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碳钢热处理导磁的影响

【图文】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9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查看: 1503|回复: 10
请大家谈谈安装硅钢片导磁体的方法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05:07签到天数: 1181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多谢各位为表面添砖加瓦。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6&天前签到天数: 876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飘 于
17:49 编辑
我一般都是把导磁体的驱口方向超所要加工的死角位置!后用绝缘木及铜螺栓紧固!
TA的每日心情奋斗昨天&09:18签到天数: 1085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1. 硅钢片先磷化处理,膜厚0.2;
2. 模板涂树脂,平面朝下,用手扶钳夹紧成型;
3. 然后分体组装;
4. 修整测量,上机试验。
一般用于感应器的导磁体厚度就0.2mm,怎么会膜厚0.2呢?而且一般的硅钢片出厂就有涂层,不需要再做处理,直接冲压就可以。&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05:07签到天数: 1181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1. 硅钢片先磷化处理,膜厚0.2;
2. 模板涂树脂,平面朝下,用手扶钳夹紧成型;
3. 然后分体组装;
问吉哥,硅钢片割完不磷化能用吗?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TA的每日心情奋斗昨天&09:18签到天数: 1085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问吉哥,硅钢片割完不磷化能用吗?
可以用的,有很多人不磷化处理直接用。
个人觉得,有条件还是磷化处理一下的好。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TA的每日心情怒1&小时前签到天数: 912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热处理总工, 积分 102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21 积分
热处理总工, 积分 102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21 积分
1. 硅钢片先磷化处理,膜厚0.2;
2. 模板涂树脂,平面朝下,用手扶钳夹紧成型;
3. 然后分体组装;
使用经历5年,从来不磷化.功率150左右.时间10秒内.没出现过问题
硅钢片0.08.膜厚0.2的话
hope is a good thing
TA的每日心情奋斗昨天&09:18签到天数: 1085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使用经历5年,从来不磷化.功率150左右.时间10秒内.没出现过问题
硅钢片0.08.膜厚0.2的话 ...
是可以不经磷化处理的。只是要相互要紧密结合。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昨天&05:07签到天数: 1181 天[LV.10]以坛为家III主题帖子积分
是可以不经磷化处理的。只是要相互要紧密结合。
在低频状态4000左右,如果导磁体和工件有接触,会发生什么现象?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2:18签到天数: 10 天[LV.3]偶尔看看II主题帖子积分
热处理技术员, 积分 2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 积分
热处理技术员, 积分 2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 积分
在低频状态4000左右,如果导磁体和工件有接触,会发生什么现象?
导磁体的作用就是通过阻断电流,而进行驱使磁场集中的。
如果碰了,接地或者打火,打火的可能性更大。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2:18签到天数: 10 天[LV.3]偶尔看看II主题帖子积分
热处理技术员, 积分 2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 积分
热处理技术员, 积分 2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8 积分
关于导磁体的安装,我所涉及的都是硅钢片材质的导磁体,安装方法有两种:
配合方式:硅钢片开口和铜管之间成过度配合注意安装要紧密,不能松动;
第一种安装方式:使用Sn钎焊料将导磁体和铜管焊接在一起。但是在大功率加热的时候Sn会融化流出,容易造成接地;使用一段时候后该情况会变好;
第二种安装方式:使用AB胶水将安装配合好的导磁体和铜管粘在一起(先在铜管上涂一层,再在安装好的导磁体外围涂一层,注意安装时导磁体一定要和铜管接触)。但是这种结合方式存在缺点:如硅钢片和铜管间结合部位腐蚀,将会短路,从而不能起到驱流、导磁的作用,所有在使用中需要定期使用欧姆表检查接通情况。
经常帮助其他会员答疑
经常在论坛发帖,且发帖量较大
长期对论坛的繁荣而不断努力,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
Powered by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碳钢热处理 求指导
我用的材料是Q235碳钢,要做电化学实验。本来是不需要热处理的。老师说为了使组织更均匀,内应力去一下,还是热处理下好。我的样含碳量是1.4%,长180mm、宽80mm、厚度是32mm。炉子温度升到930°C,放样,保温1.5个小时,然后空气冷却。& &&&做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这样不对,因为这温度已经奥氏体化,在空气中过程中,会不会有奥氏体等别的组织残留,跟原来的组织不一样了
哦&&对 是的:D
我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是,改变了材料原来的组织?如果是的话,我前面做的电化学实验就宣告失败了。:shuai:
:cool:这么薄的板直接正火就可以,用不着退火!你前面做试验用的材料的状态如果没经过热处理是原材料的状态的话,正火后没有任何影响的!
我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材料更加均匀, 但是我加热保温的温度已经超过了Acm温度,在正火过程中,会不会产生跟原材料不一样的组织?请教了
我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材料更加均匀, 但是我加热保温的温度已经超过了Acm温度,在正火过程中,会不会产生跟原材料不一样的组织?请教了
楼主是热处理的外行吧?Q235的含碳量是1.4%,低碳钢的热处理用Acm,找个懂热处理帮帮你吧。
:cool:此种材料正火的组织就是铁素体+珠光体,这就是原材料的组织,没啥影响!
我真心是外行,我学的电化学,求大神帮忙啊,急需指导&&跪求了
楼主进行的热处理:
1、均匀组织可行,可以看做是一次正火,
2、保温1.5小时,不知道是用的什么炉型,如果是用的箱式炉,1.5小时保温时间就长了,会导致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粗化,根据我的计算,如果是用的箱式炉,只需要40分钟的保温时间就足够了(是保温时间即工件达到温度开始计时的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3、出炉空冷不能够去除应力,空冷会导致产生热应力的,应该是炉冷至200度再出炉空冷,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去除内应力。
楼主放心,在空气中过程中,是不会有奥氏体等别的组织残留,从组织上面来说,跟原来的组织是一样的,空冷是不会改变Q235原来的组织的,但是铁素体晶粒的大小和珠光体的层片间距会有变化的,有可能变细,因为是正火,也有可能变粗,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奥氏体晶粒粗化。
嗯 谢谢你了 当时我算的时间也是40分钟,但是教材上说保温时间不能低于一个小时,我就想那就一个半小时算了(我是马弗炉升温到930度放样,然后保温一个小时,空冷)当时没有考虑到晶粒长大。就怕材料组织发生变化出现除了铁素体珠光体以外的组织,只要材料组织没有变化就行,谢谢了
嗯,是写错了,是0.14%&&谢谢啊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2.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4.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二、实验内容;1.45和T12钢试样淬火、回火操作,用洛氏硬度;2.制备并观察标6―2所列样品的显微组织;3.观察幻灯片或金相图册,熟悉钢热处理后的典型组;体、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
2. 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 掌握热处理后钢的金相组织分析。
4. 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影响。 5. 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相关知识,体会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
二、实验内容
1. 45和T12钢试样淬火、回火操作,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前后的硬度。工艺规范见表6―1。
2. 制备并观察标6―2所列样品的显微组织。
3. 观察幻灯片或金相图册,熟悉钢热处理后的典型组织: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片状马氏
体、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等的金相特征。
1. 淬火、回火工艺参数的确定。
Fe―Fe3C状态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热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1) 加热温度的确定
淬火加热温度决定钢的临界点,亚共析钢,适宜的淬火温度为Ac3以上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如果加热温度不足(&Ac3),淬火组织中仍保留一部分原始组织的铁素体,造成淬火硬度不足。
过共析钢,适宜的淬火温度为Ac1以上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十二次渗碳体(分布在马氏体基体内成颗粒状)。二次渗碳体的颗粒存在,会明显增高钢的耐磨性。而且加热温度较Acm低,这样可以保证马氏体针叶较细,从而减低脆性。
回火温度,均在Ac1以下,其具体温度根据最终要求的性能(通常根据硬度要求)而定。
(2) 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
加热、保温的目的是为了使零件内外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完成应有的组织转变。加热、保温时间主要决定于零件的尺寸、形状、钢的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加热介质、零件的装炉方式和装炉量以及加热温度等。本试验用圆形薄片试样,在马福电炉中加热,加热温度在800~900℃之间,按直径每毫米保温一分钟计算。
回火加热保温时间,应与回火温度结合起来考虑,一般来说,低温回火时,由于所得组织并不是稳定的,内应力消除也不充分,为了使组织和内应力稳定,从而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与尺寸稳定,所以回火时间要长一些,不少于1.5~2小时。高温回火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使钢过分软化,有的钢种甚至造成严重的回火脆性,一般在0.5~1小时。本试验淬火后的试样分别不同温度回火(见表6―2),保温时间均在1小时内。
(3) 冷却介质
冷却介质是影响钢最终获得组织与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同一种碳钢,在不同冷却介质中冷却时,由于冷却速度不同,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发生转变,并得到不同的转变产物。淬火介质主要根据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来确定。常用的介质有水、盐水、油、空气等。对碳钢而言,退火常采用随炉缓慢冷却,正火为空气中冷却,淬火为在水或盐水中冷却,回火为在
空气中冷却。
2.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
碳钢经退火、正火后可得到平衡组织,淬火后则得到各式各样的不平衡组织,这样,在研究钢热处理后的组织时,不仅要参考铁碳状态图和C―曲线,从而还要熟悉以下基本组织的金相特征。
① 索氏体:是铁素体与片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分布比珠光体细密,在高倍
(700×左右)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片层状。
② 屈氏体:也是铁素体与片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分布比索实体更细密,在
一般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只能看到黑色组织如墨菊状。当起少量析出时,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网状包围马氏体;当析出量较多时,则成大块黑色晶粒状。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其中的片层状。层片愈细,则塑性变形的抗力愈大,强度及硬度愈高,另一方面,塑性及韧性则有所下降。
③ 贝氏体:从金相形态看,贝氏体主要有三种形态,即羽毛状上贝氏体和针状下贝
氏体、粒状贝氏体。
(a) 上贝氏体基本特征:条状铁素体大致平行排列,在铁素体条间分布与铁素体条轴相平行的条状渗碳体。同时铁素体条内有较高的位错密度。(照片6―3,参照照片12―3)在上贝氏体中,渗碳体条间距决定与铁素体条的宽度,通常比珠光体的片间距大,且渗碳体的分布是断断续续的。上贝氏体的强度较低,同时由于在铁素体条间存在有狭长的碳化物沉淀,使条间易于断裂,故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这一组织产生。
(b) 下贝氏体:黑色针状,有一定取向,比淬火马氏体易腐蚀,极相似于回火马氏体。
下贝氏体特征:针状铁素体内沉淀有碳化物,碳化物的趋向与铁素体的长轴成55~60°。(照片6―4,照片12―4)
(c) 粒状贝氏体:在低中碳合金钢中,特别是连续冷却时(如正火、热轧空冷或焊接热影响区)往往出现这种组织,在等温冷却时也可能形成。其形成温度在中温转变区的较高温度。是由铁素体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岛状组织刚形成时为富碳奥氏体,随后的转变可以有三种情况:分解为铁素体和碳化物;发生马氏体转变;仍然保持为富碳的奥氏体。(照片6―5)
马氏体:所谓马氏体就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组织
形态按其碳含量的高低分为两种,即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
(a) 板条状马氏体:一般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淬火后得到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其组织特征:尺寸大致相同的细马氏体条定向平行排列组成马氏体束或马氏体领域。在领域与领域之间位向差较大,一颗原始的奥氏体晶粒内可形成几个不同的马氏体领域。条状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好的韧性。(照片6―1,照片12―1) (b) 片状马氏体:含炭量较高的钢中淬火后马氏体成片状(针状、透镜状、竹叶状)存在。它区别于条状马氏体的主要特征是:条状马氏体中毗邻的一根根马氏体是平行的、长度大致相同的狭条;而在片状马氏体中片间不互相平行,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较粗大,往往横穿整个奥氏体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片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同时有些马氏体有一条中脊面,并在马氏体片周围有残留奥氏体存在。(照片6―2,照片12―2)
片状马氏体具有高的硬度,低的韧性。
⑤ 回火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经低温回火(150~250℃)后,得到回火马氏体。它仍
具有针状特征,由于有极小的碳化物析出使回火马氏体极易浸蚀,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颜色比淬火马氏体深。(照片6―6)
⑥ 回火屈氏体:淬火钢在中温回火(350~500℃)后,得到回火屈氏体组织。其金
相特征是:原来条状或片状马氏体的形态仍基本保持,第二相析出在其上。回火屈氏体中的渗碳体颗粒很细小,以至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用电镜观察时发现渗碳体已明显长大。(照片6―7)
⑦ 回火索氏体:淬火钢在高温回火(500~650℃)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它
的金相特征是: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碳钢调质后回火索氏体中的铁素体已成等轴状,一般已没有针状形态。(照片6―8) 必须指出: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是淬火马氏体回火时的产物,它的渗碳体是颗粒状的,且均匀的分布在α相基体上;而屈氏体、索氏体是奥氏体过冷时直接形成,它的渗碳体是呈片层状。回火组织较淬火组织在相同硬度下具有较高的塑性及韧性。
四、方法指导
1.实验材料及设备
45、T12钢试样,尺寸分别为
③ ④ ⑤ ⑥ ⑦
马福电炉。
洛氏硬度计。
淬火水槽、油槽各一只。 铁丝、钳子。 金相显微镜。
?10×15L、?10×12L。
砂纸、玻璃板、抛光机等金相制样设备,按表6―2已制备好金相试样一套。
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包括附录四预习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构造及操作),明确实验目的、内容、任务。
全班分两大组,第一组:学号21号以前同学12人;第二组:其余学好同学12人,各组,每人均完成以下表列内容之一。组织观察在普通显微镜上进行,确定后再贷数据采集的显微镜上各人保存成电子文档。
(1)热处理与性能(硬度)测试
注意事项:
① 按组每人领取已编好号码的试样一块,扎好铁丝,按表6―1中规定条件进行处
② 各试样处理的加热炉已预先开好,注意选用合适的加热温度。试样加热时,应
尽量靠近加热电偶端点附近,以保证热电偶测出的温度尽量接近式样温度。开炉门放试样时要停电。
③ 当试样颜色和炉膛颜色一致时,开始计算保温时间,保温10分钟后,立即取
出正火或淬火。淬火槽应尽量靠近炉门,钳子不许直接夹试样,操作要迅速,并搅动试样,否则有可能淬不硬。试样出炉开炉门时也应停电。
④ 试样经处理后,必须用纱布磨去氧化皮,擦净,然后在洛氏硬度计上测硬度值。 ⑤ 进行回火操作的同学,将正常淬火的试样,测定淬火后的硬度值,再按表6―
1中所指定的温度回火,保温一小时,回火后再测硬度值。
⑥ 每位同学把自己测出的硬度数据填入预先画好的表格中(表格画在实验室黑板
上),各钢的退火硬度由实验室告知。记下本次试验的全部数据。 (2) 组织分析
制备并观察所处理样品的金相显微组织,画下组织特征示意图并和照片6―9至照片6―14对照,采集所处理试样的金相组织图像。
(3)小组讨论
以组为单位,每位同学写一份自己所做实验的小报告,全组同学结果共享,结合课堂所学相关知识讨论后,共同撰写一份总报告。报告要求出电子版。
五、实验报告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40等内容。 
 冷却速度及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碳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3. 观察和研究碳素钢经不同形式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的特点; 4. 了解材料硬度的测定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硬度计...  材料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_材料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材料成分...40CrNiMoA材质热处理工艺... 3页 免费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 4页 免...  实验五 热处理工艺对碳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_材料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金相检验 实验报告实验五一、实验目的 热处理工艺对碳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了...  20 号钢热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1.前言 1.1 名称及性质 20 号钢,含碳量为 0.2% ,该钢属于优质低碳碳素钢,冷挤压、深碳淬硬钢。 该钢强度低,韧性...  淬火工艺对碳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课题来源:指导老师在金属材料科学领域颇有造诣,...近几年,国外淬火等热处理技术发展极快,特别是淬火工艺的飞速 发展。不同淬火...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碳钢热处理后...(3)列出全部硬度测定数据,分析冷却方法及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硬度)的影响,画出...  碳钢的热处理及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方法。 2、 研究冷却条件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3、 分析淬火及回火...  基本热处理对45钢组织和性能影响_材料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弘毅明德笃学...所需的加热介质及加热方法等因素有关, 一般可按照经验公式来估算, ,碳钢在电炉...  20 号钢热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1.前言 前言 1.1 名称及性质 20 号钢,含碳量为 0.2%,该钢属于优质低碳碳素钢,冷挤压、深碳淬硬钢。 该钢强度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钢的热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