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阻止垃圾信息微博推送 垃圾?

“营销”软件强制推送 垃圾信息刷爆机(组图)_网易新闻
“营销”软件强制推送 垃圾信息刷爆机(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营销”软件强制推送 垃圾信息刷爆机(组图))
嫌疑人所建的“果然叼”网站。警方展示的涉案物品。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摄
  “果然叼”!广州海珠警方破获全国首宗微信“外挂”案——
  3人涉嫌制售软件非法谋利被刑拘,涉案金额达3000多万元
  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实习生 萧珈琪
  通讯员 许自强 吴琼 张毅涛
  近日有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被大量推送广告等垃圾信息刷屏,而且还不断被提醒要查看这些信息,手机还因为被迫接收大量此类信息后反复重启或死机。经调查,原来是一款名为“果然叼”的微信外挂APP客户端软件搞的鬼。昨日,广州海珠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他们近日破获的这起全国首宗微信“外挂”案。
  大量广告垃圾信息 无限制提醒功能
  近期,海珠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大量推送广告等垃圾信息,而且还不断被提醒要查看这些信息,自己在使用微信时不但受到影响,其手机还因为被迫接收大量此类信息后反复重启或死机。由于不堪受扰,报警人希望警方能够介入调查。“其实很多都是一些营销的微信消息,包括我在内身边的一些街坊也收到过。”办案民警说。
  接到报警后,民警马上与腾讯公司取得联系。在腾讯公司配合下,警方发现网上有一款名叫“果然叼”的ios版微信外挂软件异常火爆,该软件在微信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添了在非“越狱”环境下实现微信多开、一键转发朋友圈内容、朋友圈无限制@好友提醒查看、强制通讯录好友查看你的广告等多项功能,对用户正常使用微信软件造成严重骚扰,同时,该外挂软件涉嫌谋取个人非法利益,造成微信使用者的用户隐私权受到侵害。
  案件引起了海珠警方的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精干民警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工作。
  服务器遍及四省七市 月拥18.8万用户
  民警发现,该款外挂软件号称是微信朋友圈营销利器,在互联网上能够免费下载这款外挂软件程序,在下载该程序后,如果想要该程序真正运行起来,完全使用其相关功能,就需要联系对方,并向对方支付188元的授权费用,取得账号和授权密码后,才能获得该款软件的一年使用期。
  围绕着“果然叼”微信外挂软件APP客户端的所在网站,民警对其在湖南省衡阳市、广东省佛山市、福建省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等7个城市的服务器等进行一系列调查,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判,迅速摸清“果然叼”软件开发者和主要经营者的身份,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广州市白云区、湖南省新化县的活动轨迹。就在民警调查过程中,使用“果然叼”微信外挂软件用户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就从原来的10万急剧上升到18.8万。
  在取得相关证据后,12月1日晚,专案组展开收网行动,民警先后在湖南省新化县、广州市白云区将开发者刘某(男,34岁,湖南省新化县人)、经营者张某(男,28岁,江西省乐平市人)、营销者赖某(男,24岁,广东省汕尾市人)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当场缴获作案用的电脑4台、平板电脑2部、银行卡、手机、存储数资料的台式电脑硬盘等一批涉案物品,查封了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在浙江、福建等地租用的服务器和中转站。
  非法修改微信程序 实现微信多开
  经查,从2015年5月初,曾从事网络工作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发现腾讯公司的微信软件在互联网上很受网民欢迎,从中嗅到了“商机”,觉得可以制作微信外挂软件营利。为了更好地实施此项犯罪活动,张某找来有计算机编程专长的刘某,两人一拍即合,商定由张某出资50万元,用作开发、营销经费,刘某则负责开发微信外挂软件。
  两人制作了第一个微信外挂软件“数据精灵DS”,之后向服务器公司租用多个服务器,用于上传客户端软件,随后又组织犯罪嫌疑人赖某负责该款软件的营销工作。由于初次制作缺乏经验,“数据精灵DS”新增的功能无法满足客户强制推销的需求,且价格又高达680元,首款软件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10月底,犯罪嫌疑人刘某通过破坏腾讯公司的微信软件系统数据,非法修改其应用程序,制作出另一款名为“果然叼”的微信外挂APP客户端软件,在微信软件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添了在非“越狱”环境下实现微信多开、一键转发朋友圈内容、朋友圈无限制@好友提醒查看、强制通讯录好友查看你的广告等多项功能。
  昨日办案民警现场演示时表示,在非越狱IOS系统上,该外挂软件能实现微信多开,最多可多开7个微信,微信图标与正版微信无异,不过名字为“私人”。“私人”版微信不同之处在于,点开朋友圈,除了赞和评论外,还多出了一个红色转发的按钮,实现一键转发朋友圈。此外,自己发的朋友圈要提醒朋友查看,也可点击上方绿色字体,实现一键强制全部朋友查看。
  除了直销还有偿授权经销商销售
  办案民警称,3人吸取了先前推广失败的经验,在制作出“果然叼”外挂软件后,还创建了“果然叼”网站,在微信公众号上虚构、挂出“广州市搞X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推介该款外挂软件,并以188元的单价出售给有需要批量推送广告的客户。
  由于“果然叼”外挂软件的新增功能极大满足了社会上某些公司和个人的营销需要,因此受到某些客户的欢迎和热捧。据办案民警介绍,购买“果然叼”的用户主要是网上的商户,其中不乏目前正热的微商,他们看到该款软件推销功能强大,效果不错,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用于营销。3人经过1个多月的推销和销售,很快就拥有了18.8万名客户。
  为了扩大网络销售渠道,获取更多的非法利益,刘某和张某两人还以35元至45元的单价,出售“果然叼”微信外挂软件的使用授权的方式发展经销商来销售软件。在“果然叼”外挂软件取得预期的非法收益后,犯罪嫌疑人刘某于11月底,在“果然叼”外挂软件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键删除僵尸粉的功能,再次开发了一款叫“玩得溜”的微信外挂软件,在“果然叼”网站上销售牟利。
  目前,海珠警方已依法对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嫌疑人刘某等3人刑事拘留,初步估算,涉案金额达3000多万元。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
  乱用改版软件易被侵犯 破坏信息系统将被追究“嫌疑人对微信代码进行反编译,修改了重要数据,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完全能做到对网民个人信息的套取。”办案民警指出,通过在代码中加入木马病毒等手段,嫌疑人能获取微信账号、密码,更可怕的是,在目前大多人微信已绑定银行卡的情况下,嫌疑人或能盗取银行卡的信息。
  广州警方提醒,如果网民使用一些增加功能的非法“改版”软件,将会加大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警方提醒网民不要在非法网站上下载已经擅改、增加功能的非法软件版本,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此外,警方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6条第二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将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黑名单也不能阻止垃圾短信,套路太深你永远不懂
黑名单也不能阻止垃圾短信,套路太深你永远不懂
日08时00分来源:
如今,我们习惯了用微信聊天,短信和电话的使用率越来越低,本是一件好事。
但手机短信的存在感依然很强,因为它已经沦为接收验证码、推销短信和垃圾广告的集中地。
手机接收到的骚扰短信,大部分是以“10690”开头,内容都有一个共通点:开头注明身份,句尾会有“回TD退订”:
没有人不讨厌10690,但它属于电信网码号资源,由工信部统一管理审批,开放给私营企业群发短信。
有了国家的正规认可,1069自然成为骚扰短信的主力,比建伪基站这种违法行为安全多了。
要申请10690其实并不难,拥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几份社保证明就可以申请。
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
截至到2017年9月,1069号段的码号已经有1958个,比5年前增长了7倍,十分惊人。
这1958家企业,就这样合理合法地做起短信群发代理商,只需10万元,你就能群发300万条短信:
被短信10690骚扰的人不在少数,有的采用“鸵鸟政策”,希望不管不理,过段时间就会清静下来。
大部分用户会选择输入“TD”,却没有任何退订成功的提醒,让人十分困惑。
有时候你必须回复“TD退订”、“复TD”等奇葩字才能取消,套路极深:
看似成功退订了,但是没隔多久,它们回换个号继续轰炸,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问题出在了哪里?
有个通讯行业的网友说:如果你回复TD,那么这个号码就会成为黑名单,不会再发短信。但如果公司把黑名单解除了,又可以给你发短信。
那么该如何解决?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如果自己没订过任何服务,那么根本就没必要“退订”。
因为你回复“退订”,短信并非发给运营商,而是直接发给了商家。
这样就会暴露你的活跃身份,让商家知道这个手机号码有人在用,短信骚扰会变本加厉。
实际上,运营商真正的退订短信回复是“0000”,按照提示进行回复即可。
以移动号码为例,假如你看到1069开头的短信,直接回复0000,再回复0,就可以彻底屏蔽该短信:
PS:对手机号或027等不正规的短号无效
如果回复0000没有任何反应,你可以直接投诉,在10086后面加999(联通和电信同理),按照“对方号码*垃圾短信内容”的格式发送:
你也可以保存截图,反应给运营商和工信部,甚至去12321举报中心进行投诉:
当然,最靠谱的方式是提高自己的手机拦截功能,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手机都有类似的手机管家或屏蔽功能,就像苹果系统会自动屏蔽一部分诈骗短信:
在短信拦截功能里,你只需要加入“退订”等关键词,就能屏蔽掉大量骚扰短信:
如:回T、退订、回T退、手机营业厅、刷单、日赚、网购信誉、诚信、诚聘、现结、日结、押金、网店、公益、下载APP、指挥、局宣、部宣、队宣、办宣、气象台......
等拦截完所有短信后,我们又会担心是否漏掉重要的消息,就这样陷入了死循环,无药可解。
一直以来,困惑在每个人心里的疑惑是: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也就算了,这类短信代理商为什么可以肆无忌惮地骚扰我们?
现在的状况就是:有名有姓的邻居,光明正大地往你家门口丢垃圾,你根本没做错什么,却要走后门去躲避,滑稽之极。
有可为而不为,这或许是一种悲哀吧。
也不是所有人都讨厌这类骚扰短信,有个网友这样评论:如果屏蔽掉骚扰短信,就真的没人找他了。
手机短信只接收验证码的,请点赞!朋友圈重度精神洁癖者,如何巧借工具减少社交网络垃圾消息推送困扰
我的图书馆
朋友圈重度精神洁癖者,如何巧借工具减少社交网络垃圾消息推送困扰
作为一个 90% 时间里不修边幅的死宅男,剩余 10% 时间里我的间歇性精神洁癖会择机发作。症状是洒扫庭除+断舍离扔。(最近在看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讲的就是这样一位扔东西狂魔型家庭主妇的日常番,很有意思,安利一击)。除了物理世界里闲杂用品的整理,精神世界边角的垃圾也应当扫除。最为典型的是各类朋友圈推送、微博碎片和订阅的 RSS 信息(没错我仍旧在用 RSS 并相信其信息整体质量和使用人群的素质均远超朋友圈)。今天推荐三枚我在用的工具,用于减少这些垃圾信息带来的精神焦虑,帮助精神洁癖患者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一、减少微信朋友圈无用信息的阅读强迫症:屏蔽掉那群无病呻吟的晒娃/装逼/微商/公关党们,这恐怕是最显而易见和扼杀在源头的方法了。看到有点击冲动的文章标题,不要立刻点进去消费,而是长按选择「收藏」功能。你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否适合你当下场景立即消费,那么就转到有大块空闲的阅读时间(比如上下班的地铁上、晚睡前 30 分钟)沉下心阅读。实际测试下来,90% 被收藏的文章我是不会去阅读的,因为你会发现那些靠蹭热点博眼球的标题党文章,经不住时间的沉淀,或许一周后你就完全没有阅读的冲动了。这就节省了很多时间。既不想立即阅读,但又生怕用原生收藏之后内容被删除或是无法高效检索,怎么办?iOS 下推荐 Workflow 这个 App,然后在 Safari 复制打开安装我的这个脚本: 其作用是,当你复制朋友圈某篇待读文章的链接后,下拉通知栏,点击 Workflow 下的这个脚本,就可以将这片文章自动保存到你的 Evernote + Pocket 里。方便 read later 和各种检索。二、减少微博的垃圾信息取关低价值的账号,无需多言。开通会员,使用定向屏蔽功能屏蔽掉「面子上不得不关注,但又完全不想看 TA 的更新」的那批人。Chrome 用户请搜索安装「眼不见心不烦」插件,它可以用各种姿势改造你的微博界面,例如消除广告、屏蔽系统模块。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关键词黑名单,能够指定过滤某些关键词,让带这些关键词的微博条目自动消失。(上图是我屏蔽的关键词)三、减少 RSS 里不想看的内容Google Reader 关门歇业之后,我一度使用的是 Feedly + Reeder。最近改成了 Inoreader,因为看中了它的「规则设置(Rules)」。你可以添加自己的规则(New rule),比如设置一条规则为:如果我的 feeds 里出现标题和正文带有「可穿戴」仨字儿的文章,那就自动标为已读。这个功能仅限网页版才能使用。免费账号就可以。推荐完毕。因为精神洁癖发作,所以连冗余的结尾都懒得收。就写到这里,继续扔东西去了。(微信读者欢迎关注公众号:growthhackerbook)
[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收到垃圾短信回T能退订?市民:推送得更勤了|短信|垃圾短信|阿琳_新浪新闻
收到垃圾短信回T能退订?市民:推送得更勤了
收到垃圾短信回T能退订?市民:推送得更勤了
  原标题:[提醒]收到短信回T能退订 那是逗你玩!垃圾短信退不掉,谁的责任?
  “退订回T”,看到推销短信后,成都市市民阿琳(化名)回复了一个“T”,希望不再收到这样的短信。然而,连续回复多个T后,垃圾短信不仅没有被“退订”,发送的频率反而更高了。这是怎么回事?
  市民:回“T”后不仅没退订, 还推送得更勤了
  今年1月底,阿琳在办公楼楼下的“咖啡零点吧”自助机上购买了一杯饮品,此后手机便不断收到“咖啡零点吧”发来的推销短信。由于厌烦了此类推销短信,阿琳按照短信提示回复“T”退订,令她没想到的是,推销短信不仅没有被终止,推送的频率反而增高了。
  无独有偶,市民麦郎(化名)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一周前,他下载了一款名为“天眼查”的应用程序,此后便收到了来自对方的短信推送。虽然按照提示他也选择了回“T”退订,但第二天,他还是又收到了来自对方的推销短信。
  商家:退订的是当时活动,新活动短信无法取消
  为什么按照提示操作,也不能退订烦人的推销短信?
  14日,记者联系到了“咖啡零点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短信推送的活动各种各样,客户当时回“T”退订的,只是当时的活动,而针对下一条活动,是无法取消的。
  同时,他还表示,如果想完全退订,工作人员可以做好记录,反馈以后再进行退订处理。
  代发平台:“退订回T”只是一种形式,无实际作用
  记者以企业名义联系到一家位于北京的服务商,表示想进行营销短信群发方面的合作。对方工作人员表示,营销类短信按照相关法规,必须在内容中加入“退订回T”等类似字样,且不可更改。
  用户可否自行退订?工作人员称:“其实你每次看到的退订回‘T’,只是一个形式。就算你回几百遍‘T’,也无法退订。&”
  他还表示,一般情况下,若市民多次回复“T”退订,会导致自身手机的短信功能受到影响,最后也有可能不再收到推送,归根究底,这只是对短信通道的一种投诉,但不会退订。后台给用户发,用户还是能收到。
  专家:回“T”可能泄露信息 建议不回复或拉进黑名单
  早在2015年,我国发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便明确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消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因此,很多公司发送营销短信,多会加上退订方式。
  用户该如何处理此类垃圾短信?
  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不回复,或者将对方号码加入手机黑名单。
  垃圾短信退不掉,谁来管?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用户短信息接收意愿进行核实的责任,看来这个责任是没有落到实处。
  电信运营商任由短信发送平台侵犯手机用户的法定权益,是说不过去的。电信运营商应当对短信发送平台和短信内容提供方进行积极监管,确保用户只收到自己同意接收的短信。
  其实以前也有媒体报道,垃圾短信发得越多,电信运营商赚到的发送费用越多,所以有的电信运营商不愿意费力不讨好。
  钱是要赚的,但底线不能失守。对这样的不履行法定责任的电信运营商,电信管理机构也应该出手了。做事没有底线,后果很严重。把底线树起来,需要健全一环套一环的监管体系,有了这个体系,更要发挥实际作用。
责任编辑:张建利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推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