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会计中税前利润补亏会计分录的影响金额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4147|回复: 13
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与摊销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
净利润=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息前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
=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1-所得税税率)=净利润+税后利息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净利润+所得税+利息
[img][/img]
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剔除财务费用前的利润,如果企业有大量的银行存款,财务费用将会是负值,它冲减了经营费用,但又不是经营收入,所以在计算企业实际经营利润时,要把该项剔除.   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比如一个企业营业收入200000元,总成本150000元,其中发生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10000元,所得税率为33%,那么按会计上的做法,其净利润是(0000)*(1-33%)=33500我们先来看税前利润(这一步也是会计上有的),税前利润就是在交税前的利润总和,所以本例的税前利润是(0000)=50000按刚才的解释,这还不是息税前利润(只是税前利润,因为总成本中包括利息,利息一同扣除了)。如果在求利润的时候不考虑利息,那么计算出来的就是息税前利润(息前税前利润),我们知道,企业的成本是包括财务费用的(当然在财管上题目告诉的经营成本不包括),所以不考虑利息的成本为000=140000,所以息税前利润为,我们也可以用刚才求出的税前利润加上利息求得即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50000+利息。
什么是息前税后利润啊??不是先付息后交税吗
总结的不错
梳理的还可以。。。顶一个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名师幽默的声音,考试重点和难点讲解,每天限额200张,抢完为止!改变,从这一刻开始!
你现在的位置:> >
杠杆租赁中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会计城 | 日
来源 : 网络
  当出租人利用财务杠杆原理,用较少的投资来组织一项较大金额的租赁时,此项租赁就称为杠杆租赁。在杠杆租赁中涉及三个当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贷款人。通常情况下,出租人投入占租赁资产20%~40%的资金,就可作为租赁资产的所有者,其余60%~80%的资金则由银行或财团等以无追索权贷款提供,但需出租人以租赁资产作抵押,以转让租赁合同和收取租金的权利作担保。
  杠杆租赁的会计问题主要在出租人方面。从出租人角度看,判断租赁分类的五个标准中,除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等于或超过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90%这一条外,其他均符合直接融资租赁的各项条件。因此,可将其归类为直接融资租赁。但是,用一般的直接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方法来处理杠杆租赁,既不能正确反映租赁期间内的收益,也不能反映出租人投资的真正变化。由于杠杆租赁下,在租赁前期出租人的现金流入量要大于现金流出量,租赁后期则正好相反,因此,应采用特定的方法确认和分配杠杆租赁下的收益。我国租赁会计准则未对杠杆租赁的会计处理作出具体规定,本文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运用多阶段法,探讨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例:出租人甲公司在日以200万元的价格购入设备一台,该设备经济寿命约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为购入该设备,向银行借入资金160万元,借款利率为12%,并于每年年末等额支付本息443 853元。银行对甲公司无追索权。甲公司享受设备成本10%的政府补助,并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为年数总和法。假定所得税税率为25%。
  甲公司于购买当日将该设备租赁给承租人,约定于每年年末等额支付55万元的租金,租赁期为日至日。租赁期届满时,该设备的所有权归承租人所有。
  首先,出租人甲公司编制日至日借款的本金偿还及利息分摊表,如表1所示。其次,出租人甲公司编制年现金流量计算表,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应税所得在租赁期的前两年是负数,后三年是正数且逐渐增加,正是租赁期内计提的利息费用和折旧费用前期较高、后期较低所致。整个租期内,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为298 051.25元。再次,出租人甲公司将现金流量分摊于投资及收益,编制表3。根据表2中的年现金流量,通过计算可知该租赁投资内含报酬率为40.18%,采用租赁投资内含报酬率作为分配率,将年现金流量分配到年初投资净额为正数的年份,得到分配于投资收益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以表3中所分配的各年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为分配率,将政府补助收益总额和租赁投资税前收益总额分配至各年并予以确认,分配结果见表4。
& & & & & & & & & & &&
  出租人甲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 日租赁期开始日:借:长期应收款530 735.00[2 750 000.00-(1 600 000.00+619 265.00)],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200 000.00;贷:未实现融资收益330 735.00(130 735.00+200 000.00),银行存款400 000.00。
  2. 日收到第一期租赁款净额:借:银行存款106 147.00(550 000.00-443 853.00);贷:长期应收款106 147.00。
  3. 收到政府补助200 000.00元:借:银行存款200 000.00;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200 000.00。
  4. 日,确认当年实现的税前收益和政府补助收益:借:未实现融资收益178 332.31;贷:租赁收入70 492.31,营业外收入&&已实现政府补助收益107 840.00。
  5. 日,确认杠杆租赁所引起的所得税影响: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7 166.67,所得税费用17 623.08;贷:递延所得税负债94 789.75。
  6. 日收到第二期租赁款净额:借:银行存款106 147.00;贷:长期应收款106 147.00。
  7. 日,确认当年实现的税前收益和政府补助收益:借:未实现融资收益79 111.81;贷:租赁收入31 271.81,营业外收入&&已实现政府补助收益47 840.00。
  8. 日,确认杠杆租赁所引起的所得税影响: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6 277.74,所得税费用7 817.9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44 095.69。
  9. 日收到第三期租赁款净额:借:银行存款106 147.00;贷:长期应收款106 147.00。
  10. 日,确认当年实现的税前收益和政府补助收益:借:未实现融资收益47 394.33;贷:租赁收入18 734.33,营业外收入&&已实现政府补助收益28 660.00。
  11. 日,确认杠杆租赁所引起的所得税影响:借:所得税费用4 683.58,递延所得税负债834.27;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5 517.85。
  12. 日收到第四期租赁款净额:借:银行存款106 147.00;贷:长期应收款106 147.00。
  13. 日,确认当年实现的税前收益和政府补助收益:借:未实现融资收益21 530.85;贷:租赁收入8 510.85,营业外收入&&已实现政府补助收益13 020.00。
  14. 日,确认杠杆租赁所引起的所得税影响:借:所得税费用2 127.71,递延所得税负债46 201.21;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8 328.92。
  15. 日收到第五期租赁款净额:借:银行存款106 147.00;贷:长期应收款106 147.00。
  16. 日,确认当年实现的税前收益和政府补助收益:借:未实现融资收益4 365.70;贷:租赁收入1 725.70,营业外收入&&已实现政府补助收益2 640.00。
  17. 日,确认杠杆租赁所引起的所得税影响:借:所得税费用431.43,递延所得税负债91 849.96;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92 281.39。
  在整个租赁期内,未实现融资收益借贷方发生额均为330 735.00元,在租赁期内按照年现金流量进度分配完毕。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贷方发生额均为138 885.44元。通过运用多阶段法进行分配,使得各年确认的租赁投资税前收益和政府补助收益与年现金流量基本同步。&
[关注会计城官方微信,获更多新鲜、专业、实用资讯]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聚焦新租赁会计准则对航空业的影响聚焦新租赁会计准则对航空业的影响&&转载自:中国会计视野来源:普华永道中国发布时间:作者:普华永道中国 &&编辑:无忧草&&核心提示:对于中国的航空公司而言,新租赁准则对四方面会计处理有重大影响。 &十年磨剑&经过近十年的讨论,几易其稿,于今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终于颁布了新的租赁会计准则IFRS 16,该准则将于日开始生效,届时将替换现行的IAS 17租赁准则。&制定新租赁准则的初衷可以追溯到David Tweedie先生担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时期。他曾笑称希望亲自乘坐一架能够出现在航空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飞机。&航空公司面临重大会计影响&对于中国的航空公司而言,新租赁准则对以下几方面有重大影响:&1、几乎所有租赁都将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资产和负债都会大幅增加。&数十年来,通过资产负债表表外租赁为飞机融资的模式是航空业的通行惯例。而且,航空公司通常还会向机场租用经营所必需的机场设施(如办票柜台、登机口及登机桥等)、以及在海外设置营业网点而租赁物业。&在IFRS 16下,对承租人而言,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而是几乎所有租赁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预测数据显示,这项变化意味着全球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将增加上万亿的租赁负债。&2、就单个租赁来说,承租人的损益表中确认的租赁费用(即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加上利息)前高后低。&承租人在租赁安排前半段,租赁费用(即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加上利息)要高于在现行租赁准则下直线法确认的经营租赁费用。&3、周期性的批量租赁可能会导致利润表发生周期性较大波动。&虽然单个租赁对利润表的影响是费用在整个租赁期前高后低,但如果不同租赁的发生时间比较平均,那所有租赁对利润表的影响加在一起看就可能比较平均。不过如果航空公司周期性的批量租入大额资产(例如飞机)的话,那么当期的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比率就会发生更大的波动。&4、美元汇率波动对中国航空公司的影响将会增加。&对于中国的航空公司来说,由于大多数租赁负债以美元计价,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该租赁负债会导致航空公司的损益表承受相应的外汇波动。&新租赁准则对于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对关键会计指标会产生连带影响,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回报率,经营活动现金流等等。公司需要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清晰的沟通,以说明准则变化的影响。&普华永道针对全球3199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上市公司就新租赁准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航空业将是继零售业之后受新租赁准则影响最大的行业。资产负债表上负债增加的中间值预计为47%;预计大约50%的航空公司的债务会增加25%以上。由于损益表构成的相应变化(即:列报利息和折旧,而非租金费用),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盈利(“EBITDA”)增加的中间值预计在33%左右。&本文则介绍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并重点指出新准则带来的主要挑战以及管理层在过渡期内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尽管新准则的生效日是日,对于许多主体而言,数据收集的范围和建立新流程的要求意味着许多主体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新准则重点内容概览&生效日期&新的租赁准则将在日生效,并涵盖于生效日期前签订的租赁(尽管过渡期内有一些豁免规定)。&豁免规定&新准则为租赁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租赁和标的资产价值低于5000美元的小额资产租赁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了豁免规定,运用豁免与否,这是一项会计政策选择,但仅适用于承租人。这两项豁免对于航空公司的主要运营资产(例如飞机)的租赁可能并不太相关,但对于航空公司的其他资产(如办公设备)的租赁可能会简化处理并减轻核算成本。&租赁的定义&租赁是指赋予主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让一项已识别资产的使用权来换取对价的合同(或合同的一部分)。如果合同的履约取决于一项已识别资产并且合同在使用期内转让控制该项资产使用的权利,则该合同包含租赁。每一租赁组成部分应当单独予以识别并进行会计处理。&什么是已识别资产?&一项资产可以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予以识别。如果供应商有替换已识别资产的实质性权利,则合同不包括一项已识别资产。&对于一项资产的一部分,当其与该项资产的其他部分在实物上可单独区分(例如:一幢楼房的一层楼),才有可能作为一项已识别资产;如果这一部分资产与该项资产的其他部分在实物上不可单独区分(例如:光缆电线的部分容量),则除非这部分代表了该项资产的几乎所有容量,才可能作为一项已识别资产。&什么是控制资产使用的权利?&如果主体实质上有权取得资产使用期间产生的几乎全部经济利益及有权主导资产的使用(即决定如何使用资产及使用资产的目的),则主体具有控制已识别资产使用的权利。&什么情况下需要区分成单独租赁组成部分?&如果承租人能够单独从该项资产(或连同随时可用的资源)获益,并且该资产与合同中的任何其他标的资产不是互相依存或高度相关,则该资产使用权是一个独立的租赁组成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上如何确认?&承租人将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几乎所有租赁(作为“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出租人仍将区分融资租赁(确认租赁应收款)和经营租赁(继续确认标的资产)。&承租人对租赁如何初始计量?&承租人应:&o 按照未来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认租赁负债;及&o 按照等值金额加初始直接成本和资产复原成本确认使用权资产。&承租人在损益中如何确认?&承租人将确认:&o 租赁负债的利息&o 使用权资产的折旧&未计入租赁负债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产生义务的期间内确认。&出租人会计是否受影响?&IFRS 16并未对出租人会计做出任何实质性修改。但由于承租人会计上的要求,可能会跟出租人重新厘定租赁安排,导致出租人的产品设计及业务有重大影响。&问:什么类型的安排可能不满足租赁的新定义?&答:主体将需要评估租赁安排是否包含已识别资产。如果供应商具有替代该项资产的实质性权利,则租赁安排中不存在已识别资产。&例1:&某航空公司与飞机所有者(供应商)签订了为期2年的合同。供应商将于每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和周日上午10点单独安排飞机将乘客从上海载至北京,并于当天下午6点从北京返回上海。机型由航空公司指定。供应商拥有一架以上相同型号飞机。在合同期内的任何时间,供应商可以替换飞机,并且在飞机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替换。而且,供应商负责派出机组人员操作飞机。&评估结果:&该合同不包含租赁。&该合同不包含已识别资产。供应商拥有若干同型号飞机,可用于履行其合同义务并且无需航空公司的许可就能替换飞机。另外,即使合同明确指定所租赁的飞机,但是,由于供应商在其他时间(比如周二和周四)可以使用飞机为其他客户提供服务从而获益,因此不存在已识别资产。而且,航空公司并没有权利取得使用飞机的几乎全部经济利益。&例2:&某航空公司与机场经营者(供应商)签订了一份合同,以使用机场的一定区域放置值机设备及其他设备。除对区域的大小作出明确规定以外,该合同还规定此区域必须设在机场大厅。然而,供应商有权在合同期内的任何时间改变分配给该客户的位置。改变该客户的区域位置对供应商来说所需发生的成本很小,并且机场大厅未被占用的其他几处位置也能满足该客户的需要。&评估结果:&该合同不包含租赁。&该合同对用来放置值机设备及其他设备的区域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履行合同不取决于使用一块已识别的区域。由于供应商实际上能够改变客户所用的区域,因此供应商具有替换客户所用区域的实质性权利。大厅内未被占用的其他几处位置也满足客户对区域的规格要求,并且供应商有权在不经过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改变其位置。此外,供应商将从区域替换中获得经济利益:改变客户所用区域的位置仅发生很小的成本,但是该替换权本身会使供应商能够对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机场大厅的空间制定最有效的决策。&问:售后租回交易的损益如何确定?&答:我们用一个简化的例子来说明。假定某航空公司以公允价值100CU的价格向出租人出售一架机龄为十年的飞机(账面价值50CU),并立即租回,租期8年。该租赁协议不包含回购义务或任何看涨或看跌期权;假定该交易满足IFRS 15(即新收入准则)的要求因而构成一项销售(注:关于什么情况下可能不满足IFRS15的条件,因而不构成销售,参见下面一个问题)。此外,该协议包含一项续约选择权,可将租赁期延长5年。然而,在租赁开始日,主体认为,并没有合理确定会行使续租权。8年租金的现值等于70CU。售回租回的租金占飞机公允价值的70%。这意味着该航空公司已经售出了飞机价值的30%。&根据IFRS 16关于售回租回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卖方-承租人(航空公司)应确认35CU的使用权资产,即该资产占原账面价值的70%(即保留部分)。售后租回交易产生了15CU的利得,即飞机公允价值的30%(公允价值100CUx30%=30CU)和已售出部分账面价值(即原账面价值30%:原账面价值50CUx30%=15CU)之间差额。&问:回购协议对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有何影响?&答:以上述售后租回交易为例,并假设租赁中包含一项回购协议。如果航空公司有回购飞机的义务,则该交易不满足IFRS 15(即新收入准则)的有关要求因而不构成销售,所以按照I F R S16新租赁准则的有关要求,该交易应当作为一项融资行为进行会计处理,即:不终止确认飞机资产,而就收到的价款根据IAS 39/IFRS 9入账一项金融负债。&问:依照利率或指数而定的租赁付款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例如,于日,某航空公司签订一份3年期租赁协议,租金随3个月的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而变。租金须每月支付,租赁开始日的租金为每月10CU。租金每六个月按当时的3个月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加150个基点调整。租赁开始日的增量借款利率是2.8%。租赁开始时,航空公司按2.8%的折现率计算36个月的租赁付款的现值,以此为基础计量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日,因3个月的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发生变动,租金增至每月11CU。当日,该航空公司重新计量租赁负债以反映这一变化。租赁负债的新账面金额按照剩余30个月未偿还租金(即330CU)的现值进行重新计量。由于租金付款的变动源自浮动利率(3个月的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该航空公司还必须修改折现率以反映利率变动。重新计量前后租赁负债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问:以飞行小时而定的租赁付款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在新租赁准则下,不是基于利率或指数的可变租金是不需要在租赁开始时包括在租赁负债及使用权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中,换句话来说,这类可变租金是不需要上表的。以飞行小时而定的租赁付款就属于这类可变租金。例如于日,某航空公司签订一份5年期飞机租赁协议,租金须每月支付,每月10,000CU加飞行小时*100CU。租赁开始日的增量借款利率是2.8%。在此例中,每月的固定租金为10,000CU,这部分应当包含在租赁负债的计算中,而飞行小时*100CU可变租金则不需要。因此,租赁开始时,航空公司按2.8%的折现率计算60个月、每月10,000CU的租赁付款的现值,以此为基础计量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而每月根据实际飞行小时支付的可变租金,则在发生的当期,计入损益。&问:IFRS 16是否将对维修的会计处理产生影响?&答:如果航空公司在向出租人交回飞机前根据合同规定的交回条件将会发生维修费用(即退租检义务),当然是IFRS 16要求在确认相关退租检义务时将这些义务相对应的金额纳入使用权资产的计量中。航空公司将根据IAS 37“预计负债”准则计提相关退租检的准备。&问:哪些领域可能影响到所确认的租赁负债?&答:或有租金、续租/购买选择权及其他根据协议获得的服务都可能对租赁负债的计算产生影响。&问:实施新准则会对关键会计指标有何影响?&答:对于承租人,新的会计处理将对利益相关者关注的一系列主要指标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包括:&o 债务净额和财务杠杆率(因租赁负债计入债务净额而变高)&o 净资产(因使用权资产按直线法摊销且租赁负债在前几年下降幅度较慢而导致净资产减少)&o EBITDA(因租金费用被利息、折旧和摊销所取代而提高)&o 许多航空公司使用资本回报率(ROCE)计量所产生的价值。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动很可能也会对资本回报率的计算产生影响。&o 在新租赁准则实施以前,分析师为了大致计算对飞机进行融资的债务水平,通常会进行一些一次性调整。这些原先的一次性调整结果可能与根据IFRS 16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因此,上市航空公司应当开始与分析师就此进行适当的沟通。&问:新租赁准则会产生哪些潜在的商业影响?&答:新的会计处理可能影响众多领域:&o 商业模式和策略—尽管会计不是商业模式和策略的主要推动因素,但当新租赁准则对承租人的会计处理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后,承租人关于购买和租赁的业务决策可能会发生变化,此外,市场行为可能转向缩短租赁期限或以部分租金按飞行小时厘定,以使租赁负债降至最低;亦可能出现以人民币厘定租金,以减少汇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相对应的,出租人的策略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o 债务契约—与银行的借款合同可能需要重新商议。&o 股利政策—应用新准则后的损益费用水平发生变化而可能影响支付股利的能力。&o 投资者关系和沟通—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方都需要了解新准则将会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应当考虑何时以及如何与其进行沟通。&问:是否需要开发一个全新的系统来追踪和管理租赁?&答:许多承租人目前使用试算表或通过应付账款系统管理经营租赁。为了在每个报告日重新评估租赁条款及以指数为基础的付款,其所需的信息将需要捕捉大量的数据。承租人必需对信息系统、流程和内部控制进行调整,以符合新准则的要求。&问:公司应当何时及如何启动一个项目以管理相关变动和满足准则要求?&答:新准则将于日期生效。公司应当利用准则生效前的这一段时间对人力、流程、系统、数据、治理和政策进行初始评估,并模拟现有租赁合同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这将是一个好的起点。&问:除会计部门以外,还有哪些部门可能受到影响?&答:税务部将需要评估递延所得税可能受到怎样的影响。人力资源部应当考虑新准则对薪酬指标和政策是否造成任何影响。资金部和法律部可能需要就债务契约进行重新谈判,IT部门将需要检查哪些系统和流程需要实施变更。&&&注册会计师&(微信号:CPA-jifeng-weixin)是一个注册会计师分享信息和经验的平台,编者竭力将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编辑整理发布,订阅者如果有希望看到的内容,或者有好的建议可通过微信或微博(/jifeng700818)交流。订阅请点击文章标题下的“注册会计师”,之后进入本订阅号介绍页面选择关注。或者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如果要看往期文本,可在订阅号介绍页面点“查看历史消息”。如果在消息页面,则点击右上角的小人头像图标进入订阅号介绍页面,然后点“查看历史消息”。该作者最新发布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出自 MBA智库百科()
税前会计利润(Pre-tax accounting profit)
  企业税前会计利润,指一定时期内,在减除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加上有关减免之前,企业上所报告的包括的或总亏损。
  税前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确认的与的差额,而(taxable income)则是根据税法规定所确认的收入总额与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即可扣除的费用)的差额,又称为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的。我国国有企业自利改税后缴纳所得税,同时,应税利润基本上与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一致。随着的建立,会计和税收体制也进行了配套改革,应税利润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分离已势在必行,1994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件》的颁布,标志着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可以分离。
  与税法规定由于目的不同,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难以一致,也不能强求一致。财务会计根据、及确定,其目的在于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情况。而税法规定根据国家政治权力的需要,依据“,促进竞争”的原则来确定应税利润,其目的在于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的。
  基于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的目的不同,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两者之间产生了差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
  (2);
  (3)弥补亏损引起的差异。
  一般而言,会计处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最终表现为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纳税时,再根据税法规定作账外调整,以计算出正确的应税利润,编制一张符合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申报表。
  税前会计利润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财务会计的程序确认的、在扣减当期之前的收益。确认税前会计利润的目的是尽可能精确地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税前会计利润相对应的概念是,它是根据国家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收益,是企业申报纳税和机关核定企业应纳税额的依据。
  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定的目的有所不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差异,另一类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这种差异形成以后,在以后各期不能转回。如购买的,在税前会计利润中作收入处理,而在纳税所得中则不被作为收入。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造成的。其特点是在以后各期可以转回,如企业在中对的方法与纳税法规不一致时产生的差异。
  (一)差异原因
  虽然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会计和是经济领域中的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我国会计改革后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和税制改革后的一系列税收法规,都体现了会计与税收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与适当分离的原则。所以,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是两个不同领域内的概念,分别作为按照会计与税收两种不同规定计算的结果,就可能存在和出现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核算的税前会计利润的确认和计算上,即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计算的前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计算的一个时期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包括的内容和计算的时间不同而产生差异,由此而导致税收和会计上对应纳所得税的计算也出现差异。
  (二)差异的表现形式
  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和税法的有关规定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即计算口径不同)和计算时期不同所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就其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1)。永久性差额,指某一,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纳税所得(或亏损)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将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当企业按照会计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包括的内容不同时,即所确认的收支口径不同时,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就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包括两种情况:
  ①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例如:企业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的损失等,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规定,应在计算税前会计利润时予以扣除。因为这些支出属于企业发生的费用支出的范畴,所以应体现在经营损益中。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这些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从中扣除。在这种情况下,税前会计利润就会小于纳税所得。产生这种永久性差异的事项还有:(计入损益的部分):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非金融机构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纳税时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还是从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无论利率的高低,均应按照实际发生数计入损益。
  :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应按照(即计算应纳税昕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包括企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各类补贴、、)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按照应付给职工的计入成本、费用,这样,计税工资与实际之间也会存在差额。
  捐赠: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用于公益、非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内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性、救济性的捐赠和不通过规定的组织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得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无论是否属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也无论是否通过规定的组织捐赠,都可直接计入损益。
  赞助支出:按照税法的规定,各种广告性的赞助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无论是广告性质的支出还是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均可在当期计入损益。
  :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支出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企业提供确实的记录或,经核准准予扣除;在会计核算中,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数额列支,计入。
  提取: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按照财政部的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坏账准备可以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也可以按照其他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按照其他方法计算提取的坏账准备与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的方法和比例计算提取的差额都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企业发生的其他有关费用支出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在会计核算中应据实列支,但在纳税时应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另外,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某些视同销售的行为,如用货物,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等,在会计核算中不作为销售实现处理,但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交纳所得税。
  ②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例如:企业购买等取得利息收入,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的规定,无论何种债券的利息收入均属于企业的一项收益,构成税前会计利润的组成内容。但是,出于鼓励企业购买等原因,税法可能规定企业的某些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如购买国库券和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以从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在这种情况下,税前会计利润就会大于纳税所得。产生这种永久性差异的事项还有:对外投资分回: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回的、已经交纳所得税的利润,其已交纳税额可以在计算本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回的已缴纳所得税的利润要并人本企业的利润总额。
  来源于境外的所得: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境外实际交纳的税款,按照规定可以从本期或以后各期的应纳税额中按实扣除;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境外所得也应计入利润总额。
  企业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这两种差异情况,均是由所确认收支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这种由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额即称为"永久性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不仅限于本会计期间,以后会计期也可能产生,而且这种差异产生以后,不能够在以后期间转回。
  (2)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有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计入纳税所得(或亏损)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纳税所得(或亏损)之的差额。时性差额发生于某一期间,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将会转回。时性差额可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额和可抵减时间性差额。其中,应纳税时间性差额,指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将产生应纳所得税金额的时性差额;可抵减时间性差额,指在未来期间内将产生可抵减所得税金额的时间性差额。
  对于某些收入与支出,虽然企业在按会计原则计算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纳税所得时采用的口径一致,但如果两者采用的计算时期不同,即确认的时间不同,也会使得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例如:某企业的某项固定资产,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其使用期限为20年,如果按计算折旧,则年为5%;而国家出于鼓励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税源扩大等目的,在税收上规定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假如:税收上规定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算,则年折旧率为10%;如果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金额为10000元,则企业会计核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元。计提折旧额的不同,使得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500元的差异额。如果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为30%,则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500元差异,会导致应纳所得税额出现150元(500×30%)的差异。这样,从一个会计年度看,该项固定资产由于会计核算和税收计算所采用使用年限和年折旧率的不同,从而使得按会计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并由此导致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和当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之间产生差异。这种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时间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即称为"时间性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时期产生以后,可以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这500元的差额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将产生可抵减应纳所得税的金额,所以,它是可抵减时间性差额。反之,如果,该企业的该项固定资产,按照会计核算的规定,其使用期限为10年,如果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则年折旧率为10%;假如税收上规定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20年,按直线法计算,则年折旧率为5%。如果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金额为10000元,则企业会计核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500元。计提折旧额的不同,使得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产生500元的差异额。如果该企业适用的为30%,则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问的500元差异,会导致应纳所得税额出现150元(500×30%)的差异。这500元的差额在未来会计期间内将产生应纳所得税金额,所以,它是应纳税时间性差额。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2页& 4页& 2页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税前会计利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前会计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