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建档立卡困难户建房申请贷款和补补助政府还发吗,还是政府在骗老百

当前位置:&州市联播
红河州首个自然能新型提水项目试通水
云南丽江华坪县依托科技创新培育优质麦种 促农户增收
百年石龙坝水电站
星云湖生态湿地成美景
官渡云翔社区"大党委"为家园播绿
昆明共享自助洗车吸引车主"尝鲜"武定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终于公开啦!!!
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户得实惠最多、推进难度最大、干部群众关注度最高的工作。日,中共武定县委办公室、武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武定县关于规范易地扶贫搬迁多种方式推进安居房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武办字﹝2016﹞97号),明确了下一步易地扶贫搬迁的原则、范围、条件、补助标准等相关政策。
武定县关于规范易地扶贫搬迁
多种方式推进安居房建设的指导意见
根据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多种方式安置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集中度的指导意见》(云易地协调办〔2016〕6号)、《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协调小组会议纪要》(第5期、第6期)和有关会议精神,为扎实有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结合武定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搬迁范围
资源承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交通极为闭塞、居住极为分散、地质灾害较为频繁及其他丧失生存发展基本条件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
二、搬迁原则
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向“一线”(公路沿线)、“两区”(旅游景区、产业园区)、“三中心”(县城、乡镇集镇、行政村)集中安置。
三、搬迁条件
易地扶贫搬迁严格执行“两不纳入”(原址原拆原建不纳入、不能通过‘挪穷窝’实现‘换穷业’的不纳入)、“三优先”(地质灾害隐患点优先、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基础设施薄弱及生态环境脆弱的优先)、“三达标”(集中安置点规模20户以上、集中度比例7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60%以上)。
四、安置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和搬迁对象意愿,采取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安居问题。
(一)主要实施集中安置。就近选择水利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区域,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向“一线”(公路沿线)、“两区”(旅游景区、产业园区)、“三中心”(县城、乡镇集镇、行政村)集中安置,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问题。对本行政村内缺乏安置资源且在其他地区具备安置条件的,可实施跨区域集中安置。
(二)积极鼓励进城购房。对已无需依赖土地、林地等收益维持生计,具备“离土离乡”条件,有一定劳动技能和基本经营基础,在城镇有一定生存能力的,积极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城务工,购买商品房,有效解决住房保障问题。为降低购房成本,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鼓励乡镇组织贫困户进行团购。
(三)实施脱贫安居工程。针对目前脱贫攻坚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快推进武定脱贫攻坚步伐,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脱贫攻坚温度不变、劲头不减、速度不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无法或不愿集中搬迁安置或进城购买商品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就地拆除重建的方式,实施脱贫攻坚安居工程,实现安全稳固新居。
(四)修缮加固保障安居。无力建房或迁入集中搬迁安置点,但住房仍属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修缮加固工程,确保房屋安全稳固、遮风避雨,达到脱贫标准。
(五)政府保障兜底代建。鳏寡孤独老人家庭住房是危房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第三方统规代建,鳏寡孤独老人去世后,房产收归集体。
五、补助标准
(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无偿补助资金和建房贷款
1.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补助6万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08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2.6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32万元;有贷款意愿的,可按6万元/户限额申请国家中长期政策性贷款,贷款本金由农户偿还,利息90%由中央财政承担、10%由省级财政承担。
2.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同步搬迁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补助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5万元;有贷款意愿的,可按6万元/户的限额申请建房贷款,本金由农户偿还,贷款利息,在前3年内,农户按2%的年利率承担,其余利息由省、州、县三级政府按1:1:1比例分担,从第4年起,利息全部由农户承担,并开始还本,有条件的农户可以一次性还清。
(二)进城购买商品房的无偿补助资金和建房贷款
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补助6万元, 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08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2.6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32万元。有贷款意愿的,可按6万元/户的限额申请国家中长期政策性贷款;贷款本金由农户偿还,利息90%由中央财政承担、10%由省级财政承担。
(三)脱贫安居工程的无偿补助资金和建房贷款
拆除重建脱贫安居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补助4万元(由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32万元和政府融资资金或整合其他涉农财政资金2.68万元组成)。有贷款意愿的,可按5万元/户的限额申请农村危房改造建房贷款(贷款按照住建部门规定执行)。
(四)修缮加固的无偿补助资金
建档立卡贫困户修缮加固按照实际建设支出结算,原则上户均补助不超过2万元。修缮加固工程不享受建房贷款贴息政策。
(五)政府保障兜底的无偿补助资金和建房贷款
鳏寡孤独老人家庭需建设安居房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第三方用6万元/户无偿补助资金和6万元/户贷款“统规代建”,手续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要求办理。
(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贷款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按5万元/户配套,贷款本息列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由县人民政府偿还。
六、资金筹措
(一)融资贷款。融资贷款是政府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用于解决脱贫攻坚,尤其是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农户建房、产业发展等政策性中长期贷款。
(二)财政资金。多渠道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及整合其他涉农财政资金。
七、相关要求
(一)建筑面积。易地扶贫搬迁建房严格控制面积,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
(二)建筑结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房屋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或钢架结构;脱贫安居工程房屋建筑结构可以选择“四立四柱”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或钢架结构。
(三)建筑风格。易地扶贫搬迁建房严格控制户型、风貌。全县统一3个户型供建房户选择使用,每个户型分四种建筑面积,分别为60㎡、80㎡、100㎡、120㎡,建房户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自行选择户型。民居风貌要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和安全的要求,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做到“厨卫入户”、“人畜分离”,按照青瓦白墙倾顶、外立面白墙灰线,少数民族根据民族图腾或信仰稍加点缀修饰,体现民族风貌。不按照户型和统一风貌建设,原则上不给予建房补助和借款。
(四)选址规划。新安置点选址坚持“五不选”(地质灾害隐患不选、无发展后劲不选、基础设施改善难不选、就医就学不方便不选、群众不满意不选)和“六靠拢”(向县城规范区靠拢、向乡镇集镇靠拢、向中心村靠拢、向交通沿线靠拢、向旅游景区靠拢、向产业聚集区靠拢)原则。按照《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规划编制技术要求》规定,“一书两表九图”和“行政手续”办理齐全才能开工。新安置点的灾评工作由国土局负责完成,新安置点的新村规划技术评审由住建局负责完成。
(五)建房贷款。严禁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叠加建房贷款,享受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后,除进城购买商品房按揭贷款外,原则上不允许叠加其他建房贷款。
(六)计划外政策。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外,“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内,尚无明确资金来源的补助和贷款,通过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及整合其他涉农财政资金或政府融资解决。
八、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易地扶贫搬迁多种方式安置,事关全县全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多种安置方式,科学选择集中安置点,认真布局安置区域。
(二)明确责任分工。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发挥职能优势,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多种安置方式的指导和推进,做到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三)强化宣传引导。为有效消除群众对集中安置点的产业发展、就业形势、公共服务保障等顾虑,要广泛宣传集中安置能有利于快速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有利于提高生产生活功能承载的聚合作用,有利于整合土地、林地等的空间资源。
(四)加强基础设施。为规范多种方式安置,提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度的需求,统筹安排以交通、水利、电力和公共基础服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大产业培育。为切实保障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积极鼓励搬迁农户,采取现场指导、现身说法、科学引导等实用技术培训,发展特色养殖业、种植业,稳步增加搬迁农户经济收入。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转移,积极鼓励“两后生”(初中、高中)参加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级职业学院培训和深造,掌握一技之长。
九、延续政策
2016年超出易地扶贫搬迁下达指标任务,按照“3+1+1”模式建设易地搬迁安居房的,经摸底排查,日前已建或在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前能搬入新居的,通过审核、申报和审批,仍然享受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严格按照《武定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武办字〔2016〕26号)规定执行。
十、废止文件
《〈武定县关于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补充意见》(武办字〔2016〕84号)同时废止。
编审:虎鑫
编辑:朱建学
来源:武定脱贫攻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档立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