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橘红制作过程的国家级制作传承人

明星您当前位置: >>
>> 浏览人物
梁素珍:广东汉剧唯一国家级传承人
客家世界网编辑: 编辑部
广东汉剧唯一国家级传承人。国际一级演员,曾任广东省汉剧院院长、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广东汉剧促进会会长,剧协副主席、梅州市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
广东汉剧唯一国家级传承人。国际一级演员,曾任广东省汉剧院院长、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广东汉剧促进会会长,剧协副主席、梅州市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曾获中南五省汇演优秀剧目奖,梅州市文艺汇演优秀表演奖,2007年荣获&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属客家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客家世界网&;凡未注明&来源:本站原创&者则为本网转载稿,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文化传播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则请原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客家世界网联系。电话:020-,电子邮箱: 。详见本网页底部《网站声明》一栏。
多少年来,闽西南土楼像一朵无人认识的山花,默默……
黄馃的制作是有一套工序的。首先要准备好做黄馃……
松丸是客家人最喜欢的饮食之一。在福建宁化地区……
人物艺术宗亲非遗传承人的守与创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休闲
字体选择:
非遗传承人的守与创
日期: 10:30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
下载文件:&&
  作为社会风俗、生活习惯之文化沉淀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归根结底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东莞一组数据显示,有2人被评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人被评为广东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6人被评为东莞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然而,这批代表着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传承人,面临着传承的困难。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这批非遗传承人大多50岁以上,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的持续性有一定困难。十分难得的是,部分非遗传承人也在不断拓展,为非遗项目赋予了时代的基因,表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
  代表非遗项目发展的传承人现状如何,他们将向人们展示哪些发展新趋势呢?
  1 “矮仔肠”端上奥巴马夫人餐桌
  7月11日,高埗“矮仔肠”第四代传承人吕衬婵带着30多个品种的腊肠和腊味,来到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参加2014东莞文博会。这些品种有不少是新开发的品种,注入了许多时代元素,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东莞“矮仔肠”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始创这种腊肠的原是个矮仔,他挑着长的腊肠上街叫卖,因人矮致有的腊肠拖到地上,沾上很多泥沙,不受顾客欢迎,后来他想办法把腊肠制得短而粗,人们老远就看见那粗大的腊肠,并嗅到腊肠的特别香味,从此生意兴隆,再不用沿街叫卖了。
  至今,人们把一些矮壮的腊肠,视作“东莞腊肠”的代表。
  高埗矮仔肠始创于清朝末年,由当地朱磡村村民吕佳所创,绵延至今已是四代相传,约有100多年历史。高埗矮仔肠物如其名,其外型“短而粗”,风味独特,色彩鲜丽,是东莞乃至广东腊肠中的上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1999年,吕衬婵毕业于中山大学外语专业。她没有接手家族企业,而是进入了国企从事外语外贸工作。出于对家族企业和矮仔肠传统工艺的传承,2007年吕衬婵开始接手家族企业,成立了食品公司主营矮仔肠,坚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以现代商业经营手法进行推广,使得高埗矮仔肠得以发扬光大。
  她说,回到家中传承非遗项目“矮仔肠”,开始想了很多办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于腊肠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油腻、不能即食,且有一定的季节性。”那么,怎么逐个击破这些短板呢?例如,她为腊肠加入了“养生”的概念。在腊肠中加入了小球藻、有机果酱、有机绿茶、陈皮等佐料,创新地制作了一批新口味的腊肠。同时,在外形上做出了创新,改变了以往“又矮又肥”的形象,开发出一系列像肉丸一样的腊肠,推出了即食的系列产品。
  这一批新开发的品种,集中在东莞文博会上亮相,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关注。
  吕衬婵说,每一个品种的开发过程并不简单。以陈皮腊肠为例,她先后尝试了不同年份的陈皮,进行了10多次的尝试,并请来了很多美食家做品鉴,最终才能确定陈皮腊肠的用料比例,以及使用10年以上的陈皮作为佐料,才能制作出满意的食品。
  这一切的创新和尝试,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今年3月,奥巴马夫人访华时,“矮仔肠”中的一个品种巴马土猪肉肠,成为奥巴马夫人餐桌上的一道菜。上演东莞非遗一段佳话。
  她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传承人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非遗项目永葆生命力。而在她的带动下,以非遗项目“矮仔肠”为依托的企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7年间产值从几百万元翻到了几千万元。
  2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
  事实上,“矮仔肠”第四代非遗传承人的吕衬婵,给非遗项目带来的改变,并非每一个非遗传承人都能做到的。
  所谓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是指经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他们需要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能够培养后继人才。
  一组数据显示,经过7年挖掘、整理和申报,千角灯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非遗代表性名录,33个项目列入广东省非遗代表性名录,86个项目列入东莞市非遗代表性名录。作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却没有那么多,东莞共有2人被评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人被评为广东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6人被评为东莞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09年,东莞市共有2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位是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冯怀女,另一位是千角灯制作传承人张金培。
  当年,中堂人冯怀女已经是79岁高龄了,14岁起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造船,几十年下来,从他手中诞生的龙船已有300多条;而张金培是为数不多的千角灯传承人之一,源于宋朝的“千角灯”为纸扎工艺。
  在非遗传承人身上,可以看到鲜明的特点,一是深刻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甚至成为传承人谋生的方式。同时,这种文化生态能够穿越现实与过去的时空,展现先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
  看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冯怀女制作龙船,就会想起东莞“五月朔,饮菖蒲雄黄酒,以辟不祥。食角黍,为龙舟竞渡”的风俗习惯,以及旌旗蔽天、锣鼓喧鸣,水乡片乡乡有龙舟活动的“龙舟月”;一看到莫家拳的第五代传人莫柏许打起拳法,就能想起“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的莫家拳,曾在农耕时代发挥了强身健体、保卫家园的重要作用;一看到黄素明、黄鹤林父子的麒麟舞,就能看到以往东莞山区片娱乐以及盛大节日庆祝的方式……
  也就是说,传承人的重要性正是体现了非遗项目的“活态”,而每个传承人都是非遗项目的具体体现。所以,非遗项目的发展难题,事实上体现为传承人的“后继无人”,使非遗项目的发展难题越来越明显。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在项目传承上,传承人高龄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东莞的非遗传承人基本在50岁以上,而且有一些项目遭遇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困境,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的持续性堪忧。
  东莞餐饮协会会长、花园粥城董事长黎平说,他曾走遍莞邑大地寻找“莞味”美食,也调查了很多非遗项目,接触了很多非遗传承人。这几年来,东莞不遗余力地推行非遗的保护工作,但时间不等人。
  几年前,他曾在万江大芬村接触到几位老人家,他们以制作手工风炉为生,主要销往顺德等地,广泛用于进宅,寓意“有得捞有得煲”(粤语,既有工作做,又有东西煮)。遗憾的是,这些老人家最年轻的也年过70岁了,而制作风炉的手艺怎么传承下去呢?
  同样,他曾在厚街接触到一名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表示不愿做下去了:一来,随着年纪渐长,做这个非遗项目太过辛苦;二来收益并不可观,子女不太愿意参与,而他也不太想子女传承。
  3非遗项目缺乏“造血”功能
  在东莞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农耕文明迅速退去,工业文明成为主导,而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的到来,加剧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在时代浪潮汹涌而来之时,很多年轻人选择了现代生活方式,而没有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
  东莞这批非遗传承人,大多处于一个过渡期,从农耕文明过渡到了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之前,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也渐渐感到不适。在东莞的非遗圈子里有一段故事,几乎成为非遗传承人的缩影。
  在被评为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两个月前,“中华第一灯”千角灯唯一传承人、年逾90岁的张金培去世了。这给东莞非遗留下了一个无限的遗憾。
  资料显示,千角灯源于宋朝皇室,为纸扎工艺,集纸扎、剪纸、绘画、刺绣等民间传统工艺于一体,其精妙之处在于灯的结构有1000个角,每个角可点燃一盏油灯,堪称民间工艺瑰宝。
  15岁时,张金培就随师傅做彩灯。由于当年学做千角灯完全没有图纸资料,他只能靠师傅口传指点,甚至偷师学艺,才掌握了千角灯的设计和制作技艺。
  2004年,广东省民协启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各级政府下决心要让神秘的千角灯重放光彩。当时还在世的尹全和张金培两位老艺人废寝忘食,依靠回忆40多年前扎制千角灯过程,一家三代齐上阵,夜以继日地苦干了8个月,终于让千角灯重现人间。
  随着尹全和张金培两位老艺人的逝去,千角灯的传承似乎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
  千角灯的传承过程,折射了东莞非遗传承人的尴尬现状。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传承着某一种技术或技艺的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这种技术和技艺蕴含着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尽管在经过充分挖掘之后,张金培的儿子、女儿都会做一些,有机会成为千角灯的传人。2010年,已64岁的东莞千角灯传承人张树祺,成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当然,这是后话。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非遗项目的青黄不接,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张金培40年没有做过千角灯,而现在千角灯的传承人张树祺曾是一名理发师,当时只是学扎灯8个月,后来通过研究遗留的资料不断提升。
  比张树祺晚一些,2012年,做了65年公仔的东莞非遗项目茶山公仔传承人林暖钦在72岁时成为省一级的非遗传承人。但是,除了传统拜祭的节日之外,公仔的销路并不好。更遗憾的是,现在年轻人不再从事这些低利润的工作了。
  非遗传承人的发展难题,最终变为非遗项目的发展问题。例如,最红火的东坑卖身节靠的是政府投资和支持,每年类似泼水节玩耍一番就结束了,自身缺乏“造血”功能,没法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
  有人认为,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在民众物质需要基本满足、精神需求高涨的时候找不回传统文化遗产的悔恨,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都非常重视对传承人的研究和保护,这为全面开展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启示。
  东莞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的现状,给非遗项目的传承带来了挑战。那么,东莞应该怎样通过保护非遗传承人,来保护非遗项目呢?
  以新思路 打开新格局
  ■非遗传承大家谈
  省级非遗莞香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欧说,非遗传承人首先要保持端正的态度,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再进一步,非遗传承人还要多一份社会责任,要无私传授经验,使技艺透明化,带动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仔细分析,在东莞的非遗传承人中,有的选择了不变,保持原有的风貌和内涵,有的选择了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时代的元素。
  像茶山公仔一样,作为农耕时代的风俗习惯,未孕未育的已婚妇女,需要购买几个公仔,存在兜里,祭拜神灵。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至今,茶山公仔基本原貌地保留着原来的风俗,但与当下的风俗不太吻合。
  不过,东莞也有一些非遗项目表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像“矮仔肠”第四代传承人吕衬婵一样,以非遗项目为依托,实现了产业化,不断开拓市场,也拓展了非遗项目的内涵和外延。
  东莞餐饮协会会长、花园粥城董事长黎平说,非遗项目难以传承,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背后的原因:无利可图。
  事实上,东莞运作得好的非遗项目,大多数市场化程度高,而那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项目,自然越来越被边缘化了。以茶山公仔和千角灯为例,在市民的生活中,两者均不是生活必需品,销量自然不大,而要支撑起非遗传承人一家人的开支,自然也有一些难度。
  那么,对于那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非遗项目,该怎么办呢?近年来,东莞对非遗传承人,有一定的经济补贴,每年补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人3600元,省级每人2400元,市级每人2000元。然而,政府的补贴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非遗传承人的不懈创新,来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
  黎平建议说,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传承人本身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传承和坚守。同时,政府必须要重视非遗工作,对年轻人给予引导,给予中小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扶持,让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来说,尽量需要用新的思路,打开新的格局,特别是农耕时代遗留的项目,需要注入新的时代基因,拉近与市民的距离。
  他说,对于那些濒临失传、实在无法实现产业化的,那就用图书、图像和视频等方式,以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以供需要的后来者有资料可查。非遗项目只有属于这个时代,才能有新的生命力。【宣纸人物】国家级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邢春荣大师
【宣纸人物】国家级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邢春荣大师
观瀑阁宣纸生活馆
  邢春荣,1954年生。19岁进入泾县宣纸厂。现任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兼宣纸研究所所长。其晒制的宣纸于1979年、1984年、1989年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研制的千禧宣,于2000年被作为最大的手工纸登录吉尼斯世界纪录。2007年,他成为宣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宣纸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因原产于宣州府(今安徽宣城)而得名。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其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在写字时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由于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因为在选择和工艺流程上都颇具特色,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留存与发展,不仅对研究中国传统造纸技术是重要的参考,另一方面,对研究中国书画传统及文人审美心理流变,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宣纸传统制作的工序多达一百多道,鲜有人能洞悉全貌,而邢春荣是极少数熟悉宣纸制造工艺各道程序中的一位。在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旧筒子楼里,南都记者采访了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邢春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经历很难复制”,正是其勤奋、悟性、机缘,以及国企的特殊经历,成就了这个“半路出家”的传承人。  宣纸“纸寿千年”和原料密不可分  初期泾县宣纸厂里姓曹的师傅占90%以上,到我进厂时,曹氏一族还占60%,此后越来越少,目前只剩二三成。曹氏深知做宣纸有多艰辛,子女很多都去外地闯荡了。  南都:首先我想问一下,宣纸原料有何特别之处?   邢春荣: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这与原料密不可分。其主要原料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都与泾县关系密切。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古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东西头为山地丘陵,中有一条河谷平原。青檀皮是由泾县及周边喀斯特山地丘陵生长的青檀树,经过砍伐枝条、浸泡、剥皮得来的。与其他皮料相比,檀皮纤维细长,润墨性更好。伐条多在霜降后至次年一二月———青檀进入休眠期后进行,每三年砍伐一次;沙田稻草是取自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长的水稻秸秆。与一般的泥田稻草相比,这种稻草灰杂质少,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因此韧性强、制成的宣纸色泽洁白不易腐烂。根据檀皮和稻草的配比,宣纸可分为特净、净皮和面料三大类。  南都: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宣纸制作的?   邢春荣:我1973年进的泾县宣纸厂———即现在中国宣纸集团前身。当时宣纸厂缺人,招工领导组一下来,我所在的廊桥镇像炸开锅一样,年轻人挤着去报名。那年我19岁,没想到家庭出身、年龄、体检几项考核都顺利过关,就成了宣纸厂工人。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跟我一批进来的20多人,现还留厂的不超过5人。在厂里,无论是年龄还是工龄,我都是最长的———等到明年,进厂就整整40年了。  南都:在此之前,你对宣纸制作了解多吗?   邢春荣:说心里话,进厂前,我对宣纸一点概念都没有。在当时,哪里知道什么是宣纸?只知道跟农机厂、化肥厂一样,都是响当当的国营厂子,能进单位、有份工作就不得了了。  南都:国营厂成立之前,宣纸是以什么模式生产与传承的?   邢春荣:这要从宣纸的发祥地说起。宣纸源自泾县小岭,地处黄山余脉,距乌溪三十余公里。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之称,“坑”就是山谷。从宋末至民国,曹氏一族就在此繁衍,以家庭作坊的形式,村村户户世代以造纸为业。抗战后,宣纸生产逐渐衰落。直到1950年,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北京荣宝斋派人到泾县调研,觉得小岭坑坑都窄,扩大生产须“另起炉灶”。第二年,小岭十三坑的曹氏被迁出,全部纳入宣纸联营处。1954年公私合营后,宣纸工人逐步被集中到现在的乌溪,小岭被改造为原料基地。  初期泾县宣纸厂里姓曹的师傅占90%以上,到我进厂时,曹氏一族还占60%,此后越来越少,目前只剩二三成。曹氏深知做宣纸有多艰辛,子女很多都去外地闯荡了。  南都:你刚开始从哪道工序学起?   邢春荣:宣纸制作从皮、草料制浆到成纸共十八道大工序、一百多道小工序。入行学徒都要从宣纸制作的第一道工序“选料”做起,学习整个“燎草”制作过程。  我第一个师傅是原料车间的曹一本(据说是小岭曹氏26代传人)。在他指点下,用铁耙子将稻草秆上枯叶勒去,割去稻穗头,再扎成小草把。扎好的草把要用木碓舂砸,舂碎草秆,土话叫“破节”(即捣草)。破节后放入河水浸泡。并用石头压住,不让草把露头,以防草把变色、腐烂。夏季需浸泡约十天,冬天需一个月。浸泡以后用石灰水腌制,腌制稻草的时间、温度、水质,都是十分讲究。腌制后再挑上山晒。晒干后把石灰滤掉,将稻草重新扎成把子,放在锅中蒸煮。上述步骤须重复一次。经过两次蒸煮的燎草“半成品”,会被我们运到山腰石滩上日光摊晒,“日晒雨淋”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自然漂白。檀皮的制作与燎草制作大体相当。  南都:石灰腌制有何作用?为何要日晒雨淋一年之久?   邢春荣:石灰腌制蒸煮是传统工艺里的重要一步,一是加快草料脱胶及木质素分解,提高纤维的纯度,另外还大大增加碱性。碱性提高一是防虫蛀,二是延缓空气对纸张的酸化,通过中和作用阻止宣纸老化变质。宣纸比其他纸的碳酸钙(碱性)都要高。  日光摊晒主要目的是对纸料天然漂白,与化学漂白相比具有不变色、更耐久的特点,这是机器短时间漂白无法取代的。此外,位于山腰的晒摊是用石头沿倾斜山体铺成,石头间有缝隙。雨季可迅速排水以防浸烂燎草;夜间山体水分又会透过缝隙湿润燎草。  南都:你做原料有多长时间?  邢春荣:我记得燎草制作的前期“扎草把”,师傅会教如何巧用大拇指打活结,好让草把在浸泡后轻易摊开,使石灰浸入。当时大拇指被扎得都出血了,草把上血渍斑斑。有女孩子痛得直哭,受不了这么辛苦枯燥的人就陆续离开了。不到一年时间,该淘汰的被淘汰,因为我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吃苦肯干被抽调到晒纸车间,工种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  南都:你还记得工作第一年收入多少吗?  邢春荣:第一年16元/月,第二年18元/月,确实很艰苦。招工进厂时,我属于临时工,那些下放到农村的知青被招进厂直接是正式工。  除了勤奋、悟性,还有机缘  虽然我当时算是他们老师傅的领导,但技术第一,在做事上必须尊重他们,每次开会做报告前,我都给每个老师傅把茶泡好。  南都:你学晒纸用了多长时间?  邢春荣:晒纸是我最得意的手艺。别人学晒纸工艺通常需要五年时间,我只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就已经掌握。  南都:那么短时间掌握晒纸技艺,是你个人有这个天赋吗?  邢春荣:除了悟性好和勤奋外,也跟一段机缘巧合密不可分(笑)。我进厂那会,宿舍紧张,我和另外3人被安排在大会堂里住,就在舞台上搭木头床。70年代条件真是苦。夏天还好,一到冬天冻得根本睡不着。说来也巧,晒纸车间与大会堂隔得很近。晒纸需要火墙,火墙也叫纸焙,是用土和砖砌成的“夹火墙”。墙内砌有烟道,通过烟道口点燃柴火或煤炭,使热气钻进烟道,让火墙发热。大冬天我们四人就跑去晒纸车间取暖,用土话讲叫“捂焙”,全身暖和了再回冰窟窿睡。  取暖时闲着也是浪费时间,我就看晒制师傅如何“点角”(即揭纸)。晒纸的头道工序是点角,捞出来的纸像豆腐一样很厚,需要先从一角揭起,再顺势将整张纸揭开。看多了自然想试试,师傅就教我怎么揭。一看,哎,角点得不错!于是又帮他牵纸。师傅说:“牵得有模有样,要不再晒一张?”晒纸即焙纸,将揭起的湿纸贴到火墙上烘干,用棕毛刷在湿纸上“画八字”,从上往下刷。动作看似不经意,实际有规律和节奏,包括幅度都有规定,如一张四尺宣,手工十八刷。一名晒纸师傅一天要烘1400张宣纸。  所以离开原料车间后,领导问我愿意进捞纸车间还是晒纸车间?我毫不犹豫选择晒纸。  南都:晒纸、捞纸哪个更辛苦?  邢春荣:从程序先后上看,先捞再晒,但两者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都非常高,都是最关键工序。捞纸、晒纸,被我们合称为“水深火热”。捞纸师傅是冬天受罪,纸浆池水冰冷,捞纸每天要浸泡上千次,所以很多捞纸师傅都有关节炎;晒纸师傅是夏天遭罪,晒纸所用火墙常年保持70至80度,门窗要关严,所以晒纸师傅想胖也胖不了。  南都:在晒纸车间工作时哪位师傅带你?  邢春荣:刚调到晒纸车间,同样是先给学徒分师傅。1973年时,晒纸车间的工段长叫曹理仁,他来指派各自的师傅,结果分来分去,其他新人都有着落了,就是没给我分师傅。我心里七上八下,问曹理仁“我跟哪个师傅学?”曹说“你跟我学。”  当时我很担心,因为曹理仁人很严肃,不苟言笑。还有个师傅很随和,我想跟他学。曹也知道我基本上会了,上班期间,我一些不规范的动作,他会帮我规范。毕竟我以前是跟人随便学,随意性较大。一般人要跟着学12个月,师傅才会放手让你单干,5个月后我就独立干活。  过去讲晒纸技术好的师傅“四五六一把抓,棉连带扎花”。“四五六”是指纸的规格,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棉连带扎花”就是说纸非常薄,操作难度很大。最薄的纸一动就破,晒纸行业很多老师傅,晒一辈子退休了,也不一定能晒六尺的纸。尺寸越大越薄难度越大,因为纸是湿的,加上步骤多。  南都:1987年后,你先后担任泾县宣纸厂312分厂的晒纸车间主任、厂长等。从事岗位对你的宣纸制作技术有帮助吗?  邢春荣:1987年到1997年,我在312分厂这段时期,恰恰是我技术迅速全面提升的阶段。坦白说,这段经历和所得经验很难复制。  到1987年,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后,市场需求扩大,但泾县宣纸厂产量遇到瓶颈。恰好附近有个发电的三线厂连年亏损,面临改制。当地政府决定,把三线厂直接移交给宣纸厂。那时我已是总厂晒纸车间主任,作为企业骨干人员、重点培养对象,被调去筹建312分厂。  当时最大的难题是,我只接触过两个工序,制浆车间、捞纸、检纸车间如何操作都不晓得。但作为管理者,要监督每个流程质量、协调沟通各车间存在的问题。比如我要跟晒纸、捞纸同时打交道,纸捞得好坏我都要和捞纸工人交流。  考验最大要属纸浆环节。光纸浆车间就集合了几十个工种,檀皮、燎草调配比例很复杂。为了研究制浆,我成天翻材料、请教师傅,我最瘦的时候不在晒纸车间,而是这个时期,体重只有90斤,也没有周六周日,24小时脑子里全是制浆。说心里话,要不是这段特有的经历,整个宣纸行业的技术,特别是制浆核心,我不可能全面掌握。  虽然我当时算是他们老师傅的领导,但技术第一,做事上必须尊重他们,每次开会做报告前,我都给每个老师傅把茶泡好。  再过七八年就有断代的危险  宣纸厂的员工子女基本都不会从事这一行当,他们也不希望自己子女做宣纸,能出去闯尽量去大城市。这些宣纸厂里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母如何“水深火热”。  南都:目前你们公司一线技工的平均年龄是怎样的?  邢春荣:我们厂里很大一部分员工年龄都在45岁以上,有些是返聘的。员工平均年龄42-43岁。现在这批员工精力还好,再过七八年就有断代的危险。  南都:他们的子女愿意学这行吗?  邢春荣:坦白说,宣纸厂的员工子女基本都不会从事这一行,他们也不希望自己子女做宣纸,能出去闯尽量去大城市。(我女儿在县城当公务员。)这些宣纸厂里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母如何“水深火热”。  南都:招工有何条件吗?  邢春荣:我们厂在市场的门开着,愿意学随时都能来,只要身体好、愿意吃苦,年龄30岁也可以,基本是“零门槛”。我们最近专门派人到陕西、贵州、四川去招工。从陕西过来6个20多岁年轻人,可干了没几天就跑了。  南都:是否能在收入方面增加吸引力?  邢春荣:刚进厂的技术人员平均工资是3000多元/月,为让年轻人来学,现在工资又在调整,大概到明年1月份工资要到4500元/月左右。  南都:考虑过开办学习班?  邢春荣:5、6年前,泾县县政府专门在我们宣纸工业学院办了宣纸技艺班,每届学制3年,专门为宣纸行业培养捞纸、晒纸、检纸人才。我负责牵头,还为给宣纸学校编了宣纸教材。我们企业给就读学生的优惠政策是:你读书三年,到厂里实习,每天给你发400元补贴;实习以后你只要进这个企业工作,三年学费全部返还,等于是义务教育。  目前已办了两届,第一届大概30人毕业,有28人来到我们企业,最后剩下3个人。也可以说,只剩两人,因为有一个改做秘书了。不过最近厂里来了几个年轻人,都在努力学手艺。我们师傅把他们当宝贝一样护着,不能骂他。搁我进厂的时代,徒弟哪里做得不好,师傅立马上打手,现在师徒角色都换位了,下班以后老师傅还要把工具收拾好,洗洗擦擦,放好,徒弟一下班就走了,他不管你这个事。时代变了。  与宣纸人才传承危机相比,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危机倒是可解决的。例如由于水稻优良品种推广,长秆沙田稻草种植越来越少,且收割多用机械,对稻秆造成破坏。政府已在着手解决,包括提高沙田稻草回收价格,建设原料基地等。  南都:在宣纸文化对外推广上,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做了哪些努力?  邢春荣:我们的宣纸文化园2005年动工,2007年10月对外开放。做文化园时,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当时泾县当地政府要打造旅游强县。站在公司角度,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把宣纸传统工艺展示出来,这是大家最感兴趣的。  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宣纸古法生产技艺制作流程展示。宣纸文化园二期工程(宣纸传习基地)正在筹划与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宣纸古籍印刷、宣纸博物馆、书画长廊、文房四宝与书画市场、江南民俗园等部分。这次花了300多万,专门请了国家顶级的设计师设计。  南都:你刚才提到宣纸古法生产技艺,有哪些是文化园有展示,但实际生产已经改良不用的?  邢春荣:比如碓草技艺(即捣草),将檀皮、稻草放在石臼里,臼打以捣碎纤维。最传统的碓草是靠水力驱动,现在已改为电碓,其中的技巧连我们也不清楚。我们打听到有个姓曹的师傅,一辈子就干碓草工种,通过巨大的水轮代替动力。我2005年登门去请教,想请他“出山”,他耳朵不好使,跟他交流非常困难。2006年把他请到现场,指导工人如何操作,那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2007年他就过世了。试想如果我们晚一步,这道传统技艺就失传了。  南都:你现在主要负责哪一块?  邢春荣:按照公司分工,我现在一是技术顾问角色,二是宣纸研究所所长。这个所长职位是“因人而设”。我进厂40年,现在退下来了,去哪儿都不合适,为保持副总级别的待遇不变,为我专门设立了一个研究所。比如客户反应你的产品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技术人员答复不了的,或有难度,就让我老邢去看一下。  宣纸制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书画纸与宣纸的成纸虽都是手工完成,区别在于用料上,书画纸是从河南、河北购买龙须草;制作周期上,相比宣纸一年的周期,书画纸只需几天即可完成。  南都:听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泾县有上百家纸厂?  邢春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起来一百多家,大浪淘沙几轮下来,现在真正做宣纸的也就十几家。但如果包括书画纸这一块,泾县作坊式的生产起码也有一百多家。书画纸与宣纸的成纸虽都是手工完成,区别在于用料上,书画纸是从河南、河北购买龙须草;制作周期上,相比宣纸一年的周期,书画纸只需几天即可完成。  南都:现在很多热钱、闲钱涌入宣纸制作,你觉得对宣纸行业利多还是弊多?  邢春荣:从人员稀缺、原材料紧张角度看,肯定对这个行业不利;但如果是从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看或许是好事。关键在于,热钱的涌入,让我很担心是不是一些厂家是不是真心在做宣纸。扰乱市场,假货泛滥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规范管理。  南都:从清朝开始,日、英、美曾多次到泾县企图窃取宣纸制作工艺。你们现在对这类“客商”如何防范?  邢春荣:上世纪80年代,我们厂的车队都标有“泾县宣纸厂”,车队到黄山那边运檀皮,两个日本人开车跟着车队直接进了总部。其实没有窃取什么机密,我们发现后直接把胶卷曝光了。当时80年代初期,我们总产量60%-70%都出口到日本。后来我们车上的厂名都改成“542”了,542是指我们宣纸厂1954年2月成立国有企业。  现在日本有一个书道团,每年都要到我们这里参观。现在什么都给他看,除制浆车间保密外。宣纸品质的好坏关键是在制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们想偷也偷不走。宣纸技艺靠言传身教,其次我们乌溪河有两条支流融合,一条呈弱碱性,真正的山泉水,常年不被太阳照射水温很低,但浑浊度几乎为零,适合原料加工;另一条呈弱酸性,适合成纸工序用水。  南都:宣纸这么多道工序,你或者你认识的其他师傅,有没有人能精通所有工序?  邢春荣:宣纸制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人不可能精通所有工序,能熟练掌握一、两门已经很了不起。  作为首批国家级宣纸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大家可能觉得我应该掌握所有技艺,但与紫砂壶、雕版印刷不同,我一个传承人不可能造出哪怕一张宣纸。单说晒纸,没有五年,不可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晒纸技工。我们每次出去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至少要去四五名师傅才能展示相对完整的宣纸制作过程。  南都: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有哪些途径?  邢春荣:宣纸传承的途径只有一个———“言传身教”。每道工序由师傅一边讲一边示范给你看。再有就是通过学徒实践,师傅在一旁手把手纠正,用肢体接触让你体会每个动作的轻重、幅度、节奏等等。比如捞纸车间,通常是由师傅“掌帘”,徒弟“抬帘”,两人配合共同将纸帘斜插入制浆,荡帘幅度深浅都需要徒弟悉心体会。所以每道工序都应有一个传承人才对,所有传承人组在一起,就是一个宣纸厂。(南方都市报)邢春荣
中国唯一的世界级宣纸工艺传承人,曾担任中国宣纸集团副总、总工程师,男,1954年3月生。他进入宣纸行业40余年,通晓了宣纸生产的大部分技艺,是宣纸古法生产的主要倡导者与实施者。其晒制的红星牌净皮四尺单于1979年、1984年、1989年三次蝉联国家质量金奖;由他主持生产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国五十周年纪念宣纸在市场上呈现脱销之势。研制的千禧宣,于2000年被作为最大的手工纸登录吉尼斯世界纪录;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起草了《宣纸》国家标准;现任中国宣纸行业协会会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杨邱老师网校 , 专注免费的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州橘红caianso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