,大峡沟谷立巨石;
神山圣水关东汉,大美长白天下知。
长白山瀑布长白飞瀑
《长白飞瀑》
清冽的甘泉从凝固的岩隙中涌出,
携带着地壳深处清幽的寒汽,
充盈着巨釜式的火山口,
蓄积成群峰间的大湖,
倒影着冰寒雪凝的十六座峰峦。
那是远古的雨沁着红松林的松香,
那是远古的露染着棒槌花的参液,
滴渗进草炭土的泥层,
汇集在玄武岩的缝隙,
涵容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涌现出褶皱的山体断层。
洁净的天水从厚重的云层中析出,
携带着天庭的芬芳馥郁的仙气,
沃灌着裸露的层层片岩,
渗渌下石穴中的血液,
滋润着酷寒干涩的碎石滑坡。
那是远古的霜挂着白桦树的汁液,
那是远古的雪沾着冬青枝的芳露,
溶浸于火山灰的棉隙,
融会在花岗岩的洞穴,
解析了有益的游离状分子,
喷溢出纤细的火山锥孔。
白头山的十六峰呦,
你是忠诚的卫士,
长年裹护着银色的披风,
日夜守护着这一池湛蓝的湖水;
白头山的乘槎河呦,
你是流淌的心脉,
终年倾泻着纯净的真水,
始终陪伴着这一潭圣洁的乳汁。
峥嵘的龙门峰下,
你如娴静的少女,
缓步走在绿草如茵的河滩,
等候着阿哥的身影。
硕大的卧牛石旁,
你如咆哮的巾帼,
奋力冲杀乱石如滩的谷地,
驰骋在浴血的疆场。
白练飞泻十八丈,
丝绦飘逸醉梦酣,
在断壁悬崖间,
你如涌动的春雪,
纯净洁白光耀天日。
雷鸣轰动山体碎,
臼出深潭散百花,
在山角崖谷中,
你如桀骜的天马,
翻滚腾越恣意行空。
哦,长白山,
茫茫的林海雪原,
你看似幽深清静,
可谁知道,
在你的胸膛中涌动的却是挚热的岩浆!
哦,白头峰,
高高的万年雪峰,
你看似苍老颓唐,
可谁知道,
在你的血脉里流淌的却是清澈的甘泉!
这青山永在繁衍着她的子孙万代;
这绿水长流滋润着她的儿女万千。
.长白山天池[引用日期]
全哲洙、贺萍、等 .《长白山志》.长春市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11 :9---24
王季平、孙鸿翔、蒋丽华、李君超,等 .《长白山志》.长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9.6 :20--39 .
刘建封 .《长白山江岗志略》.沈阳:清政府 ,清,光绪年 :2--16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最大的三大瀑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