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爱的教育的收获三国志,感觉好像也没多大收获??为什么。。

(6 条消息) 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6 条消息) 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如果在截止目前的人生里,有什么事情是我认为我领悟到的最重要的,那就是人的生活就像投资品价值一样,是存在均值回归的。那个均值,就是你内心最深处的冲动,是你真正的欲望,是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成长经历,如果刨去在学校里因为纪律不好、早恋、翘课、打架、打球摔断腿这些十年以后都没所谓的事情,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中国学生成长经历。进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中考区排名前10,高考分数也足以排入第一梯队。之后我从复旦辍学出国,去的也都是北美最好的大学。走在这条路上的我,直到大学的时候,都一直认为社会的金字塔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筛选形成的。的确,至少从一个校园里的学生的角度来看,中考的失败者们,高考的失败者们,出国留学去了一个不那么知名的大学的留学生们,相比于人大附、清华、哈佛的同龄人,他们被排除在了某一种可能性之外。这种残酷的独木桥就是多少年来鞭策我们每一个人时刻不敢松懈的原因。毕业以后,起初,父母是达官显贵的去接手家族生意,哈佛毕业的去Top tier投行,清华北大毕业的去知名券商,三本毕业的小学同学去某个不知名的公司领一个月三五千的薪水,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符合设定的。紧接着过几年,事情慢慢就有点奇怪了。一些在校时候成绩非常优秀的、毕业以后也顺应着期望去投行拼死拼活的,慢慢的受不了了,离开这个行业,去做其他压力小一些的行业,在美国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一些教育背景一般般,但是上学的时候就特别“折腾”的同学,回国创业,现在已经小有所成;一些接收父母生意的,干不下去,最后公司卖掉的也有,倒闭的也有;也有一些毫无背景的,工作之余勤勤恳恳的爱好着自己的写作,现在成了小有名气的作者。在一个经济自由度越来越高,具象的门槛对一个人的发展束缚越来越小的社会,到底什么事情决定了你要走的路呢?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一些学生时代看起来特别优秀的人,后来成了特别平凡的人,而又让那时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一些人,后来做出了一些似乎超越了他水平的事情。我想这样东西在今天和在两千年前是没有区别的。那就是你的渴望。我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在这里不是要judge任何人的生活选择。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平淡生活也好,激烈拼搏也好,只要最终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所有的生活都值得被祝福。但是我最终明白的是,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别被这些一时的标准迷惑。定义你最终归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欲望综合的那个真实的你。因为即使你毕业的时候成绩优异获得了一份高薪高压的工作,如果你是个不那么野心勃勃的人,那么你早晚会被压力逼迫离开这份工作;即使你学的是理工干的是码农,如果你最热爱的是写作,那么早晚有一天,你会用你的闲暇时间因为热爱而驱动自己创作。也许你在工作中得到的是薪水,但你的人生在你的写作里。大多数人应该都会相信,李白如果做了官,他还是会有一天脱靴骂高力士,他还是会有一天浪荡江湖。为什么?因为他那么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是不可能因为一纸封诰就杀死自己心里澎湃的诗情画意的。所以,再后来,当我每年遇到那些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应届生的时候,我总是像无数前辈们一样,喜欢问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喜欢做金融?你喜欢金融的哪个细分?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细分?这个行业你认为会带给你什么?我也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下面的这些答案:“金融很刺激,能够改变世界”、“金融需要数学头脑,我数学学得很好”、“金融挣钱多,是很体面的工作”、“我喜欢M&A,一种直觉”等等。当然也会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娓娓道来,告诉我他们对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告诉我什么事情表明了他们基因中的东西适合这个行业。第一种人让我哭笑不得,而第二种人,哪怕他们的答案不那么全面和正确,哪怕他们的答案里有一些矫揉造作,我依然认为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渴望要远比第一类人强得多,他们可能会在这个行业里生存的更好。因为当你发现这个行业的本质和电影里决定世界的刺激感与高大上毫无关系的时候,还要有一种别的东西让你愿意去从事这份工作。因为不管金融行业可以给你提供多高的薪水,我相信早晚都有那么一刻,你会发现钱的Marginal Utility不如每天下班陪你老婆吃一顿幸福的晚餐、不如一年可以有五个月去周游世界、不如去写一个程序、不如写一篇小说。把一件事做到8分好也许是因为钱,但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一定和钱没关系。另一件想起的事情,是在北美的那些年里,有几年夏天住在温哥华。有一个夏日的晚上,我坐在自家院子门口,看着才六七岁的外甥和外甥女儿在门口的车道上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追跑打闹。夕阳落下来,整个天边都是红色的,夏天的温哥华一点都不热,落日余晖晒在我身上,暖暖的。那一瞬间,温哥华那种闲散的生活仿佛积累在一起突然拍打在我的心上。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老年人,每天在这个有雪山有大海的地方,每天遛狗、做饭、和朋友打打牌、陪陪小朋友。我想很多住在海外移民城市的人都有过相似的感觉。温哥华、墨尔本、Orange County,这些地方就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养老院,整个城市与世无争的安坐在那里,和北京上海纽约这种分秒必争的地方形成最鲜明的对比。我也猜想很多中国人奋斗了一辈子就就是希望自己从中国这个压迫感过剩的社会里逃出来。但是在那个晚霞美如画的夏日傍晚,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要逃出来。我才不到25岁,我要离开这个地方,我还想滚滚红尘,我还想做一些什么事情,我还想怎么样都好,但是我不想静止。我拿到job offer回国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不见得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但是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迈出这一步,我才知道接下来一个新的我想要什么,而不是在旧的我身体里活活困死。回到问题上。我想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回首自己在学校里的日子,甚至是迈入社会的日子,最应该遗憾没有一开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最大的缺失。残酷的社会压力逼迫我们通过复制所谓的成功道路来获取社会资源,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内在动能才是决定你位置的根本因素。这些东西最终会决定你愿意为什么奋斗,最终会决定你对一份事业的热情和责任心,最终会决定你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是舒服的,最终会决定你人生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不见得立刻就有答案,这些问题的答案还是不断变化的,这些问题需要你以自己和世界的样子互为对照,去不断地追问,又不断地在追问后塑造。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反复,你会不认识自己,也会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世俗的选择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出口,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么认识自己这件事情,恐怕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你就可以以越小的代价去选择你是应当离开,还是应当留下。以上。
人民艺术家
7683&人赞同
1.“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弟子规》糟粕甚多,唯此句令人警醒。这让我知道,答应的事就不要抱怨,抱怨的事就不要答应。2.有关焦虑和读不下书:沉不下心看书,浮躁和焦虑,都是因为年纪渐长,不信正道而太重功利导致的。一个小时想学个大学士出来,可能吗?一小时只能做一小时的事,学一小时的知识。忘记了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就会在焦虑里浪费一整天的时间。3.“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这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我很赞同。你有没有发现,糟心的永远是那一人之怨,担心的永远是那一事之丑?担心它你就去解决它,不要留着过夜。4.有些人,喜欢把嘴毒当成诚实,把没教养当成与俗气作斗争,一定要远离这种人。这种人通常比较年轻,觉得自己特立独行,不容于世。但他们被社会操了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渐渐变得和蔼可亲,一种是因再没人听Ta哔哔,就把所有的诅咒和怨气,统统撒到自己的子女身上。5.你不必去找人脉,你唯一需要操心的是要把自己的本事练好。本事到了,与你同等本领的人群,会自动将你纳入他们的体系,同时会有符合你能力的活不断地找到你。6.好好学习。我说的是一辈子。
&等&38801&人赞同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被时常觉知的东西,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当坚持不再成为需要被言说的事实或是需要被排练的步骤时,它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什么挂在生活之上的负担。最长久的陪伴不费心力。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人,真的想在他身边一辈子,就不会说有多么爱他,而是觉得“每天能和他在一起,就很好。”太用力的爱不仅让自己累,也让身边的人累。朴素的道理,更经得起推敲。因为用力会不自觉地提高你的预期。不要像个孩子一样向这个世界索取回报,自我的用力感觉、委屈,不能成为你的筹码。太用力的人更容易产生期望落差,更不愿接受自己找错了方向的事实。“努力没有回报”本身,就是非常让人绝望的事情。轻装上阵的人,回旋的余地更大。人越用力,就会越想要得到及时的良好刺激。越用力的人对于正刺激的需求就越高,越不能忍受暂时的负反馈。真正的坚持归于平静,靠的是温和的发力,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刺激。太用力的人增加了执行的功耗。纠结、选择恐惧,是太用力的副产品。只管去做,就是在意识与行动之间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带来的心力损耗。执行阶段最大的敌人,是纠结,是埋怨,是后悔,是内心的冲突——太用力,就是心理额外动作太多。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用力过猛,以保持自己对困难的钝感和不顺的接受程度。短期的过度用力极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挫伤。哪怕你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也要保证基本的休息和放松,不要纵容自己消耗健康来填补对努力的需求。到最后你会发现:尽管你从不认为自己真的拼命过,但是正因为你走得足够远,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多么地努力。用力的人心里瞎折腾,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往往觉得“这就很好”。正如评论下面说的那样 "一直努力就很好"(完)————————后记:(很长很随意,也很放松)“用力”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很唯心,有点玄学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味道。和我们的直觉相违背的是,如果你时常觉得自己在一件事上很努力,很可能显示你对所做之事的出神,用力感,很可能表明你并不喜欢所做之事,或者所做之事给你带来了很多不舒服的感觉,大脑在呼喊救命想要寻求更多的正刺激。身体说:“我撑不住了,快自我刺激一下!”这可能是一种信号,意味着如果你此时不能合理地把所做之事的功耗降下来,长期下来你是坚持不下去的。虽然,在自我激励方面,我们仍然所知甚少。不过这和经验是相符合的:那些真正学习好的人,往往不觉得自己有多努力,或者说,真正坚持下来的人,靠的是习惯,是一种不被知觉的温和的努力,而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靠什么外部的、内部的有意识的激励。心理学家发现,正反馈并不是长期有效的方式,因为容易产生依赖,一旦刺激源消失,特定的环境消失,被实验者就会退回到原来的地步。也就是说,自我激励在暂时越过不舒适区的过程有效的,但不是长期的策略。激励就好比吗啡,可以帮你度过手术台的暂时难关,却无法让你一辈子都沉浸在无痛中。鸡汤的危害在于它过于强调了激励的重要性,却没有指出激励的不可持续性。成功的人,也许是幸运,也许是天赋异禀,使他们在越过不舒服区的时间大大缩减,形成更加长期的无意识的高水准行为。这是不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启发:坚持的终极目标是无意识的行为,是与生活的无缝融合。自我激励等正刺激,也许需要被合理谨慎的使用。比激励更重要的是——过程的优化。任何傻瓜都知道要努力,只有少数人懂得要优化减少用力的程度了。到最后你发现,你真的能坚持下来的,没有一个是你需要很挣扎才能坚持下来的。需要很多挣扎的都死在了半路上。你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借口,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无用的鸡汤让无知的人沉醉在幻境中,但我希望你能真的理解我真正的意思——只有真正接受内心的不舒服,接受你现在需要休整的事实,你才会静下心来平静地走出第一步。————————为了加深大家对这个内容的理解,我推荐一篇我以前写过,但是最近又更新了的文章。更新集中在中间如何利用自我意识的方法。12.20更新
活了多年,所以生活经验丰富。
&等&38518&人赞同
第一个道理其实是悖论,就是无论我告诉你什么道理,当你的心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或接近的水平时或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不会理解这个道理的。或者你以为你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你不知道。第二个很重要的道理是,除了自身的病患或亲友离去的痛苦是真实的,其他的痛苦都是你自己的价值观带给你的。第三个道理是与第二个有关联的,就是别人指责你的事情或批评的你的理由,往往最能伤害你的,是那些你也这样认为的事情。第四个道理是其实人跟人之间差别其实不大,所以不要与别人去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长跑,你可能不会是第一名,但也不不太会是最后一名,和前面比你会有动力,和后面比你会有幸福。但重要的是享受过程。第五个道理是永远不要与人去辩论,你也很难把别人辩服,因为立场不同,因为没有对错,只有规则,只有利益。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懂得你在玩的游戏的游戏规则,然后玩好它。前面五个道理如果你真理解,你会觉得所谓别人的眼光,世俗的看法都不再那么重要,你内心的感觉,你的时间才最重要。第六个道理是人身体的很多器官的受伤是超过一个界限之后不可逆的,比如眼睛过了假性就是真性近视,牙齿牙龈炎症过长一定会让你牙疼并拔牙的,脂肪肝时间过长就是肝硬化,而这些疾病的初期都是可逆的。第七个的道理是生活其实是一种运营,时间是你最宝贵的资源,还有钱,关系,都是你的一种投入,自己重视什么,事业,友谊,家庭上,就多投入些,种瓜得瓜,好好平衡各个关系是你要做好的。第八个道理是要感恩这个世界。如果觉得有触动就应该表达出来。同理,如果觉得这八个道理对你有帮助就记得点赞!
&等&27293&人赞同
如果你出身在底层,你的父母很可能并不比你聪明,他们所谓的经验总结和人生智慧可能错得离谱。想想你班里不学无术混帮派、热爱综艺节目和偶像剧的白痴少年们,你的父母从前也像他们一样。他们只是混到了这个年纪而已,并没比十几岁时有多少长进。老师同理(如果你读的是十八线城市的普通学校)。读书,读很多书。对自己负责的意思是,不管是不是别人的错,你不得不承担后果。童年不幸?这不怪你,但是最后买单的是你自己;青春期中二叛逆?买单的是你自己;听信了白痴长辈的人生忠告然后被坑了?买单的是你自己;因为“善良”“心软”被欺骗拖累?买单的是你自己。尝试认识自己。十几年过去了,你有在任何一方面显示出过人的天赋或者潜力吗?比如记忆力特别好?思维能力特别好?体力特别好?精力特别好?特别善于社交?脸皮特别厚?特别善于洞察和操纵别人?特别好看?没有?那么你不大可能成为励志作品的主角或者不思进取的屌丝父母意淫中可以拿出去炫耀的一张牌。你的上限?你得自己去试试。但不要假设自己能有主角光环。不要愚蠢地乐观(无知且自负?),即使在这个历史片段里,几乎所有人都把这种愚蠢当作上进。
人间有味是清欢
&等&2961&人赞同
后悔没有早点明白,男人最重要的品质是责任心和担当!
第一次在知乎答题,说说我的故事。
前男友,初中同学,大四联系上,谈了近四年,两年半的时候开车从老家开车回工作地。他开车,我坐副驾驶。他撞了一个老太太,整个人懵掉不敢下车,我下车后让他下来,他还要去拉老太太起来被我制止。这时候老人已经倒地不动头破血流了。接下来我报警,打120,让他给他爸打电话,他竟然不敢!然后他跟我说了令我至今难忘的一句话:我没有带驾照,怕警察说我无证驾驶,这个性质很严重的,你能说是你开的吗?
虽然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惊呆了,但处在热恋期的我,加上不太懂具体交通规定而担心他,竟然答应了。现在想来真想抽死我自己。接下来是我去医院陪病人,他跟着车去了交警队。后来说起这件事,他说不敢去医院是因为他爸说遇到这种事怕家属激动会打肇事司机。问题是当时是我帮他顶的,他丝毫没有担心我一个女孩子去医院会被打的事吗?现在想来我自己也是没有一点警觉性,傻乎乎就跟着去医院了。
说起他家人,也是蛮奇葩,出事地就在他家的城市,我家在车程40分钟的另一个地方。出事后,自始至终他家没有一个人来出面帮忙解决问题。我爸妈在我打电话告知后立马驱车赶来陪在左右,怕被坑帮他找了医院的熟人,还帮他垫付了医药费。(老太太住了一段时间院后,痊愈出院了。垫付医药费他已还给我父母)
其实说起来我爸妈真的挺通情达理的,在知道我帮他顶后,并没有在他面前说什么,因为担心我会留案底在我这边说最好还是让他自己认。后来我们去交警队做笔录的时候,因为交警的询问详情时我答不上,(虽拿驾照很多年,但开车次数屈指可数)交警当场就已经怀疑,在交警的反复确认下,这时候他才站出来说是他开的车。(他说他爸爸给他找了交警队关系,可以把责任转交给他爸爸)这样事情才告一段落。我爸妈还带着我们去吃饭,送他回家。
整个事故发生,他父母的态度才一直是我所不能理解的,自己儿子出了事不出面解决,女朋友家人出现帮忙也没有一句感谢。最好笑的是父母事后的态度,他妈妈是一个完全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属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跟谁都合不来,心理非常依赖自己儿子,事故解决后,他妈妈说:她家怎么会对这事那么积极啊?(废话,开始是我帮你儿子顶的事故,我父母当然会急)而他爸爸呢,除了叮嘱他儿子不要去医院,然后托人在交警队找关系,一直没出现过。事后还质问他儿子是不是车根本就是我开的,出了事故怕追责,所以最后由他儿子认。简直是颠倒黑白,最搞笑的是他爸爸这么怀疑,他除了否认一句,别的什么也没有说,我相信怀疑得种子可能一直在他爸爸心里。你们肯定奇怪他爸妈的这些话我是怎么知道的,呵呵,是那个情商为零的人自己一句句告诉我的。不会处理双方关系,反而不经思考的随意传话,弄的我和他爸妈对对方都有意见,由此也可预见如果婚后婆媳关系该会有多惨烈,而不会从中调和的男人,只会让局势越来越糟。
遇到大事真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我父母事后劝我分手,可惜我没有听,只是觉得他可能还年轻怕事。但我应该想到我们同龄,为什么我能冷静处理而他却慌张失措?为什么他能说出那句让我顶替的话?为什么他家没有一个人来出面解决?
现在的我明白了,懦弱是他的秉性,没有担当,逃避责任是他的潜意识。家庭的整体逃避态度对他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应该是最low的。遇事后,第一反应就是撇清自己,把女生推了出去。现在的我已经无从考证他是真没带驾照还是假没有带,这个也已经不重要,只是这件事已经成为我心里永远的刺。
我和他在一起近四年,没有吵过架,我也不是一个翻旧账的人。后期分手是因为日渐严重的冷暴力,我等他留学回国,陪他考研,看他找到工作,换更好的工作,已见双方父母,等到一切都稳定了我觉得可以步入正轨的时候,他消失了。
感情后期心里闷苦憋屈,一直隐忍着,入夜就流泪,折磨的我到现在都留有失眠后遗症。两人不再交流,让我觉得这段感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分手导火线是因为我父母过来看我,想约着一起吃顿饭,他没有事情却拒不出席。不尊重父母是我最后的底线,所以我当天就从一起住的房子搬走了。(我们分别有住处,因为他家离我上班地点近所以在他那边住的次数多一点)然后就这样分开了,没有任何联系,一周后我写了一封分手邮件,没有回,一段感情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其实我早该在两年前就明白,一个遇到事故会把女人推向前的男人是不能依靠的。他已经懦弱到连分手都不敢出现不敢面对,况且我也是个很理智不吵不闹的人,可能他心中有愧吧。
如今分手近两年,他已经换了几任,而我却不想再谈。也不是对这段感情有多难忘,其实想起这些往事想起这个人我多数时候都是觉的挺恶心。但曾经真心实意相信过一个人,信任他的一切,一心为他着想并心底认定会一路走下去的人,说消失就消失了,说抛下也就抛下了。可能开始一段感情很容易,而又要重新信任一个人又是多么难啊。
这段感情带给我最大的余痛就是,所有的依赖被辜负,所有的信任被瓦解。现在我剩成了大龄剩女,但我还是要对自己负责。如今恋爱涉及婚姻,切不可冲动。而我的择偶标准不是钱不是房也不是车,而是希望男人有责任心,有担当,能撑起一个家庭的信任。曾以为这是一个男人最起码的品质,如今看来却是最难寻。
现在的我挺好,虽然没有谈恋爱,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养狗,养花,写字,看书,家里给我买了房,装修成了梦寐以求的样子,有自己热爱的事业,爱做美食并乐于分享因此认识一群特别好的邻居,虽有时会觉孤单,但并不会孤独。唯一遗憾并愧疚的是父母对我婚姻的担忧。
还是许个愿吧,希望我能遇到个合适的人,能让我重新信任,依赖,并对日后生活充满期望。但愿我的运气能好一点,也希望被感情伤过的朋友能早日摆脱阴影。
我曾经陪你吃苦,生活拮据,在停电停水的老出租屋打着电筒照明,而你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一个安心的怀抱呢?~~~~~~~~~~~~~~~~~6.21
早上起来突然看到多了这么多评论,挺惊讶。谢谢大家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也谢谢朋友的鼓励。
其实一段感情的结束肯定是双方都出了问题,或者是沟通,或者是身份改变。我在这段感情里也有不太到位的地方,有一段时间我挺懒的,他在实习上班,而我在家待业,我的习性是爱睡懒觉,有时候他上完班回来后发现我还在床上睡觉,他会无奈的买菜做饭叫我起来。那时候恋爱初期嘛,他把我捧太高,我也挺受用,当时他有埋怨,但我也没太当回事。事后这个事情就成为了他一直念叨的话柄,说我太懒不适合过日子,但他没有看到后期我的改变么?我工作后基本作息正常了,他爱做饭,所以我洗碗,大部分家务都是我做的。比如同样下班回家,他基本一下班就是坐在电脑面前玩游戏了,而我看着房子乱就忍不住开始收拾打扫,开始还好,次数多了我心里是不舒服的,尤其是在我打扫时他从不起身帮忙,打扫后他也不会爱惜环境,依旧乱扔乱放,有的时候我看到就会生气有埋怨。你不喜欢收拾打扫卫生做家务,难道我喜欢么?
我养了一只小泰迪,从接回家开始捡屎擦尿洗澡遛弯所有的事情就都是我来做的,因为我知道我是它主人,我要对它负责。后期他没有跟我商量的前提下直接买了一只金毛犬回家,我是不太喜欢大型犬的,因为体型太大我怕照顾不周到,小时候金毛宝宝在家里拉屎拉尿了,他也不动,等着我来打扫,这时候我就不愿意了,我认为它是你买回来狗。作为主人照顾它是你的义务而不是我,所以有时候狗狗尿尿粑粑了我会收拾,但我们闹矛盾的时候我就会不管,让他自己受不了的时候再弄,在这一点我是故意的,他对此非常不开心,他认为打扫整理房间就是一个女生应该做的事,可他没想过我也是同样下班回家很累的。对金毛宝宝我也照顾过,他的名字是我起的,他上班忙,没有时间遛狗,我看狗狗天天关在家里实在可怜,所以经常带它出去遛弯,他的第一次上下楼梯,第一次坐下蹲起,都是我经历教导的。可惜在它还小的时候我就离开了,不知道它还记不记得我,也不知道它的名字改了没有。(这么一说起来,感觉好像离异家庭的小孩子一样,囧,不过好像也间接预示了以后就算结婚的情形吧,这也是我下定决心离开的一个原因。)
这只是些小事,但足以说明生活中也有摩擦,我们之间没有过大矛盾,但发生摩擦时他的处理态度基本就是冷暴力,板着脸不理人。我也不是个会服软的,所以往往僵着直到事情渐渐过去他再来找我。其实最后分手也可以说是就这样僵着就分掉了,只不过他这次是拿准我倔强的性格所以故意利用了一下。对于感情我从来都不是藕断丝连的人,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不想陷入循环的困惑与纠结里。一旦下定决心分开我是头也不回的。所以在他后来经历跟别的女人闹自杀,打架,找他要分手费,不断纠缠吵闹后会回来跟我说:跟你分手怎么那么容易啊。嗯,呵呵
有人留言私信说我是看重钱什么的,那我就来说明一下吧。
我家条件不差,父母收入稳定,我是独生女。而他,虽然家里条件还可以,但他自己前三年是赚不到钱的,因为他一直在读书啊考研啊,一直依靠的是他爸妈给的生活费,而他妈妈又比较抠,所以。。。
平时我们出去开销吃饭什么的多数为他,看电影之类的是我买票,在一起四年他送过我两个礼物,一个ipad2,一支钢笔,曾经一起去东北旅行半个月,他花了一万多,我也花了一万多,所以不存在给我钱用什么的了。他一次都没有陪我逛街过,而他一年四季所有的衣服和用品基本都是我买的了,衣服差不多也都是gxg,卡宾档次(现在看来虽不高档,但是在我当时能力范围之内)在一起四年,只有一个情人节和一个生日送过以上两个礼物,其他节日和生日是不过的,每次到了生日就有借口,纪念日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等他最后半年能挣钱的时候也是一样。
在他赚钱后,我曾经在圣诞节开玩笑要他给我送我一套500的化妆品,他说是浪费。呵呵,后来分手以后别的女人找他要五万分手费的时候他回来找我说:还是你好。
我问他:四年感情在你眼里连500都不值,你和别人一个月就值五万是么?
你们猜他怎么回答:我现在给你买十个五千的化妆品还来得及吗?
你们说,可笑么?
我没有说过他人品不好,也没有骂过他渣男,他当然也有对我好的时候,在感情的前两年。尤其是在他出国那一年,因为刚在一起两个月他就出国了。那叫一个关怀备至,生怕我会跑掉,每天只要不上课就是在视频,让我真切感受到他对我的重视,这也和后期的漠视形成了鲜明对比。分开后我没有在别人面前说过他坏话,因为我们是初中同学,有共同同学问起,我也只是会说因为性格不合而分手。
我不否认他曾经对我的好,也不评价他的人品好坏,毕竟他也不是个品行败坏恶人,他也有善良,诚实和努力的好品质。只是通过车祸事件他的性格弱点被暴露无遗,而他深深的不以为意。逃避责任和不敢担当是他的潜意识,也正是因为潜意识所以才可怕。女生有时候要求的不多,生活里的摩擦,性格里地磨合都可以慢慢改善,但出大事后的潜意识的自保选择又怎么改变呢?毕竟我们不仅仅是谈个恋爱开心而已,我们是见过家长是想跟他结婚的呀。家庭不仅仅靠感情,更多是靠双方的责任心而维系。生活里的不如意可以慢慢努力争取,摩擦可以慢慢化解,女生可以照顾好家庭,但男生也应该有能有扛起家庭责任的觉悟。可能这就是他所害怕的,有人说他年纪轻不懂事,但我觉得这是天性,有责任心的人多大都知道善始善终不会逃避问题,没有责任心又没有经历过磨炼醒悟的人,几十岁老了也不会有。社会上发达了或者出困难了,抛妻弃子的新闻不要太多哦。其实在知乎答题我也只是给自己提个醒,也希望恋爱中的姐妹能够重视男人的这一品性,不要被他刚开始对你的好冲昏头脑。
有的朋友说的对,我是有过不甘心,毕竟是在最好而又关键的几年里,我比较理智,当初选择他也是对各方面经过多方衡量和考虑的,本来以为自己顺利的走在人生轨迹上,没想到感情不顺便偏离了轨道。眼看着同学朋友都已经顺利结婚生娃,步入新的人生阶段。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有些许担忧的。
每一场恋爱,虽然结局不完美但是却也是完善自己和明确自己择偶目标的一个过程,让自己看到不足,也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最后祝大家都能幸福快乐,遇到合适的人并坚定的携手走下去。
这里不会再更了,新答了一个题,里面记录了我这几年的生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会发现,我经历过这么痛苦的人也能过的如现在一样美好,你也可以的。
信仰科学的禅修玩家
6921&人赞同
我最希望早点知道的是:这个答案的大多数高票回答,都只讲了前半句,没讲后半句:1、选择比努力重要。这是前半句。
后半句是:“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大量练习、大量努力来磨练的技能。优秀的选择能力本身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必备素质,也叫作“决策能力”,它包含了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仔细对比,这是一个极为辛苦的认知过程。而它也包含了在信息不那么对称的情况下进行一把小小的赌博。如果把它总结成一句话:我们必须努力学会真正清晰地思考和决策方式,才能让自己是“做选择”,而不是“做赌博”。2、人生最重要的是,是你内心深处的欲望,你要努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前半句,它告诉我们内在动机是最重要的。后半句是:每一个人的自我发展过程中都需要足够大量的尝试,与外界互动,获得反馈和提升。社会环境成就人,内心真正的渴望只是一个指南针。能让你到达目的地的不是指南针,而是真正开船航海,学会搏击风浪,绕开暗礁。这个高票答案在我的timeline里出现了3次,核心思想仍然是80后、90后大学生最热爱的“Follow Your Passion”,追寻你内心的热爱。我们都有过在大城市中,活在小小角落,内心疲惫,向往世外桃源的心情。也曾在委屈和焦虑的夜晚,默默问自己,是不是应该抛下这一切,归园田居,桃花源去。你说你热爱摄影,热爱电影,热爱诗歌还热爱远方,你想背起行囊开个旅行公众号,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旅行。尽早认识到,你内心深处的渴望,可能只是“对现实生活逃避”的一种反应。因为如果你足够热爱某事,这种热爱应该已经强烈到能支撑你产出相关的成果和作品,并让你顺理成章地靠这个热爱吃饭了。世界上所有的路都是弯路,你越认为自己热爱的一条路,越有可能放弃——在你心中,你或许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这份热爱看得太重了,以至于,你无法用世俗的方式结合这个热爱,你会认为以它做世俗的营生是一种对热爱的玷污。我希望早点知道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单靠自己成就自己,即使内心深处最强烈的热爱和渴望,也需要符合社会结构中的某种需求,找到相应的团体和圈子,才能得以被支持与被成就。这样,我便会对自己,对这个世界,都多一份接纳,多一份宽容,而少一分逃避,少一分怀疑。3、知道很多大道理,却做不到,书读得太多,践行得太少。这也是前半句。后半句是,所有你做不到的事情,不是因为你知道得太多,而是因为你知道的不够多——你没能从心智模式、思维习惯、适用情境等各个方面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一件事情。你没有理解到极致的事情,怎么可能做得到呢?这也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这也是一个极其流行的答案了,每个人都说“知道那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一生”,反过来想想,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大道理既不够多、也不够深,才让我们无法再思想中融会贯通,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在自相矛盾的道理中无法前行。就像,你知道自己应该早起,需要早起。然后你订了一个5点起床的计划,无法执行。于是你很难过。一个透彻地知道早起的人,应该深入细致地了解自己的睡眠习惯,了解自己的常态睡眠方式,然后深刻地了解自己怎么样一步一步地把起床时间慢慢向前拨,更重要的是配合分析自己24小时中的精力状况,饮食、运动和情绪状况,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又能保证精力充沛的5点起床方案。想一想,这中间需要投入多少知识,和多少努力,才能做到?相反地,每当我们责怪自己不能“践行”,或是“执行力”不佳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掉入了“用蛮干代替策略”的思维模式。须知,大多数相对复杂的事情,都得靠顺着性子的策略来,而不是一蹴而就地蛮干就能成。对,任何需要比较复杂的认知系统的事情,都不是靠“执行力”实现的。当你觉得自己执行力不足的时候,一定要反过来思考——明白道理只是第一步,后面两步叫做:取势(认识客观规律)、优术(优化执行方式)。在“知道”这件事情上,别偷懒。4、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需求后才去努力。这也是前半句,而且听上去非常正确。后半句是:在你努力做出东西,抛出鱼饵之前,你很难理解真正的需求。而这世界上有很多需求,全部是被创造者自己创造出来的。关于需求研究,福特曾经说:“如果你去问人们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这是用户研究界的经典故事,譬如电灯发明以前,关于照明,人们会说自己需要更长更大的蜡烛。那些简单浅显的需求,确实是可以一次性就理解的。就如同在乔布斯之前,永远没有人会告诉你,我需要一部iPhone,而今天,我们已经完全无法离开iPhone。有意思吧?在创业和创造的过程中,我们都容易掉入一种“创造者的自我怀疑情绪”,我们害怕自己又重新发明了轮子,害怕自己做出一个根本没有人需要的破烂玩意儿。而整个互联网产品界的“用户至上”,“需求狂热”主义,更是让人变得谨小慎微,只敢跟着用户亦步亦趋。当你是跟随者的时候,请理解真正的需求再去努力。当你是引领者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把所有既成的规则、束缚全部打破,do the impossible。(就像Elon Musk一样,对吧?)随便挑了几个高票答案来写后半句,总结一下,我最希望早点知道的道理就是:人类的认识本身就充满矛盾、充满不确定性,不要试图追求万灵丹,也不要追求精神上的狗皮膏药。保持自己对自己真实环境的客观认知,学会自己观察、判断,也学会自己去思考。忍受矛盾和复杂性。并,祝自己好运。
认真回答,对关注者timeline负责
3629&人赞同
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需求之后再去努力!借用这个例子——假设一下你最爱的亲人在大街上被枪击了。TA一边失血一边尖叫。一个路人冲上来说“让一下”。他仔细检查了伤口并拿出一把小刀准备在大街上动手术取出子弹。 你问他:“你是医生吗?” 他回答说:“不是” 你说:“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对吧?你是不是退伍的军医,还是……” 这个时候那个路人感觉有点不快了。他告诉你说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上班从来不迟到。他告诉你说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业余生活丰富,生活非常富足。他还说他从不说脏话。 你有点疑惑,说:“这ta吗的和我亲人被枪击躺在马路上有什么关系?我需要一个可以在伤口上动手术的人!你到底能不能做?” 现在这个路人非常生气了——为什么你就那么自私肤浅呢?你难道不在乎他的那些优良品德么?他刚才不对你说他总是记住女友的生日吗?他有那么多优良品质,你为什么就抓着他会不会外科手术这个事实不放呢? 在那个疯狂的情形下,你会用你沾满鲜血的双手用力摇晃他的肩膀,大喊道:“废话!你说的那些优良品质都是屁话,因为在当前情况下我只需要一个可以止血动手术的人!你这个神经病给我滚!”-------原文标题6 Harsh Truths That Will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作者David Wong)侵权删很多时候,面对社会上其他人对你的需求,你就是这么一个好心的,努力的——糟糕的人。如果不去思索该如何满足这个社会对你的需求,而去抱怨社会为什么不公平,为什么不看重我的优良品质,那是只能继续抑郁不得志,憋屈一辈子。永远不要做费尽心思却只感动了自己的事情。苦劳是苦劳,但是苦劳永远不能代替功劳。抓不住需求的苦劳,感动了自己,却也只会痛苦自己。这一点尤其在年轻人追对象的时候遍地都是——大部分年轻人都只会感动自己,为什么呕心沥血24*7全天候赴汤蹈火的跪添,为什么一片真心温柔体贴处处替对方着想,女神/男神 却还是对你呵呵——你有想过她/他的需求是什么吗?如果她需求的是像老爸一样让她崇拜的人, 他需求的是一个富家女让他少奋斗几年,你的这点牺牲 对TA而言,有利用价值,却毫无前景可言。你自己仔细想想,换你自己也是一样的——假设你是刘德华,你会去娶杨丽娟吗?对方痴迷你十几年,为你弄得割脉自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你会因为感动去娶她吗?估计你只会觉得对方恶心又可怜……“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这样拙劣的说辞其实没有任何用处。如果你提供不了满足他人需求的成果时,累死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的。
公众号:长桑 ,微信号:changsang1
&等&7438&人赞同
在早上把你叫醒的,不应该是闹钟,不应该是梦想,而应该是昨天早睡。在早上把人叫醒的如果是闹钟,这就说明那个人没有睡到自然醒,精力势必不会特别充沛,一天的生活会过的有些许浑噩。在早上把人叫醒的如果是梦想,那么就说明你很相信鸡汤了。这种完全不考虑客观事实,只会说一些令人振奋的话的鸡汤,一点儿益处都没有。人的意志力,不是听一两句鸡汤就能增加的。在早上把你叫醒的,应该是昨天晚上早睡觉。早睡觉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够做到早睡的人,都是愿意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做出行动的人。和那些相信“把你叫醒的是梦想”的人相比,早睡之人不说虚话,只做实事。而且早睡之人大部分都会睡够了而自然早醒,这时候洗脸刷牙,精力充沛的一天又开始了。
用数据解析生活
969&人赞同
对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两大道理应该更早得明白,这样事业上更有进展、生活上更洒脱。(警戒线,以下是浓浓的鸡汤)道理一,无论为谁工作,打工、体系内贡献还是创业,最终都是为自己打工,去哪里都是创业。因为工作中最重要的投入是自己的时光而不是工作时间,这些是无法减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收获是技能、人脉和品牌而不是当下的财务回报,这些是无法剥夺的,而且那就像一笔理财,时间越长回报越大。如果评价公式是ROI(Return On Investment),I是无法减少的,R又全是自己的,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增大R呢?然而,我们常常却把I当成工作时间,把R当成工资。当R短期内增长无望的时候,以偷懒来降低工作时间以求降低I。以我的过往经历而言,第一份工作是在咨询公司。这个行业以辛苦和加班著称,但是因为迅速掌握了高阶Excel技能和VBA大法(传送门在这里:)。所以真心一个人做好几个人的活,还可以保证正常上下班。同时因为表现出色,在晋升和加薪方面也享受顶级待遇。在这种极其体系化的公司,我也很清楚,自己的待遇到了头,再努力也不会换来额外的晋升和加薪。于是我选择了耍小机灵。简单说就是在保证最快上升通道的前提下,不再over-perform,不会过分主动得去帮助团队和客户做更多的事情。而把这个时间省下来自己到处晃荡或者接点零活做兼职。现在回想起来,要么发现天花板之后迅速离开专注在编程或者互联网创业上,要么呆在原地但是不计较短期得失为客户或者为团队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服务,都会比当时选择偷懒的方案要强。仅有的几次不偷懒而突破自己,超越当时传统思维来为客户服务所做的事情(在中有提到),不仅在当时很有价值,而且也为我自己带来长久的价值,半衰期极长。可是如果当时再勤奋一点,把它升级成为CNZZ呢?在那个年代,CNZZ和友盟都还连雏形都没有。这些看似为公司为客户做的事情,最后都很容易转变成自己的技能、经验甚至是创业的资源。道理二,事情总有两面性,要更多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并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抱怨。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就是管理咨询和随后的投资,受职业的影响,习惯性用冰冷的框架来分析事物并找出问题,因此容易忽略机会和为自己平添烦恼。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并成为中间的一员,逐渐发现大部分创业者都是乐天派,他们在问题中发现机会并产品化,把负面翻到正面而找到乐趣。在专栏文章中(),可以发现创业者是多么得坚持及自信而不断尝试,创业失败的人最终有超过半数的人再次回到创业的轮回。于是潜移默化得也训练类似的思维。比如,员工抱怨公司混乱而臃肿,那能不能想想:这或许蕴藏着更多的机会,能改善的人就能得到提升(如同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好脏好乱好快活)。即使是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那就当机立断选择更换环境,至少知道了一个一定不可行的方向或者环境。“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总比呆在原地抱怨强。英文有首歌曲叫做,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大致就是我这个意思。即使在糟糕的时候,也会像这首英文歌唱到的那样:Life's a piece of shit... life's a laugh and death's a joke...……更多文章请到……更多回答请看
擅长垃圾精确投掷技术
1405&人赞同
一定要考大城市的大学。
19线写手,顺兼聚透公司CEO
&等&3643&人赞同
1 绝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是做到和知道发生了巨大的偏离,即是知道太多,做到太少。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书读得再多,不践行,只会更痛苦。2 想法/点子并不如你想象的重要和值钱。不要再傻逼兮兮地说,tmd这个idea我早就想到过,只是没去做!接第一条,做到才是真牛逼,想到的人有一万个,做到的可能只有十个,或者更少。3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决定了你的长远生活和和个人状态。例如读书,例如运动,例如养成良好的自律,例如与人沟通时的走心。人们总是被眼下的死线(deadline)挟持,而忽略了真正塑造个人和生活的力量。4 生活没有成功的模式。很多年轻人是定势思维的受害者(Victim of Stereotype)。不要总觉得有什么捷径,有什么职业/公司/发展模式是一定值得大部分人去追求的。当所有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都想进高盛的时候,他们选择忽视身边一群和他们同样年纪的人以更自由的方式赚到了更多的钱。一个高盛的投行分析师一年可能赚到100万。一个有10万粉的公众号自媒体人一年也可以赚到这么多,但请考虑工作压力和自由度的差异。所以,不要觉得只有高盛才是好的。精英主义是好的,但不要go too far,被它毒害了。5 很多努力是为了证伪,努力的意义并不总是成功。你有一个想法,你只有努力去做了,才知道这个想法的结果如何。大家总觉得努力就该成功,才是努力的意义。可是,努力(行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意义,它让你的想法落地,让你双脚落地,让你更有力量。至于结果,很多时候可能是证伪,哦,原来创业真的会失败呀,原来投行里真的很累的,原来出国回来真的也不好找工作。6 鸡汤和反鸡汤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的经历和行动能否对这些具备鉴别力和消化力。我经历了股市大起大落告诉你股市投资有风险,控制心魔最重要,你第一次买股票,连赚了10个涨停板,你当然觉得控制心魔这种说法是鸡汤。同样地,没创业过的人永远都觉得创业者在“忽悠”,在灌鸡汤。7 客观只存在于事实当中,只有主观的观点。观点背后,全是利益。从来都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也从来都没有真正客观的观点。你要做的是,对这些牛鬼蛇神张三李四的说辞具有足够的鉴别力,这个词的体面表达叫:批判思维能力。8 成熟不等同于世故,更不等同于放弃普世价值观去合群。最厉害的成熟是将简单纯粹做到极致,看尽生活的阳光,也看透生活的阴暗,但依然像新生孩童一样热爱生活。普世价值观有哪些?正直,勤奋,善良,忠诚,上进。有多少人越来越老后还坚持这些?不是成熟,大家只是在老化。9 生活就是一场不同代价(tradeoff)之间权衡选择的结果。你想做大事赚大钱,你就要放弃安逸,稳定和对未来的可预见。你要舒适安稳,就要放弃未来发大财,出大名的奢望。生活总是公平的。不存在什么便宜都被你占尽的情况。10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每个人都曾为了苟且搁置诗和远方,但有些搁置了还能捡起来,更多的人搁置了就永远搁置了,还不忘回头来骂一句 那些讲诗和远方的人傻逼。如果以上你认同,那么你需要搭配以下问题使用:以上-来自灵魂写手秦小明。照例一个么么哒(づ ̄ 3 ̄)づ
把诗意的理性献给你-公众号PlusZeng
6290&人赞同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道理,常常让人刻骨铭心。对我而言,每写一个道理,心里都会滚过一声长久的浩叹。但愿这些曾经牵绊住我的道理,不再牵绊正在看这个回答的你。【1】对于阶级和智力相近的人来说,在大学里的四年比大学前的十八年更重要。我们总喜欢说,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但我却想告诉大家,无论你考进了什么大学,请好好珍惜大学的四年,这可能是你人生中最自由、最容易掌控的四年。在这四年中你做过的事情,可能比你的高考成绩更重要。这是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进入大学之前,是没有多少「选择」的,每个人都朝着差不多目标去努力,能掌控的东西太少了,我们的很多想法,都因为各种原因藏在心中。但在大学里,你突然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了:无数的「选择」出现在你的面前,埋藏在心中的「洪荒之力」也终于有机会去释放。你可以选择去拼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领域内的专家;你可以选择去参加社团,认识很多值得认识的朋友;你可以选择去各种单位实习,去早早地感受工作的魅力;你可以选择去各处游行,去了解不同的人的生活状态;你也可以选择去打扮自己,成为一个让别人看起来舒服的人……但是,请不要象征性地待在教室里,心却飘出窗外;请不要一味地遵守所谓的纪律,别人做啥就跟着做;更不要整天躺在寝室里,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是差不多的,但经过了大学四年,差距大到了完全不在一个世界。作为被大牛拉开差距的人,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大学,一定要去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要让生活带着你走。错过了大学,要在工作之后追赶,难度要大得多。在大学前,你缺少的是「选择」,在工作后,你缺少的则是「时间」。【2】 尽早关注父母的理财状况,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理财观。一个事实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五十多岁的父母,几乎没有理财能力。这是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及之前,也就是父母一辈最年轻力壮的时候,整个中国还很穷,富人极少,大多数人的财富观极其落后。而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发展太快,父母一辈的人年龄又大了,跟不上时代。在一线城市,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有些家庭在刚进入新世纪的时候,经济实力是差不多的,但到了2010 年后,家庭资产已经天差地别。原因嘛,你懂的。如果你在中学和大学时代就早早地关注了父母的理财情况,因为自己对互联网信息的摄取能力更强,很多事情你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这比让父母闭门造车要好得多得多。而这份「更好」,会深深影响到你对职业的选择。【3】 如果你要做一件困难而长期的事,请先去关注这件事情的最核心、最困难的部分。我们总是喜欢立下宏伟的目标,但开始目标的人很多,完成目标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有太多的人习惯于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做了。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做,做着做着,你就会发现这件事情越来越难,但由于很多人心里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打的鸡血也渐渐被消磨干净,最终让人弃了坑。但如果,你从最难的部分开始拆解(不是说要去完成,因为你可能不会,但是一定要拆解,知道自己完成它需要做哪些事情),你就会对这个任务的整体难度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你就会知道,这个任务是否真的太难。如果发现太难,你就可以早早地放弃,避免沉没成本;如果发现不是特别难,那接下来也会越做越顺利,从而更容易完成任务。【4】 如非必要,不要试图和比自己层次低的人争辩,但一旦争辩,更不要试图去主动和解。我们本来就很难说服别人,如果对方的阶级、经历和眼界不如自己,说服他的难度会难上加难。但如果争辩已经发生,因为无法说服而把关系闹僵,也千万不要为了维持关系而去主动求和,而是应该摆好姿态,然后停止辩论;因为对方不会意识到你的宽容,只会单方面宣布自己的胜利。【5】 不要因为寂寞而降低择友的标准。去做一个有傲骨的人。要坚信,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但如果,你因为寂寞,去认识一些本不值得认识的人,未来的你必然会被这些低质量「人脉」所累,他们会牵绊住你前进的脚步。**********( 更新)【6】 要尽早、主动和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人交流。这件事请最好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做,实在不行就从进入大学开始做,工作以后,更要这么做。从中学开始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你会早早发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从大学开始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你可能会及时发现自己在职业规划上的幼稚;从工作开始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你至少不会在十年后后悔。万万不可把社交圈局限在自己院系、自己的工作岗位里,那里都是同质化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让你意识到人生还有很多可能。可以参加社团、兴趣小组,去认识其他领域优秀的人,当然也可以去认识不那么优秀的人,想想差距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去思考自己能不能和优秀的人做的一样好。【7】当你确信自己必须完成一件事请的时候,永远不要去想过去错过了多少、比别人慢了多少、能否赶得上 Deadline、做不好有什么后果, Just DO it.过去错过多少、比别人慢了多少、是否能赶上 deadline 、做不好有什么后果 等,这些都是用来决定是否应该去做一件事情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必须去做一件事情,却在做的时候陷入各种懊悔中。这是毫无意义的情绪,只会让你拖延,降低你的效率,必须要克服之。当你必须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你希望做得越出色越好,那就全力去做;如果你确信那只是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不需要做太好,那就去投入适当的精力资本。 然后,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都聚焦在事情本身。**********(未完待续)
著名不帅的过气网红、抗议删帖、不接广告…
&等&750&人赞同
谢邀。年轻的时候不要输出太多价值观,你的人生还很长,输出太多价值观会让你以后显得很狼狈,毕竟自己打自己脸可能挺难下的去手。
Facebook 用户增长数据分析
1108&人赞同
以下讲的都是个人血泪教训熬好的七碗鸡汤。如果能早十年明白这些道理的话,大概估值 500 万刀起。1. 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高中阶段我最擅长也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但是因为某些奇葩的原因,大学第一志愿填的生物,于是就这样纠结的学了 9 年生物,浪费了其中至少一半的时间,包括最重要的大学阶段。高考很重要,高考填报志愿更重要。2. 如果一时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我校生物系前两年需要学习大量的数学、物理课程,以及一些基础编程。当时年幼无知,觉得都要学生物了,这些课程也没什么用处,于是也没好好学。同时生物专业课程也提不兴趣,也没好好学,又懒又笨的后果就是什么都没学好,虚度不少光阴。幸好若干年之后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虽然由于行业原因,当时的工作并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大概符合 80% 吧),但自认为基本尽了全力,所以两年多之后可以从容选择留在金融风险领域一年升一级,也有机会跳到一线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分析借平台之力,少了不少遗憾。3. 牛人靠自己,普通人靠平台进入大学之后就明白自己是普通人了,但是可惜很晚才明白普通人靠平台这个道理。幸运的是人生历程中或多或少都假借了平台的力量。如果你是牛人,不用担心,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然后被人抢走,早晚的问题。如果不是,尽量找到一个好的平台。4. 没有生产力的爱好不叫爱好,那叫贪玩兴趣爱好如果不能深入参与到其中,那么充量只能叫贪玩。能成为爱好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那才是正儿八经的爱好。在另一个回答里提到过:比如说我喜欢篮球,如果每天只是看球,那么我单纯就是个消费者。如果我不但看,还去打,那么就接近成为一个生产者了,因为可以锻炼身体、提高精力等等。但是这个回报率是很低的,打两个小时篮球可能不如跑半个小时步。如果我不但看,自己打,同时还像张佳玮那样写一些评论,那么这就往生产者的方向更进一步了。
尽量从消费者进化成生产者吧。5.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是如果不是衣食无忧、不是真的非常热爱生物科研,在二十一世纪初不要学生物,不要学生物,不要学生物。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是可以同时进行的。7. 大道理我们都懂,然而只有经历过才会真的汲取教训。
口译狂热爱好者
6603&人赞同
1,不要为了凹逼格,博关注,而在公众场合或者不熟的人面前乱说话。在你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角落,你都会为此付出代价。曾经一次受邀演讲,由于我瞧不起前面发言人“千篇一律,假大空,毫无吸引力”的套话,到我这里,我靠我几乎是满脸的骄傲 脚底如同踩了风火轮一样走上了台好吗,心想今天我他妈一定要说点牛逼炫酷的东西炸翻全场,结果没想到越说越离谱,各种不合时宜的段子全莫名其妙的从我嘴里说了出来,全场嘘声,从此以后没有人再邀请我发言。后来我明白了,在什么场合你就得说什么话。再幽默再有意思的话,就算就算底下所有听众都有共鸣,但如果你在不合适的场合说了出来,总会触犯某一方的利益。所以请按规矩来。记住,发言比你无聊的人,说不定背地里比你丫有意思多了,但他们都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必须做个“无聊的人”。即使你硬要让自己与众不同,也必须在不触犯某方利益和形象的情况下适当表现。2,永远速战速决。当你在做一件大家都很害怕的事的时候,请冲在第一个,不要往后站,相信我,被前面的人鬼汪鬼叫影响,更可怕。3,这个社会特别公平。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机会,真的。关键是人家拿大把机会砸你, 你敢接吗,你有这个本事吗。你随便找家你心仪的公司看看招聘条件,要求你达到了吗。如果没有,你就永远没资格说你怀才不遇。这个世界并没有剥夺你展现才华的机会,而是你的才华压根不足挂齿。4,再爱的ex,提一次复合就够了。千万别分一次,过不了多久,就想合一次。你要记住,既然能旧情复燃,你们之间的矛盾就能重蹈覆辙。所有的“分不开,也合不来的情侣”,都应该默默的放手,给彼此一条活路。5,保护好自己的牙齿。牙齿是你最不重视的器官,但也是最傲娇的。一个小洞痛起来能要你命。只是你现在没到时候。勤用漱口水和牙线。6,这一生只有两件事能报复你。一个是努力不够的辜负。一个是不好好照顾身体的后患。7,沉默是金,同时要记住,当决定开口的时候,说出的话一定要比刚才的沉默更有价值。 8,当你能力不够的时候,拼命见识一个更大的世界,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先别急,多去读书,多去积淀,世界在那里,又不会跑了。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还会更新。)
6247&人赞同
一定要谨慎对待那些从一开始就特别喜欢你的人。无论对方是真喜欢,假喜欢,还是以为自己很喜欢、其实没那么喜欢,都一样。当一个人在表达自己对你的喜欢的时候,就好好谢谢他对你的喜欢就好。“因为对方喜欢你,所以你也去喜欢对方”,这种想法与做法是错误的。在无法确定自己能不能给得了对方相似情感的时候,不要轻易的上车。很容易熄火。爱情也好,友情也好。你以为是一段美好的故事、一段长久的友谊,很多情况下最后都可能是不了了之。对她、对你都很难熬。“原来你就是这样的啊”“接触后就觉得没什么了”“性格不合适”喜欢是一样盲目的、不持久的东西。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喜欢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惊喜与高兴,但是真的,被表达的人,不要急着跟上对方,也一样去喜欢、去立刻与之相交。可能这年头人都寂寞。能遇到一个喜欢自己、欣赏自己的不容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一下子就打开心,觉得能成为好朋友。“原来你就是这样的啊”“接触后就觉得没什么了”“性格不合适”七年时间,这一类事件,我死了六次。每次都是被人好喜欢好喜欢,于是就忍不住因为对方喜欢我所以就喜欢别人。然后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怎么了,就没有再继续好好走下去了。真的挺可惜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一颗星球。我刚刚登上,还未勘探,还未了解,对方就一个抽身杀得我措手不及。感情这件事,每个人的速度不一样。喜欢这件事,每个人的持久度不一样。适合这件事,每个人的契合度亦不一样。评论中@Jeremy yu说:反之亦然,一开始觉得自己很喜欢别人,也要保持谨慎呢。我22岁前总是被人喜欢。我22岁时终于自己主动去喜欢人。后来发现,的确,我们都是闭着眼睛喜欢着自己喜欢的人而已。他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样,在一开始喜欢对方的时候根本不在意。如果我特别喜欢你,欣赏你这个人,然后告诉你?你一高兴,好啊,那我也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吧。于是我们接触越来越多,突然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你好像也没那么好,我好像也没那么喜欢你了,于是抽身离开。你会不会很心疼?我也没办法啊,不适合啊。想一想,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最长久的朋友、甚至是最普通的朋友,一开始真的是因为一方特别喜欢另一方吗?反正我都不是。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人,才是真适合。不要因为别人喜欢你,就也一样开始去关注、去喜欢对方。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对待喜欢我的人的。我后悔没早点知道这个道理,早点高冷起来。害人又害己。大概就是但是这时候的我其实还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什么
我会不断的一遍遍问我自己 是不是我真的特别low
才会让你在接触之后产生“这个人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感觉
所以你才会抽离 我从来没想过,其实一开始我们对另一个人的喜欢就是肤浅的,就像雨天看到有彩虹、心里一动,就觉得是喜欢了。日 一稿 全完结束。昨天写完今天点赞达到2K,然后从满满的赞同的评论里,开始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基本是:一开始喜欢是真的就认真表达有啥不对?我不主动我们还怎么有故事?如果按这个标准,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喜欢谁了。没用的。这是没用的经验。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说了啊。“因为对方喜欢你,所以你也去喜欢对方”,这种想法与做法是错误的。在无法确定自己能不能给得了对方相似情感的时候,不要轻易的上车。喜欢就喜欢着呗。喜欢一个人是一种幸福,被人喜欢也是一种幸福。但是要是因为你喜欢我我就喜欢你,被喜欢的人选择了这样的做法,70%的情况下都是死。只有当两个人在其他地方能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才是真正的合适。下次再遇到喜欢的人,就跟他说你喜欢他啊。不用掩藏自己。下次再遇到别人表达对你的喜欢的时候,就好好说谢谢就可以啦。不要有负担。觉得我一定要好好的回报你,甚至以相似的喜欢来回报你,才对得起你。如果你们真的有缘分,适合彼此,肯定之后还会有交集的。不要急于求成,马上就成为好朋友,甚至在一起,一辈子那么长,总是会有机会相互陪伴下去。另外,反对的小伙伴们请再看看评论里大家的评论,被人喜欢后抽身被虐的真的不是只有我一个,我们真的很不容易啊啊哭。QAQ。大部分人真的没那么强大的自我抗压能力,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了。我们只是想要减少重蹈覆辙的次数而已。并且,我说的谨慎对待,不是就直接拒绝呀。日收到小伙伴
的消息 我觉得这才是正解长大后 要学会精心挑选适合自己的人 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比起享受别人对自己的喜欢与崇拜 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这不是自私 而是在对自己负责的时候 也在小心的保护着对方 都不容易其实与诸君共勉相关延伸问题:有可能的话,我们探讨探讨。早稻,摩羯少女一个。在知乎分享的是人生和过去,在公众号【等丰年】做一个个小组、写一个个思考。
诺贝尔数学奖获得者
&等&2851&人赞同
不要跟眼界不一样的人争辩。
懂了一点点的小透明。
2869&人赞同
1.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挺大的,比不过就不要硬比了。有时候强行在自己身上找优点跟人家分分高下,挺累的。2.跟不太熟的人有时候不用没话找话的。你尴尬想找话说,越说越尴尬。3.喝完酒,床头要有水。否则半夜醒来,好渴。4.有写东西的不读书了,有打游戏的不读书了,有做买卖的不读书了。但是那都跟你没什么关系,因为他们都是牛逼了以后不读书,千万不要妄想不读书就可以变的很牛逼。5.独立的前提是经济独立,还要别人花钱养着的时候是永远没法理直气壮的。6.好丢东西,就别用钱包了。钱包的作用,是让所有重要的东西一起丢。7.世界上最健谈的人可能是你挂科(考砸)后的爹妈,或者出租车上的老司机。这两种情况如果不想搭话,表情平淡的应和两下吧。8.胃不好的话,喝凉饮料,吃辣,真的会肚子疼。真的疼。所以好好吃早饭。9.早睡对皮肤好。10.如果分手以后,还能很自然的做朋友,做很久。那很可能,你们根本不该分手。又或者,你们根本就应当是朋友。11.旧的光环三年左右就开始褪色了。比如高中生的中考成绩,实习时的高考成绩。不是光环暗淡了,而是可能那时候的你自己,已经没自信那么亮了。12.喝太多鸡汤和毒鸡汤都会呛死。所谓的成功人士既不相信鸡汤,也不相信毒鸡汤,实际上他们根本没工夫看这些东西。就算偶然看了,也只会一笑而过,根本不放在心上。13.Deadline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表明的不是你的潜力,而是懒。比如我拖稿,也因为懒。14.珍惜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难得。出色的演讲需要一个好看的PPT,更需要一个好看的人。15.愿意把手机拿给你随便看相册的姑娘,好好珍惜。16.有时候,驳斥他人的无知有害无益。知道孕妇和WIFI的秘密不是智慧,让你的二姨高高兴兴的知道才是智慧。17.贪小便宜吃大亏。但总吃小亏也不会捡大便宜,很有可能捡到大便。让某些恶人得寸进尺的后果,是这亏积重难返。18.我这几年才明白,真实的世界,不是单纯的正负能量。它是加了砒霜和草药的鸡汤。一锅老汤,混着鹤顶红和天山雪莲。剧毒,且大补。努力有时没什么用,但也不并是懒惰的理由。单身因为长得丑,但也不仅仅因为长得丑。有些人从起跑线就输了,但终点其实挺远的。我的回答毫无卵用,但也会有人跟我一样看完它。为什么我说这世界剧毒。因为它挺无聊的,无聊到我们将要缠着很多枷锁,吃下很多土。为什么我说这世界大补。因为它挺有趣的,有趣到我们可以扛着很多东西,走过很多路。方糖。
法学博士僧/动漫发烧友/科幻机甲控
&等&2250&人赞同
谢邀。我是一个资深的战略游戏迷。《全面战争》系列;《信长野望》系列;《太阁立志传》系列;《三国志》系列;《大航海》系列;《文明》系列我都十分痴迷。从这些战略类游戏中,我学到了很多经验技巧,不仅仅是游戏层面的经验和技巧,有些是对我人生观、方法论形成都非常有启示意义的。我觉得这些战略游戏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有些道理显得格外重要。1.《太阁立志传》系列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父母经常会跟我说学习的重要性。比如你首先必须进一个好的高校,才能有一个好的文凭,才能进入一个好的平台,掌握更好的资源,然后毕业了才能找一份好的工作。说实话,年轻的我对于文凭、平台、资源、工作,这些词都十分陌生,非常的虚无缥缈,很难将其与学习以及自己个人命运的未来实实在在的联系起来。因为你没有经历过。没有经历过的东西,任凭你怎么发挥想象力,你是无法通过自己切身真正理解的透彻的。后来,我自己进入大学,后来考研又考博,我对这些相互关系的理解才上升了一层。而其实,在大学期间我就接触过《太阁立志传5》我发现其中的道理,其实你玩游戏的过程中,是可以很形象具体的感受一遍的。比如,在太阁中有一个能力系统,是以数字形式形成的。如统帅、武力、政务等等,这些数值很多都是天赋,跟人物秉性有关,后天可以提升,但是提升非常有限。还有一个系统,是知识系统,也就下栏中的足轻、骑马、铁炮等等,这个是通过游戏学习相对能力比较容易获得的,是后天性的。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拜师或者好友的方式,你通过向他们请教习的。你看这个像不像我们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天赋,有的人智商高一点,有的人情商高一点;有的人天生气场足,领袖气质强;有的人心思整密,喜欢自己一个人筹划。这个就是我们的先天的数值。但是后天的知识和技能,我们都是通过在学校,在社会,和不同的老师、同事、自己的历练习得的,比如英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经验等等,这些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样的。知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完成相关领域的工作,而能力值是对知识的加成。有了能力与知识这两个系统。就使得我们在游戏初期的目标非常明确:不是要赚更多钱或者马上成为大富豪、大海贼、大领主、或者诸侯。而是首先尽可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值和知识贮备。你认识的优秀人才越多,你可供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相应的你的能力和知识贮备提升就越快;另一方面,因为你的能力和知识非常宽或者专精,你在进入某位大名或者商人麾下的时候,在完成相关任务的时候,绩点都会非常之高,比如相关军事知识保证你在战场上斩获特别多。每次评比按绩点计算,然后提拔的非常之快,因为我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值都非常高,同时,这个阶段,我仍然不断地在认识新的优秀的人,学习他们有而我没有的一技之长。你的能力、知识、交际圈、平台才是限制你未来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能力越强,知识越广,人脉资源越充沛,任务的完成度越高,你提升的速度就越快。而且这个几乎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良性循环,前期积累非常之慢,但是中后期会呈现出指数级上升的趋势。年轻不要图快,而是要图稳。稳是快的前提。这是个很浅显但是通常被年轻人忽略的道理吧,您还真别觉得这有啥好说的。据我观察和生活体会,还真就有很多年轻人不懂这个道理,或者懂这个道理做不到。比如很多年轻人选择工作,第一考虑并不是我未来的发展如何,我在这里能够学到什么东西,能够获得哪些资源;他(她)首先考虑的是薪酬待遇怎么样,稳定不稳定,苦不苦,要不要经常加班,是不是离家特别远;还有年轻人是跟风的,比如最近某些行业兴起了,马上参与进去,都是短线性质的,首先没有考虑到的是我参与一个事我获得的能力增长是什么,我的知识经验提升点在哪一块,我获得的人脉和平台提升在哪里,我未来的走向是什么。题外1:年轻与“炒股”我典型说一下炒股。年轻人不要炒股啊,不是炒股不对不好,是很多年轻人摆错了自己的定位,他炒股是为了赚钱去的。炒股这个东西,有过体会的人都知道,根本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你一旦选择炒股,你整个身心和心情都被牵着进去,不由自主地会每时每刻关注大盘,受到涨幅的影响,涨了你大喜,跌了你又大悲。首先年轻人就没有太多的积蓄,其次你是在浪费一大把时间精力和情绪成本在做这个事,由于炒股一个事,你的其他能力、知识都不能得到均衡发展。当然,如果你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不计较得失,而是确实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能力提升、知识经验、帮助你看问题更准,然后磨练了心性,这个倒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年轻人,实话实话,没有这个生活阅历的底蕴。2.《信长野望》系列《信长野望》也是一个规划性的游戏。我拿这个来说说我们很多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心态的问题。我们很多年轻人,包括我在内,情绪上经常出现两种极端,我称作“左”和“右”吧。左呢,就是这个人非常有冒险精神,非常敢想,有理想,有抱负,有梦想,敢于拼搏,但是实践中思虑的太少了,能力、知识、资源、平台跟不上去,导致你执行能力非常之差,目标定的过高了,没有脚踏实地解决做一个事的前置问题:要具备相关的能力、知识、资源、平台。右呢,就是这个人非常保守,害怕,自卑,自暴自弃,不敢参加任何的活动,总是在比较中否定自己,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寸步难行,每做一个事都是在应付,或者被动中进行的。极左和极右通常事相互转换的。极左的人遇到挫折、困难,因为事前缺乏思量和利弊,想的太美好,打击的太突然,就容易蜕变为极右,变得不思进取,保守,消极和自我否定。我在玩《信长野望》的时候,特别喜欢选一些不知名,实力非常之差的大名,通常手下只有几个素质一般的武将,然后城池有限。然后这个阶段,就特别需要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实力。从人才、兵力、粮草、武器、外交等等方面家踏实地地做起。用有限的人,从一个个集市、一个个农田、一个个兵工厂慢慢建起,一件件武器采购起。然后在选择攻击对象的时候,特别注意敌我力量的对比,你不能选择一个巨头开始动刀,因为他反扑起来是你抵挡不住的。在进攻之前,目标的周围的大名通常都要拢络好,要么联姻,要么结盟,要么保持友好的状态,然后我进攻的时候能保持按兵不动,或者出兵相助。这个就是前期,是非常痛苦需要耐心的过程,耗费精力和时间。但是你一旦度过前期,中后期其实是相当容易的,因为人才、资源、平台已经起来了,这个时候其实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没必要事必躬亲,注意一个外交和进攻的大方向就行,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可以实力碾压了。这个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特别要注意心态上的极左和极右。学习也好、找工作也好、做事也好,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是对的,但是事先一定要衡量一下自己的积累,手段是否跟的上去。就像一个初学者,你说我要3个月掌握罗马法。而他罗马法是什么可能都弄不清楚。而我们有学习经历的人知道,学习罗马法,最好先不要看法律,而是首先看历史,要把罗马的历史发展脉络,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梳理一通;进阶一点,你再去学习罗马的政治制度是如何运作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再去读罗马法,你会有一个非常清楚鲜明的时代感,你能够代入到当时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某些制度的合理性。少了这个背景知识,你理解不了的,通常也就是死记硬背。这是这样,你先得考虑清楚,把一个目标的外围据点慢慢拿下,看起来非常耗时间,也不豪迈大气,但这就是保障你后期快速发展成功的关键。有几次和电脑对战的时候。我甚至为几块水田和对手反复争夺,做拉锯战。因为这几块水田事关他的粮草,他没粮草就没办法出兵,此消彼长,其实是一石二鸟。任何做大事的人,都是这样精打细算,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和执行上的,而每一个细节和执行他都要保证有意义,尽量减少失误。这跟宏大的目标,豪情壮志有时候看似是矛盾的,但其实是不矛盾的。年轻人说一个目标,通常只有一个目标;而成熟的人说一个目标,通常有一整套实施的方案,计划,方法,如何去积累资源,攻占外围,相关的人才、知识、能力、沟通准备好了没有,第一步是干什么,第二步是干什么,备案做好了没有,我现在应该去做什么。他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当然,这个也是慢慢摸索的,但这也就是成熟心态和极左极右的区别所在。题外2:“无能的领导”与“溜须拍马”、“搞关系”有的人也看不惯领导,觉得业务能力还比不上自己,拼什么做领导啊。或者特别看不起某类人,如“溜须拍马”、“搞关系”之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用我的积累理论也是可以解释的:首先,领导已经过了你这个阶段,确实时代发展,业务能力形式都会改变,在具体事项上某些领导是可能不如你。但是领导的思维方式和定位和你这个阶段是不同的,换言之,知识、技能、资源、平台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上述条件,他是符合的,所以才能够提升到相应的岗位。知识、技能的短板,可能是他资源、平台的长处弥补了,你能说这个不是综合实力么?换成你,你可能又不具备相应的思维转换能力或者知识、技能、资源、平台。其次,“搞关系”在特定情况下也是一种能力和知识呀。《太阁立志传》里注意到没,能力里有“政治”,知识里有“口才”一项。这个也是能力和知识,能搞关系,说明他能够最大程度整合现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这怎么就不叫做能力和知识呢?换一个角度,年轻人如果看到一个现象,不要先给它一个黑白或者善恶的定论(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你先去分析一个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在哪里,有什么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这个是不是也是有利于你的能力、知识、资源、平台发展和进步的。一开始就否定某类人某些现象,就意味着你首先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3.《大航海时代》系列继续更新。今天说的是《大航海时代》系列,这里主要以《大航海时代4》为例。在大航海中,有几个设置是非常有特色的:(1)霸着之证系统。每一片海域,都有一个霸着之证,拿到这个霸者之证,你才是属于这片海洋的霸主。在取得霸着之证之前,你通常需要通过非常多的考验,需要满足非常之多的前置条件,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知识、能力、资源、平台是共通的。在游戏中,主要表现为影响力。(2)影响力系统。这是本作非常有特色的第二个系统。影响力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占有相关沿海城市的支配率(市场占有率),主要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当然,有的城市支配率已经饱和,这时候,你则需要通过散布流言的方式或者战争的方式打击相关一方,使得其占有率下降,而己方得到提升。当你的海域支配率达到第一,敌方或臣服或被消灭时,自然就可以启发相应的事件,获得霸着之证的相关线索。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位主角,我们一开始都不得不面临只有小破船的局面。这里,我们仍然遵循发展的“能力-知识-资源-平台”公式。在《太阁立志传》中,人脉是最宝贵的资源,有人脉,才有能力和知识的提升空间;而在《大航海时代》中,宝贵的资源有两种:一种是人才,这里的人才是系统设定好的特殊人物,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找到他们,你在市场交易、战斗、策略、航海中才能事半功倍;第二的资源,是金钱。有了金钱,你才能买船、买炮、改造船舱、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与敌人竞争的实力。先说“金钱”。在大航海中,金钱与贸易挂钩,贸易又与市场占有率挂钩。市场占有率约高,你在当地购买的产品数量就越多,随着投资的增加品质也就越好。这同样是一个良性循环。然而这一切,同样像我之前所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本着“先打外围,再拿下核心”的法则,我们应当首先建立起自己的贸易线路。细心的同学通过几次贸易之后,很快就能发现,某些商品在某些市场上是有特殊地位的,价格特别高;有些商品会在特殊的地点不定期的流行,后期,甚至随着你实力的增长,你可以创造“流行”大赚一笔。因而,守护“贸易线”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在特定城市之间建立固定的贸易线。这些城市通常拥有特殊的商品,能够产生高额的利润。在这些贸易线路上,你必须不断追加投资,同时抵御对方的侵入。直到赚足了足够的金钱,升级了船只,锻炼了人才,获得了足够的实力,再去挑战对方的城市。贸易线,就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外在环境。想要在社会立足,我们每个年轻人都要好好想一想,我们的资本是什么?我们的能力、知识、资源、平台应该在哪个方向上积累,才能获得良好的收益,并且形成良性循环。这条贸易线,是我用生命浇灌的,我的能力、知识、资源、平台保证我在这里能够占据脚跟,获得核心竞争力而不被淘汰。在这个领域,我发了疯似地学习、历练、创新,不断获得更多的资源,反复投入,最终不断晋升到更高的平台和高度,再去迎接新的挑战。有一个说法是在30岁之前,尽量多历练自己,尝试不同的职业、行业,35岁之后,可以在某个行业变动,但最好不要在职业范围内大变动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跳出你积累的领域,很多事情,能力、知识、资源、平台都需要从头开始;而在30岁之前,你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成本,而在不同领域的历练,都会增长你不同的能力、知识、资源、平台,并帮助你发现自己最为适合的领域。没有贸易线的思路,就像散兵游勇一样。每个人的目标和理想,都要落实在最终的可预见的领域之上。当然,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尝试,恰如你第一次玩《大航海时代》一样,你并不清楚那几条线路是利润最高的。但是经过多次尝试和反思后,你最终都能够找到。题外3:与理性无关《大航海时代4》,每个主角我都玩过,影响最深刻的当然还是我们中国的李华梅,但我本人最喜欢的剧情和角色是日本的佐伯·杏太郎。可能我自己是亚洲人,所以对李华梅和佐伯的故事代入感比较强一些。华梅成为提督,是为了防止沿海的倭寇,是出于保家卫国的信念;而佐伯出海,完全是被迫的,是类似于《基督山伯爵》的剧情,家族被杀害,成为提督,是为了复仇,寻找到真相。我们每个人,既像李华梅,又像佐伯;既然家国情怀的一面,又有为小家的一面,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被上天选择的人,来到世界这片未知之海,凭我们自己的能力本事努力打拼,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的提督。“人は城 人は石垣 人は堀 情けは味方 仇は敌なり人是城,人是砦,人是垣,人情是朋友,仇恨是敌人”——武田信玄人,是经营的第一法则。这是任何战略游戏都至关重要强调的一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以成就大业,即便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而人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类,叫做人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出身、性格、经历、能力、秉性,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并将之团结在身边,这样的人,才称之为领袖。这个道理前面也说过:很多人看不起“领导”,看不起”搞关系”、“溜须拍马”的人。然而我恰恰认为,正是此类人,某种程度上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能力、知识。选择佐伯的开局。首先是在茫茫的大海上流浪,遭遇了风暴。终于靠岸后,所有的水手都意志消沉,船破了,货物没了,所有的人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每个人都沉默不语。这个时候,是佐伯第一个站了出来。哼着家乡的小调,拿起了修理船的工具,让所有的水手平静了下来,让久经沙场的副官也被震撼住了。佐伯这样的特质,一直伴随着游戏的始终。在游戏的最后,佐伯的一支舰队面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佐伯依旧唱起了家乡的歌,从容上阵。七件霸者之证全部到手了,什么事情却都没有发生。杏太郎突然明白,拥有霸者之证的意义不过是当世界海洋浑然一体后,拥有强大实力的人来维持海洋的和平,维持世界的大同和贸易的平等。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的,明天的一切都还是需要自己的努力。把赛西利雅送回塞尔维亚其父母那里,赛西利雅离去的背影终于让杏太郎无法忍受。杏太郎追上去:“回来吧”。赛西利雅离开了自己的父母,跟随杏太郎一起闯荡世界。两人经常在夜晚,坐在船的桅杆上,彼此靠在一起,看海洋那汹涌的波涛…………这样的领袖气质,让人折服。我们每天都在抱怨事情进展的不顺利,自己如何的优秀而不被他人赏识,没有人理解自己,自己生错了时代,没有娇好的面容,充盈的家庭环境,社会如何的黑暗险恶。每天无数的新闻、故事都让我们绝望,让我们看不到前进的希望,觉得永世不得翻身。然而,每当最绝望最黑暗的时刻,我总是回想起那个家族被屠灭流浪在海洋上的佐伯。想起那个从一无所有,可以到拥有全世界,等到拥有了全世界,又可以洒脱地离去,淡淡地说一句:“我不在乎”的佐伯·杏太郎。世界永远在我们自己心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被别人毁灭的,而是被自己毁灭的。所有的一切,是你自己要成为优秀的人!把所有的黑暗踩在脚下,把所有的挫折困苦踩在脚下,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像佐伯一样,像华梅一样,去挑战那未知的大海吧,没什么好怕的!我一直在谈能力-知识-资源-平台;我一直在谈如何脚踏实地把能力、知识、资源、平台落到实处,防止心态失衡。然而我写到最后,我发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后记结语:我并不想写得太长,本系列我原计划是放在我即将开通的知乎 专栏《潇·张》中写作的。未来,每一个游戏我还会有更多的论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其实每一个战略游戏,无论是《全面战争》系列,《太阁立志传》系列,《信长野望》系列,还是《三国志》系列,《大航海时代》系列,道理都是相通的,大家不要认为每一个游戏只体现某一个道理,我这里以板块的形式,每一个游戏突出一个“关键词”(主题),是因为相关的道理在该游戏的设置上比较好说明一些,比如太阁中能力与知识这个系统,就是非常鲜明有特色的。《太阁立志》系列,我想表达的关键词是“学习”;因为学习所带来的能力、知识、资源和平台的提升会帮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不断形成良性循环。《信长野望》系列,我想表达的关键词是“务实”;因为务实,可以避免心态上的极左极右,真正把你的目标和想法落实到可见的每一步行动之上,最终稳中求胜。而《大航海时代》系列,我想了想,关键词应该是“经营”。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获得能力、知识、资源、平台,并且最终发现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所有的一切,核心是不变的:年轻没有什么不可能。最伟大最具有冒险主义和人文情怀的梦想,结合最务实、最实际、最精打细算的谋篇布局与执行,就能创造奇迹,实现目标。未来终究是我们的,我从不怀疑。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完西游记的收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