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万科争夺战谁赢了当年为什么要放弃万科股权

王石为什么不要股权?-百科大全-就爱阅读网
王石为什么不要股权?
大家会误以为归个人的40%是王石的个人股份,其实,这40%是股改前职工个人的股份占比,即529.868万股,股改后总股本变大,占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这12.84%中的一小部分!$万科A(SZ000002)$1988年深圳市政府万科股份化改造方案,按王石的好友秦朔“王石为什么对民营企业开炮?”一文所说:“1988年深圳市政府批准万科股份化改造方案,原现代企业公司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合1324万股,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资金2800万元。最后总计4100万股的股份中,万科职工股应得的股票约为500万出头。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股改文件,这部分只能有10%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很客观地说,与那些完全是依靠自己奋斗、只是不得不带个“红帽子”的创业企业相比,万科先天就是国企,按照当时政府的股改规定,您为首的创业者能够量化到自己头上的股份比例非常有限(当然你们放弃的股权价值累积至今也是天价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主张万科董事会要长期性地从报酬上善待您的原因)。”在同花顺软件上查上市公司中的历次股本变动,可知秦的文章说出了事情真相,1988年开始股改,上市前净资产1324.67万元折合1324.67万股,一元一股,国家占60%,即794.8万股,职员占40%,即529.868万股。1991.年1月29日完成股改上市募集股民资金2800万元,也是一元一股,折合2800万股,总股本变成4124.67万股,经过这次股改上市,社会公众股占67.88%,地方国资占19.28%,职工占12.84%,且大部分是集体持有,量化到王石个人头上的股份很小,他最后放弃了那一小点股份。不知是王石的误导还是财经媒体故意错误报导,连央视财经《遇见大咖》的报道也是说:“4100万股份中,40%归个人,60%归政府,而王石主动放弃了个人拥有的股权。”这里有两个错误,一是把股改前政府与个人股份占比当成了股改后股份占比,4100万股份是股改后的总股本,此时根本不可能有40%归个人,60%归政府,如果这样说股民的2800万股份在哪?二是这样报道的结果,大家会误以为归个人的40%是王石的个人股份,其实,这40%是股改前职工个人的股份占比,即529.868万股,股改后总股本变大,占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这12.84%中的一小部分。长期以来大家都错误地以为万科是王石的,王石可以控股万科而他没有这样做,事实是当时的制度、观念和舆论根本不允许他这样做,也根本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除非他一开始就单干,所以,确切的说法应是万科的王石而不是王石的万科。万科后经多次增发向市场募集资金,原第一大股东也从地方国资换成了央资华润,后来华润占比也仅15.23%,是第一大股东,但不是控股股东,所以,万科不是国企,国资委管不着,万科只是一个有第一大股东的公众公司,也就是王石说的混合制。万科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呢?万科的总经理郁亮一次向当时华润的老总宋林汇报工作,谈万科的远大规划,宋林问:“那股东的利益在哪呢?”诚如第一大股东央企华润尚且如此无奈,可见王石背后的力量和王石有多大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这种混合制当时并没有阻碍万科的发展,相反万科得以高速发展。可以说,王石及管理团队是有巨大贡献的,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以前的无利害关系的管理人员现在都成了既得利益者,为确保既得利益,管理层明着一个盈安合伙人金鹏资管计划,背后一个德盈资管计划,被曝已购买万科7.79%股权,涉及资金60亿元,资金来源成谜。这是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而宝能的突然闯入令王石们惊慌失措,一下子......余下全文>>
目前深万科A的持股情况:王石持762万股,郁亮持有731万股。按照股权来说,王石是万科集团最大的股东,且王石作为万科集团董事会董事长,是理所当然的话事人。 郁亮是万科集团总裁,CEO,最高行政长官。 郁亮之所以持股紧跟王石,是因为王石在19
股份改革前,签字同意的。同类型企业改制没签字放弃股份的老总后来大多被抓了。
如何让一个员工更努力工作呢,无非就是让他为自己打工!
资本的博弈,政治和金钱的交易,企业未来规划与发展理念的分歧,万科集团股东和董事会内部的分裂,ZF幕后要参上一脚,加上王石已经到年岁,等等交织在一起,导致王石受到的内外压力空前,有些不堪承受。
他说他很自信,不要股权也能掌握好管好公司,也说害怕突然有钱会很危险,特别是在当年。
资本的博弈,政治和金钱的交易,企业未来规划与发展理念的分歧,万科集团股东和董事会内部的分裂,ZF幕后要参上一脚,加上王石已经到年岁,等等交织在一起,导致王石受到的内外压力空前,有些不堪承受。
宝能系盯上万科这才是真实的资本市场,过去万科股权一直都比较分散这是致命的死穴也暴露了万科的狂傲以为没人敢把手伸向自己。从市场的角度讲宝能的行为没有任何的问题只是万科这个宝贝儿子被人给动了不知道哪个老子会不高兴这就是中国社会体制
王石拥有: 159.01万股 总股本: 万股 流通A股: 万股 流通B股: 万股 H股: 0.00万股 占流通A股: 0.016891%
1、万科集团之所以能够有目前的规模,与一开始王石股权融资分不开的。将股权不断稀释,换取资金进行产业扩大,而不是无偿放弃股权的,只是利用另一种方式获取利益而已。2、万达集团总体发展速度虽然不如万科,但是王健林股权稀释程度也要远低于王石,所以造成王健林股权比较集中。3、前者通过公司扩大,掌握经营主导权从而掌控公司,为自己博取利益。而后者通过控股,直接控制公司,为自己回去利益。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王石为什么不要股权?》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王石当年为什么要放弃万科股权?_凤凰资讯
凤凰新闻客户端出品
王石当年为什么要放弃万科股权?
作者: 第752期
第752期【导语】持续了大半年的&宝万之争&即将进入收官阶段。23日晚,宝能宣布,反对万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同时指责万科已成为内部人控制的企业,前第一大股东华润也随即回应,
王石第752期【导语】持续了大半年的&宝万之争&即将进入收官阶段。23日晚,宝能宣布,反对万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预案,同时指责万科已成为内部人控制的企业,前第一大股东华润也随即回应,重申其反对重组预案的立场。目前,宝能集团方面及华润合计持股比例高达39.6%。26日下午,宝能系图穷匕见,向万科董事会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主要议题是提请罢免万科董事会董事王石等其他10 名董事的职位。这也就是所谓的&宝能系&要血洗万科管理层,清理万科创始人王石出局的事件。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头羊,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到2010年,其销售额就突破了千亿元,如今市值2600多亿元。作为万科创始人的王石为什么最后落得即将被扫地出门的结局?该怎么看待今天的结果?日,&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正式对外营业。1980年代,王石放弃股权当职业经理人曾是业内佳话如果王石至今握有大量股权,是大股东,那么今天的一切纷争都不会是问题。事情要从1980年代说起。1984年,33岁的王石在深圳创办了万科的前身&&&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办公设备,视频器材的进口销售业务。1988年,通过股份化改组,公司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进入房地产产业。到1991年底,万科的业务已经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饮料、影视、广告、印刷、电气工程等各大类,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以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1994年开始,万科放弃多元化业务,退出与住宅无关的产业。同时,减少房地产产品品种,从多品种经营向住宅集中。多年来专注于住宅的开发,让万科在该领域无人匹敌,在多年后成为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就连万达也避其锋芒,转而在商业地产中树立霸主地位。到去年底,万科管理住宅社区843个,管理面积约2.1亿平方米。万科的成功不仅在于做的早,专业,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起了成功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优秀的团队,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分化的产物。为了适应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和规模较大的现代产业的发展,分散的私人资本可以利用股份制这种形式,对权能完整的私人所有权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化。1988年进行股份制改革时,原计划王石可以获得4100万股本中的40%,但他在最后一刻放弃了。王石解释过放弃的原因:一是他自信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仍然有能力管理好万科;二是在上世纪80年代,突然变得有钱是件危险的事情。&1995 年开始评选大陆富豪100 名,排第一的不时更换名字,但我从来不在100 名的名单里。其中原因是:1988 年万科股份化改造,4100 万资产做股份,40% 归个人,60% 归政府,明确资产的当天我放弃了自己个人拥有的股权,一直到今天我在万科拥有极少的股份。&之所以放弃资产,第一,我觉得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选择了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不用通过股权控制这个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国社会尤其在80 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讲,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钱。在这个社会的这样一个文化,大家认同上呢,就是不管你合法非法,你非常有钱就不认同了。在名和利上只能选一个。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有分析认为,在当时,&投机倒把&、&长途返运&、&雇工剥削&等罪名还没有正式取消。如果王石敢拿40%的股份,可能随时会被举报,被判刑。这一选择的确也成就了万科,在一个更为分散和均衡的股权结构下,职业经理人帮助万科稳步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今天上午万科管理层公开信仍然坚持这样的说法,&1988年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创始人团队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股权,是为了避免公司成为少数创始成员乾纲独断的僵化组织。正因为如此,万科建立了中国企业当中可能是最平等的文化、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和最有效的纠错机制,吸引着一批批优秀的理想主义者加入万科。&1994年12月,万科荣获深圳市颁发的&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企业金鹏奖&,王石荣获&深圳市第一届优秀企业家金牛奖&。当年的决策如今看,并非杞人忧天但股权分散给万科带来无穷后患,乃至惹来今日之祸。万科管理层能够持续不断地为股东创造价值,使得资本争相追逐,但当资本得手后,管理层却面临命运不在手的窘境。1994年,刚刚上市三年的万科,就被低迷的资本市场盯上了。当时君安证券联合4家股东对万科发起&进攻&,试图进入万科董事会,而其加起来共持有万科股权不过10.73%。就这么点股权,当年就把万科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这次宝能系举牌万科也曾被&预言&过。早在2014年万科股价低迷之时,郁亮等高管就表示要警惕&门口的野蛮人&,并且指出:像这样手里有好牌,却不想利用它的价值,又习惯于舒适日子的公司,如果赶上市场低迷、投资被套住的时候,&野蛮人&就会出现。事实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的创始人被逐出公司的,王石绝不是第一人。1985年,史蒂夫&乔布斯被逐出一手创建的苹果公司。后来乔布斯回归苹果,力挽狂澜将苹果打造成科技史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但乔布斯式的故事,发生在王石身上的概率极小。回过头来看王石当年放弃股权的举动,并不是虚情假意,更不是杞人忧天。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怪胎。中国企业家纷纷重视掌握股权、表决权的清晰安排,大多发生在2000年后,尤其互联网经济崛起之后。而与万科同时代经过国企改制的企业至今很多仍然是一笔烂账,创业者身陷囹圄的所在多有。王石和田朴珺王石的痛苦,在于以创始人心态当职业经理人此次王石的悲剧,除了历史进程原因,当然也有个人因素。从宝能敲门开始,王石表现得过于自信,过于直率,太不老谋深算,率性而为。过早暴露了决绝的态度,又不能有效的合纵连横,最终大股东关系搞得很差。不断刺激大股东的,很多就是自己乾纲独断甚至可能说是暴走的行为。用评论员魏英杰的话说,&作为公司创始人,王石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理解;但作为职业经理人,这可能已经越过边界,走得太远了。&@当当李国庆经常有惊人之语,但他对王石的评论值得人们参考&&&对他一些高论我们一笑了之,毕竟他读书少。此次宝能,华润与王石之争,我忍不住为王石说几句:1,王董事长对股东有好恶且表达出来,不等于对资本不尊重。2,王对宝能老板价值蔑视不等于王对民营资本不尊重。王希望国企做万科第一大股东,是万科权益之计谋,不等于对国有资本献媚。3,西方体制,董事长就是半退休,但王还在东西方为万科做形象代言,年1000万收入,不高。4,王和田是他们私事,由此我也没看出王的私德有问题,但大众反感此,对万科是负面,可王石及团队当年为改制大局牺牲了股权,我们就不要再要求半退休的老人再次牺牲,且此次是爱情。5,此次处理大股东关系的技巧太差了。&这两天,社会上出现了对王石长期游山玩水留学拿高薪的质疑。有关如何看待王石和他的公众形象,都成为了一个问题,王石的&情怀&成了调侃和批评的对象。前万科管理层成员毛大庆在朋友圈写道:&这个社会要进步必须学会不以成败论英雄,没有永恒的正确,没有永恒的英雄,只有永存的精神。&(更多有用有理有趣内容,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sanjiangxing&)
凤凰网 官方微信微信扫描二维码  近日来,资本市场上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宝万之争.目前事件虽然暂告一段落,却还是大众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其实商场上的事情,基本上是利字当头,春秋无义战,宝万之争也没有所谓的正义方邪恶方。然而,宝万大战的一方领军人物王石多年来苦心孤诣经营自己视金钱如粪土,爱企业如生命的个人品牌,其本人的经历已经“事件变成了历史,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导致另一方领军人物姚老板的野蛮人形象昭然若揭。  据说,万科当年上市,王石主动放弃万科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这不但导致他没法成为富豪,还为现在的野蛮人入侵留下隐患。万科现在的总市值2000多亿,百分之四十则近千亿,这些财富都因为王石放弃而归国有,这是何等豪气大方。然而,事实的真像并非如此。  按照王石的说法:“1995年开始评选大陆富豪100名,排第一的不时更换名字,但我从来不在100名的名单里。其中原因是: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4100万资产做股份,40%归个人,60%归政府,明确资产的当天我放弃了自己个人拥有的股权,一直到今天我在万科拥有极少的股份。”其实,这一说法极经不起推敲,就算他不放弃这部分股份,中国前100名富豪无论怎么轮都不应该轮到他。  熟悉万科历史的人都知道,万科的前身是现代科教仪器。因为这家公司是王石一手创建的,大家都顺理成章地认为,现代科教仪器就是王石个人的,只是由于当时的环境,不得不戴了一顶国有的红帽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代科教仪器是国有企业,王石只是的创始人之一,这家公司还有其他创始人以及众多的员工,包括王石当年的上司张西甫。从王石的口中,曾经透露这样的信息:现代科教仪器的第二年起,他对公司进行承包,上缴一定利润之后,收益归公司所有。如果本来公司就是他的,除了挂靠费,利润理所当然归他所有,承包则无从说起。  根据公开的资料,1988年,现代科教仪器经政府批准股份化改组方案,原公司的1300万元资产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特别人民币股,由境外投资者购买,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由此可见,所谓的40%归个人,是股改之前的40%。否则,公司原始资本1300万元,社会募集资本2800万元,这家公司却由国家和职工分别占60%和40%,社会资本投了2800万元的真金白银却1股都没有,那就是对社会投资者明目张胆的抢劫了。  如上所说,归个人的股份是股改之前的40%,也就是1300万股的40%等于420万股。由于现代科教仪器并非王石个人的公司,而是国有企业,公司有联合创始人和众多的员工,王石可以真正拥有的只是这420万股的一小部分。据说,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股改文件,这部分只能有10%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也就是说,即使王石当年不放弃股份,最多能分到他头上的也不会超过50万股。  为计算方便,我们假设王石当初可以拥有50万股,约占占上市后总股本1.21%,按照今天万科的市值2000多亿算,王石当年放弃的股票起码值10多亿呢?其实还不能这样算,万科有今天的市值,不仅仅靠其本身的资本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众股东一再增资,如前大股东华润就是靠增资进来的。  由于万科多次增资,网上披露的资料不全,很难确定当年的一股想当于现在的多少股。然而,万科中有一个神秘的“扫地僧”,在万科上市之际,就斥巨资购买了360股万科的股票。多年来,这位扫地僧不但从来没有减持万科的股份,还通过二级市场略有增持。这位神秘人物就是万科现在的定海神针、超级散户刘元生先生,刘先生现在拥有万科的13379.12股,占总股本的1.21%。  万科刚刚上市的时候,总股本4100万股,刘先生360万股占总股本的8.78%。经过多年的稀释之后,刘先生尽管一再增持,目前已经拥有13379.12万股,股数是原来的37.16倍,但只占总股本的1.21%。  参照刘先生的数据可以得知,当年王石放弃的股份,按照最多可能持有的50万股算,   今天最多不超过1858万股,持股比例最多不超过0.16%,按照今天万科的市值,大约值3亿元。这个数目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巨额财富,然而离富豪还很遥远。  作者简介:天马行空,网络作家,已经出版《品西游》、《闲话聊斋》、《不倒宰相冯道》等书,读者反映良好。现欲将品读古典名著三部曲《品西游》、《闲话聊斋》、《封神揭秘》结集重版(其中《封神揭秘》未曾出版),有兴趣的出版结构请联系本人QQ:。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惭愧,犯了一个低级错误.1300万的40%不是420万,而是520万,导致后面的计数都略有偏差.
  这对比的有问题吧  
  我挺王石,相比别的地产,万科做的真不错!骂他基本都是股票被套的逗比
  算得对,最多值三亿  
  @Smile落花纷飞
12:44:14  我挺王石,相比别的地产,万科做的真不错!骂他基本都是股票被套的逗比  -----------------------------  相比其他公司,万科做得不错不等于王石就不能骂.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石为什么被踢出万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