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多少钱一件好多年了都还是3块钱一瓶,这利润在哪呢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可口可乐物流分析讲解.ppt 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日,总部设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 beer(沙士),水果国度(Fruitopia)以及大浪(Surge)。 2012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十强
2013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十强 1、苹果
3、可口可乐
5、微软 可口可乐旗下产品 雪碧
请看下面的例子
地处北京东郊定福庄的“家人乐”小店是北京郊区再典型不过的夫妻店了,店内只有可口可乐和雪碧,而没有百事和七喜,对于这一点,老店主觉得很正常,“都是一样的东西,可乐(可口可乐)和雪碧拿货容易。”
可口可乐成功的精髓
——利用强大的销售及物流网络
直接触及市场终端。
可口可乐在中国拥有三大合作伙伴——嘉里、太古和中粮,共 36 家灌装厂分布在全国不同区域。 同时三大合作伙伴除了经营各厂生产,还要负责每个分厂所处地区的销售工作。可口可乐会给三大合作伙伴规定产品的最低限价,但是其不参与分配每瓶饮料的利润,只收取“浓缩液”费用,因而对于各合作伙伴分厂来说,卖的越多赚的也越多。
——提高了市场感应能力 可口可乐物流全部由自身灌装厂完成 一个理念 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小的零售商,哪怕是最小型夫妻店。 101 销售模式
所谓“101”
“1”——一体结盟(将批发商看作可口可乐的一部分); “0”——零售目标; “1”——一瓶在手,欢乐无穷。 101项目的组织结构 可口可乐终端客户服务流程 系统规划了相关物流、现金流以及信息流的具体流程 101 策略对物流的影响
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竞争最为激烈的珠三角许多城市,特别是工厂比较多的乡镇地区,随便走进一家面积在 200 平方米以上的小型超市,你都会看到一下现象: 1、这家小超市的店牌是百事可乐做的,上面有百事可乐的 2、店内的墙上和柱子上刷满了百事明星广告; 3、店内最显眼的位置陈列着百事可乐 2L 和 2.5L 的堆头; 4、店内的货架最靠近人流的地方,百事产品系列按照百事、七喜、美年达的次序排列的整整齐齐; 5、店内门口或者收银台旁的百事可乐冰箱 100%陈列百事系列产品; 6、超市自己放在门口用来冷冻雪糕的水柜也被百事的广告围栏纸包得严严实实;总之,只要走进店内,你的视觉就被百事包围,无论你的目光落在哪里,首先看到的都是百事!
如果你去问店主,他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说:百事可乐有费用嘛!可口可乐什么也没有! 确实,百事可乐有很多的市场费用!百事对小型超市的费用支持包括:常年 2L 和 2.5L 堆头费用,货架陈列费,水柜围栏广告保持费,店内广告装修费,冰箱标准陈列费等等;反观可口可乐,除了几家所谓的 VIP 超市外,对于数量众多的普通小型超市,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费用支持的!那么,为什么可口可乐就没有费用?可口可乐的费用哪里去了?可口可乐的业务员又干什么去了? 顺应市场发展方能生存
其实,没有费用只是造成以上现象的表面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可口可乐的一直引以为豪的渠道系统——101 系统造成的!这套为可口可乐系统立下汗马功劳的 101 系统,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101 系统不是可口可乐一开始进入中国就设计好或者从外国直接拷贝过来的,相反,它是可口可乐系统在 2000 年根据中国的国情设计出来的渠道系统。在此之前,可口可乐系统采用的都是车销或者直销,就是业务员每天开着满载着货物的车出去推销。后来可口可乐系统发现中国地域辽阔,这种车销的方式成本太高,效率太低,于是就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现在的这套 101 系统。根据这套渠道系统,可口可乐装瓶厂专注于销售,而把送货的事情交给当地的合作伙伴也就是批发商,结果是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销售成本,销量直线上升,真正实现了可口可乐一直提倡的 3A 战略——买得到,乐得买,买得起!
百事可乐是可口可乐最大的现有竞争者。现在,两个公司一起形成了对可乐这种饮料市场的寡头垄断。对于两家寡头来说,互相之间的争夺在所难免。但由于两个公司的产品各有自己的特色,使得他们拥有各自的消费群体。而垄断的存在,决定了这两个消费群体是比较稳定的。可口可乐最大的潜在对手应该来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人参与 | 时间:日 10:40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叹“××最近又涨价了”。涨价的商品之外,少数没有涨价的商品则常常被我们所忽略。10年前我们买一份报纸只要5毛钱,现在买一份报纸还是5毛钱。10年前到电脑城买一台当时主流配置的电脑,可能是四五千元,现在你到电脑城或者在网上买一台同样是目前主流配置的电脑,价格还是四五千元。最典型的“不涨价”的例子还是可口可乐——20年前,一瓶可乐是3块钱;10年前,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现在,一瓶可乐还是3块钱。涨价的原因好解释,因为这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的通胀现象,很常见而且很直观。一来这10年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3倍,经济规模增加了1.8倍,货币发行得比经济增长更快;二来百姓总体的收入增加了,不管买东西还是卖东西,价格提升都是自然的。而分析那些不涨价的东西,则要相对复杂一些,。一种解释是,可乐、电脑、报纸是工业品,可以依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比如可口可乐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分鐘可灌装成千上万瓶可乐。相应的成本结构中,人力占比很少,这几年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其影响不大,因此售价就可以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很多涨价的商品、服务,比如理发、早餐店卖的油条等,涉及的人力环节很多,这几年人力成本一再增加,价格也就噌噌往上涨了。不过,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只解释了可口可乐确实具备不涨价的能力,但是并没有解释其不涨价的意愿。这就涉及可乐的市场结构了。可乐作为一种饮料,是有很多替代品的。如果可乐价格涨一倍,消费者可能就会改喝别的。不过,对于替代品的考虑,还是一种短期的竞争策略,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可口可乐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涨价。那么可乐没涨价的关键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因素。可乐行业是,基本上就是两个大玩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玩,他们出于市场竞争的目的选择不涨价。在目前的价位上,2016年整个碳酸饮料业的产值是800多亿,而利润率则只有大约5%,这还是在大部分市场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家超大规模厂商占领的前提下实现的。我们粗一看,觉得这是个辛苦行业——规模不小,利润率却很低。其实还可以反过来理解,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家公司都已经这么大规模了,把成本压得低到不能再低,也才这么一点利润率。如果有竞争对手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做不到这么大的规模,没办法把单位成本降到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低,那么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因此,这个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竞争壁垒,虽然利润率不高,但是两个大玩家靠着规模,也能赚到钱。反之,如果把价格提高,一开始利润率是提高了,但新的竞争对手就会不断进入。随着价格战的开启,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低,利润也会越来越低。在经济学上,这种竞争格局有个专用名词,叫作“古诺均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一种产品市场上只有两个卖家,卖的东西基本无差别,两个卖家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串通行为,不过都知道对方将生产多少、怎样定价,这样,双方就都可以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均衡之下,低价格和微薄的利润,将大部分竞争对手阻挡在行业之外,而少数巨头则依赖于规模生存下来,获得尚属可观的利润总量。在商业中,价格是一种综合现象,它不是单纯由成本决定的,同样也不是单纯由需求决定的。影响它的因素,还有市场结构——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货币供应量还是消费者结构,最终体现为供需双方的均衡。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新一轮产业升级是一种伴随市场结构调整,重新建构竞争壁垒的过程。一种竞争策略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提升与消费者议价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另一种策略,则是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对行业竞争整合,维持微薄的利润。这种,不能建立在人力、土地、环境这些已经逝去的优势上,而需要建立在定位能力、产品能力、信息化能力和消费者关系的维护能力这些新的要素上。来源:《读者》2018年第二期顶: 14踩: 1
1楼&& 10:38:54 为什么没有涨价呢?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楼&& 17:26:35 可乐市场定位稳,而且竞争力也小.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楼&& 17:06:39 挺有道理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楼&& 14:11:03 对啊 好神奇一直觉得可乐为什么不涨价 原来是替代品的原因啊 经济学无处不在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楼&& 10:12:45 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篇文章我看过!!!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6楼&& 09:22:48 市场的定位,以及市场实力说明问题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7楼&& 09:22:38 哎,现在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各方面的消费都好高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8楼&& 16:43:17 产业越做越大,成本几乎没涨,再加上经营理念,不大涨是必然的。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9楼&& 16:24:23 定位正确,一本万利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0楼&& 12:07:18 目标人群集在20-39岁人群。他/她们是网络重度且娴熟的使用者,生活信息习惯在网上获取,通常需求也通过网络得到满足。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1楼&& 10:09:46 写得有点道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2楼&& 09:49:22 市场定位决定的。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3楼&& 01:05:39 制作工艺也在进步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4楼&& 23:28:29 自动化生产线,一分鐘可灌装成千上万瓶可乐。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5楼&& 22:48:28 因为成本很低,而且成本几乎没涨价。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6楼&& 22:03:03 貌似有点道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7楼&& 19:36:14 以前进出喜欢喝现在听说吓人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8楼&& 14:06:51 建筑加固,房屋加固补强上加固之家。年底材料都涨价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19楼&& 12:13:43 机器自动化生产的东西,不容易涨价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0楼&& 11:51:11 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成本也越来越低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1楼&& 11:13:34 就是不让其他企业来分利润才把成本压得这么低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2楼&& 11:12:09 都是养生有钱人,可乐是相对最便宜的饮料了,而且挺好喝的吧。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3楼&& 11:01:58 因为本身成本就很低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4楼&& 10:22:36 最佩服老干妈!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5楼&& 10:13:47 不和可乐好多年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6楼&& 09:50:47 小卖铺里的那种普通打火机,好多年前就是一个1块钱,到现在也还是1块钱。但你不知道的是,制作零部件拆分成了20多种,流水线生产,打火机的成本只有1毛钱。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7楼&& 09:24:37 20年前,一瓶可乐是3块钱;10年前,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现在,一瓶可乐还是3块钱。感觉是个良心企业。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8楼&& 09:14:41 成本也没涨吧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29楼&& 09:12:58 绿箭也是,一直没有涨价。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0楼&& 09:02:28 就像肯德基麦当劳的价格很难变化一样,市场定位决定的。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1楼&& 08:50:25 生活成本真的越来越高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2楼&& 07:38:07 这种东西,本身就没什么成本的。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3楼&& 02:37:31 哎 生活成本 是越来越高 都快活不起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4楼&& 01:13:16 如果你说你的命运在你手中,结果你的命运在手里是20多年了,还是烂命一条,你的命运都会埋怨自己点子背,怎么就跟了你这么一个货!那还不如扔了算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5楼&& 23:45:45 我觉得还是人力一说靠谱另寻优质有特色的友情。链接,忽视排名权重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6楼&& 21:10:28 价钱不变质量就变质量变了价钱也就变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7楼&& 20:48:46 但据说以前300ml的变成了250ml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8楼&& 20:01:31 涨价没意义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39楼&& 18:25:45 竞争厉害,以前的三块和现在的三块不能比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0楼&& 18:21:49 可乐太贵了,喝不起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1楼&& 17:54:02 涨不涨价我都不买,我不喜欢喝可乐!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2楼&& 17:18:54 娃哈哈这么多年都没有涨价,王力宏的代言费也没涨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3楼&& 17:06:31 这个还是市场说了算。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4楼&& 16:43:37 喝可乐的本来就少很多了,现在那么多奶茶店谁还没事去和可乐啊!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5楼&& 16:04:46 现在可乐喝的人不多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6楼&& 15:49:44 可乐喝多了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7楼&& 15:34:27 可乐本身的成本就很低,能维持他几十年不涨价。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8楼&& 15:31:17 可乐应该是涨过的吧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49楼&& 15:04:24 可乐是什么?哈哈哈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0楼&& 15:03:57 不涨价不是更好?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1楼&& 15:02:22 很少喝可乐,不过好像真的没涨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2楼&& 14:27:41 现在喝可乐的越来越少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3楼&& 14:09:56 我记得可乐曾经将600毫升换成了500毫升,但是价格仍然不变,如果是真的话,应该也是一种涨价行为,只是用户没有感知到。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4楼&& 13:56:09 可乐喝多了不好吧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5楼&& 13:54:25 好聪明的分析,,商业社会是个非常有趣的环境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6楼&& 13:52:58 可乐还是要少喝,平常喝喝茶 或者开水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7楼&& 13:36:43 可乐涨不涨价我是不知道,我是不喝可乐。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8楼&& 13:21:12 可乐说多了不好吧,毕竟是碳酸饮料啊,都是一年难得喝几次。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59楼&& 13:19:19 成本如果没涨的话,涨价未必是件好事!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60楼&& 13:12:43 决定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61楼&& 12:34:53 可乐的激素太多,价格不会涨的吧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62楼&& 12:33:35 可乐对于身体还是不太好,毕竟激素太多,所以价格估计也提升不了顶: <ins data-digg="踩: <ins data-digg="
相关文章阅读更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98775',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可乐几乎没有涨价??
可乐为什么没涨价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叹“××最近又涨价了”。涨价的商品之外,少数没有涨价的商品则常常被我们所忽略。
10年前我们买一份报纸只要5毛钱,现在买一份报纸还是5毛钱。
10年前到电脑城买一台当时主流配置的电脑,可能是四五千元,现在你到电脑城或者在网上买一台同样是目前主流配置的电脑,价格还是四五千元。
最典型的“不涨价”的例子还是可口可乐——20年前,一瓶可乐是3块钱;10年前,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现在,一瓶可乐还是3块钱。
涨价的原因好解释,因为这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的通胀现象,很常见而且很直观。一来这10年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3倍,经济规模增加了1.8倍,货币发行得比经济增长更快;二来百姓总体的收入增加了,不管买东西还是卖东西,价格提升都是自然的。
而分析那些不涨价的东西,则要相对复杂一些,或许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
一种解释是,可乐、电脑、报纸是工业品,可以依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比如可口可乐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分鐘可灌装成千上万瓶可乐。相应的成本结构中,人力占比很少,这几年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其影响不大,因此售价就可以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很多涨价的商品、服务,比如理发、早餐店卖的油条等,涉及的人力环节很多,这几年人力成本一再增加,价格也就噌噌往上涨了。
不过,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只解释了可口可乐确实具备不涨价的能力,但是并没有解释其不涨价的意愿。
这就涉及可乐的市场结构了。
可乐作为一种饮料,是有很多替代品的。如果可乐价格涨一倍,消费者可能就会改喝别的。不过,对于替代品的考虑,还是一种短期的竞争策略,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可口可乐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涨价。那么可乐没涨价的关键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因素。
可乐行业是一个双寡头垄断竞争的行业,基本上就是两个大玩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玩,他们出于市场竞争的目的选择不涨价。
在目前的价位上,2016年整个碳酸饮料业的产值是800多亿,而利润率则只有大约5%,这还是在大部分市场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家超大规模厂商占领的前提下实现的。
我们粗一看,觉得这是个辛苦行业——规模不小,利润率却很低。其实还可以反过来理解,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家公司都已经这么大规模了,把成本压得低到不能再低,也才这么一点利润率。如果有竞争对手想要进入这个行业,做不到这么大的规模,没办法把单位成本降到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低,那么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
因此,这个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竞争壁垒,虽然利润率不高,但是两个大玩家靠着规模,也能赚到钱。
反之,如果把价格提高,一开始利润率是提高了,但新的竞争对手就会不断进入。随着价格战的开启,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低,利润也会越来越低。
在经济学上,这种竞争格局有个专用名词,叫作“古诺均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一种产品市场上只有两个卖家,卖的东西基本无差别,两个卖家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串通行为,不过都知道对方将生产多少、怎样定价,这样,双方就都可以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这种均衡之下,低价格和微薄的利润,将大部分竞争对手阻挡在行业之外,而少数巨头则依赖于规模生存下来,获得尚属可观的利润总量。
在商业中,价格是一种综合现象,它不是单纯由成本决定的,同样也不是单纯由需求决定的。影响它的因素,还有市场结构——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货币供应量还是消费者结构,最终体现为供需双方的均衡。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新一轮产业升级是一种伴随市场结构调整,重新建构竞争壁垒的过程。
一种竞争策略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提升与消费者议价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另一种策略,则是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对行业竞争整合,维持微薄的利润。这种低成本的策略,不能建立在人力、土地、环境这些已经逝去的优势上,而需要建立在定位能力、产品能力、信息化能力和消费者关系的维护能力这些新的要素上。
来源:《读者》2018年第二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可口可乐好多年了都还是3块钱一瓶,这利润在哪呢_百度知道
可口可乐好多年了都还是3块钱一瓶,这利润在哪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搞点香精、添加剂掺上水就卖3块钱一瓶,而且卖了那么多年,还那么大的基量, 你问利润在哪呢?3块钱能买多少水?那些添加剂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了吧。3块钱的可乐比1块钱的矿泉水利润不知道高几倍了。
采纳率:6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0年里所有东西都变贵了,为什么可乐却没有涨价
转自:吴晓波频道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感叹“XX东西最近又涨价了”,比如过去十年里,我们身边所有东西几乎都涨价了:
房价:不同的城市多则3-4倍,少则1倍;
一根油条:从1块钱变成几块钱,贵了2-3倍;
一碗方便面:从3块钱变成5块钱,贵了接近1倍;
理一个发:从10几块钱变成了20-30块,贵了至少1倍;
即便是全国人均收入,也涨了1.5倍。
除了这些涨价的商品之外,少数没有涨价的商品则常常被我们所忽略。
10年前我们买一份报纸,只要5毛钱,现在买一份报纸,还是5毛钱;
10年前到电脑城买一个当时主流配置的电脑,可能是4-5千,现在你跑到电脑城或者在网上买一台同样是目前主流配置的电脑,价格还是4-5千;
最典型的“不涨价”还是可口可乐,20年前,一瓶可乐是3块钱,10年前,一瓶可乐也是3块钱,现在,一瓶可乐还是3块钱。
涨价的原因好解释,因为它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的通胀现象,很常见而且很直观。一来这十年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3倍,经济规模增加了1.8倍,货币发得比经济增长更快;二来百姓总体的收入增加了,不管买东西还是卖东西,价格提升都是自然的选择。
而那些不涨价的东西,则要相对复杂一些,或许给我们也能带来更多的启示。
一种解释是,可乐、电脑、报纸是工业品,可以依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比如可口可乐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分钟可灌装成千上万瓶可乐,相应的成本结构中,人力占比很少,这几年人力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对其的影响不大,因此售价就可以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很多涨价的商品、服务,比如理发、早餐店卖的油条,涉及的人力环节很多,这几年人力成本一增加,价格也就蹭蹭往上涨了。
不过,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只是解释了可口可乐确实具备了不涨价的能力,但是并没有解释不涨价的意愿。
这就涉及到可乐的市场结构了。
可乐作为一种饮料,是有很多替代品的。可乐价格涨一倍,消费者可能就想我改喝别的,加多宝、王老吉、茶饮料、咖啡饮料,甚至矿泉水也行。不过,对于替代品的考虑,还是一种短期的竞争策略,还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可口可乐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涨价,那么关键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因素。
可乐,是一个双寡头垄断竞争的行业,基本上就是两个大玩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玩,他们出于市场竞争的目标选择不涨价。
在目前的价位上, 2016年整个碳酸饮料业的产值是800多亿,而利润率则只有大约5%,这还是在大部分市场由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两家超大规模厂商贡献的前提下实现的。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食品业协会数据计算。
我们粗一看,觉得这是个辛苦行业,规模不小,利率却很低。其实还可以反过来理解,可口和百事这两家都已经这么大规模了,把成本压得低到不能再低,也才这么一点利润率。如果有竞争对手想要进这个行业,做不到这么大的规模,没办法把单位成本降到像可口和百事一样低,根本就不可能赚到钱。
因此,这个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竞争壁垒,利润率不高,但是两个大玩家靠着规模,也能赚到钱。
反之,如果把价格提高,一开始利润率是提高了,但新的竞争对手就会不断进入,随着价格战的开启,产品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利润也越来越低。
在经济学上,这种竞争格局有个专用名词,叫做“古诺均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家,卖的东西基本无差别,两个卖家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串通行为,不过都知道对方将生产多少、怎样定价,这样,双方都可以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这种均衡之下,低价格和微薄的利润,将大部分竞争对手阻挡在行业之外,而少数的巨头则依赖于规模生存下来,获得尚属可观的总量利润。
在商业中,价格是一种综合现象,它不是单纯由成本决定的,同样也可能不是单纯由需求决定,影响的它的因素,还有市场结构——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货币供应量,还是消费者结构,最终体现为供需双方的均衡。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这一轮产业升级是一种伴随市场结构调整,重新建构竞争壁垒的过程。
一种竞争策略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提升与消费者议价的能力,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而另一种策略,则是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对行业竞争整合,维持微薄的利润,这种低成本的策略,不能建立在人力、土地、环境这些已经逝去的优势上,而需要建立在定位能力、产品能力、信息化能力和消费者关系的维护能力这些新的要素上。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产品经理深入浅出,带你快速成长
做美工?还是做全栈设计师?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口可乐多少钱一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