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平均分配 英文会带来哪些危害

当前位置: >>
【创新设计】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课件:3.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单元 第七课学案1学习目标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 的意义。 3.正确区分不同的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理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要点晨背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 原则,它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 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实行按 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 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 地位。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目录页Contents Page1 合作探究 2 热点追踪 3 当堂检测课前自学,课堂互动关注热点,学以致用 即时训练,体验成功 合作探究课前自学,课堂互动探究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决定分配方式。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 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提醒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图示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 判断 我国当前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提示 错误。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8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经济 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 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 社会总产品 作了各项必要扣 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9 判断 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提示 错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不一定是按劳分配。 如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 入就不属于按劳分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0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前提:生产资料 公有制 。(2)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3)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性质 和 特点 。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1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 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 社会生产 的 发展。(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 平等分配 的社会地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2 5.按劳分配的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主体 地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3 小张的故事 ―― 初入职场2014 年,小张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小张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工友说话工作业绩突出,工资迅速升到了令工友们大为羡慕的4 000元/月。 不公平。我们是国有企业,应该实行平均分配。工友小陈说: 平均分配并不是最好的,如果实行按需分配,那才叫好呢。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4工友小王说:小张每月4 000元,我只有2 000元, 问题探究(1) 小张所在企业属于哪种所有制形式?小张的工资属于何种分配方式?答案 属于公有制,小张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 (2) 依照小王的观点,如果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平均分配, 会带来哪些危害? 答案 会造成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15性和创造性,最终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你同意小陈的观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同意。因为当前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6 名师点拨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地位 前提 对象 标准 结果 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中 个人消费品 劳动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7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必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然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性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意 ②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 义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8 典例 1李某是一名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 收入是________元( )A.44 000B.36 000C.49 000D.11 00019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解析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包括工资、奖金等,按劳分配收入是36 000元+8 000元=44 000元;个人专利转 让收入5 000元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房屋出租收入6 000元 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答案 A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0 探究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 所有权 参与收益分配。生 产要素包括劳动、 资本 、技术、 管理 等。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1 判断 非劳动收入一定是剥削收入。提示 错误。非劳动收入是相对于劳动收入而言的。目前在我国的非劳动收入中有的是剥削收入,例如在私营经济中的 非劳动收入就是剥削收入。但居民投资于储蓄、购买股票、债券等获得的收益是非劳动收入不是剥削收入。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2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 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合理性 、 合法性 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 权利 的尊重,对劳动、 知识 、人才、 创造的尊重。(3)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 社会财富 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3 想一想 科技人员获得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提示 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这一问题,我们应作具体分 析,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地说,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公有制企业中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主要是按劳分配。此外,还有属于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等。②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4 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投入所获得的收入。③私营企业和外 商独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得到的工资只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5 《乡村爱情7》在荧屏热播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刘能对 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年只有4 000元的纯收入不满意,于是把它承包给王大拿,每年可获得2万元的收入。另外自己也到王大拿的工厂里打工,月工资2 000元。后来自己开了个 小卖铺,月收入5 000元。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6 问题探究(1)刘能的收入主要来自哪些分配方式? 答案 4 000 元属于按劳分配、2万元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2 000元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5 000元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7 (2)有同学认为,刘能的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你认同他 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不赞同。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方式,刘能在王大拿工厂打工获得的工资、开小卖铺的收入都属 于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都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8 名师点拨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及其表现要素 按资本要素分配表现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 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 出租房屋的租金、土地出租获得的使用金等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的收入等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9 按劳动要素分配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信息要素分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获得的收入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等获得的收 入30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动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不同 按劳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前提不同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非公有制主体不同 公有制范围内的职工 非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地位不同 分配制度的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中的一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1 3.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1)积极: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消极: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 如不加以调节会出现社会不公平的问题。这是由于人们拥有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千差万别,对生产要素的占有 权和使用权不平等,不同社会成员劳动和使用生产要素的效 率不同等造成的。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2 4.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等。 (2)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3 典例 2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 ) 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 提高。这说明(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 C.①④ D.③④34大的价值 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故①错误;“ 采取科技成果入股 ” 是分配关系的调整; “ 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说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②正确;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比起一般的体力劳动,科技工作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③正确;劳动者的收入是其产品新增价值的一部分,科技人员的收入并不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④错误。故选B项。答案 B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5 知识归纳整合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6 热点追踪关注热点,学以致用? 新闻播报国务院:分批出台收入分配改革配套措施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措 施。会议决定分批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 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 和经济发展同步。 ? 深度思考 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答案(1)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要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各种要素的积极性。(2)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要 求合理的分配制度与之相适应,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 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强动力。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8 (3)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4)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9 (5)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扩大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 济增长。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0 当堂检测即时训练,体验成功1 2 3 4 5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____决定的( A.产品结构 C.所有制结构 B.产业结构 D.消费结构 ) 1 2 34 5解析 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直接原因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2 1 2 34 5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是因为( B.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A.它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C.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D.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3 1 2 34 5解析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因为它是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 配个人消费品的,故选A。 B、C本身正确,但与题目无关; D错误,它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而非“平均分配”的 社会地位。 答案 A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4 1 2 34 5当前,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应该坚持生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各阶 层人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据此回答3~4题。 3.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 ①按劳分配 A.①②③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B.②③④ 技术、信息、管理要素分配 C.①②④ D.①③④45) ④按③按资本要素分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2 34 5解析①说法适应公有制经济,②③④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故选B项。 答案 B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6 1 2 34 54.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 ②债券、 ④农民承包①私营企业生产经营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的利润 股票交易收入 土地的收入 ③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⑤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⑥债权人的股息和利息收入A.①②③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47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2 34 5解析③④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⑤属于按劳动要素取得的收入,①②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范围。故选D项。答案 D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8 1 2 34 55.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 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 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 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29 760元 17 000元 C.48 800元 20 000元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49 760元 20 000元 D.44 260元 3 000元49 1 2 34 5解析按劳分配的收入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前提下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应该是36 000+12 800+960=49 760元,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3 000+17 000=20 000元。答案选B。答案 B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0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个人收入的分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生活中的化学及化学危害
我的图书馆
生活中的化学及化学危害
&生活中的化学及化学危害& &&
油田一中&& 王和&& 编著
第五节 矿物质元素
第六节& 日常食物
第三节 染指毒品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康复
&&&&&&&&&&&&&&&&
&&&&&&&&&&&&&&&&&&&&&&&&&&&
(uF)(MF)(DMEF)
APOTDBPP TrisBPBOBPP
APOTDBPPTrisBP.BOBPP()
&&&&&&&&&&&&&&&
&&&&&&&&&&&&&
&&&&&&&&&&&&&&&&&&&&&&&&&&&&&&&&&&&&&&&
刺激性慢性皮炎&&&&&&&&
刺激性急性皮炎&&&&&&&&&&
197219691997,
110%NH42CO3[Na2CO3NaHCO3]
3NH42CO3[Na2CO3NaHCO3]
sapphire, “Sapphins”Al2O3Ti4+Fe2+2326
EmeraldSmaragdus16“”“”“”“” Be3Al2[Si6O18]“”
(Cat's eye)“”“”“”“”
Chrysoberyl BeAl2O4柱状或板状。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黄色最为名贵。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宝石学界把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猫眼石,一般所说的猫眼石指的是金绿猫眼宝石,而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必须在“猫眼”二字之前加上宝石的名称,如海蓝宝石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1-1.5&
NephriteJade“”“” Ca2(MgFe2+)5
(Si4O11) 2(OH) 2
(1)495823131
&&&&&&&&&&&&&&&&&&&&&&&&&&&&&&&&&&&&&&&&&&&&&&&
(C6H10O5)+nH2O & nC6H12O6
C6H12O6&&&& & 2C2H5OH+2CO2&&&&&&&&&&&&&&&
Al3++3OH-=== Al( OH) 3
“”21 “” “” “”
6151~210~15
9100250310
16.7kJ(4keal)556513
(1)& &&(2)0.1% ()
&&& &&&&&&&&&&&&&&&&&&&&&&&&&&&&&&&&&&&&
(2)(C=O)()&
60--8015---2940---60
1.& 138KJ9Kcal1120%`---30%
2. & D314%--19%32%60%
proteiosDNADNA.&60g80g,..
&&&&&&&&&&&&&&&&&&&&&&&&&&&&&&&&&
&&&&&&&&&&&&&&&&&
&&&&&&&&&&&&&&&&&&&&&&&&&&&&&&&&&&&&&&&&&
&&&&&&&&&&&&&&&&
&&&&&&&&&&&&&&&&&&&&&&&&
&&&&&&&&&&&&&&&&&&&&&&&&&&&&&&&&&&&&&&&&
&&&&&&&&&&&&
20&&&&&&&&&&&&&
&&&&&&&&&&&&&&
&&&&&&&&&&&&&&&&&&&&&&&&&&&
20,,12, 8:
,C, H, O, N, Fe, Cu, Mg, P, S .,.,.
(1)75&&&&&&&&&&&&&&&&&
& && &&&&&&&&&&&&&&&
Hg& , Pb& ,&
Ag&&&&&&&&&&&&&
(C.H.O.N.S) ()& &&&&
&&&&&&&&&&&&&&&&&&&&&&&&&&&&&&&&&&&&&&&&&&&&
&&&&&&&&&&&&&&&&&&&&&&&&&&&&&&&&&&&&&&&&&&&&&&
()40%&&&&&&&&&&&&&&&&&&&&&&&&
&&&&&&&&&&&&&&&&&&&&&&&&&&&&&&&&&&&
CaSO4 =====
&&&&&&&&&&&&&&&&&&&
==== Ca2+&
人们摄取的蛋白质全部来自于食物,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有不同见下表
(Vitamine)
&&&&&&&&&&
&&&&&&&&&&
&&&&&&&&&&&&&&&&&
&&&&&&&&&&&&&&&&&&&&&
&&&& &&&&&&&&&&&&
&&&&&&&&&&&&&&&&&&&&&&
&&&&&&&&&&&&&&&&&&&&&&
B6B6B6cantaloupe
&&&&& &&&&&&&&&&&&
&&&&&&&&&&&&&&&&
&&&&&&&&&&&&&&&&&&&&
B12B12B12B12B12B12B12B12B12
hippocrates
vascodagama · 160
2&&&&&&&&&&&&&&&&&&&&&&&&&&&&&
&&& (2)CaP
&&& (3)&&&&&&&&&&&&&&
&&&&&&&&&&&&&&&&&&&&&&&&&&&&&
&&& (4)400 IU
0.2%1%-2%2590%85%
KClN. P. K
CHON411.25kg2025g991
0.00577025
10 mg18 mg24 mgCC
70100 mg1.42.1 mg1.11.5 mg12
&&&&&&&&&&
1-10%17%95%
844106D 3E6A 2B115B24B66B98B12
1060100300.001746.4
6070208090199.9
260Co,2100
5003.5—7.0%9396.5%2720—30%3.5%1.5—4%2025—30%3—4%4—5%
5.AEKABCC0.6%~1.0%B
&&&&&&&&&&&&
&&&&&&&&&&&&&&&&&&&&
4321492185318561860
133.23200019961984198461%56%1996669636141984519961519841319842241996197204019964.23.83.45651441023
89.116.272.91417741984162713974853
1990WHO4.17%0.18%1998561031.2%(31.2%112.7%1003.4%1.0%)
19658219955915(10)202030196519953220
601515403242.155.130
()400500g92(58)(12)(13)(35)8(31)
()5uL13575
600900 ()9801050100150
30362315250
300200100202560001000300700200300209050001.420,(14,143569)2025
301937Taki1939MtillerOchsnerDeBakey402030,50,
1990215140088900085& & & 9093211481625648
316539746243
90304955059360792
1046206115118.823.39'0026.0o32439.9
150240g(2500g)54~ 130
199653523570455
800030050030300020%30%
“”“”“”
“”?“”?“”
1&&&&&&&&&&&&&
7“”:“.“”
501515151030505115
(1)(2)& (3)&&
世界无烟日宣传
[]&&& 1& 2.
1840194932000
30()700$kg(35)104$kg(12515)104$kg50105$kg c4000lO101000801998596
“”“”“”“”Opium
10-15%1806F·Morphus“”
,,,“”“”“”“1”,,“”“”1“999”“AAA”“OK”,,10-20
,,,“”“”
“”“”“”25%-45%30-60% 80%98%
1THC0.5-5%
110--182—4
&&&&&&&&&&&&&&&&&&&&&&&
“”“”"" “”
1932,1996112521
“”“”“”“”OK
&&&&&&&&&&&&&&&&&
&1988122724
&&&&&&&&&&&&&&&&&&&
KKetamine,200159
30010000.350015054750O52
2003105740.3270K
199920012497200221520031.42004213
1010001990394050
451154,34.1%
“”,,1997128,
“”“”,“”,,
3,121410001997412
30609083%90%96%19.8194.9%277.2%69%53.8%361.1%29.1%496.8%
,,1991,30268018.672429
1710019923000
2070()2142057124
12L25019924
801986350106t19885106t654106t465106t130&&&
20100mLGL()
199219988752005&
()&&&&&&&&
10100175150148
&1090%10mL
80g(50160ml12667ml42000ml40g20g&&
120g(50240ml121000ml4)
1& 3150mg50150mg2150200mg3
300400mg50mg
(10)STTPRQ
19823211990133213170105069
中国戒酒网
(S02)(CO)(C02)()(NOx)COC02NOxNO2C02COS02
1015m3(c02)003004C0234100C02507038248()
2675301220()802
S02COC02NOx(Si02)(Ca0)(Fe203)(As203)
455%C02CONOxS02&
35S02NOxCO93
&& 809098S02NOx0265mgm30872mgm3
&&& A&&&&&
C&&&&&&&&&&&&&
&&&&&&&&&&&&&&&&&&&&&&&&&&
&&&&&&&&&&&&&&&&&&&&&&&&&&&&&&&&&&&&&&&&&&&
&&&&&&&&&&&&&&&&&&&&
& C1~C4&&&&&&&&&
&&&&&&& &&&&&&& &&
& C5~C12&&&&&&&&&&&&&&&&&&&&&&&&&&&&&&&&&&&&&&&
& C14~C16& &&&&&&&&&&&&&&&&&&
& C15~C20&&&&&&& &&&&&&&&&&&&&&&&&&&&&&&
.(100 mL80ug)
&&& C(s)+H20(g)COg+H2(g)
&&& c(s)+02(g) CO2g)
6000(SRC)23t1t()
&& 1980SASOL12106t1.5106t0.1106t0.18106t
1&&&&&&&&&&&&
&&&&&&&&&&&&&&&&&&&&&&&&&
2&&&&&&&& &&&&&&&
&&&&& &&&&&& &&&&&& &&&&&&
&& A.&& B.&&& C.&&&& D.
&& A.&&& B.&&& C.&& D.
&&&&&A. B. C. D.
馆藏&2389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013年思想品德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新角度_甜梦文库
2013年思想品德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新角度
2013 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编者的话:为了更好地帮助全县初中政治教师全方位、有重点地复习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 我们编辑了 19 个专题,仅供大家在中考复习中参考、选择使用。 热点专题一 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一)中考重磅热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式,必须树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从今年 1 月 1 日起, 我国开始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 近年来屡屡制造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 首次被纳入监测体系。2013 年 1 月 7 日以来,我国华北及中东部地区均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 在环保部通报的春节期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中,74 个监测城市中 PM2.5 平均超标率达 42.7%, 空气质量堪忧。 (二)备考角度透析 角度一:谈现状。 1.雾霾、沙尘、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表明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从总体上看,我国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 乐观。 2.属于哪类环境问题?它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危害? (1)大气污染。 (2)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近几年,我国气候异常多变,灾害频发,这与人类活动有何关系?这给我们哪些警示? (1)人口数量的激增,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等,既污染了自然环境,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 自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2)①我们应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②经济建设决不能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繁荣,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角度二:析举措。 4.开展 PM2.5 等项目监测,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防治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 (2)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3)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更好地指导公众健康生活、出行。 (4)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把“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这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1)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我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我国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4)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角度三:见行动 6.国家应怎样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保护环境,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 (4)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使 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7.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请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谈谈青少年该如 何做。 (1)衣:少买不需要的衣服,少机洗多手洗等。 (2)食:少吃烧烤食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子、快餐盒等。 (3)住:使用节能家电,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 26 摄氏度,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良好 习惯等。 (4)行:外出时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三)必备相关热点 节能减排。相关文件――2012 年 7 月 1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 划》 ;2012 年 12 月 1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相关行动――2012 年 7 月 1 日,居民阶梯电价在全国全面推行;从 2012 年 10 月起,我国正式 实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自 2013 年起,我国将每年 6 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 3 天设立为“全国 低碳日” 。 1.上述材料体现了怎样的国策、战略和发展理念? 2.推行居民阶梯电价、淘汰白炽灯、设立“全国低碳日”有哪些重要意义? 3.为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国家和我们青少年各应该怎样做? 【答案提示】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规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有利于普及绿色环保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 促使人们选择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 3.参见“备考角度透析”部分 6 和 7。 全球行动。2012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9 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中国政府 携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参会,展示了中国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方 面做出的努力。 2012 年 10 月 8 日至 9 日, “全球绿色增长论坛(3GF) ”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来自世界许多国 家的政要、 企业家和国际组织代表约 400 人参加了会议。 我国积极宣传可再生能源政策和技术最新进 步,为加强中欧可再生能源合作搭建平台。 2013 年 3 月 23 日晚,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再度拉开帷幕,中国及全球其他 150 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 7000 多座城市展开熄灯接力。 【设问示例】1.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经济的绿色增长,这说明了什么? 2.我国在节能减排、 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全球经济绿色增长等方面积极做出努力, 这表明了什么? 答:1.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 2.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 文明。 人口问题。2013 年 2 月 27 日,我国发布的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指出, 截至 2012 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4 亿, 比上年增加 891 万, 预计到 2050 年前后将达到 4.8 亿。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有人主张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对此,2013 年 1 月 14 日,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表示,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把稳定低 生育水平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设问示例】1.上述人口问题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 答案: 1.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2.我国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加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还没 有根本改变。 热点专题二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一)中考重磅热点 2012 年 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 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 年 3 月 17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 讲话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 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备考角度透析 角度一:国家 是什么 1.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中国梦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1)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 标。 (2)中国梦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为什么 2.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我们圆了哪些梦?这些梦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1)圆了民族独立梦、经济腾飞梦、百年奥运梦、航天航海梦、港澳回归梦、入世梦等。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一信心源自哪里? 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的 坚强领导、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保 障。 怎么做 4.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立足国情,谋划未来。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 空谈误国, “ 实干兴邦” 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发扬什么精神?如何理解这种精神? , (1)艰苦创业精神。 (2)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艰苦创业精神作 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 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6.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分别指什么? (1)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7.实现中国梦,国家应怎么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 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坚持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等。 角度二:个人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请问:理想对我们的人生有什 么重要作用?缺乏理想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2)如果缺乏理想,我们就会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我们的学 习与生活就会缺少一种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 9.你的梦想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1)略 (2)对人生作出规划;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脚踏 实地,全力以赴;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素质,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等等。 10.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个人该如何对待中国梦? (1)①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②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这个共 同理想的过程中, 可以为个人梦想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条件、 奠定更好的基础; 每个人个人梦想的实现, 又可以推动中国梦这个共同理想的实现。 (2)我们要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义不 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这样,国家富强了,民族好了, 个人才有出路。 11.为实现中国梦,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关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 在一起,勇担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培养国际视 野,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等等。 (三)必备相关热点 2013 年 2 月 22 日,教育部党组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 题教育活动。 【设问示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1)有利于凝聚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 (3)有利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4)有利于加强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 (5)有利于 引导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2 年 12 月 20 日, “汉语盘点 2012”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经网民推荐、专家评审、网络票选 等环节, “梦”字当选中国年度汉字。 2013 年全国两会期间, 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多位代表委员走近新华网络直播间, 150 畅谈他们心中的中国梦。80 多岁的袁隆平委员的中国梦有两个, “禾下乘凉梦、粮食安全梦” ;山东 某村党委书记王勇的中国梦是让 8 亿农民富起来?? 【设问示例】 1.中国梦为什么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2.你的中国梦是什么?要实现这一个个的中国梦,国家和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答案:1.中国梦是一种精神支撑,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民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 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它能激发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振兴热情。 2.(1)略。 (2)参见本专题“备考角度透析”部分之 7 和 11。 热点专题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一)中考重磅热点 有关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 亿公斤, 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 2 亿人一年的口粮。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今年 1 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 》的材料上 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 2013 年 1 月 2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 性和迫切性,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批示。 (二)备考角度透析 角度:谈意义 1.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何现实意义? (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使人们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2)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3)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角度:见行动 1.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应该怎么做? (1)国家: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和节能环保产业。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浪费行为的惩罚力度。③ 普及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理念,努力提高公民的节约意识。 (2)公民:①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和节约意识。②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节约每一 粒饭、每一滴水。③宣传节约理念,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节约行列。④对身边发生 的浪费行为,敢于批评劝阻。 (三)必备相关热点 “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引起社会普通关注,为此,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了“光盘行动” 。 我国各地的一些餐饮企业为顾客设置“半份菜” “拼盘菜”等适量点餐产品,并提供量需为用、 型号不同的餐盘和免费打包服务。 2013 年 3 月 21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 ,要求全 国中小学校、幼儿园都要制定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推进“光盘行动” 。 【设问示例】 1.推行“光盘行动”有何积极意义? 2.为响应“光盘行动” ,践行“光盘”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答:1.这是对社会资源的珍视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珍惜资源的 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人们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 2.参见本专题“备考角度透析”部分之 2 2012 年 12 月 18 日,据某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已成 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购买了全球 25%的奢侈品。 【设问示例】热衷于奢侈品消费体现了一种什么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合理消费、科 学消费。 答: (1)虚荣心理。 (2)学会做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购买物有所 值、经济适用的商品;不盲目攀比,不贪图虚荣;注重满足精神上的需求。等等。 热点专题四 传播“正能量”温暖你我他 (一)中考重磅热点32012 年 7 月 21 日白天至 22 日凌晨,北京市遭遇自 1951 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 次强降雨,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十分痛心,而全社会集体迸发的“正能量”却让人印象深 刻。在这场特大暴雨中,我们见证了一大批令人肃然起敬的救援者。 在一年一度的“北京榜样”评选活动中,北京“7?21”特大暴雨中的救人英雄刘刚榜上有名; “暴雨救人”农民工群体以自己的爱心、善心和壮举,感动众多网民,成为“中国网事?感动 2012” 年度网络人物。 (二)备考角度透析 1.在北京“7?12”特大暴雨中,派出所民警、环卫工人、消防队员、交警、救人农民工群体身 上聚集了哪些“正能量”? 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尊重生命、勇担责任、维护正义、爱岗敬业等。 2.请从责任的角度,评析救人英雄刘刚和救人农民工群体的行为。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①他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②承担 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更重要的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 的赞许和社会的认可等。 (2) 作为公民,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要胸怀天下, 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共同营造 “我 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3.我们应如何向这些救援者学习,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陷入困境者给予声 援和救助。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等等。 (三)必备相关热点 由中国网等媒体联合评选的 2012 年中国十大“正能量”事件揭晓: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 学生被压断双腿。 “最美司机”吴斌,遇难前及时停车挽救乘客;新疆一民航客机被暴徒劫持,乘客 自发群起反抗; “仁义哥”王冬撞人后主动留下,勇于担当肇事责任;亿万富翁社光华救员工、溺亡, 至死保持救人姿势。?? 【设问示例】1.这些“正能量”事件中的主人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在全社会宣传“正能量”事件,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1.参见本专题“备考角度透析”部分之 1。 2.有利于为时代立标杆,为社会树楷模,让真善美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 素养,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等。 2013 年 2 月 27 日,承载着一个婴儿生命的救护车在郑州警方、医院和沿途车主展开的爱心大接 力中,仅用 30 多分钟就从高速公路出口赶到医院,为孩子打通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 【设问示例】郑州警方、医院和沿途车主开辟绿色生命通道,救助婴儿生命的行为,给了我们什 么启示? 答:我们要尊重、 善待、 关爱他人的生命, 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 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热点专题五 树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一)中考重磅热点 2012 年 11 月 8 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 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2012 年 11 月 15 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 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二)备考角度透析 角度一: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 兼顾。 2.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品质;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 位;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 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角度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实践。 2.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和国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赢得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什么?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 党的领导。 角度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目前我们实现的小康是怎样的? 我国现在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 我们国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怎样做? 经济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巩固和完善我国的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政治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文化方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怎样做? 立足基本国情,树立远大理想,承担社会责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建设家乡。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刻苦学 习,埋头苦干。 (言之有理即可) (三)必备相关热点 十年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的十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 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设问示例】 1.十年来,我国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上述变化是否改变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什么? 答案: 1.(1)主要原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精 神。等等。 (2)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没有。理由: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 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因此,我国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2 年 12 月 7 日至 11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党的十八大之后再次提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团审议时重申,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 者见面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国务院机构改革 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通过,则被舆论称作新一轮改革的“揭幕战” 。?? 【设问示例】 1.为什么要强调坚持改革开放? 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 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 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轻车简从、精简会议、规范出访、改进文风等进一步加强 作风建设的新举措。 【设问示例】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2.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新举措,这是什么精神的生动体现?为什么 要这样做?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艰苦创业精神。 (2)①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 都被视为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在新的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 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热点专题六 励精图治谋发展,承前启后创辉煌 (一)中考重磅热点 2013 年 3 月 3 日至 12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们就政治发展、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等议题,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2013 年 3 月 5 日至 1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近 3000 名全国 人大代表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 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选举、决定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 变方案及其他决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二)备考角度透析 1.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事。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人民 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 机关。然后,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 各项权力。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报告和决议, 选举、 决定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这表明了什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国家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 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全民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 3.人大代表就教育、住房、医疗等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建言献策,人民也通过各种方式向 人大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表明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大代表怎样才能 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1)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有权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 和建议。 (2)人大代表应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愿意办事。 4.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有哪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两会期间,公民积极建言献策,是在行使哪项政治权利?在行使此项权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政治生活? (1)建议权和监督权。 (2)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③投诉和举报时,不 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3)①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可以通过写信、 打电话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三)必备相关热点 人大代表。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持下,2012 年 12 月中旬至 2013 年 1 月,35 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 2987 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份代表名单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 呈现出基层代表 和妇女代表数量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数量下降、农民工代表数量倍增等诸多特色和亮点。 【设问示例】 1.上述材料体现了公民依法享有什么政治权利? 2.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何意义? 3.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数量增加、农民工代表数量倍增,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有 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等。 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公民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在得到切实维护。等等。5领导换届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选举俞正声为新一届全国政协主席;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张德 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习近平为国家主席,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国务院 总理李克强表示“将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 【设问示例】 1.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具有什么职权? 2.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忠于人民,为民服务”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的表态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 1.任免权。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国 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网络问政 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网络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 ,邀请两会代表、委员 与网民面对面交流。网民的“灌水拍砖”更具理性,网民的建议也被许多代表、委员吸收至自己的议 案或提案中。 【设问提示】 1.网络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有何意义? 2.人大代表采纳民意,网民积极建言献策,这表明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网民积极“灌水拍砖”说明公民依法享有什么政治权利? 4.网民“灌水拍砖”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才更具理性? 【答案提示】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党和政府倾听民意,做到科学决 策、民主决策;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拓宽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使更多公民更加有序地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2.参见“备考角度透析”部分之 3。 3.监督权和建议权。 4.参见“备考角度透析”部分之 5。 节俭 style 今年全国两会节俭之风劲吹: 红地毯和欢送仪式这些往年的标配今年没了; 为代表和委员们准备 的鲜花、水果等取消了;迎接横幅不见了,LED 滚动字幕取而代之;原本厚厚的文件资料也变得精 简?? 【设问示例】节俭办两会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提示】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 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 热点专题七 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 (一)中考重磅热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坚持依法治国, 充分尊重宪法 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 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2013 年,一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实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于 1 月 1 日开始 实施, 新刑事诉讼法直接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总则, 新民事诉讼法也将人权思想贯彻于法条中; 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 1 月 1 日开始实施,新交规严格了对驾驶员的管理,其 中的扣分细则也更为严格;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于 1 月 1 日开始实施,该条例对隐瞒汽车 产品缺陷、不实施召回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精神卫生法将于 5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法明确了精 神障碍患者住院实行自愿原则。 (二)备考角度透析 1.一批新法新规相继出台并实施, 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在依法治国过程中 处于怎样的地位? (1)有法可依。 (2)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通过法律法规,体现了哪些教材知识?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我国坚持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人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权利等。 3.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注重保障人权, 精神卫生法明确了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实行 自愿原则。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这是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的体现;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 家,我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公民权利享有充分的立法保障。等等。 4.新交规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有利于人们强化责任和安全意识、规范驾驶行为,形成文明安全驾驶的新风尚;有利于进一步加 强道路交通管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等等。 5.制定了完备的法律,就能实现依法治国吗? (1)制定完备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要依法治国,除了有法可依,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要依法治国,还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4)要依法治国,还要公民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6.贯彻落实新法新规,国家机关和公民个人应怎么做? (1)国家机关: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依法行政, 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2)个人:认真学习新法新规,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同违法犯 罪行为做斗争;积极宣传新法新规,弘扬法治精神。等等。 (三)必备相关热点 2012 年 12 月 4 日是第 12 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宣传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 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设问示例】 1.再次将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宪法” ,凸显了宪法怎样的地位?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答案提示】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家邦的总章程。 2.(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更严格。 3. 1) ( 认真学习宪法, 了解宪法的地位、 性质和基本内容, 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活动准则。 (2)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 (3)热情宣传宪 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2012 年 10 月 9 日, 《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发布,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首部司法改革白皮书。 2013 年 2 月 25 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指出:2012 年,我国立法工作重心从填补立法空白向促 进制度完善、提高立法质量转变,且更加重视立法公开和公众参与;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继续加速,6着力提升政府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压缩行政成本;2012 年司法机关继续注重提升案件审判质量, 推动法院体制改革,司法公开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提问示例】这表明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提示】 (1)依法治国。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热点专题八 《感动中国》 :树起时代的精神标杆 (一)中考重磅热点 新一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于 2013 年 2 月 19 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感动中国》2012 年度人物正式揭晓。他们是:用生命托起战机,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的航空英模 罗阳;一生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在南海默默守礁 20 年,为气象观测 做出巨大贡献的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勇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保障农民工 权益,多次到企业卧底打工的“民工”局长陈家顺;坚持五年背起生病母亲上下班的孝子陈斌强;丈 夫背着妻子,20 多年在大山中行医的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艾起;因病去世并捐献器官的 12 岁女孩 何h;为上百位老兵带回骨灰的台湾老兵高秉涵;坚守 14 年,以家庭为力量撑起爱心小院的农家妇 女高淑珍。同时, 《感动中国》节目组还将特别致敬献给公安部湄公河“10?5”专家组。 (二)备考角度透析 1.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②有利于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提升道德情操,学 会选择、学会承担,履行责任,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甘于奉献,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哪一方面的内容?加强这一方面的建 设对公民有哪些具体要求? (1)思想道德建设。 (2)公民应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经 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 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航空英模罗阳、科学家林俊德、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他们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青 春、热血乃至生命,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情怀?此外,他们还有哪些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 (2)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崇尚实干,勤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敢为人先,勇樊高峰 的创新意识,德馨品高,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等。 4.结合陈家顺、高淑珍和周月华、艾起夫妇等人的事迹,谈谈你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并说说应怎 样实现生命价值。 (1)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 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2)生活中,我们应立足本职岗位,尽己所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努力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 光彩。 5.张丽莉毫不犹豫地将学生从车轮下救出,何h年龄虽小但懂得人间大爱,她们的行为启示我们 应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而身负重伤值得吗?为什么? (1)尊重、善待、关爱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 助之手。 (2)值得。原因: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承担责任应不计代价与回 报;珍爱生活,关爱他人是我们应尽的道德义务。②张丽莉虽然为救学生而身负重伤,但她在舍己救 人,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弘扬了崇高的师德。 6.五年来, 陈斌强每天背着母亲上下班, 任劳任怨, 不离不弃。 这启示我们孝敬父母应该如何做?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 现在方方面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 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7.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化感动为行动,向先进人物学习? ①树立责任意识, 自觉承担责任;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发扬奉献精神, 不言代价与回报。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④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 益,服务社会。⑤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⑥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善待 他人,履责尽孝。 (三)2013 年 1 月 15 日, “中国网事?感动 2012”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获评“中 国网事?感动中国”年度网络人物的是: “航空报国英模”罗阳, “私车公用大叔”艾尼瓦尔?芒素,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47 元善行父子”马江、马润林, “戒指换教学楼”杨艾莆, “诚信中学生” 徐砺寒, “暴雨救人”农民工群体, “中国版霍金”王d菁, “疯狂孝子”樊蒙。这些英雄以自己的爱 心、善行和壮举,感动了亿万网民。 【设问示例】 1. 诚信中学生” “ 徐砺寒做错了事勇于承担责任, 这体现了诚信的哪一基本要求? 人为什么要讲诚信? 2.“中国版霍金”王d菁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的?这启示我们坚强意志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提示】 1.(1)体现了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基本要求。 (2)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 成功的保证。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其 结果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1)他勇敢面对挫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 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2)坚强意志是人们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2013 年 1 月 12 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医生” 名单。居马泰(新疆) 、钟晶(贵州) 、李前峰(广西) 、张振江(安徽) 、洛松江村(西藏) 、谢爱娥 (湖北) 、陈凡经(江西) 、王布和(内蒙) 、周月华(重庆) 、邓前堆(云南)10 位医生,获得活动 组委会授予的“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设问示例】 1.“最美乡村医生”为什么值得人们尊敬与关心? 【答案提示】乡村医生是农民的健康守护神。多年来,广大乡村医生一直都在十分艰苦的工作条 件下,认真履职,默默奉献,为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在贡献。 2012 年,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最美”人物――“最美富二代”周江疆、 “最美护士” 万永平、 “最美孕妇”彭伟平”“最美清洁工”李成友、 、 “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 “最美保安”周震 寰、 “最美农民工”王俊、 “最美乞丐”周元武?? 【设问示例】 1.什么样的中国人才能称得上“最美”? 2.向“最美”人物学习,中学生应怎样么做? 【答案提示】 1.无论是时代英雄,还是平民百姓,只能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用点滴行动彰 显大爱,报效祖国,温暖社会,关爱他人,都可以称之为“最美” 。 2.参见“备考角度透析”部分之 7。 热点专题九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中考重磅热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10 年翻番”的目标。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报告还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 2013 年 2 月 3 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城乡居民7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收入分析格局趋于合理”的四个主 要目标。 2013 年 2 月 4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03 年至 2012 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数据显示, 过去 10 年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 0.4 以上, 2012 年为 0.474, 国际上常用基尼系数定量测定社会 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数值越高表示差异越大,而 0.4 是社会分配不公的警戒线。 2013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抓紧研究制 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体政策,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 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备考角度透析 角度一:析问题 1.过去 10 年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 0.4 以上。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2.上述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基本国情?表明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 (1)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角度二:探原因 3.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居民收入。这表明了什么?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或: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 距较大问题?) (1)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成果共享, 走共同富裕道路, 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分配制度, 实行平均分配。请你辨析这一观点。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 适应的。 (2)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 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坚持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角度三:想举措 6.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 (1)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具体措施: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增加居民收入,深入推进教 育均衡发展,重视解决就业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扶贫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利用区域资 源优势,坚持协调发展。等等。 (三)必备相关热点 医疗保障网。2012 年 9 月 17 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11 年,城乡居民参加 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 13 亿,覆盖率超过 95%,我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 保障网。 养老全覆盖。截至 2012 年 10 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4.59 亿,其中 1.25 亿城 乡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我国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障全覆盖。 扶贫全覆盖。2012 年 11 月 8 日,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 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 ,第一次实现了定点扶贫工作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 全覆盖。2013 年春节前后,新一届中央领导深入河北、甘肃等贫困地区,强调加大扶贫力度。 加强社会建设。2013 年 3 月 5 日,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 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着力加强社 会建设。 【设问示例】 1.国家为什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体现了什么? 3.除了上述举措,我国还应从哪些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答案提示】 1.(1)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3)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5)这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要求。 2.参见“备考角度透析”部分之 3 3.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 热点专题十 让消费者更有力量 (一)中考重磅热点 2013 年 3 月 15 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苹果手机后盖成服务挡箭牌,周大生黄金掺假牟 利,网易等公司涉嫌窃取用户信息,宽带运营商强制推送垃圾广告,安卓系统手机应用软件存在信息 泄密问题, 大众汽车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 江淮同悦汽车钢板生锈等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消费侵权事件, 揭露了在新消费环境下的骗局和陷阱。 (二)备考角度透析 1.央视“3?15”晚会曝光消费侵权行为,这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这有哪些积极意义? (1)监督权。 (2)有利于促进经营者依法规范经营行为,做到诚信经营。有利于消费者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行使知情权。等等。 2.我们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 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和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典型案例,分别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 (1)苹果手机在中国并没有履行 “以换代修” “整机更换” 等售后服务承诺,没有真正更换整机, 这一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适用情权和依法求偿权。 (2)大众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存在质量缺陷,江淮同悦汽车用普通钢板代表防腐性能较好的 镀锌板,给车主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3)一些企业追踪用户 Cookie、分析邮件内容,利用安卓系统手机应用软件窃取用户资料,这 些做当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隐私权。 (4)宽带运营商强制给用户推送垃圾广告,侵犯了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5)一些黄金加工企业在黄金中添加铱,千足金含量不达标,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 易权。8(6)高老太降糖贴、慕容氏糖贴等产品的生产者,通过包装神医和做虚假广告向消费者兜售假 药,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4.这些制假售假等有悖诚信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个别生产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 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不仅会给消费者造成损害,而且最终也会让自己失去竞争力,甚至还要 受到法律的惩罚。 5.如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新闻媒体举报,利用舆论进行监督。向有关行政部 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等。 6.为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各方面应该怎么做? (1)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加强对市场环境的监管,严惩各种 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 (2)生产经营者: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 (3)消费者: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增强判断和选择能力。加强对有关消费者权益 保护知识的学习,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了解正当、合法的维权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等等。 (三)必备相关热点 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平,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 理。2013 年 3 月 22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食品新标准实施。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对婴幼儿营养强化 剂的品种、 使用量、 化合物来源等作出特别规定, 适应了当前食品安全、 营养改善和慢病防控的需要。 201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有关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达 2293 个,比原有标准增加了 1400 余个。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检查。2012 年,我国共查处食品安全问题 1.12 万件,8428 人受到责任追究。 查处药品安全问题 5036 件,3009 人受到责任追究。 【设问示例】 1.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系列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出台并实施, 表明了什么? 2.严厉查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 1.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 2.(1)有利于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构建诚信社会。 (4)有利于促使人们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速成鸡” 。2012 年 11 月,有媒体报道称山西粟海集团在养殖过程中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生长周 期仅 45 天的“速成鸡” ,并提供给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企业。 假鱼翅。2013 年 1 月,央视曝光了假鱼翅事件。高档饭店里动辄几百元一碗的鱼翅实际是用明 胶、海藻酸钠、氯化钙等物质合成的,有的还用有害人体的福尔马林浸泡过。 白酒塑化剂超标。2012 年 11 月,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 2.6 倍。 问题奶粉。2013 年 3 月 28 日,央视曝光美素丽儿奶粉并非“原装进口” ,且在生产过程中掺杂 过期奶粉。 【设问示例】 1.上述案件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 2.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3.为避免类似侵权事件再次发生,国家应该怎么做? 【答案提示】 1.知情权、安全权、公平交易权。 2.参见本专题“备考角度透析”之 5。 3.参见本专题“备考角度透析”之 6。 热点专题十一 构筑诚信社会,你我共同参与 (一)中考重磅热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 加强政务诚信、 商务诚信、 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2012 年 10 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等 8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诚信建 设、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诚信缺少、 道德失范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解决措施,夯实食品安全领域道德诚信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推动形成 “守信受益、失信必损” “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利益导向和“明信知耻、惩恶扬善”的道德风气。 (二)备考角度透析 角度一:是什么 1.什么是诚信?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①“诚” ,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②“信” ,就是外 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2.如果不讲诚信,会有哪些危害? (1)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2)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3)事业难以成功。 (4)会产生信任 危机。 角度二:为什么 3.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诚信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角度三:怎么做 4.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诚信原则? (1)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以一己私利而损 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2)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 而损害长远利益。 (3)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诚信所维护的不是私情,而是国家 法律。 5.构建诚信社会,各方面应该如何做? (1)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大力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 好的社会风气,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监管体系。 (2)相关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治各类不诚信行为,让不诚信者得不偿失。 (3)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诚信的重要性。 (4)家庭: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子女的诚信榜样。 (5)青少年:①真诚待人,不说谎,不欺瞒。②诚实做事,实事求是。③恪守承诺,言而有信。 ④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⑤勇于同不讲诚信的行为做斗争。 (三)必备相关热点 2013 年 1 月 21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征信业管理条例》 ,该条例自 2013 年 3 月 15 日起施行。9设问示例: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有何意义? 答案提示:有利于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行为,保 护信息主体权益。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广西龙州县有个“无人菜市” 、江西九江学院有一家“无人超市” 、福建农林大学附近有一个“诚 信自助花摊” ,它们都是无人值守,却能照常营业,也没有发生过只拿东西不给钱的事。 设问示例: “无人菜市” “无人超市” “诚信自助花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种传统美德? 、 、 谈谈你对这一传统美德含义的认识。 【答案提示】 (1)诚实守信。 (2)见本专题“备考角度透板”之 1、3。 2012 年 10 月底,江苏南京市一理发店老板马玉剑被查出患肺癌晚期,为诚信对待顾客,他贴出 通告, 告知在他理发店办过储值卡的顾客前来办理退款。 人们被他的做法感动, 称他为诚信 “理发哥” 。 河北石家庄市的刘洪安在炸油条时,每天坚持用新油,不用一滴复炸油。为了让顾客监督,他挂 出“安全用法,杜绝复炸”的标语,并贴出验证方法,提供“验油勺” ,谁有疑问,可随时验证。人 们对刘洪安的做法大加赞赏,称其为“油条哥” 。 河南郑州的“鸡蛋哥”任庆河因店铺被拆,担心买了他鸡蛋票的顾客找不到他,坐守 3 个月为顾 客兑换鸡蛋,被誉为“当代尾生” 。他说: “很多人说我憨,我说做事要讲诚信,我卖的不是鸡蛋,是 良心。 ” 【设问示例】 “理发哥” “油条哥” “鸡蛋哥”的做法体现了对诚信守则的坚守。诚信守则对公 民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答案提示】见本专题“备考角度透析”之 4。 热点专题十二 《中原经济区规划》获批复 (一)中考重磅热点 2012 年 11 月 17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 ,这是继国家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这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 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 (二)备考角度透析 1.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均分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