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了个专利是ABCD,然后又写了个专利是ABC,都是当天交,会不会第二个专利皇叔不可以以授权,都是同一家公司的

申请专利劳民伤财_专利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251贴子:
申请专利劳民伤财收藏
申请专利是自己用,还是准备卖。要是卖的话,就别申请了,中国的知识产权官司是很难打赢,即便打赢了,执行起来也很麻烦的,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我本人有二十多项专利,没有钱开发产品,再说技术门槛不可能太高,找企业合作,开始对方非常感兴趣,你多少总要透露一些细节,对方基本上都是专家,只要别人稍做改动,你就是帮别人做嫁衣,对方会说回去商量,让你等消息,那你就慢慢等吧。
专利是每年都要交年费的,代理公司做的还要管理费。开发无门,转让无望,即浪费时间有浪费精力,最后不得不放弃。
我们长期服务于世界500强,撰写的专利申请质量远高于业界水平,大幅度扩大专利保护范围.帮客户赢在专利.-委托专利申请免收代理费!免费提供专利批注服务!
发明专利年费计算表     费用标准 滞纳金5% 滞纳金10% 滞纳金15% 滞纳金20% 滞纳金25% 时 间 项 目 过期一日至一月内 过期一个月至二个月内 过期二个月至三个月内 过期三个月至四个月内 过期四个月至五个月内 过期五个月至六个月内   年费滞纳金 0 45 90 135 180 225 第1年至第3年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900 945 990 25 年费减缓85%+年费滞纳金 135 180 225 270 315 360 年费减缓70%+年费滞纳金 270 315 360 405 450 495 第4年至第6年 年费滞纳金 0 60 120 180 240 30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20 00 年费减缓85%+年费滞纳金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年费减缓70%+年费滞纳金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第7年至第9年 年费滞纳金 0 100 200 300 400 50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00 00 年费减缓85%+年费滞纳金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年费减缓70%+年费滞纳金 600 700 800 900
第10年至第12年 年费滞纳金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00 00 第13年至第15年 年费滞纳金 0 300 600 90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00 00 第16年至第20年 年费滞纳金 0 400 800 0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00 000   实用新型、外观专利年费计算表     费用标准 滞纳金5% 滞纳金10% 滞纳金15% 滞纳金20% 滞纳金25% 时 间 项 目 过期一日至一月内 过期一个月至二个月内 过期二个月至三个月内 过期三个月至四个月内 过期四个月至五个月内 过期五个月至六个月内 第1年至第3年 年费滞纳金 0 30 60 90 120 15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600 630 660 690 720 750 年费减缓85%+年费滞纳金 90 120 150 180 210 240 年费减缓70%+年费滞纳金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第4年至第5年 年费滞纳金 0 45 90 135 180 225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900 945 990 25 年费减缓85%+年费滞纳金 135 180 225 270 315 360 年费减缓70%+年费滞纳金 270 315 360 405 450 495 第6年至第8年 年费滞纳金 0 60 120 180 240 30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20 00 第9年至第10年 年费滞纳金 0 100 200 300 400 500 年费标准值+年费滞纳金 00 0
如果你想申请专利,请看完这篇文章,再考虑要不要申请专利了谢谢你能看完,我也是申请专利的专利权人,而且还是2个专利,专利号.0.X。申请一个专利,自己写文件申请的话,时间太长,因为初审通过的话还有复审,复审给你发信,让你修改很多东西,如果不能通过,很容易就会不成功的,自己写成功率比较低,找代理机构的话。代理费用在之间,这费用也不算少了,当然成功率几乎为100%。记得这是2000等待漫长的8个月后,专利批准下来了,当然是很值得庆祝的一件事了,但是随着过来的就是专利转让的问题,装让不出去的话,在手里就是一张纸,每年还得交年费,最少2百多,最多2千多,每年成倍增加,然后跟着证书一起来的就是什么什么报社,什么什么技术中心,什么什么机构,什么什么协会,我3个月接到了30多封的信,每封都是专利项目很好,受到了哪个部门的认定,觉得很不错,如果你的专利在什么展会期间发的证书,就该说项目很好,带到什么什么地方展示,这费用一封欣要200-2万左右,还有觉得很不错,让你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XX年的优秀青年的评审,往往这些钱交了就没什么下文了,30封信要是全交的话就的5万左右,交钱少的,就算你知道上当了,你会去报警吗?公安他们肯定就说钱少不会去管,他们就是这样一直骗的啊,聪明人就肯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还有的让你做科技鉴定,当然是让他们给你做了,做了他们替你转让,钱交了鉴定也做不出来。让你出钱的项目和什么什么中心层出不穷,新鲜的让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全国也没有一个正规的部门,谁想去工商那登记就登记个了,你让上报纸宣传下,骗子知道你电话的途径就多了一个,信个电话让你接到就大,都是说什么什么公司看中了你的专利,让你交钱,交过了以后那就慢慢等吧,还说转让不出去一直都有责任,你信吗?他们扔一边,你专利过期了,也许责任就没了吧
国家不能咱发明人当回事,咱何必要那样把自己的钱扔到那无底洞呢,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近和孵化园合作,一张口就是要5000,你说该交不该,还申请个公司 ,必须在北京,放他娘的屁
第2个专利授权都下了,不再交那让人伤心的钱了,以后别和我谈专利,我戒了
今年73岁的李墨田老人从退休后搞起了小发明,并申请了几项专利,但这些专利除了让他顶上了一个“专利专业户”的名号外,并没有转让出去给他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反而是越来越高的专利年费让他吃不消,欲放弃专利所有权。据悉,仅2011年青岛市申请的专利就达到近2万项,在各种专利中,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都为10年,但青岛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很少有发明者,可以把自己的专利保护到底。   七旬翁两专利欲转让   近日,青岛市举行的老年人招聘会上,手拿多本专利证书的73岁老人李墨田格外引人注目,他来招聘会的目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想把自己的专利技术转让出去。李墨田告诉记者,他1964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1994年退休之后,就搞起了机械小发明。“青岛产的自行车以前非常出名,现在我手头上有两项实用新型的专利技术,都是与自行车相关的。”李墨田说,由于他爱钻研且愿意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所以被家人笑称为“专利专业户”。虽然搞出了很多小发明,也申请下了两项专利,但令他难过的是,自己的专利技术迟迟转让不出去。   专利年费太高养不起   “这些专利技术都快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了,现在为了保住两项专利我都花了好几千块钱了。”李墨田说,自己申请下来的两项专利每年都需要交年费,这令自己有点吃不消。李墨田的两项专利技术是2009年申请下来的,属于实用新型专利,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申请专利要缴纳专利申请费和年费,年费前三年是600元每年,第四至五年是900元每年,第六至八年是1200元每年,第九至十年是2000元每年。   “我也不知道我的专利技术能维持到什么时候,可能哪一天无力负担就放弃了。”李墨田说现在自己的退休金还可以保住自己的专利 ,但随着时间推移专利年费越来越高,可能到时自己就无力承担不得不选择放弃专利的所有权。   去年岛城专利近两万件   “青岛2011年一年,就有近2万件专利通过申请。”青岛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孙处长表示,在近2万件专利中,发明专利能在5000多件,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都在7000件左右。据孙处长介绍,在去年青岛的近2万件专利中,企业申请的专利占了很高比例,差不多能到一半,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专利 ,能在30%左右,个人申请的专利 ,则能占20%左右。在这些专利中,企业专利的转化率是非常高的,个人专利转化率相对较低。   根据我国专利保护的相关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的保护期都是10年,在保护期内,专利持有人每年需要缴纳年费来保护自己的专利 ,而且,年费会逐年增加,越是保护到后期,年费越高。   “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保护专利到10年、20年的发明者很少。”孙处长表示,现在科技创新的速度非常快,一项新的专利技术,不管是发明专利,还是实用新型或外观专利 ,可能过个两三年之后,就被新的专利技术给代替了,会自动失去保护的价值。  
有人写给国家专利局的一封信 〔 作者:佚名
转贴自:论坛
点击数:2436
文章录入:baijie 尊敬的专利局领导人:
我是一个被授有专利权的人,昨天我第一次看到国家专利收费标准,使我产生了放弃我所持有的专利权的想法,也使我产生写这封信的念头,我想借此机会谈点一个搞专利人的切身体会以,以及对专利申请成功后收费规定的一些看法,仅供你们参考。
首先我感觉;出专利成果难,出好成果更难,要想使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比登天还要难, 专利发明人在不见效益的同时不但每年自掏腰包逐年交纳专利费用,而且专利费用还逐年直线攀升(接近保护后期竟高达几千元)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呢?对于专利发明人来说,在研发期间个人就已经投入了高额的研究费用,研发成功后几年不见效益,还要受到来自对接方面的欺骗,接着却又与到高额专利费用的尴尬,试想任何人要是知道这种情况,是否还会研究专利呢?其次从大方向来讲,目前国家号召全民积极行动起来,科教兴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而这样的收费标准令人感觉到是在堵我们的路、寒我们的心呀!
作为国家专利机构,应积极执行国家这一政策。但是,从专利申报机构的做法和收费政策来看,使人无法理解。尤其是申报部门,专利申报工作极为草率不负责任,使忽让人觉得他们收了钱,就是专利,就可以上报。我觉着他们也知道根本不能转化,这样的做法,既不耽误国家照常收费,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且还起到了烂竽充数的目的,再过三年四年,专利费一提高,没有效益谁还会傻交费用呢?以后还会有新人找上门来,照样收钱、再上报„„循环不断。我看这种做法是否扭曲了国家成立专利局的真正目的,也是在发国难财。但却苦了那些诚心搞专利的人,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研究了一个满意的成果不能转化,甚止由于专利费用的直线攀升而无奈的放弃。这样的结果不是国家的本意吧?但是这样的做法确实是有损于制定政策人的形象、更有损于国家在专利发明政策上的本来意愿。如果这些都不是,但目前专利的申报方法和收费政策却体现了这些。而且我看了国家专利局最近颁布的好多文件,只提审报审批多少项,却只字不提几年来转化项目的数量呢,难道不是体现国家在专利政策上的偏移吗?是的也许有人会说;你搞了专利,国家给以保护,多收点钱不是应该的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有什么牢骚可发的呢?确实如此,假如那些一心想搞发明的,人人都是有钱人,这些不算甚么。可是恰恰相反,这几年来我参加了几次大型的专利交易会发现,单位的除外,95%专利持有人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同志和下岗的无业人员。他们不知道专利转化在我国的国情,(也包括本人,现在我才知道在我们国家个人专利转化率前几年只有1/万,或者还要少)。这些人为了给国家作出点贡献,也好丰富一下自己的人生。也有为了养家糊口、利用自身的技术及生存本能,也为国家做了贡献,再挣些所谓的“大钱”。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申报专利完成后,头一两年,收到的来信,比雪片还多,红头文件一个接一个,那一个都是为专利人着想,真假难辩、上当受骗,少则300元,多则3000元,最后就只得倾家荡产,其中妻离子散者也不乏其人。几年下来专利持有人已经是千窗百孔了,接着高额的专利费用再在流血的伤口上,撒几把盐,使这些专利持有者交纳不起费用,只有放弃自己辛辛苦苦研究了好几年的成果。郁闷呀!这样的结果能怨谁呢?当然不能怨国家。但是我在此想问一下,专利局的领导及从事专利工作人员:扪心自问,多少年来,个人的专利能转化的有多少?而专利费又收了多少?交不起专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利费自觉放弃倾家荡产的又有多少?你们又做过多少次调查?身在其位谋其政,与国、与民、与己、与良心?┉!我想,专利局总不能是靠这些专利研发人交纳少的可怜的费用发财吧? 所以我认为,国家则有权利(尤其职能部门)、有必要,要制定一些相应的能够调动、并能够保护他们积极性的方针和政策。使他们的积极性不受伤害,(即让每一个人会觉得在我们国家里,只要做的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事,尤其是发明创造,就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坚持),如果我国每一个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都能够受到保护和充分的利用,国家科教兴国的目标不就会早日实现吗。
在此我还要建议是;全国各地的专利申报部门,他们缺少认真负责的态度,一味的追求效益,例如我亲耳听到一位申报部门的经理和客户说;“你做一个梦我都可以给你办出专利证书,但是没有效益别怨我”听!典型的矛盾上缴。难怪专利不易转化,建议主管部门是否制定出相应的处罚制度,不要使其只知赚钱,没有一点责任感和风险.在经济市场的今天,没有风险的行业还有吗?再如此下去国家专利局发出的专利证书还值钱吗?说的话还有用吗?如果这一切都没有作用,国家设置的专利机构价值何在?
专利人的困惑    专利人很坎坷很辛苦,而专利人最摆脱不了的却是一种无奈的困惑。搞创作要呕心沥血,而搞创造却在绞尽脑汁。搞发明创造并非凭空臆想为专利而搞专利就能得到成果,除了个人具有生活历练,设计素养、丰富想象,还必须具有能碰撞出火花的灵感。在灵感的驱使下,我构思设计了一种具有固定机翼飞机良好的气动性能,高航速低能耗;旋翼直升机垂直升降,空中悬停功能;排除了美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引发事故的设计缺陷。集三种飞机器所长于一体,并设计有多项独特功能,除正常起降飞行外,收拢机翼在空中可靠近悬崖削壁,高层建筑进行救援活动,在陆地可作车辆行使,在水面可作船艇航行,并可操作水下潜航的“倾转旋翼三栖飞行器”获得专利后,那相影随形的困惑就粘上了我:  困惑一,理论是实践的先驱是普遍认可的,但现实中却只重实物而无视构思设计,有关科委、高新技术推广等权威部门,对所谓创新设计专利技术早已司空见惯,不见实物毫无兴趣。也许中国的专利特滥,故酿成此风。长此以往,中国的专利将成为有钱有闲人的专利,普通平民一时心血来潮申请个专利哪有财力、人力去搞实物?最根本的问题是:专利人绞点脑汁可以,但不吃饭不行,假如连脑汁都不能产生了,还绞什么!  困惑二,专利人一旦获取了证书,似乎就意味着沦为流浪街头的孤儿,很难得到爹娘的管教和关注,被抛向时代的洪流,任其去大浪淘沙。幸运的碰上合作者,倒运的埋没沙层万劫难复!  困惑三,专利人本是个苦人儿,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竟还成了社会的冤大头。家人的老到世故,叽咕倒灶:平民百姓不安份过日子,整天穷折腾还乱花钱。为了安内,专利文件免请代理,都自己捉刀了。可是那外界还把我当我大款,伸手索要叁仟柒佰元帮我推广“高沸点储能液太阳能热水器”,同时声明不欠帐!现在我郑重声明愿给叁万柒,但工作成效后付款。谁敢横刀立马就请放马过来!  以上困惑决非我一人之困惑,是颇具同感共鸣的。一个国家要求得专利事业的发展状大,决不应因市场经济就只审不管,让专利人去当社会的冤大头而挫伤创造积极性。当然缺了你专利人的努力地球照样转,社会照样在进步,只不过GDP为10%是在发展,GDP为5%也是在发展罢了。我总觉得国家专利局除了审查部之外还应该有个什么部门来对获准专利进行筛选,给实施价值较高的专利当好红娘,扶持推广,才能使专利事业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动力。  
重庆一位民间发明人的心声:为什么我捧着专利金饭碗,却过着要饭的日子?  要是瓦特、爱迪生生在中国会怎样?他们会不会都跟我的岳父一样命运:握着金饭碗,却过着苦逼的日子?  我不禁想起一个故事,瓦特在摆弄着废铜烂铁,国王进入车间,问他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创造“力量”,蒸汽机的发明,让工业革命提前到来。  包先国是我的岳父,今年已经62岁了,曾经是一名军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却在长年累月的艰苦工作中培养了灵性,爱上了汽车发动机的技术改良,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前几年我去看他的时候,他的屋角老是摆着一个木头制作的模具,他就在这个木头模具上研究他的“转子发动机”。终于研制成功,也申请了专利,是我帮他去交的申请费用,开始的一年内,他很高兴。到处对人诉说着成功的喜悦,毕竟对于一个小学文化水平的驾校老师心目中,专利的获得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然而这两年来再见他时,他总是愁眉苦脸的,为什么?他的两个专利每年的申请费用,是越来越高,而他根本没有转化专利的渠道,也没有钱去参加那些像是雪片一样飞来的邀请他去参加科技博览会的邀请函,因为大多数邀请函都是骗人的,都要交一笔不菲的费用。  我们都劝他算了,就放弃了吧。因为这两年为了养这两个专利,他已经花了两万块了,自己的退休金本身不高,现在兼职的工作是给私人老板开车,很辛苦。能养家糊口已经不易。还要养这么两个“孩子”,今年再不推出去,明年就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我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想知道这一切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在国内,像我岳父这样的苦逼例子还真多,在我国的创新大军中,除了高校、院所和企业的职务发明人,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非职务发明人,又称民间发明人。多年来,他们创造的专利一直占我国每年专利总量的四成以上,但成功者为数不多。  在缺少社会理解、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这群民间发明人的生活境况如何?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时代大潮中,如何看待他们的发明活动?他们面临的各种困难,当如何解决?  中国民间发明人如此赤贫,在欧美发达国家不可想像。以美国为例,专利会由专门机构向企业、实验室等推荐,或被转化,或作升级研究,能很快“换”成钱,发明人生活基本无虞。  在重庆,数千名民间发明人中大多生活窘迫。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手中掌握着致富的专利技术,却过着清苦的日子,有的甚至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陷入社会边缘。知识产权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不少民间发明人来申报材料时,交过来的审核费都是零钱,看着让人心酸。  这两年我也曾在有关场合,问过长安啊,宗申啊这些民营企业,问他们对于专利是怎么收购的,后来才明白,人家这些企业根本不缺专利,多少专利,还是职务专利都躺在专利库里睡大觉呢。。  这两天,岳父找到我说,做做最后的努力吧,求助于网络,看看能不能找到理解他,和支持他的人。他真的很自信,有时候我看看他用几个晚上的时间打出来的歪歪扭扭,上面有很多错别字的文字,觉得很悲楚。  下面是他手写的信,我帮他打字整理出来。放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帮忙就帮帮他吧.为了保持他信的原貌,我一字未改,所以当你读到什么病句之类,别笑他。  告:全国各大专院校、校长和通用机及内燃发动机厂老总:  现我有两个专利想推荐给你们,第一个专利名称是:往复式活塞供燃的转子发动机,专利号ZL.8,专利申请日:日,授权公告日:日,发明人:包先国,专利权人:包先国。第二个专利名称是:活塞供燃气转子发动机(是一种多功能转子多凹轮环绕和连动各转子活塞供燃气的一种发动机),专利号:ZL.8,专利申请日:日,授权公告日:日,发明人:包先国,刘振军,孟贤友,专利权人:包先国。  我研发的这类发动机彻底改变了现有发动机的运行结构,现有发动机离不开由活塞上下运动“在通过”进、压、爆、排而转换为纵向的曲轴旋转传递力量输出动力,结构复杂又耗油,而且修车费工又费时,也就是说,通过进、压、爆、排,转换、传递多个环节的转换。而我研发的带凹轮的转子、转子轴(传力轴)直接输出动力,也就是说,通过带凹轮转子的前壁、后壁、旋转壁三壁合一的密和,在后壁规定度90处设送燃气空,再在旋转壁(规定)固定度90处设可搁力点。转子凹旋转固定送气孔处,送气活塞给按规定压入可燃混合气到转子凹内,转子凹旋转到可搁力点处(可搁力点与转子凹形成对称时)规定处点火爆发变成反冲力推动转子凹旋转,由连为一体的转子轴直接输出动力。您看这不是很简单吗?  转子轴是由“前壁轴承”,“后壁轴承”,“前盖轴承”,“后盖轴承”,也就是由一根自带转子、转子凹和四个的同心轴承完成传递输出动力,根本无需转换输出动力,而是点火爆发直接推动旋转输出动力。该发动机结构简单而易拆装,维修方便,我相信它是同类发动机中动力大,最节油一种机器。更多了解,详细介绍请查阅参考中国专利局网,专利号前面有述,上面有简介,权利说明和说明书及附图等。  我15岁学修汽车,18岁当兵,22岁退伍学开汽车,开汽车后其中有16年当汽车驾驶教练,级别:高驾,55岁退休,现年62岁。我于2003年开始研究转子发动机,日中国专利局发给第一个专利证书,日发放第二个专利证书,现想来,我拿再多的专利证书,每年还要负担保费养专利,所以我是无望再研究下去了,况且实在力有未逮,因为我现在都还在帮人开车,打工生存,因此这支科技之船我是不可能推向前进了,唯一就是用时间等空间,穷与富,我用三个字说就是,无所谓。我想贫富都得生存罢了,我想本发动机再深研一步,应是唯一一类飞天(飞船)发动机,现在我无法再深研下去了,如果在深研下去,我恐怕自己先飞天了。  综上所述,我本不想坦言,后又想为了人类更快的进步,科技创新为先,有句成语叫做 “步其待时,不如乘势”,我希望有势志士能冲锋,我愿助推他们到达自主创新科技的最前列,我也能为人类做渺小的贡献,起沧海一粒罢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就是要先人一步,想必大专院校及大型企业校长及老总比竞争对手更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必然会抢先一步,才能真正打败竞争对手吧。科技的秘密好比一张纸,一戳就破,一点就穿,就这么简单,我想人们为什么不愿去深研、去戳穿张纸,都愿意用高价去收购人家走的路、跟风,不愿去自主创新,因为跟风最简单罢了。  简言之,我想一个军队要敢于亮剑,一个学院、一个企业要敢于挑战和创新,每个个人要敢于坦言、直白面对,能就能,不行就是不行,我想我是无经济能力创造和变现,因此我研发的创新科技(活塞送燃气转子发动机)我是再也推不动了,更不可能为人类做什么贡献了,现在能推动这只创新船的,也只能靠你们的援手才能实现。  谢谢!为感!!  包先国  日初稿  经济人:吴鹏  电话:  联系人及电话  包先国:重庆市原沙坪坝区驾校教练(高驾)电话:  弟子:刘振军 重庆大学机械系研究室主任(博士后)电话:  战友:孟贤友 重庆汽博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电话:
为发明几乎破产 我市非职务发明人的尴尬困境
时间:日13:50
我来说两句(3)  
有奖评新闻【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  核心提示:在整个社会提倡创新、崇尚发明创造之时,一群以自己单薄的力量一直在从事发明创造的人群正被他自己的发明吸得精疲力尽。成功似乎离他们很近,又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  为发明所累  为了成为像爱迪生一样的发明家,许多非职务发明人快到破产的地步。  市老年科学工作者协会会员谢志芳花了十年时间获得了两项发明,但是他感到时间和金钱两根绳索正越来越紧地勒着他的脖子。他与朋友一起发明的“节油显著而又环保”的天然有机植物蛋白酶助燃除碳剂已投入生产,但是在销售和推广上遇到了很大困难,后续资金严重不足,目前他们正为此到处求援,寻求各种方式的合作。他独自发明废弃竹料综合利用技术,得到一个投资商的青睐,双方正在谈合作问题。但所有的事远还没有结果。正是在希望和没有希望之间,老谢感到精疲力尽。  像谢志芳一样,大多数非职业发明人经受着资金、体力、精神的三重压力。一位叫孟启平的在桂台商说:“我花费了6年时间终于做成一个较完善的内燃机节油净化装置,其间投入了200万,房子也卖了,现在住的是租来的房子,妻子也差点因为顶不住父母、亲戚、朋友的压力离开我。在发明过程中,我是日思夜想,有时半夜来了灵感就起来做,经常做得大汗淋漓一直到做完为止。”现在他正与新加坡一家公司洽谈专利转让事宜。  另一位发明人李化南有十几个项目,但至今一个都未投产,据他说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资金问题,他用了7、8年时间投入几万元制成落秧机,但至今无人问津。  我市一位普通的市民郭粤生从2000年到2003年的三年时间里,花光了全部积蓄一直在做一件疯狂的事:研究风力充电汽车。他终于成功了,他做出了样车,获得了国家专利。他同样面临极大的压力。常常有人劝他:“老郭,这事能成吗?去做生意发了财再来做这样没把握的事会好一点。”也有人干脆说:“老郭,你疯了!”郭粤生的妻子、女儿是支持他的,但是生活的现实也常常使得三人相对无言。女儿上大学时,想买一部电脑用于学习,可是家里所有的积蓄全部用在了汽车研究上,郭粤生只好抱歉地对女儿说:“能再等一年吗?到时一定给你买!”  非职务发明人获得专利之后,最急迫的事就是将多年的心血变成现金或产品。他们这种心里往往被不法机构打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幌子利用。  记者在与不少发明人交谈中了解到,他们曾经多次受骗上当或差一点受骗上当。谢志芳说:“当国家专利局公开我与朋友获得的专利后,电话一直在响。不少中介机构在电话里说,只要交几千元的费用,一定能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始我还有一点信,但这样的电话接多了,加上不少朋友提醒,我这才没有上当。”郭粤生家时的电话那时也是响个不停,要钱的中介和拉广告的不在少数。郭粤生苦笑说:“我现在正想把自己当了,哪还有钱来做广告?”  资金难以筹措,成果难以转化。这是游离于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之外的“非正规军”发明人面对的现实。  除了缺钱,还缺什么?  谢志芳向记者谈到:“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企业投资,投资方不敢投入,总觉得这些发明不完善。其实不完善是正常的,发明成果本来就需要不断改进,但这的确意味着企业因此而需要追加风险投资,中小企业资金也有限!”他与大多数民间发明人一样,遇到了资金、成果转化等问题。  谢志芳说:“我从1999年开始搞项目,已有5项被评为桂林科技创新项目。现主要研究利用竹子废弃物生产人造竹炭、竹醋等产品的技术。生产线样品我都已经做出来了,为此投入了很多的资金,我正在找投资方合作,想办法投入生产。”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马兰介绍说:“桂林去年共申请专利563项,我所承担了200多项。申请专利不难,关键是要有市场,没有市场的产品转化为产品就很难。大约只有20%的专利可以转化为产品。2005年我们搞了个专利拍卖会,挑选了10项最好的,但一项都没搞成。”她分析说:“由于有些发明人往往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单打独斗,而这种创新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节奏,结果不少闭门造车的专利发明鲜有开发应用价值。每年光是有关牙刷的专利就有十几项,而实际上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不多。创造性不强,不了解现代科技,缺乏企业信息,没有市场,加上企业也不太重视,他们发展得一般都比较困难,有些连专利维持费都交不起了。”  出路何在?  非职务发明人所遇到的困境不仅桂林有,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  谢志芳说:“我们都期盼政府能在政策的给予一定的扶植,希望法律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利益。”  在期盼政府扶持的同时,民间发明首先要自我救赎。一些专家建议,发明人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期望过高,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看好社会效益;作为非职务发明人应端正心态,不要站在一个狭隘的角度,将自己的发明当作无价之宝,而脱离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忽略投资者所承担的市场风险。”  近年来,桂林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对专利申请给予资助和奖励,建立了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上,我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对尚未转化为成果的专利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尽管如此,专家们还是认为,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对非职务发明的政策扶持和行政服务,为非职务发明创造有利条件。比如组建推动转化扶持基金,在专利推广过程中多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对于社会已经认可的专利技术,特别是企业内部的非职务发明成果,应该创造条件予以使用,尽快转化为经济成果。  :何为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  (4)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上述情况以外作出的发明创造是非职务发明创造
发明人的心愿与尴尬在我从事军事运输工作中,常看到固定物资和设备的绳索因应力自然释放造成绳索松弛。需要人员经常检查和加固。也在装卸过程中占用了大量时间。因此,直接影响到军事设备的快速运输和机动性,而且还会造成大量捆绑材料的浪费。为此我研发出‘钢丝绳索自动胀紧器’ 组合套具可重复使用,已于12年1月18号由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号:ZL.7。本发明克服了上述不足,可根据钢丝绳的不同型号和需要生产各种型号的自动胀紧器。本发明通过组合可产生拔河式的强大胀拉力,也有自动调节拉力均衡的功能。本发明具有装卸快捷省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便于地面及各方面固定物体使用。本人初衷是无偿为国防建设尽一份力。在此之前已向有关部门表示过捐献意愿。借此请广大网友帮助本人实现心愿。特此向帮助实现心愿的网友表示忠心感谢!可是,在我发出帖子求助的几个月里仍无消息不免有些尴尬。希望广大网友给予支持。
底层发明者的尴尬与无奈
日08:48 大河网-大河报
    ▲▲在叶县辛店乡史庄村,有一个仅上过小学的58岁农民史全德。40年来,他不断搞发明创造,先后发明了多个节能电机和灯具,但他并没有因为发明创造而过上幸福生活。相反,40年来他一直很不如意。  “不务正业”使他被学校开除,穷困潦倒使得没有姑娘愿意嫁他为妻,老实木讷使他的发明不断被别人窃取。  仅上过小学的叶县农民史全德为搞发明,几乎卖光了家里的东西,又外出打工挣钱买发明所需要的零配件。他醉心发明40年,得到的除了多项发明专利,还有一串串心酸。  节电直流永磁电机获得国家专利  昨日,记者来到史全德家。史全德的家十分破旧,但一见记者,他就急忙展示了他的高效节电直流永磁电机专利证书。  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向他颁发的专利号为zl.8d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而在2005年中国专利技术推广中心和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促进委员会推介本专利的说明书摘要中称,本实用新型高效节电直流永磁电机的推广实施,可促进电能合理有效利用,减少发电设备投资,将为企业节约大量电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较好社会经济效益。  “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高效节电直流永磁电机制造的电风扇耗电量只是传统电机的十五分之一,这是2004年3月,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通过实际测试得出的结论。”史全德介绍说。  一个仅上过小学的农民究竟是如何走上发明之路的呢?  醉心发明40年打工挣钱买零配件  史全德弟兄4人,他是老小,5岁时就没有了父亲。他从小就对手电筒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上小学后,在课堂上常因为捣鼓这些东西受到老师批评。进入初中没一个月,他辍学了。  辍学后的史全德更喜欢捣鼓了,他常常从废品收购站买来一些旧电器,拆开后研究。197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史全德看到一条关于节约用电的新闻,就萌生发明节能电动机的想法。因为自己没有接触过物理方面的知识,他就找来了有关电学和电磁学的书认真阅读,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物理老师。  1981年,史全德的3个哥哥先后成家,他就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电动机的零配件很贵,要做样机需要很大的投入。为了买零配件,史全德卖了粮食、卖了母亲喂的猪。从1984年开始,他四处打工挣钱买零配件。20多年来,史全德打工挣了钱,就买零配件回家研究。等钱用完了,他再出去打工,就这样周而复始。  60多岁的村民史松末说:“那时候相亲,姑娘主要是看房子,可是他住着3间破草房,谁跟他呀?有一年,他母亲好不容易养肥两头猪,卖了700多元,想攒钱盖房子,可他拿着钱买了磁铁、钢片、铜丝等东西,把他母亲都快气死了。”  1985年,母亲去世后,史全德整天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研究,村里很多人认为他神经不正常。  史全德的二哥说:“我们都没少说他。一个老农民,搞什么创造发明?还不如做些桌椅板凳去卖钱养家,但他就是不听劝。”  记者问史全德搞发明的初衷是什么,他回答得很实在:因为热爱,当然,也想着发明专利卖出去以后可以发财,过上好日子。  搞发明没有致富坦言应用范围较小  1982年,史全德在一次试验中发现,用大量的永久性磁代替大量的耗电生磁制作的电动机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这让他来了灵感。  1985年,史全德设计出一种永磁直流节电电机,在同等条件下用电量是传统电机的1/5。但是,他的这项发明材料和样机被别人拿走了。1986年,他又发明了照明增光器;1996年他又将永磁直流节电电机的节电量提高到了1985年的2倍。  “1996年我的第二部节能电机研制成功后,抱着样机请一些行家鉴定。谁知没过多久,电台就播出一条河南发明一种节能电机的新闻,但发明者不是我。我马上去查询,这才知道自己的成果被人窃取了。”史全德说。  “他都是给别人发明的,他没有得到一点好处。”邻居史松年告诉记者,史全德的发明成功以后,许多人都想打他的主意。1999年的一天夜里,几名广西男子冲进史全德的家,抢走了一个电机样机。史全德和邻居们一直追了两公里才把样机追了回来。  既然有专利,史全德为什么没有致富呢?记者了解到,史全德发明的电机目前只能用直流电,而现在绝大部分电器如电扇、豆浆机等的设计只能使用交流电。不过磁铁并不贵,成本应该不会比传统电机高。  史全德说,他获得专利以后,很多人慕名而来,但没有一个与他合作成功的。“本地前来谈合作的企业都缺乏资金,他们还要求以技术入股,我想的是把专利卖出去,我需要资金继续搞发明。”  史全德认为,困扰他的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知名度不够。“我没有钱做广告,也不能参加专利技术推广会,可能也有应用范围较小的原因。”  史全德表示,他下一步要搞交流节能电机,使用范围会更广一些。  记者离开时问史全德最近有什么打算,他说:“明天我还得回建筑工地干活去,要不然吃啥呢?“  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助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令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史全德现象”。记者从叶县科技局了解到,为了帮助史全德把发明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该局已经和平顶山技术孵化基地取得了联系,并将邀请一些公司的科技人员前往史全德家查看样机。  平顶山市政协也把史全德的发明转化列入工作日程。平顶山市政协秘书长关源良告诉记者,一个多星期前,由平顶山市政协牵头,市知识产权局、科技局等部门参加,专门就史全德的问题进行了座谈。最后就此事达成了共识:支持史全德这一专利技术的转化工作。  “市政协已就此议题写出专题报告,呼吁政府对民间发明给予引导和支持。报告经主席审阅后将尽快送交市政府。”关源良说。  □首席记者牛仲寒实习生王建党文图  ▲▲经历过火灾逃生,也参加过火灾救人,在广州市打工多年的河南打工妹丁俊月,数年来为发明火灾自救逃生装置而“不务正业”。在借贷10多万元、被人讥笑为“神经病”、丈夫与其离婚等困境下,她的发明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可。  打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官方网站,在检索栏中输入“丁俊月”3个字,就能检索到如下信息:丁俊月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还有两项发明专利正在公示中。  昨日上午,在漯河市,37岁的丁俊月拿着3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在向记者谈起坎坷的发明历程时禁不住多次擦拭眼角:“走这条路太艰难了,很多时候我曾经反复问自己:我走的这条路到底是对还是错?“  被火灾现场震撼决心发明逃生装置  1990年,21岁的丁俊月,成为滚滚南下打工潮中的一员。只有初中文化的丁俊月,在艰辛中一干就是十多年。  10年后,丁俊月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粤语,而且从一线的打工妹变成了个体玩具批发商,还顺利嫁人生子。照一般人看来,只要按照这条路子走下去,小康之家不在话下。  2000年春,丁俊月在一家商场购物时,熊熊燃烧的大火差点让她葬身其中。第二年,当她经过一火灾现场时,她和众多见义勇为者奋力从火灾中救人。  当遇难者的尸体被抬出后,她被深深地震撼了:要是有一种逃生装置,就不会有那么多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了!  2003年初,丁俊月放弃了自己日渐兴隆的批发生意,开始翻阅大量的专业书籍,想发明一种火灾逃生装置。  因牵涉到机械设计需要懂得构图,丁俊月便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做了一名大专函授生。  由于“不务正业”还要花很多钱,丁俊月被人讥笑为“神经病”:她要能成为发明家,太阳就得从西边出来了。  3年内苦苦钻研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在众多人的不理解和轻蔑嘲讽中,在丈夫与其离婚并失去孩子抚养权的困境下,负债累累有时吃饭都成问题的丁俊月,终于在2005年底,发明出了“多功能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并获得国家专利。至今年3月底,一次可同时救援5人的“多功能火灾自救逃生装置”等3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均已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所颁发的证书,另外两项专利正在公示中。  丁俊月发明的多功能火灾自救逃生装置,包括固定架、缓降器、绳索、安全服或救助网以及开凿工具,使用时,逃生人员借助安全服或救助网,沿绳索滑行即可逃离火灾现场。由于可方便打开逃生通道,实现多种自救逃生方式,既适用于单人自救,也可以用于伤残、老少或体弱者的多人救助。经消防专业人员多次测试鉴定,这项发明能够高效率提高火灾现场的自救能力,降低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更为难得的是,这种自救逃生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家庭型的造价成本仅在500元,一次可同时救援5人的装置造价成本不超过1000元。  这与众多笨重、昂贵的同类发明相比较,许多专家认为丁俊月的发明“将掀起火灾自救装置的一次革命”。  专利无法走向市场发明人苦不堪言  然而,怀揣着几项专利“金元宝”的丁俊月,却至今苦不堪言:因投资发明已欠外债10多万元,如今连吃饭都成问题,连这次来漯河探望哥哥都得让哥哥掏钱。丁俊月说,让她揪心的是:这些科技成果,何时能转化为生产力?心血不能变成生产力,她徒劳一场是小事,不能救更多的人脱离火海,更让她难受!  “一次性贱卖专利我也愿意,只要它能够迅速地变成产品,走入市场。”丁俊月告诉记者,前不久,一家印度公司的负责人找到了她,愿意购买她的救生专利,但她认为,这项专利应该在国内开花结果,服务于中国人,所以她考虑再三没有答应。线索提供张先生  □首席记者刘广超文图  ●编者絮语  底层发明的现实困境  普通人搞发明,已不是个新鲜话题,但这种事情依旧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发明者的尴尬如同他们多年搞出的发明一样,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境。这其中,尤其以农民兄弟居多。  我们能很容易地从媒体报道中找到相似的事例:山西左权县的李世明为了发明创造几乎花尽了所有积蓄,并已获得3项专利,但没有一项真正转让出去;10年里申请了16项中国专利的重庆五间镇的冉福全,不仅耗尽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着几十万元的债务。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来自底层的发明,尽管人物、地区各有不同,但都有相似的地方:发明者耗尽精力和财力,但最终的结局往往是无法完成发明——专利——市场的跨越。专利转化的现实困境,困扰着每一个底层发明者。普通人搞发明,其勇气和精神无疑是可嘉的,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付出都无法得到预想的回报?是因为这些发明缺乏实用价值?不应该如此,因为这些底层发明的创造灵感大多是由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所触发,这些发明多是为了解决发明者自身所遇到的和所知道的现实问题。由此推论,这些发明是最应该被市场所接受的,可答案偏偏是否定的,真让人费解。
整合知识产权各领域专业人士十余年的经验,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相关法务谘询.我们愿为您提供专业,诚信,效率的服务!
发明同仁:您好!欢迎访问我的博客,IE地址栏(删去原址)输入: ,回车即现首页(或百度输入—祝愿中华民富国强,搜索可见网易博客…):分类之中:公益/建议/忧思(含相册-“仰望星空”)既有推动中华优化专利大环境的相关文图及参考资料,又有许多精选视频/音像/动画/文艺…,“五光十色”的资讯使得人们赏心悦目;12000余部纪录片/影视片(仅在一页面点击选择的片名即可观看!),必会有你喜看的,勿留下遗憾哦!&?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十五字食物姿势屋子食物姿势屋子十五字是屋子
给我提了个醒!
就当做了一个美好的梦。专利对于我们创业者不是希望,就是一条深渊,越早放弃损失越小。中国的制度太不健全,有几个个人能打赢侵权官司的。我发这个帖子,就是不想向我自己这样认为有点小聪明的创业者劳民伤财。
不知道每年那么多专利收的钱都去哪儿了!
个人的专利想市场转化时何其的难,资金 生产工人 管理 营销 厂房 设备 包装 原材料牵扯的东西太多。我奉劝手上有专利你的朋友想好 了在确定市场转化,否则会打乱你的生活的。
我就是怕侵权自己有好想法不敢做啊!唉……
哎 不是说以科技技术为第一发展力吗?怎么用这种方式来对待知识产权工作者?
呵呵,中国就是被贪官弄腐朽了,年费?要年费何用?
专利申请者都想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但被专利局抛弃了。为什么手握好几本专利,尽然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思维敏捷是错误的吗?
别傻了,真正好的专利你可以拿来告别人侵权索赔呀,虽然更难。但发明人面临困境更大原因是发明本身能不能站住脚,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纯是为了拿证书,没有太大科技含量的实用新型谁会买
其实做好每一个行业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小作坊生产,专利不是很重要。规模生存想做大,专利还是很重要的。我想不就的将来,专利年费的制度肯定是要改革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官不可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