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车上被他公故意酒后纵火烧车伤,应向谁理赔

杭州公交纵火嫌犯烧伤95% 上车时携10升塑料桶
警方公布现场监控录像疑似犯罪嫌疑人/疑似犯罪嫌疑人当时在公交车上所坐位置烧伤科专家正在对危重病人进行会诊指导记者6日从杭州市公安局获悉,从现场勘验、视频资料、调查访问等获取的证据表明,5日发生在杭州的公交车燃烧事件系人为放火案件,燃烧液体有香蕉水成分。目前,警方已初步锁定放火嫌疑人为公交车内被烧成重伤的一名男子。收治杭州公交放火案嫌疑人的医院6日称,该嫌疑人全身95%面积烧伤,烧伤深度在所有伤员中最深。目前该院包括其在内的16名伤者生命体征均平稳。浙江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烧伤科主任韩春茂表示,目前正对该名嫌疑人进行合理治疗,他何时能开口说话尚不明确。“烧伤休克期在48个小时,现在已经过了24小时,目前所有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韩春茂说,但这并不代表危险期已经度过,以烧伤面积达90%的患者来说,其生命安全期度过需要两个月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艰巨任务,在过程中病情也有可能反复。嫌疑人重伤正在抢救中,气管已切开。因其无法说话,身份暂不确定。杭州警方正在全力排查,从外围调查其社会关系。案情纵火嫌犯上车时携带10升塑料桶经调取公交车上的视频并技术复原发现,5日16时09分52秒,一名身穿浅色汗衫、深色短脚裤,脚穿拖鞋的男性嫌疑人随身携带一个深色双肩包从7路公交车灵隐总站上车,在后门照顾专座落坐,将包藏匿于座位下。17时03分06秒,嫌疑人起身,从包中取出并倾倒可燃物,随即用打火机点燃,致车厢内起火燃烧。警方在现场调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随身携带的双肩包内装有一个白色10升的塑料桶。警方人员提取现场被烧车辆地板上的燃烧残留物和白色塑料桶中残留的可疑可燃液体,进行了化学物质成分检测,发现可疑可燃液体中含有醋酸丁酯、二甲苯、三甲苯、环已酮等“香蕉水”成分。“香蕉水”又名天那水,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较浓的香蕉气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在许多化工产品、涂料、黏合剂的生产过程中也要用到香蕉水做溶剂。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综合现场勘验、视频资料、调查访问、法医检验等获取的证据,目前纵火嫌疑人已被锁定,系公交车内一名被烧成重伤的男子救治三名小伤员 两名伤情较重记者从院方打听到,目前,浙医二院的17名病人除1人简单处理后出院外,剩余16人仍在进一步治疗当中,其中男、女病人各8人。据了解,在这些病人中,年纪最大的是64岁,最小的只有17岁,50岁以上的病人4位(一名病人年龄不详)。病情方面,烧伤面积最大的病人达全身95%烧伤,超过90%烧伤面积病人2人,超过50%烧伤面积的病人8人。气管切开接受治疗的病人14人,使用呼吸机的病人6人,合并心脏基础疾病的病人3名。在7月5日公交车燃烧事故中,共有两男一女三名小伤员。这三名患儿中,六岁的柳某病情最重,头面部和四肢多处深三度烧伤,表皮起疱,脱落。由于在车内吸入了灼热的烟雾,还造成了他呼吸道和肺部的吸入性损伤,目前靠呼吸机维持。另一名四岁的男孩罗某是和外公外婆一起来杭州玩,面部和双手15%的皮肤被烧伤,同时伴有呼吸道的灼伤,不能自主呼吸,也要依靠呼吸机。三人中病情相对较轻的是六岁的女孩刘某,她的呼吸道没有吸入性的灼伤,但是全身烧伤面积却是三个孩子中最大的,达到了30%,被烧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身体左侧。目前三个孩子都进行了清创手术,术后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两名吸入损伤的患儿,仍存在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医护人员正在全力对他们进行救治。讲述司机迅速起身打开前车门名字:应雯年龄:22岁籍贯:杭州建德人上车时间:16:30左右7月5日是杭州入梅后难得的“无雨日”,西湖边接天的莲叶中荷花已是娇艳。上午,应雯从笕桥镇的租住地坐车去西湖游玩,同行的是比她小一岁的老乡兼“闺蜜”汪晓娟。两人沿着断桥、中山公园、曲院风荷走了一遍,赏荷轧马路,兴致盎然。16点多,逛了大半天后已是满身疲惫,由于西湖边没有去笕桥的直达公交,两人决定先回市区。在灵隐与城站火车站间穿行的7路恰好是西湖边最繁忙、最密集的公交线路。两人在新新饭店站等了不一会儿,就有两辆7路车同时进站,而她的选择最终令两人经历了这场燃烧事件。应雯回忆说,当时车上站满了人,老少皆有,但以年轻人为主。她站在车厢中段右侧的第三个爱心座位旁,临着下车门,距离中段左侧的照顾专座也就一米多的距离。根据杭州警方的通报,纵火嫌疑人就坐在照顾专座上。当时她面朝右侧车窗,斜背对着犯罪嫌疑人。之后,7路车陆续驶过葛岭、断桥、钱塘门外,在庆春路右转进入东坡路时,车厢内出了状况,当时刚过17点不久。“突然听到几个女孩子尖叫起来,我就朝后面扭头看了一眼,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应雯说,也就是一秒左右的时间,整个车厢中段就是火光一片:“火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很猛很猛的,感觉整个车就分成了两节。”她来不及多看,就被后面的乘客推着向车厢前部走。此时公交司机站了起来,打开了前车门,乘客开始陆续往外跑,伴随着一片哭喊声。和应雯比,汪晓娟站在车厢的前部位置,很靠近驾驶员了,她也是最早跑下车的乘客之一。跑的时候,她摔了一跤,不仅鞋子被踩掉了,还被惊慌的其他乘客从背上踩了一脚。17点40分,汪晓娟用手机发了一条微博:真的是死里逃生哪,公交车着火我鞋子也丢了,朋友头发也烧了一点,以后再也不敢坐公交车了。本组文/综合新华社、《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供图/新华社、《浙江日报》相关新闻:乘客目击:官方表态:
本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NN128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突发性公共事件
下载积分:2888
内容提示:突发性公共事件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29: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突发性公共事件
官方公共微信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遭遇公交车纵火应该如何自救?
日,杭州西湖边的公交汽车上,一名犯罪分子引燃香蕉水,造成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30人受伤,其中15人病情危重。再往前,成都及厦门也出现过类似事件,公共汽车纵火和制造爆炸已经成为极少数仇视社会犯罪分子报复社会的方式。作为医生,笔者希望所有朋友都平平安安,希望政府能及时阻止一切恶性暴力犯罪,但是,任何社会总难免极个别性情极端偏执的敌视社会的人,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可能遭遇类似事件。如果万一不幸遭遇此类事件,我们该如何自救,最大限度的减轻伤害呢?笔者仅结合个人专业知识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及时制止犯罪分子。无论多么完美多么高水平的伤后救治,都不如让灾难不要发生。从杭州公交车起火事件的现场监控视频看,这起灾难并非完全没有避免的机会。犯罪分子从泼洒易燃物品,到拿出打火机点火,这个过程有几秒钟的时间。其间如果有人及时阻止犯罪分子,则这场惨剧就可能避免。
在杭州这次事件前,群众应对此类事件经验和意识完全是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应该学会从惨剧中吸取经验,提高警惕,再遇到此类事件不至于茫然无措坐观悲剧发生。
如果你在公交车上,发现堵住车门出口位置的乘客有泼洒易燃物或有类似危险举动,应该立刻联合其他乘客加以阻止和严厉斥责,如果发现对方有掏出打火机试图点火或者引爆的行为,更要不惜代价的予以阻止。只要几名乘客齐心协力,打掉对方手中的打火机,避免恶性事件,避免自己受到严重伤害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避免大喊大叫,保护呼吸道。在烧伤患者死亡原因中,吸入性损伤名列前三,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以及热气被吸入呼吸道,会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损伤。公共汽车属于小的密闭空间,这种空间发生的火灾极易造成严重的吸入性损伤。而在火场中大喊大叫,将大大增加吸入性损伤的受伤机会和严重程度。
在杭州公交车火灾中受伤的16名烧伤患者中,烧伤面积超过90%的只有2名,其中1名是犯罪嫌疑人。而因严重的吸入性损伤被迫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达到14人,其中6名需要使用呼吸机。
请谨记:在公交车这种封闭的空间中,无必要的大喊大叫和呼救不仅不会给自己增加生还的机会,还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正确的做法是紧闭口鼻,如有可能,以手帕或毛巾保护口鼻,如果你手头有矿泉水等将手帕沾湿更佳。
第三,紧急逃生脱离火场。在公交车中,逃离的可用通道只有两种:车门和车窗。杭州这次伤亡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犯罪分子故意堵塞了汽车出口,导致乘客无法及时逃生。遇到此类情况,公交车司机应当立即原地停车,快速打开所有车门,乘客应当快速有序的从车门逃生。来不及从车门逃生的乘客,应当利用手头的一切可用工具尽快打开砸开车窗,从车窗逃生。杭州这次事件,路过群众及时协助砸开车窗,使得很多乘客获救,避免了悲剧的进一步扩大,值得赞扬。
第四,快速灭火。无论在火灾现场还是已经逃离现场,灭火都是十万火急的任务。如果衣物着火,应当快速脱去着火衣物。一些燃烧过的衣物即使已经没有明火,也应该立即去除。以免如果身上尚有明火,应当立即就地打滚扑灭火焰,或由他人协助快速扑灭火焰。逃离现场后不要快速奔跑,以免风助火势。
最后,逃生后要保持冷静,节约体力,不要大喊大叫。应请人协助快速送医或者原地等待救援。
人有旦夕祸福,世事无常,但在任何情况下,理智、冷静和自救知识,都是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2015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试题2015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被人故意纵火烧毁私有财产,这种行为从法律上怎样看待和衡量?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我父亲在外贩卖棉花,棉花被当地的村民放火烧毁,还差点把我父亲烧伤,裤子都被烧烂了。事情的缘由是,有一户村民之前咨询过我父亲的棉花,后来又没有买我父亲的棉花,而是买了其他人价格更贵的,正好我父亲当天到了他们村卖棉花,就想去看看那户村民买的更贵的棉花比我父亲自己的棉花好在哪里,就去他们家。他家当时大门是敞开的,而且我父亲在进门之前也叫门了,示意他进来了,我父亲还从窗户看到隔壁房间里面是有人的。乡下的房子都是有堂屋的,那户村民买的棉花就放在堂屋,一进大门就能看到,我父亲就过去看了一眼就走开了。在快要出门的时候,女户主从房间里面走出来大骂我父亲,说我父亲偷他家的棉花,其实我父亲只看了一眼,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拿,而且我父亲之前去过他家几次,可以算是熟脸。我父亲无奈,没有跟一个妇道人家计较什么,就走了。后来那个女户主气不过就打电话怂恿他老公,他老公就追到我父亲的三轮车边上来了,二话不说就点了一把火,把几百斤棉花全部烧毁,人都差点烧伤。我父亲接着就报警了,警察的态度很怠慢,开始的时候指使当地的村干部打发我父亲走,后来又诽谤我父亲,说我父亲偷了那户村民的棉花,说那户村民烧了是自己的棉花。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我想咨询一下:
一.那户村民故意纵火烧毁我父亲的私有财产而且还差点烧伤人,这种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触犯了法律中的哪一条,哪一罪?是不是属于民事纠纷?
二.当地派出所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诽谤我父亲,派出所给纵火人的庇护以及不作为是不是也触犯了党纪国法?
虽然烧毁的棉花只价值三千元左右,但是那户村民公然纵火以及派出所公然诽谤我父亲和包庇当地村民的这种行为让人气愤、寒心。
还请律师给予解答,非常感谢。我也好先做一些了解再去上访。
邻居在我家屋后的阳沟里建土坎,这种过份行为该怎样经过法律途径解决
故意纵火公安以危害社会治安处理的,烧毁财产10万以上是否应当以刑法追究纵火者的法律责任。
我家房子被人故意纵火,财产及房屋全部烧毁,但公安部门将故意纵火罪按照治安条例定为危害公私财产处理的对吗
汽车车胎被人故意放气,而且是被逮个正着,请问放气者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急!谢谢! 放气的人是工行押运公司的保安。我在工行上班,晚上下班家人来接我,刚出大门就看见一个保安蹲在车跟前,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在放车胎气,就问他在干什么,他还很励志气壮的说怎么了,然后一个同事从对面走过来说车胎气已经被放完了。当时就火了,质问他晚上为什么要放,他说门口不让停居然还说我要谢谢他,他没报警就不错了!
当时车是靠边停在门口的,并没有阻碍押运车的进出,如果确实当住...
我是在校生,宿舍经常被人故意关电,想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性。有没有触犯到法律。
济南银行网点门口等待款车将至,轻便电动三轮提前款车5秒到达禁止停车的安全警戒线内,工作人员劝阻停车无效,理由为先到先得,拒不让步。款车押送人员被迫移动押送地点。款箱运至银行现金区内,银行保卫人员迅速报案,先拨打110,再对押款进行中遇到的车辆进行加锁,防止其直接离开现场。等待执勤民警到来期间,无视保卫人员的劝留,开车时发现车已锁,为此咬住这一个问题不放,称一 银行和物业都无权对其停车位置进行变更。二 款车接送款无任何特权,不能挡任何人的路也无须回避...
我们一个QQ群主组织群友去郊游,吃喝玩乐又购物,消费是AA制+均摊+团购,花了不少钱,玩的却并不好。一个网友的朋友的朋友正是我们消费的商家的员工,所以得知群主吃了回扣,后来几个群友调查发现其它的消费也被群主吃了回扣,无一例外。而且是他主动要求商家提高价格,好多拿回扣。我们携家眷一共150多人参加,每人多花了5、6百的冤枉钱,他至少拿了7、8万的回扣。
他的行为违法了吗?很严重吧?有刑事责任吗(就是要坐牢什么的)?我们可以告他吧?
我们原本很信任他,可...
律师您好,有人故意往新盖的房子里扔屎,被逮住,这种行为算不算犯罪?
先写的收条后给他的钱,这样行吗,法律上怎样说这种事情
算强迫写的收条吗
a女士今年近60岁,患有健忘症,号上午去B商场购物结账时,把放在购物袋里的一件衣服忘了消磁付款。当她走到警报器门口,警报器突然发起响声时,a女士才醒悟过来,急忙退到警戒门以内,给保安解释说“有衣服忘交款消磁了,我去付款去。”,保安不让付款,然后a女士又说:“不买了,给你们。"也不行不让走,被强行带进保安室,然后说是a女士偷了他们的东西,罚款3000元,不然不让走,关上门拘留审问2个多小时,被迫交了罚款才放人。
当时a女士没条件报警,准备起诉。请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辞退纵火烧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