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大湖国家经济共同体体吗

请选择-法规分类
中央税务法规
中央财政法规
中央关税法规
中央财会法规
地方税务法规
地方财政法规
国际税收协定
其他经济法规
文档位置: >
发文单位:中华财税网
文&&&&号:
颁布日期:
失效日期:
金大中倡建“民族经济共同体”
  【中华财税网北京10/20/99信息】 韩国总统金大中日前提议建立朝鲜半岛
南北方的“民族经济共同体”,以谋求朝鲜民族的整体发展。金大中指出,在政
经分离的原则下建立“民族经济共同体”将使朝鲜南北方经济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金大中还表示,韩国将努力重开南北方当局对话,以协商解决相互关心的问题。
在谈到经济问题时,金大中提出了八项任务,即继续进行企业结构改革,实行公
平征税,扩大经济增长潜力,改革规章制度,加强经济信息化,增加对科技发展
的投入,增加农民、渔民的收入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库导航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10445|回复: 9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精华1积分37帖子
土精灵, 积分 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3 积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前言:什么叫民族经济?就是一个民族自己的经济体系。而不是一个民族地区的经济。那是区域经济。纵观我们民族的经济,这也能叫经济?只能算是一个生存物质基础罢了。当年有人问过一个中国学者,说为什么美国富裕?他说他是搞政治研究的,不懂经济。美国人说:因为他们美国是从世界的口袋里拿钱。我以前在华硕的时候,我们是做苹果手机的,生产电脑。”苹果公司”。苹果公司他只是一个公司,并不是工厂。说白了,美国他只卖品牌,他并不生产产品。苹果手机的制造都是在中国的。比如华硕、富士康这些。现在是产权经济时代。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他设计出了“苹果手机”这个牌子。那么你就不能生产这个东西,但这个牌子的产品是很赚钱的。所以你就把他的生产权卖过来。由你来生产,卖给他。经济是一个分工体系。就是像金字塔似的的一个分工阶层。处于越低层利润就越低,反之就越高。美国的经济就是处于世界经济分工阶层的顶端。它生产的都是高科技产品。我们成为高附加值商品。
&&看看我们的民族经济。是处于世界经济分工体系的低层。也就是原料出售这一阶层。这一阶层的特点就是生产成本高,生产方式劳累,是低附加值产品。获得的利润非常低。有研究指出:一个高级洋娃娃在美国卖六十元(美元),而美国人的平均工资是美元左右。这就是说,一个高级洋娃娃在美国卖的价格是美国人工资的6%300.我们再来看中国工人的工资。中国工人现在的工资是左右。如果一个洋娃娃也以六十美元卖给中国人的话,以现在的货币汇率来算,就是三百元这样子。那就是中国人工资的三千元里面的三百块。这说明什么?就是同样的工资去买同样的产品,最后是不一样的价格。美国人只需要付六十。而中国人要付三百。好了,别的我们不多说。就谈谈我们的民族经济现状。
&&我们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农业民族,而不是一样商业民族。可以说,我们民族是很缺乏商业头脑的。我们出售的都是原料。连最起码的商业文书都不会填写。比如我们的传统农产品,像梧桐这些。是这山头种几棵,那个山头种几棵。而他就是不会集中连片的种植。而且最要命的就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和用途。只知道每斤一两块钱卖给收购商。还有像我们那里现在搞的冰片种植。一斤五百多块钱。看起来价格很高。其实它一点也不高。我们知道,冰片是一种药材,用途很广。就像止痛气雾剂。它需要的冰片成分并不多。一点就够。但他卖的价格也不低。几十块钱一瓶。他们以每斤五百块钱的价格收购,而一斤冰片是很多的。他把这拿去加工成产品后。价格就会翻几倍。所以说,经济处于分工阶层的高点利润就越高。我们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大太阳底下干活。到头来我们还是穷。而且我发现布依族有一个现象就是感觉很忙,但却是干活很凌乱。就是不会规划。像我们的农产品,如果跟国际竞争的话,那是会直接就被踢出局的。我们的农产品进不来国际市场,卖不出好价钱,得不到高利润。像我们民族的农业经济体系远远还没有形成。还是处于小农经济时代。很散乱。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经济体系。而且我们只出售低附加值商品。不是商品的终端阶层,没有制作成高附加值的商品。我们的产品要和国际竞争,我们就必须学习商业民族的思维方式。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我们应该不只是出售原料,还应该是成品。高附加值成品。我们的原料种植很多,但不统一,不规范。很难达到国际标准。所以进不了国际市场。
& &发展民族经济。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老是等着国家帮我们做这做那。等是不会等出什么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去实现、奋斗。我们应该从小农经济时代走出来了。我们应该从传统农业民族变成一个商业民族。我觉得,不是发展个农产品你就能够强大富裕的。如果你生产不出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那你永远还是个二流民族!
& && && && &一,民族经济的定义和要求
民族经济作为一个民族的支撑是很有重要意义的。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离开经济基础。民族经济(Nat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民族社会经济的总称,如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经济活动,包括工业、农业、畜牧、建筑、交通、通信、化工、电子等。民族经济的特点。(1)民族性。从根本上说,民族就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每个民族的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特点,或从事牧业、或经营农业、或擅长渔牧业等。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生产模式。 (2)地域性。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居住区域,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该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方式、范围等特性。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巨大差别,直接来自于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差异性。
(3)相对落后性。在大多数国家,少数民族的一般落后于本国境内的主体民族。尽管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直到今日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与汉族地区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4)复杂性。民族地区的经济一般比较复杂。不仅有一般地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还有其特殊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和宗教问题相交织,就使得民族问题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征。
(5)国际性。在许多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有的民族甚至是跨境而居。我国大约有30多个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这些民族经济的模式、发展范围和程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民族经济的严重影响。
&&民族经济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民族资本家要有民族认同感。有民族责任感。只有拥有民族责任感和认同感,才会去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民族经济它不是一个区域经济。比如说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达到多少总值。那也不是你这个民族的经济。它不会以这个经济体系为后盾来建设你的文化等。民族经济它主要首先是为那个民族服务的,他是那个民族的经济体系。当民族需要的时候,号召时可以迅速得到响应。比如文化建设资金,灾难救助。所以民族资本家必须有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
& && && && &二,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一个强大民族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高素质,高知识的群体、博大,主流性的文化、雄厚的经济体系作为后盾、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爱好和平的思想。民族的认同感直接取决于雄厚的民族经济作为后盾和支撑。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但如果一个民族太穷的话,那么他的子孙也不会去热爱他的。而且你的民族太穷,你就不会获得尊重。要获得尊重靠的是你的实力。我们在外打工的时候,我们会被歧视。因为我们是少数民族。这里我不做评论。而当受到歧视的时候,我们就不想说我们是那个民族的人。因为那个民族不能解决我的需求。最基础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让我受到歧视。那我又何必去爱他?。人最重要的基础需求就是物质。而当一个民族连最基础的物质需求都满足不了他的民族人员的话,那还拿什么来让同胞认同这个民族?热爱这个民族?你没有一个实力雄厚的经济体系做后盾,你什么去发展你的文化?什么去建设你的民族?所以说我们要想让同胞对民族有认同感,那什么就得让他的生活过得好,让自己的民族能够获得尊严,让同胞为此感到骄傲。让他可以昂首挺胸的做人,能够大声的说我是xx民族。我们要想发展我们的文化,那我们就必须有实力,能够有资本去建设我们的文化。经济属于物质需求,文化属于精神需求。只有当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人们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需求。只有到了这一阶段,文化才会成为一个发达的文化。才能达到真正的精神追求。一句话概括:民族要强大,要获得尊重,就必须拥有一个强大实力雄厚的经济体系。一个民族要想让同胞对民族有认同感,就首先要能满足他的物质基础需求,这个只能靠发展经济来解决。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拥有发展文化的实力和资本,这只有强大的经济体系做后盾。只有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那个民族的文化才能上升到精神文化而不只是物质文化。
& && && && && &三,建立民族经济体系的框架和目标
一个民族的经济体系不只有某一个行业的体系,是所有行业的总称。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只发展一个行业的经济,你要全面发展。我们的农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跟国际竞争。那我们的农业就要告别小农经济思维,抛弃小农经济模式,在种植环节要规模种植,比如说建立农园。形成现代化、科技化农业。最好是建立一个科技中心,对科技化为农产品应用和管理进行实验和普及。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建立现代化、科技化农业经济体系。比如建立我们民族特色的食品公司。在文化产业上,我们可以形成网络文化经济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低成本。我们不需要建立实体的出版社。而且网络流传普及很迅速。人们要获得知识时不需要纸质产品。也不需要物流。可以设置成免费和收费网络阅读收听模式。现在我们还没有实力去建立大工厂,大企业。我们可以进行合资办企业,首先发展农业经济和文化产业。
&&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是我们发展民族经济最好的机遇。我们要走的经济路线就是网络经济为主,网下实体经济为辅的经济模式。我们不需要走传统经济模式道路。我们不需要再把产品摆在集贸市场,我们不需要买个东西还跑来跑去。我们不再需要走村窜寨的去进行收购和交易。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网络上办到!
& && && && &四,经济对语言和文化的贡献
如果电脑是我们民族制造出来的,那么我们就会有电脑这个词。可是它不是我们民族发明的,所以我们的语言就没有这个词汇。在民族活动中,语言受到的冲击最大。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物质会对语言形成主导。在语言里,名词发生变异,输入词汇的概率最大。而这一切所形成的原因就是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在发展,它就会出现新产品,有了新产品就会出现新名词。当此产品在社会中进行扩散时,专用名词也会跟着扩散。它就会融入到别的语言系统里面。这就是语言被同化的原因。经济的发展,会对政治建筑产生改变的功能。在对政治改变中,就会出现一些专用术语。所以只有当我们的经济在世界立足时,我们的产品流入世界时,我们的语言才会得到流传。只有当我们发明、制造出产品出来时,我们就会相应的发明出专用名词和词汇。语言才会不断的被更新,语言系统才会越来越丰富。这是经济对于语言的贡献,也是经济和语言的关系。
& &文化的支撑直接就依靠经济。文化是从物质的附属观念中出现的。它是物质的精神表现。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都是依靠经济来支撑。
踩过的脚印
帖子永久地址:&<button type="submit" class="pn" onclick="setCopy('我们为什么穷?--谈我们的民族经济\nhttp://www.rauz.net.cn/bbs/rauz-.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推荐给好友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精华0积分13042帖子
社王, 积分 130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8 积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做什么好赚钱呢?
网络经济,,,淘宝交易,,,,什么项目?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精华0积分6492帖子
东灵神, 积分 64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8 积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郎咸平10月1日在墨尔本的精彩演讲 - 灵感来袭 - 红豆博客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精华0积分10043帖子
社王, 积分 100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57 积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Gangj ndaej ndei!!!!!!!
Dingj mwngz!!!!!!!!!!!!!!!!
不能抛弃自己,自己把希望留给自己!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精华0积分1399帖子
枫树精灵, 积分 13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 积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都是交易给外国人比较好的多些,更加能够推广在壮族布依族等侗泰文化。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精华0积分20582帖子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楼主,这篇文是原创的吗?我觉得写得很好,把基本道理讲明白了。如果再通俗一点、系统一点,可以加为精华帖的。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精华0积分20582帖子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尤其是提到产业低端的问题,这确实切中了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的要害。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50精华0积分20582帖子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楼主,我也经常思考“民族经济”这个话题,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强烈呗侬好好整理一下思路,把文章写得再系统一些,再长一些。使其更有教育意义,更要价值。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精华0积分10帖子
土精灵,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 积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干好自己的事 别想太多
屠宰设备专家www.tuzaijix.com
最后登录听众数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精华1积分257帖子
石精灵, 积分 2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教育是第一要素, 其实是实践, 多出去走,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眼光自然宽阔。也不要抱怨生活,大部分人生都是平凡之家, 走捷径是不容易的,误入陷阱是很多的, 正确的方向+经验及技巧+ 勤奋努力才是 大部分人改善生活的方法。
Powered by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论文_百度知道
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论文
我有更好的答案
特别是和宗教问题相交织,这些民族经济的模式。(5)国际性。在许多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有的民族甚至是跨境而居。我国大约有30多个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巨大差别.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dc113b07c91b9d168aee98b7/8644ebf81a4c510f732e4bcaa504。<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就使得民族问题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征。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生产模式。 (2)地域性。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相对固定虎供港佳蕃簧歌伪攻镰的居住区域,直接来自于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差异性(1)民族性。从根本上说,民族就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每个民族的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特点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李宁博士,长治市清真食品消费市场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17年4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邓新星]
当前位置:&&民族经济
■ 中 心 介 绍 ■
■ 中 心 动 态 ■
■ 政 策 动 态 ■
■ 人 才 培 养 ■
■ 科 学 研 究 ■
■ 社 会 服 务 ■
■ 研 究 文 献 ■
■ 专 题 资 料 ■
■ 联 系 我 们 ■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邓新星]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西藏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咸阳712082)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 ,事 关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 。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 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 ;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 ,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 ;坚 持伟大祖国认同 ,中 华民族认同 ,中 华文化认同 ,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有 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需要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命 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 、中华民族国家 政治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形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 。
[关 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国 家认同 ;民 族认同 ;建 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6)05-0008-07DOI:10.14084/j.cnki.cn62-1185/c.
[收稿日期]2016-06-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精髓研究&(项目编号:14ZDA001)
[作 者简介]邓新星(1984&),男 ,湖 北阳新人,博 士 ,讲 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 一、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内涵
&&& 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总的来说,就是指各民族个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及与之相匹配的政治主 张特性和民族文化特性的承认和接受 ,并产生归 属感。 具体来说,中华 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什么是中华民族?费孝通先 生在1988年的&泰纳讲演&(TannerLecture)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导引,中华民族 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 ,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 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 华 各族人民相互依存而交流融合地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特别是自秦朝统一六国以来,中 华 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和建设中国统一国家的历程中 ,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加深相互依存关系 ,从而逐步 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感。尤其是在近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 ,面 对帝国主义对于中国各民 族共同的生死威胁,得到空前的加强和升华 ,从而最终形成了由中国境内所有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命 运共同体概念[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 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3]&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一 荣俱 荣,一损俱损。&[4]总之,我国各族人民是同呼吸 、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 ,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共 同的 民族文化和共同的国家 &&&中国。
&&& 201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度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 。因此,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 认同感的培育,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研讨的热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 ,事 关国家统一、民 族团结 和社会稳定大局。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内涵 、现 实依据、重 要意义和建构策略等等,对 于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建设中国民族 国家 ,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与此同时,探 寻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有效路径 ,也是当前国家民族治理的现实课题和重要任务 。
&&& 2.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国家认同 (Na-tionalIdentity) 是公民&个体主观认可的、自己属于某个国家的感 受&[5],主 要是指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结构、精 神价 值等的主观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6]。而民族认同 (EthnicIdentity) 涉及族群情感、态度、知识和行为等多个维度[7],主要是指一种文化认同 ,是个人对一个民族群体的 文化 特性的接纳[8]、承 诺 及 其 文 化 实 践[9];也指一种心理认同 ,是 个 体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及情感依 恋[10]。但是,它和国家认同一 样,也 是一种群体层面的集体认同 (CollectiveIdentity)[11]。正如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 ,都 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 献&[12]。特别是中华各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 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 ,推动了祖国的经济发展 、文化 繁荣和社会进步[13]。这一强调充分 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作为国家民族的一种利益共同体 ,共同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以说,中华人民共 和国和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及相互融合的伟大结晶 ,也是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 基本依托。
&&& 3.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 。一方面,中 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坚持伟大祖国认同 ,中 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自古以来,我 国就是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同时,我国56个 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了血肉相连 ,休戚与共的中华民 族 ;在 漫漫历史长河中,智 慧、勤 劳和 勇敢的我国各族人民创造和孕育了共同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在实现 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 国梦&。客观上说,这 既是 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又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是一 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 ,协同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伟大祖国认同 ,中华民族认同, 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 。坚持伟大祖国认同,必然要求维护 祖国统一;众所周知,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共 同体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中华民族认同,必 然要求 56个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利益所在。坚持中华文化认同, 必然要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厚 的精神家园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坚持中国共产党认同 ,必然要求坚持 和发挥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 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所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 ,必然要 求建设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基础所在。总之,只有坚持伟大祖国认同 ,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才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这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 。
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现实依据
&&& 我们之所以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其现实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 1.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是改变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国家认同感弱化状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长 足的发展 ,但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区 域发展十分 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内地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非常明显 。可以说,这种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很容易诱发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心理的失衡,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他们国家认同感的建构。同时,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深入 ,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利益 结构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使得部分人民产生了被剥夺感 ,因为对新增利益的分配预期和现实之间出现了 落差。所以说,当这种认识和心态 ,&一旦指向国家或国家的政策 ,就会对他们的国家认同形成某种侵蚀 或消解作用,就会对他们的国家认同产生消极影响&[14]。另外,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中,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直处在相对落后的梯队 ,以致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与东部发达 地区的人民在诸多价值理念上呈现出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况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进程中本 身又会制造价值观念的多元和异质 ,使各族人民不断感受到自身社会结 构和传统价值观念解体的压力 与危机,极易刺激民族利己主义 ,进而形成一种狭隘的民族认同并瓦解着各少数民族成员已有的国家认同。因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必须打造中华民族经济命运共同体 。
&&& 2.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是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各族人民构建中华民族认同感破坏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社会局势风云变幻 ,尤其是民族主义思想的 泛滥 ,加 上达赖集团和热比娅集团 等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环境就变得十分复杂 ,且西方敌对势力从未间断 过企图从意识形态和民族问题等进行破坏中国团结统一及分裂中国的努力。 可以说,他 们是通过各种 手段和各种渠道向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尤其是西藏和新疆大量输入他们的意识形态 ,开 展不 同形式的宣传和渗透活动 ,用来煽动民族主义仇恨 ,制造分裂主义舆论 ,这就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的建构产生了相当大的破坏作用。所以,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应大力推
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使国家主流的价值理念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仰 。
&&& 3.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结果。认同感就是信 任感,突出表现在对重大原则问题的共识上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 :&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 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 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 每一 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5]只要通 过坚持伟大祖国&&&中 国的认同,坚 持中华民族的认同 ,坚 持中华 文化的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就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认同,从而不断地走中国道路 ,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地弘扬中国精神 ,也就是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 ;不断地凝聚中国力 量 ,也就是中国各族 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进 而促进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 共同体的认同感。
三、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对于整合民族认同 和国家认同 、融合 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 筑各民 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是我们党全面总结我国民族工作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必然对推进民族认同 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以说,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是我国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 统一的经验总结,它为我们推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提供了逻辑前提 ,即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这 一上位概念的建构来兼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以解决目前在我国的多 民族国家中还存在的民族认同 和国家认同冲突问题;因为认同客体的差异性 ,在我 国的中华民族即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 ,存 在着 个体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来兼容民族认同和国 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我国的民族国家建设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 (二)有利于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
&&& 共同利益是指符合不同占有者所共同需要的利益。依此,国家统一与分裂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国内
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多少。正如1847年马克思在纪念波兰起义17周年国际大会上说道:&要使各民族真 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 共同的利益 。&[16]同 样,要 使 多 民 族 国 家 统 一 起 来 ,各民族必须有共同的利 益。且各民族共同利益越多 ,国家就越稳固;各民族共同利益越少 ,国家就越动荡。同时,民族利益是各 民族发展的关键,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 ,每 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利益诉求 ,但 如习近平总 书记所讲:&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 。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 ,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 ,强调&舟车所至,人力 所通,天 之所覆,地 之所载,日 月所照,霜 露所坠&,都 是 大一统的组成部分。&[17]可见,中华各民族自始至终有着共同的认 同意识和共同的利益 &&&追 求团结统 一。所以,只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 ,就可以在各民族凝练出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 &&&融合各 民族共同利益,即把维护本民族利益与维护国家全局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以至于成为我国 各民族衡量自己行为及结果的统一标准。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就可以将不同民族利益 融合到各民族共同利益之中 ,从而可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 。
&&& (三)有利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 、创 造力的精神之源、凝 聚力的精神纽带、团 结 奋进的精神动力[18]。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9]建 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本 身就有利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对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就是要建构和筑牢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追求 ,为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团结奋进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团结奋进的关键在于整合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 认同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和政 治基础。与此同时,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目的也是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可见,中华民族共 同体认同感越强烈,越能整合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 国家认同 ,促 使各民族共同利益的融合,越 有利于各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
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策略
&&& 在我国各民族不断演进的历史长河中 ,各族人民 相互交流交往交融 ,同 呼吸、共 命运、心 连心,最 终 铸造了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区域不平衡和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炽热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不断冲击和解构 ;同时,正 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 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同 时我们要牢记,中 华民族 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20]当务之急就必须建构中华民 族共同体认同感 ,这 是历史和现 实的必然选择。要求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 :锻造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 、建构中华民族国家政治 共同体认同、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 、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 。
&&& (一)锻造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并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 、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 历史命运共同体[21]。中华各民族在长 期的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形成了 &汉 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 数民 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 共同体格局。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 应创造性地加强各民族历史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 1.加强&中华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中华民族学是一门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等的宏 大叙事,以历史和时代高度为基点 ,挖掘中华民族历 史真身和文化精神 ,屹立 于历史时空和世界文化体 系坐标之中的学科。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关键时期 ,切 实 加强中华民族学的研究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提 供理论自信 ,不 仅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更 能粉碎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多元话语体系 ;而且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 ,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话语霸权挤压。
&&& 2.增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中华民族是我国56 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交相互动并不断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但以往我们传统上只注重族别史的研究 ,而 忽略了对中 华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面对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遭遇到了历史虚无主义和 民族多元话语的解构,必须改变以往单纯注重族别史的研究倾向,应注重我国56 个民族关系史和中华 民族形成史方面的研究,并深化对56个民族融合而成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来龙去脉方面的研究,从而实 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多元&的各民族的族 别史研究与 &一 体&的 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研究相均衡, 进而为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提供历史根据 。
&&& 3.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宣传和引导。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多元化的宣传功能,增强各民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渊源与命运共生的认同 。如果一个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 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 ,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 ,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 ,此民 族终无争存于世之力量&[22]。另一 方面,着 力运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素材进行引导。自鸦片战争被 打开国门至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各族人民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在历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中展现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显然,这也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 。因此,只要着力挖掘中 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素材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定能促使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扎根 于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深处。
&&& (二)建构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特别是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各民族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不断提升 。但是,随着我国深刻的社会 转型和境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等等 ,各种社会风险和认同风险不断凸显 ,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各民族对 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对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增进对中国共产 党领导执政的认同和不断调整和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
&&& 1.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历史事实证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选择。我们深知,当时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 中国;如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机遇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已经成为了中 华各民族人民群众共同的认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正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 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越走越宽 ,焕发着蓬勃生机和活力 ,各族人民也正在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蓬勃发展的征程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厚的历 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因此,要增进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使 其成为各民族对国
家政治共同体最基本的认同。
&&& 2.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的认同。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经过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和客观实践上长期探索而作出的正确选择 ,也是我国各族 人民在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上的共识。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 ,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鼓舞人 心的巨大成就。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进 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执行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已 成为 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这种共识是不可能达成的 。
&&& 3.调整和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和正义理念 等的深入,传统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不能充分体现各民族或个人 的政治参与和意见表达。因此,需建构多元共治型模 式 ,改 革传统精英吸纳型模式,让 大众能真实而深 刻地体会到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立国理念;开启 前瞻式模式 ,改 革传统应急式模式,可 从源头上大大 降低我国民族事务治理风险产生与发展的概率 ;建 构法治型模式,改 革传统情感型模式,将 民族问题与 社会问题、法治问题区分开来 ,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 ,凸显良法善治。总之,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民族事务治理 模式。 这必将更为深远地赢得我国各族人民对国家 政治共同体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同。
&&& (三)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
&&&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 自古以来,中 华民族在各 民族相互往来,互通有无的经济交 流中 ,演化成了一个十分密切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 特别是改革开放 后,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形成和 完善 ,我 国各民族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中 华民族经 济利益共同体日趋巩固。不过,由于发展起点低 ,历史欠账多和发展 问题复杂等众多因素 ,我 国少数民 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为此,亟 须加强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 形塑,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提供坚实的基础 。
&&& 1.转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从少数民族和民族 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不以GDP 考核为重心,注重绿色GDP 考核,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发展,建 设美丽中国;着重解决贫困问题 ,实施全方位精准扶贫 ,全面加强和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 、就 业、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突出的 民生问题。同时,因地 制宜打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培养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性能力 。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 ,充分发挥各族党 员干部群众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加快少数 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2.改进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遵照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所提出的&多算政 治账、战 略账,少 算经济账、眼 前账&[23]的 要求,在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 地区发展中 ,应 把人力、 财力和物力等投入重心放在解决各民族群众的就业创业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上 ,加 大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建设。同时,着力转变思想观念 ,在援建项目上从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 ,不可大包大揽,逐步 实现援建方进行指导而受援方主要负责的新模式 ,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的内生力与可持续发 展能力。并充分利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契 机 ,在支援中积极探 索我国各民族的相互依存和共 同发展模式。
&&& 3.加强&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民族优惠&易产生&非对称相互依存&的错误认知,易滋 生主体民族的大汉民族主义情绪 ,十分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从客观事实上讲,我国各 民族是相互依存的对称共生关系 ,特别是主体民族 &汉族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 了最为重要的外源性动力 ;而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我国边境地带 ,具有丰富的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生态 自然环境等独特优势,最重要的是我国的水系源头地带 ,为主体民族乃至我国的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安全防护和战略回旋以及资源能源等坚实基础。因此,为 了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 的建构,应不断加深各民族相互依存 、休戚与共的&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 。
&&& (四)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
&&& 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中华民族 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 ,中华文化共同体 认同的 模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 、民族团结之 魂&[24],可 以说,没 有中华文化共同 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也就没有了 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 模铸,应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 ,大力推进文化认同的影响力和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
&& 1.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 。以文化建设为突破点,依托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产业工程建设,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作为各民族经 济交流的新载体 ,对各民 族文化资源进行规模化开 发与经营,在开发与经营中充分挖掘和整理出中华 文化共同体认同观念 ;并 要抓好文化教育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普通话普及方面的特殊功能 ;同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 建设 ,加 大力度建设公共文化设 施,为各族人民提供足够的公共文化服务 ,使其既可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 ,又可以彰显我国的经济 、政 治和文化实力。
&&& 2.大力推进文化认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观的影响,让各民族认识到自身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对中华文 化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 ,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国家利益至上 理 念;并要 努力挖掘中华文化的 &记 忆&资 源,民族国家属于记忆共同体 ,拥 有共同的历史记忆[25],数 千年 来,中华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将自己认 同为炎黄子孙 ,也 将&龙&&黄 河&&长 城&等 认同为 &中 国&, 构建了中华文化共同的认同 ;同时,要切实建构&大 国学&理 念,改 变以往&国 学&只被界定为汉族 文化范 围,发挥&文化包容&策略,重新定义&大国学&,如季羡林所言,&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 个民族的文化,就 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26]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政治文化的顶层设计,既具有世界性普适价值的理论阐释 ,又具有中国独特的伦理价 值意蕴[27]。 可以说,社 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得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可和接纳 ,还因为它凝聚了我国各族人民社会共识的 &最 大公约 数&。因此,要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 ,必须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 ,着力 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氛围 ,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引导 ,同时要加以 打击文化分裂势力,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共识来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 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1.
[2]吴 泽 ,朱 贤枚 .中 国国情学[M].北 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0.353-354.
[3][12]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30/
c_1116727894.htm.2015-09-30.
[4][13][17][2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22-25,26,
[5]HuddyL,KhatibN.Americanpatriotism,nationalidentity,andpoliticalinvolvement[J].American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2007,(1):51.
[6]柏贵喜.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1,(11):35.
[7]PhinneyJS.Ethnicidentityandself-esteem:Areviewandintegration[J].Hispanicjournalofbehavioralsciences,
1991,(2):13.
[8]LarocheM,KimC,HuiMK,etal.Testofanonlinearrelationshipbetweenlinguisticacculturationandethnicidentifi- cation[J].JournalofCross-CulturalPsychology,1998,(3):29.
[9]HelmsJE.Somebetterpracticesformeasuringracialandethnicidentityconstructs.[J].JournalofCounselingPsy- chology,2007,(3):54.
[10]周大鸣 .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M].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2:16.
[11]AshmoreRD,DeauxK,McLaughlin-VolpeT.Anorgan-izingframeworkforcollectiveidentity:articulationandsig- nificanceofmultidimensionality.[J].Psychologicalbulletin,2004,(1):130.
[14]周平 .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39.
[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 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84.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 京 :人 民出版社,2012.287.
[18]韩振峰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其构建途径[J].中州学刊,2009,(4):23.
[19]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 民日报 ,2014-09-30(1).
[20]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2).
[21][27]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2016,(1):26,30.
[22]钱 穆 .国 史大纲&引论[M].北 京 :商 务印书馆 ,1994.2-3.
[23]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 民日报 ,2014-05-04(1).
[25]俞可平 .社 群主义[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3.
[26]季 羡林 .国 学应该是&大 国学&[N].人 民日报<海外版>,2007-06-22(1).
(责任编辑 杨士宏 责任校对马 倩)
版权所有 &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鄂ICP备号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708号
邮编 4300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亚经济共同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